第10节:我的宝宝需要接受挫折教育吗?(4)

安安妈妈还算镇定,走上场把女儿抱了出去。而爸爸则铁青着脸跟在后面。我有些不放心,也跟着走到休息室,一进门就看到爸爸指着安安训斥道:“以后再哭场,就把你送到寄宿制幼儿园,再也不接你了。”

安安噙着眼泪,小脸吓得顿时白了。

又是一个不能坦然面对“挫折”的爸爸。

我很想劝他,但是理智告诉我,现在不是时候。

我一直很奇怪,我们这代人,求学、就业、结婚、生子,一切的一切,都是靠自己。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没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管分配,等我们毕业了,大学生还没就业就下岗;我们小的时候,国家是分房制;等我们要成家了,房子成了商品,需要扛着贷款供楼。没有人可以依靠,也没有财产可以继承,我们这一代人,一切都得靠自己。对于生活中的起伏与磨砺,我们经历着、承受着,我们具备抗压性。

然而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心态却难以保持平和。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苦过,经历过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所以才希望从小给孩子打下受益一生的基础,愿他们日后更成功。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家长不能承受所谓的“败绩”。

孩子的心灵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我们是不该让它蒙上阴影和浮尘。但如果永远生长在父母刻意营造的蜜罐和欢乐城堡中,他们长大以后真的能经风沐雨、坦然面对各种挑战吗?

我总想起妈妈的口头禅:“苦,还是小时候吃得多些好。”

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似乎正验证了这句话。超出同龄人的成绩,永远不懈怠的努力,经历挫折的勇气与韧性,好像这些难能可贵的品格都是在儿时的困境中磨砺出来的。

所以说,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必要的,对家长也如此。

很多时候,孩子承受不了挫折的原因,是来自于家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导向。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十年前或者更早以前,我们很少听到有学生离家出走的事情发生。然而现在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学校里的一场考试、老师的一句批评、同学之间的一点小矛盾就可能导致一个学生离家出走甚至犯罪、自杀。现代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确实应当引起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