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香”即异香,在本诗中指的是祭神礼佛时用的香。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桂子从月亮之中洒落人间,而佛香则飘散于云天之外。

茉莉

绾成一点珠球好,添上松鬟浴后妆。

本句出自唐朝学者张劭的《茉莉》一诗。“绾”是贯串连结的意思,而“松鬟”指的则是疏松的发髻。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串串的茉莉花苞连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一颗颗漂亮的珍珠被串在了一起;若是能够再添上一个疏松的发髻,就如同出浴后的美人一般美丽。

茉莉独立幽更佳,龙涎避香雪避花。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他在一生之中创作了许多的写景抒情之作,而本句就出自其中的《茉莉》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长在幽暗处的茉莉花显得更加秀丽了,就连龙涎香在茉莉花的芳香面前也毫无办法,而晶莹的雪花也无法与它的洁白相提并论。

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原不受铅华。

赵福元,南宋诗人,本句出自其《茉莉》一诗。“琼”是美玉的意思,而“葩”指的就是茉莉花,至于铅华指的则是脂粉。这句话的大意是小小的茉莉花就像是一块块的美玉,经过精雕细琢而成的一般,它那清丽的姿容根本就用不着脂粉的修饰。

虽无艳态惊人目,幸有清香压九秋。

本句出自南宋诗人江奎则的《茉莉》一诗,在本句中,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突出了茉莉花的芬芳醉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茉莉花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美艳姿色,但是它的清香却是整个秋天之中其他花儿所无法比拟的。

茉莉开时香满枝,钿花狼籍玉参差。

明朝著名的书画家、诗人陈淳,他的事多为一些题画之作,如本句便出自其题画之作《茉莉花》一诗。“钿花”即花钿,是古代妇女的头饰,而在本诗中指的则是茉莉花,下文中的“玉指”的也是茉莉花;而狼藉则是散乱不整的样子;至于“参差”则是说茉莉花高低不齐。这句话的大意是,等到茉莉花开的时候,就连花枝都洋溢着清香之气,而那如同花钿一般的茉莉花散乱地分布在花叶之中,显得高低不齐。

张孝祥,南宋诗人、书法家。他的诗多为关怀民生疾苦及羁旅感怀之作,诗风清婉俊逸,意境深远。这两句出自其《桂花》一诗。“斛”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桂花才能将上万斛的芳香贮存起来,因为,它有着足以傲视霜雪的威武的姿态,以及那些覆满全身比青松的树皮还要密集的鳞甲。

疏疏密密未开时,装点最繁枝。分明占断秋思,一任晓风吹。

韩元吉,南宋词人。他的词多为抒发山林情趣之作,诗风清丽明快。这两句出自其《诉衷情·木犀》一词。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疏密相间的桂花在没有开放之前,就已经被那些繁茂的花枝拿去装饰自己了;而当它们完全开放的时候,就任凭着晨风将它们的芳香吹到远方去。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倪瓒,元朝画家、诗人。他的诗多为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有写景咏物之作,诗风清隽淡雅。本句出自其《桂花》一诗,描写的是作者在看到桂花之后,引起了其对家乡思念之情。留晚色是说在秋天里,其他的花儿早已凋谢,只有桂花晚开。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晚开的桂花,它们将自己的姿色全都留给了秋天;皎洁的月光,透过门帘投下了淡淡的影子。

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著名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他在一生最爱的就是菊花,还以菊自比,更有不少诗作均以菊入题。本句出自其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这是作者在醉酒之后所作,表明了其内心的宁静。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在东边的篱笆墙下采摘了几朵菊花,当我站起身来的时候,无意之间看到了终南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唐朝诗人李峤,长于五言近体诗,多为咏物之作,既有月露风霜,也有矿植鸟兽。本句出自其《桂》一诗,描写的是月光下的桂树之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无限皎洁的月光之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茂密的桂花树枝,当桂花开满枝头的时候,那就说明秋天已经到了。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多为反映百姓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作品,也有不少唱酬赠答之作,诗风含蓄婉转、清新自然。本句出自其《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一诗,并对盛开的桂花进行了赞美。

所谓“三春”指的就是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羡慕春天的桃花和李花,因为在秋天的时候,盛开的桂花要比桃李更加地繁盛。

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本句出自其《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一诗。“漠漠”指的是乌云密布或大面积分布的样子;而翛(xi`o)翛形容的雨水的声音;“然”字通“燃”字,点燃、燃烧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天上密布的乌云如同江水一般滚滚而来,瞬间就打湿了树上的桂花;然而,就在梅雨“翛翛”落下的时候,荔枝树上的荔枝则像是被点燃了一般,通体红红的。

惟此木之犀,更贮万斛香。雄姿傲霜雪,鳞甲森青苍。

张孝祥,南宋诗人、书法家。他的诗多为关怀民生疾苦及羁旅感怀之作,诗风清婉俊逸,意境深远。这两句出自其《桂花》一诗。“斛”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桂花才能将上万斛的芳香贮存起来,因为,它有着足以傲视霜雪的威武的姿态,以及那些覆满全身比青松的树皮还要密集的鳞甲。

所谓“高人”指的是思想行为高尚的人,而“逸韵”指的则是清闲脱俗的韵味。这句话意思是,那些喜欢菊花且思想行为有极为高尚的人,都很喜欢吟咏菊花的清闲脱俗;那些喜欢悲秋而又满怀心事的人,都很喜欢吟唱自己的不如意。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唐朝著名诗人。本句出自其《菊花》一诗,作者不但在本句中说出了自己喜欢菊花的原因,更对菊花特有的坚贞品格进行了赞美。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我不是特别偏爱菊花,只是在这一年之中,等到菊花开过之后,就没有的别的花儿可赏了。

自知终古清香在,更出梅妆弄晚霞。

本句出自唐朝诗人张贲的《和鲁望白菊》一诗。“终古”是往昔、自古以来的意思;而“梅妆”即梅花妆,指的是古代女在额上贴的梅花形妆饰。这句话大意为,我也知道梅花的清香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这样的,若是它再仔细地妆饰一下,就能向着晚霞炫耀自己的美丽了。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梅尧臣,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多为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诗风平淡含蓄,言语自然朴素,描绘景物形象清切。本句出自其《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一诗中。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金黄色的菊花已经开始凋零了,不过,即便是干枯了的菊花,它所散发出的香气却依然没有减少的迹象。

耐寒惟有东篱菊,金蕊繁开晓更清。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他的诗较为注重气势,同时还保持着流畅自然,诗风清新秀丽。本句出自其《霜》一诗,作者在本句中不仅对菊花耐寒的品质进行了赞美,还描绘出了菊花在清晨的露水滋润下的迷人之态。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本句出自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七首。其中,“浥”即沾湿的意思,而“掇”则是收取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秋菊有着美丽的颜色,而在它的花瓣之上还粘着清盈欲滴的露水,好像正在等着我去采摘。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和郭主簿》共有两首,由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陶渊明于晋义熙四年(408年)所作。这两句出自其中的第二首,描写的是秋菊盛开的美景。

所谓“贞秀”即坚贞秀美的意思,而“卓”则是杰出的意思。因此,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林中盛开的菊花发出了异常耀眼的光彩,而山岩之上青松则整齐地排列成行;在肃杀的秋风之中,我不由得怀念起了松、菊那坚贞秀美的英姿,及其它们在寒霜之下那种卓尔不群的风貌了。

黄华如沓金,白花如散银。

杨方,东晋名士,本句出自其《合欢诗五首》中的第四首,并对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进行了赞颂。“沓金”指的盛开的菊花如同聚集一起的金条。这句话的大意是盛开的黄菊花就像是一根根金条堆在一起似的,而盛开的白菊花,则像是零散地堆在一起的白银一般。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他的诗选材广泛,风格多样,但其诗文言语却通俗平易,有着“诗王”和“诗魔”的美称。本句出自其《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一诗。

所谓“高人”指的是思想行为高尚的人,而“逸韵”指的则是清闲脱俗的韵味。这句话意思是,那些喜欢菊花且思想行为有极为高尚的人,都很喜欢吟咏菊花的清闲脱俗;那些喜欢悲秋而又满怀心事的人,都很喜欢吟唱自己的不如意。

其中,“东篱菊”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的“采菊东篱下”一句。这句话的大意是能够经得起寒霜考验的只有东边篱笆墙处的菊花了,只见那盛开的黄菊花,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清爽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这句话出自北宋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意思是,我认为,菊花乃是花中的隐士。周敦颐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说明自己对莲花的喜爱,以及喜欢莲花的理由。但在文章的最后,说了这么几句总结性的话。他的这个说法,得到后世的认同。所以,后世之人,在提到菊花的时候,都说它是花中隐士。

莫夸春光欺秋色,未信桃花胜菊花。

秦观,北宋文学家、词人。他的诗多为挥洒胸臆之作,并不讲求文辞的细密精致,诗风较为清新流丽。本句出自其《处州闲题》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夸口说春天的景色一定会胜过秋天的美景,至少我不相信桃花的美艳会胜得过菊花。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南宋著名女诗人朱淑真,她的诗多为描写个人爱情生活的作品,其早期的诗作格调较为明快,而其后期的诗作则充满了忧愁、哀怨之音,格调流于感伤。本句出自其《黄花》一诗,就是其后期的作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宁可守在枝头上怀香而死,也不愿意随着枯黄的树叶在秋风中飞舞。在这句话中,作者以菊花自喻,表明了自己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和气节。

晚香带冷凝丹粒,秋色封寒点绛蕤。

本句出自元朝诗人谢宗可的《红菊》一诗。“晚香”指的就是菊花,而“蕤”指的则是下垂的冠缨。这句话大意为,菊花花瓣带着丝丝的含义,而它的花蕊就像是冷凝而成的红色颗粒;将寒冷的秋色全都封存在了其中,而那红色的花瓣就像是一条条红色的冠缨一般垂了下来。

晚节不嫌知己少,香心如为故人留。

清朝诗人、散文家袁枚,是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并与时人蒋士铨、赵翼等齐名,世称“乾隆三大家”。本句出自其《晚菊和蔗泉观察韵》一诗。“香心”本意是指花苞,而在本诗中指的是芳洁的心地。这句话的大意是,到了晚年坚守节操的时候,并不会嫌弃只有少数人理解自己;因为,它那朵枯老的花苞是为赏识自己的老朋友而留下来的。

腊梅

一花千里香,更值满枝开。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

陈师道,北宋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他的诗以拗峭惊警见长,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本诗为其所作的《蜡梅》,对于它那无比浓郁的香气进行了赞颂。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一朵梅花的香气就能传到千里之外,更何况现在正是腊梅开满枝头的季节呢?腊梅蒙受大自然的恩泽并不在于它的外表,只是不知有哪种花儿敢来与它比一比谁的香气更加浓郁。

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

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时著名的诗人。他前期的作品多为流连光景之作,诗风清新明快,而其后期的作品则以感时伤事为主,诗风沉郁悲壮。本句出自其《蜡梅》一诗,是其前期的作品。“晴窗”指的就是明亮的窗户,而“绝胜”则是远远超过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明亮的窗户之上,腊梅花枝的影子就像是花在上面一般或横或斜,这种美景远远超过了我在前面那个村庄夜宿时看到的雪景。

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

本句出自元朝杰出的政治家、诗人耶律楚材的《腊梅》一诗,在本句中作者对腊梅的花色和芳香进行了赞美。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青翠的腊梅树枝,生来就是一副细弱的样子,而在金黄色的腊梅花绽放的时候,却散发出了特别浓郁的香气。

梅花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南朝著名的诗人鲍照,他的五言诗讲究骈俪,格调圆稳流利,内容丰富多样。本句出自其五律组诗《中兴歌十首》中的第十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梅花虽然能够在短时间保持艳丽的姿色,但是竹叶却能长久地保持青翠。在本句中,作者在梅花与竹叶的对比中,对竹叶的朴素无华以及常青的品格进行了赞美。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本诗题为《早梅》,作者是南朝陈代文学家谢燮。在本诗中,作者形象地描绘出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并以此表明了自己不畏艰险、困苦的决心。

所谓“疑”即恐惧的意思。因此,这首诗大意为,梅花因为要迎接春天的到来,所以就早早开始发芽、开花,也只有梅花才不惧怕天气的严寒;它一心想着自己决不能落在其他花卉的后面,除此之外,它就没有别的想法了。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早,最奈客愁何。

杜甫,唐朝著名诗人,这两句出自其《江梅》一诗。其中,腊即腊月,农历的十二月份;“破”是绽放的意思;而“绝知”是极了解的意思;至于“客愁”指的则是寄居异乡的愁苦之情。所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梅花早在腊月之前就已经开始绽放了,因为在每年的年末都是梅花盛开的时节;它们虽然很早就能知道春天在什么时候到来,只是对于寄居异乡的现状充满了无尽的愁苦与无奈。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柳宗元,他的诗多为抒发个人抑郁、悲愤及山水闲适之作,诗风幽峭峻郁。本句出自其《早梅》一诗,作者在本诗中以梅自喻,表明了自己内心的孤傲高洁以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其中,“朔吹”即北风,而“夜香”指的则是晚间的花香。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晚上北风吹来了一阵阵的清香,到了清晨的时候,才看到一朵朵洁白的梅花正被浓厚的寒霜滋润着。

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

本句出自唐朝学者朱庆馀的《早梅》一诗。在本诗中,作者以梅喻人,并对梅花不畏风雪严寒,不去沾染世尘的高尚品格进行了赞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梅花需要得到雨露的滋润,才能在寒冷的季节里开放;它所散发出的清香没有夹杂进一点儿泥土的气息。

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崔涂,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以其漂泊生活为材,诗中充满了苍凉之意。本句出自其《初识梅花》一诗。“梨花粉”指的是女子化妆时所用的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白里透红的梅花,就像是将桃花一般嫣红的胭脂和白腻的梨花粉一同画在了上面一般。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近体诗以文辞清丽,情韵跌宕见长,而他的古体诗则受杜甫、韩愈等人的影响较大,笔力峭健、雄浑。本句出自其《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一诗。“不禁”即经受不住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梅花虽然已经显露出了衰败的迹象,但是它的美丽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早春时节还是有些经受不住寒冷的考验。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唐朝诗人崔道融,他的诗全部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诗风较为清新。本句出自其《梅花》一诗,对梅花的清香及其不畏严寒的品格进行了赞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梅花的清香之中另有一番韵味,而且,非常纯洁的梅花也感觉不到天气的寒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在新政被推翻以后,他便辞相归隐,对政治也是心灰意懒。这首诗题为《梅花》,就是他在当时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因为得不到支持,内心深感孤独时所作。

所谓“凌寒”即冒着严寒的意思,而“遥”是远远的意思,至于“暗香”指的则是梅花散发出来的幽香。这首诗的大意是,在墙角处,有几枝梅花正在冒着严寒独自开放;我之所以隔得那么远就能知道那是梅花而不是雪,只是因为我闻到了梅花所散发出来的阵阵的芳香。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多为追忆往事、抒怀哀愁之作,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本句出自《虞美人》一词。“东君”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在本词中借指春天;而“信”则是消息、征兆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小小的梅花枝上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在大雪过后就到了梅花开放的时候了。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他的词多为描闺情、羁旅和咏物之作,言辞典丽精雅,长于铺叙。本句出自其《菩萨蛮·梅雪》一词。

所谓“浪发”是指梅花大肆开放的意思,而“封枝”则是堆在树枝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公有些恼怒梅花的大肆开放,因而,就降下了大雪堆在枝头之上,企图以此覆盖住盛开的梅花。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本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词人陆游的组诗《梅花绝句六首》中的第四首。在本诗中,作者以梅花自喻,表明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报国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所谓“高标”指的是梅花高洁的品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知道梅花有着高洁、俊逸的品性吗?要知道,它们只在冰雪覆盖的严冬时节开放!

