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

78.错误的教育成果就是往头脑里塞满观念

不要用你脑中被强塞进来的各种观念去评判这个世界。

人有时候很可怜,在自己尚未形成独立的思考体系时就被强制性地灌输了诸多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观念来源于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社会舆论等方面,就好像一张大网,网住了一个人思想的自由。所以当下就尽量抛却这种近乎于“偏见”的东西,单纯地看待这个世界,仅仅是看,把所有的画面映射到自己的脑海中,诉说属于自己的心声。

《论教育》

79.不放弃任何一道思想的闪光

任何转瞬即逝的美都犹如路边的惊鸿一瞥,让人难以忘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多么深刻的印象也终究会被遗忘。就像离久情疏一样,往往忘却以后无论多么努力地回想却再也没有办法在脑海中清晰地拼凑出朝思暮想的那个人。

思想的闪光就如同“那个人”,如果在情谊最浓的时候没有留下记录,那么等到时间的潮水漫过记忆的时候,就再难寻得蛛丝马迹了。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这样才不会辜负这一段“良辰佳缘”。

《论独思》

80.观念,还是观察

首先获得一般观念,再进行具体观察,这是一般的教育步骤,但这种做法恰恰本末倒置,直接违反了大脑的自然发展规律。眼睛为什么被称为心灵的窗口,因为只有透过眼睛人才可以在一个瞬间获得信息量极大的画面。

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应当首先由眼睛捕捉,抵至大脑,再由最高指挥中心研究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观念不是商品,也不能施舍,其中的玄妙更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够传递揭示。

《论教育》

81.尊重自己的隐私

很多人觉得隐私是针对陌生人而言的,对熟人则不必有隐私。但是熟与不熟的区分在哪里?两者又是否有一个合理的度呢?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转变,你会渐渐发现,即使是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即便是被最亲密的人知道,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信息高速流窜的年代,保护自己的第一件事莫过于尊重自己的隐私,上至联系方式下至隐私秘密。不要因为享受一时的畅言带来的瞬间满足,而丢掉沉默所致的恒常裨益。

《论了解他人》

82.对先人之见的修正虽然是无穷的,但却是必要的

当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时,你会源源不断地接收到各种新奇缤纷,但是单纯意义上的观察并不足以支持你去做庞大的抽象概念的分析,或者是归纳。这时我们会说,对先人之见的修正虽然是无穷的,但却是必要的。

当你发现自己的经验、一般观念与先哲的理念并不一致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时候,你会了解到先哲所提供的思考过程,从而重新理解某种认识,而不是无视症结所在。

《论教育》

83.真正的慰藉是承认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

现代人在面对灾难变故时很难做到安之若素,泰然自若离我们仿佛越来越远,虽然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当我们真正了解已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注定,是必然会遇到的机缘巧合时,就会有一种慰藉袭上心头,很多事情都会渐渐放下,之前的耿耿于怀不过是未曾实现的夙愿。

如果明白了万事万物都逃不掉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最终归宿,那你就会明白这世间只能是此,而非彼。

《人世的命运》

84.一知半解的源头是独立思考的空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多人做了充分的观察但最终却并未修成正果,脑子里反而充满各种奇思怪想、天马行空,有人精神失常,有人异想天开,有人偏见歧视。事实上,这些背负着谬见的人从未尝试过在观察之后,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基本思想。就像一个画家有数以万计的经典画作,但如果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会被人视为垃圾,只有经过筛选整理、分类过滤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画展。

《论教育》

85.选择平静,就是选择坚定而自信的生活

内心平和的人往往生活得更加自如,更明白自由是什么,从而安宁的内心不受束缚,尤其是不受日常琐事的压迫,所以拥有更多欢乐的时光。

拥有平静并不难,只是很多人舍不得朝九晚五的忙碌,舍不得离开流言蜚语的旋涡,舍不得人群中的繁华,其实不是真的舍不得,也不至于,只是一时放不下而已。

尝试去习惯返璞归真,幽静的生活会让我们找回自己。

《论名誉》

86.不要急于将书本塞到孩子们手中

所谓的人生真谛应该由残酷现实的生活来展示,而不是由书本来描绘。不要急于将书本塞到孩子们手中,无论他们关注什么概念都不应当首先从书本中了解其概况。

简单的定义无法诠释丰富多面的现实,急功近利的强制灌输只会产生谬误。不妨先从数学开始——在这里绝对不可能产生谬误,再到语言、历史、科学——在这里即使产生谬误也不会有严重后果,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只有学习与其智力相适合的科目,才能完全达到理解的水平。

