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清代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做学问没有比尊敬老师更重要的了。

向老师求学的时候首先要尊敬老师,只有尊敬老师,才能听从老师的教诲,才能在老师的管束下勤学苦练,掌握到充实的知识和实用的本领。如果不尊敬老师,就不能听从老师的教诲,不能服从老师的管教,这样也就不能得到老师的喜爱和帮助,就很难在学业上取得进展。所以说,学会尊敬老师,这是求学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盖学生之学识,恒视教师以为进退,故教师之责任甚大。

节选自孙中山《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的演说》。惟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才能够担当起教师这一重任。同时,学生的学识,随着老师学识的增减而增减;学生的思想,随着老师思想的进退而进退,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增加学识,有责任引领学生的思想不断取得进步。

教师知识的广博程度,决定了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多少;教师思想先进与否,对学生的思想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思想上取得更大的进步,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思想。这说明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进步,这不仅是一种工作需要,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出自《陶行知全集》。教师应该真心地帮助学生而不求任何回报。

教育是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教师应当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在辅导学生的时候,必须有一颗诚心,真诚地帮助学生,向他们传授正确的知识,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不应当奢求学生给自己任何回报,否则他就不能全心全意地帮助学生,不能对学生倾囊相授。

教师应当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援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选》。教师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才能有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的时候才不会感到疲倦。如果教师本身知识贫乏,又不注重学习,很快就将自己的知识都讲完了,觉得没什么可讲的了,因此就会感到疲倦。可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教人者教己,为教而学。

出自《陶行知教育文选》。用教育别人的方法来教育自己,为了教育别人而不断学习。

教师可以教育学生,但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对学生施以更好的教育。那么谁来对教师进行教育呢?其实,教师已经完成了在学校的教育,具备了自学的能力,不需要再由专人进行教育,他们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教师可以参照自己教育学生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督促自己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效。

语出《论语·子张》。笃志:志向专一。切问:向人请教。近思:勤于思考。广泛地进行学习,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虚心向别人请教,认真地进行思考。

这是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知识面要广、志向要坚定、思考要审慎、请教他人要虚心。知识面狭窄就不能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就不能实现触类旁通;志向不坚定,学习的动力就不持久,态度就不勤奋;不能虚心请教,就不能得到别人的耐心解答,就不能使我们释疑解惑;思考不慎重,就容易产生疏漏,从而导致谬误的产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出自《礼记·学记》。孤陋寡闻:学识偏狭浅薄,见闻不广。这两句大意是: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一个人天资有限,即便他再怎么努力,也总有自己局限的地方,所以一个人“独学”是不可取的。善于学习的人,他会以文会友,多交书友、笔友,彼此鼓励、彼此印证、彼此交换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与对方的交往中,巩固自己学习的旧知识,拓展新知识、新视野。此句语言质朴,意蕴深刻,即便现在,对于我们读书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选自《礼记·学记》。止:停止,却步。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人因为贪多求快而失败;有的人因为孤陋寡闻而失败;有的因为浅尝辄止而失败;有的人因为半途而废而失败。

这是指出了几种可能导致学习失败的原因,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贪多求快是因为自己心情浮躁,学到的知识就不能消化,时间不长就会忘记,最终徒劳一场,一无所获;孤陋寡闻,是因为学的知识太少,对于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都不了解,或者是知识面太狭窄了,对其他方面的事情一无所知;浅尝辄止是因为自己缺乏思考,只了解了字面意思,而没有深入挖掘书本中隐含的道理;半途而废是因为自己缺乏信心和毅力,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了,放弃了,导致学习的过程中断。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引以为戒的。

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选》。教师应当天天学习,天天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感受到教学的快乐,而不会感到痛苦。

教师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反复地讲授着同样的知识,使用着同样的教学方法,因而感到烦闷。教师要从苦痛中解脱出来,就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寻求创新;要寻求创新,就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或是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尝试。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再也不会感到无聊和痛苦,而会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在教学工作中也会具有浓厚的兴致和充足的动力。

治学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文见《诗经·卫风·淇澳》。切:截割。磋:磨平。琢:雕刻。磨:摩攘,使之平整。学习和修养,就像是用切磋和琢磨的方法加工器物一样,需要认真细致,还需要有恒心。

要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就需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获得的认识要进行仔细鉴别,并注重在实践中进行鉴别,这样才能够刨除谬误、发现真理。要在修养上达到一定的境界,就要用获得的真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要用社会上已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学习和修养最重要的在于能够坚持不懈,有始有终,不能因为任何困难而退缩,也不能因为任何挫折而放弃。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语出《论语·子张》。笃志:志向专一。切问:向人请教。近思:勤于思考。广泛地进行学习,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虚心向别人请教,认真地进行思考。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尽心下》。《书》:指《尚书》。如果不加思考就完全相信《尚书》中所讲述的事情,那么就还不如不去读这本书。

对于书中的事情和道理,我们要经过思考和鉴别,才能够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然后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和吸收。如果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就会受到一些错误事实和思想的蒙骗,就会扰乱我们的判断,误导我们的行动,给我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应当善于思考和鉴别,善于发现书中的真理,善于排除书中的错误。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读书受益,而不至于受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选自《礼记·中庸》第二十章。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严谨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动。这是在讲治学的态度和方式。

对待学习的态度要非常谨慎,同时要持之以恒,不能随随便便,不能半途而废,如此才能学有所成。同时又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是要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其次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再次要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和理论进行深入地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第四就是要善于通过辩论的方式来分辨是非和好坏;第五就是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通过踏实行动来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又要用实践经验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治学方法。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

语出东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才能够体察出事物中的精要,才能够选择事物好的一面进行学习,选择正确的道理进行遵从。

事物是多面的,而且富于变化,只有通过反复观察,多方面了解,才能够形成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如果由于人的惰性,而去进行多观察、多思考,那么对于事物形成的认识常常是片面的,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勤奋,要多看、多听、多记、多思,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发现真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雌黄:一种矿物,可做颜料或退色剂。古人抄书、校书常用雌黄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这两句的大意是:没有读遍天下之书,就不能随便校改别人的文章。此两句话反映了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求实精神。校改文章或品评前人著作,务必做到公允公正,而公平公正的基础就在于自己具有相当高的鉴别能力与分析能力。而如何才能让自己具备这样的水准呢,作者认为要“遍观天下之书”,亦即博览群书。书读得多了,知识面丰富,见识就高,如此便不会有妄下雌黄之嫌。此二句话对于古人治学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节选自唐代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读书的时候担心自己不能多读几本书,思考的时候担心自己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学习的时候担心自己因满足而中断学业,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成以后担心自己不能付诸实践当中,不能取得实际成就。

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有忧患意识,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忧患光阴似箭,这样自己才能够更加珍惜时间;忧患杂念干扰,自己就能主动驱除心中的杂念,专注地进行思考;忧患自己会产生懈怠心理,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督促自己,使自己能够不断坚持学习;忧患自己只会说不会做,这样才能够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用学习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推动学习。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引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他们,指给《春秋》作注的人。他们所写的书,堆放在屋子里能够顶到房梁,如果搬运到外面会使牛马都累得出汗。

汗牛充栋这一成语就是出自于这一句话,形容书籍很多。这一句话如果单独地来理解,就是激励人要多读书,多写文章,勤勉一生,笔耕不辍。如果放到原来的文章当中,就是各家各派都来注解《春秋》,其中有精品,也有糟粕;在争论当中产生了很多见解,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合理的。这是启示后人在读书的时候要善于选择和鉴别,不能盲目地读,更不能盲目地相信。

问之不切,则其所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

语出北宋王安石《书洪范传后》。一个人提的问题不够确切,说明他学习的时候不够专一;一个人思考得不够深入,那么他的价值取向就不够坚定。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要善于思考,又要善于提问。思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思考问题要全面,得出的结论要经得起推敲,这样自己才能有坚定的立场,不会随意附和别人的观点。提问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所提的问题要切中要害,反映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症结所在,只要解决了这几个关键的问题,那么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的学习又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如果所提的问题不痛不痒,无关紧要,那就不能消除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我们的学习仍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出自北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专:专于一种事业,本句的大意是:人才的成功在于专心致力于一种事业,他的失败在于学得杂而干事不专一。王安石为北宋名臣,常和皇帝讨论人才的取舍。此句为王安石所认为的人才的成功之道。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精专,如果太过于驳杂,反而难以成功。人们在求学问或者做事业的过程中如果贪多,无所不取,反而可能因为分身乏术,难以全面兼顾而失败,所以一个人如果所学过“杂”,很可能会全面平庸,绝非人才。而精专一技之长,心无旁骛,努力奋发向上,反而能够取得成功。我们常说,世上有很多的专才,却很少有全才,正是这个缘故。此句文风质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

节选自北宋晁说之《晁氏客语》。君子的学问每天都应当得到更新,每日更新才能每日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如果每日不更新,那么每天都会退步。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因此,我们的认识也应该经常更新,才能够使自己的认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环境。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认识,我们就会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落伍,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我们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就要多读书,多游历,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进行学习,不能束缚自己的手脚、闭塞自己的耳目。同时,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产生种种疑惑,这就需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及时释疑解惑,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如果不善于询问别人,疑问越积越多,我们越来越感到困惑,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而不化,非学也。

出自南宋杨万里《庸言》。化:活用。学到的知识不能够灵活运用,这就不是真正善于学习。学习不能仅仅是对于知识的简单记忆,更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有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其现实作用,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善于学习的人不仅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阐释,还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推动自己事业的进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不善于学习的人总是机械地记忆各种知识,而不注重思考,不能够理解,更不懂得应该如何运用,这就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

以书观书,以物观物,不可先立己见。

出自于南宋朱熹的《朱子语类》。用其他书中的观点来解释这本书中的道理,用其他事物特性来对比认识这一事物的特性,不要在读书和认识事物之前就先形成了自己的成见。

我们要取得对于知识和事物的客观认识,就要尽量摒弃自己的一些主观的成见,要学会用客观的方法来学习知识、认识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去伪存真,通过大量的观察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带着已有的成见去读书,自以为是,那么书中的道理我们当然不能接受;如果带着已有的成见去认识事物,那么事物存在的状态和演变的规律我们当然不能够理解,就会感到越来越困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语出南宋陆九渊《语录》。做学问最担心的就是不能产生疑问,产生了疑问就表示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

学者恶其自足,足则不复进。

出自北宋张载《经学理窟·气质》。学者最忌讳的就是自满自足,产生了自足的心理就不能够有所长进了。

学者只有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态,才能够不断求取到新的知识,不断取得进步、得到完善。他一旦产生了自满的心态,就会放弃学习,同时也会变得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听不进别人的劝说。这样,他就很难再取得进步了,并且还会由于自己的顽固而逐渐走向堕落、退化。

学不贵博,贵于正而已,正则博。

援引自北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引程颐语。学问不在于有多么广博,而在于能够学到正确的知识,掌握了正确的知识自然就能达到博学的境界。

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积累知识,不加选择地往自己的头脑中填充,这是一种盲目的学习态度。我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鉴别真伪、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我们才能在学习的时候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并能发现真理,去除谬误。只有掌握了真理,我们才能对世界形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博学;如果我们不能去除谬误,受到了迷惑和误导,就会被蒙蔽双眼,混淆视听,就难以清楚地认识世界了。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出自北宋张商英《素书》第三。广泛地学习,恳切地询问,因此才能拥有广博的学识。

我们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就要多读书,多游历,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进行学习,不能束缚自己的手脚、闭塞自己的耳目。同时,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产生种种疑惑,这就需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及时释疑解惑,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如果不善于询问别人,疑问越积越多,我们越来越感到困惑,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不能够只注重对于知识的记忆,更要通过深入思考进行深刻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对于新的事物是否已经取得了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一些旧有的观念和理论还能否继续适用,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提出了疑问,才能对认识进行发展,对理论进行革新,我们的学问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如果我们思考得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就不能够产生疑问,也就不能推动认识取得发展和进步。

善学者通一经而足。

出自南宋陆游《万卷楼记》。经:指儒家经典。本句话的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当以一种经书为中心,把一种经书真正读通,就一通百通了。这是陆游的著名的治学主张。他认为,任何人读书求学问,书宜精不宜滥,读书驳杂而无一精专,对个人并无裨益,所以不如精读一经,了解个中经义,学古人教诲,增长自己的学识。这句话主要阐述了人们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值得今人学习。

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论诸理而尤贵达于事。

出自明代王廷相《慎言·潜心》。论:谈论。达:通晓。君子的学问,表现在外要有广博的学识,表现在内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见解,能够把握知识中的精华;君子的学问,一方面是为了谈论道理,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把这些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这说明做学问的时候,思考要比识记重要,实践要比论理重要。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一味注重诵读和记忆,更要注重通过思考和鉴别,去除糟粕,把握精华,去除谬误,把握真理。同时,我们也不要只注重对于理论的探讨,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学者有二病:积学未厚而用之遽,养德未足而谈有余。

出自明代崔铣《松窗寤言》。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的人常有两种毛病:一个是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厚就急于应用,一个是品德修行还不够完善就妄加谈论。这说明学习和修德都不能急躁。古人认为,人们的学习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知识水平的提高,一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知识累积得多了,做事情就有理有据,事半功倍。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了,就能明辨是非。这两点为古今学者应该注重的方面,但许多学者却都有此弊病,此二句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见明代鹿善继《四书说约》。阅读有字的书籍,但要能够领悟无法用文字表达的道理。

有字之书只能够承载有限的道理,而很多大道理无法用明白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能够蕴含在字里行间,或者是体现在文字之外,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去思考,用心去领悟。因此,虽然我们是通过读书来求知,但是我们的认识要超越书籍之外,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些无言的大道理,而不懂得这些大道理,我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

出自清代王夫之《俟解》。好:指学习得好。力:指尽力而行。学习容易,但是要达到高深的境界就很难了;行动容易,但是要尽心尽力,排除千难万险就很难了。

这是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都很难做到善始善终,因而很难实现精通,也很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我们要想达到精通,取得成就,就应该坚定信念,增强勇气和信心,设法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挫折,将学业和事业坚持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出自清代徐洪钧《书怀》。神解:领会精神实质。无事:不做。守:拘泥,死扣。章句:章节和句子。读书的时候贵在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不要死抠那些章节和

句子。

读书的时候贵在用心去领悟作品的深刻含义,不能一味注重去解读作品的字面意思,也不能为了一些结构上或者是语法上的问题而纠缠不清,这样会使我们徒劳而无所得。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只要能够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能够领会其中的道理就行了,不必过多地关注章法和语法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就要注意留心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于作品中的一些巧妙的结构和经典的修辞手法,我们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对于作品中的一些语病或者结构的混乱,我们要引以为戒。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摘自鲁迅《读书杂谈》。青年人不要只看与自己的学业密切相关的书,也应当抽空看一些课外书。

青年时代是读书求知的黄金时代,充分利用这一时段,可以使人们掌握大量的知识,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自己一生的奋斗打下基础。虽然青年人应该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为主,但是也应当适当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思路,从而有利于开发自己的智慧。如果一味地钻到课本当中,就会闭塞自己的视野,束缚自己思维的发展,对于自己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在小事上用水磨工夫”和“扎硬寨,打死仗”两句话正是研究国学门的真精神。

出自于刘半农《我的求学经过及将来工作》。研究国学要有“在小事上用水磨工夫”和“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

刘半农认为研究国学要肯花时间,肯下工夫,还要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即使有一点不通的地方,也不能轻易放过,而应该像磨刀一样反复地揣摩;纵然是取得了一些成就也不要感到骄傲,因为还有很多困难和挫折在前面等待,我们应该时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存在一劳永逸的心态。

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语出茅盾《虹》。高深的学问是由阅读经验和生活的经验不断地积累起来的,卓越的才能是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顽强的忍耐培养出来的。

积累学问和培养才能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学问需要长年累月不懈地积累,才能达到高深的境界。因此,要积累学问,人们就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久的耐力和勤奋的精神,做到善始善终,不因疑难而止步,不因懒惰而放弃。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要使自己具有真正的才能,就要有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因挫折而沮丧,要不断尝试,不断努力。因此,我们在学习之前,应当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而致使学问得不到积累,能力得不到培养。

家长经常用欺骗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都是用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了劝导孩子向善、上进。这种方法的初衷是好的,但却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久而久之,家长所说的话孩子就不再相信了,即使是真实的话他们也不再相信了,这样就无法继续对孩子实施教育了。家长要向对孩子实施长久的教育,就应当与孩子坦诚相待,将真实的情况告诉孩子,即使出于孩子的承受能力而不便直接告诉孩子的,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委婉地告诉孩子,决不能用谎言来欺骗孩子。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这几句出自东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遏利》一篇。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身为贤明者或是有识之士,他们在教育子孙的时候,总是会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而不是让他们学会花言巧语;劝导子孙们正直做人,而不让他们奸诈从事;告诉他们生活应当节俭,不应过分追求奢华的生活;赠给他们的是警言训诫,而不是丰厚的财产。在这几句话中,作者为大家正确的教育子女提出了自己的几个观点。

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

本句出自东汉末年傅干的《皇后箴》一文。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祸患大多不会是由自己所憎恨的人制造出来的,而常常是由自己所宠爱之人造成的。由于宠爱,常常会放纵孩子,对他们的错误听之任之。时间一长,就会使孩子养成恶习,进而败坏品德。这样的孩子,招来灾祸是难免的。此言意在强调,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不应过分地溺爱他们,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本句出自北齐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子》一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想教导自己的媳妇就要在其刚刚嫁来之时进行,若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应当在其年幼的时候进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极为明显的年龄阶段特色,如果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早实施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此言意在强调教育子女应当及时、及早入手。