月中疏影雪中香,只为无言更断肠。

本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词人陆游的组诗《梅花绝句六首》中的第六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几株稀疏的梅花从积雪之下散发出了阵阵的清香;它之所以不说话,那是因为它太伤心了。

这两句话出自南宋文学家、诗人陈亮的《梅花》一诗,在本诗中,作者对梅花高洁的品性及坚贞不屈的精神进行了由衷的赞美。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刚开始的时候,先是有一朵梅花迅速开放,而后百花才相继开放,散发出阵阵的芳香;梅花为了能向其他的花卉传递春天的消息,即便是大雪埋葬了也不害怕。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南宋诗人。本句出自的组诗《雪梅》二首中的第一首,这是作者送别好友刘过时所作的一首诗,并借喻梅花的清香,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所谓“逊”即不如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梅花与雪花相比,它的洁白要差上三分,但是,雪花与梅花相比却要少了许多的清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本句出自南宋诗人卢梅坡的组诗《雪梅》二首中的第二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是只有梅花而没有雪花的话,那样的梅花看起来就少了许多的气质;若是下雪了而又没有诗文相配,那就显得梅花有些俗气了。在本句中,作者将雪、梅并写,意在告诫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有懂得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南宋著名诗人谢枋得,他的诗大多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诗风沉郁婉转。本句出自其《武夷山中》一诗,这是作者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在信洲失守,抗元失败十年后,转徙于武夷山中时所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山雨初停之时,整个天地之间一片寂寥,而我需要修炼多少辈子才能够拥有梅花那样高洁的品格呢?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本诗题为《立春日赏红梅之作》,作者是元朝诗人元淮。“化工”即天工的意思,指的是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能力;而“锦标”指的就是锦旗。这首诗的意思是,应该是大自然在创造化育万物之时,觉得梅花的粉色太浅了,所以就把它变成了红色,让它变得更加娇艳;青色的枝条和翠绿的叶子都很清楚,根本就不用仔细地去进行辨别,即便是与成千上万种的花卉相比,红梅也一样能够成为最美的花卉。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这两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浣花赏梅》一诗,在本诗中,作者借月夜赏梅之机,表明了内心极其复杂的情感。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春天回归大地之时,梅花虽然还处在未消融的冰雪之中,但是它的香气却已经溢满了整个荒山和溪水岸;在月光的照射下,有一枝梅花正在偷偷地卖弄着自己的身影,就像是躲在大风吹不到的地方,远远地跟踪着远去的行人一般。

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者为贵。

本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所作的《梅谱》一文中的《后序》。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梅花不仅有着胜过其他花卉的雅致的风韵,还有着高于其他花卉的品格,因此,人们才会将那些横斜稀疏而又清瘦,以及那些有着奇形怪状的树枝的老梅树,看得极为珍贵。

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排风月而迥出,傲霜雪而独丽。

王铚,南宋文学家、诗论家。这两句话出自其《梅花赋》一文,对于梅花凌寒而开的品格及其清丽素雅的风韵进行了赞美。

其中,“禀”是承受的意思。这两句话大意为,梅花天生就有着绝美的资质,敢于在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季节独自开放;梅花要远远地胜过清风明月,因为,它敢傲立于霜雪之中独自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葬。

这两句话出自南宋文学家、诗人陈亮的《梅花》一诗,在本诗中,作者对梅花高洁的品性及坚贞不屈的精神进行了由衷的赞美。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刚开始的时候,先是有一朵梅花迅速开放,而后百花才相继开放,散发出阵阵的芳香;梅花为了能向其他的花卉传递春天的消息,即便是大雪埋葬了也不害怕。

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

元朝政治家、诗人刘秉忠,他的诗多为表现其闲适心情的作品,言辞明白晓畅。本句出自其《江边梅树》一诗。

其中,“玉玲珑”指的就是梅花。这句话意思是,珍珠一般的梅花苞忽然绽放开来,显得那样的洁白和艳丽,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幽香飘了过来。

芭蕉

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夕阳。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诗风清新豪健。本句出自其《题净因壁》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芭蕉心还在卷曲地等待着应时的雨水,而向日葵的叶子又在为了等谁而斜斜地对着西下的夕阳呢?

渴雨芭蕉心不展,未春杨柳眼先青。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他的诗奇崛瘦硬,一扫前人的轻俗之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并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本句出自其《寄黄从善》一诗。

其中,“渴雨”即无雨的意思,而“柳眼”指的是早春时节初生的柳叶如同人睡眼初展时样子。这句话大意为,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芭蕉心还在卷曲着没有展开;春天还没有到来,如同睡眼初展般的杨柳叶则先变青了。

黄梅雨过芭蕉晚,凤尾翠摇双叶短。

本句出自北宋僧人、词人仲殊的《玉楼春》一词。所谓“黄梅”雨即梅雨季节,而“凤尾”指的就是芭蕉叶。这句话意思是,在梅雨季节过后,芭蕉才迟迟舒展开来,两头尖短的翠绿色的芭蕉叶,就像是凤尾一般在风中摇摆不停。

与君障夏日,羽扇宁复持。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诗人,本句出自其《芭蕉》一诗。其中,宁复持即不必再持下去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芭蕉叶既然为你挡下了炎炎的烈日,那么你的羽扇也就可以停下来,不必再扇了。

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自凉。

本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咏芭蕉》一诗。青罗扇是指芭蕉叶如同青色的罗扇一般。这句话的意思是,舒展开来的芭蕉叶,就像是许许多多的罗扇一般,绕在芭蕉树的周围,即便是在没有风的时候,人们也能感觉得到丝丝的凉爽之意。

千丝碧藕玲珑腕,一卷芭蕉展转心。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本句出自其《无题》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那精巧细致而又如同手腕般的翠藕之中,有着千万条藕丝相连,而在卷曲的芭蕉叶内还裹着我最想见到的芭蕉心。

浮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曹植,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前期的作品多为描写其优游生活的作品,而其后期诗歌则以抒发自己在内心的哀怨及其不甘被弃置的心情。本句出自其《浮萍篇》一诗,就是他对自己难以主宰自身命运的感叹。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浮萍将自己的一生全都交托给了清清的河水,任凭着自己随风浪到处漂流。

泛泛江汉萍,飘荡永无根。

本句出自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诗》一诗。其中,“泛泛”指的是浮萍在江水之中浮动的样子。这句话是说,浮萍飘荡于茫茫的江水之上,它们只知道在水面上随波浮动,永远也不会长出根来的。这句话,精彩表达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受。

不用临池更相笑,最无根蒂是浮萍。

陆龟蒙,唐朝著名的农学家、文学家。他的诗多为反映农事生活和写景咏物之作,与时人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本句出自其《浮萍》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用走到池塘边,池水中的浮萍就会对着人们露出笑脸,因为浮萍根本就没有根,见到谁都是一样。在本句中,作者借喻无根的浮萍,对那些喜欢到处阿谀奉承的小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池萍渍雨钱钱密,塞雁书空字字斜。

韩琦,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本句出自其《九月四日会安正堂》一诗。

其中,“渍”即浸泡得意思,而“钱钱密”则是指圆圆的浮萍叶在池塘中密密分布的样子。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池塘之中,如同圆钱般的浮萍叶,密密麻麻地浸泡在雨水之中;从塞外归来的鸿雁,在天空之中写出了一个个斜斜的字。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南宋宰相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一直努力抗元,直至兵败被俘。本句出自其《过零丁洋》一诗,就是其在被元军俘获后北渡零丁洋时所作,表现了其爱国的热情及视死如归的气节。山河本意是指山川与河流,但在本诗中指代国家、社稷。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国家已经支离破碎了,就像是在大风之中飘摇不定的柳絮;而我坎坷的身世,就像是被雨中的浮萍一般,时起时伏。

青苔

缘阶已漠漠,泛水复绵绵。微根知欲断,轻丝似更联。

沈约,南朝梁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以描写山水和离别哀伤之作居多,诗风较为清怨,是“永明体”诗人重要代表之一。这两句出自其《咏青苔》一诗。

所谓“漠漠”指的就是青苔密布的样子。因此,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青苔已经布满了整个台阶,就连水面之上也长满了细微的青苔;它那微弱的根茎眼看着就要断了,似乎中间还有着一根根轻轻的细丝将它们给联结了起来。

绿苔撒点点青钱,碧草铺茸茸翠毯。

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张可久,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但是却以清丽见长,与时人乔吉齐名,世称“散曲双璧”。本句出自其《南吕·一枝花·春景》一曲。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碧绿的苔藓就像是一个个洒落在地面上的青钱,而毛茸茸的青草又松又软,踩上去就像踩在翠绿色的地毯上一般。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清朝著名诗人、诗论家。他的诗多为写景之作,诗风清新隽永、流转自如,给人一种飘逸之感。本诗题为《苔》,这是作者辞官隐居时所作。

所谓白日指的就是明媚的阳光。因此,这首诗大意为,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正好是青苔最喜欢的地方;青苔的花虽然比米粒还要小,但它也能像牡丹花那样绽放。

幽绝无人见,青苔作小花。

本句出自清朝著名诗人、诗论家袁枚的《古墙》一诗。其中,幽绝即清幽殊绝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生长在异常清幽殊绝的之地的青苔,正待在没人看见的地方独自开着小花。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从未引人注意的青苔小花,别有意味。

托根多在石,为性不畏寒。

方朝,清朝诗人,与时人梁佩兰、方殿元等齐名,合称“岭南七子”。本句出自其《苔》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多数的青苔都将自己的根扎在了石头之上,而且,它们的本性也使得它们不会畏惧寒冷。

竹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本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一诗,作者在本诗中对于那些德才兼备,为人宽和幽默的君子,进行了赞美。所谓“淇”指的就是淇水;而“奥”字通“澳”字,指的是水岸的深曲处;至于“猗猗”指的则是竹子美盛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远远望着那弯曲的淇河岸,青翠的竹子长的异常繁茂。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本句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一诗,这是西周贵族庆祝宫室落成典礼时所唱的一首歌辞。如作例举之意,即“有……,有……”的意思;而苞指的则是竹子茂密丛生的样子。这句话的大意是,不仅有着密集丛生的竹子,还有着异常繁茂的松林。

何可一日无此君。

本句出自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一篇。“此君”指的就是竹子。而这句话是说,怎么可能一天没有竹子呢?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作者对竹子的倚重和信赖,实际上是在告诫人们,应当时刻以竹子为榜样,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德行与操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南梁诗人刘孝先,以五言诗见长,而这两句便出自其代表作《咏竹》一诗。“寻是”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而徒即徒然的意思;抱贞心则是说竹子有着怀抱坚贞的操守。因此,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竹子虽然生长在荒野之外,但是它的枝梢却高耸入云,足有百寻之高;但是,却没有人赏识它的高节,它也只能徒然地自守坚贞之心。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徐陵,南朝陈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以轻靡绮艳见称,为宫体诗的主要作家之一。本句出自其《侍宴》一诗,流露出了作者对于嫩竹、初荷的喜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刚刚才长出来的嫩竹,在枝干上还沾着一层细细的粉;而初生的荷叶则显得非常洁净,上面连一点儿灰尘也没有。

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本句出自南朝陈代诗人张正见的《赋得阶前嫩竹》一诗。

其中,“轻花”指的笋尖上的芽须如同花儿一般。这句话我么可以解释为,丛生的翠竹高耸入云,而刚刚长出来的嫩笋,在还带着如花般的芽须时,就已经开始想着升到高空之中去了。

钱起,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为写景咏物即投赠应酬之作,诗风清秀明丽。本句出自其《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一诗,这首诗写给友人杨补阙邀其前来书斋叙谈的作品,表明了作者内心的诚意及欣喜的心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场新雨之后,竹子变得更加惹人怜爱了;而夕阳西下时的青山,也要比其他时候更加美丽。

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结根甘泉里,岂必泰山阿。

这两句话出自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的《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一诗。“琅玕”本意指的是美玉,但在本诗中指代竹子;而“柯”指的就是竹枝;至于“阿”指的则是山陂、山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很喜欢这株独生的竹子,碧绿的竹叶就像是长在美玉一般的竹枝上;它将自己的根扎在甘甜的泉水之中,肯定会有超过泰山的一天。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司马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本句出自其《种竹斋》一诗,表明了作者会坚守自己做人处世的态度与准则,决不会献媚争宠、随波逐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寒霜暴雪即便是把竹子覆盖住将其变白了也是徒然,因为,竹枝与竹叶本身还是绿色的,不会发生改变。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本句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一诗,这是其晚年时的作品,表明了自己人老心未老的感慨。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人们不仅喜欢竹子的正直有节,还喜欢它们清瘦的样子,更是对它们越老越坚硬、刚强的品格赞美不已。

操挺持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

赵孟頫,元朝书画家、诗人、散文家,本句出自其《修竹赋》一文。其中,挺持即劲直、特别出众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长长的竹子不仅有着特别出众的劲直的枝干,还有着出尘离世、清高脱俗的气质。作者这是以竹子自喻,表明自己的志向。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著名诗人杜甫在长安过了近十年的贫困生活之后,才得到了一个右卫帅府胄曹参军的职位。本句出自其组诗《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中的第五首,就是其在任此职时陪同上司游玩时所作。

这句话采用了倒装句式,应为“风折笋而绿垂,雨肥梅而红绽”。这句话大意为,翠绿的竹笋被大风折断了,低低地垂在那里,雨水不仅令梅子变得更加肥硕了,而且还让梅子快速地变红了。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天,这是著名诗人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的第一年。本句出自其《狂夫》一诗。“筱”即小竹子,“浥”是湿润,“红蕖”指的就是荷花,“冉冉香”指的则是阵阵的清香。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青翠”的细竹在微风中轻摇,而那带着水光的枝叶则显得非常明净、亮丽;一场小雨过后,池塘中的荷花显得格外地娇艳,在微风的吹拂下,还能闻到阵阵的清香。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

