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出自《论语·为政》一篇,讲述的是执政者在选拔官吏时,会直接影响到人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得失存亡。

其中,“举”是选拔、推举的意思;而“直”指的是正直的人;“错”字同“措”字,放置、安排的意思;枉指的则是不正直、不正派的人。这句话的大意是,选拔正直的人,并将其安置在邪佞之人的上面,这样才会令百姓信服;若是选拔不正直的人并将他们安置在正直之人的上面,那么百姓就不会信服了。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本句就出自《墨子·亲士》一篇,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方面,应当视贤士重于国宝。正所谓,“千金易求,一将难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归”同“馈”字,赠送的意思;“不若”则是不如、比不上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将贵重的宝物献给国君,还不如多向国君引荐一些贤能之才。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本句出自《墨子·尚贤上》一篇,讲述的是“有能者居之,无能者下之”的用人之道。“常”即永久的意思,而“下”是罢免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则是说,身居高官者不可能会永远地富贵下去,而贫贱之民也不会永远地穷困下去;对于有能力的人就应大力举荐他,而对于没有能力的人就应将他给罢黜掉。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本句出自《荀子·王制》一篇,阐明了身为君王者,若想取得一番成就,就不应重用那些无德无才之人。“贵”是使其富贵的意思,“官”则是使其做官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一个人倘若不讲仁德就不能让其获得富贵,若是没有才能的话,就不能让他为官。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的君王在称霸之初都能与自己的良将、谋臣同甘共苦。可是,一旦打下了天下以后,他们就觉得这些人可能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就会对这些功臣进行诛杀。本句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通过简短的比喻,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历史现象。“烹”即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兔子被捕尽以后猎狗就用不着了,就可以将其煮了吃掉;等到敌国被灭掉以后,谋臣就用不到了,此时就可以将其杀掉了。

得贤则昌,失贤则亡。

本句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强调了执政者应当多多任用德才兼备之人,否则对于自己的统治就会有着极大的危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能够任用贤德之人,国家就会繁荣昌盛;若是不任用贤德之人,国家就会走向衰亡。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本句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魏世家》一文,强调了在遇到困境之时,人才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更加突出。“思”是思慕、怀念的意思;“乱”则是混乱、动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家境贫寒之时就想有个勤俭持家的贤惠妻子,而在国家动荡不安之时,就想找个有才能的宰相。

这句话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求贤令》。这句话的大意是,诸位先生不要嫌弃我愚笨,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荐举过来,我一定会量才而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为了尽快结束动乱,安定国家,曹操急切地期望得到人才,希望在他们的辅助下平定四方。于是下达“唯才是举”令,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也加以网罗任用。曹操思贤若渴,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不拘一格,广揽人才,知人善任,最终靠这些人统一了北方。

君无虚授,臣无虚受。

本句出自三国魏曹植的《求自试表》一文,说明了统治者在用人之时应当慎重,尽量使其才德与其职权相符。

“授”即封官的意思,而“受”即接受任命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圣明的君王不会平白无故地授予别人官职,而身为臣子者也不应平白无故地接受任命。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本句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文,这是曹操在看到自己手下拥有众多贤才之后发出的感慨之词。

“智力”指的就是智勇之士。这句话的意思是,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应该会无往不胜。

选士用能,不拘长幼。

本句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一文,提出了任用贤才不应过分拘泥于年龄的限制。“用能”即任用有才能的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在选拔士子、任用有才能的人时,不必拘泥于其年龄的大小。

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

这两句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一文,这是孙权令陆逊代顾雍为相时所说的话,意指对于人才应当根据其才能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升迁和任命。

国有贤士而不用,非士之过,有国者之耻。

桓宽,西汉文学家。本句出自其《盐铁论·国病》一文,强调了国家有贤人而不得用是一国之君在任人方面的失误。

“有国者”指的就是国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国之内若是有贤能之士而不得重用的话,并不是这个贤人的过错,而是掌握国家权力之人的耻辱。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出自东汉王充《论衡·书解》。优:优秀的品质。固:必。这几句话的大意是:任何一个人必然有优点,也必有缺点;人的技能有巧的一面,也必然有笨拙的一面。这几句话告诫人们,看人要全面,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可以求全责备,只看到长处或光看短处。人无完人,人不可能是完美毫无瑕疵的,他必然有属于自身的长处,也有不可忽视的短处。

用人而因众誉焉,斯不欲为治也,将以为名也。

东汉末期文学家徐幹,为建安七子之一。本句出自其《中论·审大臣》一文,说明了执政者在用人之时应当从多方考察,不要因为他人的称赞就轻易地放松警惕而对其进行任用。

“斯”是这、此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在选任人才之时,若是只根据众人的称赞之辞而下定论,这不是在为治理国家而选择贤才,只是为了其虚名而已。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句话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求贤令》。这句话的大意是,诸位先生不要嫌弃我愚笨,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荐举过来,我一定会量才而用。

“荷社稷之重”指的则是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这句话的大意是,对于有着卓越功勋的人,应该给予其最大限度的恩宠;而对于那些文武兼备的全才,应该将治理国家的重任交付于他。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了“蔡洪赴洛”的故事。蔡洪曾在东吴做官,东吴灭亡后,得西晋征召,前赴洛阳为官。蔡洪到了洛阳后,洛阳当地的人质疑蔡洪身为亡国之人,有什么才能可以为官。蔡洪便以“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这句话做了回答。意思是说,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黄河里;一手握不下的璧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

作者借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人才选拔的观点,即:才识之士未必出于高门。

剖蚌求珠,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这两句出自北朝文学家、史学家魏收的《魏书·段承根传》一文,比喻广纳贤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令其一展所长。

所谓“珠”、“干”皆是指杰出的人才;“投纶”指的是垂钓者,比喻志士埋没于民间;“逸翰”指的则是奔驰的白马,比喻贤才得以任用。这两句话大意为,想方设法地搜罗贤良之才,就应像剖开河蚌搜寻里面的珍珠,到山间收集珍品一样;不让一个贤人志士埋没于民间,让他们都来到朝廷施展自己的才华。

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陈子昂,唐朝文学家。他除了在文学上主张诗文革新以外,还在政治上针对时弊提出过不少改革的建议。本句出自其《重任贤科》一文,阐述的就是治理国家必须要任用贤才的道理。其中,“理”是治理的意思,而“业”指的则是事务。这句话的意思则是,事关国家的大政,若非贤才根本就处理不了;事关天下的大事,若非贤才就很难做得成功。

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如本句出自唐朝韩愈《原人》一文,就是在告诫统治者在选拔、任用人才之时,一定要讲求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视同仁即一律平等对待的意思;笃近的意思是指真诚地对待亲近自己的人;举远则是举荐疏远自己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应当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对于亲近自己的人要忠实,而对于疏远自己的人也要给予重视。

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

本句出自北宋欧阳修的《为君难论上》一篇,这是其对唐太宗用人之术的评价,强调了统治者在用人之时,应当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

“任”即使用;“笃”即笃实。这句话大意为,正确的用人的方法是,一定要让对方发挥其专长,而且还要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而后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把事情办成功。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本句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一篇,强调了用人应当善用其所长的道理。

君子指的就是执政者;器本意指的是器物,在本文指代人才。这句话大意为,执政者任用人才应当像使用器物一样,我们只是取用每件器物的长处。

汉高帝谋事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治国不如萧何。此三人用之而不疑,西破强秦,东伏项羽,曾莫与抗者。

这两句出自北宋苏辙《历代论·汉光武上》一文,意在告诫统治者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保证国家的强盛。

汉高帝指的就是汉高祖刘邦。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在谋划事务方面不如张良,在调兵遣将方面不如韩信,在治理国家方面不如萧何;也正因为他在任用这三个人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才让他往西攻破了强大的秦国,向东则消灭了项羽,竟在一时之间没有可以与他相抗衡的对手出现。

为国无强于得人,用人莫先于求旧。

本句出自北宋苏辙的《范镇可侍读太乙宫使》一文,强调了在选用人才之时,除了注重其德才之外,还应看重其是否有着足够的经验。

其中,“强”即胜过的意思;“旧”指的是以前任用过的或是有经验的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治理国家之时,没有比得到贤德之人的辅助更加好的事情了;而在用人之时,也没有人会比那些有经验之人更加适合的了。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本句出自南宋陆游《进辛幼殿撰造朝》一诗,这是作者在送别著名词人辛弃疾时所作的一首诗,发出了朝廷用人不当的

感叹。

管仲指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贤臣;萧何则是汉高祖时的贤相;流亚指的是同一类的人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有大才能的人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上,自古以来这都是人们所感叹的事情,更何况他还有着管仲、萧何一样的才能呢!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本句出自南宋诗僧文珦的《过苕溪》一诗,强调了每个时代都会有贤人出现,上位者应当根据时势的变化吸纳新的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只是江水的后浪推着前浪,你还应该想到这是新人胜过了旧人啊!

赏罚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本句出自《荀子·修身》一篇。“过”是过分的意思;“夺”是剥夺的意思;“予”是赐予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能因为自己的愤怒而对他人做出过分的处罚,也不能在自己高兴的时候给予他人特别丰厚的奖励。

荀子此言意在告诫领导者,处事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因为自己的情感、好恶等而随意地处罚或是奖赏他人,应当保证赏罚的公正性。

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

本句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王嘉传》一文,这虽是王嘉称许汉文帝的话,但也点出了身为上位者在进行赏罚之时应持的态度。

其中,“赏罚信明”通“赏罚分明”,而“节”是节制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奖惩不但要分明,还应有所节制,不能胡乱施与;对于别人的功劳不要轻易地忘掉,而对于他人的小过失则可予其宽恕。

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荀悦,东汉末年著名的政论家、史学家。本句出自其《申鉴·政体》一篇,意在说明奖善惩恶的道理。“劝”即奖励的意思,而“纵”则是放纵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对于应当得到奖赏的人却没有得到奖励,这是在阻挠他人做好事;对于应当受到刑罚的人却不对其进行惩处,这是在放纵那些人做坏事。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

这两句出自唐朝史学家吴兢的《贞观政要·封建》一篇,阐明了只有赏罚得当,才能收到设立赏罚制度的目的。

其中,“当”是“与……相称”的意思,而“咸”是都、全部的意思。这两句话的大意是,对于有功者可以收到与其功劳相当的奖赏,而没有功劳的人应当自觉地退后;有过者应当受到与其所犯之罪行相符的惩罚,这样才会令所有作恶的人都感觉到害怕。

赏务速而后有劝,罚务速而后有惩。

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曾积极地参与到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之中。本句出自其《断刑论下》一文,就是其在革新运动中所作的一篇政论文,强调了赏罚必须及时、明确,才能有效地起到勉励和警戒的作用。

其中,“务”是务必的意思,而“惩”则是警戒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奖赏只有尽快兑现,才能起到勉励他人的作用;而惩罚也要尽快执行,才能达到警戒他人的目的。

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

北宋文学家苏洵,长于政论,并在《衡论》与《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革新主张。而本句便出自其中的《上皇帝书》一文,提出了应当合理地利用奖惩制度,定期对官员做出考核,这样才能改变吏治的现状。

其中,“课”即考核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有人为官,就应接受考核,而有了考核就一定要有赏有罚才行。

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本句出自其《准诏言事上书》一文,强调了赏罚不得滥用,否则就无法收到劝善惩恶的目的。

“虚”是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而“滥”是没有节制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不能随便地发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号令,也不能毫无节制地对他人实行赏罚。

有功而赏,有罪而罚。

本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上皇帝书》一文,强调了赏罚必须分明,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人们行善,保证社会的安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建立了功劳的人就应给予其奖赏,而对于有了过错或罪行的人就应对其进行惩罚。

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张孝祥,曾因上书为岳飞辩冤而被秦桧诬陷下狱。这两句出自其《缴驳成闵按劾部将奏》一文,便是其为岳飞辩冤之时所作,讲述的是赏罚必须得当,否则就失去了设立赏罚制度的目的。

“当”是相称、相符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奖赏与其功劳不相称的话,那还不如不赏;若是惩罚与其罪行不相符的话,那还不如不进行惩罚。

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

本句出自明朝王守仁《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一文,说明了赏罚必须及时的道理。

其中,“后事”指的是事情过去之后。这句话的大意是,若是错过了奖赏的时机再行奖赏就如同没有奖赏一样,而等到事情过去之后再行处罚那就像是没有处罚一样。

本句出自《左传·襄公九年》一篇,讲述的是双方之间刚刚订立盟约不久就有人毁约的行为。古时双方在订立盟约之时,都会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以此约束双方,而“口血未干”指的就是刚刚结盟不久。这句话意思是,与大国结盟,若是双方之间刚刚订立盟约关系就毁约的话,这种事情难道可以做吗?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语出《庄子·人间世》。相靡以信:凭信用相互亲善。靡,通“摩”,接触,意即与外国相交必以诚信相待。这几句话的大意是:凡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对邻近国家一定要用诚信使相互之间和顺亲近,对远方国家交往则必定要用语言来表示相互间的忠诚。作者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键之处在于一个“诚”字,如果双方能够以诚待人,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争端,维持和睦的外交关系。

事强暴之国难,使强暴之国事我易。

本句出自《荀子·富国》一篇,阐述了外交策略在国与国的交往之中能否成功,与国家的实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强暴”即强横的意思,而“事”则是侍奉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让一个弱小的国家去侍奉好一个态度强横的大国是很困难的,但是,若是让我出使到这个强横的大国还是非常容易的。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本句出自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一文,意在告诫出使之人应当以国家荣誉至上,保证国家的尊严不会受到亵渎。

所谓“生事”即制造事端的意思,而“畏事”则是畏惧事件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为了国家的安定不能故意地制造事端,同时也不能畏惧将要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语出明朝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强调了赏罚分明是一种重要的激励与惩戒手段,不可胡乱施为。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赏罚不明的话,任何事情都难以做成;但若赏罚分明的话,任何事情都能做成。

外交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本句出自的《左传·隐公六年》一篇,讲述的外交事宜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善邻”即与邻国友好相处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与邻邦保持着亲近友好的关系,这是我们国家的最为宝贵的事情啊!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本句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一篇,阐述了关系密切的两个国家,若是一方有难,另一方也会遭受到打击的道理。其中,“辅”即面颊的意思,而“车”指的则是牙床骨。这句话的意思是,颊骨和齿床是互相依靠的关系,若是没有了嘴唇,那么牙齿就会感觉到寒冷。

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本句出自《左传·襄公九年》一篇,讲述的是双方之间刚刚订立盟约不久就有人毁约的行为。古时双方在订立盟约之时,都会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以此约束双方,而“口血未干”指的就是刚刚结盟不久。这句话意思是,与大国结盟,若是双方之间刚刚订立盟约关系就毁约的话,这种事情难道可以做吗?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军事◎

419404.tif

战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本句出自《左传·成公四年》一篇。其中,“族类”指的是同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倘若不是我们同族之人,那么他们肯定会有着其他的想法。事实上,不同民族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观念和利益的冲突很大。这句话虽然有点自以为是,但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民族之间利益冲突的根源。后来,此语多用于不同民族或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之中。

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

引自《管子·法法》。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使百姓遭受贫困,更能使财产遭受损失;没有什么比战争能更快地使国家面临危难,使君主感到忧伤。

贫民伤财,危国忧主,战争给国家带来莫大的灾难,给人民带来莫大的伤亡和损失。因此国家应当尽量避免战争,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启战争,否则将会贻害无穷。

军之败也,生于不义;法之侵也,生于不正。

选自《管子·法法》。侵:侵蚀,败坏。军队遭遇了失败,是因为他们打的是不义之战;法令遭到了侵蚀,是因为有不正之风。

这说明军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师出无名,法令得不到施行的根本原因是执法不严。如果军队师出无名,打的是不义之战,那么他们就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也不能得到盟军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在战场上就会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当中,而对方的军队则会寻找到大量的外援,因此战争的结局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法令之所以不能得到人们的遵从,是因为不法之徒得不到有效惩治,从而使法令丧失了威严,如果执法部门能够严格执法,将不法分子及时绳之以法,重新树立起法令的威严,那么人们就会自觉遵从,法令就能够正常施行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出自《孙子·计篇》。察:了解。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百姓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对于战争,人们不能不仔细考察、认真对待。

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和百姓生死的大事,在是否开启战争这件事上,人们一定要慎重对待。由于战争爆发,就必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人们决不能轻言交战。如果非要交战,就要在战前进行认真考察,谋划出可行的作战方案,同时要在人员和装备上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能够战胜敌人,至少不应该惨败而归。战争开启以后,双方要速战速决,不可恋战,尽快恢复国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天下虽大,好用兵者亡;国虽安,好战者危。