教子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义方:道义。纳:归于。爱自己的孩子,就要教授他做人的道理,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如果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要让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同时要对他进行适当管束,让他成长为一个有学识、有修养、有自律能力的人。这样孩子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言行上不逾矩,同时又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溺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爱,这样会使孩子失去管束,放荡自己的行为,不遵守规范,不坚持原则,就会走上邪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这是触龙在秦国大举进攻赵国之时,为向齐国求援而向赵太后所做的谏言。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身为父母者,若是疼爱自己的子女,就不能只看眼前,只关心孩子现在的得失荣辱,应当着眼长远,为他们的将来多做考虑。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本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一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母亲的若是欺骗自己的子女,做子女的就不会再信任自己的母亲,以后就很难再教导他们了。

家长经常用欺骗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都是用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了劝导孩子向善、上进。这种方法的初衷是好的,但却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久而久之,家长所说的话孩子就不再相信了,即使是真实的话他们也不再相信了,这样就无法继续对孩子实施教育了。家长要向对孩子实施长久的教育,就应当与孩子坦诚相待,将真实的情况告诉孩子,即使出于孩子的承受能力而不便直接告诉孩子的,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委婉地告诉孩子,决不能用谎言来欺骗孩子。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本句出自北齐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子》一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自己的子女若是过于宠溺,从表面上看这是在厚待他们,可实际上却是在祸害他们。凡是被父母过分宠爱的子女,往往缺乏相应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旦离开父母的呵护,往往会无法自立,或者在竞争中被淘汰。此言意在告诫人们,在教育子女时,不应过分的溺爱他们,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句出自其《师说》一文,这是其于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任四门博士时所作。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作为父母者)若是真心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应该为其选择好的老师来教育他。在这句话中,作者意在说明父母在为子女选择好的教师,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会有着重大的影响。

父否母然,子无适从。

宋祁,北宋文学家,本句出自其《杂说》一文。

所谓“否”是不对的意思,而“然”是对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在教育子女之时,若是父亲认为是不对的而母亲认为是对的,父母的意见无法统一,那子女就会无所适从,收到的教育效果也会很差。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地位都是很高的,也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父母意见一致,孩子就会听从这个意见。如果父母之间意见不一,甚至相反,孩子就不知道听谁的好了。在这句话中,作者阐明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身为父母者应当保持着一致的态度,否则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穷源自不疑。

选自南宋陆游《示儿》。在创作文章的时候应当不断地尝试新的风格,在法度中寻求自由,在自由中体现出一定的法度;在学习的时候要深入钻研,反复思考,能够寻觅到知识的源头自然就能够解开所有的疑惑。

这是告诫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寻根究底,在创作的时候要注重创新。学习的时候不能只了解其字面的意思,而应当深入地挖掘书中的内在含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掌握更多的哲理,取得更多的收获。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出自于宋代王应麟辑《三字经》。养育孩子,却不注重教育孩子,这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却不严格要求学生,这是由于老师的懈怠而造成的。

父母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而老师更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能够为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更要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教育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接受的知识的多少、培养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人以后的发展前景,并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因此,老师应当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具备更多的能力。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方孝孺,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这两句出自其《行善戒》一文。

所谓“犹”即仍然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身为父母者)若是只知道爱护自己的孩子,而不对其进行教育,那就等于没有疼爱他;若是只知道教育他们但又不能引导他们积极进取,那就等于没有教育他。作者此言意在告诫各位父母,在疼爱子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教育。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这句名言出自明朝作家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原文是这样的:“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严家夫妻养娇了这孩儿,到得大来,就便目中无人,天王也似的大了。”

这是我国最有名的教育思想,主张父母对子女施以严格的教育,如果子女犯错,则对其进行体罚。只有这样,子女才会孝顺;如果对孩子一味溺爱,子女就会不孝。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棍棒教育”。而今,这种教育方法已经被抛弃,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陆世仪,明末清初时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本句出自其《思辨录辑要》第十卷。

其中,“齐”是整治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在教育子女时,最重要的是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其次才是为他选个好老师。作者在这句话中强调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重在家庭影响,其次才是良师的教诲。

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求诸已,未可全责子弟也。

本句出自明末清初时著名的理学家张履祥的《备忘一》一篇。

其中,“率从”即服从的意思,而“反求诸己”即自己要反思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他们若是不听从自己的教诲,那肯定是因为教育的方法不对,身为父母师长者,应当先自我反省,从自身寻找问题,不能将全部的责任都推在子女的身上。作者此言意在说明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若是遇到了问题,不应只从子女身上找问题,还要注意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本句出自其清朝小说家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一书的第二十三回。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作为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应当以孝悌忠信等道理为主,而在治家之时则应崇尚礼义廉耻的风气。此言意在说明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当以崇高的道德标准为主,这既是教子的关键,也是治家的关键。

考试

太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名。

语出唐代钱起《送张参及第还家》。太学:古代的高等学府。琢玉:指读书声。东堂:试院。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太学三年时时听到了读书声,科考中榜一举成名。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是普通人鱼跃龙门,改变现状,谋求富贵,显亲扬名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大凡读书人,无论贫贱富贵,莫不以金榜题名为人生得意之事。应试者众,成功者寡,想要脱颖而出,难如登天。这就要求读书人要勤学苦读,不断地积累知识、学问,这样才可以在考试中多几分把握。

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引自唐代姚合《送崔约下第归扬州》。秋卷:唐代举子在科举考试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其间所作诗文称为秋卷。你本是一缕春风,有造化万物的神通,却不幸在考试中落第,令人叫屈,你把在京期间所作的诗文收束起来,带回家乡给亲人看。

这是表达对于友人的怜惜和惜别之情。友人在考试之后,认为自己发挥得非常出色,踌躇满志地在京师等待考试结果,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自己志向的豪迈诗文。谁料想皇榜公布以后,友人最终却落榜了,他不得不怀着失落的心情回家而去。这说明考试的结果并不能尽如人意,只要自己努力了,又何必因为不如意的结果而悲观失望呢?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出自唐代朱庆馀《送张景宣下第东归》。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在春暖花开之时,回家乡探亲,闲散地吟咏落第之诗。此二句诗为劝慰朋友落第之词。诗人开导自己的朋友,虽然落第了,但当此春暖花开之时,回家省亲,与亲人团圆,岂不是另一种收获。所以,要以轻松的心态淡然处之,随遇而安,考试落榜了,就吟风弄月,做一些落第的诗,不要自怨自艾,一蹶不振。

穿杨力尽独无功,华发相期一夜中。

出自唐代赵嘏《落第寄沈询》。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参加科举独独落第劳而无功,满头白发仍然期望能够一夜中榜。此句主要描写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迫害、摧残。虽然屡屡落第,已经虚耗光阴无数,但仍然希望能够在满头华发之时,一朝中榜,拔得头筹。人生短短几十春秋,将一生的年华都虚耗在科举之上,却还痴迷不该,如此碌碌无为,终老此生,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

出自唐朝顾非熊《酬陈标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赔》。玉案:几案的美称。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榜文送入金门而去,自己的功名要从皇帝的玉案上确定。旧时科举考试,由皇帝选派、指定翰林院的人批阅试卷。阅卷之后,将前三甲或者其中的佼佼者呈交皇帝御览,由皇帝决定名次归属。虽然皇帝为了选拔人才,会尽量做到大公无私,唯才是举,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掺杂有个人感情,凭个人喜好憎恶排名次。所以,某些时候,士子中榜提名,除了要靠个人的真才实学外,也得看其运气。

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

出自唐朝李频《喜友人厉图南及第》。承家:继承家学。这两句话的大意是:继承家学这是我儿子的事情,登科及第才符合世道人情。隋亡后,大唐王朝承袭了自隋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朝廷对人才选拔、官员任用制度化,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经世报国的理想得以实现。天下百姓,无论贫贱富贵,只要经过科举入仕的都可以成为“天子门生”,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所以,对于当时有志者而言,登科入仕实为读书人此生最大的梦想。这两句诗所描述的正是当时读书人对于科举考试的态度。

金榜高悬当玉阙,锦衣即著到家林。

节选自唐代李旭《及第后呈朝中知己》。高高挂起的金榜就像是玉阙一样,不多时锦衣玉食就送到我的家中来。

这是形容作者及第以后迅速飞黄腾达的情景。古人之所以热衷于科举,因为科举是与人的功名和富贵联系在一起的,科举高中以后,高官厚禄就会随之而来,富贵的生活就能由梦想变为现实。然而实际上,能够登上金榜的人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则是苦读终生,历尽艰辛,却一无所获。

玉堂未拟登三辅,金榜先叨第一名。

语出明朝施槃《恩荣宴诗》。这两句诗词的大意是:没想着将来能成为朝廷高官,却意外地成为这次科举的状元郎。这句话反映的是作者在状元及第后的惊喜心情,古代科举,士子如云,即便是学问再好,文章再妙,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大魁天下。许多天下名士,不要说状元探花,甚至连个三甲都拿不到。得中状元,有许多意外因素,怎不叫人喜出望外。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节日◎

419404.tif

元日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本句出自唐朝诗人杨巨源的《元日呈李逢吉舍人》一诗。

其中,“红烛”是用来形容霞光的。天空中有一大片的朝霞在迎接着初升的太阳,万缕红霞就像是火红的蜡烛一般,带活了整个春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而其词虽不多但却风格高峻,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诗题为《元日》,描写的便是农历春节时的欢愉之景。

在本诗中,“屠苏”是一种酒的名字,古时的人们有在春节时饮屠苏酒的习俗。“曈曈”则是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样子。至于“新桃换旧符”一句则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即新桃符换旧桃符。其中,桃符指的是古时挂在大门上写有神荼、郁垒二神名字的桃木板。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阵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的一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每年春节时都会取下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

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

金国学者高士谈,其本为宋英宗宣仁高皇后的族弟,善诗文,后入仕金国。本句出自其《庚戌元日》一诗,便是其入金后所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与亲人旧友相隔千里之遥,只能邀月对饮了,看到这么美好的春色,又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元宵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农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是唐代诗人苏味道写的《正月十五夜》一诗,大意是:正月十五的夜晚,灯火灿烂。皇都解除了宵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来往的驿马渐渐稀少,一轮皓月随着欢庆的人们升上来。京城的乐妓们一个个浓妆艳抹,一路唱着梅花落。京城的禁卫军不再盘查,漏鼓就不必催人了。

全诗寥寥几笔,就勾勒了元宵节的盛况,其中以“火树银花合”与“明月逐人来”最为精妙,历来为人传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出自宋朝大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青玉案·元夕》:大意是:随着东风吹起,满城灯火璀璨,犹如点点繁星坠落人间。长街之上,雕鞍宝马,香车花轿,香气四溢。处处歌吹,人家华筵上玉壶金碟流光溢彩,人们挑起鱼灯,舞起长龙,欢闹了一夜。

真是名人写名作,有景有情,有光有色,读来直叫人拍案叫绝。在古代,元宵节的影响恐怕是仅次于正月初一的春节,但论欢庆的场面,正月初一也未见得比得上。读读古人的诗词,我们可以想见。

光移星斗天逾近,影倒山河月正圆。

本句出自元末明初的诗人、养生家丁鹤年的《元夕》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随着月光在星斗间的转移,天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这轮圆月的映照下,所有大山大河的影子都倒在地面之上。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唐寅,字伯虎,明朝画家、诗人。他的诗文笔真切平易,不拘泥于成法,喜欢采用口语,且意境清新,对自己的人生以及社会等,多有傲岸不平之气。本句出自其《元宵》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皎洁的月光下,春色映在人的身上,人就像美玉一般;而透过火红的灯火看月亮,就越觉得月亮如白银般银亮、诱人。

明灯海上无双夜,皓月人间第一圆。

清末诗人陈曾寿,他的诗多以写景为主,喜用佛典、禅语等,意境丰富而又空灵自然,是近现代两宋诗派的后起名家,与陈衍、陈三立等人齐名,时称“海内三陈”。本句出自其《元夕》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海上升起的明灯,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皎洁的月亮也应是人世间最圆的。

寒食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出自唐诗人宋之问《途中寒食》一诗,大意是在形只影单的旅途中,一个人骑在马上,正赶上寒食季节的暮春天气,让人倍感惆怅。诗中看出,寒食节时,宋之问被朝廷贬谪,正在路上,忧愁暮春,感时伤怀,思乡之情溢于纸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也称寒食、禁烟节、冷节等,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天中只能吃冷食,是禁烟火的,因此才有了“寒食节”的叫法。作为民间的第一大祭日,在这两千余年中,有过不少的文人墨客都对此留下了不少的诗文。而本诗题为《寒食》,是唐朝诗人韩翃所作,就很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本诗中,传蜡烛就是颁赐蜡烛,源出《西京杂记》:“寒食日禁火,赐侯家蜡烛”一句。至于五侯指的则是西汉成帝在同一天封诸舅五人为侯,人称五侯;另外,东汉桓帝也曾在同一天内加封五位宦官为侯,他们也称为五侯。

所以,本诗的大意是指,在暮春时节,长安城内的杨花漫天飞舞,寒食节这天,宫中的柳树都被东风吹歪了;到了黄昏的时候,宫里开始颁赐新的蜡烛,蜡烛的青烟先在皇亲贵戚中升了起来。本诗通过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现象进行了讽刺。

几日春阴画不成,不过寒食又清明。霏霏红雨花初落,袅袅白波萍又生。

黄遵宪,清末诗人、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诗多以反帝卫国和变法图强两大主题为主,有着深厚的历史内容,诗风宏伟大气。而且,他在创作诗歌时,还喜欢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懂得推陈出新,有着“诗界革新导师”的美称。这两句话出自其《寒食》一诗。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几天一直处在阴雨天气中,我一直觉得寒食节还没过呢,可实际上清明节都已经过去;密密的细雨打落了一片片的红花,随风荡漾的碧波上也重新长出了浮萍。

这句诗写于永贞元年(805年),当时刘禹锡因变法失利而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滞留当地,在观看龙舟竞渡之后,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这首诗前面描写了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此句则以赛毕人散收束。以曲终人散的冷寂,揭示世事繁华背后的落寞意味,寄寓“逝者如斯”的感叹,诗虽然造语平淡,意趣却极为隽永,一种历经沧桑、欲说还休的况味尽在不言中。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谪居惠州,而他的侍妾朝云的生日恰逢在端午节这天。作者便在当时摆下喜宴为其庆生,欢愉之下作了《浣溪沙·端午》一词,表达了希望两人能够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而这两句便出自于此。

按照旧时的习俗,在端午节这天,妇女们要以五彩丝线系鬟,名为长命缕或续命缕。而红玉是用来形容美女的肌肤如玉,至于绿云则是形容美女的头发与碧云。所以,这两句话我们就可解释为,五彩的丝线,轻轻地缠绕在如玉般的手臂上,而那可以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箓则斜斜地插在朝云的发髻上,但愿能与佳人相守千年。

七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是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文辞优美,记述了牛郎与织女隔天河相思的传说。全诗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攫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一首叙事诗,讲的是牛郎和织女被天河隔开,遥遥相望。织女用纤纤细手,忙碌地织布,但怎么也织不出美丽的图案。她一阵阵悲从中来,泪如雨下。那条天河,虽然水又清又浅,但却把他们无情地隔开,不得相见,也不能说话。这首叙事诗所讲故事,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这个名句,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既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自周代开始,清明节在我国已经有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有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对此留下不少的篇章。其中,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是其中的佳作,而本句正是出自于此。

其中,“欲断魂”是用来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就像是神魂离体一般。这句话的大意是,清明时节正好赶上这纷纷而落的春雨,这给处在旅途之中的人又多添几分忧愁。作者本是孤身赶路,却又在清明时节遇上了细雨蒙蒙的天气,这使得作者更感孤独与寂寞,其乡思、惆怅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野鸟间关难解语,花山烂漫不知名。

这两句话出自元朝政治家、文学家耶律楚材的《庚辰西城清明》一诗。

其中,“间关”是象声词,形容的是鸟鸣的声音。这两句话的大意是说,清明节的时候,我正好从边境的城市路过,远处的客人迎风而来,还带有些许的哀思之情;我听不懂鸟儿“间关,间关”地在向我诉说着什么,而那漫山开放的花朵,有好些我都叫不出名字。

端午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竞渡曲》,大意是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结束后,让人倍感失落惆怅,招屈亭前,江水依旧向东流。

这句诗写于永贞元年(805年),当时刘禹锡因变法失利而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滞留当地,在观看龙舟竞渡之后,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这首诗前面描写了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此句则以赛毕人散收束。以曲终人散的冷寂,揭示世事繁华背后的落寞意味,寄寓“逝者如斯”的感叹,诗虽然造语平淡,意趣却极为隽永,一种历经沧桑、欲说还休的况味尽在不言中。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七夕》一诗。

其中,“年年一度来”指的是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牛郎、织女为了给世上之人争取不再有与自己所爱之人分别的痛苦,他们付出了一年只能相会一次的牺牲。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北宋文学家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词俱佳。不过,相形之下他在词作方面的成就要略高一筹。他的词淡雅轻柔,音律谐美,且情韵兼胜,更被后人视为婉约之宗。这几句话出自其代表作《鹊桥仙》一词。