《论教育》

87.判断力的运用需要成熟的经验

判断是非是人的基本能力,但是很多人的判断力始终处于偏瘫状态。

判断力的应用需要依据成熟的经验,要通过大量的观察,否则就不能发挥作用,很多人在儿童时期就被灌输种种偏见,在还未自己观察世界之前就被掐断了观察世界的需求。没有成熟的观察力就好像没有肥沃的土壤,不够水分的云,不够夯实的基础,也就不会有成熟的判断力。

《论教育》

88.降低欲求,让内心安宁的保质期更久

人的欲求很有弹性,但膨胀容易缩小难。

当命运眷顾你时往往会晕头转向搞不清楚状况,随之而来的就是急速膨胀的欲望,而一旦现实无法补给内心的需求,所有的快乐就会烟消云散,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将比之前的快乐感强烈数倍。

一旦遭遇不幸,降低欲求就是最为不幸而又痛苦的事情。降低你的欲求,这样痛苦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内心的安宁也就难以撼动。

《财产,或人有什么》

89.不要轻信小说展现的世界

虚拟的世界总是引人入胜。小说向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的色彩斑斓,可以说,小说是我们形成认识、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是小说中向我们展现的境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根本不可能存在。

我们容易相信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于是我们宁愿相信小说营造出来的那些虚拟境况,宁愿坚守那些错误的认识。

要拥有自己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不要轻信小说中展现的世界,更不要因此产生难以满足的幻想。

《论教育》

90.仰仗别人的思想来确定生活的价值,是可悲的

仰仗别人的思想来确定生活的价值,是可悲的生活方式。

所有的人都是为自己活着,没有人可以取代你在你生活中的核心位置。所以人必须有自己的价值内核,或许会有雷同——比如都是为了获得名声赢得整个世界的喝彩,又比如是组建一个温馨的家庭过着平淡的日子内心充满知足——但是这种生活价值一定是你自己树立在心中的,而不是依靠别人而树立起来的。

《论名誉》

91.优秀的作品拥有思想,也呼唤思考的头脑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一个有生命力的存在。需要读者有足够的感知能力去感受到它里面的精彩、精妙、悬念、价值。如果读者不会思考,那么作品就会没有生命力,只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产生共鸣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尤其是和古人,那一瞬间的雀跃仿佛真的可以穿越古今实现内心的共振。所以优秀的作品拥有思想,也无时无刻不在呼唤思考的头脑。

《论批评》

92.粗制滥造原本就应当受到指责

文学其实很脆弱,远远望去像一条坚固的堤坝,但是也难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厄运。我们要学会保护文学,用辨赏力、审美观去摧毁那些如洪水猛兽般的拙劣著作,今天它们戕害的是别人,明天就会联合绞杀你的神经。

不要觉得指责无情,那是因为粗制滥造的目的过于荒谬,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那么下场就不是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的了。

《论批评》

93.清晰深刻的认识往往不仅仅源于书本

书本是获取智慧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真正的认识唯有透过自己的双眼才能看到,而想要对这个世界产生独到的见解,想要在琐碎的生活中真正了解生活的原貌,那么就必须立足于现实。

离开书本,离开先哲思想的束缚,去真正地感受这个世界,真切地触碰全部生活,智慧就藏在路旁小公园的亭子,就藏在积满雨水的池塘……去真正了解自己所看到的事情,去真正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种种细节。

《论独思》

94.抑制泛滥的写作热情是文学的职责

文学报刊的职责是什么?抑制创作者对写作的热情,检查自己是否对公众有所欺瞒。泛滥的写作只会增长掠夺读者金钱和时间的趋势。不要用擅长粗制滥造的作者、没有审美头脑的编辑、除了钱什么都不认识的假冒专家、不用心钻研专业的伪学者来营造一幅文学界欣欣向荣的假象。否则只能骗了无辜的读者和越来越无知的同行。

《论批评》

95.不要轻信单一的评价,因为它往往伴随着更多的偏见

事物总是两面的甚至是多面的,所以当看到单一的评价时不要轻信,可能这其中掺杂了偏见。虽然我们不能阻止偏见的扩散,但是可以做到不被偏见干扰。

《论名誉》

96.对于文学的要求不能将就

文学的世界不能不诚实,若是人为了盈利而经营文学那纯粹是对文学的亵渎,与其称之为书商不如叫做阻碍天才取得成功的绊脚石。理想的书籍应该由这样的人来写——他有赤诚坦荡的品格,有世之少见的真知灼见,有聪慧敏锐的判断力。或许这样的人只有区区一二甚至连一个都很难找到,但真正的文学只能属于凤毛麟角的人。

《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