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第五篇

地数

运气术语。在泉六气的数理。《素问遗篇·刺法论》:“详其地数之等差。”指审查其地运规律相差不等。

地五会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骨背动、静脉。主治目赤肿痛,耳鸣,吐血,乳痈,腋下肿,足背红肿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地运

运气术语。指在泉之气的运行。《素问遗篇·刺法论》:“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

腣中

人体解剖名称。出《喉科种福》。即帝中、悬雍垂之别名。

《滇南本草》

药学著作。三卷。明·兰茂撰。约撰于15世纪中期。系论述云南地方草药的专着。原书初刊本已佚,现存清代务本堂刊本及《云南丛书》本二种,药物及内容均有不少改动。其中《云南丛书》本共收药物279种,大致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特产药品,多为一般本草著作所未收载者,并附治疗验案和经验方。为研究我国滇南地方药和民间验方的重要参考文献。1973年起,《滇南本草》整理组将本书重新整理,作了必要的校勘,并对每种药物的科属、植物形态、生长环境、药用部分、附注等内容作了补充。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存清刻本、1959、1975、197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滇南本草图谱(第一集)》

药学著作。经利彬等编。本书共选《滇南本草》中的药物26种,绘出原植物线条图26幅(每幅包括该植物各部解剖图)。皆有图说,包括释名、原文(根据两种《滇南本草》及其他各种文献校勘)、形态(根据现代植物解剖学)、考证、分布、药理、图版说明等项。这种对药进行科学考察和科学绘图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云南地方药材。本书仅见第一集,现有1945年昆明市石印本。

①顶;头首。见“颠疾①”。

②通“癫”,见“癫疾②③”。

颠簸

推拿方法名。出《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第九》。治肠扭转。施术时病人俯伏,取膝肘或膝掌体位,充分暴露下腹。先作腹部按摩,使病人适应操作,然后双手合抱或平行置于病人腹下,托起腹部,再予突然放松,反复进行,逐渐加大幅度。重点在脐部或脐下区。如腹胀明显,可将腹部左右摇晃。一般约5分钟左右休息片刻。至少要连续进行三次,用力大小,以达到使扭转肠系膜放松和刺激肠恢复蠕动功能为宜。初作时患者多大声呼痛,通常在1-2次颠簸后有轻快感,整复后患者疲劳入睡,应注意变化,以防潜伏休克。适用于全身情况尚好、血压、脉搏基本正常的早期肠扭转以及无腹膜刺激,无X线禁忌征象,或经初步手法治疗有明显好转的肠扭转患者。

颠倒

①指神志不清、神志错乱。一说指起止而言。《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

②指足位分娩。清·员从云《产科一得》:“婴儿足先出者,名曰颠倒。”详倒产条。

颠顶骨伤

病名。指头顶部骨损伤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八。脑骨包括囟骨、颠顶骨、凌云骨等多块。证治详见脑骨伤条。

颠法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按摩疗法》。即抖法。见该条。

颠疾

①指头首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又:“肺脉急甚为癫疾。”

②病证名。即癫痫病。又名胎病。即俗称羊角风者。《素问·奇病论》:“帝曰: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

③癫狂病,神志错乱的疾病。《素问·脉解》:“所谓甚则狂颠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

人体部位名。又作颠,指头顶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

巅顶风证

证名。系指巅顶骨痛如锤如钻,甚或目珠胀急瘀赤、昏渺的病证。某些内外障眼疾均可出现此证。见《证治准绳·杂病》。

巅顶痛

证名。顶巅痛的别称。《医林绳墨·头痛》:“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锐眦,上额交巅,令人头痛,则曰巅顶痛。”详顶巅痛条。

巅疾

①指胎病。详该条。

②泛指头部病证,如头风、头痛、头昏、头眩、头疮之类。《素问·着至教论》:“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其动掉眩、巅疾。”

③指狂病。《素问·阴阳类论》:“骂詈妄行,巅疾为狂。”

巅上

经穴别名。《素问·骨空论》:“巅上一灸之。”王冰注指百会穴,后《针灸聚英》等作百会穴别名。见该条。

病名。出《灵枢·癫狂》。

①指精神失常的疾病。多因思虑忧郁,损伤心脾,或瘀阻包络,痰热蒙心所致。又名痴呆、呆病。症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多静而神志常昏,或默默不语,或复多言谩说,或言语无序,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噉食污物,不知秽洁。治疗须分虚实。实者以豁痰、开闭、泄火、化痰为主,宜用滚痰丸、癫狂梦醒汤、清心丸等。虚者以调补为主,宜归脾汤、养营汤等。若虚实兼治,宜用祛癫汤。参见痴呆、呆病、五癫、花癫、失心风等条。

