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医故事》 药王著书之谜(2)

前面这两个故事都不神奇,没劲儿,都体现不出孙思邈的高超水平。下面一个故事,才能体现出孙思邈的与众不同。有一次孙思邈给人看病,来了一个病号,这病号上吐下泻。一般人认为,得痢疾啦,肠胃炎啦,或者吃了什么有毒的东西啦。孙思邈那儿一看病,孙思邈说,哟,您这是得的是脚气病啦。这病号说,你是孙大夫吗?我是孙大夫啊。你可真够损的啊,有你这么看病的吗?我上吐下泻跟脚没关系。孙思邈说,我告诉你这脚气病有好多呢,你这就是脚气病。那人家医生怎么都说我是吃坏了肚子?是啊,所以他没给你治好,你上我这儿来了。我看你也是蒙事的,算了,我还是找别的医生吧。这病号就走了。没过十天,他死了。其实啊,这是由于病号少见多怪,有一种脚气病叫冲心型脚气病,它就是没有脚气,手脚都没事,它的病症就是上吐下泻。但是由于病人少见多怪,延误了治疗,结果丢了性命。

孙思邈在他漫长的郎中生涯中,解除了无数病人的痛苦,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时间过得很快,孙思邈在每天治病救人的忙碌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古稀之年。按说他早该老态龙钟了,但是这个奇特的孙思邈却偏偏在这样的高龄,开始动笔写那本著名的《千金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奋笔著书?而他的这部医书为什么用奇怪的“千金”二字来命名呢?

话说650年,那一年,孙思邈的岁数已经很大了,行医也好多年了。孙思邈就想了,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也是个好几十岁的人了,我怎么着也得给百姓留下点东西。可是我行医这么多年,说起心得那可是太多了。我给百姓留下东西,从哪儿下手呢?正在想的时候,孙思邈就想出了下面的一段话,“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人的命啊,比千金还要重,如果有一个偏方,就治了这个大病,那它就比千金还值钱。对,干脆我就把我行医这几十年所掌握的药方编成一本书,起名叫做《备急千金要方》。对,说干就干!他提起笔来从这一年就开始写,到652年这一年,就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共三十卷,其中的第一卷,应该说就跟我们现在讲的序差不多,它是一个总论,在这个总论中,孙思邈就论述了作为一个医生,最起码要做到的几点。

孙思邈认为,作为一个医生,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应该态度认真,一丝不苟。他说,作为一个医生,病人和病人的家属,把生命都交给你,你怎么能够不认认真真,怎么能够敷衍了事呢?所以,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做到的就是“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首先得给人家认认真真地看病,看出来结果要非常准确,开的药也要非常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一个好的医生。这是第一点,你得认真仔细。

第二点,孙思邈认为作为一个医生,就应该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病人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男的,有女的,有穷的,有富的,有汉族,有少数民族的,有得的病干净的,有得的病脏的。然而,面对不同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得把所有的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不管他的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什么都不要管,医生需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样把病人的病治好,不要耽搁人家的病。不能因为人家有钱,就敲人家竹杠;也不能因为人家没钱,就拒病人于千里之外。他说,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是“苍天大医”,否则就是“含灵巨贼”,你有本事,但我不认为你是好人,你是贼。这是第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