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未收稿

【一】 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参阅词品

踏 莎 行

[南宋]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钱,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二】 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乾嘉间,吾乡周松霭1先生春著《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正千余年之误,可谓有功文苑者矣。其言曰:“两字同母谓之双声,两字同韵谓之叠韵。”余按:用今日各国文法通用之语表之,则两字同一子音者谓之双声。如《南史·羊元保传》之“官家恨狭,更广八分”,官、家、更、广四字皆从k 得声。《洛阳伽蓝记》之“狞奴慢骂”,狞、奴二字皆从n 得声,慢、骂二字皆从m 得声是也。两字同一母音者,谓之叠韵。如梁武帝2之“后牖有朽柳”,后、牖、有三字双声而兼叠韵。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为u( 按:原稿如此,应为(iu)。刘孝绰3之“梁皇长康强”,梁、长、强三字其母音皆为ian( 按:原稿如此,应为(iang) 也。自李淑4《诗苑》伪造沈约5之说,以双声叠韵为诗中八病之二,后世诗家多废而不讲,亦不复用之于词。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惜世之专讲音律者,尚未悟此也。

参阅词品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容霁色,峥嵘当晓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三】 昔人但知双声之不拘四声,不知叠韵亦不拘平、上、去三声。凡字之同母者,虽平仄有殊皆叠韵也。

参阅词品

声 声 慢

[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卷 下人间词话八十七

【四】 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6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而词亦替7矣(《文学小言》十三此下有“除稼轩一人外”六字注)。此亦文学升降之一关键也。

参阅词品

采 桑 子

[北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五】 曾纯甫8中秋应制9,作《壶中天慢》词,自注云:“是夜西兴亦闻天乐。”谓宫中乐声闻于隔岸也。毛子晋10谓:“天神亦不以人废言。”近冯梦华复辨其诬。不解“天乐”二字文义,殊笑人也。(按:曾觌此词,原为《海野词》所未载,殆毛晋据《武林旧事》卷七补录。调名下小字注,亦出自《武林旧事》,实非曾觌。自注。)

参阅词品

壶 中 天 慢

[南宋]曾觌

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六】 北宋名家以方回11为最次。其词如历下12、新城13之诗,非不华赡,惜少真味。

参阅词品

青 玉 案

[北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七】 散文易学而难工,骈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

参阅词品

浣 溪 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卷 下人间词话九十一

【八】 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参阅词品

乐府诗集

子夜歌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

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

南 乡 子

[五代前蜀]李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九】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参阅词品

唐 多 令

惜别

[南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十】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参阅词品

解 连 环

商调·春景

[北宋]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十一】 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14之“甘(当作‘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顾15之“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欧阳修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6,美成之“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此等词古今曾不多见。

参阅词品

菩 萨 蛮

[五代前蜀]牛峤

玉楼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卷 下人间词话九十五

诉 衷 情

[五代后蜀]顾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庆 宫 春

[北宋]周邦彦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十二】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17。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参阅词品

好 事 近

[北宋]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十三】 言气质18,言神韵19,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 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参阅词品

八声甘州

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南宋]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十四】 “西风吹渭水,落日满长安”20。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

参阅词品

忆江上吴处士

[唐]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齐 天 乐

秋思

[北宋]周邦彦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顿疏花簟。尚有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得 胜 乐

[元]白朴

玉露冷。蛩吟砌。听落叶西风渭水。

寒雁儿长空嘹唳。陶元亮醉在东篱。

【十五】 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中秋寄子由),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词论也。

参阅词品

浪淘沙慢

[北宋]周邦彦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浪淘沙慢

[北宋]周邦彦

万叶战,秋声露结,雁度砂碛。细草和烟尚绿,遥山向晚更碧。见隐隐云边新月白。映落照、帘幕千家。听数声、何处倚楼笛,装点尽秋色。

脉脉。旅情暗自消释。念珠玉、临水犹悲戚,何况天涯客。忆少年歌酒,当时踪迹。岁华易老。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

飞散后、风流人阻。蓝桥约、怅恨路隔。马蹄过、犹嘶旧巷陌。叹往事、一一堪伤,旷望极,凝思又把阑干拍。

八声甘州

[北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十六】 稼轩《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参阅词品

贺 新 郎

别茂嘉十二弟

[南宋]辛弃疾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十七】 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又,《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绿”、“热”二字皆作上去用。与韩玉21《东浦词·贺新郎》以“玉”、“曲”叶“注”、“女”,《卜算子》以“夜”、“谢”叶“食”、“月”(按:“食”当作“节”,“食”在词中既非韵,在词韵中与“月”又非同部,想系笔误),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参阅词品