所谓“飞星”指的是从牵牛、织女二星间划过的流星;而金风指的则是秋风,这是根据古代五行术数划分的。至于这几句话的大意则是,天上的彩云抚弄着身影,流星传递着牛郎与织女间的愁恨,牛郎与织女在那既宽又阔的银河上相会了;这就像是秋风与白露在秋天相遇一般,不知要胜过人间多少的儿女情长。

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

南宋文学家周紫芝,在诗词两方面均有着较高的造诣,且两者的风格相近,作品多以描写男女间的情爱为主。本句出自其《鹧鹤天·七夕》一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没有相见之时我的心中有着无限的思念之苦,但是我们刚刚相见却又要匆匆离别,这也令我在每次见你之后,都会多添一些依恋和痛苦,流露出对身处远方的爱人的相思之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句诗的意思是,中秋佳节,明月从海上升起,此时此刻,离散各地亲人无不举头望月,怀念亲人。

这是只有中秋明月之夜才能升起的情思,难怪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之为“团圆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只此一句,张九龄足以在千古诗坛上有立足之地。

皎皎中秋月,团团海上生。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李华,唐朝著名散文家、诗人。这两句就是他所作的《赋得海上生明月》中的前两句,这是作者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有感而作。

其中,“盒镜、玉壶”等指的都是月亮。因此,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说,皎洁而又明亮的中秋之月,非常圆满的从海面上升了起来。海面上的倒影就已经说明了月亮非常圆满,就像一个圆镜似的,非常明亮。在这两句诗中,作者虽然句句不离明月,但却不显得重复啰嗦,反而将中秋圆月的形象,从多个角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戎昱,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羁旅游宦、感伤身世为主,其诗语言清丽婉朴,铺陈描叙的手法多样,大多数作品都有着悲气纵横的意境。这两句出自其《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一诗。

其中,“脉脉”指的是含情凝视对方的样子,而“悠悠”则是陷入深思的样子。因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登上西楼观赏着天上的月亮,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家乡一般,我倚着栏杆,凝视着眼前的景色,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虽然我离家有万里之遥,但是亲人间的思念之情还可以通过皎洁的月光相互传递,月亮在这一年当中恐怕只有今天是最亮的了。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的前两句。

所谓“婵娟”指形态美好,现代也指月亮。这两句诗的大意是指,一般情况下,十五的月亮,不是不够圆满、美好,只是中秋时节的月亮更加盈满,要比其他时候更加圆一些。作者所写的这两句诗,措辞凝炼,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优曼柔和的韵调,将八月十五之夜的月景细腻而生动地描绘出来,犹如一幅神采飘逸的写意画。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本句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阳关曲·中秋作》一诗,这是其在徐州任知州时所作。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我的一生中,很少看到有着如此美妙夜景的中秋之夜,但是,到了明年中秋之时,我又要到哪里去观赏如此美丽的月亮呢?在这句话中,作者流露出对青春易逝、好景不常的怅惋之情。

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徐有贞,明朝政治家、文学家。这几句话选自其代表作之一的《中秋月》,这是他在仕途之上得意之时所作。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说,月亮一到中秋佳节就格外的明亮。虽然它在此时是如此的皎洁,但是,人们对它的阴晴圆缺又有多少了解呢?这是作者的感怀之作,比喻成功来之不易,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

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诗题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作者当时身在异乡,又逢重阳佳节,因思乡之情浓重才有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的大意是指,我独自一人作客他乡,每到佳节良辰,我就越发的思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今日又逢重阳佳节,故乡的兄弟们肯定要登高望远,只是他们在佩带茱萸时,就会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在本诗中,作者直抒思乡之情,而且,本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为传诵的名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这天,唐朝诗人杜甫于夔州登高之时,联想到了自己近年客寓夔州的悲惨现实,便生出了无限的感慨,进而作《九日》一诗,诗中满含悲慨苍凉之意,而这两句话便出自于此。

其中,“竹叶”是一种酒的名字,在本诗中代指酒水。因此,这两句话的大意是说,重阳节这天,我独自一人拖着病体,来到了江边的高处,端着酒杯独饮;我的竹叶青既然没有人同我一起分享,那么菊花也就不用再开放了。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皇甫冉,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以离乱漂泊、山水风光、宦游隐逸等为题,诗风清逸俊秀,多漂泊之感。本诗题为《重阳日酬李观》,便是一首宦游隐逸之作。

所谓“白衣来送酒”,典出《南史·隐逸传》,东晋末年,在一年的重阳节中,陶渊明正在菊花丛中闷坐。此时,其好友王弘身着白衣为他送酒来了,二人尽兴痛饮方休。在本诗中,作者以陶渊明代指友人。

因此,这首诗的大意是指,我等了很久都没有看到友人来给我送酒,只有旁边的黄菊花独自开放了;看着天色逐渐变晚良辰已过,我只好怀着郁闷的心情,一步一步地向着陶县令的家中走去。

江寒秋影雁初飞,与客斜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唐朝诗人杜牧时任池州刺史。在重阳节这天,诗人与好友携酒一同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并作《九日齐山登高》一诗,抒发了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之情,而这两句话便出自于此。

其中,“壶”指的是酒壶,而翠微则是形容山色青翠。所以,这两句话我们就可解释为,寒凉的江水倒映出了秋天的影像,此时的大雁也开始南飞了,我与好友带着酒壶,一同登上了青翠的齐山;尘世间的烦扰,很难让我开口大笑,在这菊花盛开之际,定要插满头才算罢休。

除夕

莫道明朝始添岁,今年春在岁前三。

元稹,唐朝诗人。他的诗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较大,诗作多为乐府诗,且辞浅意哀,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本句出自其《除夜酬乐天》,这是其寄赠好友白居易的一首诗。

所谓“岁前三”,指的是在春节前的三日。如此一来,这句话我们就可理解为,不要说到了明天才会长一岁,今年早在春节前三天就立春了。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陈师道,北宋著名诗人。这两句出自其《除夜对酒赠少章》一诗,这是其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除夕之夜写给其同在京城的好友秦觏(字少章)的一首诗。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我眼看着满心的愁绪催白了我的头发,而色衰的面容只有借着酒精才能变得红润起来;而你我的遭遇处境差不多,现在我去唱歌希望你能以舞和之。在这两句话中,作者抒发了其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无奈与愁苦之情。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杨元咎,宋朝词人、书画家。他的词多为题画之作,词风婉丽。这几句话出自其《双雁儿·除夕》一诗。

所谓“觥船”指的是容量大的盛酒器皿,而“芳筵”则是对筵席的美称。所以,这几句话的含义是,我劝诸位好友今天晚上不必睡觉了,只需将大大的酒杯斟满,对着这筵席痛饮才是最开心的事情;同时,我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南宋诗人杨万里,其早期诗作模仿江西诗派,后又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终自成一家,形成了感情纯朴,且语言口语化的独特诗风,世称“诚斋体”。他的这种改变,对当时的诗坛有着很大的影响。本句出自其《乙丑改元开禧元日》一诗,就是其后期的作品。

这首诗的大意是指,今天过了子夜以后,梅花就又添了一岁;那个时候,正在梦中的我仿佛还听到了爆竹的声响,就像是在报更一样。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哲学◎

419404.tif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天地之间的气,原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化为阴阳两极,又生成了四时的变化,然后表现为五行的演变。

世间万物都是从“一”演变而来的,一分为两极,两极又演变成了四时,四时又分化出了无形,无形不断分化,最后产生出了万物。董仲舒认为世间万物是由一个混沌的整体一步步地分化出来的,这是对世界本原的又一个新的阐释。这种学说的局限性在于它忽视了万物的发展和演变,认为事物本来就已经存在,只是还没有分化出来而已。这种分化的学说是值得我们批判和借鉴的。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返于无。

语出三国时期魏国王弼的《老子注》第四十章。天下万物都是具体存在着的东西,都有某种特定的形态。具体存在的事物又是以无形的东西(这里主要是指“道”)为本原的。要想彻底搞清事物产生的原因,就必须要追根寻源到无形的东西上。

任何具体而有形的东西(有),都有其固有的特性和稳定的存在状态,都不能作为另外一个具体事物的本体,更不能成为整个宇宙的本体。因此,世间万物的本原只能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这就是“道”。“道”的本质就是一种虚无,这说明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世界的本原就是无形的“道”,要想认识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就应该首先了解“道”的含义,了解“道”化万物的过程。

哲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选自于《老子》第四十二章。一是指阴阳变化之道,二是指阴阳两极,三是指阴阳两极的变化作用于第三方(自然)。道产生了阴阳的变化,阴阳的变化产生了两极,阴阳变化作用于自然当中就产生了万物。

这还是说“道”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同时也指出了“道”创造万物的过程,那就是先由道生发出阴阳两极,然后再由阴阳变化作用于自然,从而形成万物。因此,“道”不能直接作用于万物,而是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发挥作用。这就告诉我们道化万物的一个简单的流程,从而使得我们对于万物的产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太一生两仪,两仪生阴阳。

出自于《吕氏春秋·大乐》。太一:指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古代视为宇宙的本原。两仪:事物都有向阳的一面和背阳的一面,这两面合称为“两仪”。宇宙的本原具有朝阳的一面和背阳的一面,这两面演化成了阴阳两极。

由此可知,阴阳原本为同一个事物的两面,阴阳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而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导致阴阳两面不断变化,从而产生阴阳两面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现象。这是告诉我们阴阳两极原本是由同一本原产生的,因此,我们应该辩证而统一地看待阴阳的变化,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把握阴阳变化的规律,从而把握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语出唐代刘禹锡的《天论上》。自然的能耐,就是能够产生并孕育万物,人的能耐,就是能够治理并利用万物。

万物是由天地创造出来的,而人不能创造万物,但人却可以治理万物,成为万物的主宰者。人的能耐主要体现在人可以认识万物、利用万物,也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的能耐虽然很大,但是却不可以改变自然规律,只能遵从自然规律,这是天人共存的基本道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天有创造万物的能力,人有统治万物的本领,而人对万物的统治必须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与万物共存共荣。

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

出自于北宋邵雍的《观物·内篇》。道是天地产生的本原,天地是万物产生的本原。

“道”是天地之本,但是“道”不能直接造化出万物,它通过阴阳的变化致使天上产生了云雨雷电,致使地上产生了四时和五行,四时的变化为万物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五行通过复杂的变化逐渐幻化成了万物。因此说,“道”造化了天地,而天地则造化了万物。这是告诉我们“道”通过阴阳的变化使得天地具备了万物产生的一些必要条件,从而促使了万物的产生和发展。

万物之始皆气化。

出自于北宋程颢、程颐的《二程遗书》(卷五)。万物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由“气”演化而成的。气本论的学说在宋代十分普遍,二程是这一学说的主要推手。

这句话是对气本论的一个非常精炼的总结,有助于这一观点的推广和发展,它对于打破神鬼崇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

选自于清代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卷下)。天地之间的气不停地变化流动,万物才能够不断地繁衍生息。

这是一种气本源的学说,就是认为宇宙当中的万物都是由气演化而来的,气不断地积聚、演变,造就了形态各异的万物,气不停地流动,推动了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在气化流动过程中,事物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新生事物也不断地产生出来,因而世界才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不仅帮助人们认识了事物的本源,而且对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原因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物质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出自《周易·泰卦》。天地之气交合,万物才能够顺利地生存和发展。

天上有阳光普照,有雨水灌溉;地上有土壤培育,有空气滋养,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万物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如果只有天上的条件,而没有地上的条件,那么万物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如果只有地上的条件而没有阳光雨露这些天上的条件,那么万物就会因为失去必要的外在条件而无法存在和发展。由此看来,只有天地交合,才能够提供充足的条件用来保障万物的生存和发展。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语出《周易·序卦》。有了天地以后,万物才逐渐地生长出来,活跃在天地之间的都是万物生灵。

万物不是凭空地产生出来的,天地为万物创造了一些基本的生存条件,然后,万物才开始逐渐萌发出来。因此,天地是万物之母。万物产生以后,活跃在天地之间,无拘无束地生活着,成了天地之间的主角。

这是告诉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物质和生命的关系,正是物质赋予了万物以生命,而生命又反过来赋予了物质以活力,因此,我们的世界才能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援引自《荀子·礼论》。天地相交合,然后孕育出了万物,阴阳相交接,然后促使事物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万物产生以前,天地相距很远,大地无法受到阳光的普照与雨露的滋润,致使万物无法生长出来。天地会合以后,使得事物的产生具备了充足的条件,因而就逐渐催生出了万物。阴阳两极本来是相互分离的,致使事物处于原始的蒙昧状态中,阴阳交接以后,互相激荡、互相转化,推动万物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社会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这是告诉我们万物是在天地交合的状态下自然地生长出来的,矛盾是促使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比较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它的缺点就是将所有的矛盾都归为阴阳的变化。这一观点值得后来的学者借鉴和发展。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这是三国时期魏国王弼的《周易略例》中的一句话。事物不是随意产生、自由发展的,必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需要具备一些客观的条件,人们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总结就能够把握其中的规律。利用规律来促成好的事情,防止祸患。

这就启示我们应当善于从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从而使得万事万物能够为我所用。

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出自北宋程颢、程颐的《二程遗书》卷十八。只要有事物存在和发展,就必然有其遵循的规律;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遵循着一种特定的规律,

各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遵循着各自特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区别,没有哪两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遵循着完全相通的两种规律。所以,人们在认识和了解事物的时候,应该分开来看,不能将各种事物混为一谈,更不能将个别的规律当成普遍的规律。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认清事物各自的生长、发展的规律,对各个事物区别对待,否则就会破坏事物的生长和发展。

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

出自南宋胡五峰的《知言》。道不能离开万物而自己形成道,万物不能离开道而自己形成物。道与万物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离开了万物,道就无法存在;离开了道,万物就无法产生和发展。这说明道与万物不可能有产生的先后次序,而只能是同时产生,共同发展的。这句话指出道和万物是相互依存,共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人们应该从事物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来认识道的本质、把握道的变化规律。

相对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选自《老子》第二章。有和无是相互对立而产生的,困难和容易是经过对比而产生的,长与短是经过对照而产生的,高与低是互相照应而生成的,音和声互相交织才形成了美妙的音乐,前和后经过排列才形成了一定的次序,这些都是永恒存在的道理。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事物相对而存在的。只有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和比较,我们才能够对事物的特性有一个更加准确和深刻的了解,才能够形成对于事物的正确的认识。有的事情简单,有的事情容易,但是如果没有简单的事情或者没有困难的事情,我们就不知道“难”或“易”为何物?事物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对立是因为它们本身存在着差别,而认识了事物的差别,我们才能够很好地分辨出事物各自的特性。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事物是相对存在的,我们应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鉴别事物。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出自《老子》第七十六章。这段话的大意是:凡是坚持己见,个性刚强的人往往都是属于死亡的类型;凡是柔弱的,都是属于生存的类型。故而用兵逞强反而不能取胜,树木强大反而遭受砍伐。由此看来,凡是强大的,野心勃勃想要高居人上的人,结果必被厌弃,反居人下;而那些柔弱自守的人,最后终将受人拥戴,反而居人之上。

这里讲的是强与弱的辩证关系,是说天地万物的强弱之势是相对的。外强中干,徒具虚名而已,并非真强,最终只会被消灭。而假如外弱内强,内在的韧性、力量十分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节选自《庄子·知北游》。腐朽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新奇的东西,而新奇的东西也可以转化为腐朽的东西。意思是:世界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故而很多新的东西正在一步步地变为旧的东西,最终被历史所淘汰,但是有些东西确实越老越新奇,比如说一件古董,越古老才越有价值。这是讲事物的相对性,在有的场合,神奇的有价值的东西会变得毫无价值;而腐朽毫无价值的事物,在某些场合则显得无比珍贵。

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

援引自《庄子·则阳》。阴阳相互照应,相互侵害,相生相克,四时相互替代,相互产生,相互消灭。

阴阳的矛盾不可调和,但是这一矛盾是阴阳两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矛盾消失了,阴阳合而为一,从而也就会走向消亡。四时轮替,推动着一年四季的循环发展,这样人们才能根据四时的变化来安排农时,万物才能根据四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长规律。如果四时消亡,气候不再发生变化,那么万物的生长就将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正是因为矛盾的双方相生相克,相互转化,万物才会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社会才会不断革新、不断进步。如果矛盾消失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就会停止,社会就会失去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形式,也是推动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一个基础条件。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似顺》。过于长了反而显得短,过于短了反而显得长。过于长的事物,其行动不便,长处也就变成了短处;过于短的事物,其行动灵便,短处也就变成了长处。因此说,事物的优点如果发挥到了极限,反而会成为一种不足;事物的缺点如果得到了正确利用,却能够成为一种优势。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这是它的长处,但是如果要穿过低矮的墙洞去逃生,这时候,它高大的身材就成为了一种障碍。这是告诉我们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和事物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和利用事物,如果事物的特点符合了现实的需要,他的缺点可能会成为一种优势;如果事物的特点不能够符合现实的需要,他的优势也会变为一种劣势。

不清不见尘,不高不见危,不光不见削,不盈不见亏。

选自东汉王充的《论衡·自纪篇》。没有清白就显不出尘污,没有高低落差就显不出危险,没有平坦就显不出崎岖,没有满盈就显不出缺损。

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的一方相对地存在的,没有矛盾,事物也就会失去存在的依据。清澈与污浊互为矛盾,故没有清澈就没有污浊。同样道理,没有高就没有低,没有高低的落差就没有所谓的危险。而人的行为有高尚的,有卑贱的,这两种行为是相互映衬的,没有高尚就没有所谓的卑贱,反之亦然。

