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难经》全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医学著作,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作者不详,有战国名医秦越人所作之说。全书以问答释难的形式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与《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数目相合,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并主要对《内经》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阐发和探讨,尤其对诊脉、命门、三焦、针灸学等相关问题,发《内经》之未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前二十一难,以脉诊内容为主,在《内经》重视诊寸口脉的基础上,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并进行了相应的脏腑定位;二十二至二十九难,所论以经络内容为主,系统论述了经脉的长度、流注次序,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证,丰富并发展了《内经》奇经八脉的理论;三十至四十七难,主要阐述藏象理论,介绍了人体脏腑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及其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突出以命门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元气为根本,三焦为别使的生命观。其命门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类,主要论述病因、病机、病证等内容;六十二至六十八难,主要论述腧穴类的内容,涉及五输穴的含义、主治病证及脏腑俞募穴的意义和治疗作用;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主要论述针刺补泻的运用。由于《难经》对中医学理论卓有贡献,因而也被尊称为“医经”,同样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有《难经》白话本问世,如1963年陈璧琉等编著的《难经白话解》,是极好的白话文本,其后其他出版社也出版过“语译”、“白话”等读本, 这些均为《难经》的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这些白话本距今已有多年,其间的语言习惯、对经文的理解,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约,参照以上诸版本, 我们对《难经》白话本进行了重新编写。本书的编写内容包括【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按语】五部分。【原文】部分,以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滑寿《难经本义》为蓝本,用简体字排版,对于原文有明显错误者,根据文义及其他较好的版本等进行校改,并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提要】部分,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每段的中心内容,以便读者对其主要内容有基本地了解。【注释】部分,对难解的字及有深刻内涵的经文,进行字义、读音以及经文含义的解释,目的是使读者读通原文。【白话解】部分,以直译为主,如原文上下文含义不能较好地衔接者,则采用意译的方法。在整体上既力求文字简洁、晓畅易懂,又能说理透彻,完整地反映原文意旨。【按语】部分,主要是针对有些原文对后世中医理论的影响较为深远,或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或后世医家存在争议的部分加以说明,但考虑到本书为初学中医的普及本,此部分内容较为简要。以求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给初学者尽可能大的帮助。

《内经》、《难经》白话解编委会

2003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