出自《文子·符言》。天下土地虽然广袤,但是好用兵的人将会死无葬身之地;国家虽然安宁,但是好用兵的国家将会陷自己于危难的境地中。

和平与安定是人类共同的心愿,无端地挑起战事的人将会受到人类的一致声讨和共同打击,他最终将功败身亡。因此说,天下虽大,但是只有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人才能无拘无束地生活,而好战的人将无容身之处,除非他放弃战争,转向和平。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出自《孙膑兵法·月战》。殃:灾祸。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没有具备,虽然取得了胜利,也必然会招致祸患。

只有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种胜利是真正的、彻底的胜利。如果不具备这三个要素,或许也能够侥幸取得胜利,但是这种胜利是暂时的、不彻底的胜利,胜利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祸患。如果敌人佯装失败,引诱我军深入,那么我军虽然获得了暂时的胜利,这种胜利也会是失败的前兆。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援引自《商君书·画策》。用战争来消灭战争,虽然要发动战争,却是可以采取的。

战争也是人们求取和平的一种手段,当邪恶势力横行,战争连年不休的时候,有实力的国家就有责任动用一切手段去消灭邪恶的势力,帮助人类实现和平的愿望。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尚未卷入战争的国家可以持观望的态度,但是如果它有责任,有良知,就应该主动地参与到战争中来,帮助正义的一方去消灭邪恶的势力,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在维护自身的利益。

民勇者,战胜;民不勇者,战败。能壹民于战,民勇;不能壹民于战者,民不勇。

语出《商君书·画策》。人们勇敢,那么战争就能够取得胜利;人民不勇敢,那么战争就必然要遭遇失败。能够使人民一心一意地战斗,那么人民自然就勇敢;不能使人民一心一意地战斗,那么人民就不能表现得勇敢。

这里的“壹民于战”,并不是要求全民都去战斗,而是要求全民一心,心系战争的形势,心系国家的安危,同时要求全民团结起来,共同为国家的战争作贡献,但是各人作贡献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人参军,有的人出钱,有的人捐献物资,有的人提供情报。要做到“壹民于战”,就要让每个人都认识到战胜敌人的重要性,要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样,人民才不会置身事外,而能够自觉地肩负起一份责任

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语出《荀子·议兵》。用兵打仗的根本,在于使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使本国的军民都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这样才能够将个人的力量都集中起来,从而能够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如果军民不团结,虽然人数众多,也会形同一片散沙,大家各自为战,力量十分分散,根本无法抵御强大的敌人。这就说明团结是提高战斗力的根本举措,也是胜利的重要保证。

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

原文见《吕氏春秋·决胜》。本干:根本。用兵打仗有一些根本原则:必须是为了维护正义,必须要注重运用智谋,必须要激发出将士们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

这里指出了用兵打仗的三个根本原则,也是战争取胜的三个条件。战争的正义性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战争的胜利,将士们的勇敢是战争取胜的基础,而通过运用智谋而制定出的巧妙的作战方法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兵之胜败,本在于政。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政:政治。军队的胜败,其根本在于政治统治的好坏。

这说明政治统治对于军队的建设和战争的胜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君主贤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各种生产和贸易活动有序开展,那么社会就能够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兵员和物质保障,同时,君主也能够察纳雅言,为军队挑选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将领。既有了充足的兵员和军需,又有了优秀的将领,那么军队必然能够取得胜利。反之,如果君主昏庸,政治昏暗,那么社会就不能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兵员和物质保障,君主也不能为军队挑选出有才能的将领,于是军队就只能打败仗了。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节选自唐代李商隐《汉南书事》。穷兵:即“穷兵黩武”。统治者到什么时候才能拓展疆土,成就王道,使天下安定下来?自古以来穷兵黩武政策已经成为了危害社会的根源。

统治者穷兵黩武,连年发动战争,说是为了拓展疆土,成就自己的王道,其实只是为了满足统治者个人的权力欲望。殊不知,统治者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却连累天下的百姓饱受战乱流离之苦。因此,作者就问统治者何时才能成就王道,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然后将战事平息下来,使百姓都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可见作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极为不满,对战乱之中颠沛流离的百姓深表同情。

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出自于北宋苏轼《策别安万民五》。平:太平,平定。天下虽然已经得到了平定,但是曾经的战争我们不能忘记。

人们在战争年代渴望和平,但是到了和平年代又不能忘记战争。这是因为如果人们不能够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惨重灾难,就不能够珍惜和平;如果人们不能够谨记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就不能设法避免战争。总之,如果人们忘记了战争,就难保战争不会重演,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和平年代不能够忘记战争的原因。

兵者欲争以一决取胜,不可久而用之矣。

语出明代唐顺之《武编·卷前二·战》。要使用军队来争夺利益,只用一战就能够决出胜负,不能够长久地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这说明战争讲求速战速决,不能长久地拖延下去。战争会破坏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还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战争不停止,正常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就无法开展,伤亡和损失就会不断增加。为了减少伤亡和损失,同时也为了尽快让人民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必须尽快结束战争,在胜负未分的情况下,可以诉诸于和谈的手段进行解决,不能将战争进行到底。

用兵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在一次战斗中骄纵敌人,就会带来累世的祸患。这是表明对于敌人要严厉打击、严加防范,使其不敢再产生侵略和冒犯的念头。如果对敌人姑息、迁就、纵容甚至妥协,那就会使敌人侵略的气焰更加嚣张、进攻的势头更加凶猛,将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祸患。

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论其士、论其将、论其主。

引自《管子·参患》。大论:很值得评论研究之意。如果说军队有什么可以评论和研究的地方,那就应该研究它的兵器、研究它的士兵、研究它的将领、研究它的主帅。

军队的战斗力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主要包括士兵、武器装备、物资储备这些硬件,也包括将领的智谋、主帅的决策这些软件。其中硬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软件则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些都是研究兵法的人应该着重考察和研究的地方。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出自《孙子·谋攻篇》。殆:危。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那么在战场上就能够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保证战争的胜利,就必须首先了解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情况,了解战场的形势。在敌弱我强的形势下,可以主动发起进攻;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要积极地进行防御。只有了解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才能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从而能够有效地突破敌人的防守,躲避敌人的进攻,这样,我方在战场上就能够常胜不败。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节选自《孙子·形篇》。兵力不足就要做好防守工作,兵力有余就要积极地开展进攻。

在我方兵力不足以和敌人对抗的情况下,我方要着重做好防守工作。防守不能是消极的防守,而应该是积极的防守,要努力地击退敌人的进攻,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敌人发动偷袭。通过积极防御,能够消耗敌人的兵力,消磨敌人的斗志,同时也能够为我方寻求援兵争取时间。在我方兵力绰绰有余的情况下,要集中兵力,迅速、果断、干脆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震慑敌人,使敌人不敢来犯。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语出《孙子·形篇》。先胜:指作充分的准备而有必胜的把握。能够战争中取胜的军队必然是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同敌人交战;而失败的军队则是不经过认真准备就轻率地与敌人交战,妄图凭借一股子冲劲儿取得胜利。

这是告诫军队要在战前作好充分准备,为战争取胜创造条件。在战争中更多的是智慧的较量,而不是勇气的较量。善于运用智慧的军队在开战之前要进行精心谋划,作好充分准备,这就为战争取胜创造了条件,因而他们总是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而不善于运用智慧的军队则只是凭借自身已有的实力,既不注重扩充自己的实力、改进自己的装备,也不注重制定巧妙的作战计策,因而就常常要在战争中遭遇失败。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选自《孙子·虚实篇》。致人:指调动敌人,以逸待劳。善于作战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要想巧妙地战胜敌人,就要善于调动敌人,使敌人按照我军指定的方向行动,这样才能为我军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或进攻地点。而我军要避免遭到敌人的暗算,就要善于识破敌人的阴谋,避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以免陷入敌人的埋伏当中。善于作战的人,既要设法调动敌人,又要提高警惕,避免受到敌人的引诱和调动,这样才能顺利地夺取胜利,同时又能避免遭遇失败。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见《孙子·虚实篇》。不趋:无法急救的地方。趋,疫走。攻打敌人不能紧急援助的地方,向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进军。

这里指出选择进军路线的两个原则:一是要避开敌人的援助力量,二是要避开敌人的注意力。要避开敌人的援助,就要选择一些边缘的地带进行突破,而且要速战速决,使敌人来不及救援。要避开敌人的注意力,就要乔装打扮,悄悄行军,同时要注意保守军事机密。能够做到这两点,我军就能够顺利地突破敌人的防线,对敌人造成致命的打击。

诈术为世人所不齿,为法律所严惩,但是在战争中却是被人们认可,被人们称道的。不狡诈就不能躲避敌人的进攻,于是就难以保全自身;就不能诱使敌人按照我军的意愿行军,于是就不能使我军夺取胜利。同时,利益是军队行动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利益,就不要盲目行动。另外聚散是军队战术变化的表现形式,战术要不断变化,聚散要交替进行,使敌人不能察觉我军的行动方向,不能明白我军的意图,这样才能够实现出奇制胜。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援引自《孙子·九地篇》。主速:注重迅速。用兵的道理讲究迅速出击,乘敌人不注意的时候,经由敌人意想不到的路径,对敌人防备空虚的地方展开突然袭击。

出兵征战要做到迅如闪电,但是要想避开敌人的视线、绕过敌人的防守,事先就要进行认真谋划。经过精心谋划,把进军的路线和进军的时机商定好,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待时机一到,军队火速出击,必然能够马到成功。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选自《孙子·九地篇》。亡地:死地。这句话前后半句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说把军队投入到死亡地带,将士们经过殊死搏斗,最终打开了出路,存活了下来。

这说明死亡之地能够激发将士们战斗的潜能、激励将士们的士气,从而使军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限,这样就能够极大地增强作战的效果。军队陷入死地以后,将士们知道无路可逃,于是就抱定了必死的信念,将战斗至死作为自己最大的光荣,这就是他们的战斗力之所以能够提升的一个内在原因。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引自《吴子·治兵》。犹豫:迟疑不决。狐疑:多疑而无决断。用兵最大的忌讳,就是犹豫不决;全军将士最大的灾难,就是将领疑虑重重,优柔寡断。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原文见《孙子·虚实篇》。军队的运动形态就像是水一样,水的运动是避开高处而趋向于低处,而军队的运动形态则是避开敌人坚实的防守而攻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

军队应该像水一样,碰到坚实之处就能够主动躲避,遇见空虚之处就能够自动去填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保全自身的力量,同时也能够逐渐渗透到敌人的防线当中,将敌人吞没。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自《孙子·虚实篇》。军队没有固定的作战形式,就像是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够根据敌人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从而取得胜利的人,真可谓是战神。

敌人的战略发生了改变,我军的对策就应该相应地发生改变,不能墨守成规,画地为牢,否则就是自取灭亡。敌人由积极的进攻转为消极防御,我军就应该由积极防御转为主动进攻,乘机对敌人实施有效打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敌人调动主力开始大规模进攻,我军就应该及时躲避,做好掩护和防御工作,待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伺机进攻。因此说,良好的战机是敌人给予我们的,但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认真去把握。

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引自《孙子·军争篇》。诈:狡诈。以利动:根据有利于自己的原则行动。分合:指分散或集中兵力。军队以狡诈和欺瞒作为立身之本,以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方向,以聚散作为自己战术变化的表现形式。

诈术为世人所不齿,为法律所严惩,但是在战争中却是被人们认可,被人们称道的。不狡诈就不能躲避敌人的进攻,于是就难以保全自身;就不能诱使敌人按照我军的意愿行军,于是就不能使我军夺取胜利。同时,利益是军队行动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利益,就不要盲目行动。另外聚散是军队战术变化的表现形式,战术要不断变化,聚散要交替进行,使敌人不能察觉我军的行动方向,不能明白我军的意图,这样才能够实现出奇制胜。

将领犹豫不决,就会错过良好的战机,就会给敌人留下喘息的机会和进攻的空当,这对于我军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灾难。将领生性多疑,对打探到的消息不相信,对将士们不信任,就会制定出错误的战略,选用不当的人才,这将给三军将士带来毁灭之灾。因此说,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要戒除犹豫和疑虑,培养果敢凌厉的作风。

善用兵着,用其自为用;不能用兵者,用其为己用。

出自《文子·自然》。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使士兵为其自身利益而战;不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责令将士们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让将士们为他们自身的利益而战,那么他们就能够自愿去战斗,积极去战斗,如此士气必然高涨,斗志必然昂扬,战斗力必然充分,这样的军队就能够无往不胜。让将士们为将领的利益而战,他们就会不情愿,不积极,士气就会衰落,斗志就会消沉,战斗力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的军队必然要在战场上处处受阻,时时受挫。因此,将领应该善于引导将士们为自身的利益而战,不应当强迫他们为自己一个人的利益而战。

兵起,非可以忿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

选自《尉缭子·兵谈》。忿:发泄愤怒,意气用事。见胜:能见到胜利的希望。用兵打仗,不能够意气用事,看到胜利的希望,就要果断地出动兵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就要暂时停止行动。

这说明领兵打仗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这样才能够见机行事。有了敏锐的眼光,就能够发现隐藏的战机,同时也能够发现潜在的危险;有了冷静的头脑,就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作出正确判断,采取合理的行动,这样才有助于夺取胜利,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盲目出击而带来的失败。

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

选自《尉缭子·十二陵》。意表:意外,即出其不意。外饰:修筑防御工事。进攻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防守的关键在于要修筑好防御工事。

进攻的时候要避开敌人的注意力,乘敌人防守不当的时候出奇兵发动突袭,这样才可以将敌人一举击溃。因此,要保证进攻的成功,就要把握好进攻的时机、路线和节奏。防守的时候需要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这样才能用较小的兵力抵挡大规模敌人的进攻。因此,要做好防守工作,首先要修建好防御工事,同时要及时对损毁的工事进行修补。

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

语出《黄石公三略·上略》,引《军谶》。用兵的要领在于首先要考察敌人的情况。

将领在用兵之前,首先要考察敌人的情况,包括敌人的兵力、装备、部署、动向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我方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防守和还击。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就盲目出击,必然会找不到打击的目标,徒劳无功,或者是陷入敌人的埋伏中,遭遇惨败。同时,考察敌人的实力,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对比,也是我方确定长期战略的一个主要依据,如果敌弱我强,就应该以进攻为主,如果敌强我弱,就应该以防守为主。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选自三国蜀国诸葛亮《南征教》。用兵的道理,攻击敌人的心理防线,这是上策,攻打敌人的城池,这是下策;用心计进行较量,这是上策,用兵力进行较量,这是下策。

这是启示我们在作战的时候,应该注重用智谋同敌人交战,不要一味地用兵力与敌人硬拼;应该设法攻破敌人的心理防线,不要一味地去攻击敌人的军事防线。用兵力与敌人硬拼,即使胜利了,也有可能两败俱伤;如果攻破了敌人的心理防线,那么敌人就会不战自降,我方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战胜敌人,何乐而不为呢?