本诗题为《题竹》,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群玉,这是一首题画诗。“朱夏”指的就是夏季。这首诗的大意是指,大片的绿竹,在秋风的吹拂下,数十根竹子一起摇动,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夏季就这样随着吹来的秋风过去了,不过,竹叶的声响却又扫走了留在碧空之中的寒凉。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为写景咏物即投赠应酬之作,诗风清秀明丽。本句出自其《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一诗,这首诗写给友人杨补阙邀其前来书斋叙谈的作品,表明了作者内心的诚意及欣喜的心情。

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

本句出自元朝散曲家马谦斋的《双调·水仙子·咏竹》一曲,描写的是竹子不因风霜而变色,依然保持着耸立的样子,并以此对那些不因困苦磨难而改变自身气节的人进行了赞美。

所谓“贞姿”是指竹子常年保持着青翠而不改变姿色,至于亭亭则是形容竹子耸立的样子。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竹子并不会因为霜雪的欺凌而改变自己的姿色,尤其是在它直直地耸立之时,最容易看到它的心。

春雷一声万簪玉,参差乱迸莓苔绿。

杨基,明朝诗人。他的诗多为写景咏物之作,且刻画细致,诗风清俊纤巧。本句出自其《食烧笋留题陈惟寅竹间》一诗。

其中,万簪玉指的是一丛丛初生的竹笋。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声春雷过后,一根根的竹笋就像是碧玉簪似的从地下钻了出来;只消片刻,这些高低不齐的竹笋就全都散落到了碧绿的青苔之中。

竹以丛益茂,丛则竹不孤。

清朝诗人黄景仁,长于七言诗,且以抒发穷愁不遇和寂寞凄怆的情怀为主,另有部分愤世嫉俗的篇章。本句出自其《丛竹图为金光禄素中题》一诗,这是一首题画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竹子在丛生的状态下会越加茂盛,而丛生的竹子永远都不会感觉到孤独。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

魏源,清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本句出自其《行路难》一诗,表明作者想要像竹、梅一样,做个傲骨长存,不受外界不正之气影响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霜雪的欺凌之下,竹子就像是一根根利箭一般挺立着,而梅花也不甘示弱似的盛开着;它们好像是在故意与天地对抗,想要把春天给夺回来似的。

树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这两句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一诗,描写的是在伐木之时鸟儿争相啼鸣辗转于他枝的情形。丁丁(zh8ng)指的是伐木声,而嘤嘤指的是鸟鸣声,至于乔木指的则是枝干高大的树木。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砍树的时候发出了“丁丁”的响声,鸟儿们则在枝头“嘤嘤”地鸣叫着;这些鸟儿们从山谷之中飞了出来,将巢安在高大的树木之上。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西晋诗人、辞赋家左思,他的诗多为用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格调较为凝重。本句出自其《杂诗》。其中,“柔条”指的是柔弱的枝条,而“旦夕劲”是说嫩枝一天天变得强劲起来,至于“日夜黄”则是说树叶渐渐地变黄了。这句话的大意是,到了秋天的时候,柔嫩的枝条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劲了,而绿色的树叶则渐渐地变得枯黄起来。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本句出自《归去来兮辞》一文,这是东晋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在辞官归田之初所作的一篇述志之作。他在文中表明了自己对于黑暗官场的厌恶及鄙夷,抒发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欣欣”指的是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而“涓涓”指的则是水流缓慢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草木旺盛的生长着,泉水也已经开始缓缓地流动了。

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

谢朓,南朝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多为写景咏物之作,诗风清新秀丽、圆转流畅。本句出自其《后斋回望诗》一诗。

其中,“帷”指的就是帐幕。这句话是说,到了夏天的时候,树木上茂密的枝叶就像是帐幕一般;而到了秋天,池塘中的荷叶已经慢慢地变得如同盖子一般硕大了。

枝低疑欲舞,花开似含笑。

费昶,南朝梁代诗人,长于乐府诗的创作。本句出自其《芳树》一诗,描写是的树木初发,百花盛开时的美景。这句话的大意是指,低低地垂下来的树枝,好像要随风起舞似的,而盛开的花儿则像是一个满面笑容的美人一般。

古树百尺长,修竹万竿旗。

魏了翁,南宋词人。他的词选材较为广泛,语意高旷,词风或清丽或悲壮。本句出自其《水调歌头》一词。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生长年代久远的老树有一百多尺高,而修长的竹子则可被分割成一万根旗杆。

叶新林换绿,花落地生香。

本句出自南宋诗人真山民的《晚春》一诗,本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所作,抒发了其内心的亡国之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树上长出了新的叶子,整个树林都换上新的绿色;凋落的花瓣落到了地上,就连泥土之中都充满了芳香之气。

高树依岩秀,修篁夹路疏。

明朝文学家、政治家高攀龙,东林八君子之一。本句出自其组诗《三七日而去书二诗纪胜游云二首》中的第一首,对自身坎坷的人生遭际发出了无奈的慨叹。

其中,“修篁”即修竹。这句话是说,高大的树木只有长在俊俏的山岩边,才能显示出它的挺拔秀美;而修长的竹子若是生长在道路的两旁就显得有些稀疏了。

松树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本句出自东汉学者杜笃的代表作《首阳山赋》一文,描写的是在苍茫山野之中,松木郁郁葱葱的景象。其中,“落落”即稀疏的样子,而“蒙蒙”则是茂盛的样子。这句话大意为,高大的松树稀稀疏疏地错落着,而周围的花草则长得非常繁茂。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以描写壮美的山川之作为主,另有少量的酬答之作,诗风清新刚劲。本句出自其组诗《赠从弟三首》中的第二首,在本诗中,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自己的堂弟应当做到坚贞自守,不要因为外部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本性。

所谓“罹”即遭遇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松柏依然保持者青翠,难道它们没有遭受到严寒的侵凌吗?原来这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啊!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王绩,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以酒入题,另有少量的赠答之作。如本句出自其《赠李征君大寿》一诗,就属此类作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涧底的青松,在寒冷的环境下只会长得更加笔直;而山中的菊花,只有在秋天的肃杀之气中才会吐露出自己的芳香。

唐朝著名诗人岑参,长于七言歌行,他的诗选材广泛,包括述志、山水、赠答、行旅等多方面,其中尤以边塞诗最为出色。本句出自其《感遇》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难道你没看见那身高百丈,正在那里拨弄着云彩的松树枝吗?秋风即便是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也奈何不了它。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白居易,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选材广泛,且形式多种多样,语言通俗平易,为此他还有着“诗王”和“诗魔”的美称。本句出自其《和答诗十首·和松树》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森然耸立的青松直直地插入天空之中,它的每一根枝条都有一百多尺长。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题东武丘寺六韵》一诗。“龙蟠”指的是松树根像龙一样盘曲起伏,而“矫矫”指的松树直立时卓尔不群的样子,至于“森森”则是说竹子茂密而修长的样子。这句话大意为,松树的根虽然犹如盘龙一样屈曲,但是它的树干却依然保持着直立,而如碧玉般直立的竹子则显得异常茂盛和修长。

但假深根常得地,何忧直干不扶天。

王令,北宋诗人。他的诗多为酬答唱和之作,以叙述自己的生平、志向及其人生态度为主。本句出自其《松》一诗,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倘若松树能将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入土地之中,又没有人前来将其拔除,那它还会担心自己不能扶摇直上触摸到高高的天空吗?

高标不畏雪霜侵,枉斸孤根出旧林。

本句出自北学者郑獬的组诗《乌龙老栽松既以诗三首》中的第一首。“高标”即高枝的意思,而“斸”(zh%)则是掘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即便是待在高处的松树枝也不畏惧霜雪的侵凌,现在我将它那独生的根从那片树林里掘了出来栽到我这里,还是有些委屈它了。

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

本句出自唐朝学者上官逊的《松柏有心赋》一文。其中,“贯”即连贯的意思,而“柯”指的就是松树枝。这句话是说,在一年四季之内,松树都不会改换自己的枝叶,它那笔直的树干直立千尺,即便是冒着寒雪的欺压也要耸入云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唐朝诗人宋之问,长于五言诗,语言清新坦易,情感流露真挚。本句出自其《题老松》一诗,作者以老松喻人,对那些孤高正直的人进行了赞美。

所谓“无寸枝”即不分枝杈的意思,而“孤直”则是孤高直挺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在老松的树干上,百尺之内竟然没有别的杈枝,它们一直都这样保持着孤高直挺的姿势。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唐朝文学家陈子昂,为初唐诗文革新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诗选材较为广泛,既有对现实的讽刺与感慨,也有感怀身世、抒发自身理想的作品。本句出自其《送东莱王学士无竞》一诗,这是作者送给失意的友人王无竞的一首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孤立的松树最适合在寒冬生长,只有众多而又普通的花木才会喜欢暖和的春天。在本句中,作者以孤松比喻坚贞之士,将众木视为趋炎附势的小人,意在勉励友人应当做个正直而又能坚守节操的人。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唐朝著名诗人岑参,长于七言歌行,他的诗选材广泛,包括述志、山水、赠答、行旅等多方面,其中尤以边塞诗最为出色。本句出自其《感遇》一诗。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辙,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句出自其《服茯苓赋叙》,这是其所作的《服茯苓赋》中的叙言。

其中,“寒暑”即寒冬暑夏,泛指一年的时间,下文中的岁月也是一年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一年之中能够做到不改变颜色,而又不会出现枯败现象的,只有松柏能够做到这样。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天直上无回容。

洪亮吉,清朝经学家、文学家。他的诗多为描写山水景物之作,诗风清新明畅。本句出自其《松树塘万松歌》一诗,这是作者被贬伊犁时所作。

所谓“干”即触犯、冒犯的意思。而这句话意思是,无论是千棵还是万棵都是松树,它们敢于直犯天颜而没有退缩之意。

梧桐

未霜叶已肃,不风条自吟。

南朝宋代文学家鲍照,长于乐府诗,多为抒发怀才不遇的痛苦以及对世家门阀的不满,另有少量描写边塞战争与生活的作品,这为唐朝边塞诗歌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本句出自其《山行见孤桐》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还没有到下霜的季节,梧桐叶就已经开始凋落了,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梧桐树的枝条就自己吟鸣了起来。

参差剪绿绮,潇洒覆琼柯。

韦应物,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为写景状物及描写隐逸生活的作品,诗风恬淡高远。本句出自其《题桐叶》一诗。

其中,“参差”指的是梧桐叶大小不齐的样子,而“绿绮”是指梧桐叶如同绿色的丝绸一般,至于“琼柯”指的则是嘉树秀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小不齐的梧桐叶就像是被人们剪裁过的绿丝绸一般,非常洒脱地覆盖在了碧玉一般的树枝上。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这两句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孤桐》一诗。在本诗中,作者以孤桐自喻,表明了自己立志于改革的决心。

所谓“弥”是更加的意思,而“阴”则是梧桐树枝叶繁茂的意思。至于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梧桐树的树干高高地耸入了云霄,而不让自己受到委屈,因为它有着一颗虚心以及深深地扎入大地的根系;时间过得越久它的根就越壮实,而太阳的光芒越是炽烈它的叶子就越为浓密。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北宋文学家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取材较为广泛,以反映当时百姓的现实生活为主,语言通俗平易,诗风流丽明快。本句出自其代表作《夜坐》一诗,这是作者晚年时的作品,表明了其孤高的品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梧桐树叶是真的不甘心凋谢啊,即便还留有几片叶子,它们也会迎着秋风发出“沙沙”的响声。

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

方回,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他的作品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语意较为尖锐。本句出自其《桐花》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这个春天就这样平白无故地过去了三分之二,而这一切还是靠着绽放的桐花告诉我以后才知道的。

桐阴瑟瑟摇微风,桐花垂垂香满空。

本句出自晚清诗人黄遵宪的组诗《人境庐杂诗八首》中的第五首。“瑟瑟”指的是微风吹过时产生的细碎的声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茂密的梧桐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了“瑟瑟”的响声,而那一朵朵倒垂的梧桐花散发出的芳香则充满了整个空间。

杨柳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宫体诗的主要代表。这句话出自其《折杨柳》一诗,表现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所谓“上春”即早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散乱的杨柳枝就像一根根丝线一般,但是折曲的最佳时间应是在早春时节。

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

江总,南朝陈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前期的诗作以宫体艳诗为主,而其后期的作品则以凭吊故土,抒发国家兴亡及个人的际遇为主。本句出自其《梅花落》一诗,这是其后期的作品。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青青的杨柳枝条轻柔地拂过楼檐,而盛开的梅花在白雪的映照之下显得异常明亮。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代宗上元二年(761年),这也是著名诗人杜甫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他在这一年里,由春至夏共以《绝句漫兴》为题作了九首,而本句便出自其中的第五首。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柳絮就像是颠狂了一般,正在随着春风肆无忌惮地飞舞着,而那过于轻薄的桃花只能追逐流水而远去。

隔户垂杨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漫兴九首》中的第九首,描写的是夏日中柳树的美景。“袅袅”指的是柳枝纤长柔弱的样子。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院墙之外的柳树,有着纤长而又柔弱的枝条,就像是妙龄少女那纤柔的细腰一般。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唐朝诗人。本句出自其《春思》一诗,这是作者因事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作,抒发了内心惆怅之意。历乱指的是桃花纷乱的样子。这句话是说,地上长满了青青的小草,柳树上的柳枝也都变成了嫩黄色,而烂漫的桃花和李花此时正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唐朝诗人戴叔伦,他的诗多为表现自身隐逸生活及闲适情调的作品,只有少量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诗风淡泊。本句出自其《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一诗,描写的是初春时节寒意未尽时的景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淡淡的柳色看上去如同烟雾一般,而当鸟儿落在梅花树枝上时,绽放的梅花则如雨点般纷纷地落了下来。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

本诗为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所作的组诗《杨柳枝九首》中的第七首。“袅娜”形容柳枝纤长柔美的样子,有时也指体态轻盈柔美的女子;而情(qi3n),这是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至于挫摧即折断、摧折的意思。这首诗的大意是指,浅绿并夹杂着淡黄色的柳枝映照着楼台,提前将美好的春天迎接了回来;而那纤长柔美的柳条就像体态轻盈柔美的女子一般多情,总是受到春风的猜疑和摧折。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白居易,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本句出自其组诗《杨柳枝九首》中的第一首,作者在本句中极言柳树的美丽。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之下,千万条的柳枝随风起舞;只见它那嫩黄的柳叶比黄金的颜色还要鲜艳,而它那柔嫩的枝条比丝缕还要轻柔。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组诗《杨柳枝九首》中的第八首。所谓“袅”指的就是柳枝在微风中摇曳的样子。而这句话是说,柳叶上带着浓重的露水,就像是人们啼哭时的泪眼一般;而当柳枝在微风中摇曳之时,更像是一个个舞动的腰肢。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唐朝诗人张仲素,长于乐府诗,且多为描写思妇心情及宫乐春旅的作品,诗风清婉爽洁,意境悠远飘逸。本句出自其组诗《春游曲三首》中的第一首,描写的便是宫乐春旅时所见之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轻轻的柳絮从那被烟雾笼罩着的柳林中飞了出来,而榆树上的榆钱也在春风的吹拂之下纷纷地飘落了。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唐朝诗人吴融,他的诗多为流连光景即艳情酬答之作,诗风温婉浓丽。这句话出自其《杨花》一诗,作者在本诗中根据柳絮对于春风依恋的特点,描写出了柳絮的与众不同。