②指痫病。《景岳全书·杂证谟》:“癫即痫也。”又:“癫病之至,忽然僵仆而时作时止。”亦称为胎病。《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得所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癫疾也。”即癫痫病,参见痫条。

③指神志清楚但手足动摇,语言蹇涩的病症。《医林绳墨》卷六:“癫者行动如常,人事亦知,但手足战掉,语言謇涩,头重身轻,其脉浮滑而疾。”多因心气、心血不足,痰气郁阻所致。治宜益气养血化痰为主,方如二陈汤加全蝎、白附子、防风、黄芪、当归、秦艽等。本证常见于老年性震颤、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癫蛊

病名。指误食有毒的动植物而中毒的病证。《增广验方新编》卷下:“受毒者,……则人心昏头眩,笑骂无常,或遇饮酒时药毒辄发,忿怒凶狠不可制者,名曰癫蛊。”本病证可见于因误服含阿托品类生物硷的植物,如蔓陀罗及莨菪类的花、叶、果实;部分毒蕈、毒草等。参见蛊、蛊毒条。

癫狂

病名。指精神错乱的疾病。出《灵枢·癫狂》。《难经·二十难》:“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癫属阴,多偏于虚,表现为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喃喃自语。狂属阳,多偏于实,表现为喧扰打骂,狂躁不宁。癫病经久,痰郁化火,可以出现狂证;狂病延久,正气不足,亦可出现癫证。故癫狂常并称。《证治要诀》卷九:“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不省人事,目瞪不瞬,妄言叫骂,甚则逾垣上屋,裸体打人。”《杂病源流犀烛·癫狂源流》:“癫狂,心与肝胃病也,而必挟痰挟火,癫由心气虚、有热,狂由心家邪热,此癫狂之由。……癫为久病,狂为暴病;癫病多喜,狂病多怒;癫有时人不之觉,是颠之轻者,狂有时人不及防,是狂之骤者。癫病痰火一时忽动,阴阳相争,亦若狂之状,狂病痰火经久煎熬,神魂迷瞀,亦兼癫之状,此癫狂之形势宜辨。”治疗以化痰、清火、活血、祛瘀、攻下、涌吐、补益、重镇、开窍、宁神等法。参见癫、狂等有关条。

癫疝

病名。指先天性睾丸大者。《寿世保元》卷五:“癫疝者,顽疝也,睾丸虽大而无疾苦也。”多为先天性疾患,通常不需治疗。一般认为系(疒颓)疝之讹。

癫痫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①指痫病。《医学纲目》卷十一:“痰溢膈上则眩甚,仆倒于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癫痫。徐嗣伯云,大人曰癫,小儿曰痫,其实一疾也。”详见痫条。

②癫病与痫病的合称。《证治准绳·杂病》:“《素问》止言癫而不及痫。《灵枢》乃有痫瘈、痫厥之名。诸书有言癫狂者,有言癫痫者,有言风痫者,有言惊痫者,有分癫痫为二门者,迄无定论。……要之,癫、痫、狂大相径庭,非各殊而实一之谓也。”参见癫、痫条。

癫痫穴

经外穴名。参见督脊穴。

癫眩

证名。即头眩。《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医宗金鉴》卷二一:“癫眩之癫字,当是巅字,巅者,头也。文义相属,此传写之讹。”参见眩晕、头晕、头眩各条。

攧扑损伤

病名。指因诸种外因而致骨骼、肌肉、内脏伤损者。见《医世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典药

古代医官名。典药一职唐代始置。唐太医署、尚药局、药藏局中均设有此职,其职责为主管药品,凡新进药物皆分类登记立案,以备调用。属掌管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员。

点刺

刺法名。将针快速刺入后即行退出,针刺较浅,时间短暂,多用于井穴或刺络法中。《外台秘要》:“身中忽有痛处似打状,名曰气痛……有赤气点,点刺出血也。”

点法

推拿手法名。见《保生秘要》。指作用面积小而用力较重的按压法。参见按法及压法条。

点脊法

推拿方法名。又称按脊法。是以拇指和食指端在患者脊柱或脊柱两侧进行点按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用于治疗内脏疾病与小儿疳积、腹泻等症。《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凡痧者属肝经者多,肝附于背第七骨节间。若犯痧,先循其七节骨缝中,将大指甲重掐入,候内骨节响方止。”