困兽犹斗,穷寇勿遏。

援引自唐代张九龄《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穷寇:陷于绝境的敌人。遏:拦阻。困在笼中的野兽仍然会顽强抵抗,对于在失败中侥幸逃生的敌人我们不要去阻拦。

“穷寇勿遏”这既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战争理念,又是一种理智的胜战策略。战争以取胜为目的,不以杀生和俘虏敌人为目的,只要达到了取胜的目的,可以不伤害敌人的一兵一卒,让敌人全身而退。同时,围困败逃的敌人,将敌人陷入绝境当中,敌人必然会拼死一搏,不仅会使我方遭受更大的伤亡和损失,而且还有可能反败为胜,这种作战方法显然是不理智的。

谋略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

出自于《六韬·三疑》。但凡谋划用兵之道,最可宝贵的就是能够做到周密。战前的谋划,一定要做到周密,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进攻的机会,将军队可能遭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将领首先要对战争的形势和敌我双方的情况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把握,能够预测出战争的走向,能够发现敌我双方的防守空当,尽快填补我方的空白,乘机袭击敌人的空当,这样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出自《孙子·谋攻篇》。最好的作战方法就是挫败敌人的谋略,使敌人的军事行动宣告破产;其次就是破坏敌人的外交,断绝敌人的外援,使敌人处于孤立的地位;再次就是与敌人刀兵相见,在战场上见分晓;最下等的作战方法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打敌人城池的作战方法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挫败敌人的战略,破坏敌人的外交关系,都可以使我军不战而胜,可以有效地避免伤亡,同时也能够促进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这是最好的作战方法,也是战略的首选。与敌人决战沙场,或者攻打敌人的城池,这些都是下等的作战方法,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各国军民都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于《孙子·谋攻篇》。能够做到百战百胜,这并不就是在善于打仗的人中最善于打仗的人;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善于打仗的人中最善于打仗的人。

真正善于打仗的人,不用经过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这是一般的将领无法做到的。率领将士们英勇厮杀,在战场上一次次击退敌人,这样的将领当然是战场上的英雄,但是不能算是高明的将领,因为他不能避免我方的损失,不能保全战争的成果。真正高明的将领,不是直接与敌人交战,而是通过威慑、诱导、游说、劝服等方法使敌人不战自降,以最小的损失获取到了最大的胜利。

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

选自《黄石公三略·上略》,引《军谶》。一:指团结一致。将领的谋划越周密越好,将士们的志向越团结越好,攻打敌人的行动越迅疾越好。

将领在战前的谋划应当尽可能周密,避免使军队陷入到敌人的埋伏当中,避免给敌人留下进攻的机会。将士们应当尽可能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将战斗力发挥到最佳的状态,对敌人实施最有效的打击。将士们攻打敌人的行动应当如闪电一般迅疾,使敌人来不及防备,束手就擒。这是领军作战的三个要领,每一个渴望打胜仗的将领都应该铭记于心。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出自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计熟:指探思熟虑。熟,成熟。举:举兵。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合适的行动计划,那么在举兵征战的时候就必然能够得胜而归,取得累累战果。

这是表明战前谋划的重要性,战前谋划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但是这种谋划不能是粗浅的,而应该是深入的;不能是片面的,而应该是全面的;不能是短期的,而应该是长远的……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战争的谋划才是有效的,才能有力地指导军队的行动,帮助军队取得胜利。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出自北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攻打敌人的时候靠得是智谋而不是勇力,用兵打仗的时候关键在于智谋高低的比拼,而不在于人数多少的比拼。

这说明打仗的时候关键在于斗智,而不在于斗勇。在战场上斗智主要体现为抢占有力的地势、抢夺有用的资源、抢夺有用的人才、抢夺有利的时机,因此,一方要想在战争中取胜,就必须善于发现,及早行动。抢到了这些有利的条件以后,我方就能够在战场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对方将会处于绝境当中,这个时候,即使敌人有再多的人员,有再大的勇气,也不能扭转失败的局面。

善为兵者阴谋。阴谋之守坚于城,阴谋之攻惨于兵。

节选自南宋辛弃疾《九议》。阴谋:暗中进行策划。惨于兵:比用兵更利害。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在暗地里进行认真谋划,这种谋划所起到的防守作用要比城池更加坚固,所发挥的进攻效果要比军队的进攻更加凶猛。

这就表明秘密的军事谋划可以起到进攻和防守的作用。但是这种谋划必须是基于实际的战争情况的基础上,不能凭空谋划,否则将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在掌握敌人军情的情况下,将领通过认真谋划,采取一定对策躲避了敌人的进攻,那么这种积极的防守要比城池更加坚固;将领经过谋划,通过一定的方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敌人实施水攻或者火攻,这就比千军万马更能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

运奇谋,出奇兵,决机于两阵之间,世之所谓术也。

语出南宋陈亮《曹公》。决机:当机立断。两阵:敌我对阵。运用奇妙的智谋,用兵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在两军对阵之际当机立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用兵之术。

领兵打仗讲究出奇制胜,要在敌人预料不到的地方、时间出兵,要摆出敌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阵法,要攻打敌人防守最薄弱的地方,这样才能够避免两军激烈的厮杀,从而以最小的损失达到取胜的目的。用兵要达到“奇”的要求,首先要善于变化,其次要不失时机、果断出击。灵活的变化使敌人目不暇接,而闪电般的出击必然能够使敌人防不胜防。

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

援引自明代刘基《百战奇略》。用兵的计谋已经经过审察确定好了,然后出动兵马,就没有什么战斗不能取得胜利的。这说明制定计策是出兵的前提,也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不经过仔细审察,不经过认真谋划,就不要轻率地出动兵马;没有合理的计策,没有巧妙的用兵计划,就不能够取得胜利。

兵欲胜敌,谋贵素定,而战胜可以。

选自明代何东序《删定武库益智录·谋猷篇》。在打仗的时候要想战胜敌人,贵在养成善于谋划的好习惯,然后就可以实现取胜的目的。

这就是说谋划不能只是一时之计,而应当经常为之,不能只在一些重大的战役中注重谋划,每次用兵都要注重谋划。久而久之,将领谋划得多了,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能培养自己谨慎、细致的作战风格。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和这样的好风格,那么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军队在战场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将领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引自《孙子·始计篇》。将领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素质。智就是要求将领要懂得巧妙运兵,以智取胜,不能与敌人硬拼;信就是要求将领要讲信用,主要是赏罚有信,言出必行,不能言而无信;仁就是要求将领要仁爱部下,细心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耐心地开导他们的情绪,不能对他们拳脚相加;勇就是要求将领作战要勇敢,要能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冲锋陷阵,不能临阵退缩;严就是要求将领执行军法要严格,不能因为是亲近的人就法外开恩。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五个方面的素质。但是,真正完美的将领其实是不存在,这五个要求是将领的最高标准,每个将领都应该用这个标准不断地约束自己、激励自己,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趋于完美。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原文见《孙子·作战篇》。司命:指掌握人民生死的人。懂得用兵之道的将领,是百姓生死的掌控者,是国家命运的主宰者。

这说明善于用兵的将领就像是救世主一样,能够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能够救助国家于危难之中。这既是将领的伟大作用的体现,也是将领的重大责任所在。一个优秀的将领不能仅仅为了打仗而打仗,他必须以百姓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据此对作战的策略和计划进行安排。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承担起自己的重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出自春秋时期孙武《孙子兵法》。这句话大意是:出征在外的将军,不一定完全听从君主的命令。将军领兵在外,要随时把握战场变化,根据战场形势来拟定对策。战场上的争雄,讲究的是灵活性,争取主动,如果有“君命”掣肘,就难以做到灵活调动,如此就很容易受制于人,从而导致战争的失败。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如果要生存、发展,闯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时时地做自我调整,懂得变通,将某些僵化的、不合理的规矩或者规则放在一边,这样就能够站稳脚跟,占据优势。这句话迄今运用仍然十分广泛,告诫我们,要懂得变通,要在心理上时时做好打破既有的、不合时宜的处事方式,争取顺应时势,取得主动。

将者不可以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不威,不威则卒弗死。

出自于《孙膑兵法·将义》。弗死:不愿效死。将领不能不讲信义,不讲信义就不能严格地执行军法,军法不严就会使自己失去威信,失去了威信,将士们就不愿意为他效命。

这是告诫将领一定要守信用,讲义气,这样才能严明纪律,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将领有了威信,才能赢得将士们的爱戴和支持,才能让将士们誓死听命于他,从而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军队的战斗力,取得辉煌的战绩。

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功。

援引自《孙膑兵法·将义》。克:战胜。将领不能够不讲仁义,不讲仁义军队就不能打胜仗,不能打胜仗就不能取得任何功劳。

将领不讲仁义,对待手下的人很残暴,这样必然会激起将士们的怨恨和不满。将士们对自己的将领怀恨在心,则必然不愿意为他效命。将士们平日里敢怒而不敢言,在战乱的时候必然会乘机逃窜。这样的军队必然是一摧即垮,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又怎么能够打败敌人呢?这是告诫将领要仁爱自己的部下,赢得他们的尊敬和爱戴,而后将士们才能团结一心,共抗强敌。

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胜不得。

出自《孙膑兵法·将义》。将领不可以没有高尚的品德,品德不高尚,那么他就不能对部下具有约束力和号召力,没有约束力和号召力,那么三军就不能取得胜利。

这句话是告诫将领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品德,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治理军队的核心和关键。将领的高尚品德主要体现为能够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将领能够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就能够在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这样才有望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

出自于《吕氏春秋·慎小》。失:失误。将领下错了一道命令就会导致军队被击溃,无数将士丧身疆场。

这表明将领在指挥上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惨败,并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和损失。因此说,将士在下达作战命令之前应该慎之又慎,不能有半点差错,这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军队负责,更是对将士们的生命负责。将领要避免指挥失误,就要详尽地考察敌我双方的形势,准确地打探对方的行动,做到有的放矢,避实击虚,这样才能在打击敌人的同时有效地保全我方的实力。

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语出《六韬·龙蹈》。军队的治理,是国家的大事,军队的兴衰,国家的存亡,决定在将领的手中。

这说明将领对军队的治理和国家的命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将领可以带领军队走向强盛之路,促进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而不好的将领则会使军队走向衰败之路,带动国家走向动乱和衰亡。因此,国家应该选择那些德才兼备的将领,委以重任,对那些无德无才的人,要将其从军队中清理出去。

卒畏将甚于敌者胜,卒畏敌甚于将者败。

引自《尉缭子·兵令上》。士兵们敬畏将领甚过于害怕敌人,这样的军队就能够取得胜利;士兵们害怕敌人甚过于敬畏自己的将领,这样的军队就必然要失败。

将领应该在军队中建立崇高的威信,使将士们对自己产生绝对敬畏,这样才能使将士们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愿意在战场上为自己效命。士兵们都害怕敌人,因为他们害怕在与敌人搏杀中流血牺牲。士兵们也都敬畏自己的将领,因为将领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有权指挥他们与敌人作战。只有当士兵们对于将领的敬畏超过对于敌人的敬畏的时候,他们才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勇往直前,与敌人拼死搏杀,这样军队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打了败仗的将领,不能说他是勇敢的。要打胜仗,不仅要勇敢,还要有智谋;不仅将领个人要能征善战,还要善于借用大家的智慧,团结大家的力量。一个将领,纵然他有盖世的武艺和非凡的勇气,但若他没有智谋,不懂得用兵之道,不善于部署和安排兵力,同样要在战争中遭遇失败。这样的将领不能称之为是勇敢,只能说他是鲁莽。只有智勇双全并且深谙用兵之道的将领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勇敢。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摘自三国蜀国诸葛亮《将苑》。将领不可以产生骄傲的情绪,骄傲了就会丧失礼节,丧失礼节了就会导致众叛亲离。

将领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要宽厚、真诚,要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热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的将领才会得到众人的喜爱和支持,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投靠于他,有了众人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也就没有什么战役打不胜的。如果将领倨傲不逊,自以为是,就会轻视别人,慢待别人,甚至排挤、打压有才能的人,众人就会抛弃他,背叛他,远离他,使他成为孤家寡人。

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

原文见三国蜀国诸葛亮《将苑》。怙(h&):依靠,仗恃。善于领兵打仗的人,从不倚仗自己的强权和势力去欺压别人,上级的宠爱不会使他欣喜若狂,敌人的辱骂不会使他产生畏惧,看到利益他不会贪图,看到美色他不会迷失心志,他唯一的志向就是战死疆场,为报效祖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说明将领应该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在待人方面能够始终如一地与别人坦诚相待,不因自己的强权而傲慢无礼;他在处世方面能够矢志不移,坚持不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动摇,不因困难的威胁而放弃。

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

出自于《黄石公三略·上略》。同滋味:犹言同甘共苦。军队的将帅,应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生共死。

将帅不应该是高高在上,远离众人,而应该与将士们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将帅要求将士们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才能带动起将士们工作和战斗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与将士们一同劳作,一同战斗,将帅也能够及时了解将士们的心声和意愿,据此来调整作战策略,使作战的方式更加人性化,并能够集纳大家的智慧,发现潜在的军事人才,使军队的发展后继有人。

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

选自《黄石公三略·上略》。持势:指掌握战争形势。制胜:制敌取胜。统率军队、掌握战争形势的,是将领;击溃敌人,取得战争胜利的,是众人。

战争要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取得胜利,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但是在战争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将领,将领的作用就是要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大家的士气鼓舞起来,把大家的战斗力激发出来,依靠众人的力量来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将领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也不能看得过高。将领不应该把战争的功劳都归到自己身上,而应该认识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打了败仗的将领,不能说他是勇敢的。要打胜仗,不仅要勇敢,还要有智谋;不仅将领个人要能征善战,还要善于借用大家的智慧,团结大家的力量。一个将领,纵然他有盖世的武艺和非凡的勇气,但若他没有智谋,不懂得用兵之道,不善于部署和安排兵力,同样要在战争中遭遇失败。这样的将领不能称之为是勇敢,只能说他是鲁莽。只有智勇双全并且深谙用兵之道的将领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勇敢。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语出唐代张九龄《送卫将》第八章。想要治理好军队的国家,必然要首先挑选出优秀的将领。

优秀的将领可以把军队治理得严整有序,使军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样才能维护好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不称职的将领会把军队搞得一团糟,使军队丧失战斗的能力,不能建立起巩固的国防,这将会使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受到威胁。因此,国家要整治军队,加强防备,首先应该挑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将领。

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

语出北宋范仲淹,引自《宋史·狄青传》。将领不知道古代的史实和今天的实际,就只能具有平民百姓那样的勇敢。

这说明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应该是勇武的,还应该是博学的,他必须能够熟悉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能够熟知今天的实际情况。这样他才能够对古人的经验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有力地牵制敌人、打击敌人,同时尽可能保全我军的实力。如果将领不学无识,光有一身好武艺,一味地带领军队与敌人硬拼,那就很容易遭到敌人的算计,使军队蒙受严重的损失。

兵无强弱,强弱在将。

选自清代魏源《圣武记》。军队没有强弱之分,强弱体现在将领身上。

将领的治兵、领兵的才能决定了军队的强弱,将领的才能高,则军队的实力就强,战斗力就高;将领的才能低,则军队的实力就弱,军队的战斗力就低。因此评价一个军队的强弱,应该首先看其将领的才能。军队打了败仗,也应该首先从将领身上找原因。

从军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阮籍,三国时期的魏国著名诗人。这两句出自其组诗《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三十九首。

所谓“全躯士”即苟且保全自己性命的人,而“争战场”指的则是在战场上与敌人争夺胜负。这两句话大意为,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就不能再顾及自己的生命了,即便是身死魂飞也要勇于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想那些为了苟活下去而保命的人呢?与此相比,我更愿意在战场上与敌人一争胜负。这句话流露出了作者欲兼济天下,誓死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这句话出自南朝宋代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班超传》,原文为:“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这句话的大意是,班超为官府长期抄书,劳苦不堪。有一天,他扔掉手中的笔,大发感慨:“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前途,也应像傅介子和张骞那样,在异域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一直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后来,班超从军,被朝廷派往西域,他果然在那里立下奇功,被封为定远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选自南北朝无名氏《木兰诗》。戎机:军机,指战事。关山:指险要的山川。军情紧急,将士们骑着快马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在险峻的山川上奔驰,就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边关战事吃紧,这一军情传来,将士们都星夜兼程地赶赴战场支援。虽然地势险要,稍有不慎就会坠崖身亡,但将士们仍然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因为他们知道耽误了时间就会贻误战机,而贻误了战机就会导致战争的失败,这种败局很难再扭转过来。这说明军情就是命令,军情到达,军队就应当立即部署军事计划,开展军事行动,不能贻误了战机。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幕宗悫之长风。

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缨:绳索。请缨:请求上阵擒敌的代称。投笔:弃文就武的代称。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自己跟当年的终军年龄相似,都是二十来岁,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自己怀有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的雄心壮志,羡慕宗悫乘长风破万浪的远大抱负。这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惋叹。

终军是西汉人,汉武帝曾派他出使南越。行前他请求武帝给他一根长绳,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投笔从戎”讲的是班固从军的故事。宗悫是南朝刘宋人,少有大志,曾云:“愿乖长风破万里浪。”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名将。这几句以一系列的典故抒发作者从军报国之志。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引自唐代杨炯《从军行》。百夫长:低级武官。宁可做一个管理一百人的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要强。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大唐边境不宁,北方突厥族在甘肃一带侵掠,掳走牛羊十数万头,朝廷派名将裴行俭出征杀敌。杨炯时任崇文馆学士,对敌入侵十分愤慨,乃作诗言志,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在国家危难之时,即使是一名普通的将士,也能够上阵杀敌,为国家作贡献,而书生却坐在书房中,只读圣贤书,不闻身边事,对国家的局势不闻不问。因此,书生的学问虽高,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战士。因此作者才产生了投笔从戎的念头,后来作者真的投身到了军营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引自唐代王维《少年行》。谁不知道驻守边疆是一件苦差事,但是纵然是战死在边疆也能够使自己的尸骨留下侠义的芳香。

戍边是很艰苦的,但是也能够给人带来无上的荣耀。为国捐躯可以使自己流芳百世,而妥协求生只会使自己遗臭万年。为了这份荣耀,很多有志之士前赴后继地来到边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样才阻止了外敌入侵,确保了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引自唐代李白《幽州胡马客歌》。出门远征就不再考虑身后的事情,为报效国家而战死疆场,这有什么难处。

这是表现战士们慷慨赴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既然已经从军入伍,开始远征,就应该忘掉家中的一切琐事,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放在第一位;既然要参加战争,就应该有视死如归的精神,不应该惧怕死亡,而应该拼死杀敌,报效国家,让自己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安史之乱后,大诗人杜甫为了躲避战乱,四处流亡。在流亡途中,诗人目睹战争带给人们的种种苦难,写下了许多带有着浓烈的史实色彩,而又感人至深的诗作名篇。这当中尤以“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为代表。这两句诗正是出自诗人的《新婚别》。这两句大意是:你不用为新婚离别而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

