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姚鼐

    【读前须知】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桐城(今属安徽)人。乾隆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入四库全书馆,为纂修官,年余南归,绝意仕进。历主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凡四十年。曾受业于刘大櫆,博通经史。工古文,诗亦有法度。主张为文须以“义理、考据、辞章”为重,所作古文,自谓师法方苞而上溯宋代欧阳修、曾巩,为“桐城派”古文之集大成者。为文从容雅澹,不愧名家。选编《古文辞类纂》,以示文章义法。所撰《惜抱轩全集》包括《惜抱轩文集》、《诗集》、《法帖题跋》、《左传补注》、《国语补注》、《公羊传补注》、《惜抱轩笔记》、《惜抱轩九经说》、《五言今体诗钞》、《七言今体诗钞》等十种,可以考见其学术之全。

    【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

    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北,古称“岱宗”,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著名游览胜地。阳:山的南面。汶水:即今大汶河,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流经泰安。阴:山的北面。济水:即沇水,源出河南济源县附近的王屋山,流经山东,现在下游已为黄河改道所占,仅存上游一段注入黄河。作者撰此文时,犹及见济水,故云:“阴谷皆入济”。古长城: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长城。这个长城沿着黄河依泰山而筑成。日观峰:泰山顶峰。为观日出之胜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齐河:山东县名。长清:山东县名。限:门限,门下横木,这里形容长城横过泰山,像一条门槛。泰安:今山东市名,清代为泰安府治。丁未:二十八日。朱孝纯:字子颍,号海愚,山东历城人,姚鼐挚友,曾为泰安知府、两淮盐运使等。磴:石级。三谷:指泰山东、西、南三天门及东、西、中溪。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著有《水经注》四十卷。环水:泰安护城河。崖限:像门限一样的山崖。烛:照。明烛天南:是说高山上的积雪反照,映亮了南面的天空。徂徕:山名,在泰安市东南。戊申:十二月二十九日。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即五更。日观亭:在日观峰上。摴蒱(chū pú出蒲):古代赌博游戏的用具,类似后来的骰子。极天:天边。须臾:一会儿。正赤如丹:纯红如同朱砂。东海:泛指东方的海。绛:红色。皓:白色。驳:杂。皆若偻:都像弯腰屈背的样子。这几句说,日观峰以西诸峰,有的被阳光照着,呈现红色;有的没被照着,则现白色,红白交杂,都低于日观峰,如同弯腰屈背地站着。岱祠:一名岱庙,是祭祀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祠庙。碧霞元君祠:一称娘娘庙,即宋真宗封泰山时所建的昭应祠,明世宗时改称碧霞宫。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皇帝行宫:清乾隆皇帝登泰山曾住于此。行宫,皇帝外出时的住所。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6-661)。

    【鉴赏】

    号称“五岳独尊”的泰山,其范围之广,胜迹之多,描写起来决非短短的篇幅所能容纳。本文之所以传为名作,关键在于抓住一般游客或读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迫切心理,将日观峰作为全文的核心,从而形成本篇在组织结构上主次分明、繁简适当的特点,也体现出桐城文追求“雅洁”,反对“芜杂”的当行本色。

    本文描写和叙述相交织,共分四段。作者集中精力刻画的是第三段的日观峰日出景色。围绕这个中心形象的其余部分,则将描写渗透在叙述里,使中心形象更为突出,从而构成有机的整体。

    开头一段,作者宕开一笔,通过叙述汶水、济水怎样分流以及分水界的古长城等,勾勒出泰山的轮廓。用笔简括,却将泰山的地形和位置十分清楚地摆在读者面前了。最后写日观峰和古长城的距离,特别指出日观峰的位置“最高”,这就为他这次游览的主要对象埋下了伏笔,预示下文发展的方向,这句话很有分量,对全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段写登山经过。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是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的景物。在这一段里,有叙述,有描写,用笔有条不紊,又极变化之能事。从北京到泰安,作者仅仅叙述了出游的时间和路程。从山麓到山顶,作者详细记述了道途的远近、山路的石级和自己所经由的路线及有关地理知识。登山以后,则完全是描写凭高俯瞰的景物了。三种不同的写法,是与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相适应的。作者完全为了游山而来,因此,从北京到泰安途中是无需记述的。到达泰山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长期的向往,凡是与泰山有关的一切,都有着情感上的联系。特别是文人,当他把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实地考察相印证时,更会感到亲切有味。所以,作者叙述了泰山的三谷和环水、天门,而且写得那么轻松自然,一点儿也不使人感到考证的繁冗与乏味,且体现了桐城派强调“义理、辞章、考据”三者合一的文学主张。登山的过程是艰难的,但登上山顶以后,陡然呈现在眼底的气象万千的景物,又激动着他的心。“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文章发展到这里,就很自然地由远及近、由略及详,逐渐过渡到下文日观峰的集中描绘了。

    第四段里,作者先叙述山上所见到的一些建筑和古迹。这些东西都点缀在日观亭附近或是作者从日观亭下来时路上所见的,与日观峰有着密切联系。然后,再综述泰山景象,着重介绍山的特点。最后,仍然突出“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和前面相呼应,结束全篇。这样不但使文章显得结构谨严,而且全篇脉络通贯,给人以神完气足的感觉,这正是桐城派当行本色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