点睛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二。指进针部位及方法。参拔内障手法。

点穴疗法

以手指按压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即指针疗法。参见该条。

点眼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眼科外治法。将药物研成干燥而极细的粉末,点于眼内,用以消炎退肿除翳。粉末制作要求药物纯净,研制后先试放于舌上,若溶化而无渣滓方可使用。

点眼药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指用特制的骨针或玻璃棒蘸药少许,点入眼内的方法。

点药

外治法之一。即一种局部之腐蚀疗法。出《疡医准绳》卷一。又名点法。凡痈疽初起有小白头者,即可用膏药点之,毒重者出水,或出黑汁,此法可防毒邪扩散。常用方有硇砂膏(硇砂生用一钱,石矿灰一两,白丁香三钱,黄丹半斤共研细末,再以碱一斤,淋水五碗,煎作一碗待冷,将前药末加入,瓶贮备用。)此外,《疬科全书》有点疬药品:新出窑石灰八钱,平饼药(亦称枧砂——即石碱)四钱,朱砂五厘,计三味。其法取石灰先临风自化,筛去粗粒,将各药秤足,贮瓦瓶听用。”专用于瘰疬的治疗。

电光夜照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目于夜间无灯无月,若电光闪焰,倏然见物。交睫则一片白光横于眼外,通宵不辄。甚而白光中恍惚能见指动,先辈谓之神光自现。盖人禀赋素弱,好动而有内癖,极劳饱欲,精血大损,一缕不绝真阳,未能摄养阴水,反随邪上走,故得是病,急宜大补元煎送加减八味丸或驻景丸。”参见神光自现条。

电灸器

灸具名。利用电热代替燃艾作为热源进行灸治的器具。接通电源,调节到适宜温度后。即可在选定的部位上施灸。

电热灸

灸法的一种。近代有利用电能发热以代替艾炷施灸。其法:先将特制的电灸器接通电流,达到一定温度后,即可在选定部位上进行点灸或来回熨灸。用于风湿痹痛等病。

电针机

针灸仪器名。种类很多,但原理都是以其所发出的电脉冲来加强穴位针刺作用,可用于针刺治疗和针刺麻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多为半导体电针机。操作时,先针刺穴位得气,然后将电针机的两极分别接在已刺入穴位的针柄上,选择好需要的波型,开启电源开关,将输出电位器由0度逐渐调高至需要或患者所能忍受的强度,至预定治疗时间后,再将输出电位回复到0度,关闭电源,除去电极。

电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即针刺结合电流刺激以治病的方法。1934年《针灸杂志》就有报道,近年应用较广。该疗法系在留针过程中,于相关穴组(两穴为一组)上通以由电针机输出的脉冲电流,电流的组合方式有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起伏波、锯齿波等。临床操作时,选择一定的波型和刺激强度,至预定时间达到刺激量时,即可停止通电,然后出针。该疗法适应范围很广,体针、头针、耳针、面针等均可使用,针刺麻醉中更为常用。应用中须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要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延髓附近的穴位电流不宜过强,以防发生意外。

电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指针刺入穴位后接通电麻仪(电针机),通过毫针输入电流刺激达到镇痛效果,以施行手术的方法。它是在电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麻方法。普遍应用于各种针麻手术。

甸气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又《喉科紫珍集》上卷:“回食单即甸气,生帝丁之旁。”治宜解郁理气,祛痰利咽。可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减治疗。参见回食单条。

垫法

推拿手法名。在仰卧时,将掌背或拳背向上垫于腰背及骶部八髎穴处,并同时进行下肢屈伸活动或进行深呼吸,可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进行刺激。以疏经通络及改善和调节脏腑的功能,常用于消化不良、便秘、腰腿痛等症。《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正卧,叠两手着背下,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痛痹。”

癜风

病名。指肌肤因感邪而症见皮肤生紫点或出现白色斑疹者。见《寿世保元》卷九。为紫、白癜风的合称。详见各条。

吊脚痧

病证名。霍乱症状剧烈而有转筋者。即霍乱转筋。《霍乱燃犀说》卷上:“霍乱有称为吊脚痧者,即霍乱之剧而转筋者,原非另有一证也。”详霍乱条。

《吊脚痧方论》

痧病专书。一卷。清·徐子默手定。刊于1860年。本书论述吊脚痧的病机、脉舌、辨证、用药、治疗、预防等多方面内容。辨析此病与霍乱之异同,并提出温经通阳为治疗大法。现存初刻本等近二十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和丛书本。