这两句诗为新婚妇人劝勉自己丈夫之语。她告诉自己丈夫,不要因为新婚离别而感到难过,要努力杀敌,建立功业。诗人通过妇人之口,表达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国家危亡之秋,个人的幸福微不足道,为国从戎,为民平叛,将国家的事业放在家庭之上,这才是人们应该做的。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引自唐代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健儿、壮士:都是指有志的男儿。有志之士宁可在战斗中战死,也不愿意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

好男儿应该关心国家的命运,在国家危难之时当仁不让,努力承担起振兴国家的使命。一个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仍然闭门不出,埋头读书,看似很勤奋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也是一种麻木无知的行为。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这种安心读书的日子还有多久?如果国家灭亡了,人民都会沦为别国的奴隶,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语出唐代韦庄《赠边将》。烟尘:指边境上战事兴起。专心地等候边境的战事消息,寻找报效君王的机会,即使到了头发花白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握用兵的时机。

这是表现作者有坚定的信念,终生不忘保家卫国。他在年轻的时候渴望在战场上大展身手,破敌立功,报效国家,到了年老的时候仍然在寻找合适的战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满腔热血乃至整个生命都奉献给国家。可见,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入侵,并不仅是年轻人的事情,年老的人也有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语出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戍:守卫。轮台:今新疆轮台县,借指宋代北方边疆。这两句大意是:我僵卧在这偏僻的村庄并不自引为悲伤,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疆。

此为陆游老年作品。陆游生平素以抗金为己任,这恰与南宋小朝廷苟安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陆游屡遭贬黜,老年时更被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贬黜闲置。此时陆游年近古稀,时常卧病在床,晚景凄凉,然而对于自己状况,诗人并不觉得“自哀”,反而还想着去戍守边疆,报效国家。这种不以个人处境、个人得失为念,一心报效国家的思想极为可贵的,值得今人学习。

去时只道从军乐,不道关山空白头。

出自金国元好问《望归吟》。出征的时候光听人们说从军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却不知道这一去路途遥远,直到头发花白的时候还不见人归来。

这是描写亲人们在家中盼望从军的人回归的场景。应征入伍的时候,军官告诉家人们从军是一件美差事,管吃管住,还有俸禄,立功以后还能当上大官。因此,家人们都毫不犹豫地将家中的青壮年男子送到了战场。可以左等右盼,一直从黑发等到白发,始终不见人回来,后来才得知大部分人都已经战死了。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语出明代于谦《立春日感怀》。一颗赤诚之心只为报效国家,两行晶莹的泪水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一心只为报效朝廷,终日为国事繁忙,很少回家,没有尽到孝敬父母、关爱亲人的职责,心中感到非常愧疚。因此,他每每念起家中的老小,就不免伤心落泪。

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

援引自明代陈子龙《出自蓟北门行》。只要有报国雪耻的信念就行了,何必非要怀着立功、封侯的念头呢?

这是告诫将士们应该把志向定在保家卫国、报仇雪耻上,不应该将立功封侯、赚取功名利禄作为自己打仗的目标。如果怀着封侯的念头去打仗,必然会怜惜自己的性命,满足于自己在打仗中取得的功劳,贪生怕死,好逸恶劳。这样的人最容易成为逃兵,也最有可能被敌人收买,成为敌人的奸细,从而成为军队中的祸害。只有保家卫国的信念能够把人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督促将士们完成战争的使命。至于是否会封侯,那是战争以后的事情,是统治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将士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虎头分少封侯骨,投笔聊从万里军。

节选自清代查慎行《留别仲弟德尹》。虎头:古人认为一个人生来表现出燕颔虎头的相貌特征,将来可以成为万里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仲弟德尹有虎头的相貌,而且能够把自己不多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将来必定能够被封侯,但他却丢弃了笔杆,放弃了读书,参军入伍,跟随队伍到万里之外征战。

这说明一个人的相貌并不能决定他的志向,更不能决定他的命运,志向要靠自己来确定,而命运就把握在自己手中。

班超投笔气如山,万里封侯出玉关。

语出清代黄遵宪《过安南西贡有感》。玉关:即玉门关。班超投笔从戎,气势如山一样高大,信念如山一样坚定,为了实现封侯的理想,他率使者出玉门关,不远万里出使西域各国。73年至75年,班超两次出使西域,使鄯善、于阗、疏勒三国归顺了汉朝。后来他有带兵平定了西域地区的叛乱,历经二十余年,终于使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顺了汉朝,建立了卓绝的功勋,最终被封为定远侯,使自己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战况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引自战国楚国屈原《国殇》。矢:箭。旌旗密布,把天都遮盖住了,敌人蜂拥而至,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样;箭如雨下,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向前冲。

这是描写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在敌人强大的阵容和猛烈的攻势下,战士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与敌人拼死搏杀。这也反映了将士们不惧强敌、不惧死亡、舍身报国的高尚精神。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选自汉代乐府民歌《战城南》。枭骑:善战的骏马。枭,骁勇。驽马:劣马。善于征战的将士和马匹在战斗中都战死了,只剩下那些羸弱的马匹驮着老弱病残的将士在凄惨的战场上来回走动。

这是描绘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成千上万人在一起拼杀,最后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活了下来,而且活下来的人也大都已经伤残。这句话集中地描绘了当时的战况,反映了战争的惨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引自南北朝民歌《木兰诗》。朔气:北风。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铜制的器具,白天烧饭,晚上用来打更。铁衣:盔甲。寒冷的北风将金柝的声音传得很远,清冷的月光照在冰凉的盔甲上,让人更觉得冷气刺骨。

这是反映了战士们军旅生活的艰辛。战士们远离家乡,随军作战,经常要在荒野、戈壁等艰苦的自然环境下风餐露宿,经常要忍受风霜雨雪的侵袭,经常要忍受严寒、酷暑、饥饿、干渴的煎熬。此外,将士们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保家卫国,令人敬佩。

这是描绘了作者在从军的生涯中操练的场景。要想以金、鼓为号,指挥军队作战,需要在平时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将士们都能听从号令,统一行动。如果平时没有操练好,临阵的时候就会乱了手脚。同时,操练兵马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早起晚归,每天坚持操练,因此才会有露水打湿铠甲的情况发生。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援引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辕门:军营的门。大漠上刮起了大风,扬起了滚滚黄沙,这时候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但有了紧急的军情,军队仍然扛着旌旗走出军营,去执行阻击敌人、保家卫国的任务。

这说明军情就是命令,有了紧急的军情,不管天气如何恶劣,不管地形如何险峻,军队都必须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只有及时采取行动,把握好了战机,才能够有力地阻击敌人,占据战场上的优势地位;如果是因为畏惧恶劣的天气或者是复杂的地形而不敢出兵,贻误了战机,我方就会受到敌人的牵制,就会在战场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这两句出自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组诗《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其中,金鼓指的是古代军中的用器,可以用来号令三军。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从早晨起来,这场战争就伴随着激昂战鼓声一直持续到了夜晚,有些士兵们只得抱着马鞍打起了瞌睡。在这两句话中,作者精彩描绘了战场上将士们激烈拼杀的状况,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选自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甘泉:秦、汉时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建甘泉宫。烽火在沙漠上传递,一直映照到了甘泉宫的上方。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烽火传军情的情况。古代主要靠烽火来传递军情,一个地方出现敌情以后,就派人到烽火台上点燃烽火;相邻的地方看到烽火以后,也点燃本地的烽火台。就这样,一个个烽火台燃起以后,很快就能将敌情传递到军事指挥部,然后指挥部紧急调兵支援,并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出自唐代陈子昂《和陆明甫赠将军重出塞》。星星和月亮在天上摆开阵势,山脉与河流在地上安营扎寨。

这是反映了将士们的一种乐观的情怀。行军本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经常要风餐露宿,而且行军的旅途漫长而寂寥。但在作者笔下,将士们认为自己与日月星辰为伴,以山川河岳为营寨,大气磅礴,令人感慨!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选自唐代王翰《凉州词》。将士们吃醉了酒,卧倒在沙场上休息,你不要笑话他们疯癫,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士兵有几人能够回得了家呀?

这是描绘了一场大战以后,得胜的将士们在战场上举杯庆祝的场景。莽莽大漠,边境荒凉,战士们围坐在熊熊的篝火前,在激昂热烈的军乐声中,战士们酣饮唱歌,互相劝酒。在这样的气氛下,就算喝得酩酊大醉,也不会有人见笑的。将士们整日操练,长年征战,而且他们在战场上随时有可能丧命,因此他们才趁此空闲时刻纵情饮酒。这两句诗的前一句诗表现了战士们的豪迈、乐观,后一句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语出唐代王昌龄《从军行》。金鼓:古代军中用以指挥军队的两种器具。击金则退,击鼓则进。金声和鼓声借助风力传递到远方,将士们在冬日或者深秋的早晨出征,浓重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铠甲。

这是描绘了作者在从军的生涯中操练的场景。要想以金、鼓为号,指挥军队作战,需要在平时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将士们都能听从号令,统一行动。如果平时没有操练好,临阵的时候就会乱了手脚。同时,操练兵马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早起晚归,每天坚持操练,因此才会有露水打湿铠甲的情况发生。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引自唐代李白《从军行》。鼓声在海上回荡,将士们响亮的口号响彻云霄。擂鼓,喊口号,这些都是激励士气的方法。只有通过各种激励方法,使军队的士气高涨,才能保证军队有充足的战斗力,才能有更大的取胜的把握。如果军队的士气不振,将士们斗志全无,那么即便有再精良的装备,也还是要败在敌人的手下。因此说,懂得如何激励士气,这在打仗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将领们的一个必备的素质。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语出唐代李白《战城南》。将士们不畏艰险,不远万里,随军作战,不过几年时间,三军的将士都显得衰老了许多。

长年征战的人往往要经受各种考验,忍受各种折磨,因而就衰老得更快一些。这也说明将士们长年征战,饱经风霜,非常辛苦。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出自唐代高适《塞下曲》。雷:喻鼓声。殷地:震地。火:比喻旗子的颜色。数万面鼓同时敲响,像惊雷一样响彻大地;数千面旗同时挥舞,像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样,借助风力越烧越旺。

这是描绘军队用鼓声和旗帜营造出的浩大声势。在战争之前,军队可以凭借鼓声、旗帜等彰显军威,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激励我方的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语出唐代杜甫《后出塞》。笳(ji`):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惨不骄:指战士心中惨然,不敢放纵。几声悲凉的笳声之后,将士们心中无不惨然,没有人再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

新兵入营以后,经过操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统帅的夸赞,于是很多士兵就开始产生了骄傲自满的心态。在练兵结束以后,将士们围坐在一起聆听音乐,有的老兵就吹奏出了这样悲凉的音乐,用来纪念死去的弟兄们。听到这样的音乐,新兵们也想到了自己将来的处境,就再也不会感到骄傲了。这是用来告诫新兵,永远不要为自己操练的成果而感到骄傲,因为战场是无情的,一个人的武艺不精就很容易丧命,武艺精湛的人也会死去,但是可以多打败几个敌人,为战争的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选自唐代杜甫《潼关吏》。连云:极言其高。战格:战时设置的用做防御的木栅。军营外设置的木栅栏非常高,差不多可以够到云端了,连天上的鸟儿都飞不过来。

设置很高的木栅栏,说明军队建立了牢固的防御工事,可以有效地防止敌人偷袭。这说明军队在打仗的时候既要善于进攻,又要善于构筑防御工事,做好防御工作,这样才能够使军队立于不败之地。在战斗力充足的时候,抓住机会发动进攻;在兵困马乏的时候,让军队能够休养生息,这就需要做好防御工作,防止敌人乘虚而入。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语出唐代杜甫《遣兴》。麾:作战时用做指挥的旌旗。天地之间到处都是挥舞着的军旗,漫山遍野、河流两岸,到处都是号角的悲鸣。

将士们在战争开始之前舞动军旗,吹响号角,以振军威。这样一来可以对敌人产生震慑力,同时也可以振奋我军的士气,提高我军的战斗力。这句话可以用来描绘战争开始之前,双方各自呐喊助威的场景。

这是反映战士们在严寒天气下风餐露宿的艰难生活。没有营寨,甚至连帐篷也没有,将士们只好在雪中住宿;虽然没有船只,但是河面上已经结冰,侦察兵就踏冰过河,前去执行侦察任务。这样看来恶劣的天气对于将士们而言有利也有弊,但是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它直接威胁到战士们的生存。如果连生存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打仗。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选自唐代马戴《出塞》。卷起旗帜,乘夜袭击了单于的营寨,在黑暗中胡乱地砍杀胡兵,宝刀上留下了斑斑缺口。

这是描写夜袭敌营的场景。为了怕被敌人察觉,就把旗帜都卷起来,在夜色中匍匐前行,将马蹄上裹上布,不漏半点踪迹,不发出一丝声响,这样就能成功地潜入到敌营当中。进入敌营以后,我方将士们在黑暗中一通砍杀,杀死了大半熟睡中的敌兵,但由于太黑暗了,在慌乱的砍杀中又可能砍倒金属物品,因此,刀口上留下了很多缺口。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

援引自南宋陆游《出塞曲》。银山:喻无数闪光发亮的铠甲。敌人的兵马有多少呢,难以计数,只看见一大片银光,好像是银山一样不断地向我军的阵营方向移动。

这是描写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敌人的人数我们虽然不知道,但铺天盖地的甲士、连绵不绝的阵形告诉我们,敌军的规模庞大,数量惊人。因此说,我们从敌军的阵势、规模就能够判断出敌人的人数和实力,然后结合我军的实力,我们就能够制定出正确的作战方略。在敌弱我强的情形下可以主动出击,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则要首先设法拖垮敌人。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

引自金国元好问《赤壁图》。这两句诗交代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东吴的船只顺风而驶,像迅疾的雷电一样,带来了熊熊的大火,刹那间,大火燃遍了曹军的所有船只,成为了一片火海,将大半个天空都映红了,曹操率领残兵败将卷旗北逃。

这说明火攻是一种有效的胜战策略,只要运用恰当,能够摧毁任何强大的敌人。但火攻需要具备一些外界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风向。只有在风向有利于我军的情况下才能够实施火攻,否则将是引火烧身。

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节选自唐代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近呈苏涣侍御》。鼓角:战鼓和号角,打仗时要擂响战鼓,吹响号角。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车营有五都,部下有曲。天下的鼓角声何时才能停止,军队里每天都有将士死去。

鼓角声响,表示有战事发生,而只要发生了战事,就会有将士阵亡。只有战事停止了,将士们才能避免流血牺牲。因此,如果统治者真正爱自己的子民,如果统帅真正爱自己的将士,就应该设法阻止战争的发展,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替代战争,这样才是对将士们的最大的恩惠。

远戍报烽火,孤城严鼓鼙。

引自唐代戎昱《从军行》。戍:边境上的营垒、城堡。边境的城堡上点燃了烽火,我们这里的城池马上关闭了城门,擂响了战鼓,告诉人们将有战事发生,要人们提高警惕。

这说明烽火是一种迅速且有效的军事信号,它能迅速将战事传递到千里之外。人们在得到战争的信号以后,就能够立即开始着手准备,防患于未然。有了充分的准备,军民联起手来,就能够成功地打退敌军,保卫自己的城池。

战马雪中宿,探人冰上行。

语出唐代张籍《征西将》。探人:指侦察兵。战士和战马都在雪堆中住宿,侦察兵在冰上行进。

这是反映战士们在严寒天气下风餐露宿的艰难生活。没有营寨,甚至连帐篷也没有,将士们只好在雪中住宿;虽然没有船只,但是河面上已经结冰,侦察兵就踏冰过河,前去执行侦察任务。这样看来恶劣的天气对于将士们而言有利也有弊,但是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它直接威胁到战士们的生存。如果连生存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打仗。

旌旗连野暗,兵甲照江寒。

出自明代谢榛《暮秋简徐别驾载卿》。旌旗连成一片,把太阳都遮住了,使得天暗了下来,铠甲反射出清冷的银光,照射在江面上,使得江水显得寒气逼人。

这是形容军队出征时浩大的阵容和齐全的装备。高大的旌旗彰显出军队的威风,明亮的盔甲增添了将士们打胜仗的信心,而整齐划一的阵式则显现出军队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战能力。有了这样威武的军队,再加上指挥有方,定能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战祸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出自东汉末年曹操《蒿里行》。到处有战死或者饿死的人留下的白骨,千里之内荒无人烟,听不到一声鸡叫。

这是描绘战争所造成的凄凉的社会场景。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易,使得人们的生活失去了保障,最终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很多人在逃荒的过程中因疾病或者饥饿而死,只在荒野上留下了自己的枯骨。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出自三国魏国王粲《七哀诗》。出门远行,一路上没有看到别的新奇事物,只看见皑皑白骨盖满了整个平原。

