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124

谓手足二经。六气止合六经。足之六经。上合于手。故止曰上下同法。而不言手之小肠。足之膀胱也。六经皆然。)少

阴之阴。名曰枢儒。(儒、说文。柔也。王氏曰。顺也。少阴为三阴开阖之枢。而阴气柔顺。故名枢儒。)上下同法。视

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四时刺逆从论

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

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此言经脉之

气。从经脉而出于孙络。从孙络而溢于皮肤。复从皮肤而入于肌肉筋骨。故曰。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阴、谓经脉也。

言脉气之环转。从经而出。复从外而内注于骨。诸经皆然。此论三阴。而少阴又主冬主骨。故复申明之。王芳侯曰。其

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论邪气之从外而入。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论正气之从内而出。)心主之阴。名害肩。(阴、

谓厥阴之络也。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肩、任也。谓任一身之阴。阴极而一阳加之。故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曰。

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上谓手厥阴心主。下谓足厥阴肝经。此篇论络脉经脉。而手厥阴心主主脉。

故提手厥阴焉。)太阴之阴。名曰关蛰。(蛰者。阴藏蛰动之虫。盖气藏于阴。而欲动蛰于外。乃太阴关之。故名关蛰。

夫内为阴。外为阳也。荣卫篇曰。太阴主内。太阳主外。枢转外出之阳。而太阳关之。故名关枢。阴藏动蛰之气。而太

阴关之。故名关蛰。两阳合明。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以阳盛而一阴加之。故曰害蜚。阴极而一阳加之。故

曰害肩。少阳主三阳之枢。故曰枢持。少阴主三阴之枢。故曰枢儒。以三阴三阳对待论之。命名之义自得矣。)上下同法。

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六脏六腑。所合十二经之络脉。各

分属于皮之部署。)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

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此言邪入于经。有不动脏而溜于腑者。传入于腑。谓入于大肠小肠胃腑也。廪、积也。夫

经络受邪。则内干脏腑。其脏气实者。不必动脏。则溜于腑矣。盖阳明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邪入于胃。则积于肠胃

之间。为贲响腹胀诸证。)邪之始入于皮也。 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

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铄 破。毛直而败。(此论邪之有入于经络。而虚陷

于内者。有留于筋骨之间。而为筋挛骨痛者。盖皮肉筋骨。皆属气分。络脉经俞。皆属血分。经络内连脏腑。是以经络

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如不入于络。则留于皮肉筋骨之间。为外皮肤所中也。 然、寒栗逆起之貌。邪盛于络。则变

见青黄赤黑之色于皮部。转入于经。则感脏腑之气虚而陷下也。如留于筋骨之间。则为筋挛骨痛。铄肉破 。毛直夭焦

之败证。)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

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帝曰。善。(此言邪入于经。而内

干脏腑也。不与、不及也。言皮毛之表气微虚。以致邪入于经。而为干脏之危病也。)

<目录>卷七

<篇名>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属性: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此承上章而复问也。言络脉之五色各异。而

为痛痹寒热之证者。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言经脉有五行之常色。络脉则随四时之变而无

常色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此言经脉应五脏。

故有常色也。经、谓十二经脉。五脏具五色。亦皆应其经脉。而为青黄赤白黑之常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帝言经脉应五脏而成五色。络脉之阴阳。亦当应其经矣。)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此言阴络应经脉而成五色。阳络随四时而成五色也。阴络者。六阴经之络。应五脏之经。各有常色而不变。阳络者。

六阳经之络。合六腑之阳。随四时之春青夏赤秋白冬黑。并为变易者也。此皆四时五行之常色。谓之无病。若四时之中。

五脏之络。见青黑为寒。见黄赤则为热矣。王芳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六腑为阳。外应三阳

之气。五脏为阴。内合地之五行。是以阳络随天之四时。色变无常。而内通于五脏。五脏内应五行。而外合于三阳。脏

腑阴阳。又互相交合者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

谓之寒热。帝曰。善。(此言色变之因于寒热也。泣同涩。凝泣淖泽。谓络中之血气。此皆常色。谓之无病八字。当在随

四时而行也之下。误脱在此。王芳侯曰。内因之寒热。由阴而及阳。外因之寒热。由阳以及阴。是以病色之无分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