这是告诫我们应该用比较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系来认识事物,应当善于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别和他们各自的特点,而不能将各个事物混为一谈。

认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出自《老子》第一章。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

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指的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这个道就是宇宙的本体,是世间万物的由来之源,是超越了一切具体的道理和规律的根本性的、指向终极的道,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说这样的道是不可言说的。真正的概念,是无法准确说明的,而可以命名,已经不是事物本身了。说不清的道是世界产生的本源,而可以命名的事物,则是化育万物的基本元素。这几句话,探索了世界和万物的本质和起源,为道家学说的根本要义。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心的职责在于思考,思考才能有所收获,不思考就不能取得进步。人应该经常思考才能使头脑敏捷,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如果不善于思考,不善于进行自我反省,就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不能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不能取得进步。但思考不是漫无目的地思考,正像上句所讲,思考可以是进行自我反省,促进自身的完善;也可以是用来认识和批判社会,思考的内容应该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句话让我们认识到了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而不能是胡思乱想,浪费时间和精力。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只有经过称量,才能知道事物的轻重;只有经过度量,才能知道事物的长短。比喻只有经过实际调查,才能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一个事物到底有多重,光看是看不出来的,听别人说也未必可信,只有经过亲自称量,才能知道确切的重量。一个事物究竟有多长,只有用尺子进行度量以后,才能够得出准确的数据。如果只靠眼睛的直觉,或者听信别人的估算,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作出错误的判断。要想了解真实的情况,就必须进行实际调查,因为亲自调查得到的资料最可信。如果不能亲自进行调查,就要委托自己信任的人进行调查,或者从权威的调查机构中获得数据,决不可主观推断,也不可听信别人的谣传。

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出自《庄子·秋水》。从微小的角度看庞大的事物不可能得到对于事物的全面认识,从高大的角度看微小的事物不可能看得很仔细。

如果角度不恰当,就不可能得到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角度通常与距离有关,离得太近,就会使角度受到限制,就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离得太远,角度就会变得太大,就不能看清事物的细节。因此,我们应当离远一点来了解事物的全貌,走近一点来了解事物的局部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于事物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就启发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认识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全貌,又要辨清事物的细节。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语出《吕氏春秋·举难》。节目:枝节交叉,纹理不顺的地方。瑕瓋:斑点,瑕疵。即使只有一尺高的树木也一定有枝节,即使只有一寸大小的玉石也一定有斑点。

事物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瑕疵,完美无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缺点,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再纯净的玉石也必然会有细微的斑点,再完美的圣贤也必然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

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对事物过于挑剔,不要对他人求全责备,应该学会容忍事物的缺陷,学会容忍人的缺点,因为自己本身也不是至善至美的。

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人常也。

出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论仙》。见过的东西少,就会经常对于新鲜的事物而感到奇怪,世人都是这个样子的。

见多识广的人对于各种事物都有所了解,因而对于眼前见到的事物就不会感到奇怪,对于一些新鲜的观点也能够很快接受。而孤陋寡闻的人对于很多事物都不了解,因而对于眼前的一些新鲜事物就会感到很奇怪,对于一些新奇的观点则会感到不能理解,无法接受。这就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博学多识的人,要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激发自己活跃的思维,提高自己接纳新事物、新想法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够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才能够在竞争中取得领先的地位。

人之所欲,适与天相值实难。

引自北宋苏轼的《邵茂诚诗集叙》。所欲:主观愿望。天:这里指客观现实。值:适合。人的主观愿望能够与现实完全相符是很难的。

人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利益需求,但是我们都处在一个竞争环境当中,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心愿。这是告诉我们现实很难符合人们的心愿,不能对现实抱太大的幻想,不能对于外界的条件寄予过高的希望,而应当善于创造合适的条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人谓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

出自于北宋张载的《正蒙·大心》。人们都认为自己有知识,这些知识是由耳目接受而来的。耳目之所以能够接受知识,是人的感官和心灵相互配合而造成的。

人获得认识有两个基本步骤,一是用感官从外界获取对事物的感知,二是通过思考形成对于事物的认识。这是人直接获得认识的方式,人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获得认识,那就是用感官从书本或者其他载体上面了解别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然后直接将别人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中间也需要经过我们的思考和辨别,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由此可知,人的认识过程就是客观的感知和主观的思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感知和思考成为了人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节选自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人的心非常灵慧,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人不能够知道的;而天下万物,没有哪一个事物不包含一定道理的。因为事物包含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但是世间万物纷繁复杂,而且不断发展演变,因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和规律是难以计数的,因此,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没有尽头的。事物的演变和发展不会停止,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就不会终止。这是告诫人们不要满足于在认识上取得的已有成就,而要不断探寻新知,因为大千世界还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研究。

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

出自于明代王廷相的《雅达·上篇》。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通过领悟可以形成认识,通过反省过失可以获得经验,通过怀疑、思辨可以有新的发现,这些都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除了学习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思考、怀疑、讨论、反省等方法来形成新的认识。因此,我们不要将学习仅仅局限在读书的环节当中,而应该将学习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使自己能够处处获得知识,时时取得进步。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才提出了“终生学习”的口号,就是说人们在一生当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补充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社会发展的先行者。

凡见识出于道理者第一,出于气质者第二,出于世俗者第三,出于自私者为下。

援引自明代吕坤的《呻吟语·补遗》。按照自然规律所形成的认识是最高明,根据人的心理和神态所形成的认识其次,根据世俗的观点和看法所形成的认识再次,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私利而产生的认识是最下等的。

高明的认识探讨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次要的认识探讨了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可以广泛适用于人际交往当中,也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再次要的认识迎合了一些世俗的观点或者是传统的看法,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也没有什么新意,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最下等的认识是只考虑个人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正常需求,这会误导人们做出损人利己的坏事。

心以意为体,意以知为体,知以物为体。

援引自清代黄宗羲的《答万充宗论格物书》。人的内心以意念为根本,而意念则以知识为根本,知识又以事物为根本。

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即认为世间万物是人的意念的来源和主要组成部分。人在看到新鲜事物的时候会感到新奇,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就产生了认识世界的原始冲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会产生一些欲望,然后人就会在欲望的促使下,在认知的指导下开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事物是人的想法的来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源动力所在。

能知而不能行者,非真知也,真知则无不能行矣。

语出自清代谭嗣同的《仁学》四十七。如果我们对于事物取得的认识不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那就说明我们没有获得对于事物的真知;如果是真知就没有不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真知就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获得的完整而准确的认识,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可以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是真知就必然有其实用的价值,它所揭示出来的规律和道理必然能够为我们所用。有的认识听上去玄乎其玄的,却不能够对人们的实践产生任何有益的指导,只会破坏或阻挠人类正常的实践活动,这些认识就不是真知,不值得人们去探讨和研究。

实践

顺乎天而应乎人。

出自于《周易·革卦》。顺应天下万物发展的规律,响应天下万民的呼吁。万物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其中的规律,我们的事业就会处处受到阻碍,甚至会遭遇失败;而顺应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百姓都有各自的利益,他们都会通过请愿、呼吁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我们只有考虑了人们的要求、满足了人们的利益,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够在众人的帮助下更快地取得成功。如果违背了人们的利益要求,丧失了人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陷入发展的僵局当中,就会导致半途而废。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自于《荀子·儒效》。只是听说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认识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心里面仍然是困惑的;理解了而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虽然有丰富的知识,也必定会产生怀疑。

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阶段,其中“力行”最为重要。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验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加深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并能形成新的认识。因此,在对于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我们应该由闻上升到见,由见上升到知,由知上升到行,才能形成对于事物的完整的认识。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出自西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说明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很轻易地制订出将来的行动计划,但是要将计划付诸于实践就很困难了。因为现实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会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难,因而计划常常不能顺利实施。这是告诉我们在行动之前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应当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同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勇于克服一切困难,能够承受挫折带来的压力,这样才能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政理》。用耳朵听到了不如亲眼看到,亲眼看到了不如实际体验一下。

事物的产生和演变遵循着一些无形的规律,体现出一些无形的趣味,不是仅仅通过耳听、眼观就能够知道的。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考察,才能够把握其中的规律,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以说,我们应该学会在实践中去加深对于事物的了解,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节选自清代王夫之的《尚书引义·说命中二》。兼:兼并,这里是替代的意思。行动可以代替认识,但是认识不能够代替行动。

我们虽然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重,但是,两者比起来,实践的地位更重要一些。因为不管认识规划得好与坏,都不会导致实际的得与失,而实践活动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导致结局的成败和利益上的得失。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慎重于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将认知活动散布于实践的各个环节当中,却不能反过来以认知活动为中心,将实践活动分散开来,这样就本末倒置。

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

选自清代王夫之的《礼记章句》。认知和实践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认知和实践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活动,使得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为实践制订详尽的计划表,循序渐进地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则可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同时也能够修正和完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的认识。因此说,认知与实践应该并重,而不能偏废其一;认知与实践应该有机地结合,而不能相互分离。这是启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知行并重,知行合一。

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出自于《孙中山选集》(上卷)。通过实践活动来寻求真知,用真知来推动我们的实践活动。

一般来说认识是先于实践的,只有先获得了对于事物的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才能够指引我们的实践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是孙中山认为在认知活动停滞不前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实践来推动认知的发展,然后再用发展出来的认识推动实践的进步。这是一种倒逼的方法,就是让本来应该落后的实践走在前面,从而迫使认知活动不得不加快探索的步伐。但是由于没有真知的指导,我们推行超前的实践肯定要遭受不少的挫折或者打击,我们也会因此而遭受难以预计的损失或伤害,但是只要能够推动认识取得进步,我们所作出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因为新的认识将会引领我们的实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天下事业的进步,都是靠实行。

援引自《孙中山选集》(上卷)。天下事业的进步,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取得的。

指导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真知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而真知所形成的关于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蓝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付诸实施,因此,只有通过扎实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事业才能够获得成功,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取得进步。光有完美的认识和美好的展望,而不敢于付诸实际行动,那么美好的未来就只能是梦想,而不能变成现实;纵然还没有前瞻性的认识和完美的计划,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即使我们会因为探索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和牺牲,但是美好的未来正离我们越来越近,在实践活动的推动下,美好的愿望终究会变成现实。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出自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文选》。认识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认识的归宿。完成了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认识来确定一个实践的目标,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这时候,我们的实践活动才刚刚开始。在认识的指导下,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困难、挫折、失败等,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地调整、改进实践方案,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我们发现认识是错误的,那就应该及时终止计划,放弃我们的目标,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会形成许多新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在经过讨论和甄别以后,最终将付诸于以后的实践活动当中。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语出《管子·重令》。至:极点,尽头。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发展到了某一个极点,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变,发展到了强盛的顶峰,就会逐渐趋于衰落。

世间万物盛衰无常,但由盛入衰易,由衰入盛难。很多事物在发展到一个极点以后,都走了下坡路,很快就跌落到了低谷当中,但是却很少有事物能够从低谷当中迅速攀升至顶峰的。这是告诉我们事物很容易由好变坏、由强盛走向衰落,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对于这一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当我们处于强盛的发展势头的时候,更应该具有忧患意识,避免陷入盛衰轮转的恶性循环当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出自《荀子·天论》。尧,五帝之一,仁君贤主;桀,夏朝暴君,亡国之主。这句话的大意是,社会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残暴而消失。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曾广泛吸收各家思想,丰富了早期儒家的理论。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规律,要对它尊重。另一方面也强调,这个规律是可以认识,并加以利用的。

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

选自西晋陆机夫人《塘上行》。天道都有变迁和更易的时候,人间的事理更加没有长期而普遍地施行的。

这是作者在感慨人间的沧桑变化,痛恨人情事理的反复无常。天道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而人世无常当然也受到了自然的影响,但是更大程度上是人自身造成的祸患。这句话是让人们认识到天道和人理的区别,天道无常不可变,但是人理无常实可悲!因为人情事理的变化,完全掌握在人的手中,革除社会的腐败和不稳定的因素,维持社会的安定和团结,这些正是当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规律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选自《周易·说卦》。掌控上天变化的道理是阴和阳,掌控大地变化的道理是柔和刚,掌控人生起伏的道理是仁和义。我们应该懂得这三个方面的道理,对每一道理的两个方面都要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运用。

阴阳变化是天地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源,刚柔相济是世间万物生存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仁义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这是主宰世界发展变化的三个基本规律。我们应当对这三个规律进行仔细研究、认真揣摩、深入理解、合理运用,使之由理论的认识转化为现实的力量,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该着重理解并运用仁义之道,它可以教授我们做人的方法、促进我们人格的完善、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处境,使我们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状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法:效法,依循。人根据大地的特点和规律而劳作,地上万物根据天时变化而生息,天象根据道的规律而变化,道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当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样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维系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是道,道乃是一种无声无形的东西,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反映。人们不仅应该认识事物,更应该认识和理解道,这样才能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变者,天道也。

语出清代康有为的《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变革,是万物发展的天然道理。万物不断地发展演变,社会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时代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只有通过变革,我们才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才能够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才能够顺利地取得发展和进步。如果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革,那么我们就将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陷于停滞的状态中,最终将会被新生的事物所取代,被社会所淘汰。

名实

名止于实,义设于适。

引自《庄子·至乐》。名义要与实际内涵相符,而义理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事物的名义要与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内容相符,让人们知名如睹物,如果是名不副实,就会使人们受到欺骗。义理如同规则,是调整人们行动的规范,如果符合了实际情况,就能够推动社会和事物的发展,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就会阻碍社会或者事物的发展。

因此,对于事物的名义,我们应当根据它的实质来确定,应当明确“先有实,后有名”的原则。对于义理,我们应当主动去调整,使之与社会或者事物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应当明确“灵活变通”的原则。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选自《韩非子·奸劫弑臣》。参验:考核验证。根据事物的名声和实际内涵来判定事情的真假,用考核验证的办法来考察言论正确与否。

这是告诉我们应该用审慎的态度来鉴别真理,对于谣传我们不可轻信,而应当根据事物的真实情况来考察它的合理性;对于新奇的言论我们不能轻易表示赞同,而应该用可靠的证据来论证它的真实性。

不能辩名,则不可与言理;不能定名,则不可与论实。

援引自三国时期魏国王弼的《老子指略》。如果对方不能辨别事物的名称,就不要与他谈论事物发展的道理;如果对方无法确定事物的名称,就不要与他探讨事物的本原。

名称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却是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辨别名称,这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认识了一个事物,我们就要清楚地记住它的名字,同时也要能够大概地讲出事物的特性,这样我们才有资格与别人谈论该事物。这就告诫我们对于自己认识的事物,既要知其名,也要知其实。如果一时还无法获得对于该事物非常完整、非常深刻的认识,就要先记住该事物的名字,记住该事物的大概特性,因为这些基本知识是我们与他人谈论的资本,也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认识的资本。

因果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语出《韩非于·喻老》。在千里大堤上出现一个蚂蚁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蚂蚁在大堤上打洞,那么蚂蚁洞就会不断增多,由一个到十个,再到千百个,再到数万个……整个大堤就会千疮百孔,最终倒塌为一片土石;微小的火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不及时扑灭火星,火势一旦蔓延开来,就会烧毁整个房屋。

该句意在警告人们要防微杜渐,对小的疏忽和错误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查漏补缺,将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等到疏忽和错误无法收拾的时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为时已晚了。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

这是《韩非子·亡征》里面的一句话。通:遍布。木头折断了,里面肯定是布满了蛀虫钻的洞;墙倒塌了,里面肯定是布满了缝隙。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好的事情而言,肯定是由于之前的一些错误或者疏忽造成的。因此,人们应当善于从坏的事情当中查找原因,从原因当中发现错误和疏忽,采取措施更正错误,避免疏忽的发生,这样才能防止类似的坏事再次发生。当人们屡屡犯错或者屡屡遭遇失败的时候,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到启发,通过寻根究底来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治好了病根,才能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见东汉王符的《潜夫论·遏利》。大象因为有珍贵的象牙而丧命,河蚌因为体内产珍珠而遭到解剖。

穷人一无所有,因而无牵无挂、逍遥自在,既不怕被盗,也不怕被抢,席地而卧也没有小偷来光顾。富人腰缠万贯,家产好几处,虽然有保镖护身,仍然成为土匪袭击的对象,尽管安装了最好的防盗系统,但是仍然无法阻止盗贼入侵。财产可以使人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也可以使人身陷囹圄或者遭遇灭顶之灾。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告诫富人要时刻有忧患意识,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劝诫穷人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必嫉妒富人的生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李康的《运帝论》。秀:出众,突出。摧:摧残。湍(tu`n):水势急,这里是冲刷的意思。非:非议,诽谤。意思是嘉木树林在树林中显得过于突出,必然首先遭到大风的摧折;土堆突出于堤岸,必然要遭到急流的冲刷;一个人的品行高于普通人,必然要受到普通人的非议和诽谤。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在群体中显得过于突出的人或事物肯定要首先遭受到打击。因此,善于将自己隐藏于群体当中,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树木集结成林,才能抵御狂风的袭击;沙土堆积成岸,才能抵挡洪流的冲击,这就充分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和大家团结在一起,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共同抵御灾害的袭击。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见清代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第九十回。产生心病是由于和别人产生了一些矛盾因而导致心理不痛快,单单靠安慰和劝解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找到引发心病的人,设法将矛盾解决,才能够根治心病;谁系上的铃铛就应该由谁解下来。比喻事情是因谁而产生的,就应当由谁来解决。

南唐高僧法眼,是金陵(南京)的清凉寺的住持。寺里的泰钦禅师(即法灯)悠闲自在,不大管事,和尚们都瞧不起他,只有法眼对他另眼相看。有一天,法眼在谈禅说法之余,向众僧人提出一个问题:“一只老虎,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谁能把它解下来?”大家绞尽脑汁,都回答不上来。恰巧泰钦来到,法眼就请他回答。泰钦不慌不忙地说:“还是得让系铃的人来解下来。”法眼听了非常满意。从此,众僧人也不敢再轻视泰钦。

人总是认为自己聪明,甚至觉得自己比圣人都聪明的人。他们哪里知道,圣人的智慧不是他们可以猜度的。圣人表现聪明,是因为社会和个人需要,圣人表现得糊涂,同样也是个人或社会的需要。聪明也好,糊涂也罢,都是圣人处事的大智慧。

智之极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

这句话出自《关尹子·九药篇》。周,遍及。此句的意思是,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知道智慧不足够以认识事物,就叫做“愚”。

关尹子思想打有深刻的老子思想的烙印。在这里,智慧和愚蠢是两个相对的观念,但是在关尹子看来,当一个人到了“智”的极致,就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光有智慧,并不足以充分地认识周边事物,此时的“智”,也就撑开了“愚”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愚”并不是真的“愚”,而仅是一种名称,一种观念而已。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这句话出自战国思想家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大意是,在战场上,同样逃跑,那些逃了五十步的人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行不行?

