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兵变

【原文】

唐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至德元载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会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曰:“汝曹何敢害宰相!”众又杀之。韦见素闻乱而出,为乱兵所挝,脑血流地。众曰:“勿伤韦相公。”救之,得免。军士围驿,上闻喧哗,问外何事,左右以国忠反对。上杖屦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上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当自处之。”入门,倚杖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因叩头流血。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玄礼等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上慰劳之,令晓谕军士。玄礼等皆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

谔,见素之子也。国忠妻裴柔与其幼子晞及虢国夫人、夫人子裴徽皆走,至陈仓,县令薛景仙帅吏士追捕,诛之。

【译文】

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

六月十四日,唐玄宗一行来到马嵬驿,随从将士饥饿疲惫过度,个个满怀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国家的一切祸患都是由杨国忠引起的,便打算将他杀掉,于是就让东宫宦官李辅国前去禀告太子,太子李亨犹豫不定。此时恰逢吐蕃使者二十多人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诉说没有食物可吃了。还未等杨国忠作答,军士们便大呼:“杨国忠想伙同胡人谋反了!”于是就有人向杨国忠射箭,射中了杨国忠坐骑的马鞍。杨国忠急忙逃跑,逃至马嵬驿西门内,被追来的士兵杀死。士兵们肢解了杨国忠的尸体,将他的头颅挂在长矛上插到驿门外示众,并杀死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以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斥责兵士道:“你们胆大包天,竟敢害死宰相!”军士们因此又杀了他。韦见素听见外面喧闹嘈杂,便走出驿门来察看,结果也被乱兵用鞭子抽打得头破血流。众人大叫道:“不要伤害韦相公!”于是便上前相救,韦见素这才幸免于难。军士们随即包围了驿站,唐玄宗听到外面的喧闹声后,便询问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身边的人就对他说是杨国忠谋反。唐玄宗于是拄着拐杖走出驿门,尉劳军士,下令他们撤掉包围圈,但军士们都不答应。唐玄宗便让高力士前去询问缘故,陈玄礼回答道:“杨国忠谋反被士兵斩杀,杨贵妃不应当再继续侍奉陛下,希望陛下能够忍痛割爱,将杨贵妃就地斩杀,以正朝纲。”唐玄宗回答道:“朕自有主张。”说完便走入驿门,拄着拐杖低头站立。过了好久,京兆司录参军韦谔上前进言道:“如今众怒难犯,安危就在旦夕之间,希望陛下能够当机立断!”韦谔说着便跪在地上,磕头触地,直到血流满面。唐玄宗说:“杨贵妃常年深居后宫,不与他人来往,哪里会知道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赶紧进言道:“杨贵妃诚然无罪,然而将士们已经将杨国忠斩杀,而贵妃又在陛下的左右陪侍,他们哪里能安心呢?希望陛下能够审时度势,只有将士们安宁,陛下才能得到安全啊!”唐玄宗于是命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引到佛堂内,将她勒死。随后高力士令人把杨贵妃的尸体放置在驿站的庭院中,召陈玄礼等人进到驿站来察看。当他们确认是杨贵妃的尸体后,陈玄礼等人便立马脱下盔甲,放下兵器,向唐玄宗磕头谢罪。唐玄宗对他们进行安慰,并命令他们传达给其他的军士。陈玄礼等人随即高呼万岁,拜了两拜后而退出驿站,接着便整顿队伍继续行军。

韦谔是韦见素的儿子。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和他的幼子杨日晞以及虢国夫人与她的儿子裴徽都趁机逃走,逃到了陈仓县后,被县令薛景仙率领官吏和士兵追捕,捉到后统统被斩杀。

马嵬兵变 - 图1唐·蔓草鸳鸯纹银羽觞

【评析】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白居易的《长恨歌》讲的就是在马嵬驿发生的事情。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不想办法抗击贼兵,反而带着杨贵妃、所有宫女、大臣等人向西南方向逃去,当一行人暂时停留在马嵬驿的时候,随从士兵发生哗变,杀了丞相杨国忠,又坚决要将杨贵妃处死。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命人将杨贵妃勒死。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在自己爱妃被勒死的时候却只有掩面而泣的份,这是何等的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