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义

【原文】

【注释】①数(shuò):频繁。②疏:稀疏。③怠:懈怠。④忘:遗忘。⑤怵惕:心中震动的样子。不欲数①,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②,疏则怠③,怠则忘④。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秋尝。秋,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⑤,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有乐而尝无乐。

【译文】

祭祀次数不可太频繁,太频繁了就显得倦烦,倦烦了就失去对神灵的敬意;但祭祀次数也不可太稀疏了,太稀疏就显得怠慢,怠慢了就是对神灵遗忘了。所以君子按照天地四时的变化规律,春天举行祭,秋天举行尝祭。秋天,霜露覆盖大地,君子走在这霜露上,心中必然产生一种凄怆的心情,这倒并非是天气寒冷所造成的,而是想起了自己死去的亲人。春天雨露滋润大地,君子走在这雨露上,必然会有一种震惊的心情,好像将会见到死去的亲人。人们以欢乐的心情迎接春天到来,以哀伤的心情送别秋天归去,所以春天?祭有乐而秋天尝祭不舞乐。

【原文】

【注释】①齐:通“斋”。②乃:于是。齐于内①,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②。

【译文】

祭祀之前必须进行斋戒,致斋的三天中昼夜都在室内,散斋的七天可以在外进行。在致斋的日子里,要时刻思念死者在世时的起居、谈笑、思想、爱好、口味等。致斋三天之后,眼前就好像真的见到所要祭祀的祖先了。

【原文】然必有见乎其位①,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

【注释】然:恍惚可见的样①子。之日,入室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译文】

到了祭祀那天,主人进入室内,隐约地似乎看见了祖先安处在神位上;主人转身出门时,心中一惊,似乎真的听见了祖先的说话声;出门聆听,似乎还可听到祖先的叹息声。

【原文】

【注释】①悫:诚实。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著①,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译文】

所以先王对逝去亲人的孝心是,祖先的容颜时刻在眼前,他们的声音时刻在耳边回荡,他们的心意、爱好时刻记在心上。由于对祖先的爱已达到极点,所以祖先就永远活在心中;由于对祖先极为虔诚,所以祖先的形象就永远显著。祖先的存在和形象在心中永不淡忘,怎能不虔敬呢!

【原文】

【注释】①济济:仪表整齐的样子。漆漆:神情矜持的样子。②自反:注意自我形象。③慌惚:指与神明交接时的精神状态。尼尝,奉荐而进,其亲也悫,其行也趋趋以数。已祭,子赣问曰:“子之言祭,济济漆漆然①。今子之祭,无济济漆漆,何也?”子曰:“济济者,容也,远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②。容以远,若容以自反也,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济济漆漆之有乎?反馈,乐成,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君子致其济济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③?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

【译文】

孔子秋季在为亡亲举行尝祭时,亲自捧着祭品进献,容貌质朴,他行走时步子急促。祭祀之后,子贡问道:“您曾说祭祀时应该仪态从容、神情矜持,而今天您的祭祀没有端庄修整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所谓济济,是一种疏远的表现;所谓漆漆,是自我专注的表现。疏远的仪容而又注重自我,那怎能与亲人的神灵相交接呢?亲自祭祀父母,怎么可能仪态从容、表情矜持呢?而当国君的宗庙大祭时,我们作为宾客去参加时,反馈之礼完毕,奏起了音乐,荐出木豆和牲体,有顺序地安排礼乐,大夫百官济济一堂,自然应该表现出仪态从容,神情矜持,哪能有什么与神灵相交相感应的恍惚心境呢?说话怎能一概而论?所谓的仪态神情都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啊。”

【原文】

【注释】①虚中:心中不存杂念。②洞洞乎:诚恳的样子。③属属乎:专心的样子。④谕其志意:通过祝辞向鬼神表达意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①。宫室既修,墙屋既设,百物既备,夫妇齐戒,沐浴,盛服,奉承而进之,洞洞乎②,属属乎③,如弗胜,如将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与。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而④进之。于是谕其志意,以其恍惚以与神明交。“庶或飨之,庶或飨之”,孝子之志也。孝子之祭也,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诎,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受命,已彻而退敬齐之色不绝于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诎固也,进而不愉疏也,荐而不欲不爱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彻而退无敬齐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