这是孟子劝说梁惠王的话,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去讥笑别人。有些人虽然与别人犯有同样的错误,可往往因为自己所犯错误较小就去嘲笑犯大错的人,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实际上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该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有所谓的“四端”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端,善端,发轫。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来源于人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感情。智慧的开端,是来自于人们的是非之心。这里的“是非之心”指的是人们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在孟子看来,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是非、正邪观念都没有的话,那么他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

智愚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这是《诗经·大雅·抑》中的开篇之句,大意是:古人有一句老俗话,聪明人无不有愚昧之时。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人无完人,即便是大智大圣的人,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失误,犯糊涂。思想不清,犯了糊涂,也不打紧,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之成败,就耿耿于怀,这样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保持谨慎之心,总结经验,而后达成目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屈:曲。讷:言语迟钝。这几句话的大意是:太直的东西有时看起来像有点弯曲的样子,太机智的人有时看起来像有点笨拙的样子,有大辩才的人有时看起来像是不大会说话的人。这提醒人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聪明的人懂得藏拙,懂得掩盖锋芒,看起来笨笨的,其实深藏不露,在该出谋划策时必然是算无遗策,智计无双。大辩才的人看起来比较笨拙,但是一到了辩论之时,就雄辩滔滔,语惊四座。这几句话告诉人们要善于藏拙,谨言慎行,不招摇过市,要学会保护自己。

世之愚拙者,妄援圣人之愚拙自解,殊不知圣人时愚时明,时巧时拙。

这句话出自《关尹子·三极篇》。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上那些愚昧、笨拙的人,经常援引圣人的愚蠢、笨拙来为自己做辩解,开脱,却不知道圣人也有些时候愚昧,有些时候明智,有些时候灵巧,有些时候笨拙。

人总是认为自己聪明,甚至觉得自己比圣人都聪明的人。他们哪里知道,圣人的智慧不是他们可以猜度的。圣人表现聪明,是因为社会和个人需要,圣人表现得糊涂,同样也是个人或社会的需要。聪明也好,糊涂也罢,都是圣人处事的大智慧。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出自《荀子·修身》。是是,肯定正确的;非非,否定错误的。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才是智慧的表现,把错的认为是对的、把对的认为是正确的,那就是愚昧的表现。真正智慧的人,不但能够肯定正确的,更能批判错误的。而那些弄虚作假,耍手段,玩些小聪明,把错的当成对的,或者把对的当成错的的人,他们不是智慧的人。

知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

该句出自《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知,通“智”;用私,使用于私的方面。刘向《说苑·谈丛》:“智而用私,不如愚而向公。”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聪明人把心思用在私利上,还不如愚昧的人把心思用在公正上。

一个人要实现其社会价值,要看的是他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而不是从社会索取了多少。聪明的人损公肥私,手段百出,难以觉察,故此危害更大。而一个愚蠢的人,虽然办事不够精明,但假如能够一心为百姓谋福利,也不失为百姓之福。

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

“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本句出自《吕氏春秋·知化》。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大凡智慧的可贵,就贵在能事先察知事物的变化上。

事物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事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其可能的、将要发生的种种变化,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够从容不迫地因应对策,也不至于在突发的问题面前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聪明的人懂得事先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只顾眼前,不看长远。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

这一句话出自西汉陆贾所著的《新语·辅政》。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的不足之处,不如愚蠢的人的长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以愚者之所得,比智者之所失,则各有长短。可以此二句说明智者有所短,愚者有所长,愚者所长会胜过智者所短,这提醒我们应实事求是,全面看人。

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辅其邪枉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

董仲舒是西汉有名的大儒,他所著的《春秋繁露》在历史上较有影响力。这几句话正是出自《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僻违:乖邪,违反常理。本句的意思是,有些人不仁不智却又有一些才能,这些才能必将给他的邪狂之心帮忙,助长他搞歪门邪道,正好增长了他的错误,加重了他的罪恶。

这说明了无德有才之人对社会的危害。这种人很有才干,狡计百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加以约束,激浊扬清,他们只会做更大的坏事,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危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西汉初年,韩信带兵攻赵,获胜之后,想继续对燕、齐用兵,征求李左车的意见。李左车说了这番话,含蓄地奉劝韩信用兵须慎重。(节选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考虑得比较周全。这段话很富有辩证法的色彩。它启示人们在面对任何事情时,不要主观武断,太过于迷信个人能力,应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即使是愚人的意见,也有值得考虑之处。

下下人有上上智。

此话出自《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初唐年间,佛教五祖弘忍禅师与徒众论道,为了挑选继承人,命令门下弟子各以心得书一偈语,时上座神秀最为优秀,随即作一偈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有弟子名慧能,地位卑微,在五祖门下向来籍籍无名,在得知神秀此偈后,便讲道: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随后,作一偈,名传千古。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得知此事后,啧啧称奇,认为神秀、慧能两个弟子,终究慧能境界更高一些,遂传其衣钵。慧能后来开创禅宗的南宗,成为一代高僧,即禅宗六祖。“下下人有上上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位卑微的人,却有着比上等人,达官贵人更高尚的智慧。智慧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只要你肯奋斗,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亦能掌握智慧,掌握真理。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新法变革逐渐发生质变,封建贵族借机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苦不开颜,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这首诗题为《洗儿戏作》一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看到这一情况后,面对权贵的贪得无厌而作的一首讽刺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人们在培养自己的子女时都希望他们能够聪明伶俐些,而我却被自己的聪明给害了一生;我现在只希望自己的孩儿能够显得鲁钝一些,这样一来就会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当上公卿之类的高官。后来,这首诗的内涵被人概括为“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语,流传更广。

以拙养巧,以讷养辩。

“以拙养巧,以讷养辩”这两句话出自北宋苏辙的《上刘长安书》,意思是:以笨拙来培养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言语木讷来训练自己的滔滔辩才。这其实体现的是作者自我保护的心理。如果一个人辩才出众,锋芒过盛,容易招致别人的嫉妒。一些好事之徒,心胸狭隘之辈,总会想方设法打倒对方,以证明自身的实力。所以,某些时候,以笨拙、木讷来掩饰自己,不失为一种独善保身的妙招。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

这句话出自北宋周敦颐所著的《拙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灵巧者能言善道,笨拙者口齿木讷;灵巧者劳神费力,笨拙者安逸享乐;灵巧者为人狡猾,笨拙者忠厚老实;灵巧者处境凶险,笨拙者吉祥如意。

周敦颐一生求仕,然官不上知州,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太拙,不擅拍马逢迎,不懂自我溢美,因此仕途一直不得志。在周敦颐看来,巧者喜欢玩嘴皮子,拙者则默默地干实事;巧者耍鬼心眼儿,拙者则以德服人。所以,如果天下皆拙,社会也就和谐了。

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

这句话出自明朝刘基的《郁离子·大智》,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自以为是,能够以愚自视,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聪明了。

刘基著此文时,正当壮年,仕途不顺,四起四落。“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这句话反映的是刘基大智若愚的一种入仕态度。政坛之争斗,凶险万分。有些时候,才能出众在某些人的眼里也会变成一种“罪过”,会遭受旁人嫉恨的眼光,或者种种有意的、无意的刁难,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最好能够暂时收敛锋芒,装装糊涂。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文学◎

419404.tif

作用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出自《周易·系辞上》。书:书信。书信中不能完全表达我想说的话,我想说的话又不能完全展现我心中的想法。

这句话表明无论是文章还是口头语言,其表现力都是有限的,而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却是复杂多变的,而且有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文章再详尽、语言再周全,也不能够完全表达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圣人之情见乎辞。

原文见《周易·系辞下》。圣人的情感体现在言辞当中。

圣人的修养极高,始终表现得平和、冷静,不失礼节,不失尊严,他不会在言谈中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只会将情感含蓄地体现在诗文当中。因此,我们要了解圣人的真实感受,靠观察、靠询问是不行的,必须认真阅读他的作品,在作品中领悟他的内在情感。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引自《诗经·小雅·四月》。君子创作诗歌,是为了表达自己悲愤的感情。

劳动人民创作诗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官员创作诗歌是为了歌颂自己的政绩;君子创作诗歌是为了表达内心的强烈情感。劳动人民和官员的诗歌都有强烈的利益诉求和现实的功用目的,其艺术生命力是短暂的,其影响是有限的。而君子创作的诗歌不带有明显的利益倾向,而主要是表现了个人的性情,这种诗歌具有纯粹的欣赏价值,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出自《尚书·尧典》。诗展现了人的志趣,歌唱出了人的感受,声调依附于感受,韵律配合着声调。

诗歌的形式和韵律既依赖于具体的内容,又帮助内容得到了更好的表现。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已经融合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不能分割。

笔端肤寸,膏润天下。文章之用,极其至矣。

出自唐代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用笔尖和指端就能够润泽天下,文章的社会作用,真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文章所需要耗费的成本是很小的,只需要人用手挥动笔毫就行,但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这表明文章是一种最为划算的社会工具。

文者以明道。

引自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文章是为了阐明道理。

文章不是用来消遣的,也不是用来鉴赏的,而是要发挥实际作用的。文章要发挥实际作用,就必须先启迪人们的智慧、改变人们的思想,这就需要用道理进行说服。因此说,文章应该以阐述道理为主要任务,而不应该发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选自明代宋濂《文说赠王生黼》。阐明道理的可以称之为是文章,确立教义的可以称之为是文章,可以用来辅助社会改革、点化人心的也可以称之为是文章。

文章应该涵盖说理、明教、改革、教化等几大内容,涉及此外内容的文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能称之为是文章。这句话指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选材范围,体现这些内容,有助于发挥出文章的社会作用。

诗不本于言志,非诗也;歌不足以永言,非歌也。

见清代钱谦益《徐元叹诗序》。诗不以表达人的志趣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诗;歌不足以表达人的感受,就不是真正的歌。这就表明诗歌应该以表现人的情趣和感受为根本,以情感的表达充分与否为好坏的依据。好的诗歌应该展现出人的高雅的志趣,表达出人的强烈的情感,同时还要蕴含深厚的哲理。

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

出自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戒讽刺》。武士手中的刀,文人手中的笔,都是杀人的工具。文人常在文章中用一些讽刺的手法来针砭时弊,抨击坏人,这时候他们手中的笔就是惩恶扬善的工具。但是有的文人不顾事实,在文章中捏造事实,对他人恶意中伤,毁坏他人的名誉,诋毁他人的人格,令人难以忍受,这时候,文人手中的笔就是杀人的工具。李渔告诫后人要慎用讽刺的手法,以免误伤他人。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词章也。

语出清代姚鼐《述庵文集序》。我曾经谈论国做文章的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阐述义理、考证事实、创作文章。

做学问首先要明理,明理的目的就是了解自然运行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处世的道理。要明理就要通过广泛阅读、深入领悟,有百思不得其解之处,还应当善于向他人请教。其次要知实,其目的就是要培养自己鉴别是非的能力,帮助自己树立严谨的求学态度。要知实就要通过大量考证来验证事实的真假,逐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最后就是要自己动手写文章,目的是学以致用,将自己的体验和看法表述出来,同时要在文学领域求得创新和发展。这是做学问的三个要点,也是三个阶段,应当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诗之作,与人生偕者也。

出自北宋石介《石曼卿诗集序》。诗歌的创作,是与人生的进程同步的。人生中有悲喜哀怨,有坎坷起伏,诗歌的内容应该反映出人的经历,诗歌的意境应该契合人的心境,这样才能显得真实、感人。如果作者用一些虚假的材料来掩饰自己的情感和经历,那就会使诗歌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大降低,以至于丧失其欣赏价值。

古之人所以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

引自北宋苏轼《墨宝堂记》。古人之所以能够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后代人,是因为有言语和文章。

言语可以口口相传,但不能够保存长久,并且容易发生改变。而文章能够传播久远而不发生改变,因此,用文章来传播人的思想和情感是再合适不过了。古人正是将自己的言行和观点记录在了文章当中,才能够使自己在千百年后仍然为人们所熟知。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选自北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丝窠:蛛网。文章如果不能经世致用,与在蜘蛛网上点缀几点露珠有什么区别呢?文章如果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那就是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这句话表明文章应该具有艺术鉴赏功能,但应该注重其社会实用功能,应当贴近生活,贴近民生,指陈时弊,歌颂美好,推动社会走向更加文明、进步的道路,帮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明道之谓文,立教之谓文,可以辅俗化民之谓文。

选自明代宋濂《文说赠王生黼》。阐明道理的可以称之为是文章,确立教义的可以称之为是文章,可以用来辅助社会改革、点化人心的也可以称之为是文章。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是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摘自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没有完全脱离政治时事的诗文,没有完全超然于世外的诗文。诗文既然是由人创作出来的,必然要夹杂人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政治不是一个高而空的东西,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政治局势能够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能够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混乱的政治局势将会把人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并且会葬送个人的前途。作者即使在诗文中仅仅反映个人的生存状态和个人的感受,也能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政治局势,因此说,诗歌是不能够完全脱离到政治之外的。同时,作者从生到死都在人世间,都在地球上,他的所有感受、所有看法都是因为外界的事物而引发的,因此说,他的诗歌不可能不反映客观事物和现实生活。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原文见鲁迅《〈野草〉题辞》。野草:鲁迅的一个散文集。这句话意思是:我把这些文章寄存在世上,希望它们能够流传久远,能够对所有的人产生有益的启示。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传播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在所有的时代,过去、现在、将来,它都会能得到传扬;在所有的地域,中国、外国,它都会受到欢迎;对于所有的读者,善良的、有罪的、仁爱的、自私的,它都能给人以真善美的教益和积极的引导。作品的成功与否,要靠时间去检验,要靠读者去认定,鲁迅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然广受欢迎,它们绝对称得上是人类文化的精品。

文学的目的是综合地表现人生,不论是用写实的方法,是用象征比譬的方法,其目的总是表现人生,扩大人类的喜悦和同情,有时代的特色做它的背景。

节选自茅盾《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文学应该以表现现实人生为己任,不论是写实还是虚构,都必须立足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反映出现实社会的本来面目,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并通过作品把这种感受与人类共享。

文学的作用,就是把人们对于现实的某些认识和感受记录下来,并广泛传播出去,以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说白了,文学就是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情感放大了给人们看,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我的文章吸吮我的血液,我自己也知道。然而社会现象像一根鞭子在后面鞭策我,要我拿起笔。

摘自巴金《〈将军〉序》。创作文章自然要耗费不少的心血,但是现实社会的残酷逼得我不得不拿起笔来倾泻自己的血泪、发泄自己的悲愤情绪。

创作文章是很辛苦的,但是积压在胸中的不满情绪无处发泄,只能通过文章抒发出。因此说,文章有时候并不是作者主动去创作出来的,而是在情感的冲击下不由自主地创作出来的,这就是一种文学自觉。此外,和创作过程中的辛苦相比,创作后所产生的快感更具有诱惑力,这也是作者不畏艰辛、潜心创作的一个精神动力。

创作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语出《论语·学而》。行动有了余力,就开始学习做文章。只有在实践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才能通过文章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分享,如果自己没有丰富的经验和经历,做起文章来就难免空洞。对于专门进行学术研究的人来说,首先应该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研究来获取丰富的知识,然后经过思考和分析以后,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具有高深的学问,然后就能通过做文章来宣传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果只学了一点皮毛就想在文章中显摆自己的才学,这无疑于是班门弄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因此说,积累丰富的经验、掌握丰富的知识,这是做文章的基本前提。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见《庄子·渔父》。没有精练的语言和真诚的态度,是不能够打动人心的。

精练的语言、巧妙的修辞可以使文章在形式上显得优美,令人为之心动。但形式上的优美只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的眼球,不能长久地抓住人的注意力,文章要想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应该用鲜活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来充实其内容,体现出内在美。这句话表明,文章只有具有了精炼的形式和充实的内容,才能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发乎情,止乎礼义。

引自《毛诗序》。文章是由于情感而引发的,情感应当受到礼节和义礼的限制。

文章应该建立在真实的情感的基础上,不能够无病呻吟。同时文章中情感的表达应当有一个适当的限度,不能过于隐晦,表现得不充分,也不能够过于张扬,使文章带上了强烈的煽情色彩,这样就会影响作者的阅读和思考。怎样对情感的表达进行适当地限制呢,这就需要以礼节和义理为高压线,情感的表达不能超过礼义的限度,应当合乎礼节的规范,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

