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炒 股

中国改革开放启动了股市。我是1992年开始带着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炒股的。据说,在股民中,大部分是输钱的,赢的只是少数。我对女儿说,炒股的专业知识我们比较少,但我们可以用好的思维方式去炒股。既然大部分人在股市中输钱了,那我们和大多数炒股的反过来做,不就赢钱了吗?于是我和女儿就到股市营业部去问10个股民,哪只股票最不好,结果7个人说金杯汽车这只股票最不好,说它跌幅最大,跑输大盘,已有很多人被深套。于是我们毅然买进“金杯汽车”。第二天,大盘涨了,这是运气,不是我的判断,但当天总共58只股票中,“金杯”涨幅第一,则完全是选择的胜利。后来,我们在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的问题上,也坚持和大多数股民反做,我们看到股票营业大厅门口自行车稀少了,就买进股票,当看到那里面人头满满,就卖出股票。

和大多数股民反着做的方式,使我们跑赢了“大多数”。我对女儿说,我们跑赢了“大多数”,不是因为我们聪明,只是因为“大多数”不聪明,他们不懂辩证法,追涨杀跌,把好的东西看得太好,把坏的东西看得太坏,而且跟风,缺乏自己独立的判断。“大多数”往往是反面教材,从中是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的。

女儿的悟性很好。有一次我和她一起乘公共汽车去常熟。车上,几个骗子用红绿两种颜色在骗一个农村妇女的钱。无论那位村妇押的是红或绿,每每必输。女儿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她于是和那位村妇“反做”,她押红的,女儿就押绿的,她押绿的,女儿就押红的,赌注每回是她的一半。结果可想而知,村妇还是每押必输,女儿则和骗子一样每回必赢。

在女儿的日记本上,我看到她这样的一条语录:“以别人的错为鉴,是通向正确的捷径。”

高韵冽:以别人的错为鉴,是通向正确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