这是反映了战争毁灭生灵的残酷本性。在战争之前,人人耕作劳动,丰衣足食,原野上是成片的庄稼,生机勃勃。战争发生以后,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在战争中死亡,田地无人耕作,一片荒芜。因为没有了粮食,很多老人、妇女、儿童都饿死了,在茫茫原野上化为了累累白骨,甚是骇人。这说明战争有两个杀人的过程,一个是在战争过程中,一个是在战争发生后,战争发生后,如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不到恢复,还会有很多人在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的状况下死去。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植《送应氏》。中原大地变得何等萧条、荒凉,千里之内找不到一处住人的地方。

这两句描绘董卓作乱之后中原大地的荒凉景象。中原是四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这里原本粮草丰茂、富庶繁华、人口密集,但是战争之后,这里变得荒凉冷落,令人好不悲伤。这句话也表达力作者对于战后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对于战争的控诉。

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原文见南北朝无名氏《企喻歌》。战士们在崎岖狭窄的山谷中丧命,他们的尸骨抛弃在山谷中,无人去收拾。

战士们远离家乡,四处征战,冲锋陷阵,最终他们却抛尸荒野,无人料理后事,岂不悲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利益而展开战争,而战士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棋子,在战场上被随意调用,他们的生命和其他应有的权利不被重视。这说明战争有毁灭人权、泯灭人性的罪恶,因此说它是残酷的。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下孤。

出自于唐代陈子昂《感遇诗》。塞下:边塞附近,后来泛指北方边境地区。只看到将士们在战场上一个个死去,谁去可怜那些在边境地区孤苦无依的老人和孩子们。

国家连年征战,抽取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力,很多百姓家里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老人、妇女、儿童都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当中。而国家把物资几乎全都用在了战争上,对将士家人的死活不管不顾。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统治者的施政方针的不满。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引自唐代李白《古风》。嵯峨:高峻貌。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累累白骨横陈在原野上,就像是在大地上覆盖了霜雪一样;高耸的山峰上覆盖了丛生的草木。

这是描绘长年战乱之后的凄凉景象。树木被战火烧光以后,不几年的工夫又重新生长了起来;而那些被战争夺去的生命却再也不能复活过来,都化为了白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揭示出了战争的吃人本性。

骷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引自唐代常建《塞下曲四首》。这里的白骨都是守卫长城的士兵们的尸骨,有的尸骨在战火的焚烧下成为了灰烬,随着风四处飘散。

有很多士兵为了保卫长城,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这些牺牲的士兵当中,幸运的还能够留下自己的尸首,而不幸的则在战火中化为了灰烬,又随风而逝,没有留下一点儿痕迹。天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保卫长城的战斗中死去?这表明边境的稳定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句话可以用来赞颂那些为了保卫国家的边疆而牺牲的无名英雄们。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出自唐代杜甫《征夫》。十户人家当中只有寥寥几个人,一千座山头当中看不见一个人影,空自留下了这许多寂寥的风景。

国家在战争期间大量征兵,各地的青壮年劳力被调配到了前线打仗,很多家庭因为失去了依靠就四处投亲,留在家中的老弱妇孺屈指可数。以前常有人到山中放牧牛羊,砍柴采药,现在没有了劳动力,山中也再也看不到人烟,显得异常清冷。这句话表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已经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人们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哥舒翰受命出征伐吐蕃。后来,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在率领八万唐军进攻南诏(今云南省大部)之时大败,并死伤六万士卒,为了补充兵力,杨国忠等人便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营,而送行者则哭声震野。本句出自著名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一诗,描写的就是当时的这种场景。

这句话的大意是,前来送行的家属们拦在大路之上牵着被迫赶往军营的士卒们的衣角顿足痛苦,而那悲恸的哭声则直直地冲入了云霄。

存者无消息,死者委尘泥。

语出唐代杜甫《无家别》。委:抛弃。生存的人好长时间没有传来消息,死去的人已经被埋入泥土当中,再也不可能给家人发来消息了。

从军远征就像是与家人永别一样,一去不复返,好长时间没有任何音讯。将士们在边疆打仗,或者是战事吃紧,无暇写信,或者是交通不便,无法寄信……总之,家人们长久不能收到将士们的家书,将士们是死是活,生存状况如何,家人一无所知,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他们祈祷。这说明战争拆散了无数家庭,还阻碍了家庭的团圆,是妨碍人们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罪魁祸首。

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引自唐代杜甫《征夫》。衢:大路。在大小路旁都能听见人们的哭声,偌大的城市里面听不到一处歌声。

战争期间,国家四处征调兵力,不仅农村的青壮年劳力,连城市里的青年人也都被征调到了前线。父母们痛哭着为孩子送行,大街小巷哀声四起,原本歌舞升平的城市却变得如此凄凉。在国家战争期间,市民当然也有服兵役的义务,因此人们不必过于悲伤。不过这种义务应当是适当的,不能过量,否则就会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从而就会影响战争期间的物资补给和后勤保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原文见唐代杜甫《新安吏》。河水日夜不息地向东流,为将士们送行,青山默默地哭泣,为死去的将士哀悼。

这是一种借物抒情的手法,借用青山绿水表达了作者对于远征将士们的深深祝福,同时也寄予了对于死去将士们的无限哀悼。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引自唐代杜甫《垂老别》。被:覆盖,遍布。世界各国都在发生着战事,漫山遍野都燃起了烽火,遍地堆积的尸体使得草木都沾染了腥臭味儿,遍地流淌的鲜血使得原本清脆的原野变成了红色。

这句话反映了战争惨无人道的本质。战争使得原本和睦的人间变成了屠宰场,无数生灵惨遭屠戮,他们的尸体堆满了原野,他们的鲜血染遍了大地。要阻止这样的悲剧继续上演,我们就要阻止战争;要防止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我们就要避免战争,化干戈为玉帛。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出自于唐代杜甫《兵车行》。青海:指今青海湖一带地区。您没有看见青海湖畔的山头上,从古至今战死的将士们留下的白骨从来就没有人去收拾。

在古代战争当中,很多时候死去的战士们的尸体都无人去收拾,也无人去认领,任凭尸体在战场上腐烂,最后化为白骨。作者借此来反对战争,希望战争能够就此停息,不要再让更多的人抛尸荒野,死无葬身之地。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出自唐代杜甫《释闷》。豺狼:指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叛军堵塞了道路,断绝了人的来往,烽火在夜晚点亮,照亮了星空,到天亮的时候,尸体已经纵横地铺满了战场。

这是反映唐军彻夜与叛军交战的情景。经过连夜的交战,双方死伤惨重,尸横遍野。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叛乱者的批判。

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

引自北宋梅尧臣《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战场上尸体纵横交错,堆积如山,一万多具死尸大都是残缺的,很少有完整的。

这是描绘战后血腥的战场。尸横遍野不说,还有很多尸体是残缺不全的,惨不忍睹。这说明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同时也说明了战士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宁死也要保护阵地,令人钦佩。

淮南兵后人烟绝,新鬼嗽嗽旧鬼啼。

引自南宋汪元量《湖州歌》。淮南地区发生战乱以后,人烟已经断绝,在这里只能听见新鬼、旧鬼不停嚎叫的声音。

战乱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外出逃难,致使大好的田地被荒芜,大好的城镇被荒废,同时还杀伤了无数生灵,留下了无数冤魂,使得人间天堂变成了地狱。这句话以描写战后的灾难为出发点,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和谴责。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经济◎

419404.tif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引自《老子》第七十七章。自然规律所遵循的原则是损耗一些事物多余的成分来补充其他事物不足的地方。而人类社会中的制度却不是这样的,它是损毁原本就不足的人们来侍奉原本就富裕的人们。

大自然通过损有余、补不足,使各种事物都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统治者通过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使得上流社会和底层群众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这就很容易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看来,统治者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要想保持安定的社会秩序,就应该将自然规律运用到社会中来。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选自《礼记·大学》。以财发身:通过散财来增加自己的德望。以身发财:拼了命发财。讲仁义的人通过散发财产、扶弱济困来增加自己的威望,不讲仁义的人通过牺牲别人的生命和健康来为自己赚钱。

这里指出了仁与不仁之间的区别,仁者就是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的人,不仁者就是靠牺牲别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人。很显然,只有仁者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而不仁者将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语出《管子·禁藏》。仞: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即使是万仞高山,人民也能够踊跃攀登;即使是深不可测的河流,人民也能争先恐后地投身其中。

义利

居利思义,在约思纯。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占有利益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身处贫困当中,要时刻保持思想的纯正、行为的端正。

这是告诉人们要把精神财富放在第一位,把物质财富放在次要位置,在取用物质财富的时候不要损害自己的精神财富,要时刻注意用道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

语出《国语·周语上》。专之:把利垄断起来。利益,是由各种事物产生出来的,承载于天地之间,有的人把利益都垄断起来,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利益生长于天地之间,应该由天下人共享,不应该由少数人进行垄断。这是告诫统治者应该防止少数人搜刮民财、聚敛财富的行为,并要将财富合理地分配给天下百姓,使人人都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节选自《国语·晋语》。道义可以产生利益,利益可以使人民的生活实现富足。

道义不能够直接产生利益,但是它可以极大地激发人民创造财富的潜力,并能够指导人民合理地使用财富,防止出现浪费的现象,这样就容易使国家实现繁荣富强。因此,国家应该注重传播道义,丰富人民的精神财富,这样才能不断开辟物质财富的生产源泉。

人民为了追求利益能够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开展生产活动。如果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致使国家的开发和生产遇到了困难,国家就应该通过减免税收或者物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人民大胆地开展生产,这样就能够最终突破难关,使国家的生产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出自《管子·牧民》。患:忧,担心。不用担心天下没有财富可用,需要担心的是没有人去经营、管理这些财富,致使财富不能被人们所用。

财富要靠人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去创造,要在流通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人们要想利用财富,享受财富,应该首先搞好生产和经营活动,使财富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循环不息地在社会上流通。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出自于《论语·子罕》。子:指孔子。罕:少。孔子很少谈论利益,而是经常谈论天命,谈论仁义。

这是孔子修身养性的一个独特方法,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正因为淡泊名利,不计较利益,所以孔子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与人争斗,从而能够时刻保持恬淡的心境。正因为他关心人的命运,重视对仁义道德的修养,所以才能对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看得更透彻,从而也就使得孔子的修养上升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

凡费财劳力而不加利者,不为也。

出自《墨子·辞过》。但凡耗费人民的钱财,消耗人民的体力,却不能增加人民利益的事情,人民就不愿意去做。

只要有适当的回报,人民就愿意付出钱财和劳动,甚至不惜牺牲性命来完成任务。如果所从事的工作只能消耗财力,而不能产生任何利益,那么这样的事情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因此,国家在征调民力、民财的时候,应该给人民以合理的回报,不要让他们白白付出。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有了仁义就足够了,何必要谈论利益呢?

孟子认为治理天下有仁义就足够了,无需借助于利益。由此可见,仁义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有了仁义就可以不断地提高人民的修养,充实人民的精神财富,使人民能够自觉地生产,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动,使天下自然地得到治理。然而,仁义的传播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借助利益来引导人民的行动,因此,仅靠仁义来实现国家治理是不够的,利益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引自《孟子·梁惠王上》。交:相互交错。征:求。老百姓和统治阶级之间互相争夺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于危难的境地中。

统治阶级为了聚敛财富,对人民横征暴敛;人民为了求得生存,想方设法逃避税收。这样,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利益争夺战,阶级矛盾就会不断加剧,国家统治的政治基础就会日益薄弱,最终会有倾覆的危险。

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

语出《荀子·富国》。不给百姓利益而却要从百姓那里获取利益,不如给百姓利益而后再从百姓那里获取利益更为有利。

统治者对百姓应该先施加恩惠,然后才能求取回报。对百姓施加恩惠,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生产劳作的积极性,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也能为国家的财政作出更多的贡献。如果对百姓不能施加恩惠,只是一味地索取,致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的保障,那么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就会大大减弱,国家也就会因此丧失财政收入的来源。

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引自《荀子·大略》。去:除去,此指禁止。克:胜过。道义和利益是人们必需的两样东西,即使是尧帝、舜帝也不能禁止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但是他们能够使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不超过对于道义的爱好和追求。

利益能够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道义则能够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是人们维持生存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利益是生存的一个前提条件,而道义是生存的一个根本条件。统治者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就应该着重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们能够自觉遵从道义的要求。

非其义,不受其利。

语出《吕氏春秋·离俗》。如果不符合道义的要求,就不能随便接受他人的利益。

接受他人的财物,通常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本身非常贫困,没有生活依靠,接受别人捐赠的财物来维持生活;二是为别人做事,接受别人给予的报酬。接受别人的捐赠以后,应该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使自己能够自食其力,这样才符合道义的要求,而不应当用于挥霍浪费,或用于做一些不法的事情。收人财物,为人做事,应当看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若符合,就可以做,若不符合,就不能做,也不能收受他人的财物。

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援引自《韩非予·外储说右下》。想要追求利益,就应该从修养身心做起,首先追求到利益的人能够成为统治者;要想实现富裕就应该从治理自己的家庭开始做起,首先实现富裕的人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这是告诉人们要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应该从提高个人修养,治理家庭这些小事开始做起。只有先做好了这些小事,才能为完成大事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必要的条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引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熙熙、攘攮:人来人往,喧闹纷杂貌。天下的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都是为了追求利益。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利益,追求利益是人类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本能和原始欲望。但人们的物质欲望应当有一定的限度,人们追逐利益的方式应当合乎道义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次与之争。

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统治者对于人民进行管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其次的方式就是用利益来引导他们,再次的方式就是用礼仪道德来教诲他们,再次的就是通过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最后就是通过惩罚的方式来夺取他们的利益。

这表明统治者应该优先使用引导和教诲等方式进行管理,而限制和惩罚等管理方式不应当轻易使用,前者可以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而后者应当成为辅助的方式。

今之在位者,见利不虞害,贪得不顾耻;以利易身,以财易死;无仁义之德而有富贵之禄。

选自西汉桓宽《盐铁论·毁学》。在位者:指当官的。虞:担心。禄:俸禄。现在的统治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预见到将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只贪图获取利益而不顾礼义廉耻;甚至妄图用利益来换取身心健康,用财富来换取不死之术。这些统治者享受着富贵的生活和丰厚的俸禄,却没有仁义之心和高尚的德行。

这是揭露和批评当时的统治者见利忘义、贪财背德的丑恶行径,这样的统治者着实可恶,必然要遭到人们的唾弃。统治者应该倡导清正廉明的执政理念,注意节俭用需,抚慰民生,同时要注重传播和维护道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戴和赞扬。

利之所在,天下趋之。

出自于北宋苏洵《上皇帝书》。利益存在的地方,天下的人都会争相前往投奔。有了利益,才能有基本的物质条件,百姓才能生存下去;利益实现了累积,百姓才能求得发展,才能实现富裕。百姓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利益,因此,他们就会趋利而动,随利而行。

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

出自清代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财:指白银。亿兆:指亿万百姓。国家的钱财,是亿万百姓用来养命的根源,应当为了亿万百姓的性命而珍惜钱财。

这句话指明了林则徐禁烟的原因,同时也表现了他禁烟的坚定信念。钱财是人民用来养命的,鸦片烟夺去了人民的钱财,也就相当于夺去了人民的生命。因此,要保全人民的生命,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就要彻底查禁鸦片,杜绝钱财外流。

民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不匮:指生活必需品不缺少。人民维持生计的关键在于勤劳,勤劳了生活就不会匮乏。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人们要想维持生计,就要通过劳动来赚取基本的生活用品;人们要想实现富裕,就必须通过加倍劳动来积累财富。社会应当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人们通过劳动来谋生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应当特别给予关照,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选自《管子·治国》。治理国家的道理在于首先要使人民富裕起来。人民富裕了,国家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了,国家就难于治理。

这是告诉我们治国必先富民这样一个道理。人民的生活富足了,就能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就能安定下来,这样的社会就很容易治理,甚至能够不治而治。人民的生活贫困,衣食没有着落,他们就会四处逃荒、求生,社会就会变得混乱无序,同时还有一些人为了生存铤而走险,做起了偷盗、抢劫等不法勾当,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秩序。这样的社会就很难治理,如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那么各项治理措施都只能是徒劳心力而已。这就说明引导人民致富,这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首要任务,也是治理国家的一个有效方法。

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

语出《管子·立政》。瓠(h&):指葫芦一类的瓜菜。荤:有气味的菜,如葱、蒜等。老百姓家中不饲养牲畜和家禽,蔬菜瓜果不齐备,国家因此而贫困。

这表明农业生产的门类应当尽可能多样化,农、林、牧、副、渔应当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并且也能够扩大人民和国家的收入来源,从而更有利于国家实现富强。如果单纯地发展农耕,那么各种自然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国家的财政来源就会显得单一,人民的饮食也会显得过于单调,这既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