其中,“秾华”指的就是繁盛的花朵,而“雪濛濛”则是指随风飘舞的柳絮如同雪花一般。这句话的意思是,柳絮不愿意与那繁盛而又红艳的花卉争奇斗妍,它们只想在晴朗天气下,于空旷原野里化作白蒙蒙的雪花轻轻地飞扬。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唐彦谦,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为羁旅、赠别及写景抒情之作,诗风清浅流转。本句出自其代表作《垂柳》一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世嫉俗之情。

所谓“绊惹”即牵系、招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柔嫩的柳条招来了春风以后,倒也显得别有一番情致,试问整个人世之间还有谁的动作会比它的更加轻柔优美。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北宋词人张先,他的词多为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作,另有少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语言工巧,词风清新婉丽。本句出自其《剪牡丹》一词。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柔嫩的柳条轻轻地摆动着,而那轻盈的柳絮之前还在空中欢快地飞舞中,但在转瞬之间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本句出自其《蝶恋花·春景》一词,作者在本词中借惜春之感,抒发了自己在远行途中的失意之情。

所谓“柳绵”指的就是柳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柳树枝上的柳絮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茂盛的芳草则涨到了天边。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本句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词中的上阕,这是作者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根据自己的同僚章栥的《水龙吟》一词的原韵唱和而作。

其中,“从教”即任凭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柳絮好像是花,但又不像花,人们眼看着它缓缓地坠落也没有人感觉到惋惜。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周邦彦,他的词多为描写闺情、羁旅及咏物之作,词风典丽清雅。本句出自其《兰陵王·柳》一词,这是作者最后一次离京时所作,作者借咏柳伤别,抒发了内心的羁旅愁怀。

其中,“弄”即舞弄的意思,而“碧”指的则是柳枝。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树投下的阴影正好直直地铺在地面之上,而细长柔嫩的柳条,就像是一根根碧丝一般在烟霭之中舞动着。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

南宋词人袁去华,他的词多为慷慨悲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之作,另有少量描写离情别绪的凄婉忧伤之作。本句出自其代表作《安公子》一词,作者借眼前之景,抒发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柳树上垂下了成千上万根柔弱的柳枝,而那嫩黄的颜色迅速遍及了啼鸣的乌鸦所站过的每一个地方。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本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碧瓦》一诗,这句话表面写景,实为对南宋朝廷只知沉醉于歌舞,而置国耻于不顾的讽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柳絮却漫天飞舞;而在没有雨的情况下,梨花、海棠等却凋落了满地。

绿柳青青和风荡,桃李争先放。

商挺,元朝散曲家,他的作品多在市井之间传唱。本句出自其《双调·潘妃曲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描写的是春景中的绿柳之姿。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青翠的柳枝随着和煦的春风轻轻地飘荡了起来,而桃花和李花也不甘示弱,争相绽放了开来。

浓如烟草淡如金,濯濯姿容袅袅阴。

明朝诗人杨基,长于五言诗,诗风清俊纤巧,与时人高启、徐贲、张羽等齐名,合称“吴中四杰”,本句出自其《新柳》一诗。

其中,“灌濯”指的是柳枝清朗光泽的样子,而“袅袅”则是指柳枝纤长柔美的样子。这句话意思是,泛着如同烟草一般的浓绿,而带着金子一般的淡黄的柳枝,全都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摆动起了它们那清朗而又纤长柔美的身姿。

桑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本句出自《诗经·卫风·氓》一诗,描写的是一个弃妇与一位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到受虐、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在受虐与遗弃时的痛苦与悲哀。

所谓“沃若”即叶子肥硕的样子。而这句话意思是,当桑树上长满了树叶且未曾飘落的时候,那一片片桑叶显得异常青翠肥硕。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诗人。本句出自其《美女篇》一诗,描写柔嫩的桑树枝在微风中轻摇,桑叶翩翩飘落的景象。

其中,“冉冉”指的是桑树枝柔弱的样子,而“翩翩”指的则是桑树叶飞动的样子。这句话大意为,在微风之中,桑树上那柔弱的枝条轻轻地摇着,而树上的桑叶则翩翩地飘落。

袅袅陌上桑,荫陌复垂塘。长条映白日,细叶隐鹂黄。

南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长于五言诗,且多为描写山水景物之作,语言明畅,诗风清丽。这两句出自其《陌上桑》一诗。

所谓“袅袅”指的就是桑树枝纤长柔美的样子。因此,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田埂之上的桑树垂下了纤长而柔美的枝条,还有部分茂密成荫的桑树枝吹到了田埂旁的池塘中;纤长的枝条反射出了耀眼的太阳光,而黄鹂就隐藏在细尖的树叶之中。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多为抒发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之作,词风沉雄豪迈,另外还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清新之作。本句出自其《鹧鸪天·代人赋》一词,词风较为清丽,描写的就是早春时节的乡村美景。

其中,些(su7)作为句末的语气助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田野内的小路上,柔软的桑树枝上长出了嫩了叶芽,而东边邻居家已经有不少幼蚕孵化出来了。

桑芽粒粒破春青,小叶迎风未展成。

金国诗人刘瞻,他的诗多为描写山野风光及隐逸之作,诗风清丽,意境悠远。本句出自其《春郊》一诗。破春即入春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在进入到春天以后,一片片嫩嫩的桑叶就像是一粒粒发芽的种子一般,露出了青翠的颜色,不过,这些小小的桑叶并没有随着春风完全地展开。

枫树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唐朝诗人宋之问,长于五言诗。他的诗多为粉饰太平的浮华空泛之作,另有少量写景咏物之作,诗风清新坦荡。本句出自其《过蛮洞》一诗,这是作者在其被贬途中所作。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枫叶密密相交的枫树林内,光线有些暗淡,而在花园之内则充斥着浓郁的橘花香。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唐朝著名诗人。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等人的影响较大,诗风趋于峭健,而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意境深远见长。本句出自其《山行》一诗,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山林美景。“坐”是因为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我之所以停下车来,是因为傍晚时的枫林实在太美了,尤其是那经霜的枫叶,竟然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

只言春色能娇物,不道秋霜解媚人。

徐渭,明朝文学家、书画家,本句出自其《红叶》一诗。其中,“媚”是谗、逢迎的意思。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只说春天的造化之力能够使得万物变得更加娇艳,但却不知道秋天经霜变红后的枫叶,要比春天的事物更加懂得逢迎人们的心意。

古文观止任处.tif

古文观止任处.tif

419404.tif

◎地貌◎

419404.tif

山水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本句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一诗,这是一首政治怨刺诗。作者在本诗中发表了对于当政者在其位不谋其政,不顾社稷安危的不满。

所谓“冢”指的就是山顶;而“崒”通“碎”,即崩坏的意思。这与这句话是说,千百条的河流,沿着一座座崩开的山峰奔腾而下。

云间东岭千重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唐开元三年(715年),诗人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本句出自其《灉湖山寺》一诗,便是其在此期间到灉湖山寺内游玩时所作。作者在本诗中表面是写周围的湖山美景,实则是在抒发内心遭贬的不满之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东边的山峦纷纷地从白云间涌了出来,而丛林的影子则清晰地倒映在南湖之中。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着独到的造诣。本句出自其《送严秀才迁蜀》一诗。所谓塞指的就是关塞。这句话大意为,青色关塞旁边的大山阻断了所有的道路,而远处的江水则与天上的白云连在了一起。

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

唐朝诗人崔湜,在任襄阳刺史时,曾作过不少诗,其中就有四首直接提到了襄阳城,而这四首也是他的代表之作。本句出自其《襄城即事》,便是其中之一。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山中的风景在雨过天晴之后,又多了几分翠绿;而江上的景色,到了傍晚时分变得更加的清明了。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的山水派诗人王维所作的《齐州送祖三》一诗,并通过眼前的景色衬托出了友人离去后的空虚、落寞之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天气寒凉的原因,远处的山峦因为萧瑟的秋气而显得十分空净;到了日暮时分,奔流的大河愈加显得湍急。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唐天宝十五载(756年),著名诗人李白在流放夜郎的途中因遇赦而返回京城。本句出自其《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便是作者取道回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所谓“三山”为山名,位于今南京市西长江南岸;“鹭洲”指的是古时长江中的一个沙洲。这句话大意是指,三山有一半被云气给遮掩住了,而长江水则被白鹭洲一分为二。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这是作者在二十五岁时出蜀漫游途中所作,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其中,“山指”的就是荆门山,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而“江”指的就是长江;至于大荒指的则是广阔的原野。这句话意思是,出了荆门山以后,渐渐地进入了平原地区,而奔腾的长江水,也在广阔的原野上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崔颢,唐朝诗人。他前期的作品多为描写男女情爱的浮艳之作,而其后期的作品则以山川盛景及边塞风物为题材,诗风转而变得雄浑自然。本句出自其《舟行入剡》一诗,就是其后期的作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连绵的青山根本就走不到尽头,而碧绿的江水,也不知道有多长。诗中,一派山高水长的景色,迎面而来。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著名诗人杜甫弃官西行来到了秦州,并将自己在秦州的所见所闻以二十首《秦州杂诗》记录了下来,而本句便出自其中的第一首。

所谓“水”指的就是即汧水,源自于陕西省陇县西北的汧山南麓;而“鱼龙夜”则是秋日;至于“鸟鼠”即鸟鼠山,位于今甘肃省渭源县,是渭河的发源地。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秋日的映照下,汧水从汧山上倾泻而下,而空旷的鸟鼠山则被笼罩在了萧瑟的秋气之中。

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

贯休,唐朝著名的诗画僧人,他的诗多为写景咏物及应答唱和之作。本句出自其《春山行》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有着如此美景的大山就快要穿过去了,而那淙淙的流水声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

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本句出自唐朝无名氏所作的《日暮山河清》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静静地待在那里,而清澈的河水就像是一条透明的绢布一般缓缓地流淌着。这句诗,一动一静,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把群山静穆,河谷开阔的黄昏景色刻画得十分精到。

山高地多险,源近水偏清。

梅尧臣,北宋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为反映社会现实及民生疾苦的作品,另有大量的清切自然写景之作。本句出自其《送刘攽秘校赴婺源》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山峰越是高俊,危险的地方就越多;而越是靠近源头的地方,河水就越清澈。

门前翠影山无数,竹下寒声水乱流。

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他早期的作品多为充满激情,豪迈横绝之作,但其后期的作品则以寄情山水的自然之景为材,诗风幽独闲放。本句出自其《宿终南山下百塔院》一诗,就是其后期的作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翠竹投下的影子在门前晃来晃去,而远处则有着无数的山影,而竹林旁边的小溪则发出了淙淙的流水声。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本句出自其《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这是作者在其好友杨德逢的屋壁上题的一首诗。

其中,排闼即开门的意思。这句话我们则可解释为,在庭院之外,一条小溪绕着绿色的农田缓缓地流淌着,而远处的两座青山则在我推开门后送来的一片翠绿。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这两句出自北宋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的上阕,描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在一路之上的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与对方的惜别之情。

所谓“眼波横”是指江水如同美人流动的眼波一般,而“眉峰聚”是指峰峦如同美人蹙起的眉毛一般,至于“眉眼盈盈”处指的则是山与水交汇之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

本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明发陈公经过摩台那滩石峰下》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山峰出现迂回转折的地方,江水也随之改变了河道;而波涛汹涌的江水不断地向前奔流,两边的青山则同江水一起奔行。“山不转水转”的俗语,便出于此句。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

张元干,南宋词人。他早期的作品以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为主,词风婉媚,但其后期的作品则以伤时感事为主,词风豪放,成为了辛派词人的先驱。本句出自其《浣溪沙》一词,这是其后期的作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群山环绕在平静的湖水周围,而湖水中波涛汹涌时的样子好像可以撼动整座城池一般;当青山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时,湖水则显得更加碧绿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语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有一次,他乘船路过江西造口,触景生情,挥毫写下这首词。其大意是,虽然两岸青山巍巍,可是却怎也挡不住郁孤台下的江水向东奔流。这首词的本意是感叹江山易主,中原沉沦的无奈、悲痛和感慨。但是,这句话却超越时空,给人更深刻的哲理启示,譬如,许多事情无法阻挡,只能眼看着它发展下去。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南宋诗人翁卷,为“永嘉四灵”之一。本句出自其《野望》一诗,描绘出了秋日中的山水美景,表现出了内心的闲适之情。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我在空闲的时候,登到了高高的山顶之上望着远处的河流,忽然在清澈的水面上看到了青山的倒影。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赵师秀,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他的诗多为五言诗,长于写景。本句出自其《薛氏瓜庐》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郊外的水所覆盖的面积要比土地的面积大上许多,而在春天里,有一半的山峰都笼罩在白云之下。

春水渡旁渡,夕阳山外山。

南宋诗人戴复古,他的诗多为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句出自其《世事》一诗,这是一首伤时感事之作。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春天的河水中,有一只渡船停靠在渡口边,而远处的夕阳则没入了青山之外的另一座大山之中。

日月四时黄道阔,江山一片画图长。

文天祥,南宋诗人、抗元英雄,本句出自其《滕王阁》一诗。其中,黄道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名词,指的是从地球上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轨道。这句话的大意为,日月交替及四时的变化,会随着时序的不停变迁而永不停息,而高大的山峰与宽阔的江水连成一片以后,就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卷一般壮美。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罗贯中,元末明初时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更有人将其视为章回体小说的鼻祖。本句出自其代表作品《三国演义》一书中的第六十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青山永远不会变老,而碧绿的江水也会永不停歇地流淌。人们常以此形容经过的时间长久或是永存。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朝著名诗人宋琬,诗风清新婉丽,为清朝八大诗家之一。本句出自其《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夕阳的余晖下,远处的青山呈现出了深浅不一的颜色,日夜流淌不息的江水渐渐地透出了秋天的气息。

山连秦蜀开荆甸,水下东南尽楚天。

彭而述,清朝诗人。他的诗多为咏怀之作,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本句出自其《再登黄鹤楼》一诗,这是作者重登黄鹤楼时所作。

其中,“甸”指的是就是城郊之外。这句话是说,连绵不绝的高山连接着秦地和蜀地,直到荆州城郊之外才变得开阔起来;滚滚的江水向着东南方流淌而去,并与远处的天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山余落日千峰紫,海泻遥空一气青。