出自战国时楚国屈原《九章·惜诵》。愍:忧病。杼:同“抒”。惜诵:以痛惜的心情向皇上进谏,结果因为谗言而遭到疏远。这句话是说以痛惜的方式向朝廷进谏结果致使自己忧愁生病,于是怀着悲愤的心情通过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现实当中自己的意愿得不到声张,于是就只能借助文学的形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由此可见文学也是作者心灵的一片栖息地,当作者在现实当中遭遇到挫折或者失败,而又无从发泄自己的怨言的时候,就只能在文学的天地中寻求一种安慰和满足。

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

原文见西晋左思《三都赋序》。赞美事物的时候要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记录事情的时候要遵照事实的真相。

写文章要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可能忠实地记录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要带有过多的感情色彩,否则很容易因为个人的情感而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适当发表褒贬的观点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事物吹捧上了天,也不能把事物踩踏到地底下,这样都会损坏事物的形象,这也就违背了文章应该忠实于客观事物的原则。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援引自西晋陆机《文赋》。理:指构思。文章应该以主题思想为主干,以衍生出来的事理为枝叶。文章就像是一棵大树一样,既要有主干,也要有枝叶。有了主干,文章才能立起来,才能经得起人们的评论,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了枝叶,文章才能够显现出文采,才能够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才能吸引人们前来阅读和鉴赏。而文章的主体思想就是文章的主干,由主体衍生出来的事理或者情感就是文章的枝叶。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既要注意树立起文章的主干,也要注意梳理好枝叶的脉络,使文章显得既有气韵,又有神采。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见南朝梁代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纬,组织。质,即情。情指内容,文指形式。以情感为主线来组织文章,以言辞为形式来装裱文章的内容。简言之就是情文互相交织,成为一篇完美的作品。

用真情实感来组织文章的内容,才能使文章显得充实;有优美的语言和巧妙的修辞要装饰文章的形式,才能使文章显得光彩照人。情与文交织在一起就使得文章实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立文之道,唯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

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字:言辞。义:道义。训:规则,法则。做文章的基本道理,只有言辞与道义两个基本方面,言辞要合乎一定的法则才能够显得工整、优美,道义要以具体的哲理的形式宣扬出去。文章就要合乎一定的形式规范,又要传达出由作者思考而得来的深刻哲理,这样才既有鉴赏的价值,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要使文章在形式上显得优美并不难,因为有前人留下的法则和范文供我们参考,但是要表现出独创性的思想就很难了。我们应当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从具体的事物中升华出一定的哲理,而不能笼统地谈所谓的道义,这样才容易谈出新意。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原文见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附会》。修改一个段落要比生造一篇文章更难,更改一个字词要比替换一个句子更难。

一篇文章的内容比一个段落的内容要多很多,一个句子的内容要比一个字词的内容要多很多,修改一个段落、一个字词之所以要比生造一篇文章、修改一个句子要难,从表面上看这是不合常理的。但是因为作者在修改的时候态度非常谨慎,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求使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恰到好处,这就远比草率地修改和率性地写作要难得多。这是一种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了修改者在保留原文意思和改变原文风格之间所付出的良苦用心。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出自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气:指事物的精神。宛转:曲折随顺,指写作中根据事物的状貌来构思。属:连缀。要体现出事物的精神,首先要刻画好事物的形貌,应当根据事物的形貌和特点来进行构思;要使文章神采飞扬、气韵连通,就要顺应声律和节奏的变化,应当根据心情的变化来调整文章的主线。

写文章有两个要点,一是外在的主体,就是我们要反映的客观事物;二是内在的主线,通常是根据人的情感和认识的变化而形成的。我们既要能够刻画好主体,又要能够理清主线,两者要同时兼顾,不能偏废。只有刻画好了主体,文章的主旨才能明确,内容才能充实,气韵才能彰显出来;只有理清了主线,文章的条理才能清晰,气韵才能贯通,感情才能够充溢于文章,使文章的内容情采兼备,更能使读者感动。

选自唐代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工:功夫,技术。吟诵诗句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内心的创造力,应当以感情为依托,以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然后用格律协调其声韵,用优美的辞藻增加其文采。

这里谈到了诗歌创作中的几个主要注意事项,其中最核心的、最难的是要创立新的心境,或者说是意境,其他的都属于一些基本的技巧,比较容易掌握。创立新的意境是诗歌创新最为关键的内容,没有新的意境,只是在语言或形象上做了改动,那么诗歌就没有新意,就没有灵魂,也就没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是告诉我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应该非常重视意境的创新,同时要掌握一些创作诗歌的技巧。

若诗中无身,即诗从何有?若不书身心,何以为诗?

原文见唐代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如果诗中没有我们的身影,那么诗又是从何而来的?如果不表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又怎么能够称之为诗呢?

就是说诗歌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仅应该融入我们的形象,还应该反映出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因为诗歌的个人性,所以它才能够显现出独特性;因为其独特性,所以才具有了创新性,并且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这是告诉我们写诗的关键在于要能够充分地表现个人,即使是反映客观事物也要体现个人独特的视角。

天地入胸臆,吁磋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出自唐代孟郊《赠郑夫子鲂》。天地万物都装入了我的胸中,我通过感叹就能够产生风雷。文章是为了揭示微妙的哲理,万事万物都由我自由裁用。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应该尽量形成完整而全面的认识,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不必要把事物全面的展现出来,而应当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有选择、有侧重地来表现事物,以利于说明某个道理或揭示某个规律。在文章中,事物的形象可以不全面,但是道理论说得不能不充分,文章的主题不能不鲜明,内涵不能不深刻。这就启示我们要善于选取合适的物象来服务于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观点论说得更透彻。

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原文见南朝梁代萧纲《诚当阳公大心书》。立身处世的时候应该首先保持谨慎的态度,做文章的时候应该充分展露自己的心胸,释放自己的思维。

为人处世的时候态度要端正,言语要谨慎,行为要检点,这样才能合乎礼法的要求,而不至于冲破道德的底线。但是在做文章的时候需要充分释放感情、展开思路,需要有一种放荡的情怀,需要摆脱礼法的约束,需要充分表露个人的性情,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溢于笔端,我们的思绪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章才能充实、饱满、生动、感人。如果我们不能够释放自己的情怀、铺展自己的思路,那么做文章的时候就会感到艰涩无力,而且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言语肤浅,毫无欣赏的价值。

物不得其平则鸣。

最早见于唐代韩愈《送孟东野序》。事物(这里主要指人)得不到公正对待的时候就会发出怨言。

但凡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事物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都会心生怨恨,这种怨恨的情绪从口中发出就成为怨言,写到纸上就能够成为一篇抨击时弊的论说文。因此说,文章在很多时候成为人们发泄不满、寄予希望的舆论工具,它具有兴利除弊、维护人民利益的社会功用。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文章的这种社会功用,让更多人的心声和愿望能够通过文章反映出来。

夫诗工创心,以情为地,以兴为经,然后清音韵其风律,丽句增其文采。

选自唐代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工:功夫,技术。吟诵诗句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内心的创造力,应当以感情为依托,以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然后用格律协调其声韵,用优美的辞藻增加其文采。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引自唐代方干《赠钱塘县路明府》。吟成一个五字的绝句,需要花费一生的心血。

这说明要吟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需要经过反复斟酌,需要花费很大的心血。因为诗歌有严谨的格律,在形式上是很不自由的,同时诗歌又要反映变化万千的现实,这就是用不自由的形式来反映自由的内容。要同时兼顾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最早见于唐代卢延让《苦吟》。拈:用手搓捏。经过反复吟诵、推敲,终于想好了一个字,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拈断了好几根胡须。

古代文人在吟诵诗歌、专心思考的时候,通常会习惯性地拈自己的胡须。因为思虑良久,因而就拈断了好几根胡须。要吟好一个字都如此艰难,吟诵完一首诗更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心血。这就充分说明吟诵一首好的诗歌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体现了古代诗人的一种苦吟的精神。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援引自北宋梅尧臣《传神悦躬上人》。事物的外貌可以鉴赏,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无法鉴赏,只能用心去领悟;与其简单地描绘事物的形象,不如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品质。

事物的外形再美好,看久了也难免会心生厌烦,而事物内在的哲理却是越挖越深的。因此说,文学作品只有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涵,追求深远的意境,才能具有持久的欣赏价值。这就启示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不仅要善于描绘事物的外在形象,更要善于展现事物内在的神韵。

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

选自北宋欧阳修《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要创作诗歌首先应该多诵读古今诗人已经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

要想创作诗歌首先应该掌握作诗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常用的方法,光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通过长期的诗歌鉴赏实践来加深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还要注意学习一些前人创造的实用技巧。因此,我们在学习创作诗歌之前,首先应该广泛地阅读古代或者当代一些优秀的诗作,既要学习前人的形式,又要追慕前人的意境,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造诣。

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

出自北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言辞能够记载事件,文采可以装饰言辞,事情记录得真实可信,同时语言又有文采,这样的文章才能够呈现给后人看。

要写好文章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实事求是,记录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感情,二是要表里如一,既要有充实的内容,也要有美好的形式,要适当地运用修辞来修饰文章的形式。事实准确才能取信于人,感情真挚了才能打动人心,形式新颖优美才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样的文章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鉴赏的价值,才能在社会上流传久远。

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出自北宋苏轼《答乔舍人启》。文章以华丽的言辞为次要元素,以内容和作用为其根本。

一篇优秀的文章既有形式上的美,又有内容上的美,但形式上的美是次要的,内容的充实才是主要的。没有了华美的形式,但有实在的内容,文章同样能够发人深省,并能发挥实际的社会功用;如果文章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有华丽的形式,那就不能从根本上打动人心,也不能启发人的思考,无法发挥什么实际作用。因此说,从务实的角度看,文章还是应该更注重其内容。

世之文章,多出于穷人。

引自北宋张耒《送秦观从苏杭州为学序》。世间的美妙文章,多出于穷人的笔下。

穷人在窘迫的生活中,内心中时常充溢着对于现实的不满,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容易触景生情,感物伤怀,因此他们就容易创作出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见解深刻的文章。而富人整天衣食无忧,生活逍遥自在,内心中时常满足,不求进取,不关注社会民生,内心里空空如也,因而就写不出一篇有思想、有感情的好文章。因此说,天下的文章多出于穷人之手。

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摘自南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学习作诗应当掌握灵活的法则,所谓灵活的法则,就是既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也要能够超脱于规则之外;既要能够追求各种复杂的变化,又不能违背基本的规则。

学习诗歌应该掌握灵活而有法度的原则,在法度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守法度。要求得变化和创新,法度就不能太严;要遵守法度,变化就不能太大。而法度的松紧、变化的尺度都需要作者自己去把握。我们既要遵循前人定下的一些基本的法则,又要结合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实际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求变化,这样就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出自南宋陆游《文章》。文章原本是天然造就的,只有技艺精湛的人才能在偶然间得到。

文章来自于天然,不是人能够刻意追求到的。一篇美妙文章的创作需要有良好的机缘,而这个机缘只留给有准备、有修养的人,就是技艺精湛、心思敏捷的人。所以,我们要想创作出美妙的文章,就应当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感悟能力和思考能力,待自己准备充分的时候,创作好文章的机缘自然就能够降临到我们身边。

文章切忌参死句。

出自南宋陆游《赠应秀才》。文章:这里指诗歌。诗歌最忌讳的就是死板地模仿前人的诗句。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使诗歌保持长久的活力和艺术魅力。前人的诗句写得再好,再妙,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只能学习前人的经验,不能照搬前人的模式,否则将会使诗歌丧失发展的动力,失去吸引人的魅力。这是告诫我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要注重创新,对前人的诗句只能够借鉴,不能够生搬硬套。

大抵诗欲工,而工亦非诗之极也。锻炼之久,乃失本旨;斫削之甚,反伤正气。

选自南宋陆游《何君墓表》。斫(zhu5):砍。诗歌大都要讲究形式工整,但工整并不是诗歌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境界。如果长时间地锤炼诗歌的形式,就会丧失诗歌所要表达的本来意思,如果砍削得过分了,就会损害诗歌中原有的气韵。

诗歌都要讲求一定的格律和形式,但是形式并不是诗歌最主要的内容,它应当为表现诗歌的主旨和意蕴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如果一味强调诗歌的形式,而忽视了诗歌的内容,那么诗歌就会沦为言辞碎片的堆积物,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样的诗歌就不能称其为诗歌了。因此,我们在锤炼诗歌的形式的时候,更应该注重表现诗歌的内容,我们在砍削一些不合音律的词句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保留最能体现诗歌神韵的地方。

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节选自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八,引《金针诗格》。格:品格,品质。锤炼诗歌的句子不如锤炼字词,锤炼字词不如锤炼意境,锤炼意境不如锤炼诗的品格。

诗句的工整当然很重要,但是诗歌当中显眼的字词更具有新引力和感召力;诗歌中的字词再美妙,也不如意境更能够引人入胜;诗歌中的意境固然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但是诗歌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独特风格才能显得更完美。这说明对于诗歌而言,追求美好的形式不如追求充实的内容,有了充实的内容还应当配合以精致的形式,以求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引自南宋戴复古《论诗七绝》。想要探究诗歌的内涵就应当像参禅一样慢慢地进行领悟,因为诗歌的妙趣不是表面的文字所能传达出来的。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应当静下心来,细心地品鉴诗歌的韵味,深入领会其内涵,而不能蜻蜓点水似的对诗歌进行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对于诗歌表面含义的理解上。因为诗歌大都有多重意境,有的诗歌是用表面的形象来揭示深刻的哲理,有的诗歌是用现实的场景来寄托深厚的感情,如果我们只了解了诗歌的表面意思,就不能领悟其内在意蕴,就不能鉴赏出诗歌真正的艺术魅力。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选自南宋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将自己封闭在家中来寻找作诗的灵感,这不是作诗的正确方法,只要是能够外出旅行,就必然能够寻觅到诗句。

作诗需要灵感,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我们要激发自己的灵感,就应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阅历,放飞自己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多看、多听、多想,这样才能有所收获,灵感自然就会涌现出来。如果我们闭门不出,单凭自己苦思,是很难涌现出灵感的。这是告诉我们从事诗歌创作不能单凭自己空想,而应该从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的灵感。

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

摘自南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诗歌的意境和体格越高远,句子读起来就越有气势,如果只在句子、字词上追求精致,这是一种低劣的手法。因此说,诗歌的创作应当从意境的构思开始,应当最后成形于句子和字词。诗句的意境越深远,就越显得清幽、古朴、和谐,这才是善于作诗的人。

这是告诉我们诗歌的构思应当从意境和体格开始,不能只专注于具体的字词,有了好的意境,再选择合适的字词来表现,这才是创作诗歌的巧妙方法。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出自金国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眼前看到了真实的景物,心中有了真切的感受,诗句自然就能够富有神韵;如果自己在心中暗自摸索,即使能够得出巧妙的诗句,也不能体现个人真实的性情。

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了切身的观察和体验,才能生发出内心的感慨,才能形成自己独特而深入的看法;如果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凭空猜测,则很难有真情实感。而没有真情实感的诗句就会显得很空洞,很枯燥,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说,我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应该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形成对于事物的完整而清楚的印象,这样才能在创作的时候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但写真情与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

引自明代都穆《学诗》。我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行了,任凭诗歌被埋没或者是被传阅。

诗歌的命运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但是诗歌的内容却是自己确定的。为了能让自己的诗歌流传广泛而可以去追求一些华丽的形式或者是高远的意境,结果诗歌可能仍然会被埋没。如果抱着功利的目的来创作诗歌,就不能创作出真正有艺术水平、能够震撼人心的诗歌,因而诗歌也就不能流传广泛。因此说,我们应当以端正的态度来创作诗歌,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性情,而不应当媚俗或者盲目随大流,至于诗歌将来的命运就顺其自然吧。

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

节选自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人的才华产生出了思想,思想产生出了情调,情调产生出了风格。所以说思想就是才华发挥功用的一种形式,情调就是思想营造出来的一种虚拟的情景,风格就是情调升华出来的一种境界。

这说明了文章的思想、情调和风格之间的关系,同时认为这三者都是建立在人的才华的基础上。这里的才华就是指人的知识和修养,没有知识,人就不会有意识地去进行思考,也就不会形成思想和情调;没有修养,人就不会对思想进行提纯,不能对情调进行引导,不能使文章上升到一个高雅的境界。因此说,人们要提高文章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首先应该设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才华,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真诗者,精神所为也。

语出明代钟惺《诗归序》。精神:人的意识。真正的诗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刻画事物,还是抒发感情,还是表达观点,都需要将各种信息输入人的大脑中进行复杂的处理,然后才能转变为文字符号,付诸于笔端,就成为了诗歌或者是文章。人如果没有主观意识,那么一些文学作品都不能产生出来。可见意识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充当起了一个调度中心,并且起到了转化器的作用。一些信息都需要经过意识的转化和调度,才能被运用到文章或者是诗歌中。

文章之道,既以其才,又以其遇。

援引自明代陈子龙《白云草自序》。做文章的道理,就是既要凭借一定的才华,又要依赖一定的机遇。

作者首先要有一定的才华基础,才能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悟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从而形成文章。但是要创作出好的文章,就不仅要有才华,而且要有合适的机会。因为有些体验、有些情感、有些认识,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下才能够形成,而这样的特殊环境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进入其中。如果作者有机会进入到特殊的环境当中,就能够根据这些特殊的经历和体验创作出非同凡响的文章。否则,即使他的才华再高,也不可能臆造出一篇优秀的作品来。