吊下巴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

吊阴

病证名。吊同吊。阴部疼痛牵引至乳上者。《增广灵验验方新编》上册:“吊阴痛不可忍,此症两条筋从阴吊起至乳上疼痛,身上发热,宜用川楝汤。”罕见病证。

调产

指产时调理产妇应注意的事项。《傅青主女科·产后编》:“调产者,产母临月,择稳婆,办器用,备参药。产时不可多人喧闹,二人扶身,或凭物站。心烦,用滚水调白蜜一匙,独活汤更妙;或饥服糜粥少许,勿令饥渴。有生息未顺者,只说有双胎,或胎衣不下,勿令产母惊恐。”

调豆

病名。指发生于大指处之疔疮。出清《外科集要论法》不着撰人。即调疽。证治参见指疔条。

调服

煎服法之一。同冲服。详该条。

调和法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刺中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补泻方法。即平补平泻。参见该条②

调和肝脾

治疗学术语。系和法之一。治疗肝气犯脾、肝脾不和的方法。症见胸胁胀满、胁肋疼痛、腹痛泄泻、月经不调、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代表方剂如四逆散、逍遥散等。

调和肝胃

治疗学术语。系和法之一。治疗肝气犯胃、肝胃不和的方法。症见胁肋胀满、胃脘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煅瓦楞子等药。

调和营卫

治疗学术语。指发表解肌并调整营卫失和的治法。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等。代表方剂为桂枝汤。

《调疾饮食辩》

食疗著作。六卷。一名《饮食辩录》。清·章穆撰。刊于1813年。分总类(包括水、火、油、代茶)、谷类(包括饭、粥、酒等)、菜类、果类、鸟兽类、鱼虫类等六大类,约600余种。每种均以《本草纲目》为主,采摘诸说。“书中所录诸方,皆极平稳,且极应验……以此乃医家、病家两用之书”。书后附有《诸方针线》一卷,是按照不同病证编写的本书药方索引。现有清·道光癸未(1823年)刻本及1989年点校本。

调经

治疗学术语。指治疗月经病的一种法则。《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凡医妇人,先须调经,故以为初。”如因先病而后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愈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者,必先调经,经调则病自愈。

调疽

病名。

①指疔疮生于大指处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亦名调痈、调豆、手疽。证治参见指疔条。

②指生于手指尖处之疔疮,见《疡科心得集》。即蛇头疔。

调理脾胃六要法

饮食养生方法。《寿世秘典·调摄》论饮食有节道:“宁少毋多,宁饥毋饱,宁迟毋速,宁热毋冷,宁零毋顿,宁软毋硬。此六者,调理脾胃之要法。”

调气

①治法之一。谓调理气机。《灵枢·卫气失常》:“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包括行气、降气等法。药物如枳壳、厚朴、香附、砂仁、陈皮等理气药。

②针刺术语。运用针刺补泻调节气机,增强抗病能力,恢复健康。《灵枢·官能》:“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

调气法

调节针感的各种方法。包括捻转、提插、呼吸配合、手指循按,及龙虎升腾、纳气、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法。《金针赋》:“及夫调气之法……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至气至,……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详见各条。

调身

气功术语。谓放松躯体,以助气血流通,减轻元神负担,益于具体功法的修炼,是气功入手功夫调身、调息、调心的三调之一。

调息

气功术语。又称调气。谓调匀呼吸归于自然,以助入静。是气功入手功夫调身、调息、调心的三调之一。《玄肤论》:“调息者,自然依息之谓,非逐于息之谓。”具体方法,则气由鼻出入时,要唯细唯长,绵绵不断,渐至于弱,谓之“调息。”

调息箴

养生短论。南宋理学家朱熹撰。全文为:“予作调息箴,亦是养心一法。盖人心不定者,其鼻息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鼻数停匀,则心亦渐定。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也。箴曰: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窜与猗猗。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已而吸,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所述即儒家所谓“观白”气功功法。