贺 新 郎

[南宋]辛弃疾

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么弦诉。

定 风 波

[南宋]辛弃疾

金印累累佩陆离,河梁更赋断肠诗。莫拥旌旗真个去,何处?玉堂元自要论思。

且约风流三学士,同醉,春风看试几枪旗。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说侬时。

贺 新 郎

[南宋]韩玉

绰约人如玉。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倚傍小栏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记洛甫、当年俦侣。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惊梦断,楚江曲。

春工若见应为主。忍教都、闲亭邃馆,冷风凄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泪连香寄与。须信道、离情如许。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千古恨,与谁语?

卜 算 子

[南宋]韩玉

杨柳绿成阴,初过寒食节。门掩金铺独自眠,那更逢寒夜。

强起立东风,惨惨梨花谢。何事王孙不早归,寂寞秋千月。

【十八】 谭复堂22《箧中词选》谓:“蒋鹿潭23《水云楼词》与成容若、项莲生24,二( 原作‘三’,依《箧中词》卷五改)百年间分鼎三足。”然《水云楼词》小令颇有境界,长调惟存气格。《忆云词》亦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皆不足与容若比。然视皋文、止庵辈,则倜乎远矣。

参阅词品

采 桑 子

[清]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十九】 词家时代之说,盛于国初。竹垞25谓: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后此词人,群奉其说。然其中亦非无具眼者。周保绪曰:“南宋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又曰:“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使深者反浅,曲者反直。”潘四农德舆26曰:“词滥觞于唐,畅于五代,而意格之闳深曲挚则莫盛于北宋。词之有北宋,犹诗之有盛唐。至南宋则稍衰矣。”刘融斋熙载曰:“北宋词用密亦疏、用隐亦亮、用沈亦快、用细亦阔、用精亦浑。南宋只是掉转过来。”可知此事自有公论。虽止庵词颇浅薄,潘、刘尤甚,然其推尊北宋,则与明季云间诸公27同一卓识,不可废也。

参阅词品

苏 幕 遮

怀旧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二十】 唐五代北宋之词,可谓“生香真色”28。若云间诸公,则彩花耳。湘真29且然,况其次也者乎!

参阅词品

青 玉 案

[北宋]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二十一】 《衍波词》之佳者,颇似贺方回。虽不及容若,要在浙中诸子( 按:据原稿“浙中诸子”四字作“锡鬯、其年”)之上。

参阅词品

石 州 引

[北宋]贺铸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二十二】 近人词如复堂词30之深婉, 村词31之隐秀,皆在半塘老人32上。村学梦窗而情味较梦窗反胜,盖有临川33、庐陵之高华,而济以白石之疏越者34。学人之词,斯为极则。然古人自然神妙处,尚未梦见。

参阅词品

天 门 谣 词

[近]朱孝臧

交径新阴小。试吟袖,剩寒犹峭。人意好、为当楼残照。

奈芳事、轻随春去早。满路香尘酥雨少。随处到,恨罗不如芳草。

【二十三】 宋直方35 ( 原作“尚木”,误。按:“徵舆”字“直方”,“尚木”乃“征璧”字,因据改。)《蝶恋花》:“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谭复堂《蝶恋花》:“连理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可谓寄兴深微。

参阅词品

蝶 恋 花

[明]宋徵舆

宝枕轻风秋梦薄。红敛双蛾,颠倒垂金雀。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

偏是断肠花不落。人苦伤心,镜里颜非昨。曾误当初青女约, 今霜夜思量着。

蝶 恋 花

[清]谭献

帐里迷离香似雾。不烬炉灰,酒醒闻余语。连理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

莲子青青心独苦。一唱将离,日日风兼雨。豆香残杨柳暮。当时人面无寻处。

【二十四】 《半塘丁稿》36中和冯正中《鹊踏枝》十阕,乃《鹜翁词》之最精者。“望远愁多休纵目”等阕,郁伊3738,令人不能为怀。《定稿》只存六阕,殊为未允也。

参阅词品

鹊 踏 枝

[清]王鹏运

望远愁多休纵目。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晓露暗垂珠。芳林一带如新浴。

檐外青山森碧玉。梦里骖鸾,记过清湘曲。自定新弦移雁足。弦声未抵归心促。

卷下 - 图1

【二十五】 固哉,皋文之为词39(也! 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 皆被皋文深文罗织。阮亭《花草蒙拾》谓:“坡公命宫磨蝎40,生前为王珪、舒41辈所苦,身后又硬受此差排。”由今观之,受差排者,独一坡公已耶?