非读书不能作文,非熟读不能作文。

引自明代朱舜水《答安东守约问》。不读书就不能够创作出诗文来,不能够熟练地诵读也不能够创作出诗文来。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不能只满足于对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和对于知识的掌握,而应该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深层含义,同时还要详尽地考察作品的模式、结构和风格等。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理解作品传达出的意思,还要搞清楚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写作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住文学作品的写作规律,从而使自己能够独立地创作出作品。而要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写作规律,我们就要对作品进行反复阅读和研究,直到能够烂熟于心为止。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引自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铁门限:指必由之路。亲身经历的事情,亲眼所见的事物,这些都是写作中不可回避的,成为了写作的必由之路。

反映个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情感不仅是做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做文章的一个必由之路。要使文章的内容充实、感人,就必须体现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还应当将其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我们的写作水平要得到提高,要使文章的境界得到提升,就必须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阅历,同时要多思考,增加自己对于事物的感悟和认知。

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节选自清代刘大櫆《论文偶记》。经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做文章的人,就像是一个匠人一样;神气、音节这些东西都是匠人的工具;道德伦理、书籍知识、社会实践这些东西,都是匠人进行创作的

材料。

这句话指出了做文章不可缺少的三个元素:作者、言辞和知识,同时也指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者是核心,言辞是进行创作的直接工具,知识是进行创作时所依据的材料。因此说,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利用言辞的人才能够进行文学创作。

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

语出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有一定的性情,就要有一定的格律,格律并不是单独地存在于诗歌的性情之外。

反映人的某种性情,要用与之相对应的某种格律,才能使这种性情充分地彰显出来;如果用了不合适的格律,无疑会削弱诗歌的表现力,因而就无法有效地表现出人的性情。特定的情感需要用特定的格律来表现,豪迈的性情需要用宽松的格律来表现,忧愁的情感需要用细密的格律来表现,不能混淆。因此,我们在作诗的时候应当根据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合适的格律,如果用错了格律,那就会损伤人本身的性情,同时也使诗歌显得不和谐,不统一。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选自清代袁枚《箴作诗者》。迟:长久。事物只有是很少见到的才能称之为是珍贵,诗歌只有能够流传久远的才能显现出作者真正的才能。

事物只有稀少了,才能受到人们的重视,才能充分地展现出它自身的价值。诗歌只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流传久远,才能够显现出其真正的艺术魅力。因为媚俗而一时唱响的诗歌经过一段时间后被人们逐渐淡忘,这说明它本身没有什么真正的艺术价值。因此,考察一篇诗歌的真正价值,不能光站在当代来看,而应当将它放到历史的长河当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用时间来验证它,用激烈的评论来考验它。只有能够经得起岁月的洗礼,能够受得起验证和考验的诗歌才是真正的精品。

有了才华才能将眼前的景物转化成头脑中的意象,并能将这种意象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下来;有了胆量才能打破常规,才能大胆吐露内心的想法,大胆展现自己的风格,这样就能够实现创新;有了见识才能够有远见,才能够引导文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笔力运用到位,才能使作品体现出充足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格。这就是文学创作的四个要诀,也是文学创新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非才无以泄其愤,非愤无以成其才。

选自清代廖燕《刘五原诗集序》。愤:悲愤、激昂的情绪,也可以指代其他特别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才华就不能发泄自己悲愤的情绪,如果没有悲愤的情绪就不能成就其卓越的才华。

这说明在文学作品中,人的情感和才华是相互砥砺,相辅相成的。人的才华应该用来帮助情感的表达,人的情感应该用来激发人的潜能,这样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才能使文章不断趋于完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的情感是要有一定限度的,应当能够被人所驾驭,如果超出了人的控制范围,就会使人丧失理智,就无法再进行文学创作。人的才华的发展是没有限制的,好了还要求更好,高了还要求更高,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才华,应当不断求上进,否则就会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原文见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通篇都是一些虚构的故事和一些不合常理的言论,却能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流出辛酸的泪水。人们都说作者痴傻,写出了这样荒诞不经的故事,但是其中的真实意味有谁能够了解呢?

小说中的故事大都是虚构的,但却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源自于生活,根据生活中的人物、事件进行提炼、加工而成。同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进行了精心构思,使情节的进展合情合理,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让人们将故事当成了真实的生活,被其中的人物及其事迹深深打动。小说中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这种真实同样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但作者写小说的目的不是要用曲折离奇的情节和起伏跌宕的情感来营造一个虚幻的世界,而是要反映一些现实的问题,寄托自己对于现实的思考和愿望。读者大都只是沉浸在故事当中,如痴如醉,但是对于作者的真正用意并不去细加探究,这就不能对作品进行完整地解读,无法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容易产生误解、误读。

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见清代翁方纲《志言集序》。做学问必须以严格的考证为准绳,作诗必须以光洁而质实的纹理为美的标准。

做学问需要经过反复考证,才能找到真知,发现真理;作诗需要经过反复推敲,才能用简洁而有韵律的诗句承载起意象丰富的内容。这说明做学问与作诗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人们在真理中感受到了快乐,人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感受到了愉悦,但人们却不知道探寻真理和创作诗歌背后所要付出的艰苦努力。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

语出清代叶燮《原诗·内篇》。道理、事情、情感,这三个表述的对象经过巧妙组合就足以产生出万般变化。

这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哲理这三大块内容应当灵活组合,使作品的风格和意蕴能产生无尽的变化,这样就会使文学具有无限的创新动力。这是用形式创新、结构创新来推动内容创新、风格创新的一个好方法。如果这三块内容遵循某种僵化的组合模式,文学作品就很难产生变化,很难实现创新。

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

最早见于清代叶燮《原诗·内篇》。才华、胆量、见识、笔力,这四种表述的对象共同作用,造成了内心活动的无穷变化。

有了才华才能将眼前的景物转化成头脑中的意象,并能将这种意象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下来;有了胆量才能打破常规,才能大胆吐露内心的想法,大胆展现自己的风格,这样就能够实现创新;有了见识才能够有远见,才能够引导文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笔力运用到位,才能使作品体现出充足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格。这就是文学创作的四个要诀,也是文学创新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语出清代曹雪芹《题红楼梦》。每一个字看起来都饱含了作者的心血,历经十几年时间的创作和删改,其中的辛苦不是寻常人能够体会到的。

创作一部长篇大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作者耗费大量青春,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能够因为书中的人物或情感而感到畅快淋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作者创作过程中的艰辛。读者在鉴赏作品的时候可以非常随意,可以选择性地进行阅读,也可以对作品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都不会影响作品本身的魅力。但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必须保持非常严谨的态度,首先进行精心构思,然后再认真撰写、反复修改,不能有丝毫马虎,直到不能挑出瑕疵为止。所以说,创作作品与鉴赏作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活动。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原文见王国维《人间词话》。能够描绘真实景物、体现真实情感的作品,才能够称之为是有境界。文艺作品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就要善于反映真实的世界、描绘人的真情实感。要不断提高艺术表现水平,就要浓缩真实世界的精华,同时又要强化人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才能更生动,更能体现作品的“真”的价值。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

摘自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认为要写好小说,首先在选材上要慎重,其次选好题材以后要深入挖掘,不能将一些简单无聊的事情硬是填充成一篇小说。

在选材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具有重大影响或者具有广泛教育意义的题材,这样才能在写作的时候充分拓展思路,才便于深入挖掘,使作品能够具有宏大的视野、丰富的情感,并能蕴含丰富的哲理,这样的作品才是充实而动人的。如果选择那些边缘化的、卑微的素材来进行创作,就很难通过调查来掌握丰富的材料,就会使文章的内容枯涩、干瘪,同时也不能产生什么深远的社会意义。选好题材是创作成功的一半,如果选材不当就会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题材,然后再进行创作。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出自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说他的小说多是取材于病态的社会当中,以遭受不幸的人们为主要的反映对象,目的是为了揭露社会的弊端,分析人们苦痛的根源,从而有利于指导人们改良社会、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个人创作小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各不相同,但是有责任心的人应该用小说来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揭示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使人们能够认识到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小说可以使人们对现实生活有更深入的体会,更清楚的认识,能够促使人们对社会进行改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说,真正优秀的小说,无论其选材还是立意都应该立足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人民生活状态的改善,而不应当阻碍社会的发展、破坏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的意思是,现在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

引自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认为作者应当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进行选材,不能盲目地跟风、随大流。

一篇历史小说获得成功以后,就会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创作历史小说的热潮;一篇现实小说获得成功以后,又会掀起创作现实小说的热潮。作者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然后专心进行构思和写作,不能被外界的风向所动摇、所改变,也不能盲目地随大流,而忽视自己的爱好、忽视市场风向的变动,这样就很有可能使自己的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埋没。

创作难,就是给人起一个称号或浑名也不易。假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浑名的罢,那么,他如作评论,一定也是严肃正确的批评家,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

节选自鲁迅《五论“文人相轻”——明术》。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鲁迅认为,在创作小说的时候,要给人物起一个非常恰当的名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作者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推理能力。如果一个作家在小说中对人物起的名字非常恰当,都能够达到名副其实的要求,那么这位作家肯定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评论家,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全景化的展示,因此,创作小说的作家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使小说的内容得到完善。写小说既是作家展示自我才华的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是验证作家综合能力的一个绝好的实验。一篇优秀的小说能够体现出作家多方面的才能,通过这样的小说,我们可以断定作家同时还是其他很多方面的专家。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

引自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我在写完一篇小说以后,总要反复地看几遍,发现有拗口或者不通顺、不连贯的地方就反复修改,直到通达、流畅为止。

不论是创作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都要注重修改,通过修改能够使文章的观点更成熟、内容更充实、形式更优美、语言更流畅,整部作品就会显得更完美。没有一次成型的作品,也没有完美无瑕的作品,作者在创作完成以后,应该进行反复思量,不厌其烦地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意为止,这既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援引自鲁迅《作文秘诀》。鲁迅认为运用白描手法的关键在于要忠实地反映出事物的自然神态,不要刻意雕饰,也不要用华丽的辞藻来炫耀自己的文采。

白描手法就是用质朴的语言来刻画事物的形象,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不注重辞藻的堆砌和气氛的渲染。因此说,运用白描手法的作者不需要有很好的文采,但是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能够捕捉到事物最生动、传神的一面,然后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来,就能够呈现出无穷的趣味。

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

出自鲁迅《〈毁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后附记》。值得永久珍藏的文学作品,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不是身经百战的战士,是不能写出的。

鲁迅认为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战士,他应该为了人类的理想和自由而战斗,他的笔就是他的武器。只有经过了惨烈的战斗,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他才能够对生命的意义体会得更深刻,才能够对文学的作用和意义领悟得更透彻,因而才能够用血与泪写出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永久珍藏,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品味,它将会流芳百世。

“文人无行”,是中国惯说的一句口头话;但我们应当晓得,无行的就不是文人,能说“失节事大,饿死事小”这话而实际做到的人,才是真正的文人。

节选自郁达夫《文人》。中国人传统的观点,就是认为文人只会说空话,只会写空文,而不会干实事。但是文人自己应该清楚,没有实际行动的人就不是真正的文人,“失节事大,饿死事小”这样的豪言壮语不能只体现在口头上,还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文人要做到言行一致,才能树立起自己的信誉和名望。如果一个文人只会说而不会做,他就会失信于广大人民。同时,由于没有经过实际行动,他的文章也必然会流于空洞和虚伪,没有真正的欣赏价值。因此可见,言行一致不仅是对文人为人处世的要求,也是对其创作行为的一种必然要求。

鉴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出自《论语·为政》。《诗经》三百余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而没有邪念。

“思无邪”是孔子对于《诗经》的总体评价,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基本标准。在这里,“思无邪”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文学创作态度端正,就是用文学形式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反映真实的生活,而不是用一些欺诈的手段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二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主要反映一些爱国、爱家或者是追求自由情感的高尚情操,而不是反映一些损人利己、贪婪自私的卑贱行为。这就警示我们在鉴赏文学的时候应该遵从以上两个方面的标准,这样才能够发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真正的美。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引自《论语·八佾》。《关雎》:《诗经·国风·周南》中的第一篇。《关雎》体现愉悦的情感而又不至于荒淫,体现哀婉的情感又不至于过分悲伤。

这句话表明文学作品应该在情感的表达上把握好分寸,既不能藏而不露,令人捉摸不透;也不能过分张扬,走向极端。快乐的情感如果走向了荒淫,就显得低俗;哀伤的情感如果走向了悲观绝望,就显得消极,这都是思想内容不健康的表现。因此,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注意查看其情感的表现力度,只有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的作品才是真正优秀的作品。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遂志,是为得之。

出自《孟子·万章上》。害:损害,这里是歪曲的意思。遂:顺应。解说诗文的人,不能用言语的表面形式来曲解作者运用修辞的真正目的,不能用修辞的本意来曲解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正意志。只有深刻领悟了文章的内在意蕴,顺应了作者的本来意志,才算是得到了文章想要表达的真正道理。

有时候文章的形式只是一个幌子,与它本身的内容是完全不相符合的;有时候一些常见的言辞,在文章中却表达着完全相反的含义。如果我们被表面的形式所欺骗,就会对文章的内容作出误解,就歪曲了作者的本意。这是告诫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应该善于透过字面意思读懂它隐含的真正意思,应该透过表面的形式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同“诵”,吟咏。这几句大意是:吟诵他作的诗,读他著的书,不知道他的为人行吗?

文学作品可以用来讲述真实的故事,表达真实的感情,这样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为人。但作品也能够虚构故事,传达不真实的感情,这样的作品对于我们了解作者会形成误导。有的时候作者在作品中造假是出于主观的恶意,这是作者的人品问题;有时候作者在文章中造假是被形势所逼,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因此,我们要了解作品的真实用意还是应该了解作者的真实为人,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被单篇作品的内容所局限,以历史的、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作品和作者。

才有深浅,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

语出东汉王充《论衡·案书篇》。文有真伪:指文章有的真实,有的虚假。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才华有高下之分,没有古今之别;文章有真实、虚伪之差,没有新旧之异。正所谓:“江山代有才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朝历代都有杰出人物,都有才华超卓之士,并非仅仅古代的人有才华。写文章没有新旧的差别,对于同一事物,可能古今有无数的人都歌颂、描写过,但只要写得真诚,能够出新意,就是好文章。如果抄袭,不认真,不真诚,是出不了好文章的。

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引自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此为王济评孙楚诗语。我并不知道文章是从情感中生发出来的,也不知道情感能够从文章中表露出来,但是读了孙楚的诗以后感觉到非常凄凉,心中骤然增加了夫妻之间的深深的依恋之情。

文章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感情常常能够打动人心,不管是有没有理论知识的人,都会为之动容。如果文章的感染力在不经意的阅读中就能够体会到,这就是好的文章。如果仔细阅读文章,仍然觉得索然无味,这样的文章就是失败的。因此说,只有那些自然地流露出感情的文章才是真正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出自唐代杜甫《偶题》。写文章是千古流传的事业,其中的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创作文章的人都是身份显赫的人,他们岂能是浪得虚名?