调心

气功术语。又称调神。即使精神意识调和均匀并减少其活动。是气功入手功夫的调身、调息、调心三调之一。《玄肤论·真息论》:“调心者,摄念归静,住坐卧行,常在腔子。”《丹经》又常有“下手先凝神”之说。具体方法,则可通过元神内敛、耳目内视内听,以达神与精气合一。

调药

气功内丹术术语。谓炼丹时精、气、神的调理。即以神调情调气,精满化气,气满生精,精满气足则神旺。其方法是凝元神、元气于丹田而调和之。惟用意不能重滞,要若存若亡。

调痈

病名。即调疽。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证治参见指疔条。

掉瘛

病证名。指振掉并见筋脉拘急抽搐。《素问·至真要大论》:“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

掉眩

证名。头摇、肢体震颤、头晕目眩之证。因风邪及肝病所致。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眩掉。《素问·玄机原病式》:“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参见颤振、眩晕等条。

掉振

同“掉”,振掉。《素问·五常政大论》:“阳明司天……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

跌打损伤

病证名。泛指外伤疾病。亦名诸伤、攧扑损伤、见《医宗金鉴》卷九十。打扑伤损等。多因刀枪、跌扑、殴打、闪压、刺伤、擦伤及运动伤损等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伤筋、破损或出血,骨折,脱臼等情况,也包括一部分内脏损伤疾患。治疗宜以行气,散瘀,活血,止痛,舒筋,坚骨为主。随证选方如七厘散、壮筋养血汤、正骨紫金丹等。如出现骨折、脱臼等情况,可用手法整复;如有肌肤破损,治疗可参见金疮条。

跌蹶

趺蹶。见《金匮要略浅注》卷入。参见趺蹶条。

跌仆

失足而摔倒。《素问·经脉别论》:“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王冰注:“跌,谓足跌;仆,谓身倒也。”

跌仆伤胎

病证名。孕妇由于不慎而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损伤胎元,以致胎动不安。症见腰膝痛坠,或阴道流血。治宜调补气血,佐以安胎之品。方用胶艾汤或八珍汤。参先兆流产、胎动不安条。

跌仆胁痛

病证名。因跌仆伤损、瘀滞凝于胁肋所致。见《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胁痛的特点多为昼轻夜重,痛处固定不移;或肋下可见瘀块,午后发热,或兼见喘逆等症,脉涩或弦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用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

《跌损妙方》

伤科著作。一卷。明·异远真人撰。撰年不详。原系抄本,经清·孙应科重加校订,刊于1836年。书中根据身体部位分为全身、头面、身中、脊背、腿足、金疮及通行七门,分别记载不同部位损伤的治法及某些手术整复治法。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迭法

推拿手法名。

①拳迭法:见《新推拿法》。两手握拳,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处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上作前后来回的摆动。用于腹部,有消散去积的作用。

②腰迭法:病员取坐位,作弯腰动作数次。有促进肠胃蠕动,使宿食下移等作用。《诸病源候论·呕吐候》:“《养生方》导引法:坐直舒两脚,以两手拘两足,自极十二遍,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③股迭法:一手握住膝盖,一手握住小腿,作屈髋动作,然后再向外或向内转动髋关节,可促进肠胃蠕动,治疗大便秘结。《诸病源候论·心腹胀候》:“《养生方》导引法云:伸右胫,屈左膝,内压之……去心腹寒热,胸臆邪胀。”

迭里特

辽代医生。契丹族。姓耶律,字海邻。生活于十世纪。善骑射,精医术。辽太祖患心痛,诊曰:“膏肓有瘀血如弹丸,然药不能及,必针而后愈。”施针,呕出瘀血,病愈。太祖厚礼之。后因从刺葛谋夺王位,与其父辖底均被杀。

惵(dié,音碟)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来怯弱无力。《诊家正眼》:“曰惵者,卫气弱也,阳脉衰也。”

揲(shé,音舌)荒

即取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乃割皮解肌,搦脑髓,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清·朱骏声《说文解字定声》:“采,谓取膏肓入膈膜也。”

