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中枢神经药理学

第十章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能够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

抗焦虑药(anxiolytics):能特异性的解除紧张、不安、失眠等焦虑症状的药物。

表10-1 生理睡眠

alt

失眠的危害

我国失眠发生率高达45.4%,失眠导致疲劳、焦虑、易怒、食欲减退、工作效率降低。与45%的车祸有关;与50%的工伤事故有关。易患其他疾病:感冒、抑郁、糖尿病、肥胖、中风、肿瘤等。

理想的催眠药应能依需要纠正各种类型的失眠(难入睡、易醒、早醒等),引起完全类似于生理性的睡眠。现有的镇静催眠药或多或少缩短深睡眠(SWS, REMS),主要延长浅睡眠。

常用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alt,巴比妥类。其他:水合氯醛、甲丙氨酯、甲喹酮、褪黑素。

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新一代催眠药,扎来普隆,坐比坦,佐匹克隆。

类" class="reference-link">第一节 苯二氮alt

苯二氮alt类(benzodiazepines, BDZs):多为1,4-苯并二氮alt的衍生物。

alt

地西泮(diazepam)

奥沙西泮(oxazepam)

氟西泮(flurazepam)

氯氮alt(chloridiazepoxine)

三唑仑(triazolam)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焦虑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主要症状为持续的恐惧、紧张、忧虑、失眠并伴有心悸、出汗、震颤等。安定的抗焦虑作用选择性高,小剂量即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

机理:抗焦虑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中的BDZ受体的作用而实现的。

2.催眠

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BDZs具有以下优点:

(1)治疗指数高,大剂量无麻醉作用,比较安全。

(2)BZs对REMS睡眠影响小,停药后出现反跳性REM睡眠延长较巴比妥类轻;主要缩短NREMS中3期和4期睡眠(SWS)。

(3)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较少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4)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

(5)嗜睡、运动失调等不良反应较。

目前此类药物基本上已取代了巴比妥类药物,用于镇静、催眠。

3.抗惊厥

能限制惊厥病灶的放电向周围皮层及皮层下扩散,终止或减轻惊厥的发作。机制与加强GABA能神经的传递有关。临床用于治疗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

4.抗癫痫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脉缓慢注射。

硝西泮和氯硝西泮是常用的抗癫痫药小发作。

对癫痫病灶本身无影响,抑制癫痫病灶的放电向外扩散。

5.中枢性肌松作用

小剂量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γ神经元的易化作用。

较大剂量增强脊髓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从而抑制多突触反射,引起肌松。

临床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中枢性疾病的肌僵直、肌痉挛,腰肌劳损及内窥镜检查所致的肌肉痉挛、疼痛。

6.其他作用

(1)瞬时记忆缺失。

(2)抑制呼吸功能,静脉注射时作用明显。

(3)心血管作用,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4)麻醉前给药和心脏电击复律前给药。

(5)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短效类)。

【作用原理】

γ-氨基丁酸(g-butylamino acid, GABA)神经元是中枢最大的抑制性神经元,分布广泛(30%的突触)。镇静催眠药作用靶点是GABA受体A(GABA-RA)。GABA-RA由5个亚基ααββγ组成。含GABA(αβ之间)、BZs(αγ之间)、巴比妥、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神经类固醇受体、propofol(异丙酚)受点。

alt

图10-1 GABA受体

苯二氮alt类药物(BZ)与BZ受体(BZ-R)结合,形成BZ+BZ-R复合物,促GABA与GABA-RA结合,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增加,细胞膜超极化,神经元抑制。

GABA-RA是门控离子通道受体,由5个亚基ααββγ组成。α亚单位有6个亚型,α1~α6

表10-2 GABA α亚单位

alt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肌肉注射(沉淀)吸收差而不规则。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地西泮可达99%,脂溶性高,再分布。

中间产物仍具有药理活性,且其t1/2较母药长。

苯二氮alt类分类:

(1)长效类(t1/2>20h)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

(2)中效类(t1/2:5~20h)氟西泮、氟硝西泮、奥沙西泮、劳拉西泮。

(3)短效类(t1/2<5h)三唑仑、咪达唑仑(半衰期为1.5~2.5h)。

【不良反应】

(1)思睡,记忆下降,共济失调,影响驾驶。可引起睡行症(梦游症)、梦驾症,或在明显睡眠状态下的其他潜在危险行为。长效类易出现。

(2)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故宜缓慢静脉注射。

(3)耐受性及依赖性——戒断症状:焦虑、兴奋失眠、震颤,严重者出现癫痫发作、谵妄及精神病(短效类易出现,可能与兴奋性氨基酸增加有关)。此类药物属于二类精神药品。吸毒成瘾者常用咪达唑仑来缓解截断症状。

(4)过量中毒除采用洗胃、对症治疗外,还可采用特效拮抗药氟马西尼。

alt

图10-2 苯二氮alt类药物在体内的转化

氟马西尼(flumazenil)

急性中毒解救药物。

中毒解救机制:拮抗苯二氮alt结合位点。

初次静注0.1~0.2mg,一直到清醒,再以静脉滴注维持,维持量0.1~0.4mg/h。

巴比妥类和其他中枢抑制药引起的中毒无效。

【注意事项】

不能与中枢抑制药、乙醇合用。

不能用于孕妇(畸形,抑制胎儿呼吸)、重症肌无力以及心、肝、肾、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第二节 巴比妥类

