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难

    【原文】

    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1]。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2]而长者肝也按之濡[3],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4],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5]?

    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提要】

    本难着重讨论辨别脉象阴阳属性的方法。

    【注释】

    [1]中:指脉体中。

    [2]牢:坚实。

    [3]濡:rú,音如。意同“软”。

    [4]中州:即中央方位,此指中焦。

    [5]邪:通“耶”,表疑问。

    【白话解】

    四问:脉象区分阴阳的方法是什么?

    答:人呼气是自内而外、由下向上,出于上焦阳分,心肺主之,故脉搏由内而外,浮脉属阳,以候心肺;吸气是自外而内、由上达下,纳于下焦阴分,肝肾主之,故脉搏由外而内,沉脉属阴,以候肝肾;呼吸之间,脾司纳化水谷精微,脾的脉气蕴于其中,即脉有胃气。所以说浮沉为脉象阴阳的两纲。

    浮脉皆主心肺,如何鉴别?

    答:浮脉兼大而散,属心脉;浮脉兼短而涩,属肺脉。

    沉脉皆主肝肾,如何鉴别?

    答:脉坚实而长,属肝脉;脉重按濡软,轻按又较有力,属肾脉;脾居中焦,生养四脏,其脉从容和缓,体现在浮沉之中,以上是区分脉象阴阳的方法。

    脉象中有一阴一阳脉,一阴二阳脉,一阴三阳脉,一阳一阴脉,一阳二阴脉,一阳三阴脉等,按这样说法,难道寸口有六种脉一起搏动吗?

    答:这里所谈的并不是六脉一起搏动,说的是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浮脉属阳,滑脉属阳,长脉属阳;沉脉属阴,短脉属阴,涩脉属阴。所谓一阴一阳脉,如脉沉而滑;一阴二阳脉, 如脉来沉滑而长;一阴三阳脉,如脉来浮滑而长,偶有瞬间沉脉。所谓一阳一阴脉,如脉浮而涩;一阳二阴脉,如脉来长而沉涩;一阳三阴脉,如脉来沉涩而短,偶有瞬间浮脉。应根据各经脉脏腑反映在寸口相应部位的脉象,以判断病变的逆顺。

    【按语】

    关于辨脉阴阳,二难、三难从脉位辨别,本难则阐述了从脉象辨阴阳的原理和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辨别脉象阴阳,以明病证阴阳。本难以浮沉为纲辨阴阳,兼论滑涩、长短,结合九难所论迟数,而成为脉象阴阳的大纲。后世医家对二十八部脉象进行阴阳归类,又从中提出浮沉、迟数、虚实为脉象阴阳之纲,以概括其他脉象,这样可以执简驭繁,便于掌握。

    关于五脏脉象,《难经》多处论及,其内容略有出入,可以结合参照五难、十难、十三难、十五难、十七难、四十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