本句出自清朝诗人吕履恒的《山海关》一诗。所谓“余”即不尽、无穷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落日的余晖下,连绵不断的数千座山峰都变成了紫色;而广袤的大海就像是从遥远的天空倾泻而下一般,呈现出了一片蔚蓝之色。

山岳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本句出自《诗经·秦风·终南》一诗,这是一首劝戒秦襄公的作品。其中,“终南”指的就是终南山;“条”指的就是楸树;这里,“梅”指的则是楠木。这句话的大意,终南山上有什么呢,有珍贵的楸树,也有珍贵的楠木。意在说明,终南山佳木成林,是资源宝库。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本句出自其儒家经典《孟子·尽心上》一篇。所谓“东山”指的就是鲁国都城东面的高山。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孔子登上鲁国城东的高山之后,就觉得鲁国的都城变小了;而当它登上泰山之顶时,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人们常以此形容,只有站得高了才能看得更远,做出一番成就。

昆仑月精,水之灵府。

郭璞,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及道学术数大师,为游仙诗的开创鼻祖。本句出自其《山海经图赞》一书。

其中,“月精”指的是月之精华;而“灵府”指的就是心,但在本句中指的则是水的源头,这与古人误认为昆仑山是黄河的发源地有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昆仑山不但可以吸收月之精华,同时还是黄河的发源之地。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唐朝诗人卢照邻,诗文以七言歌行体见长,诗风纵横奔放。本句出自其组诗《登封大酺歌四首》中的第二首。

所谓“日观”指的就是泰山玉皇顶东南的日观峰,而“凤辇”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至于“天门”指的则就是泰山的南天门。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日观峰上的,祥瑞的云朵一直随着皇帝的车驾飘动,而天门山处的白雪则照亮了皇帝的衣衫。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王维,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因其精通佛学,又常以禅入诗。本句出自其《送方尊师归嵩山》一诗,这是作者送别高僧方尊离去时所作,诗中充满了禅机。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嵩山在大地中央高高地擎起,有一半的高度都没入了天空之中;它就像是洞穿了黄河之下的地面,出现在黄河之南一般。

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

唐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736~740年)间,著名诗人杜甫漫游于齐、赵一带。这两句出自其《望岳》一诗,这是其在登顶泰山之前所作。

其中,“荡胸”即激荡胸怀的意思,“决眥”则是竭力睁开眼睛的意思,而“会当”即一定会的意思,至于“凌”即登上。这句话的大意是山中云气升腾,令人心中荡漾不已,也只有竭力去看才能看清归巢的鸟儿;我一定能够登上泰山之顶,看遍周围矮小的群山。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有着“诗豪”的美称。本句出自其《望洞庭君山》一诗,描绘出了洞庭山水之景的美丽。白银盘指的就是洞庭湖;青螺在本诗中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小岛——君山。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远远望去,洞庭湖中的君山呈现出一片翠绿之色,就像是一个白银似的盘子中的青色田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他的诗选材广泛,意境开阔,诗风清丽疏朗。本诗题为《山行》,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山林美景。

这首诗的大意是指,到了深秋时节,沿着一条崎岖的小路在山中穿行,而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竟然隐约住着几户人家。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且多为写景咏物之作。而本诗题为《咏华山》,却是一首五绝。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只有天在华山之上,其他的山都无法与华山比高;站在华山之巅,只要稍稍抬起头来就能看到近处那轮火红的太阳,而俯首向下看,则觉得白云就低低地漂浮在下面。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

本句出自北宋诗人、词人林逋的《相思令》一词,这是作者在行船之时看到的美景。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吴山显得十分青翠,而越山也显得十分青翠,两岸相对的青山,好像是在迎接我归来一般。口语般写诗,朗朗上口,反而更富情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家苏轼,在由黄州贬至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曾经九江赴庐山游赏。本诗题为《题西林壁》,就是他在游赏之后的惊叹之作,因富有哲理而被广为传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庐山横向去看连绵不断,而从侧面看则是一座高耸的山峰,而且从远处和近处看,它的高低也不尽相同;我之所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现在正身处庐山之中。

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日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冻如蚁。

本诗题为《峨眉山》,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这首诗的大意是指,在峨眉山西边的千里之地都被白雪覆盖了,而在峨眉山上望着北面的成都市就像是在井底一般;即便是春风如何地吹,上面的积雪都不会融化,直到五月的时候,人们依旧会被冻得瑟瑟发抖,就像蚂蚁一般蜷缩起来。

原野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本句出自其组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的第二首,这是作者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按农历计算为癸卯年),两首都是怀古言志的作品。其中,“平畴”指的是平旷的田野,而“良苗”指的是长势良好的麦苗;至于“怀新”则是指麦苗充满了生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微风吹拂在平旷的田野之上,而长势良好的麦苗则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代景平二年(424年)秋,著名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一年后称病离职。本诗出自其《初去郡》一诗,描写的正是其刚刚离任时,仿若获得了解脱一般的愉悦之情。这句话的大意是,空旷的原野凸显出了沙岸的明净,而高高的天空之上,月光也显得格外皎洁。

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

鲍照,南朝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长于诗赋和骈文。本句出自其《芜城赋》一文,这是作者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登临被战火焚毁的芜城时有感而作。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我站在废弃的芜城墙上)远眺千里之外,唯一能够看得见的只有到处飞扬的黄沙。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本句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敕勒歌》一诗,这是一首流传于北朝鲜卑族间的一首民歌,对于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及古代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见”字通“现”字,呈现、出现。这句话是说,在蔚蓝色的天空之下,茂密的青草如同茫茫的海水一般,当大风吹弯了青草,还能看见一群群的牛羊在草丛中时隐时现。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骆宾王,唐朝著名诗人,为初唐四杰之一。本句出自其《边城落日》一诗。“边气”指的是边地的云气,而“烽”指的则是古代边境上用于报警的烟火台。这句话大意为,到了黄昏时分,边地的云气渐渐地在空旷的原野上聚拢了起来,戍边的每一座烽火台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远,但却可以通过狼烟进行通信。

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

唐朝著名诗人李峤,他的诗以写景咏物之作居多,诗风清丽婉转。本句出自其《野》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草色渐渐地变得黯淡了起来,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翠绿;而明艳的花儿,在植入蜀地之后则变得更加红艳起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著名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时,曾留下不少诗作。本句出自其《宿建德江》一诗,也是当时所作。

其中,“天低树”指的是天幕低垂,就像是与树木连在了一起似的;而“近”是亲近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在空旷的原野之上,远处低垂的天幕好像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似的;近处的江水十分清澈,看着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与人亲近了许多。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他的诗以清新豪健及善用夸张、比喻而著称,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本句出自其《题宝鸡县斯飞阁》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广阔的原野之上,牛羊正与大雁和野鸭在一起觅食,而在远远的天际,那里的草木好像与天上的云朵连在了一起似的。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受命移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安置。本句出自其《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中的第二首,这是其在六月赴廉州途中所作。“鹘”指的是一种鹰类;而“青山一发”指的是青山看上去如同一根头发一般,极言其远。这句话大意为,在远处那只鹘鸟飞没的尽头,连绵不断的青山就像是一根根的头发一样,而那里就是中原之地啊!

地形磅礴接匡庐,旷野人烟乍有无。

孔平仲,北宋诗人。他的诗以写景咏物为主,诗风流丽清整、通畅明快。本句出自其《至城东作》一诗。“匡庐”指的就是庐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广袤的大地与气势盛大的庐山连在了一起,而在无边的原野上,远处的村落时隐时现。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北宋诗人陈师道,为苏门六学士之一。他的诗以拗峭惊警见长,诗风与黄庭坚相近。本句出自其《家山晚立》一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平坦的地面上最适合观看落日,而在空旷的荒野上也要比其他地方的风常见一些。

黄柑绿橘平芜路,剩水残山夕照村。

惠洪,北宋著名诗僧。他的诗多以写景咏物之作居多,语意洒落,诗风雄健俊伟。本句出自其《次韵宁乡道中》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黄色的橙子和绿色的橘子生长在长满杂草的原野中的小路两旁,而夕阳的余晖则映照在山水残破的小山村中。

平野无山尽见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南宋诗人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且以写景咏物之作居多。本句出自其代表《嘉兴界》一诗,描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美景。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辽阔的原野之上只有蓝天,看不到一座大山。而我眼前的白色有九分都是芦苇的颜色,只有一分才是烟雾的颜色。

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

吴文英,南宋词人。他的词以酬答、伤时感怀与忆悼之作居多,诗风清丽雅致,意境悠远。本句出自其代表作《宴清都》一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远处天空变得和大树一样低了,而当河水涨潮的时候,整个港口都已经停用了,只能转而向着城郊的小路走去。

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

本句出自明朝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第八出《劝农》一曲。“洒”即风吹的意思,而“翠波”指的就是麦浪;“翦翦”则是麦浪波动的样子。这句话大意为,在广阔的平原之上,青翠的小麦在微风的吹拂下就像是碧波一般“翦翦”地摇动,望着大片的绿野仿若置身画境一般。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曹雪芹,清朝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本句出自其代表作《红楼梦》第十八回中林黛玉帮贾宝玉所作的三首诗中的《杏帘在望》一诗。其中,“畦”指的是小块的土地。这句话是说,当春天种下的那一小块韭菜变绿的时候,连绵十里的水稻正在开花,并散发出了阵阵的清香。

沙漠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蔡琰,即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的女诗人。本句出自其代表作《胡笳十八拍》一诗,这是一首骚体叙事诗,作者在本诗中真实地描绘出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形。

其中,“遐”即遥远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我归乡的道路是多么的遥远啊,竟然要跨过万千云山的阻隔,而那瞬即千里的大风则卷起了飞扬的尘沙。

交河拥寒雾,陇首暗沙尘。

阴铿,南朝陈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以五言诗见长。本句出自其《昭君怨》一诗。“交河”是古县名,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西北,在本诗中指代塞外;而“陇首”即陇头,位于今陕西省与甘肃省交界处的大山,但在本诗中指代北方地区。这句话是说,在交河之地有着令人寒冷不已的雾气,而在陇头之地到处飞扬的沙尘,使得整个天地都显得异常昏暗。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阴生。

本句出自北朝齐代诗人虞羲的《咏霍将军北伐》一诗,对西汉名将霍去病的丰功伟绩进行了赞美。“飞狐”是古边塞名,位于今山西省代县附近;而“瀚海”指的就是大沙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飞狐城附近,就连白天都显得异常昏暗,而在浩瀚如海的大沙漠中,更是升起了令人愁苦的阴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本句出自其《使至塞上》一诗,这是其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奉命前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其中,“长河”指的就是黄河。这句话大意为,大沙漠中的一缕孤烟直上云霄,而在黄河之上则是一轮圆圆的落日。这是描绘沙漠景色的千古名句,逼真而壮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古体诗和乐府见长,语言瑰丽奇峭,想象也很丰富奇特。本句出自其《马》一诗。“燕山”指的是自今蓟县蜿蜒而东,直至海滨的山脉。这句话大意为,在大沙漠中,黄沙就像白雪一样漫天飞舞着,而在燕山之上的月亮好似一弯金钩一般。诗中景观瑰丽,摄人心魄。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唐朝诗人张蠙,他的诗以描写边塞风光见长,语言浑朴,意境开阔。本句出自其《登单于台》一诗。

所谓“痕”指的是沙尘垒起的痕迹,而“疑”则是怀疑、疑似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狂风之中翻飞的沙尘像浪花似的留下了一个个的痕迹,而呼啸的狂风则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

只见如山白浪飞,更堪动地黑风吹。渺茫直际九州外,汹涌常如八月时。

刘克庄,南宋诗人、词人。诗风与翁卷、赵师秀等人相近,精于词句的雕琢,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之一。这两句出自《十五里沙》一诗。

其中,“八月”是指的是沙浪如同八月十五的海潮一般汹涌。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见一座座如同小山一般的沙丘如同白色的浪花一般翻飞,但是更厉害的还是那搅得天昏地暗的狂沙;风沙铺天盖地地汹涌而来,就像是八月十五日巨大的海潮一般。

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

耶律楚材,元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本句出自其《过夏国新安里》一诗。所谓“潮”指的是沙漠中起伏的样子如同浪花一般,而天山即位于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这句话大意为,广袤的沙漠中一座座沙丘就像是一朵朵的浪花一样,天上的一声风吼,顿时使得拥有成千上万棵枫树的树林红了起来。

大漠空高尘不飞,新秋塞上草犹肥。

本句出自明朝政治家、学者左光斗的《入塞曲》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沙漠中的天空虽然很高,但却看不到翻飞的沙尘;即便是到了初秋时节,塞外的牧草依然显得十分旺盛。这句诗刻画了大草原、大沙漠天高地远的景色,以及塞上秋色的壮丽风光。

白草衰如征发短,黄沙积与阵云平。

严递成,清朝学者,本句出自其《曲峪镇远眺》一诗,这是作者在曲峪镇所见到的壮阔、肃杀的景象。其中,“征发”指的是征人的头发,而“阵云”指的则是战地的烟云。这句话的大意是,枯败的野草如同征人的白发一般越来越短,而周围的黄沙则像是战地的烟云一般越聚越多。

冷碛雨收秋草绿,大荒日落塞云黄。

本句出自清朝学者周京的《代州》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冰冷的沙碛犹如雨水一般落下,吞没了沙漠中剩下的秋草的绿色;不仅如此,在夕阳西下之时,塞外荒漠上的晚霞都被染成了黄色。边塞风光与中原迥异,从诗中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江河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本句出自《诗经·周南·汉广》一诗,这是一首恋情诗,描写一位樵夫恋上一位姑娘之后却始终无法赢取对方的欢心,借用本诗唱出了内心的惆怅。

所谓“永”即长的意思;而“方”指的是用竹木编成的木筏,但在本诗中用作动词;至于“思”则是语助词,无实际意义。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江水很长很长,是无法乘木筏渡过去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本句出自其《诗经·卫风·硕人》一诗,这是一首赞美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山歌,但本句却是对浩浩荡荡的黄河水的赞美。

其中,“洋洋”即江水盛大的样子,“活(gu4)活”指的是水流声。这句话的大意是黄河水带着滔天的波浪滚滚而来,向北流的河水发出了哗哗的水声。

江汉朝宗于海。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这是战国时魏国人托名大禹的著作,描述的是理想中在国家统一后的治理方案,而本句便出自其中。

其中,“江汉”指的就是长江和汉水,而“朝宗”指的则是诸侯朝见天子。这句话的大意是,长江和汉江向东流入大海,就像是诸侯朝见天子一般。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水》是道家经典《庄子》中的名篇,讨论的是人们应当如何认识外物,而本句便出自于此。所谓“河”指的就是黄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的到来涨了起来,所有的河流都注入到了黄河之中。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春,著名诗人谢朓出任宣城太守,因其从建康乘船,需逆长江西行。这句话出自其《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就是其在船上西行之时所作,流露出了内心的怀乡之情。