【译文】

孝子举行祭祀之前,考虑事情不能不预先准备。祭祀时,一切器物不可以不周全,而且要虚心敬意地去做这些准备。宫室修理一新,墙壁设置妥当,各种物品都筹备齐全。之后,主祭夫妇就穿上礼服斋戒沐浴,手捧祭品而献尸,神情恭敬,小心谨慎,好像承受不了手中供品的重量,担心将要失手,这是由于孝敬的心情达到了极点。进献上牲体,并井然有序地安排音乐,百官宾客都按照礼来协助,通过祝辞表达心意,恍惚中仿佛真与神灵相交感通。“希望神灵来享用这些祭品,希望神灵来享用这些祭品”,这就是孝子的心意。孝子的祭祀,要尽心于笃实,因而行动也无不笃实;要尽心于诚信,因而行动也无不诚信;要尽心于恭敬,因而举止无不恭敬;尽心于礼仪,因而礼仪没有过失。孝子行祭中,一进一退,都毕恭毕敬,好像父母就在眼前,听从于父母的教命。从孝子的祭祀中,可以知晓他的心情:他站立时,恭敬地屈身;他往前走时,恭敬且面带喜悦;他进献祭品时,恭敬地希望神灵享用。在献后退下来时,如同将要上前听候吩咐。撤掉祭品而退时,恭敬庄重的神色一直留在脸上。相反,如果孝子祭祀的时候,站在那儿不弯腰,那就显得固陋不知礼了;往前走时而不愉悦,那就显得和亲人的神灵疏远了;进献供品时而不流露出希望神灵享用的表情,那就说明对祖先不是真心爱戴;献后而退并不像还要听候吩咐的样子,那就显得傲慢了;撤掉祭品退走时,没有恭敬的神色,那就显得忘记了祖先。像这样的祭祀,那就失去祭祀的意义了。孝子对父母有着深沉的爱,心中必然表现出和悦之色,有和悦之气,必然就有愉悦的神色;有了愉悦的神色,必然就会有温顺的仪容。孝子在祭祀时其神态好像手上捧着一块玉,又好像手里捧着一碗水,虔诚而又专心,仿佛自己承受不了祭品的重量,生怕从手中落下。相反,那种威严庄重的仪容,不是孝子用来侍奉父母的态度,那只是成人在某种场合相交往的态度。

【原文】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仪明【注释】①亨孰砄芗:亨,通“烹”。指煮熟牲肉和黍稷。②愿:仰慕。③安:指安然行之,不勉强。④履:实践。⑤溥:通“敷”,散布。⑥无朝夕:没有时间限制。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砄芗①,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②,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③。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④。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⑤,施诸后世而无朝夕⑥,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没,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