蝶转法

推拿手法名。该法用右手全掌贴附在病人脐部,缓慢、柔和地反复作顺时针方向的旋压,但手掌不移动。必要时左手可按在右手手背上以辅助用力。有温通气血,缓解胃痛等作用。

①病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丁通疔,因古无疔字。泛指外科化脓性感染之状若钉形者,或预后较重危者。《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疡医准绳》卷二概括其病因证候为:“大抵如豆、如臼、如箔金、如茱萸、如石榴籽,或发疹搔破而青黄赤色汁出,或衣服触着而疼痛而生,或白而肿实,或赤而浮虚,其状不一,……若因剥割疫死牛、马、猪、羊,瞀闷身冷,遍身俱有紫疱,此疔毒也。”历代医学家在命名上十分繁杂,有以疔形命名者,有以疔发部位命名者,有以疔之色泽命名者,有以动物名命名者等等,现列举较为多见者,如:满天星疔、红丝疔、烂疔、麻子疔、石疔、雄疔、雌疔、火疔、暗疔、乌茄疔、水疔、蛇眼疔、蛇头疔、水蛇头疔、蛇节疔、蛇背疔、蛇腹疔、断指疔、蛀节疔、泥鳅疔、鳅肚疔、鱼肚疔、鱼尾疔、鱼脐疔、牛疔、马疔、猪疔、羊疔、狗疔、牛拘疔、牛皮疔、马口疔、羊须疔、羊毛疔、托盘疔、穿板疔、手槽疔、松子疔、盐肤疔、浮沤疔、瓜藤疔、杨梅疔、驴马疔、蜈蚣疔、豆腐疔、水洗疔、刀镰疔、葡萄疔、冷疔、脱骨疔、血疔、卷帘疔、忘汲疔、燕窝疔、骊龙疔、腾虎疔、针脑疔、赤疔、青疔、黄疔、白疔、黑疔、赤面疔、白刃疔、黑靥疔、紫靥疔、黄鼓疔、疫疔、人中疔、承浆疔、印堂疔、迎香疔、合谷疔、手丫疔、火焰疔、手背疔、虎口疔、指疔、螺疔、沿爪疔、中节疔、足底疔、穿心疔、颊疔、颧疔、鼻疔、锁口疔、反唇疔、髭疔、虎须疔、眉疔、对疔、正对口疔、偏对口疔、足面疔以及用数字表示的五疔、十三疔、三十六疔、十指疔等约百余种,详见各该条。

②天干的第四位。常用以纪年、纪日。

丁伯玉

现代医家(1905-?)。原籍江苏江都,后移居于上海。家业医,以推拿为业,颇得家传,先后到上海华东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上海华东医院及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其一指禅手法颇具特色,于工作中毫无保留培养接班人,传授其经验。

丁疮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即疔疮,见该条。

丁琮

清代医家(1738-?)。字瑶宗,号石渠。自幼习儒学,后又改攻医学。其重点系攻习伤寒,认为伤寒一证变化多端,极易误诊误治。他搜集历代各家对伤寒的注解,进行对比和参订,并着成伤寒注本《张仲景伤寒论一得篇》十卷,对伤寒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伤寒论》除有原文注释外,还对原方做了修订,多有加减,并对原书之针灸内容进行了发挥,成为伤寒注家中之突出者。惜此稿未曾刊刻,只存稪本。

丁德用

宋代医家。济阳(今属山东)人。丁氏不满足于唐·杨玄操所注之《难经》不仅有失原经本意,而且深奥难憧。于是自撰《难经补注》,对某些内容还附有图。全书共分十三篇。另着有《伤寒慈济集》一书,惜均已失传。

丁凤

明代医家。字竹溪。江浦(今属江苏)。生卒年欠详。幼时即攻习举子业,后又改习医业,有较坚实的基础。对痘疹一科尤有心得。撰有《医方集宜》及《兰阁秘方》,都是自己平时诊疗的宝贵经验,参考古人经义奥旨,结合其先祖所遗留之著作编撰而成。另又据黄廉所辑的《痘疹全书》进行修改,加入其三十余载对痘疹等证独特心得,改编成《痘疹玉函集》计六卷。此三书后又集成《丁氏锦囊三种秘录》。其医术并传与子孙,颇有影响。

丁福保

近代医学教育家(1874-1952年)。字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后来又先后进东吴大学、东文学堂学习医学及日本语。他又曾从赵元益学医,潜心研究,除对中医有所研究外,对西洋医学也有所体会,后来考取两江总督之考试,并获派赴日本学习考察医学。回国后,在上海一方面设立医书局,出刊医书。传播西洋医学知识,另一方面又创办医院及疗养院。后来又创办中西医学研究会及《中西医学报》,提倡中西医汇通。为积极传播中西汇通思想之医家。他亟力向国内传播西洋医学思想和知识,晚年致力于编译西医著作,主要从日文译成中文,其译述颇为丰富,涉及临床各科,并自己撰述,成为同时代著述最丰富的医家,其著作合订成《丁氏医学丛书》,这些对于传播西洋医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除医学著作外,他于佛学及古文字学也有所研究,著有《说文解字诂林》、《佛学大辞典》、《古钱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