所谓“永”即长的意思,而“骛”则是奔腾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沿着长江向着西南方向逆流而上的道路还有很长,而向着东北方向流归大海的江水则奔腾不止。

云冥冥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著名诗人李白因受排挤被放逐出京。天宝四载,他由东鲁(位于今山东省境内)南游吴越。本句出自其《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描写的是其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景。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阴沉沉的雨云滚滚而来,好像就要下雨了一般,而动荡的水波之上,则生起了淡淡的烟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著名诗人杜甫病卧夔州。本句出自其《登高》一诗,是其在身体与身心的双重打击下而成的,抒发了其身世飘零的感慨及其老病孤愁的悲哀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望无际的树木在萧萧的秋风中落下了一片片的树叶,而那望不到尽头的长江水则带着滚滚的波涛奔腾而来。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著名诗人李商隐暂居于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本句出自其《小寒食舟中作》一诗,便是此时所作,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步入迟暮之年,但其对于唐王朝安危始终记挂在心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春天来了,江水上涨,我坐在舟中就像是在天上漂流一般;我已经老了,眼睛也开始发昏了,就连看着岸边的花草时都觉得是在隔着一层薄雾在看,很难看得清楚。

暮涛凝雪长淮水,细雨飞梅五月天。

武元衡,唐朝诗人,他的诗作向来以瑰奇艳丽著称。本句出自其《渡淮》一诗,也同样有着这方面的特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了傍晚的时候,滔天的浪花就像白雪一样在长长地淮河水中奔腾不已,而本该在梅雨季节飞舞的濛濛的细雨却在五月的天气里出现了。

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

本句出自唐朝诗人刘沧的《浙江晚渡怀古》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潮水发出巨大的声响退回大海之后,鸟儿们才刚刚回到自己的窝巢内;青翠的草色与碧绿的水面连成一片,这种美景竟然使我情不自禁地沉迷于当中。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本句出自其《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便是其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游赏之时所填。作者在本词中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可以说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之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崎岖陡峭的石壁直直地插入天空,而那惊人的巨浪则猛烈地拍击着江岸,每次都能卷起千层雪似的无数浪花。

浩浩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

这句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黄河》一诗。古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所以才会有“昆仑”一句。这句话大意为,有谁能够看得清楚混杂不清而又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呢?也许是因为昆仑山本身的气脉就是黄色的,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本句出自其组诗《过扬子江》二首中的第一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拨开天上密布的云雾之后,在东南方的天空之上露出了蔚蓝的天空,而当朝阳照射在滚滚的波涛之上时,上下都是一片火红之色。

淮之水,春风吹,春风洗。青于蓝,绿染指。鱼不来,鸥不起。

这几句出自北宋诗人徐积的《淮之水》一诗。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指,淮河中的河水,经过春风的吹洗,已经变得比以前更加清澈碧绿了;鱼儿不敢到这里来,鸥鸟待在这里也不愿意起飞。这几句诗,以铺陈的手法,描绘了淮水的温柔清澈。

本句出自淮南王刘安组织人编著的《淮南子·汜论训》一篇。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虽然每一条河流的发源地都不相同,但是到了最后,它们全都要流归大海。人们常以此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有时也可用来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终于汇集在了一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这两句出自其《观沧海》一诗,这是作者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九月,在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后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表达了其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其中,“星汉”指的是星辰和银河。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太阳和月亮,好像都是从这浩瀚无垠的大海之中升起来的;天空之上星光灿烂的星辰和银河,也像是从这烟波浩渺的海水中衍生出来的一样。

五湖同浸,九江丛溉。

这句话出自东晋文学家、书法家孙绰的《望海赋》一文。所谓“五湖”历来说法不一,但在本文中泛指太湖流域一带的所有湖泊;而“九江”指的则是现今长江在位于湖北省黄梅一带的九条支流。这句话大意为,太湖附近的几个大湖全都连在了一起,而长江在黄梅附近的九条支流正好可以用来灌溉。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著名诗人杜甫由夔州出三峡,后泊舟于岳阳城下,在登楼远眺之时触景生情,而作《登岳阳楼》一诗,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之情,而本句便出自于此。吴、楚指的是长江中下游的地区;坼是分裂,但在本诗中引申为划分。这句话的意思是,东南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分为二,日、月等全都照映在湖面之上。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高启,明初著名诗人,本句出自其《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泰民安的向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江和大山相互争雄而不相让,若是天下都有着如此好的形势,整个天下将会变得更加富足。这句诗名震天下,描绘出金陵江山形胜的磅礡气势。南京一带景色和诗人的诗句,一样奇伟壮观。

雨余水涨双堤远,风起荷香四面来。

蒲松龄,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本句出自其《重建古历亭》一诗,这是作者到山东济南大明湖游玩时所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雨过后,湖水长高了许多,不过古历亭距水堤坝的距离还有很远;而当一阵秋风吹来的时候,淡淡的荷香就从四面八方全都飘了过来。

风静鱼龙排日睡,水还巴蜀接天流。

清朝著名的爱国诗人刘光第,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诗以咏诵自然风光和感慨时事之作居多,诗风沉郁顿挫。本句出自其《瞿塘》一诗,这是作者途径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时所作。“排日”即连日的意思;而“水还”一句则是指江水倒流向巴蜀,在本诗中形容峡中江水回旋的态势。这句话大意为,在风平浪静的时候,鱼儿和蛟龙整日里都待在江水中沉睡,而江水到了瞿塘峡时回旋的态势就像是要折回巴蜀之地一般。

湖海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本句出自淮南王刘安组织人编著的《淮南子·汜论训》一篇。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虽然每一条河流的发源地都不相同,但是到了最后,它们全都要流归大海。人们常以此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有时也可用来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终于汇集在了一起。

本句出自其唐朝著名的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的《泛太湖》一诗。其中,“具区”即太湖,这是其别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湖雄踞于东南之地,而辽阔的湖面则和远处的天空连接在了一起。诗中的太湖美,太湖大,水天一色,气象雄浑。

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

徐照,南宋诗人,诗学贾岛,喜苦吟,为“永嘉四灵”之一。本句出自其《过鄱阳湖》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举目四望周围全是湖水,竟然没有看到一片陆地,我这条孤零零的小船就像是漂浮在天上一般。

一叶鉴中来,两岸青山起。送我红蕖万柄香,疑在蓬壶里。

这两句出自南宋学者魏杞的《卜算子·夜泛镜湖》一词。其中,“蓬壶”指的就是蓬莱和方壶,这是海上的仙山。所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我乘驾的小船倒映在湖水之中,而湖水两岸则是连绵起伏的青山;湖中无数的红莲花又为我送来了阵阵的清香,我还以为自己身在蓬莱、方壶这样的仙境之中呢!

兰舟直入空明镜。碧天夜凉秋月冷。天,湖外影。湖,天上景。

刘时中,元朝著名的散曲家,这几句出自其《中吕·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饮》一曲。“兰舟”是对舟的美称。这几句话是说,装修华美的游船直接驶入了如同明镜一般的西湖中,而在蔚蓝的夜空月亮散发着有些清冷的月光;天空就像是湖水的影子,而湖水则倒映出了天空的影像。

湖吞江作海,地尽水为天。

魏源,清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并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本句出自其《过洞庭》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湖水将大江吞并以后就成了大海,若是地面之上全都覆满了水,那么大地就变成了蓝天。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本诗题为《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作者是唐朝诗人、政治家张说。

其中,“光华”指的是阳光在水波里反射出来的光辉。所以,这首诗大意是指,平静的湖面仿若与上面的天空连在了一起,湖水之中倒映着岸边林木的影子;湖面之上突然升起的波浪,在阳光的反射下发出了耀眼的光华,恍惚之间,我还以为自己驾舟行驶到了太阳那里呢!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唐朝诗人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任杭州刺史,至长庆四年离任,返回洛阳寓所。本句出自其《春题湖上》一诗,这是作者卸任杭州刺史之前所作,描写的是杭州西湖春天里的美景。勾留即留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之所以不舍得离开杭州回京而去,其中有一半原因就在于我对西湖那如画般的美景的留恋。

无地不同方觉远,共天无别始知宽。

曹松,唐朝诗人。他的诗与贾岛相似,喜欢苦吟,工于字句的锤炼,但却未流于怪僻,另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韵味。本句出自其《南海》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等我发现这里没有一处地方相似的时候,我才知道路途的遥远;而当我抬起头来仰望着天空的时候,看着这片与之前的地方的天空为同一处时,我才发现天有多么广阔。

东南具区雄,天水合为一。

本句出自其唐朝著名的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的《泛太湖》一诗。其中,“具区”即太湖,这是其别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湖雄踞于东南之地,而辽阔的湖面则和远处的天空连接在了一起。诗中的太湖美,太湖大,水天一色,气象雄浑。

本句出自北宋学者王宷的《浪花》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西下的夕阳在辽阔的大海之上留下了一片残破的红影,就像是海水的红心一般,可这又是谁将这万里波涛的红心撕碎了呢?这句诗,精彩描绘了夕阳西下,霞光映照的江心,波光霞影闪烁不定的奇幻。

凭凌积石岸,吐吞天外山。霹雳左右作,雪洒六月寒。

苏舜钦,北宋著名诗人。他前期的诗作以直抒胸臆、揭露时弊为主,语言明快豪迈;而其后期的作品则以寄情自然山水为主,诗风幽独闲放。这两句出自其《扬子江观风浪》一诗,就是其后期的作品。

其中,“凭凌”即侵凌、进逼的意思。所以,这两句话大意为,扬子江中汹涌的波涛拍击在岸边的山岩之上,好像要将那耸入云端的高山都给吞掉一般;巨浪发出的雷鸣般的响声在江水的两岸一同响起,而那激起的浪花如同白雪一般,竟使得六月的天气多出了一丝丝的寒意。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载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周密,南宋词人。他的词多为抒发自身情趣之作,词风清雅秀润。这两句出自其《闻鹊喜·吴山观涛》一词,描写的是浙江大潮表现出来的排山倒海的壮景。

其中,“鳌载”一句意指当钱塘潮涌来之时足以令人惊心动魄,而“鳖”指的就是大海龟;至于龙起蛰是指龙从冬眠中苏醒以后,就会立刻矫腾起来。所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天空和江水都呈现出一片蔚蓝之色,而钱塘江的水更像是碧绿色的一般;咆哮而来的海潮就像是神龟背负着一座雪山一般,又像是一条条从睡梦中惊醒的巨龙,而那狂暴的大风更是将海水都吹得倒立了起来。

隔江雪浪,隐隐天风樯马。狂思横万弩,迎潮射。

本句出自清朝词人、骈文作家陈维崧的《感皇恩·晚凉杂忆》一词。所谓“江”指的就是钱塘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钱塘江上翻腾起了如雪般地巨浪,而其发出的如同纵马奔腾般的声响,随着从海面上吹来的大风传了过来;这些巨浪拍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就像是暴怒的军队一般架起了万柄弩箭迎着浪头射了出去。

波涛

渐看遥树没,稍见远天浮。渔人迷旧浦,海鸟失前洲。

这两句出自南朝梁代学者徐昉的《赋得观涛》一诗。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我望着远处的大树渐渐地消失了,隐约之间还能看见它漂浮在遥远的天边;渔人在汹涌的波涛之中迷失在了自己曾经走过的河滨之中,海鸟也找不到了它们栖息的沙洲。

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朱庆馀,唐朝诗人,这句出自其《观涛》一诗。“鲜飙”指的是挟着一股清新气流的大风,而“鱼龙”泛指水中巨大的动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大海上吹来的大风带着一股鱼、龙的清新之气,巨大的浪花就像是从山顶上喷薄而下的积雪一样,同时还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唐朝诗人姚合,他的诗以五律见长,多为写景状物之作,诗风幽折清峭,与诗人贾岛的诗风极为相近。这两句出自其《杭州观潮》一诗。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钱塘江与辽阔的大海连成了一片,就连江水的颜色也要比白云更深一些;巨浪掀起的如同白雪般的浪花不仅驱走了寒气,还带来了如同惊雷般的响声。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本句出自北宋学者王宷的《浪花》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西下的夕阳在辽阔的大海之上留下了一片残破的红影,就像是海水的红心一般,可这又是谁将这万里波涛的红心撕碎了呢?这句诗,精彩描绘了夕阳西下,霞光映照的江心,波光霞影闪烁不定的奇幻。

黑风摧山怒蛟立,霹雳车缠电火急。共工头触不周倾,蹴起崩涛高百级。

本诗题为《浙东大水行》,作者是清朝学者秦瀛。“蛟”指的是传说的海中动物,似龙;而“霹雳车”指的就是雷神的车;至于“蹴”即踢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夹杂着黑云的狂风肆虐般的吹了过来,就像是一条愤怒的蛟龙一般,而天上则是雷鸣电闪,轰隆隆地作响;共工一怒之下撞断了不周山,崩碎的石头落入海水之中,立刻就激起了百级高的巨浪。

纷纷浪掷东风里,低篷溅来无数。几朵吹翻,一窝扑碎。

吴锡麒,清朝词人、诗人。他的词多为写景咏物之作,词风清淡秀丽。这两句出自其《齐天乐·浪花》一词。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朵朵的浪花在东风的鼓动下不断地翻腾着,尤其是在那低低的船篷上更是溅上不少的浪花;有几朵小小的浪花在被东风吹翻过去的同时,还有几朵则被完完全全地吹碎了开来。

潮水

潮落晚洲出,浪罢沙成文。

本句出自其南朝梁代诗人江洪的《江行》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到了晚上,海潮才逐渐地退去,这个时候江水之中的沙洲才慢慢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不过,在一层层波浪的作用之下,岸边的沙子则形成了一道道波纹状的纹路。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相传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次到杭州游玩,夜晚投宿于灵隐寺。时值秋夜,宋之问心里有事儿睡不着,于是就出来走走。出来后看到夜色朦胧,秋风瑟瑟,他触景生情地吟道:“岭边树色含风冷。”

他还想吟个下联,却一直想不出来,便一直反复吟诵这句诗。这时,一位老僧走出来,应口念道:“石上泉声带雨秋。”宋之问听后,佩服地向老师傅拜谢,并对老师傅说:“我见灵隐寺风景秀美,本想作首诗纪念,却只作了一半,还请老师傅赐教。”说着,随即吟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老僧未加思索的答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句诗不仅以高超的语言恰切描述了灵隐寺景色,而且声势不凡,大气磅礴。宋之问听后,更加佩服老僧了。经过一番交谈,才知对方就是著名诗人骆宾王。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本句出自其《送邢桂州》一诗,这是作者在友人邢济就任之前所作的一首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夕阳西下之时,湖面上粼粼的波光与落日的余晖连成了一片耀眼的白色;当潮水滚滚而来之时,整个天地好像都变成青色的了。在本句中,作者通过变幻的色彩凸显出了湖海的浩渺与潮水的汹涌,描绘出了一幅宏伟壮阔的美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朝诗人王湾,因其对江南的美景多有留恋,过经常往来于吴楚之间,就连他的诗作之中也有不少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本句出自其《次北固山下》一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其中,“风正”就顺风的意思,而“悬”则是高挂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潮水已经漫过了两岸,如此一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了;现在我们是顺风行船,正好可以将船帆高高地拉起来。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这两句出自其北宋文人潘阆的《酒泉子》一词。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我站在江边等待着涨潮的到来,此时,全城的人都已经挤在了一起凝望着江面;片刻之后,江潮裹带着雷轰鼓鸣般的巨响奔腾而至,当我看到如此盛大的情景之时,我还以为大海里的水都涌入到了钱塘江里!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本句出自其组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首中的第二首。

