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文学

张潮尝谓:“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好的文学作品,不外是自然和人生的刻画。离开自然和人生的文章,不过是文字的堆砌,起承转合的空壳子,所以有人说,自然和人生是我们的教师。

说到描写自然的山水文学的欣赏,我们自己必须先有经验,多和山水接近,才能领略作者所描写的神奇微妙。所以游历在写作上和欣赏上都有很大的功用。试看:司马迁游历国内名山大川,他的文章才有“奇气”;陶渊明“归去来兮”以后,身居山林,才有优美的田园诗文;柳宗元贬到多山多水的永州,才产生了那些不朽的山水小品;谢灵运为永嘉太守,肆意游玩,所以开辟了山水诗文的园地──山水文字的写作是如此,山水文学的欣赏,也是如此。

欧人卡莱尔(Carlyle)将人类分为三流:第三流人物是诵读者(Reader),第二流人物是思索者(Thinker),第一流人物才是最伟大的,他们是阅历者(Seer)。只有亲身多阅历的人,才有思索的资料,才能真正的欣赏。中国有句话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两者至少要相并而行。

可惜我们和山水接近的机会太少了。深居城市的人,忙于工作,哪里有心情去管“星斗的转移,草木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呢?哪里有空闲到山明水秀,林深泉清的地方去遨游呢?难怪我们要抱怨生活的枯燥、烦闷、拘束。这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该是多大的损失?

诗人徐志摩劝告我们说:“为了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中国散文中,充满了刻画山水的美句。范仲淹用四句话描出一副江上的夜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欧阳修用简单的话写出山间的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当我读这种美句的时候,好像看见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诗词中的山水名句,不可胜数,兹选录几句如下: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句)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欧阳修句)

山危一径尽,岸绝两壁对。(杜甫句)

中国的山水文学,虽然早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元结的《右溪记》,但是作得好的当推柳宗元为第一。从他以后,这种文章才发达起来,几乎每个文人都有这种作品。

原来山间的松涛峭壁,海边的波浪风帆,枝上的鸣鸟艳花,水中的浮萍鱼踪,都能拨动你的情绪和爱美的心思,拿起笔来,写成诗文。古今多少名作,都是在山水的逗引下产生的。

只有在游玩山水的当儿,心领神会,笔下自然的流露,才产生出好的山水文学作品。

散文中有一类记叙建筑物的文章,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是。这类作品都是极好的山水文学。一个幽雅的建筑物,嵌在山水之间,更能增加山水之美。正像山水画中有茅舍竹亭一样的有趣。苏轼的《赤壁赋》之类,将一叶扁舟,点缀在山水之间,更是工巧之作。

读山水之文,有人称为“卧游”。这种卧游有想象的扶助和实际的经验作基础,往往比实游更有滋味。中国有句话说:“但要闻名,莫要见面。”这就是说笔下的风景,往往比真实的山水更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