参阅词品

菩 萨 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卜 算 子

[北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十六】 贺黄公42谓:“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原作‘称’,依《词筌》改)其‘柳昏花暝’43,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公矣。

参阅词品

踏 莎 行

[北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二十七】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44,可怜无补费精神。”此遗山45《论诗绝句》也。梦窗、玉田辈当不乐闻此语。

参阅词品

春怀示邻里

[北宋]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二十八】 朱子46《清邃阁论诗》谓:“古人诗中( 原无‘诗中’两字,依《朱子大全》增) 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将去。这般诗(原无‘诗’字) 一日作百首也得。”余谓北宋之词有句,南宋以后便无句。如玉田、草窗之词,所谓“一日作百首也得”者也。

参阅词品

绣鸾凤花犯

赋水仙

[南宋]周密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二十九】 朱子谓:“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余谓草窗、玉田之词亦然。

参阅词品

陶 者

[北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闻 鹊 喜

吴山观涛

[南宋]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三十】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此等语亦算警句耶? 乃值如许笔力!

参阅词品

喜 迁 莺

[南宋]史达祖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高 阳 台

[南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更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三十一】 文文山47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48、叔夏、公谨诸公之上。亦如明初诚意伯49词,非季迪50、孟载51诸人所敢望也。

参阅词品

酹 江 月

[南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三十二】 和凝52《长命女》词:“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闱空悄悄。强起愁眉小。”此词前半,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

参阅词品

江 城 子

其二、三

[五代]和凝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三十三】 宋《李希声诗话》53曰:“唐(当作‘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疏皆为佳作。后人有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终使人可憎。”余谓北宋词亦不妨疏远。若梅溪以降,正所谓“切近的当、气格凡下”者也。

参阅词品

东风第一枝

咏春雪

[南宋]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境,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三十四】 自竹垞54痛贬《草堂诗余》55而推《绝妙好词》56,后人群附合之。不知《草堂》虽有亵诨之作,然佳词恒得十之六七。《绝妙好词》则除张、范、辛、刘57诸家外,十之八九皆极无聊赖之词。甚矣,人之贵耳贱目也。(按:另有已删之“古人云:‘小好小惭,大好大惭’,洵58非虚语。”)

参阅词品

念 奴 娇

过洞庭

[南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秦 楼 月

[南宋]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三十五】 梅溪、梦窗、玉田、草窗、西麓诸家,词虽不同,然同失之肤浅。虽时代使然,亦其才分有限也。近人弃周鼎而宝康瓠59,实难索解。

参阅词品

点 绛 唇

越山见梅

[南宋]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三十六】 余友沈昕伯60自巴黎寄余《蝶恋花》一阕云:“帘外东风随燕到。春色东来,循我来时道。一霎围场生绿草,归迟却怨春来早。锦绣一城春水绕。庭院笙歌,行乐多年少。著意来开孤客抱,不知名字闲花鸟。”此词当在晏氏父子间,南宋人不能道也。

参阅词品

蝶 恋 花

[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 恋 花

[北宋]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三十七】 “君王枉(当作‘思’)把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61,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邱陇,异日谁知与仲多”62,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怀古等作,当与寿词同为词家所禁也。

参阅词品

仲 山

[唐]唐彦谦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

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炀 帝 陵

[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三十八】 宋人小说多不足信。如《雪舟脞语》谓:台州知府唐仲友眷官伎严蕊奴,朱晦庵63系治之。及晦庵移去,提刑岳霖行部至台,蕊乞自便。岳问曰:去将安归? 蕊赋《卜算子》词云:“住也如何住”云云。案:此词系仲友戚高宣教作,使蕊歌以侑觞者,见朱子《纠唐仲友奏牍》。则《齐东野语》64所纪朱、唐公案,恐亦未可信也。

参阅词品

卜 算 子

[南宋]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三十九】 《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然楚辞之最工者,推屈原、宋玉,而后此王褒65、刘向66之词不与焉。五古之最工者,实推阮嗣宗67、左太冲68、郭景纯69、陶渊明,而前此曹、刘70,后此陈子昂、李太白不与焉。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后此南宋诸公不与焉。(按:末句原稿作“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