所谓“越山”指的就是钱塘江附近的山,而“浑”就是简直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根本就难以测知这道浪花有多高,因为,整个越山都被这道浪花给包裹住了。

江上潮来浪薄天,隔江寒树晚生烟。

刘子翚,北宋末南宋初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以交游唱和之作居多,诗风清爽明快。本句出自其《江上》一诗。

其中,“薄”即迫近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江水涨潮之时,能够涌起滔天的巨浪,即便是大江对岸四季常绿的大树之上,也会在傍晚的时候腾起一层烟雾。

日出渐看云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本句出自北宋末南宋初的理学家、诗人刘子翚的《次韵张守壶山》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空气中的云雾渐渐地散了开去,不过,在潮水还未涨来的时候,我却从海面上刮来的海风之中感觉到了一股寒凉之意。

涛头汹汹雷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

这两句话出自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观潮》一诗。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潮水的浪头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而在此之前的江面还如同镜子一般平静;虽然潮水来得既快又壮观,但这却不如驾着帆船顺着浪头穿梭于青山之间。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张岱,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本句出自其代表作《白洋潮》一文。

其中,“蹴起”即跳起的意思,而“镞”字通“簇”字,至于“镞镞”则是之浪花攒聚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渐渐地近了一些,潮水不但喷出了泡沫还溅起了一朵朵的水花,蹦蹦跳跳的样子如同百万头的雪狮一般,遮蔽了整个大江奔流而下,后面好像有着愤怒的惊雷在鞭打着它们一样,使得这百万头雪狮聚集在一起,竟然没有一头敢于落在队伍的后面。

江逆飞,海立起,天风刮海见海底,涌作银涛劈天驶。

魏源,清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本句出自其《钱塘观潮行》一词,描绘出了潮水来势汹涌,似大江倒转般的壮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江水倒转飞腾,而海浪则直立而起;天上狂风大作掀起了大量的海水,简直就快要见到海底了,而那涌起的潮水更是形成了银色的巨浪,带着劈天之势汹涌向前。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这两句出自清朝著名词人吴伟业的《沁园春·观潮》一词。

所谓“砉”指的是浪涛声,而“灵妃”指的是仙女宓妃,至于“冯夷”指的则是水神。因此,这两句话大意为,到了农历八月份,潮水汹涌而来,千尺高的大山,居然发出了断裂般的巨响;看着那滚滚的浪头既像是仙女宓妃的回眸一笑,又像是神鱼在水中戏耍,水神冯夷前去击鼓,其他人则骑着白马前去迎接。

云垂海立涌金鳌。隔岸越山浑不见,水比山高。

这两句话出自清朝词人查慎行的《浪淘沙·钱塘观潮》一词。其中,“涌金鳌”形容的是潮水卷着漩祸,似有无数金龟在其中涌动一般;而“越山”指的就是越地的青山;至于“浑”则是完全的意思。所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潮头腾空而起,就像是白云垂在了海面上一般,而那翻腾的潮水,就像是有着无数的金龟在里面涌动一般;江水对岸的青山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因为那潮头比对面的越山还要高。

清泉

在夏则冷,涉冬而温。

傅咸,西晋文学家、辞赋家。他的赋多为抒情咏物之作,其中还蕴含着不少的生活哲理。本句出自其《神泉赋序》一文。

其中,“涉”是进入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在夏天的时候,人们总觉得泉水非常冰爽,而进入冬天以后,则会觉得泉水有些温热。

神井堪消疠,温泉足荡邪。紫苔生石岸,黄沫拥金沙。

这两句出自北朝齐代诗人刘逖的《浴温汤》一诗。“疠”是疫病的意思;“荡邪”则是驱除邪气的意思。这两句话大意为,神奇的井水竟然可以消除疫病,而那温泉之水却足以驱除所有的邪气;紫色的苔藓生长在岸边的石头上,而那泛着黄色泡沫的泉水,就像是在向外涌着金沙一般。

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

庾信,北周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前期的诗作以宫体诗为主,言辞轻艳流荡,而其后期的诗赋则以抒发怀念故国的情怀为主,诗风略显苍劲、悲凉。本句出自其《寻周处士弘让》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泉水飞流而下溅起的水汽,如同蒙蒙的细雨一般,而天上堆积起来的云朵已经有几层楼那么高了。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本句出自其代表作之一的《过香积寺》一诗,描绘出了山中古寺的幽深静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中危石耸立,泉水流动的声音也是时有时无;到了傍晚时分,清冷的日光,照射在幽深的青松之上。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东溪玩月》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幽静的山谷之中,泉水流动的声音显得格外的清晰;幽深的岩石也逐渐地显露了出来,而周围青色的雾霭也已经慢慢地散了开去。

泉眼高千丈,山僧取得归。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唐朝著名诗人姚合,他的诗以五律见长,多为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境况之作,诗风幽折清峭,与时人贾岛齐名。这两句出自其《僧院引泉》一诗。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泉眼在高逾千丈的大山之上,而山中的僧人却能将其引到庙中;他们将一根根竹子当做水管引来泉水,然后又凿开石头挖成沟渠,引水穿过。

素色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李绅,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为交游纪行之作,另有少量写景咏物之作,诗风恬淡高远。本句出自其《别石泉》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透过清澈泉水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没有其他的一点颜色,而有部分潜流的泉水则在青石之下隐隐发出了流水声。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郑谷,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多为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出了其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风略显清新通俗。这句话出自其《石门山泉》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泉水从那白云漂浮的边际而来,而栖息在岩石上的猿猴正好可以看见泉水从高山上流淌而下。

万木长不住,细泉听更深。

曹松,唐朝诗人。他的诗以五言律诗见长,工于词句的雕琢,诗风幽深,多有清苦淡宕的气味。本句出自其《题湖南岳麓寺》一诗。

其中,“长”是生长的意思。而这句话的大意是指,万木不停地生长,根本就没有停歇的时候,看着这条细细的泉水,若是大家仔细倾听一番的话,还能听到更加幽深的响声。

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闲。无人知落处,万木冷空山。

这两句出自唐朝诗人曹松的《商山夜闻泉》一诗。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从月亮上倾泻而下的泉水从未间断过发出声响,而当我坐在泉水边的时候倒是觉得内心平静了许多;没有人知道泉水最终落到了哪里,在这座空空的大山之中,只有一片充满肃杀之气的树林。

一勺如琼液,将愚拟望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唐朝诗人、散文家皮日休,他的诗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另有少量写景咏物之作,诗文兼具奇绝与朴素两种格调。这两句出自其《聪明泉》一诗,这是作者路经今安徽省宿松县的聪明泉时所作。

其中,“贪泉”是指饮过此泉水后,就会产生贪婪的念头。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饮一勺清泉水仿如是饮了一勺琼浆玉液一般,本来愚钝的人就变聪明了,只与那些贤者有一点的差距;若是有人发现自己的心理并未发生改变,那就和饮用贪泉没有什么分别了。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被贬滁州。本句出自其《醉翁亭记》一文,这是作者于仁宗庆历六年,与众友人一同到醉翁亭游玩时所作。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我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只见一道泉水从两山之间飞泻而下,原来这就是酿泉啊!

无风到底尘埃尽,界破冰绡一片天。

本句出自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曾巩的《金线泉》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没有风的时候,所有的尘埃全都落在了地面之上,而那金线泉却如一匹薄而洁白的丝绸,刺破了天空,将另一幅景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惊湍怒涌喷石窦,流沫下泻翻云湖。

王守仁,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及军事家。本句出自其《咏趵突泉》一诗,这是其游历于济南时所作。

所谓“石窦”即石穴;而云湖本意是指云烟浩渺的湖面,但在本诗中指代的是大明湖。这句话的意思是,泉水从泉眼内湍急地喷涌出来,同时还发出了巨大的响声,大部分漂着水花的泉水全都直直地泻入了云烟缭绕的大明湖内。

石激湍声成虎吼,泉涌清响作龙吟。

本句出自明朝学者刘敕的《咏黑虎泉》一诗。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湍急的泉水击打在岩石之上发出了虎啸般的响声,而泉水从泉眼处涌出的声音则异常清亮,仿若龙吟一般。这两句诗,从声音的角度描写泉水,具有独特视角和韵味。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

本句出自明朝诗人晏璧的《北珍珠泉》一诗,描写的是济南城北珍珠泉的美景。

其中,“白云楼”指的是珍珠泉附近的楼阁。这句话的大意是,在白云楼下,珍珠泉水在不停地涌动着,每一滴泉水都如珍珠一般,可以清晰地映射出红红的太阳。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明朝文学家袁中道,为“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齐名,合称“三袁”。本句出自其《夜泉》一诗,描写的是夜半时分的山泉美景。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流动的泉水在皎洁的月光下,仿若一条堆满积雪的小溪。

倒洒万斛珠,翻飞千寻玉。有龙蟠其下,喧极眠更熟。

顾贞观,清朝文学家,这两句出自其《开先漱玉亭》一诗。其中,“斛”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刚开始时十斗为一斛,后改成五斗为一斛。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飞流而下的泉水就像是万斛珍珠一样洒落了下来,而翻飞的泉水就像是一块千寻长的白玉;水中有龙盘踞在下面,虽然喧闹声很大,但它好像睡得更加香甜了。

大泉喷玉碎,小泉吐珠圆。细磷石罅出,造化何自然。

这两句出自清朝学者劳之辨的《温泉》一诗。“罅”即缝隙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较大的温泉之中,从泉眼中喷出的水就像是破碎的白玉一般,而在小的温泉中,从泉眼中喷出的水就像是圆圆的珍珠一般;而当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来的时候却只有细细的一股,到了现在我才知道,大自然的造化之力有多么的神奇啊!

无心何自热,有本得长清。

王铎,清朝诗人、书画家,本句出自其《宁远温泉》一诗。其中,“本”是源头、泉眼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泉水根本就没有心,它们怎么会自己发热呢?不过,它们只要有泉眼,就能长期地保证泉水的清澈。

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水面,瑟瑟然,累累然。

这几句话出自清朝文学家王昶的《游珍珠泉记》一文。“泉”指的便是珍珠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内。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指,只见一股股的泉水从沙土中涌了出来,时聚时散,时而中断时而连续喷涌,忽快忽慢;当太阳光的照射下,大的水珠如同珍珠一般,而小的水珠则如珠玑一样,每颗水珠都从水底直直地冒出了水面,一串一串似的,显得碧绿透亮。

溪涧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本句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一诗,这是一首赞美西周奴隶主宫室落成的歌辞。

其中,“秩秩”即溪水流动的样子,而“斯”是这的意思,“干”指的则是山间的溪水,至于“幽幽”指的是溪流深远的样子。这句话的大意是,山间清澈的溪水缓缓地流动着,这就使得终南山显得愈加深幽和清静了。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本句出自其组诗《归田园居》五首中的第五首,这是作者在晋义熙二年(406年)辞去彭泽令后所作,表现出了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所谓“濯”即洗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涧的流水清澈见底,正好可以在途中休息的时候洗洗脚。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王维,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这几句出自其《青溪》一诗,这是作者归隐后所作,表现出了其内心的闲适之情。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指,溪水随着山势的变化千回万转,剩下的路程虽然不足百里,但却曲折难行;溪水从乱石中流过,发出了不小的声音,而山中的松林则显得格外静谧、秀美;溪水中的菱藕、荇菜等全都随波荡漾,而那清澈的溪水中则倒映着芦苇的身影。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本诗题为《栾家濑》,作者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细致地描绘出了栾家濑的美景。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在“飒飒”的秋雨中,清澈的溪水从岩石上湍急地流过,激起了一片片的水花,使得白鹭受惊而飞,而后才敢再次落下。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李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这句话出自其《东鲁门泛舟》,这是作者寓居东鲁时所作,描述的是他在月下泛舟的情景。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落日的余晖下,溪岸边的沙子显得异常明亮,与天空的倒影十分清晰地分了开来,而在迂回荡漾的水波之中,溪中的石头好像也摇晃了起来。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本句出自唐朝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张旭的《桃花溪》一诗,这是作者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的意境而作。

其中,“洞”指的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描绘的桃源洞,而青溪指的就是桃花溪。这句话是说,虽然每天都能看到无数凋落的桃花随着流水漂流而去,但是,桃花源的洞口到底是在清溪的哪一边呢?