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

援引自《管子·立政》。工事:百工之事。竞:竞相追求。女事:妇女所从事的工作。此指织布之类。文章:文彩,这里指华丽的装饰。工匠所从事的制造业追求过于繁复的雕镂,妇女们从事的纺织业追求过于华丽的色彩和纹饰,国家因此而变得贫困。

手工制品和纺织品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为主要功用,观赏只是它们的次要功能。因此,这些产品应当讲求实用,不能追求过于华丽的装饰。华丽的装饰,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容易造成资源和财富的浪费。如果这股浮华之风盛行,国家必然要变得贫困。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原文见《管子·牧民》。辟举:指开垦种植。仓廪:储存粮食的仓库。国家的财富多了,远方的人民就会慕名而来;国家的土地都得到了开垦,那么人民就会留在居住的地方安心种田;粮仓充实了,然后百姓们才能明白礼节;丰衣足食了,然后百姓们才能形成荣辱观念。

这说明只有当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才能够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修养。如果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人们也就没有心思去谈修养之类的问题。因此,要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首先应该发展生产,增加储备,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

富者必治,治者必富。强者必富,富者必强。

援引自《商君书·立本篇》。富裕的国家一定治理良好,治理良好的国家一定能够实现富裕。强大的国家爱一定富裕,富裕的国家一定强大。

这说明国家是否强大与国家是否富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国家是否富裕与国家是否实现了良好治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国家要实现富强,首先要搞好治理,而治理工作应当以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援引自《庄子·徐无鬼》。草莱之事:耕种之事。比:和乐。市井之事:买卖之事。农民离开了耕作,生活就不能安乐;商人离开了买卖,生活就不能安乐。

要使农民过上安乐的生活,就要使他们能够安心种田;要使商人过上安乐的生活,就要使他们能够专心做买卖。只有让天下人人都能各司其职,各安其分,才能使社会变得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和谐。

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引自《荀子·富国》。无制数度量:耗费东西没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度。官员和知识分子多了,国家就会贫困;从事手工制造业和商贸活动的人多了,国家就会贫困;无限度地消耗财富,国家就会贫困。下层的老百姓生活贫困了,上层的统治者生活就会贫困;下层的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上层的统治者就能实现富裕。

这两句话反映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作者认为只有农民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他人员只能消耗财富而不能创造财富。因此,作者建议限制士大夫和工商业劳动者的数量。作者同时认为,农业是国家唯一的财政来源,农民富裕了,国家才能富裕,农民生活困窘了,停止了生产劳作,国家最终会走向贫困。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语出《荀子·大略》。不富:不使民富。不使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就无法培养人民的高尚情操;不教授人民礼仪道德,就不能梳理人民的性情。

要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修养,首先应该使他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如果人们每日为衣食住行这些问题犯愁,他们就不会有心思和精力去探讨学习和修养这些问题。其次,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后,统治者要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方式主动地向人们传达各种道德理念和社会礼节。如果统治者不能及时而主动地向人们传达正确的理念,人们就会受到一些错误理念和不良习气的传染,在言行上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这样势必会给社会的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原文见《韩非子·五蠢》。事力劳:辛勤劳动。供养:可供消费的生活必需品。倍赏累罚:意谓重赏重罚。国家的人口众多,然后财物却很少,人民辛勤劳作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因此人民就会为财物而相互争斗,即使加大赏罚的力度,也不能使国家免于战乱。

这表明人多财寡是国家产生内乱的一个根源。国家要避免内乱,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努力发展生产,疏通贸易渠道,使财物的流通量足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筑城者,先厚其基而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

引自西汉桓宽《盐铁论·未通》。畜:养。赡(sh3n):充裕。修筑城墙的人,首先要加厚城墙的地基,然后再把城墙垒高;善于养民的人,首先要巩固人民的产业,然后才能使他们走向富裕。

要使人民实现富裕,首先要使人民有稳定的工作。国家应该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使农民有地可耕;还应该整治社会治安,稳定市场秩序,沟通贸易渠道,使商人有买卖可做。只有做好了这些基本工作,人民才能逐渐走向富裕。

民以食为天。

本句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天指的是所依存的事物。这句话大意为,人民都以粮食作为自己生活下去所必需的东西。在这句话中,作者说明了粮食对于民众生存下去的重要性。在所有的民生项目中,粮食的丰足居于首位,只有解决好粮食问题,民众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出自东汉荀悦《申鉴·政体》。民寒:百姓贫穷。脚被冻伤了,就会使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人民生活贫困了,就会使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

人民是生产的主体,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精力充沛了,劳动能力才能充分施展出来,财富就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如果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体力不能得到补充,精力不能得到恢复,国家的劳动力就会锐减,生产就会中断,财富的生产就会停止。因此,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实现富强,首先应该保证人民的生活富足。

“成于俭,败于奢”,勤俭节约不仅可以积累财富,还能促成勤劳持家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奢侈浪费不仅会破坏国家生产建设的基础,还会滋生贪婪、腐败的不良习气。因此说,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是国家治理、组织管理的根本举措,是积累财富、保民安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化民众、安定社会的重要方法。

该句多用来形容勤俭节约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原文见《商君书·去强》。贫治:当贫国治理。重富:富上加富。国家本来富裕,却当成贫穷的国家来治理,这就会形成富上加富,国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国家原本贫困,却当成富裕的国家来治理,这样就会导致积弱积贫,国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小。

要治理一个贫穷的国家,首先是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尽可能为社会多创造财富。治理一个富裕国家的方式,是要重视发展商业贸易,将各种充裕的物资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各方面的生活需求,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如果将富裕的国家当成贫穷的国家去治理,就是始终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农业不断发展,国家的财富就会不断累积起来。如果把一个贫穷的国家当成富裕的国家去治理,就会导致国家的农业基础越来越薄弱,物质财富越来越少,商业活动也无法展开,人民的生活就会越来越贫困,国家就无法实现发展壮大。这句话表明,无论国家是贫穷还是富裕,都应该始终不渝地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出自《礼记·大学》。长国家:掌管国家。务财用:专门追求财用。掌管国家统治大权的人如果专门地追求财用,热心于聚敛财富,一定是任用了德行浅薄的小人。

民者邦之本,财者民之心,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凋瘁,而根柢蹶拔矣。

出自唐代陆贽《陆宣公集》。凋:凋谢。瘁(cu#):毁坏。根柢:树根。蹶(ju9):倒地。人民是国家统治的依靠,财产是人民的利益所在。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伤,那么国家就会失去依靠,然后国家的枝干就会衰败,最后国家的根基也会倒塌。

这句话指出了人民对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损害人民利益给国家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可以认为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政治统治的根本宗旨。

财政

国侈财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语出《管子·八观》。意思是国家奢侈则开支就会出现浪费的情况,开支浪费则人民就会贫困,人民贫困则产生奸恶思想,产生奸恶思想则出现邪恶投机的行为。

国家出现胡乱无序的状况,通常是由于贫困造成的,而贫困则是由国家财政浪费造成的。治理国家应当做到上行下效,如果官员都能够廉洁奉公,则财政就会有盈余,百姓的负担就能够减轻,还能享受到一定的福利,百姓就能够安居乐业,违法犯罪的事情就能够大大减少了。该句多用于描述国家财政收支和百姓生存状态的关系。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语出《管子·八观》。意思是通过明确制度和标准来实现节约衣服、俭省财用、禁止奢侈的目的,这是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

“成于俭,败于奢”,勤俭节约不仅可以积累财富,还能促成勤劳持家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奢侈浪费不仅会破坏国家生产建设的基础,还会滋生贪婪、腐败的不良习气。因此说,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是国家治理、组织管理的根本举措,是积累财富、保民安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化民众、安定社会的重要方法。

小人帮助国君聚敛财富,主要是通过搜刮民膏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讨好国君的欢心,从而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利益,他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这种做法无疑会招致人民的怨恨和不满。小人把聚敛来的财富用来满足上层官僚的物质享受,而不是用来充实国家的储备。这种做法将会使国家失去抵御灾害侵袭的能力。长此以往,国君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国家丧失了防卫的基础,这样的国家必定要走向覆亡。

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羡:有余。调动社会上多余的物资来补充用需不足的人们,这样人们都会有多余的粮食,女人手中都能留下多余的布料。

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收成不同,就会导致富余和不足的状况出现。国家如何实现调有余而补不足的目的呢?这就需要制定灵活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首先是要根据各地收入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税收标准,对于丰收的地区适当提高征税的标准,对于严重减产的地区降低税收标准或者免征赋税。对于因遭遇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中的人们,国家应该从财政中拨出适量的物资来救济他们。

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语出《荀子·富国》。仓廪:官府储存粮食的仓库。府库:官府藏钱财的仓库。蹶(ju9):倾覆。田野荒芜而官府的仓廪殷实,百姓生活贫乏而国家的府库饱满,这是国家即将覆亡的前兆。天地荒芜,百姓贫困,而国库充实,统治者们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说明统治者一味地横征暴敛,只为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这一方面会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国家财政来源枯竭,因为百姓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就会四处逃生,劳动力因而锐减,这就会导致田地荒芜,财富不能创造出来。这会激起人们的反抗,而财政来源的枯竭会导致国家走向贫弱,最终国家必然要倾覆。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原文见《荀子·富国》。足:富。裕民:使民富裕。臧:同“藏”。余:多余的财物。使国家富强的基本道理,在于节约地使用财物,使人民的生活富裕,同时又要善于把多余的财物储藏起来。

要实现国富民强的目的,必须要采取两条必要的措施,一是要注重节俭,反对浪费,二是要善于积蓄。只有节俭了,才能有剩余的财物;只有积蓄了,财物才能不断富集起来,才能使人不断走向富强之路。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原文见唐代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二条》。有节制地取用,就会经常富足;无节制地取用,就会经常匮乏。这是告诉统治者,国家财政充裕的本质在于有节制地取用。有时候,国家尽管不富裕,但是只要能够降低自己的欲求,有节制地取用财物,那么也会足够使用;即便是国家高度富裕,但君王若放纵自己的欲望,挥霍无度,那么,就算是聚敛再多的财富,也不够使用,国家财政还是不足。

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语出北宋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合:会聚,凝聚。理:管理。法:法度。使天下民众聚集到一起的是社会财富,管理社会财富的是法律,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是官吏。

这句话是从法治的角度谈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联系。人们为了获取自己需要的财富而参与到各项经济活动中来,而经济活动要正常地运行下去,就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建立起稳定的秩序。而制定和实施管理经济活动的法律,正是政治统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政治活动提供一定的保障,而政治活动应当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出自北宋司马光《论财利疏》。交足:都足。善于治理财务的人,能够蓄养他自己能够生产的东西,回收他自己富余的东西,因此,他在使用财物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匮竭,既能够交足税收,也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人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同时只能够生产有限的几种生活用品,其他的生活用品要通过交换的方式在市场上取得。因此,一个人要想过上富足的生活,首先应该勤奋地搞好自己的生产工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其次,要节俭地使用,除了用于交换必须的生活用品外,其他富余的产品应该储备起来,以备在将来灾荒的年景使用。

财之多少有无,非古人为国之所患,所患者,谋虑取舍,定计数,必治功之间耳。

援引自南宋叶适《财总论》。财富的多少和有无,不是古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所担心的问题,他们所担心的,是如何对财富的生产和使用进行谋划,确定出具体的税收额度和支出数额,要兼顾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聪明的人不为财富的有无而担心,而是想办法创造财富;不为财富的多少而担心,而是要做好预算工作,保证现有的财富得到充分利用,保证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果人们不懂得创造财富,那么即使现在有再多的财富,也最终会被耗费一空;如果人们不能够合理地支配财物,就会出现浪费、紧缺等状况,从而就会阻碍各项事业的开展。

价格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不齐:指货物的质量品种不一样。或相倍蓰:意谓货物的价格会相差好几倍。蓰(x@):五倍。货物的种类、质量不一样,这是它们自然存在的道理;由于货物本身存在的差别,这就造成了它们的价格相差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千万倍。

不同的商品用途不一样,生产方法和成本不一样,价格自然就会体现出差别。就人类的衣食住行而言,粮食、衣服、车马、房舍这些物品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对于同类商品而言,它们的用途虽然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它们生产工艺的不同,品质上也就有所差别,品质好的商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价格就相对高一些;反之,品质不好的商品价格就相对低一点儿。这说明不同用途、不同质量的商品价格是不一样的,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购买合适的商品。

市不豫价。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郑子产传》。当政者不要去干预市场的商品价格。这句话表明商品的价格应当由市场来决定,不能由统治者来决定。商品的价格只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受统治者的摆布,即使统治者规定出一定的价格标准也是徒劳的,因为这个标准是不符合市场要求,也是不能执行的。如果强行执行,则可能会引起市场的混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商品的价格上涨到极点就会下跌,下跌到极点就会上涨。

供求关系影响和改变了商品的价格,引起价格的涨跌,而商品的价格也会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商品价格高的时候,人们都会纷纷投入到该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中去,将供小于求的状况向供大于求的方向转变,价格也会随之逐渐下降;商品的价格下降到一个极点,人们都感到无利可图,就会纷纷放弃该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因而又会导致供求关系向供小于求的方向转变,这样商品的价格又会逐渐上涨。商品的价格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市场调节的目的。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原文见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根据货物是充足还是短缺,就可以知道物价是上涨还是下跌。

货物充足的时候,市场供应充分,供大于求,物价自然就会下跌;货物短缺的时候,市场供应不足,供小于求,物价就会上涨。这是告诉人们要根据商品的生产和储备的状况来预测市场的供求,然后制定出合理的价格,这样才能赢得利润,化解危机,从而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而生存,

物之贵贱,系于钱之多少;钱之多少,在于官之盈缩。

出自于唐代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二》。货物的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多少,而货币的多少,是政府部门通过发放和回笼货币控制的。这说明政府部门控制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发放和回笼货币来增减货币的流通量,使得货币的流通量与需求量保持平衡,这样就能维持物价的稳定。

官抑其价,则客米不来。

语出宋代董煟《救荒活民书·不抑价》。抑:控制压低。客米:外地的粮食。官府抑制了粮价的上涨,那么外地的粮食就不会流通进来。

由于年景的好坏不同,粮食的产量有高有低,再加上灾荒、战乱等原因,粮食的供求时有不足。当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粮价就会上涨,外商见有利可图,就会运送大量的粮食到本地市场上倾销,并乘机哄抬物价,妄图大赚一笔。这个时候,政府部门有责任稳定粮价,保障人民的利益。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调控粮价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要将国库中储备的粮食拿出来用来赈济灾民,或者低价抛售,使市场达到饱和的状态,这样外地的商人就会无利可图,就只能打道回府了。

农业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语出《管子·治国》。本事:根本大事。大务:头等任务。有人:拥有百姓。涂:通“途”。生产粮食,这是君王称王于天下的根本大事,是君王执政的首要任务,是发展人口的必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

发展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事,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途径。人民依靠粮食才能生存,只有发展农业,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存需要。同时,人民只有实现了温饱,才能安定下来,粮食匮乏,人民吃不饱饭,就会导致偷、抢、争斗等不良行为,因此,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这也是实现对人民治理的一种方式。

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

援引自《管子·权修》。辟:开垦荒地。没有开垦的荒地,就不是我的土地。

只要是自己的土地,就一定要开垦出来,种上庄稼,并且精心地进行耕耘,使土地的生产潜力充分展现出来,为自己、为社会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如果是自己的土地,却因为自己懒惰而不去开垦,致使土地荒芜,这样的土地和荒郊野地有什么区别?没有承载自己的劳动,怎么能说是自己的土地呢?与其让土地荒着,还不如让给别人来种。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

语出《管子·牧民》。不涸:此处意谓取之不尽。务:从事生产。要使储积在粮仓中的粮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大面积种植农作物。

要使国家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就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要发展,首先要有足够的土地,其次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国家不要大量征调劳动力,致使田地荒废,也不要大兴土木,挤占耕地面积。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才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稚也,谓之逆。

引自《管子·重令》。末生:此指奢侈品的生产。相稚:相骄傲。逆:背离。此处意谓与法令的规定发生抵触。粮食产量不足,而奢侈品的生产没有得到禁止,人们就会遭遇到饥饿的困境。而这个时候,工匠们以华丽的雕饰相攀比,这就违背了情理和法规。

粮食产量不足,老百姓遇到了饥荒,这个时候统治者应该想办法接济人民,帮助人们度过艰难的时光。而这个时候他们还热衷于购买各种奢侈品,热衷于玩味有华丽雕饰的工艺品,这才使得奢侈品和工艺品的生产仍然兴盛。可见,百姓的贫困,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与上流社会不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要彻底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会状况,就要从改良官员的生活作风开始做起,必须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援引自《商君书·算地》。为国:管理国家。数:办法。垦草:开荒。治理国家的方法,最为要紧的在于垦荒种田。

统治者要安定民心,首先要使人民实现温饱,这就需要通过垦荒来发展农业生产。国家要充实财政,储备丰富的物资,保障各项管理事业的需求,也必须首先发展农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因此,国家治理的当务之急在于通过垦荒来发展农业。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

出自于《商君书·外内》。粮食的价格高了,种田的人就能获利,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种田。这是告诉我们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耕田。种田的人多了,大家都生产同一种粮食,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大家都不稀罕这种粮食,谁还愿意出高价来购买呢?但如果国家拿出财政资金来收购,将财政收入都转化成了粮食,国家的各项管理事业的用费就没有了保障。可行的办法是由市场来调节农产品的价格,让市场来引导人们的种植行为,使各种农产品都能得到充分供给。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出自《荀子·王制》。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四个工作都没有失误,因此粮食才能吃不完,百姓才能储备有足够的余粮。

这说明农民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生产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必须做好,才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春天的播种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丰收打下基础;夏天的施肥和除草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丰收创造条件;秋天的打收工作做好了,才能将粒粒粮食收获到家中,使人们享受到劳动的成果;冬天的储藏工作做好了,才能将多余的粮食妥善保存起来,以备人们在灾荒的年月使用。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出自于《吕氏春秋·上农》。重:此指民风淳朴。使百姓安心耕作,那么民风就会变得淳朴,这样人们的私心和私欲就会减少,然后国家的法律才能得到确立和执行,国家就能专心地发展生产,向着富强的目标前进。

这句话表明重农抑商的重要目的在于使民风淳朴,使法令容易执行,使人民便于管理。理论根据是:农耕使人们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不会滋生贪婪和投机的心理,因而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商业所带来的巨额利润会使人滋生贪欲,产生邪念,做出违法的行为,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放到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对立的大背景下,这种观点就不能成立了。在官僚和地主的残酷压迫下,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下,农民如何能够感到满足?如何能够停止抱怨?