【译文】

曾子说:“孝可以分为三等:上等是父母受到社会上的尊重,次等是孝子为人处世不使父母羞辱,下等是只能赡养父母而已。”公明仪问曾子道:“你可以称得上孝子了吗?”曾子说:“哪儿的话!哪儿的话!君子所谓的孝,父母没有想到的,儿子就先为他想到并做到了;父母有什么心思,儿子可以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同时使父母的意志合于正道。而我只不过做到赡养父母罢了,怎能称得上孝呢?”曾子说:“身体,是父母的遗体,用父母的遗体来生活行动,怎敢不慎重呢?日常起居不庄重,就是不孝;侍奉君主不忠诚,就是不孝;做官不慎重,就是不孝;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就是不孝;在战场上不勇敢,就是不孝。如果不能做到以上五个方面,也就等于给父母带来了祸殃,怎敢不慎重呢?如果只是在祭祀的日子里,煮一点牲肉黍稷奉献一下,那也不能算作‘孝’,只能叫做‘养’。君子所说的孝子,就是全国人都称赞羡慕他,而且说:‘多幸福哇!有这样的儿子!’像这样才算是孝。教化人民的根本就是孝。而具体行为是从养开始的。供养是很容易的,但有敬意的供养就不容易了;有敬意的供养是可能做到的,但心安理得的供养就不容易做到了;心安理得的供养是可以做到的,但终身孝敬就不容易做到了。父母去世之后,依然十分小心自身的行为,不给父母蒙上恶名,这样就可以称得上终身孝敬了。仁,就是要以孝为本;礼,就是用礼仪来实现孝;义,就是用道义来合乎孝;信,就是用诚信来证实孝;强,就是要强毅坚定地做到孝。快乐是由于顺着孝道而产生的,刑罚就是由于违反孝道而招致的。”曾子说:“孝道,树立起来,就充塞于天地之间;散布开来,就横贯四海,传播到后代就永远存在。推广到东海可以作为道德准则,推广到西海也可以作为道德准则,推广到南海可以作为道德准则,推广到北海也可以作为道德准则。《诗经》上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遵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曾子说:“树木要在一定的时节进行砍伐,禽兽也要在一定的时节进行捕杀。孔夫子说过:‘砍一棵树,杀一头兽,如果不根据一定的时候,就不是孝。’孝有三等:小孝用力气,中孝用劳,即动心思行孝,大孝无处不在,即孝心永不衰竭。思念父母的慈爱,努力供养而忘掉自己的劳苦,就可以称得上用力了;能尊尚仁德,安然地按照正道行事,使父母不因自己而蒙受耻辱,这称得上用劳了;如果德泽普施于天下,使天下万物丰盛,以此来祭祀父母,那便称得上无处不在了。父母喜爱自己,自己便永记在心;父母厌恶自己,自己要戒惧谨慎,但没有一点怨恨。父母有了过错,要婉言规劝而不能抗拒顶撞。父母死后,他一定以自己劳动的收获来祭祀。这就叫做能依礼把孝道实行到底。”

【原文】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注释】①瘳(chōu):病愈。②无人为大:没有比人更大。③径:走捷径。夫子之足瘳矣①,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②。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③,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译文】

乐正子春一次从堂上下来时扭伤了脚,一连几个月都没出门,脸上还带有忧虑的神色。他的弟子说:“老师您的脚已经好了,却一连数月都不出门,脸上还带着忧虑的神色,这是为何呢?”乐正子春说:“你问得好啊!你问得好啊!我曾听我老师曾子说过,而曾子听孔子说的:‘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一切生物,没有比人更伟大的了。父母把我们完整地生下来,我们也要使自己完整地归还于他,这样才称得上孝。不损伤自己的肉体,不辱没自己的人格,这才称得上完整。所以君子哪怕是走半步路,也不敢忘记保全身体的孝道。’而我一时竟忘记了保全身体的孝道,以至于扭伤了脚,所以我很忧虑。君子应该每抬一次脚都不敢忘记父母,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每抬一次脚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走路要走平坦大路而不抄捷径,过河要乘船而不游水,不敢用父母赐给我的身体去冒险。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所以从来不口吐恶言,自然也就不会招惹别人的辱骂。自身不受侮辱,父母也就不会蒙受羞耻,这样可以称得上孝了。”

【原文】

【注释】①惧不及爱:担心不能见到所爱的人。②宿者:指应邀前来助祭的宾客。③遂遂:随行的样子。④术省:追忆,反省。子将祭祀,必有齐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颜色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①。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②,其立卑静以正,如将弗见然。及祭之后,陶陶遂遂③,如将复入然。是故悫善不违身,耳目不违心,思虑不违亲,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④,孝子之志也。

【译文】

孝子将要祭祀时,必须怀着谨慎而庄重的心情,来考虑祭事,筹备祭服和祭品,修整宫室,处理各种有关事务。到了祭祀那天,脸色一定要温和,但走路很紧张,好像担心见不到亲人的样子。祭奠时,面容一定要温顺,身体要卑屈,好像要告诉亲人什么话而没有说出的样子。请来助祭的宾客都已出去时,孝子躬身站在那儿,好像即将看不见亲人的样子。祭祀结束后,孝子神情恍惚地跟着出来,好像随时还要再进去的样子。因此,孝子的忠厚善良一直没有离开身体,耳目的功能完全受心情的支配,心中的思虑总不能离开亲人。这种感情郁结于心,流露于外,而反复的思念,这就是孝子的心态啊!

【原文】

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

【译文】

建立国家的神位,社神稷神的庙应建在王宫的右边,而列祖列宗的庙则建在王宫的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