清溪见底露苍苔,密竹垂藤锁不开。应是仙家在深处,爱流花片引人来。

吴融,唐朝诗人。他的诗多为流连光景及艳情酬答之作,诗风凄清婉丽。这两句话出自其《清溪》一诗。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透过清澈的溪水可以清楚地看到溪底的青苔,一根根倒垂着的树藤紧紧地缠着密密的竹林,就像是将整个竹林都锁住了一般,无论如何都打不开;在这深处应该是仙人住的地方,他们很喜欢在溪水中抛些花瓣引得别人来寻。

湛湛清水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

唐朝诗人郑谷,他的诗多为表现士大夫闲情逸致的写景咏物之作,语言通俗平易,诗风清新明快。本句出自其《浯溪》一诗。其中,“湛湛”即清澈的样子。这句话的大意是溪水清清,青山重重,这里既有白色的云朵也有白色的鸟儿。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北宋词人张先,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不过,本句却出自其所作的《题西溪无相院》一诗,描写的是秋雨初晴后湖州西溪上的景致。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溪水中漂满了浮萍,而在萍叶间的空隙中则倒映着远处青山的倒影;此时,有一艘小船正向这边驶来,时不时还能听到船舷擦动水草时产生的响声。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本句出自北宋文学家宋祁的《九日置酒》一诗,描绘的是作者在登山途中的所见之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场秋雨过后,溪水变得更加清澈了,而天空也变得更加明净了,天上的太阳只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痕迹,即便是到了傍晚时分也无法形成晚霞。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句出自其《天童山溪上》一诗。这句话的大意是指,在溪水的源头且没有人的密林深处,只有那些生长在幽暗处的鲜花通过溪水将自己的清香传递出去。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变法失利后,便辞去相位而退居金陵居住。本句出自其《钟山即事》一诗,这是其在金陵居住时到钟山游玩时有感而作,表达出了内心的不平。“弄春柔”指的是在无限的春意之中摆弄出柔美的姿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间的溪水,环绕在竹林周围悄无声息地流淌着,而竹林西边的花草也在无限的春意之中摆弄着自己娇柔的身姿。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本句出自其《行香子·过七里滩》一词,这是作者巡视富阳、新城时所作。

所谓“沙溪”指的是白天的溪水,而“霜溪”指的是清晨时的溪水,至于“月溪”指的则是月光照耀下的溪水。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白天的时候,可以透过清澈的溪水看到水底;在早晨的时候,溪水之上带有一层清冷的霜意;而在晚上的时候,溪水在皎洁的月光下显得异常明净。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本句出自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的《秋月》一诗。“青溪”指的是清澈的溪水,而“澄鲜”指的则是溪水明净、清新的样子。这句话是说,清澈的溪水从青翠的山峰之上倾泻而下,极为明净的溪水在半空中与蔚蓝的天空变成了同一种颜色,给人带来一种空明澄澈的感觉。

溪桥雨过看新涨,高柳鸣蝉,荷叶田田。指点儿童放鸭船。

吴伟业,清朝著名诗人、词人,这两句话出自其《丑奴儿·村居》一词。其中,“田田”指的是荷叶漂浮于水面的样子。这几句话意思为,雨过天晴之后,我站在小桥之上,看着溪水涨了多少;在高高的柳树上蝉声不止,而池塘中的荷叶则静静地浮在水面之上;此外,还有不少人在教孩子们如何将船上的水鸟放入水中捕鱼。

谁送半城绿,恰是两溪风。茫茫银涛雪浪,天水有无中。每到簟纹平处,不觉水香肥极,一色玉玲珑。

清朝词人陈维崧,他的词多为感时伤事之作,诗风沉雄浑厚。这几句出自其《水调歌头·溪泛》一词。

所谓“簟纹”即水纹。因此,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指,是谁送来了半城的绿色,原来是从两条小溪上吹来的春风啊!广阔的水面掀起了洁白如雪般的波浪,溪水就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一般;每次等到水纹停下来的时候,除了能够看到其如玉般玲珑剔透的样子,还能感觉到一股股浓郁的清泉之气。

漱玉风生颊,跳珠雪溅肌。

本句出自清朝学者查慎行的《南柯子·初入麻阳溪》一词。其中,“澈玉”指的是溪流拍击在石头上,形成的水花晶莹如玉。这句话的大意是溪水拍击在水面上形成了一朵朵如白玉般晶莹的水花,在微风的吹拂下,他们就像是一颗颗珍珠一样,跳跃着落到了我的脸上和其他肌肤之上。

十里新晴,半汀残霭,兰桡细画秋漪。

这句出自清朝词人杨夔生的《一萼红·秋霖乍晴同人泛舟环溪》一词。“兰桡”是对船桨的美称,而“秋骑”指的就是秋天时水面上的涟漪。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天气刚刚放晴,沙洲之上还残留有一点雾霭没有散尽,船桨在溪水中轻轻地划着,荡起了一片片的涟漪。

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张九龄,唐朝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以五言诗见长,语言清丽,感情真挚,诗风朴素遒劲。这两句话出自其《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一诗,这是其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之前所作,并通过对庐山瀑布的赞美,抒发了胸中的豪情壮志。

其中,“红泉”指的是在阳光映照下的瀑布,而“重云”指的就是层云。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红光的瀑布从高达万丈的山岩上飞流直下,周围竟然形成了一层半红半紫的雾气,它就像是从那重重白云中洒落的一般,快速地穿过众多的杂树奔流而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著名诗人李白初次攀登庐山之时共作诗《望庐山瀑布》两首,而本诗便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其流传最为广泛的名篇之一。

所谓“香炉”指的是香炉峰,位于庐山北面。因此,这首诗的大意是指,太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竟然升起了淡淡的紫烟,远远地就能看见庐山瀑布高高地挂于山川之间;当我看到庐山瀑布从三千尺高的山峰上飞流直下之时,我还以为这是从九天之上的银河中倾泻而下的呢!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唐天宝元年至天宝三载(744年),著名诗人李白在长安为送友人王炎入蜀送别时作《蜀道难》一诗,目的是为了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还长安,而本句便出自于此诗。

其中,“喧豗”指的是瀑布发出的轰响声,而“砅”是撞击的意思,至于“转”即翻转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水流湍急的瀑布争相喧闹着从山岩上飞泻而下,而当水流撞击在岩石之上大地都为之震动,同时还发出了万雷齐鸣般的响声。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秋,著名文学家、书家苏轼任徐州知州。这两句出自其《百步洪》,就是其在徐州任职时到百步洪游玩时所作,形象地描绘出了百步洪的水势湍急。

其中,“隼”是一种鹰类,而“下注”即下奔的意思,至于“柱”指的则是琴上系弦的小柱。所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汹涌的流水如同鹰隼急转直下时捕捉逃跑的兔子一样,而其宏大的气势仿若无数骏马从千万丈高的上坡上飞奔而下;琴弦绷断了就像离弦之箭一般快速地从我手中脱离,迅若闪电般的泉水从缝隙中飞落而下,同时还激起一颗颗如同珍珠一般的水滴在荷叶上翻滚。

琉璃滑处玉花飞。溅珠玑,喷霏微。谁遣银河,一派九天垂。

李纲,南宋末年著名的军事家、词人,这几句话出自其《江城子·瀑布》一词。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琉璃一般的泉水滑过之时激起了一朵朵如同白玉一样的水花,又好似珍珠一般乱溅;瀑布之上笼罩一层薄雾,看上去朦朦胧胧的,只是不知道是谁派遣银河之水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的。

分清裂白两派出,跳珠跃雪双龙争。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多以写景咏物之作居多,诗风清新明快。本句出自其《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一诗。

这句话的大意是指,清澈的泉水被分成了两部分飞流直下,而它们却像两条飞龙一般,正追逐着那如雪般飞溅的水花。

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雷声惊裂龙伯眼,雪点溅湿嫦娥衣。

这两句话出自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漱玉亭》一诗。

其中,“庐阜”指的就是庐山,而“龙伯”指的则是神话传说中巨人国的人。这句话大意为,自从庐山之上有两条如同白练一般的瀑布出现以后,银河就被分成了两部分;如雷鸣般的响声惊得龙伯的眼睛都快裂开了,而如雪般的水花则溅湿了嫦娥的衣裳。

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

徐宏祖,号霞客,是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这几句话出自其《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一文,这是其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月初九至十五日之间游览雁宕山时所作的日记。

其中,“龙湫”指的是雁荡山有大龙湫、小龙湫,均是瀑布下方的水潭,但在本文仅指大龙湫;至于“眩”是眼花的意思;而“怖”则是害怕的意思。所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瀑布直泻而下,轰然之间捣入了大龙湫内;周围的山岩如刀削般陡峭,根本就不容纳不了这些潭水,只能腾空飘荡,令人看得眼花缭乱但又有着丝丝的恐惧之意。

瀑布之水源何来,划然下裂长峰开。下士目骇自天落,绝顶乃有千盘回。

蒋士铨,清朝诗人、戏曲家,这两句话出自其《开先瀑布》一诗。

所谓“瀑布”指的就是源出于庐山汉阳峰顶的开先瀑布,而“下士”则是作者对自己的谦称。这句话大意为,瀑布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就像是山峰突然开裂,然后就从山顶之上倾泻而下似的;当我看到瀑布从天而降时,我的内心无比震撼,即便是从山顶倾泻而下,那也是经过了重重曲折才做到的。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同澜怒立猛欲跳。

这两句出自清朝文学家、诗人袁枚的《到石梁观瀑布》一诗。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瀑布水如同从银河中倾泻而下一般,快速地掠过青松的树梢,就像有人驾着一辆白色的马车在空中来回跑;但是,就在上面的流水快要落到底时,却遭遇到三眼头的拦截;当瀑布的水落入潭中以后,激起了一道道大大的浪花胡乱的跳跃着。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

这两句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南塘暝兴》一诗。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在落日的余晖下,清澈的池水显得有些昏黄,而美丽的晚霞此时也渐渐地暗了下去消失了;荷叶在秋风之中就像是一把摇动着的破扇子,随着荡漾的水波,月亮在池塘中的倒影就像是一颗珍珠一般。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杜牧,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受杜甫等人的影响较大,选材广泛,且诗风雄浑峭健,与时人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本诗为其所作的《盆池》一诗。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碧绿的池水就像是在长满青苔的地面上凿出来的一般,又偷下了一小块蔚蓝的天垫在了池底;白云倒映在如同明镜般的水面上,而皎洁的月光则洒落在石阶之前。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见底空。有日晴来云衬白,几时吹落叶浮红。

唐朝诗人吴融,他的诗多为流连光景及艳情酬答之作,诗风清新婉丽。这两句话出自其《秋池》一诗。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一丝丝的秋凉之意全都融溶入了碧绿的池水之中,而一片澄明的池水则清澈见底;等到晴天的时候,还有几朵白云作为陪衬,时不时还会有几片落叶和落花漂流在其中。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本句出自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一诗,并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等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朴素自然的美景,表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惜”即爱惜的意思,而“晴柔”指的就是晴天里柔和的风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股股细流从泉眼中悄无声息地流了出来,而那浓密的树荫则在阳光明媚的时候非常欢喜地倒映在了池水之中。

池潭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东晋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同时也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本句出自其《登池上楼》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池塘周围长出了青草,园林中的鸟儿也换成了其他的种类。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为描写山水田园及隐居逸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其《万山潭作》一诗,这是作者到万山游玩时所作。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坐在潭水边的磐石之上垂钓,看着清澈的潭水,我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安详了;鱼儿在潭水中的树影下缓缓地游动,而山上的猿猴则倒挂在山间的藤条之上。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李白,唐朝著名诗人,本句出自其《安州应城玉女汤作》一诗。“然”字通“燃”字,意思是指花红似火。这句话大意为,空气中充满了花草的香味,而火红色的桃花则随着池水慢慢地涨了起来。

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人闲流更慢,鱼戏波难定。

唐朝诗人刘长卿,他的诗以五律见长,诗风简练浑括。这两句出自其《花石潭》一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潭水如同空气一般透明,但是进出的群山全都倒映在了潭水之中;不仅人闲下来了,就连潭水流动的速度也慢了许多,在水中嬉戏的鱼儿使得潭水之中的水波久久不能平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本诗为其所作的组诗《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一首。在本诗中,作者以源头活水作喻,形象地表达出了自己读书时的感受。

这首诗的大意是指,那个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明净的天空和朵朵白云一同徘徊在池水之中;那座池塘中的水为何那样清澈呢?原来是因为在池塘之中有个泉眼在为它不停地涌出新鲜的池水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本诗题为《雨后池上》,作者是北宋诗人刘攽,描写的是春雨过后池塘上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其中,“淡磨”即轻磨拂拭的意思,而“檐楹”指的就是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所以,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春雨过后,池面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就像是经过打磨后的明镜一般清晰地倒映出了屋檐下的梁柱;忽然之间,一阵东风吹来,岸边的垂柳便随风舞动了起来,然后便从池塘中的荷叶上传来了无数的响声。

绿水满池塘,点水蜻蜓避燕忙。

李之仪,北宋词人、诗人。他的诗以写景抒情及唱酬应答之作居多,词风清新婉丽。本句出自其《南乡子》一词。这句话的大意是指,碧绿的池水溢满了整个池塘,而水面上的蜻蜓则都在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正在忙碌的燕子。

天上莫疑银汉,池底亦自青天。白云徐动玉皱,明月初起珠圆。

王世贞,明朝诗人,为后七子之一。这两句话出自其《天池》一诗。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蔚蓝的天空清晰地倒映在了清澈的天池水中,对此大家不要将此误认为是天上的银河;缓缓移动的白云就像一块块白玉堆在一起的一般,而刚刚升起的明月则如珍珠一般圆润。

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他的词以写景咏物之作居多,词风清新婉丽。这几句话出自其《忆秦娥·龙潭口》一词,抒发了其对世事兴亡的感叹。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蛟龙的洞穴就在那阴森而又幽暗的深潭底部;而天上的那轮明月倒映在谭水中,就像是另一个蛟龙窟一般,上面满是兴亡交替的痕迹。

岩石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本句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一诗,表达了作者对权臣跋扈、政权腐朽的哀怨忧愤之情。其中,“节”指的是山高耸的样子,而“南山”指的就是终南山,至于“岩岩”则是说山石堆积的样子。这句话大意为,看那高峻巍峨的终南山上,上面堆积着一块又一块的巨石。

连山蔽亏,巨石嵚崎。上兴云而蔚荟,下激水而推移。

陈正见,南朝梁代文学家,这两句出自其《石赋》一文。所谓“嵚崎”指的是山石高峻的样子,而“兴云”指的则是说云乃触石而生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山上的巨石由于山体的遮蔽而半隐半现,只是露出了高峻的轮廓;在巨石的顶端,周围有着缭绕的云雾,而在巨石的下面,则有着湍急的水流在不停地流淌着。

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

这两句出自唐朝诗人童翰卿的代表作《昆明池织女石》一诗。所谓“脉脉”指的是织女石含情的样子,而“盈盈”即美好的样子。这两句话是说,织女石见到人的时候只是象征性地流露出了一些温情,而当它临近昆明池水的时候,则显露出了更加美好的样子;它用青苔为自己的衣裳染色,而那涌动的水波声则是它操作织布机时发出的响声。

突兀山城抱此州,江间怪石拥戈矛。

李东阳,明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同时也是茶陵诗派的重要代表作家。这句话出自其《薪州江中怪石》一诗。其中,“突兀”指的是江中怪石峻险的样子。所以,这话大意为,江中峻险的怪石围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小洲,而突出在外的部分则像是一根根锋利的矛一般。

一片千人石,莹晶若有神。剑光销不尽,留与醉花人。

袁宏道,明朝文学家,他的诗多为抒发其闲情逸致之作,只有少量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情感表达率真自然。这两句出自其《虎丘》一诗,这是其到虎丘游玩时所作,另有《虎丘记》一文相和。“千人石”指的就是苏州虎丘。而这两句话的大意是指,虎丘山上有着足以容纳千人的空间,在那晶莹剔透的巨石之中仿若有神灵居住一般;虎丘之上仿佛有着消散不尽的剑光,那是留给我们这些醉酒之后赏花之人看的。

乱石势腾攫,狞恶各异姿。似嗔舟船逼,列阵前相追。

清朝诗人、书法家赵执信,他的诗多为写景之作,另有少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诗风沉雄峭拔。这两句出自其《行十八滩中》一诗。

所谓“腾攫”指的是水中巨石腾耸、跳跃的样子。因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十八滩中的乱石大多呈现出了准备跳跃的姿势,看着它们那种狰狞的样子,竟然没有一块是相同的;它们好像是在嗔怪我的小船向着他们逼近,所以才会列成阵仗从前面对我进行阻截。

道环衬.tif

道环衬.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