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良好的做人习惯诚信(10)

最后,人力资源部经理终于发言:“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国外的这座矿山了。”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在谈到人最基本的素质时说道:人生有三底色。一是自信,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谁还能相信你?二是善良,有恻隐之心,方可助人不倦,而助人者天助也;三是责任,主动承担责任是决定个体价值的唯一形态。而也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成为独立的人,而只有有了独立能力,才能懂得思考、懂得判断和选择、懂得创造和创新。

所以,责任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而主动承担责任,意味着个体愿意主动去为他人或集体做更多的事情,愿意去冒更多的风险,也愿意付出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有的代价。

我国加入WTO以后,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实话实说》栏目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事情。他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吸引了他的好奇。于是,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一问才知道,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那个冲刷设备。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他的身边。这件事令龙永图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能够如此勇于主动承担责任。可以说,这种承担责任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已经完全成了一种习惯。到郊外野餐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假日活动之一。劳动节的周末,威尔逊和埃迪的父母要带他们去州里的国家公园爬山然后野餐。临行的前一天,一家四口人商量了该如何进行准备:妈妈负责去超市买食品,爸爸准备烤肉的炉子,9岁的威尔逊提出负责所有的餐具,11岁的埃迪负责准备调料。妈妈提醒他们是否列出一个单子,一则防止遗漏,再则如果家里不够的物品,可及时去买。威尔逊很快就列出了单子,请妈妈过目,随后便开始准备;而埃迪却要跑到外面找邻居的孩子玩,妈妈警告他带齐调料,否则野餐不会好吃。埃迪一边往外跑一边说:“放心吧,我会带好的,别担心。”妈妈不大相信他会准备齐全,想自己来做,爸爸却提醒她应当给埃迪一个锻炼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出发了。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选好了野餐的地点,大家开始准备午餐。等肉烤熟后,每个人倒了一杯饮料,整理好盘子,围着野炊点的木制桌椅坐下,开始往烤肉上倒调料。“埃迪,烤肉汁在哪里?”埃迪伸手到袋里去找,怎么也找不到。“我记得从冰箱内拿出来的,怎么会没有?”埃迪又翻了一遍袋子,还是没有找到,大家都在那里等着,埃迪最终没有找到,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事实上,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仅仅是衡量一个人有无责任心的一个方面。关于责任心的内涵,应该还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所谓自己的事情,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完全属于自己个人必须面对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也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和经验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在我们周围,有好多孩子5岁了吃饭还要人喂、不会穿袜子,自己不洗脸、洗手洗不干净等等,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会弹钢琴不会系鞋带,会背唐诗不会穿衣服。而指望这些孩子能帮父母做点什么就更加不可能了。

生活能力太过低下,我们以后如何独立面对社会、面对生活中即将出现的各种困难呢?一个连生活都不会自理、什么都要依赖别人的人,又怎么可能在竞争中立足,并像我们的父母所期望的那样“出人头地”呢?

富兰克林说:“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其每一个习惯所养成。”我们总有一天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他们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有一位商人,有一次他让自己的孩子从高处跳下来,表示可以用手把孩子接住 。可是当孩子真跳时,他却闪开了。被摔疼的孩子哭着责怪父亲,商人对孩子语重心长地说,我这样做是想让你知道,在许多时候和情况下,别人是靠不住的,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是别人想帮而不能帮,也无法帮你的,只能靠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要生存,靠自己奋斗,靠自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首先要靠自己。反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让父母在生活上当我们的保姆;在学习中,也已经习惯了父母当我们的拐杖,让他们陪我们读书,帮我们做作业,最后的结果是离开了他们我们就变得手足无措,以至于寸步难行。

事实上,孩子都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的。过了两岁的孩子,家长就不能再把他们当作婴儿来对待,而是应该让他试着做点什么,他其实是什么都有兴趣试一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