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医故事》 坎坷从医路(3)

那么真实的历史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必须回到历史当中去理解历史。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是湖广蓟州人,湖广蓟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蓟春县的蓟州镇。他出生于明朝正德十三年,也就是1518年,去世的时候,是明朝的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享年76岁。这在当时毫无疑问已经是高寿了。

在明朝中后期,李时珍出生以及度过少年时期的蓟州乃是南北交通要道。李时珍的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医术慢慢的有了一点地位,也有了一点名声。可是,那毕竟不是十年寒窗,科举考试得来的名声。所以李时珍的父亲内心总归觉得自己有遗憾。所以,他是期望李时珍走科举之路的,并且也为李时珍设计了一条科举之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大家也有一种说法,李时珍从小对中医情有独钟,那也靠不住,那也是以后推前,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至于说李时珍从小聪明过人,现在很多人也这么讲,李时珍从小就是个医学神童,那也有夸大之嫌,从史料上看,起码在开蒙读书以前,李时珍给人的印象是很迟钝的,反应迟钝,而且体质很弱,“幼多羸疾,质成钝椎”(《本草纲目序》)。是一个柔弱、而略显木讷的一个孩子。不过,从六岁开始读书以后,李时珍应该就是很快地显示出了聪明。何以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1532年,在刚刚14岁的时候,李时珍就中了秀才。这是非常足以说明问题的。中秀才是很难的,大家只要想一想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知道,考了一辈子还是个老童生啊,中秀才不容易,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应该说是一个少年俊杰。这给李时珍的父亲带来了莫大的希望。他仿佛看到,足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举人、进士头衔就在不远处等着他这个爱子。光大门楣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在中国传统社会,考取了举人以后你的这个门是比别人要高几寸的,你们家的门比别人大,所以他的父亲对李时珍抱有更大的期盼。不用说中进士,只要一中举人,李家的社会地位顿时就会改观。这一点大家只要想想《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中举就明白了,原来范进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连丈母娘、丈人老爹都瞧不起他。一旦中举呢?送钱的也有了,知县也上门来拜访,还有人投靠为奴,他的岳父打了他一巴掌,手扭了,还觉得我打了文曲星,因为举人就是文曲星了,天上的星宿下凡啊,不是凡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中举以后社会地位马上增高,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举人是何等之难,一言难尽。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都没有中举,在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非常危险,几乎把命丢了。假如没有一个名医父亲,恐怕中国的中医药史上就不会再有这个医中之圣了。

李时珍14岁就能中秀才,后来又成为一位伟大的名医,为什么两次考不中举人?李时珍两次都没考中,第二次还累出了病,差点丢了性命,为什么还要再参加第三次科考?第三次李时珍考中了没有?后来又是怎么走上从医之路的呢?

此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一直到嘉靖十九年,也就是1539年,李时珍23那年,他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的破碎。现在好多研究者想不通,怎么想不通呢?李时珍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医学家,怎么能够连个举人都考不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