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175

同。是神气已复。但身不康健而形尚瘦瘠。故当存养其神。和调其气。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得时化之

养。渐乃彰着矣。此气运养身之大要也。愚谓伏羲神农黄帝。乃治世之圣人。出世之真人。如曰养之和之。静以待时。

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皆治世语。盖欲使世人顺天地之和。以养此身形神气。如曰上

古有真人者。中古有至人者。盖谓此真之易失而不易得也。如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 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盖谓治世之圣贤。能修此身。自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好道之士。当知生

此天地气交之中。宜顺时调养此神气。苟此真不失。亦能归于真人。若妄为世外之事。犹恐堕落旁门。)

<目录>卷八

<篇名>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属性:此篇论六气主司天于上。在泉于下。五运六气运化于中。间气纪步。为加临之六气以主时。五六相合以三十年为一

纪。再纪而为一周。故名六元正纪大论。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六化、谓司天在泉。各有六气之化。六变、谓

胜制之变也。胜复者。谓五运之气。亦复其岁。有相胜制。而治之不全也。甘苦辛咸酸淡。谓五味所资。生化有浓薄。

成熟有多少。先后之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也。此承上章而言司天在泉之气。胜制其五运。五运之气。制胜

其司天在泉。今欲调之正味。使气运和平。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盖尽人

事以救天地之淫邪。故谓之正纪大论。)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

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

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五运、谓五行之化运。或从五气者。谓敷和升明审平静顺之纪。五运

和平。与六气无犯也。或逆天气者。如丙子丙午岁。火运司天。而行水运。甲辰甲戌岁。水运司天而行土运也。或从天

气。或从地气者。太过而从天化者三。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太过而同地化者三。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凡此二十四岁。

与天地相符。与地气相合也。或逆地气。或逆天气者。除天符岁会之年。而与司天在泉之气不相合也。或相得或不相得

者。谓四时之气。如风温春化同。热曛夏化同。清露秋化同。云雨长夏化同。冰雪冬化同。此客气与时气之相得也。如

主气不足。客反胜之。是客气与时气之不相得也。通天之纪。从地之理。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者。使司天在泉之气。

上下和平也。天地升降。不失其宜者。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天地之更用。无失其宜也。和其运。调其化。使五运宣行。

勿乖其政者。调和五运之气。宣行德化。勿乖其政令也。夫五运六气。有德化政令之和祥。必有淫胜郁复之变易。今欲

使气运和平。须以五味折之资之。益之抑之。故曰调之正味。盖在天为气。在地为味。以味而调其气也。从逆者。谓资

之益之者从之。折之抑之者当逆取也。张玉师曰。以上五篇。论天地气运。有自然之盛衰。此下二篇。论用人力以调

其不和。故此篇曰正纪。下编曰至真。)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

至理欤。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

始。神明之府也。令、善也。谓能调其气运。得令终而无殄灭之患。垂永久而无变易之灾。)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

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政化。可得闻乎。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营运之

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类者。甲己类

天干。子午类地支。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各有其序。所谓先立其年是也。部主者。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

上。热气主之。以六气为六部。各主岁而主时也。宗司者。谓五运五行。为运气之宗主。正化者。热化寒化。雨化风化。

所谓以明其气是也。营运之数者。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临御之化者。六气有司天之上临。有在泉

之下御。有四时之主气。有加临之客气也。明其气数。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矣。)

帝曰。太阳之政奈何。岐伯曰。辰戌之纪也。(辰戌岁主太阳司天。)

太阳(司天) 太角(化运) 太阴(在泉) 壬辰壬戌(壬为阳年。岁木太过。故主太角。)其运风。其化鸣紊启

坼。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紊音文坼音册。此节专论太角之化运。后节始论司天在泉。及间气加临之六气。鸣。

风木声。紊。繁盛也。启坼。木发而开坼也。风木太过。故其变振拉摧拔。眩掉目瞑。皆风木之为病。倪仲宣曰。五

运内合五脏。病在肝。故证见于目。后五运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