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医故事》 药王崛起之谜(4)

正在这个时候,孙家的大门又被人给推开了,只见邻居的大婶,急急忙忙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嫂啊,您赶紧去看看,我家英儿瞪眼了,马上就要死了,您赶紧帮忙看看怎么办吧。就在这个时候,孙思邈灵机一动,马上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这儿刚熬好了药,您赶紧把这个药,端过去给英儿吃了,没准就有救了。他这么一说,孙妈妈也不好意思了,说对啊,我这儿有药,您赶紧把药端走,给您的孩子先吃了不就行了吗?这个时候,这位大婶说,这怎么能行呢?您家的孩子,也处在生命的危险期,而且药就这么一碗,我怎么能端您的药?这个时候孙思邈又劝,说您端去吧。这位邻居大婶见状,也确实自己的孩子肯定心疼,死马也得当成活马医,何况现在孩子没死,只是瞪眼了。于是乎,赶紧又拿了一个碗,从这个碗中,把药倒到那碗里,倒了一小半。她端着小半碗药,高高兴兴地、千恩万谢地走了。这边孙思邈就把这个多半碗药也吃了。

故事说到这儿,我们自然已经清楚了故事的结尾,自然是一碗药救了两个人的命,两个孩子全都好了。于是,小小年纪的孙思邈,从这场病开始,就立下了将来要学医当郎中的志向。有人说,这故事前面这段,听着挺好,后面这段,是不是瞎编的?可不能这么说啊,这是原来那故事自带的,原本就有这么一段。谁家不是这样啊?久病成良医,就是这个病害了人,人将来不想着要跟这个病作斗争啊?人立志向往往都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的。这场病之后,大病不死,必有后福也好,久病成良医也罢,孙思邈日后,还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生,被人尊称为“药王”。他怎么就从一个病号,转眼之间成了药王呢?

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无论多么远的行程,都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那么,孙思邈日后能够成为“药王”,他年轻时又是经过了怎样一番求知问学的过程呢?

立下了当医生的志愿,首先得认识字,首先得认识什么花、什么草治什么病,打好基础,才能成为好医生。

孙思邈在7岁的时候,能认识一千多个字。这一千多个字,都是他会写的。等到了20岁的时候,孙思邈就已经是《老子》、《庄子》、诸子百家,还有佛教的经典、道教的经典,无不精通了。这个时候孙思邈就想,我当郎中的基础已经打好了,现在我的任务是什么?我的任务是得找一个好的郎中,拜师学艺。到哪儿去拜师呢?孙思邈想到了一个地方——太白山。这个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高3767米,是我国整个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峰,比华山还要高1400多米。太白山,那个地方出产一些药材,包括杜仲等九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紫斑牡丹等十一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都是为太白山所独有。所以,孙思邈来到太白山学医,真是找对地方了。因为只有这儿的药物最多,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