作者写文章是为了记叙史事,表达情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因此,我们可以因为仰慕作者的名声而去拜读他的文章,但不能曲解作者的文章,而应该认真阅读作品,深入解读其中的内涵,切实了解作者的本意。作者不是浪得虚名,他的作品定有高明之处,我们既然读他的文章,就要能够指出他的高明在那里,如果有可能,还要之处他的不足之处。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引自唐代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的文章在他人生的后半时期显得更成熟,文笔矫健,意气纵横,充满了旺盛的气势。

庾信:南朝梁代人,他的作品在前后两个时期表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他在梁国时期的作品大多为唱和之作,属于宫体文,辞采华美,风格轻艳。后来他出使西魏,滞留在北朝,创作出了大量有关思乡、命运的作品,风格深沉、苍劲,显得异常老练。这说明一个人的创作风格会随着他经历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也说明深刻的内容比艳俗的形式更能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出自唐代韩愈《调张籍》。李杜:指李白和杜甫。李白和杜甫的诗文存在于世上,放射出万丈光芒,令其他的诗文都黯然失色。这是对李杜诗歌的极高评价。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是唐代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高峰,其艺术成就令后人无法超越。因此,我们在品鉴诗歌的时候不能总以李杜二人为参照,那样会使后代的诗歌都丧失光彩,我们也就无法看到它们的创新性。

诗有天然物色,以五彩比之而不及,由是言之,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

节选自唐代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诗歌可以描绘出事物天然的颜色,这是青、黄、赤、白、黑五种单调的颜色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说,虚假的事物不如真实的事物,借用的颜色不如天然的颜色。

文学作品应该细腻地描绘出事物天然的形象,就事物的颜色而论,绝不能简单地用五色进行指代,因为自然万物丰富多彩,自然的颜色绝不是单调的。如果我们描绘得过于粗略,那么天然的颜色就变成了借用的颜色,真实的事物就变成了虚构的事物,这样作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就要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的时候应该注意其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是否真实,是否准确,这就足以说明作者的观察力和语言功底。

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

引自唐代皇甫湜《答李生第一书》。文章如果刻意去追求新意,就会显得异于常人,因此就会让人感到奇怪;文章如果刻意使用一些深奥的修辞或者是词语,就会使文章显得出众,人们就会感到很离奇。

刻意求新、求异的文章会失之于自然,虽然达到了出众的目的,但是不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且会被人们视为另类,会遭到人们的抛弃。因此说,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注意看作品是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如果过于新奇,人们都感到难于接受,说明这样的作品过于奇僻,走向了极端,这样的风格是不值得推崇的。

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

语出唐代皎然《诗式·重意诗例》。诗歌的两层意蕴都表达出来了,这都是言外之意的功用。

古人认为,诗歌至少应该表达两层意蕴,一个是明显的,一个是隐含的,有的诗歌还能够表达多种意蕴,这样的诗歌才能有一种隐约美,并能给人带来无限联想。如果诗歌中的意象太单调,就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要表达双重的意蕴,就需要借助于言外之意,需要将诗歌所要表达的深层意蕴延伸到诗外,使人们在读过诗以后能够自然领会到。我们不能满足于对于诗歌表面意思的解读,而应该细心品味诗歌中的多重意蕴,这样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引自北宋苏轼《评韩柳诗》。这两句是对陶渊明、柳宗元的诗作出的评价,说他们的诗外表干枯,内里丰润,看似平淡实则非常优美。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见北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圣俞子美》。橄榄:别名青果,一种亚热带水果,刚吃到嘴里的时候有点苦涩,逐渐就会让人感到香甜可口,余味无穷。欧阳修认为读梅圣俞的诗的时候,就像是在吃橄榄一样,刚开始感到有些艰涩,逐渐就感到清新舒缓,韵味悠长,读完后让人回味无穷。

这说明有些好的诗歌并不能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需要人们耐心去品读,反复去体味。如果在阅读时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了,那就很可能错过真正美好的艺术享受。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出自北宋赵抃《题杜子美书室》。天地不能笼罩诗句所营造的意象,鬼神也没有办法从诗歌的吟咏情感中逃脱出来。

这句话是形容杜甫的诗题材广泛,包罗万象,鬼神也被搬到了诗歌当中;同时他的诗意象宏大,寓意深远,超越了天地的界限。杜甫的诗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后人难以与之媲美,但他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要扩大诗歌的表现范围,二是要丰富诗歌的意象,这既是对写诗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应该着重考察的内容。

宁饮三斗醋,有耳不听无味句。

原文见北宋陈与义《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醋:这里泛指难以下咽的东西。我宁可喝下三斗醋,也不愿意去听那些枯燥无味的诗句。

这说明作者对那些无病呻吟的诗句非常反感,同时也说明内容空洞乃是诗歌的一大忌讳。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就需要在诗中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要学会用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

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

语出北宋张耒《岁暮福昌怀古》。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我只喜爱诗歌,因为它超脱了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的限制,只用来反映自然山水与人的精神。

文章往往都有实用的功能,它的内容和情感都要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而诗歌则完全是一种艺术的形式,它虽然取材于现实但并不直接地描写现实、评论现实,而是通过描写自然山水,把人的情感和志趣寄予在山水当中。因此说,诗歌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限制,达到了超然于物外的境界。

篇章以含蓄天成为上,破碎雕锼为下。

引自北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锼(s4u):刻镂。文章以表意委婉、自然天成为上等,以支离破碎、故意雕琢为下等。

好的文章应该是根据客观事物和作者内心的意志自由形成的,既能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又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才是充实的、动人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再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斟酌,对文章的形势进行修饰,那么一篇美文就形成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完全地照搬别人,东抄一句,西抄一段,就会使文章四分五裂,不成整体,即使将语言修饰得再优美,也只是一副空壳子而已,没有实在的内容,是不能够吸引人的。

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出自南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诗歌过分雕琢就会损伤气韵,过分敷衍就会显得没有骨气。如果诗歌显得粗鄙而不精巧,这就是没有经过雕琢而造成的过失;如果诗歌显得僵硬、笨拙而不懂得弯曲,那就是没有经过敷衍而造成的过失。

雕琢是为了使诗歌的形式显得工整,语言显得精巧,但过分雕琢有碍于情感和意蕴的表达。敷衍是为了使诗歌显得含蓄一点,避免露骨地表达感情,同时也能使诗歌的意境更加耐人寻味,但是如果过于敷衍就会使诗歌中意象显得朦胧隐晦,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同时也会使诗歌丧失骨气,显得软弱无力。因此说作者在运用雕琢和敷衍的手法的时候应当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能过分,也不能不足。

乐天如柳阴春莺,东野如草根秋虫,皆造化中一妙。

原文见金国王若虚《滹南诗话》。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东野: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白居易就像是柳荫下的春莺一样,孟郊就像是在草根下鸣叫的秋天的虫子(多指蟋蟀)一样,他们都是自然造化中奇妙的现象。

春莺的叫声清脆动人,响彻四方;白居易的诗通俗明了,流畅自然,被人们广为流传。秋虫叫声低沉,不为人所熟知;孟郊的诗多是经过苦吟而锤炼出来的精品,虽然经过了千雕万琢,但却显得质朴自然,语言老到,情感深沉,给人以刻骨铭心的感觉。白居易和孟郊的性格不同,遭遇不同,诗风也截然不同,但却都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只不过白居易的诗直接展现社会的风貌,而孟郊的诗多是个人对于社会的体悟。

读之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之品。

语出明代徐渭《答许北口》。兴观群怨:孔子对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一个高度概括,兴就是激发人的感情,观就是对于自然万象和社会人生的观察,群就是结交朋友,与人沟通、协作,怨就是发泄内心的不平。这句话意思是在读到一篇诗歌以后,就像是一盆冷水浇在自己的后背上一样,让人猛然感到震惊,这样的诗作才是具有兴观群怨功用的上乘之作。

诗歌要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力,这样才有利于激发人的感情、启迪人的思考,使人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有所进步。如果诗歌不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其传播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其社会功用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选自清代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天籁:自然的音响。天趣:天然的情趣,常用来表示艺术品的意蕴。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自发地产生,展现出了浓厚的天然情趣,美好的诗歌只不过是用来展现人情世故的。

自然的景色本身已经很美好了,我们用诗歌很难描绘出比自然本身更美好的事物,因此说,描绘自然并不是诗歌的强项。好的诗歌应当贴近现实生活,用简练的语言描绘社会百态,反映人情冷暖,同时要表现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这就说明描绘自然的诗歌不管有多么惟妙惟肖都不能称得上是一流的诗歌,真正的好诗歌应当取材于现实生活。

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发感慨是名家。

见清代龚自珍《歌筵有乞书扇者》。文章:这里指诗歌。中晚:指中、晚唐。我在谈论诗歌的时候都能够对中晚唐诗歌的衰落表示谅解,中晚唐的诗人都不注重写景,而是通过抒发内心的感慨而成为名家。

唐代以前的传统诗歌,都非常注重对于景物的描绘,即使要抒发个人的感受,也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把感受寄予在景物当中,用一种委婉而隐约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中晚唐的诗人开始在诗中直接抒发感慨,使得文章的气韵更加充足,文中的感情更加充沛,让人读来心潮澎湃。因此,龚自珍说他们只是粗略地表达了一下感慨就成为了名家。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引自清代刘嗣绾《自钱塘至桐庐舟中杂诗》。无声的诗歌与有声的画卷,需要在桐庐江上寻觅。

桐庐江上风景秀丽,牵动人的无限情思,激发人的诗情画意,来这里游玩的人很容易作出优美的诗句来,也很容易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这说明美丽的自然风景是诗画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它既能作为描写的对象直接进入到诗画当中,还能够引发人的思考,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给人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因此,当我们感觉创作的思路将要枯竭的时候,就要多到自然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即使是熟悉的环境也能够使人产生新的认识,而异国他乡的风景就更能引发人的创作激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出自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由风景而引发的感慨,其实都是由人的内心情感而引发的。人们都容易触景生情,这里的情感其实是在人内心的情感基础上产生的,外在的风景不过是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触动了人的情思,因而就引发了人的感慨。比如说流浪在外的人看到别人家里合家团聚的情景,自然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产生了思乡之情。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碰到触景生情这样的情况,就不能只满足于对作者情感状况的了解,而应当由此上溯,探究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这种情感产生的真正原因。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摘自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有我的境界中,以我的眼睛来观察事物,那么万物都会披上感情色彩。在无我的境界里,我们幻化成事物来观察其他的事物,就不知道哪一个是我,哪一个是客观事物。

文学作品中的境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个人情感营造出来的心境,一种是由人的思想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在心境当中,人的情感使人带上了有色眼镜,在观察事物的时候都会使事物带上色彩,事物本来的面貌就会受到扭曲。在意境当中,人们将自我融入到了想象的世界中,在其中尽情畅游,已经忘却了现实中的自我。心境更有利于烘托人的情感,意境更有利于表现人的观念和主张。

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算是文坛已经干净,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

原文见鲁迅《看书琐记》。鲁迅认为,文艺创作必须有文艺批评来进行引导,如果文艺批评中产生了错误,还是应该用批评来进行论辩,直到改正为止。因此,自由论争的环境才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所需要的,如果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就不仅会扼杀文艺批评的生命,而且会使文艺创作产生退步,甚至走上邪路。

在这里,鲁迅强烈地呼吁要有一个独立而自由的文艺批评环境,以保障文艺批评的正常开展。文艺批评对于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它能够鼓励并倡导文艺创作中的一些好的倾向,并能够防范、遏制文艺创作中的不良现象,使文艺创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快速发展。所以说,保障文艺批评的自由就是保障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

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

节选自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认为采用旧的文学形式的时候必然要有所保留,有所改变,这就会产生新的文学形式,从而导致文学形式的变革。

文学变革,其实质是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旧的文学形式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至少我们使用的语言是从过去演变而来的,因此,我们对旧的文学必须有选择地进行继承;同时旧的文学形式也决不能全盘照搬,因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旧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适应新时代创造出新的文学样式。因此说,在文学变革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也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但是,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

语出鲁迅《致李桦》。鲁迅认为做文章的人如果不善于修辞,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如果作者只是通过玩弄修辞的技巧去修饰文章的形式,而不懂得用真情实感去充实文章的内容,就会使文章显得华而不实,这就又走向了另一个不好的极端。

这说明文章中只有适量地、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才能够使文章增光添彩,用得太少或者太多都不好。修辞用得太少了,文章就会显得黯然失色,文章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就会受到影响;修辞如果用得过多过滥,就会使文章沦为辞藻的堆砌物,从而失去艺术生命力。

创新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语出西晋陆机《文赋》。朝华:已经开过的花。夕秀:还未曾开过的花。古人已经用过的言辞和格式,就像是盛开已久将要凋谢的花一样,应当舍弃而不能继续使用;古人没有用过的言辞和格式,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我们应该大胆采用,而不能犹豫不决。

这说明在做文章的时候应该摒弃一些落后的修辞和章法,大胆地追求创新,使文章具有新的面孔,产生新意,这样才更能吸引读者。如果文章老是套用那些落后的俗套,使用那些被人们反复使用的言辞,就会让人感到厌烦。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出自《魏书·祖莹传》。文章应该出自自己独有的一套写作模式当中,确立起自己独特的风格。

文章是用来记叙个人情趣、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的,因而他在内容上体现出了个人的独创性。其写作范式也应该不断地寻求变化,不能囿于古人的模式当中,而应当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进行调整,使文章在风格和形式上实现创新。这样文章才能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表现出强烈的吸引力。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出自唐代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汉魏时期文章的风格,到晋朝和宋朝的时候就不值得传承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主题和语言风貌,汉魏时期的语言风格虽然影响深远,但是到了后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色,因而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完全摒弃汉魏风骨,而是要借鉴其中的优秀成分,汲取其中的营养,使我们今天的文章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创新,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这说明文章的风格应当体现出当前时代的特色,而不能一味地模仿古人。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选自唐代韩愈《答李翊书》。戛戛:用力貌。当文章的内容从心中酝酿出来灌注到手上的时候,必须努力去掉那些陈旧的言辞,这也正是文章体现创新的难点。

要去除陈言,就不仅要去除前人反复使用的言辞,保留体现自己鲜明特色的语言;而且要避免陷入前人多次营造过的意境当中,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前人的全新意境。这样文章不仅有新词,而且有新意,体现了独创性,从而真正具有了创新的价值。

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原文见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意境新颖,语言工整,体现了前人所没有说过的道理,这就可以称之为是善于作诗。

善于作诗的人注重对于诗歌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在意境和语言上寻求创新,而且注重挖掘前人没有发现的哲理。这样诗文不仅能给世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能够启发人们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诗文既具有了审美价值,又具有了指导实际的实用功能。

古人之为文章,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入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选自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载北宋黄庭坚语。翰墨:笔墨,这里指文章。古人在作文章的时候总是用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观念来教化万物,即使要引用古人的观点,也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只言片语,就像是在文章中加入了一粒灵丹一样,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效果。

文章应当反映个人真实的性情,不能无病呻吟,也不能刻意模仿他人的风格,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同时如果能够用古人的名言警句来点明主旨,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这说明我们做文章的时候既要善于用真情实感来充实文章的内容,又要善于用古人的名言来使文章增光添彩。

文章最忌百家衣。

出自南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文章最忌讳穿着百家的衣服,就是说文章最忌讳拼凑而成。

在学习作文章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只局限于学习一家的风格,而应当广泛地借鉴各家的长处,经过消化以后转变为自身的特长。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吸取其精华,把握其内在要义,而不应当只满足于临摹他们的形式。如果只是学到了皮毛,而没有学到精髓,就只能僵化地模仿,而不能灵活地变通,这就会使文章像是拼凑而来的,而不像是自己的独创。

作者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

出自南宋姜夔《诗集自叙》。作者追求与古人相似的风格,不如追求与古人不同的风格;刻意地表现出与古人不同的风格,不如让文章自然地体现出与古人相同或不同的风格。

文章的风格或者意蕴,应当自然地体现出来,而不能生搬硬造。不论是刻意追求与古人相似还是刻意表现出不同,都会让人感到不自然,不真实,这样的文章是很难打动人心的。这表明文章的风格应该顺应个人自然的性情,满足具体内容的需要,使文章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感,而不能刻意去追求某种风格。

我道古人文,宜读不宜仿。读则将彼来,仿乃以我往。

出自清代袁枚《读书》。我认为古人的文章,可以赏读但是不宜模仿。赏读则有利于我们走向未来,模仿则会导致我们退回到过去。

古人的文章可以用来品读和学习,这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发展规律,从而更有利于推动文章样式和风格的创新。同时在文章中灵活地运用古人的言辞和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彰显出一种古朴的美感,有利于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但是如果机械地模仿古人的风格,将会使我们的文章丧失表现自我的功能,这就会使文章产生退步。因此说,我们应当学习古人而又不能泥古不化,应当懂得古为今用而不能走上复古的道路。

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

引自清代赵翼《读杜诗》。不创立一种前所未有的风格,如何在后来流传久远。

一般的创新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改变,这都属于不彻底的创新,不能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只有彻底打破前人的模式,创立一种全新的风格,才能引领文学迈入一个新的时代,并能使这种风格得到广泛传播,得到人们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实现了流传久远的目的。但是,这种彻底创新也必须是在遵循文学创作规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人们普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能是随便创新,否则终将被人们唾弃,被时代遗弃。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出自清代赵翼《论诗》。诗文随着时事的运转而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没有一天不发生新的变化。诗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寻求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出社会的新面貌、新气象。如果诗文不求创新,不求变化,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最终将遭到时代的淘汰。这说明诗文的创新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仃侸古人书。

引自清代张问陶《论诗十二绝旬》。仃侸(d~ng d4u):堆砌。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比从堆砌的古书中翻检那些陈旧的案例要好得多。

古书上那些经典的案例虽然很具有代表意义,但是在被人们不厌其烦地引用过后,难免会引起读者的反感。自己亲身的经历虽然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只要能够写出真情实感,同样能够打动读者。而且自己的经历是自己所独有的,在文章中具有独创性,也能使文章体现出创新的价值,这是那些陈旧的案例所不能比的。这说明在文章中引用身边的鲜活事例要比引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例要好得多。

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

出自清代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言论一定是我自己的言论,而字词却是古人发明的。

在文章当中,我们可以将字词进行灵活组合,以体现自己自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也可以对文章的形式和风格进行创新,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意境。这些都是我们通过文章来展示自我的正确方法,但是我们不能生造汉字和词语。现有的字词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如果我们生造出一些词语来,就会使人们感到生疏,就会妨碍人们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同时还会有玷污文化的嫌疑。

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有几位青年以为采用便是投降,那是他们将“采用”与“模仿”并为一谈了。

引自鲁迅《致魏猛克信》。鲁迅认为传承文化的遗产不等于是向旧文化投降,因为传承是有选择地采用旧的文化元素为新文化服务,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古人的风格。

这是告诫我们在对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应该将有选择地采用和机械地模仿区别来看,前者是对旧文化的一种批判性的吸收,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后者则是对旧文化全盘接受,不利于文化的创新。我们要否定旧文化才能促成新文化的产生,但是又不能全盘否定,因为旧文化当中也有一些优秀的元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就需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有选择地进行借鉴和吸收。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艺术◎

419404.tif

音乐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出自《尚书·舜典》。击:敲击。拊(f^):拍打。我用石块敲击石磬,用手拍打石磬,百兽和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

韵律优美和谐的音乐具有一种天然的感染力,它不仅能够激发人的感情,还能够调动起鸟兽的情绪,使鸟兽能够闻乐起舞。这说明音乐能够跨越语言和物种的界限,将美的境界和愉快的感受广泛地传递开来。这是向我们描述一种万物共舞的和谐画面,其中音乐发挥着关键的协调作用,天然地担当起了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