根据作用维持时间的长短,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可分为四类,见表10-3。

表10-3 巴比妥类作用与用途比较表

alt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随剂量增加,依次出现:

(1)镇静催眠,明显缩短REMS睡眠时相。

有诱导肝药酶的作用。

安全性低(10倍催眠量可致死)。

(2)抗惊厥、抗癫痫。

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用于控制癫痫发作和惊厥。

(3)麻醉及麻醉前给药。

硫喷妥钠用于静脉麻醉。

(4)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作用机制】

增强GABA介导的Cl-通道开放持续时间,大剂量,直接使Cl-通道开放。

抑制或阻断兴奋性介质的释放,减弱谷氨酸介导的除极作用。麻醉剂量可抑制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不良反应】

(1)后遗作用 第二天“宿醉”明显。

(2)耐受性 剂量越用越大,自身诱导肝药酶。

(3)依赖性 一旦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比苯二氮alt类严重。可有噩梦、惊厥、癫痫发作。

(4)呼吸中枢抑制 血压下降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巴比妥类中毒及解救】

中毒原因:一次误服用10倍催眠量;静麻时用量过大或注射过快。

中毒表现:深度昏迷、高度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体温降低、休克及肾功能衰竭。

直接死因:深度呼吸抑制。

解救:吸氧,进行人工呼吸。呼吸机维持,气管切开。维持血压和呼吸。

应用药物:可用中枢兴奋药(二甲弗林、贝美格、印防己毒素等),还可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加速药物排泄。

表10-4 苯二氮alt类与巴比妥类的比较

alt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一、水合氯醛

(1)催眠作用较强,入睡快,持续6~8h。不缩短REM睡眠,无宿醉后遗效应。

(2)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子痫、破伤风以及小儿高热等惊厥。

(3)有恶味及局部刺激性,易引起恶性、呕吐及上腹部不适等,不宜用于胃炎及溃疡病人。一般以10%溶液口服,也可直肠给药,可减少刺激性。

(4)过量对心、肝、肾实质脏器有损害。久用可产生耐受和成瘾,戒断症状较严重,应防止滥用。

二、羟嗪(安泰乐)

H1受体阻滞药,有镇静、止吐、抗焦虑和中枢性肌松作用;但抗焦虑疗效不及地西泮。

【临床应用】

适用于轻度焦虑和激动,亦用于治疗失眠、荨麻疹、其他过敏性疾患和作麻醉前镇静用。

【副作用】

较少,比较安全;常有宿醉现象;长期服用可产生耐受性。

三、甲丙氨酯(眠尔通)

抗焦虑、镇静、催眠作用介于巴比妥与地西泮之间;有肌肉松弛作用。

主要治疗神经官能症的紧张、焦虑状态、轻度失眠,以及破伤风所致的肌肉紧张状态。

【不良反应】

思睡与共济失调为常见。癫痫患者禁用,会促使发作。易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发生严重戒断症状。已少应用。

四、H1-受体阻断药

苯海拉明、多西拉敏(FDA把它们作为非处方催眠药)、异丙嗪、酮替芬等抗过敏药也有一定的催眠作用。

副作用:白天有镇静作用,可损害操作技能如驾驶机动车以及有口干等副作用。过量可引起谵妄、精神病和尿潴留。

另外,部分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等)也有催眠作用。

五、褪黑素

又称松果体素,商品名脑白金。

褪黑素是人体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物质,可调节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褪黑素分泌减少影响人们正常的睡眠。

服用褪黑素,改善睡眠(入睡时间明显减少,清醒后精力充沛);调节时差,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止衰老和黑斑。

【副作用】

可能抑制性腺发育。高剂量松果体素可能促进大脑血管收缩,有增加中风的危险。有一定的依赖性。

六、丁螺环酮(buspirone)

商品名及别名布斯哌隆(buspar, travin)。

作用与用途:为新一代非BZ类抗焦虑药,有抗焦虑作用,主要用于各种焦虑症(包括酒精、海洛因脱瘾)。起效慢,不适用于急性病例。给药后一周发挥抗焦虑、抗抑郁作用。

机制与安定类不同,其主要作为5-HT1A受体激动剂而产生抗焦虑效果。同时,能减少体内5-HT受体敏感性而具有抗抑郁作用。

无镇静催眠作用,也缺乏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最大优点为不产生依赖。延长SWS。

【不良反应】

较苯二氮alt类少,多为口干、便秘、恶心。

七、新一代非苯二氮alt-新的z字催眠药

唑吡坦(zolpidem)

佐匹克隆(zopiclone)

扎来普隆(zaleplon)

选择性作用于GABA受体α1受体,半衰期短,睡眠质量较高,次晨残余作用低。副作用较少,较少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已逐渐成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表10-5

alt

反相激动药——β-卡波林(β-carboline)

与受体结合后产生与原来激动药相反的效应。

β-卡波林为产生与地西泮相反的作用,即产生焦虑和惊厥作用,能被氟马西尼阻断。

大纲要求

掌握苯二alt(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掌握巴比妥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