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医故事》 神医传奇(5)

而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说有一个郡守得病了,然后请华佗去看,华佗一看,认为这个郡守是生了一场大气得的病,他说这个病要治,必须让他再生一场大气,病就好了。华佗怎么治呢?他先要钱,要一次不够,要两次,不断地要,要了很多钱,就是不治病,这个郡守气得不得了。然后华佗把钱要足要够了,溜了,逃了。临走之前还写了一封信,把这个郡守给臭骂了一通,郡守付了很多钱,没有得到治疗,医生卷钱逃了,临走还留了封信,这个郡守气得大骂华佗,然后下令派人去追杀华佗,他自己吐了好几升黑血,这一场大气以后,黑血一吐,病好了。但是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是用这种办法治病的,就嘱咐他手下的人,不准追杀华佗。结果郡守又生了场大气,病全好了。这是华佗非常高明的一点,因为中医认为人有七情,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情。当人受到这七情的刺激以后,人的身体会产生一种反应,这个反应我们叫情志。但是如果人体受的刺激过重,那么人体的平衡就被破坏了,人就要得病,所以齐王的病恰恰是受了刺激产生的,如果再去刺激他一下,就可以通过再度的刺激让他人体的内部恢复平衡,他的病就好了。

通过史书记载华佗给人治病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医术高明、治疗手法多样的华佗的形象,而华佗除了流传下来的这些小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神奇之处,传说华佗还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这件事,甚至在《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那么,这些正史又是怎样记载这件事情的呢?

在华佗行医时,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就是麻醉。他能够做外科的腹部手术。有一个士大夫得病了,请华佗去看,华佗说,你的病不在外表,在你的腹腔里边,要做手术,但是你的寿命只有十年。我给你做了手术,十年以后你也得死,你的寿命只剩十年了。而你这个病,并不会让你死亡,所以我劝你不要做手术,十年以后,你的命没了,你的病也没了。但是这个士大夫不听,他的承受力比较弱,他觉得这个病得了很难受,一定要做手术,然后华佗就给他做了手术,把病给治了。手术完了以后一切都很正常,十年以后,这个人死了。通过这个记载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点:

第一点,华佗的医德很高尚。华佗这个人看来不懂得经济效益,这个病人来了,他劝人家不要做手术,按照一般医德不好的人,你来了,先做检查,我收你检查费,再给你开刀,收你手术费,至于你十年以后是不是死,那我不管,我把钱收了就得了。人来看病他还劝人家别做手术,你这个病要不了你的命,你就剩十年的寿命了,到十年以后你死了那个病也就完了,你何必做手术呢?但反过来,说明华佗医德很高尚。

再一点,这是《二十四史》中记载的最早的一个腹腔手术,华佗能给人家做腹腔手术。而这就是人们把华佗称为神医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发明了一种药,叫麻沸散,如果病人需要做腹腔手术,他用这个药配合着酒,一块儿让病人喝进去,喝过以后,这个人就像醉酒以后失去知觉了,然后华佗把他的腹部剖开,给他的腹腔做手术,比如肠子有病,他把有病的溃烂的肠子剪断,把剩下的肠子缝合一下。然后,再把腹部的伤口缝合起来,涂上一层神膏,过几天,伤口就愈合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腹腔手术的正史记载。所以,人们把华佗视为中医外科的鼻祖,他是第一个做中医外科手术的人。但是,曹操杀死华佗以后,华佗的麻沸散就失传了,后来很多人在不断地寻找和研究。华佗的麻沸散是怎么配出来的,现在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们始终不知道华佗那个麻沸散真正的配伍是什么。在史书中,比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黄帝时期,有一个医生叫俞跗,他也能做外科手术,但俞跗做外科手术,传说的成份更浓了,他没有麻醉药,不知道用什么麻醉药,因为腹腔手术很麻烦,如果说没有麻醉,把一个活人来一个大开膛,那人是绝对受不了的,人蹦起来,手术没法做。这个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不麻醉的情况下,把腹部划开,你说病人能够老老实实躺在那儿让你做手术吗?麻醉关、消毒关、止血关、输血关,甚至包括出现意外的急救关,做腹腔手术,有一连串的难关,华佗能够克服这些难关,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记载,我们认为不是太可靠,真正可靠的是《三国志•华佗传》和《后汉书•华佗传》记载的华佗施行的外科腹腔手术。这个记载早于西方的腹腔手术一千多年,这是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所以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看到,称颂一位医生的时候,最高的称呼就是“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但是华佗死了以后,他的麻沸散没有传下来,一代神医就这样死去了。华佗这么一个神医,他是怎么样死掉的呢?曹操为什么要杀他呢?请看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