民农则其产后,其产后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

选自《吕氏春秋·上农》。使百姓安心耕作,他们的产业就会越来越厚重,这就不便于他们搬迁,因此他们就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一直耕作到死,而没有第二种选择。

这句话指出土地可以把农民牢牢地绑住,防止他们四处搬迁,从而就使得国家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和兵源。这也是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节选自《吕氏春秋·任地》。大方:根本方法。力者:硬地。柔:松软。息者:休耕的地。劳:耕种。棘者:贫瘠的土地。肥:肥沃。耕田的根本方法,在于要使过于坚硬的土地变得松软,要使过于松软的土地变得坚硬;要使闲暇中的农民能够劳顿起来,使劳顿中的农民能够得到适当休息;要使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要使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

搞好农业生产的根本方法在于改良土地,使土地变得更适于农作物的生长,更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不困,在早图;不穷,在早稼。

语出《邓析子·转辞篇》。图:谋划。稼:耕种。要想不感到困惑,关键在于及早谋划;要想不感到穷困,关键在于及早耕种。

事先的谋划可以使人制订出明确的行动计划,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困难或方向不明而感到困惑。乘年轻力胜的时候努力耕作,储备足够的物资,这样自己的一生都不会遭遇穷困。

农,天下之本。

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本是汉文帝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农业,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这句话,是古代统治者以农立国思想的最精炼表述。从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到汉代的以农立国,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基本定型。此后几千年间,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遵循这一思想,把治国富国的重点放在农业上,这就使我国发展为典型的农业国。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原文见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引晁错语。粟:谷子,这里泛指粮食。要想使人民都愿意耕种田地,关键在于要使粮食变得贵重起来。提高粮食价格的方法,在于把粮食作为奖励和惩罚的主要内容。这句话指出将粮食作为赏罚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提高粮食的价格,从而增加人民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人民种田的积极性。这实际上是用粮食来替代货币的功能,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未必可行。因为粮食不便于携带,不便于保存,它不可能成为货币的替代物。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选自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第二》。游业:指商业。使人民富裕的人都是把发展农业作为根本,把商业作为次要的产业。

这句话还是重申重农抑商的政策,并认为这是富国强民的根本之道。其实农业和商业应该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不能有主次之分,更不能相互分离。商业可以将农民的余粮转化成其他财物,从而能够增加农民种田的信心和动力;同时商业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可以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行为,防止生产的单一化和盲目化。因此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辅助,单纯地搞农业生产是不行的。

百工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出自《周易·系辞下》。刳(k$):剜空。剡(y2n):削。楫:桨。剜空树木,做成舟船,削平木棒,做成船桨,利用舟船和船桨,可以使人渡过原来不能通行的大江大河,到达很远的地方,这样对天下人都有利。

这说明加工制造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并且随着人们需求的发展而发展。加工制造业所产生的产品,有很多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加工制造这个行业,人们应该重视并努力推动该行业的发展,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

原文见《管子·法法》。生:创立、发明。规矩:圆规和曲尺。心灵手巧的人发明了圆规和曲尺,人们不能离开这两样工具而仍然能够使方形和圆形显得很规整。

这说明人们要从事手工劳作,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仅靠手感、目测是不行的。工艺产品要符合一定的规格,就要有一定的模具和相对固定的生产流程,这样既能提高生产的效率,又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这种模具是在长期的手工制作过程中慢慢地发明和完善起来的,这种生产流程也是在长期的生产中慢慢总结出来的,并且不断得以改进。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引自《老子》第五十七章。利器:武器。滋:更加。伎巧:精巧的技术。奇物:指新发明创造的物品。人民携带的利器越多,国家就会越来越动乱;人民掌握的技艺越多,各种新奇古怪的物品就会不断产生出来。

这是告诫统治者不要过于倚仗武力,要通过发展手工业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军队太多了,兵器太多了,人民养成了好勇争胜的性格,就会相互争斗,这就会导致社会秩序被扰乱,也会造成国家统治的动荡。如果发展了手工业,人们都能够专心地学习手艺,这样不仅能够给人们找到营生,稳定人们的生活,还能够培养人们勤劳能干的好品质,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一个人要想把工作做好,首先应该把需要的工具准备好。

人非常善于使用各种工具。在开展工作之前,工具不仅要准备齐全,还要保证能用、好用,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准备工具不仅仅是准备好已有的工具,还包括创造比现有的工具更实用、更先进、更高效的工具。这句话因其丰富的内涵,被后人广为引用,用以说明只有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

出自于《慎子·威德》。兼事:兼任两种职业。事省:技术单一。手工业者不同时从事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职业,那么他的技术就能够专一而精深,这样也就很容易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做出成就。

这是告诉我们要想搞好手工业生产,应该专注于对某一项技艺的研究和实践,这样才能达到精深的程度,并且容易实现突破和创新。如果贪多求全,同时从事好几门技艺,那就很难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很难取得开创性的成就。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节选自《周礼·冬官·考工记》。有智慧的人创造了新的事物,心灵手巧的人把这一技艺记述了下来,并通过世代传承将这一技艺保留了下来,世人将这种技艺称之为是生产工艺。

这句话描述了手工业的产生过程。首先是要有人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突发奇想,创造出新的事物;其次是要有人对这一新事物的创造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形成一定的技艺;再次是要有一大批人对这一技艺进行传承和发扬,使之成为一个生产门类。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出自《周礼·冬官·考工记》。烁:销熔。熔炼金属,制成锋利的刀剑;粘合泥土,烧制成精美的陶瓷;制造车辆,方便人们在陆地上行驶;制造舟船,方便人们在水面上行驶。这些都是圣人们的所作所为。

这些制造刀剑、车船的工匠们,他们虽然没有圣人那样的学问和修养,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教会了人们很多哲理,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指导人们的行为,圣人所能做到的也不过如此。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援引自《周礼·冬官·考工记》。为良:制作出精良的器物。天气随着时节的改变而改变,土地随着气候的不同而不同,材料有好有坏,工匠有巧有拙,把这四个方面的好处结合到一起就能够制造出精良的器物。

这说明器物的好坏受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天气、土地、材料、工匠。要想制造出好的器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再次选择优质的材料,最后要选择优秀的工匠,只有同时符合了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才能生产最优良的器物。如果任何一个方面不能达到要求,生产出的器物就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节选自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器用》。一个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东西,需要各行各业的工匠们共同努力,才能为他备齐。

这说明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是国家经济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商务之盛衰,不仅关物产之多寡,尤必视工艺之巧拙。

原文见清代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商业活动是兴盛还是衰败,不仅与物产的多少有关,而且与商品的质量和工艺有关。

要促进商业的兴盛,不仅要增加产品的数量,还要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消费者都喜爱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品的质量既要好,价钱还要便宜,这样商业活动才能旺盛起来。如果商品的数量不多,供不应求,那么商品的价格就会居高不下,老百姓消费不起,市场的交易活动自然就不能旺盛;如果商品的质量不好,不能符号老百姓的要求,那么老百姓就不愿意来购买,市场的交易也不能旺盛。

商业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语出《周易·系辞下》。日中:中午。为市:形成集市。致:招致。日当中午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形成了集市,聚集了天下各种各样的货物,完成交易后,各自退去,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反映了古代人们以物换物的交易活动,是商业活动的雏形。人们都从事着不同的生产活动,生产着不同的产品,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用不完,同时在生活中又需要其他一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产品,这就需要用多余的产品到市场上来换取别人多余的产品,这样各人都出售了自己多余的产品,并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完成了交易过程。这种交易与今天的交易有所不同,它是直接的物与物的交换,不通过货币这个媒介,因此在衡量事物价值的时候就不那么精确,但总体上还是能够达到等价交换的目的。

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

节选自《管子·权修》。在朝:占据朝廷中的高位。商业和商人受到朝廷的重视和支持,那么国家的商业贸易就会发达起来,财税就会源源不断地向上流动。

国家要想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国富民强的目的,首先应该重视发展商业,促进国内外的贸易往来活动。商业发达了,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扩大国家的税收来源,增加国家的物资储备。

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引自《管子·禁藏》。通贾:做生意。倍道兼行:一天走两天的路。商人为了做生意,常常是一天走两天的路,日夜不停地赶路,不远千里赶奔目的地,因为有利益在眼前牵引着他。商人之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地四处奔波,开展各种贸易活动,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利益的驱使。商人虽然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只从事商品的买卖活动,但是他们所得的利益也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换来的。因此商人从事的商业活动是合法的,应该受到国家的保护;他们挣的钱是干净的,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

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

节选自《管子·乘马》。聚:有人聚居的地方。市:集市。乏:缺乏物品。在人聚居的地方就应该有集市,如果没有集市,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匮乏。

这表明集市是人聚居在一起以后自然形成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而形成的。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必需品,但一个人只能够从事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活动,不可能创造出所有的产品来,人们要生活,就需要通过集市来售有余,买所需。人们的交易活动最开始就是直接的以物换物,后来经过发展,就有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经商虽然有风险,但是挣钱来得快;种田虽然没什么风险,但是挣钱来得慢。因此,要想快速致富,就要选择经商。但是商品的价格有涨有跌,通过经商这种办法不能为财产保值,而土地的价值相对稳定,并且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因此,聪明的人会选择买房置地来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在物价高的时候就像是抛洒粪土一样,把手中的货物都倾卖出去;在物价低的时候,就像是购买珠宝一样,通过精挑细选,把物美价廉的物品都买进来。

做买卖要善于把握市场行情,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是购买还是出售。在商品跌价的时候低价买进,在货物涨价的时候高价卖出,这样就能够赚取高额的利润。这里关键要选取那些不易贬值的商品进行收购,同时要做好商品的储藏和保存工作,有的商品在不断更新换代,这样的商品是不适宜收购的。

薄我货者,欲与我市者也。

出自于南宋崔敦礼《刍言》。薄:贬低。贬低我的货物的人,就是想与我交易的人。

买商品的人为了能够以低价收购,就会设法找出商品的缺陷,对商品进行贬损;而卖商品的人为了能够以高价出售,就会尽量指出商品的优点,对商品进行赞美。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握买卖双方的心理,这样就能把握好商机,促成交易的完成,从而就能赚取到利润。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语出明代张居正《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穑(s-):收割谷物,泛指耕作。力本穑:从事农业生产。资:提供,供应。商人不能够沟通有无,使农民获利,那么农业就会衰败;农民不能够努力地耕作,为商人提供充足的农产品,那么商业就会衰败。这说明农业和商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商业需要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则需要以商业为动力。我们应该善于用农业的发展来推动商业的发展,用商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国无奸民,则都无奸市。

援引自《商君书·靳令》。奸民:指商人和手工业者。奸市:投机盛行的集市。国家没有商人和手工业者这些奸诈的人民,那么都市里就不会有充满投机行为的集市。

商鞅看不起商人和手工业者,将他们称为是“奸民”;同时他也鄙视商业贸易,将贸易活动称之为是投机行为。当然,在商人当中也有奸诈之人,通过制假售假的方式来骗取钱财,但是大部分的商人都是诚实守信的好商人,大部分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的。在商业活动中的确有一些投机的行为,但只是少数,大多数商业活动都是以薄利多销为原则,商人赚得只是一些辛苦钱,而且这种投机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并不是一本万利的,有的借此大发一笔,而有的人则为此倾家荡产。

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

语出《淮南子·说林训》。决:买卖。铢两:极轻的分量。买卖千金之货的商人,不会在细微的分量上与顾客斤斤计较。

做大买卖的人,不会计较细小的得失。懂得让利于顾客的商人,才能赚取到大的利益。如果商人在细小的利益上斤斤计较,就会引起顾客的反感,从而丧失大量的市场,如此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末、本:靠种田致富为本,靠经商致富为末。通过经商来致富,然后购买农田和房舍,为自己的钱财保值。

经商虽然有风险,但是挣钱来得快;种田虽然没什么风险,但是挣钱来得慢。因此,要想快速致富,就要选择经商。但是商品的价格有涨有跌,通过经商这种办法不能为财产保值,而土地的价值相对稳定,并且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因此,聪明的人会选择买房置地来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

为商之人,心多巧枉;聚商之处,俗必淫靡。

选自清代李塨《平书订·财用下》。淫靡:奢侈。经商之人,心眼多,善于欺瞒;商人聚集的地方,社会风俗必然奢靡。

作者认为商人都是善于巧言欺诈的人,认为经商活动会造出社会风气的荒淫和奢靡,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商人中可能有专门搞投机行为的人,也有靠制假售假来坑害百姓的人,但是大部分的商人还是以诚信为本,他们为人们提供的商品是物美价廉的,他们为人们提供的服务是贴心而周到的,他们赚取的回报也是合理的。在经商活动中,有一些为人们提供娱乐服务的经营项目存在低俗之风,但是大部分的商业活动都是积极向上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或者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瞒天讨价,就地还钱。

引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卖方故意提出很高的价钱,买方只肯出很低的价钱。这是描述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情景,同时也深刻地揭示出了买卖双方的心态:买方极力地抬高价格,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买方极力地压低价格,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的损失。因此,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的实质就是买卖双方争夺利益的过程。

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也。

援引自清代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一》。商业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元气,疏通商业贸易活动,就像是疏通国家的血脉一样,可以使国家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是告诉我们商业活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血脉,只有疏通商业活动,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如果堵塞了货物的流通,阻止了各地贸易的往来,无异于是闭塞国家的经济命脉,会导致国家整体经济的崩溃。因此我们对于商业活动只能设法疏导,不能堵塞,更不能禁止,保证国家经济命脉循环不息的流动,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

赋税

施取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援引自《左传·哀公十一年》。施:指对人民的施予。事:办事。中:适中。敛:赋敛。对人民施加的恩赐一定要丰厚,对人民下达的生产任务一定要适中,对人民征收赋税一定要从轻。这是告诫统治者对人民要多施恩惠,少征赋税,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仁爱人民的施政理念。同时,统治者对人民下达的生产任务不能过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人的实际能力而定,只有下达的任务合适,征收的赋税才能合理;如果任务量太大了,百姓不能完成,那么赋税就会过重,使百姓不能承受,这是统治者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轻税租,薄赋敛,不足恃也。

语出《管子·立政》。仅依靠轻徭薄赋来富国是不行的。仅仅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还不足以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但是如果不实施这一政策,国家就永远不可能走上富强的道路。这是因为通过轻徭薄赋来鼓励耕织、发展生产,可以充实国家的物质基础,但是不能增强国家的上层建筑。这就说明轻徭薄赋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要政策,但不是全部政策,国家还应当腾出手来搞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这句话提出免收通关税这样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是有可行性的,并且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通关税也好,过路费也好,都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商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还会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对人们探亲访友造成了很大障碍。只有消除这些不合理的税收,才能促进地方之间的贸易交流,增进各地人们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助:一种劳役形态的地租。对于耕种田地的人,让他们服劳役,而不向他们征收地租,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会欢喜并且愿意长久地在自己的田野上耕种。

