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

写文章和做演讲的人很少会给关键词下定义。因此,通常情况下你要理解一个模糊不清的陈述到底是什么意思,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这些词语使用的上下文语境。这里所说的语境(context),是指作者或演说者的背景。这一词语在具体论证当中的习惯用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歧义词前后的其他词语和陈述,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为潜在的关键词句的意思提供了线索。

如果你想搞清楚一篇文章中“人权”这个词语的意思,你应该先问自己:“人权到底是些什么权利?”如果你检查一下这个词出现的语境,最终发现作者是挪威政府的一个主要领导,那你基本可以确定他脑海中所谓的“人权”是指就业权、免费医疗权和居住权。而一个美国参议员所说的“人权”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他心目中的人权可能是指言论自由权、宗教信仰权、旅行权以及和平集会权。注意,这两个版本的人权并不需要彼此一致,一个国家可能在保障一种形式的人权的同时侵犯另一种形式的人权。你必须努力通过检查上下文语境来弄清楚这些词的确切意思。

作者常常通过论证来阐述清楚某个术语在他们心目中的含义。下文就是一个例子:

游乐园给多数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受调查的人超过半数以上都认为游乐园的游戏项目应有尽有,骑乘设施种类多样,他们很快就会再次光临这里。

“带来极大的满足”这个短语意思可能有点不明确,因为它可能会有很多种意思。但是,作者的论证清楚地表明,在本段的语境里,“带来极大的满足”意思是游客喜欢“游戏项目应有尽有,骑乘设施种类多样”。

注意,即使在这个例子里,你在进园游览之前还想要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因为“游戏项目应有尽有”的意思也不明确。也许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到底有多少游戏项目或骑乘设施,或者其中到底有些什么样的游戏和骑乘设施?很可能尽管游乐园里的游戏项目应有尽有,但所有的游戏项目都已经过时了,或者不再受欢迎了呢?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集中讨论歧义现象的关键问题为你提供了一个不偏不倚的基础,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同意某些推理论证。如果你和想要说服你的人在论证过程中对术语的意思在理解上有偏差,那么你首先就要解决这些偏差,然后才能接受他为你展示的推理过程。

要仔细检查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关键词或短语的意思。如果意思还是难以确定,那你就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如果词语的意思很清楚但你却不认同,那你就要警惕包含这个术语或短语的任何一个推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