丁甘仁

近代医家(1865-1926)。名泽周,以字行。江苏武进孟河人。早年从圩塘马文清,后又从名医马培之及丁松溪交游,松溪为名医黄伯雄,故而医术益精。先在苏州、无锡一带行医,后以友人介绍,到上海之仁济堂施诊,医名大振。与当时名医夏应堂、谢观等共同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又设广益中医院于沪南及沪北,并常与名医唐容川、张聿青、余听鸿等交往。对外感热证颇有心得,宗《伤寒论》而不拘于仲景方。推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其治疗集伤寒及温病学说之精华,阐于治疗复杂难治之症。对外症亦颇善长,强调内外合参、表里并重。平素善于运用和胃健脾、益气托毒以扶正祛邪。尤善于疗烂喉痧一症,以营卫气血辨证为纲,运用汗、吐、下、清,灵活机变,活人无数,并以其心得著成《喉痧证治概要》。尚有《孟河丁甘仁医案》、《孟河丁氏秘方录》等。近代名医如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等,皆出其门下。为近代颇具影响的医家。

《丁甘仁医案》

书名。八卷。丁甘仁撰。刊于1927年。卷一-六为内科杂病、时病;卷七妇科;卷八外科。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案约400例。丁氏学验俱丰,故其疗病每能治得其本,又能兼采各家之长,灵活机变。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温病的辨证治法;治疑难重症,能依据辨证要点而圆机活法;对外科病症亦注重整体,辨虚实寒热,内、外治相结合。本书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辨证精细,用药审慎的特点。有的版本附有《喉痧症治概要》,对喉痧的病因、病理、治疗阐发甚详。本书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

丁国瑞

清代医家。字子良。金台(今江苏金坛)人。平素对痢疾一证尤有心得,尝谓治痢当于初起时辨其虚实寒热,认为治痢虽以清热为主,但不宜过用寒凉,以免伤及阳气,所著《治痢捷要新书》,颇获好评,裘吉生称其“简捷精要”。

丁济万

近代医家(1903-1963年)。名秉臣。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世医出身,为名医丁甘仁之孙,于医学颇有心得,并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及上海国医学会理事长,并主持上海华隆中医院,南北广益善堂等机构。其临证经验极为丰富,尤精内、外、妇、儿诸科。曾整理出丁甘仁之医案,后移居于香港及台湾行医。

丁锦

清代医家。字履中。云间(今上海松江)人。着《古本难经阐注》,自谓尝游于武昌而获古本《难经》,用以校今本,发现缪误甚多,计三十多处,遂以此为据,编写《古本难经阐注》计二卷(一说四卷)。现有刻本及影印本存世。

丁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一指疽之形似丁者,一即肩疽。见该条。

丁麟

清代医家。字振公。吴县(今属江苏)人。着有《医家宗源》、《幼科必读》等书,均佚。

丁明登

明代医家。字客东。号侣莲,江浦(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其祖丁凤以医名,明登继其业,尤精于本草之炮炙,着有《疴言》、《小康济》、《苏意方》等。

丁杞

明代医生。号称松子。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出身世医,尤善诊脉,多以脉诊决生死。适逢明正德六年(1511年)福宁州大疫,丁氏施予医药,救活者无数。

丁壬化木

运气术语。指凡逢丁壬为木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丁瑞麟

现代医家(1917-1979年)。山东潍坊人。于中学毕业后即跟随学习,边学习,边实践,对儿科学术尤有研究。认为小儿乃方萌之草木,忌用峻烈攻伐以伤其稚阳之体。其学宗李东垣照顾脾胃之说。曾任山东中医学院儿科主任,并着有《中医儿科临床体会》。

丁奚

病证名。

①小儿黄瘦腹大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丁奚病者,由哺食过度,而脾胃尚弱,不能消磨故也。哺食不消,则水谷之精减损,无以荣其气血,致肌肉消瘠,其病腹大颈小黄瘦是也。”

②小儿病腿不能行,膝大胫小,因吐泻久不瘥或风冷伤肾所致。7岁以下患此病,《普济方》称鼓槌风。

③指丁奚疳。详该条。

丁奚病

即丁奚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