参阅词品

楚辞·渔父

节选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四十】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71。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参阅词品

满 庭 芳

[北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四十一】 唐五代北宋之词家,倡优也。南宋后之词家,俗子也。二者其失相等。但词人之词,宁失之倡优72而不失之俗子。以俗子之可厌,较倡优为甚故也。

参阅词品

玉 楼 春

[北宋]晏几道

采莲时候慵歌舞。永日闲从花里度。暗随末晓风来,直待柳梢斜月去。

停桡共说江头路。临水楼台苏小住。细思巫峡梦回时,不减秦源肠断处。

【四十二】 《蝶恋花》“独倚危楼”一阕,见《六一词》,亦见《乐章集》73。余谓:屯田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耳。(原注:此等语固非欧公不能道也。)

参阅词品

玉女摇仙佩

佳人

[北宋]柳永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四十三】 读《会真记》74者,恶张生之薄幸而恕其奸非。读《水浒传》者,恕宋江之横暴而责其深险。此人人之所同也。故艳词可作,唯万不可作儇薄语。龚定庵75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76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余辈读耆卿、伯可77词,亦有此感。视永叔、希文小词何如耶?

参阅词品

长 相 思

游西湖

[南宋]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四十四】 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

参阅词品

绮 罗 香

咏春雨

[南宋]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四十五】 读《花间》《尊前集》78,令人回想徐陵79《玉台新咏》。读《草堂诗余》,令人回想韦80《才调集》。读朱竹垞《词综》,张皋文、董子远81(原误作“晋卿”)《词选》,令人回想沈德潜82《三朝诗别裁集》。

参阅词品

赠 梦 得

[唐]白居易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长 命 女

[南唐]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四十六】 明季国初诸老83之论词,大似袁简斋84之论诗,其失也纤小而轻薄。竹垞以降之论词者85,大似沈归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卷 下人间词话一百三十五

参阅词品

南 乡 子

[五代后蜀]欧阳炯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四十七】 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白石如王衍86口不言阿堵物87,而暗中为营三窟88之计,此其所以可鄙也。

参阅词品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十八】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89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而但有修能90,则白石耳。

参阅词品

满 江 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四十九】 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91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

参阅词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浣 溪 沙

[后唐]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

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

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1]周松霭:即周春,字屯兮,号松霭,浙江海宁人。清代学者。

[2]梁武帝:即萧衍,南朝梁代创立者。诗人。

[3]刘孝绰:名冉,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南朝梁代诗人。

[4]李淑:北宋文学家,有《诗苑类格》。

[5]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

[6]羔雁:小羊和大雁,是古代卿大夫相见时赠送的礼品。后泛指应酬的礼品。

[7]替:衰败,衰落。

[8]曾纯甫:即曾觌,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省开封)人。南宋词人。有《海野词》。

[9]应制:指奉皇帝之命而写作的诗文。

[10]毛子晋:毛晋,字子晋,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藏书家。

[11]方回:即贺铸。

[12]历下:即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人。明代文学家,诗人。有《沧溟集》。

[13]新城:即王士,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清代著名诗人。有《渔洋山人精华录》。

[14]牛峤:字松卿,五代前蜀词人,因曾任过判官、给事等职,故后人又称“牛给事”。有《牛给事词》。

[15]顾:五代后蜀词人,曾官至太尉,故又称“顾太尉”。辑有《顾太尉词》。

[16]摘自欧阳修《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

[17]引自屈原《九歌·湘君》。“眇”这里可作精美的意思。“修”指打扮,装饰,可引申为创意。

[18]气质:原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等素质,这里指诗词作品的风格、风骨。

[19]神韵:精神韵致,多用于评论诗文书画。

[20]引自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贾岛,字阆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唐代诗人。早年曾为僧,后还俗,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以苦吟著称,与孟郊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21]韩玉:字温甫,南宋词人。有《东浦词》。

[22]谭复堂:即谭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词人、词论家。有《复堂词话》。

[23]蒋鹿潭:即蒋春霖,字鹿潭,江苏江阴人。清代词人。有《水云楼词》。

[24]项莲生:即项鸿祚,字莲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词人,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

[25]竹垞:即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文学家。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26]潘四农: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代诗人。

[27]云间诸公:指明末词人陈子龙、宋徵舆、李雯。三人皆为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称为“云间三子”。“云间”是松江的别称。