这里提出了用劳役来代替地租这样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这个建议当然会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是劳役不能过重,持续的时间不能过长,尤其是不能占用农耕时间,否则非但不能促进农业生产,反而会起到破坏的作用。

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谈,不可得也。

引自《韩非子·显学》。索:要求。疾作:加紧耕作。对于耕种田地的人要征收重税,对于有学问的人要多加赏赐,现在国家既把农民辛勤劳动的所得都剥夺了,却又禁止士人们的言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韩非子认为,国家可以对有田地的老百姓征收重税,但是也应该把这些钱用来奖励士人,鼓励他们多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统治者不应当把税收都私吞了,更不应该压制士人的言论,这样会导致统治者耳目闭塞,错误的方针得不到纠正,有缺陷的体制得不到弥补,这样国家就很难实现发展。

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

出自《孔子家语·贤君》。省:减少。力役:摇役。薄:减轻。赋敛:赋税。减少徭役,减轻赋税,这样老百姓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税敛重,故民心离;市买悖,故商旅绝。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赋税过重,民心就会离散;街市混乱,物价虚高,商旅就会绝迹。

赋税过重,百姓不堪承受,难以维持其生活,也就无法开展其生产活动。生产一旦停止,各种物品的供应链就会断绝,货物奇缺,价格就会逐步抬高,当人民买不起商品或者有钱而买不到商品的时候,市场就会萧条冷落。这是告诉我们过重的税收负担不仅会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而且会使生产和贸易活动受到影响,国家就会逐渐走向贫困和衰败。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原文见《老子》第七十五章。上:君王。老百姓闹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征收的赋税太多了,把人民的口粮都夺去了,因此人们才会饥饿。

老百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他们却经常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统治者不创造财富,他们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国家征收的赋税太重了,把老百姓创造的财富都夺去了,让老百姓没饭吃、没钱花。这是告诫统治者应该从百姓的生活状况中来考察赋税的轻重,对于不合理的赋税要及时调整。

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

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上》。关:关卡。旅:外出经商的旅客。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关卡,照旧执行警戒和检查任务,但是不对过往的客商征收通关税,这样天下的商人和旅客都愿意到这里来经商和游玩。

这句话提出免收通关税这样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是有可行性的,并且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通关税也好,过路费也好,都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商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还会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对人们探亲访友造成了很大障碍。只有消除这些不合理的税收,才能促进地方之间的贸易交流,增进各地人们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这说明轻徭薄赋是促进老百姓致富的根本途径。减少徭役,可以为老百姓节省下更多的劳动力,减轻赋税,可以极大地激发老百姓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就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致富之路。老百姓富裕了,就能够带动国家走上富强之路,因为百姓有了剩余的钱财,就会把这些钱投入到其他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中,这样就能增加很多税收的种类,国家的财政自然就能充盈起来。

急政暴虐,赋敛不时。

本句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一篇,讲述的是在奸邪小人的钻营之下,社会上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起来的现实。

其中,“赋敛不时”指的是不按时收税,即随意征税的意思。而这句话的大意是,(奸佞之臣)总是不定时抢来催征赋税,而且在对待百姓之时还非常地凶恶残暴。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语出唐代白居易《买花》。这里的“花”指的是牡丹花。一束深颜色的牡丹花,价值超过了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

在古代,名贵的鲜花属于奢侈品,只有达官贵族才能买得起,老百姓哪里有钱去买。鲜花的价格虚高,但是买花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这说明上流社会的人穷奢极欲,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量很大。而老百姓却整天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两相对比,更显现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同时也表现出赋税已经繁重到了吃人的程度,把老百姓血汗都榨干了,都用来让这些达官贵人们享受。

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

出自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食货志四》。根据人民对于财物需求的紧急程度来调整税收,这样国家就能够达到用需充足。

这句话提出了“因需而税”的原则,这一建议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丰年旺季,老百姓收获较多,对于财物的需求不那么紧急,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征收赋税,来增加国家的积累。在灾荒的年景里,老百姓收成较少,对于财物需求比较紧急,这时候国家就应该尽量减轻赋税,使人民更好地满足其生活需求。

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

选自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把钱财都聚集到了上流社会当中,这样百姓就会贫困,国家就会面临危难。

国家应该把税收用在有用的地方,或者用来增加国家的储备,预防将来的灾祸,或者用来充实国家的军备,抵御外敌的入侵,或者用来发展公益事业,改善人民的教育状况、医疗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国家通过征收重税把百姓的血汗都剥夺殆尽,而国家的税收则被上流社会的富人们挥霍一空,这样不仅百姓会遭遇生活困境,而且国家也会由于军需的不足而陷入到危亡的境地中。

俭奢

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

原文见《管子·权修》。有时:有一定的季节要求。土地生产财物有时节限制,人民从事生产劳作受到体力的限制,会有疲倦的时候,但君王的贪欲是无穷的。

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民在一点时间内创造的财富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节约地使用,才可能产生盈余,国家的财富才能不断积累起来。如果统治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一味地追求奢华的生活,挥霍无度,本来充足的财物也会被耗尽,国家的财政反而会不断亏空,不能建立起稳固而充足的物资储备,就难以应对将来可能到来的危机。这句话就是告诫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节约地使用财物,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好打算。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语出《老子》第四十四章。甚爱:指过分吝啬。大费:大大地破费。厚亡:损失大。过分吝啬必然会大大破费,储藏得多了必然会遭遇重大损失。

一个人如果过分吝啬,只是一味地敛财,而不舍得花费,他就会沦为一个守财奴,如果遭遇失窃,他所遭受的损失必然是惨重的。即使不遭遇失窃,等他去世的时候,也不能带走一分钱,这种损失岂不是更大。因此说,一个人对钱财不能过分吝啬,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对于有困难的人更要慷慨解囊。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出自《墨子·辞过》。懂得节俭那么国家就会昌盛,一味地骄奢淫逸就会导致国破家亡。一个人虽然生活贫困,但只要生活节俭,懂得积累,善于经营,那么生活一天天会好起来的。一个人如果只懂得贪图享乐,而不愿意学习和劳动,那么即便他有再多的家产也会坐吃山空。对于一个家庭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人民都能够勤劳节俭地生活,那么国家自然就能富强起来;如果人民都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那么国家就会走向逐渐衰亡的道路。

用财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财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亦易致也。

援引自明代丘濬《大学衍义补·总论理财之道下》。有节制地使用财物,那么国家虽然暂时贫困,也会很快走上富裕的道路;没有节制地使用财物,那么国家虽然暂时富裕,也会很快走上贫困的道路。

这说明节俭是致富的根本途径,而浪费则是致贫的罪魁祸首。因此,人民要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就要时刻注意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同时也自觉远离奢侈的生活,并要抵制各种浪费行为。

所贵乎俭者,俭将以有所养,俭将以有所生也。使不养不生,则财之蟊贼而已。

语出清代严复《原富》。蟊贼:吃根苗的害虫。节俭是一种可贵的美德,节俭可以使人民保有赖以养活自己的财产、赖以生存的资源。如果使人民不能养活自己、不能生存,那就像是啃噬国家根基的害虫一样。

统治者生活节俭了,财政开支就会大大减少,百姓的税收负担就会大大减轻。这样人民就可以留有更多的财物,从而能够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如果统治者挥霍无度,财政开始就会无限制增加,百姓的负担就会无限加重,人民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当中。这是告诫统治者要养成节俭的风气,减少财政开支和税收,这样才能使百姓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主奢一则下奢一,主奢五则下奢五,主奢十则下奢十。

出自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主人有一分奢侈,下人就有一分奢侈;主人有五分奢侈,下人就有五分奢侈;主人有十分奢侈,下人就有十分奢侈。

这说明主人的生活作风将会影响到下人,主人越奢侈,下人也就越奢侈。一旦一家人都养成了奢侈的生活作风,那么很快就会耗尽家财,失去生活的依靠。如果主人节俭,必然能够带动家人养成节俭的风气,财产就能够不断地积累起来,使全家人过上越来越富足的生活。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教育◎

419404.tif

教育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中的大事,没有什么比种植谷物更重要的了;十年中的大事,没有什么比种植树木更重要的了;一辈子的大事,没有什么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了。

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好教育、培养人才。人类社会要靠人才的接续来得到延续和发展,如果人才断层,社会的持续发展状况也就会断裂,人类的生存就会面临危机。要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要使人类的文化得到传承,就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人类社会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有教无类。

原文见《论语·卫灵公》。类:类别。意谓施教不分类别。教育不应当只针对某些类别的人实施。

教育的对象没有类别之分,每个人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将人划分为若干个类别、若干个等级,规定哪些类别、哪些等级的人可以接受教育,哪些类别、哪些等级的人不能够接受教育,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对他们平等地施以教诲,不能轻此重彼。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原文见《礼记·学记》。君:主宰,治理。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教育和学习应当被放到优先的位置。

教育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应当引起统治者的足够重视。教育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协助统治者做好治理国家的工作;二是可以提高人民的修养,规范人民的行为,减少和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治理国家的难度。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出自《孟子·万章上》。此句当中共有四个觉字,第一、三个觉字是使动用法,表示“使……觉悟”,地二、四个觉字是动词,表示觉悟。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创造了人民,就是要让提前产生认识的人促使其他的人产生认识,让提前觉悟的人促使其他的人产生觉悟。

在社会上,先知先觉的人引导其他人产生认识和觉悟的过程就是教育。这说明教育是人的一种本能的行为,是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节选自东汉王符《潜夫论·赞学》。至材:最杰出的人材。世上虽然有最贤明的人,他们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世上虽然有最杰出的人才,他们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这表明人的学问和才能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圣人要具有高深的学问,就要从小开始就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比别人更勤奋,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比别人更加丰富的知识,达到比别人更高的修养境界,于是就成为了圣人。

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语出北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善于治理国家的人,都是从培育人才开始;培育人才的方法,都是从劝告人们学习开始的。

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应该搞好教育。通过振兴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出治理国家的人才,二是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增强人们的自觉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而要想搞好教育,一味地增加教育资源是不行的,如果人们不重视学习,不愿意学习,那么教育还是不能搞好的。因此,要搞好教育,就应该广泛地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劝导人们读书、求学,增强人们的学习意识,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出自于北宋胡瑗《松滋县学记》。要使天下得到良好的治理,就要靠优秀的人才;要不断地造就出优秀的人才就要靠教育;而教育所依赖的根本资源是学校。

学校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是教育事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而教育的兴衰又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兴衰,因此,学校教育从根本上关乎到国家的命运。国家应该充分重视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大力支持和发展学校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出自于北宋王安石《明州慈溪县学记》。天下不能有一日离开政治和教化,因此学习不能有一日在天下消亡。

社会每一天都需要有政治统治来维持稳定的秩序,而政治每天都需要有教育的扶持,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表现出来。人们每天都需要学习,这样执政理念的宣传才能够起到效果。由此可见,教育是维护政治统治的一种需要,而学习是人们贯彻执政方针的需要,教育和学习都应该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统治。

将不能令则军败,师不能教则学校败,其为国患,莫此之尤。

节选自张謇《论严格教育旨趣书》。将军不善于下达命令那么军队就会衰败,老师不善于教学那么学校就会衰败,这是国家的隐患,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人们忧虑的了。

教育事业的衰亡会给国家的发展埋下隐患,而教师队伍素质的降低则会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要振兴国家,应当先振兴教育;要振兴教育,应该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国家不仅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也应该重视对于教师的再教育工作。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的质量,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师道

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列士:各位读书人。几位读书人在一起学习,能够善始善终的人将成为其他人的老师。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勤奋努力,谦虚好问,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能够将自己勤学好问的精神长久地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够成就高深的学问和高深的修养,并能够为人师表,成为众人学习的典范。很多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劲头很足,表现得非常刻苦,但是时间一长,就慢慢地松懈了,最后甚至放弃了学习,致使学业半途而废,这就是由于不能善始善终而导致的失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于《论语·为政》。不断地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懈地探索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

要成为他人的老师,自己必须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修养。这样的学识是通过长久的学习积累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获取到的。要积累知识就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经常温习以前的知识,防止时间久了,知识被遗忘;二是要不断开发新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领域。只有坚持学习,善于积累知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才能实现自己为人师表的愿望。这句话是孔子治学读书的经验之谈,充满辩证关系,千百年来成为了人们读书学习的格言名句。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出自《礼记·学记》。严:尊敬。老师得到尊敬了,真理才能够得到敬重;真理被敬重了,百姓才能够敬重学问,重视学习。

这说明推动教育发展的前提是要尊敬老师。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尊敬老师也就是尊重知识,就是尊重整个教育事业。人们只有对老师、对知识产生了敬重,才能够虚心地向老师求学,教育事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语出《荀子·儒效》。法:法则。有了老师,经过老师教诲懂得了法度,是人们的一大宝物;没有老师,不懂法度,是人们的一大祸害。

老师可以把人们引到学习的正道上来,法度能够约束人们的言行,使人们在社会规范的要求下行事。有了老师,懂得了法度,人们就会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用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老师,不懂法度,人们就会在私欲的驱使下,利用自己的才能肆意妄为,破坏社会规范,最终是害人又害己。所以说,人们不仅要有才能,还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懂得为人处世的法度,这样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原文见《吕氏春秋·劝学》。古代圣明的君主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要考虑他们的地位贵贱、家庭贫富。

这就说明一个贤明的统治者应该尊重老师,爱护人才。要尊重老师,就要有诚心,要对老师一视同仁,不论其贫富与贵贱,只要有才能,都应该得到尊重,受到重用。只有确立了尊师的理念,天下有才能的人才会纷至沓来,为君王出谋划策,这样国家必然能够治理得井井有条,实现国富民强。

师者,人之模范。

原文见汉代扬雄《法言·学行》。老师,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老师只有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出色,才能够赢得人们的赞赏,才能吸引人们争相前来向他学习。老师虽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是应当尽量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趋向于完美,特别是要有高深的学问和美好的修养,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敬,吸引更多人向他学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 业解惑也。

引自唐代韩愈《师说》。受:同“授”,传授。古代有学问的人必然有曾经教诲过自己的老师。老师,是为了给人们传授道理、传授知识、解答疑问而存在的。

没有人可以独自成功,一个人要成才立业,要取得成就,必然要得到老师的点化或指导。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向老师请教,这也就催生了老师这一行业。老师的职责就是向人们传授知识、解答疑问,如果老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人们为了获取知识,向老师请教,而老师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向人们传授知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社会现象。因此,人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不必为了向老师请教而感到羞耻,也不必害怕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因为这正是老师的职责所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出自唐代韩愈《师说》。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有老师存在。

只要存在一定的道理,就肯定有首先理解并阐释这个道理的人,这个人就是众人的老师。不管这个人年龄几许、职位高低、家庭贫富、相貌美丑,他都是人们的老师,因为他首先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说,首先明白道理的人就是老师,人们向老师学习,是为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道理,又何必在乎老师的身份和地位呢?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语出唐代韩愈《师说》。学生未必不如老师,老师也未必一定比学生强。

老师向学生传授的是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方面,老师是比学生强。但是在其他方面,老师未必就比学生强。老师不应当因为自己在某方面的长处而感到骄傲自满,表现出盛气凌人的姿态;学生也不必因为自己某方面的弱势而感到自卑,表现出怯弱的姿态。总之,老师应当和学生平等相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不能以高低、贵贱相区分,相互对立起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出自唐代韩愈《师说》。人们在明白道理上有先后次序,在学业和技艺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

首先明白某个道理的人就是老师,他能够教导他人对该道理进行理解和运用;对某一行业的知识或技艺非常精通的人也是老师,因为他能够指导其他人学习这些专门的知识和技艺。一个老师不可能对所有的道理都能够提前知道,也不可能对各行业的知识和技艺都有精深的研究,因此,他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能成为老师,他总需要向那些先知或有专门研究的人学习,这个时候他也是学生。

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节选自北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斯文:文化。文化要通过老师和学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学者要学有所成,需要得到老师的指点。

这就表明老师担负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责任。老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了下一代;而下一代的老师又会将传统文化传授给下下一代的学生。这样,文化就实现了代代相传,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老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培养出了一代一代的人才,他们成为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栋梁,对社会的生产和发展默默地做着贡献。而其中一部分人则成为了新一代的老师,继续担负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引自宋代李觏《广潜书》之十五。善良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老师。

人有向善的天性,但是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利益的诱惑,就会走上弃善从恶的道路。只有教育能够使人摆脱环境的影响和利益的诱惑,从而保持并促进人的善良的天性。而教育事业需要通过人来完成,教育的重担落在老师的身上,教育的功能需要通过老师来具体实施。这就表明,教育是人类追求善良的根本途径,而老师是完成教育使命的根本力量。

为学莫重于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