[28]生香真色:引自王士《花草蒙拾》:“‘生香真色人难学’,为‘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难学’所从出。千古诗文之诀,尽此七字。”

[29]湘真:指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

[30]复堂词:谭献词集。

[31]村词:作者朱孝臧,一名祖谋,字古微,号村,浙江归安(今吴兴)人。近代词人。有《村词》。

[32]半塘老人:王鹏运,字幼霞、佑遐,号半塘、鹜翁,广西临桂人。清末词人。

[33]临川:即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34]疏越:疏导流畅的意思。

[35]宋直方:即宋徽舆,字直方,明末词人。

[36]《半塘丁稿》:王鹏运的自编词集,除此还有《鹜翁词》、《半塘定稿》。

[37]郁伊:同“郁悒”,忧愁的意思。

[38]惝:失意,不高兴。

[39]指张惠言《词选》。

[40]命宫磨蝎:磨蝎,天上星宿名。这里指命运不佳、不顺,要受种种磨难。

[41]王珪、舒亶:皆北宋词人,翰林学士。

[42]贺黄公:贺赏,字黄公,清代词人。

[43]软语商量、柳昏花暝:摘自史达祖《双双燕》。

[44]陈正字:即陈师道,字履常,号后山居士,曾官秘书省正字,故称。北宋诗人。

[45]遗山:即元好问,字裕之,自号遗山山人,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金代文学家。

[46]朱子:即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南宋理学家。

[47]文文山:即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 人。南宋著名将领,亦善诗词。

[48]圣与:即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诗人。

[49]诚意伯:即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浙江青田人。明初政治家、文学家。

[50]季迪:即高启,字季迪,长州(今江苏省苏州)人,明初诗人。

[51]孟载:即杨基,字孟载,号眉庵。嘉定州(今四川省乐山)人。明初诗人。

[52]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在今山东省平阴、汶上)人。五代词人。有词集《红叶稿》。

[53]李希声:即李,字希声,北宋诗人。

[54]竹垞:即朱彝尊。

[55]《草堂诗余》:唐末北宋词选集。

[56]《绝妙好词》:南宋词选集,周密编。

[57]张、范、辛、刘:指南宋词人张孝祥、范成大、辛弃疾、刘过。

[58]洵:诚然,确实。

[59]出自贾谊《吊屈原赋》。周鼎,指周代的传国宝器,用来比喻高贵的人和物。康瓠指已经破裂的空瓦壶,比喻庸才。

[60]沈昕伯:字昕伯,名。王国维在东文学社就学时的同学。

[61]引自罗隐《炀帝陵》。罗隐,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诗人。

[62]引自唐彦谦《仲山》。唐彦谦,唐代诗人。

[63]朱晦庵:朱熹。

[64]《齐东野语》:南宋周密著。

[65]王褒:字子渊,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人。西汉辞赋家。

[66]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学者、文学家。

[67]阮嗣宗:即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省)人。三国魏诗人。

[68]左太冲:即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省)人。西晋文学家。

[69]郭景纯:即郭璞,字景纯,河南闻喜(今属山西省)人。晋代学者、文学家。

[70]曹、刘:指曹植、刘桢。

[71]指佳篇佳句或者是名篇名句。

[72]倡优:古代指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73]《乐章集》:柳永词集。

[74]《会真记》:即《莺莺传》,唐代传奇小说名作之一。元稹所著。是描写书生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

[75]龚定庵:即龚自珍,又名巩祚,字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76]引自龚自珍《己亥杂诗》315首之一。

[77]伯可:即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南宋词人。

[78]《尊前集》:是辑唐、五代的词集。

[79]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人。南北朝梁陈文学家。有古诗集《玉台新咏》。

[80]韦:五代后蜀文学家。有诗集《才调集》。

[81]董子远:即董毅,字子远,清代词人,是张惠言(皋文)的外孙。

[82]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谥文悫,江苏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清代诗人。编有唐、明、清《三朝诗别裁集》。

[83]指陈子龙、李雯、朱彝尊、宋徵舆、汪森等人。

[84]袁简斋:即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诗人。

[85]指张惠言、周济、谭献、冯煦诸人。

[86]王衍:字夷甫,西晋政治家。

[87]阿堵物:阿堵,六朝时俗语,意为“这”、“这个”。《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因这个典故,后世就将“阿堵”作为钱的代称。

[88]营三窟:典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89]出自屈原《离骚》。

[90]修能:指突出的才能、才华。

[91]严重:指严肃、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