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傻瓜式增值法
    • 第一节 股市的交易费用真的很贵" level="2">第一节 股市的交易费用真的很贵
      • 1、佣金、印花税和杂费心中有数" level="3">1、佣金、印花税和杂费心中有数
      • 2、资本利得税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level="3">2、资本利得税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 3、股民都像孩子一样好动" level="3">3、股民都像孩子一样好动
    • 第二节 不是人人都能模仿巴菲特" level="2">第二节 不是人人都能模仿巴菲特
      • 1、画虎不成易成猫" level="3">1、画虎不成易成猫
      • 2、价值投资的误区" level="3">2、价值投资的误区
      • 3、滚雪球的重点不是球" level="3">3、滚雪球的重点不是球
    • 第三节 中国股市的变革蕴含新机会" level="2">第三节 中国股市的变革蕴含新机会
      • 1、全流动时代的来临" level="3">1、全流动时代的来临
      • 2、股指期货时代的变局" level="3">2、股指期货时代的变局
      • 3、融资融券与创业板的机会" level="3">3、融资融券与创业板的机会
      • 4、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level="3">4、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第十章 傻瓜式增值法

    第一节 股市的交易费用真的很贵" class="reference-link">第一节 股市的交易费用真的很贵

    1、佣金、印花税和杂费心中有数" class="reference-link">1、佣金、印花税和杂费心中有数

    当前A股交易费用有哪些?我们有必要做到心中有数。目前中国的股票交易费用主要由手续费、印花税和其他杂费构成。

    手续费是券商收取的,即你开户的证券公司对你进行交易收取的佣金。交易其实是由证券交易系统通过撮合交易来完成的,中国股市进行买入操作最低单位为1手即100股(外国股市是没有这个限制的,这其实是中国股市的一种落后性。试想如果一只股票每股1000元,买入1手就是10万元,就是说要想投资这样的公司至少就要有10万元,而当前必定很多散户投资本金是在10万以下的,这样普通投资者自然只能去买那些低价的股,而低价的股很多又是垃圾股,这不是变相让投资者多炒垃圾股?)。券商佣金是券商为投资者代理买卖证券时按成交金额计算收取的费用,无可厚非。不同的券商手续费率不同(大券商手续费更低),而相同券商对不同客户手费续率也不同(大资金手续费更低)。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中征收的一种税,历史悠久非中国独创,证券印花税属其中的一种。1990年A股深圳市场双边征收印花税,当时的印花税为地方税种归地方财政收入。到1994年改为地方和中央各按50%分享,1997年调整为中央占80%,地方占20%;1998年调整为,中央占88%,地方占12%,2002年时中央为97%,地方为3%。至此,印花税彻底调整为中央财政在股市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于税率的调整,深市于1990年先按6‰征收,1991年调整为3‰,此后沪市开始参考深市经验按3‰征收。1996年印花税调整为5‰,1998年调整为4‰,2001年调整整2,2005年调整为1‰,2007年调整为3‰,2008年调整为1‰,同年晚些时候改为单边征收。从中国股市印花税率的调整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这成为了调控股市的一种直接而有效手段,每当股市行情好的时候想打压股市就调高税率,而股市一旦低迷就降低印花税。

    美国股市的交易费用相比而言要低廉得多,交易者需要缴纳的税是卖出额的三万分之一,正是低费用刺激了美国股市的发展,使美国的证券市场成为全球最活跃、开放及公司的交易市场,而美国证券市场的优越性亦是美国经济领先于全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很重要的绊脚石就是交易费用很大,希望有一天中国股市的交易费用真正可以与国际接轨。虽然当前A股印花税水平较以前有大幅的降低,但这一税收依然成为股市“漏水”的主要渠道。中证登2010年的代扣印花税情况统计表加总显示,2010年A股印花税合计达到528.37亿元。2010年A股市场最主要的投资者——基金业为投资者创造的利润还不够上税。

    A股的交易费用还有过户费,投资者每交易1000股需要交纳1元的过户费(沪市收,深市不收。这是因为沪市和深市所采用的登记结算体系不同。),不足1000股按1千股,这项费用并不算高,以股价5元来计算,交易费用只有0.02%,但对于经常交易在1000股以下的投资者来说就显得不太划算了,你每次交易300股也得缴1元的过户费,你交易得越多,这一费用的费率就会被提高。其他费用是指投资者在委托买卖证券时,向证券营业部缴纳的委托费(通讯费)、撤单费、查询费、开户费、磁卡费以及电话委托、自助委托的刷卡费、超时费等。这些费用主要用于通讯、设备、单证制作等方面的开支。

    2、资本利得税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class="reference-link">2、资本利得税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资本利得税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开收,资本利得税是在股票交易中,你简单而言就是对投资者证券买卖所获取的价差收益(资本利得)征税。开征资本利得税会出现了一个问题,你每投资一次,卖出了,赚钱了,要交一次税,赚十次要交十次税,但如果你投资亏损了呢?政府不可能给你退税,就是说,赚钱了国家有功要和你分利润,亏钱了国家无过,得你自个儿一个人承担,虽然有些不合理,但现实就是如此,怕亏就只有不投资。

    资本利得税是悬在股市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征收,投资者赚钱难度更大。

    我们知道股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融资,尤其是中国的股市,其融资额远远大于分红额,所以说中国的股市是负和游戏,并且是深度负和!股市可以融资,赌场不能融资,这是股市和赌场最大的区别之一。 黑社会开赌场要抽头,这个抽头就相当于股市的资本利得税。因为赌场,没办法直接融资。但一个主要职能就是融资,并且对于每一笔交易都征收印花税的深度,负和的中国股市,如果对于暂时获利时就“抽头”,投资者投资股票是要冒绝对风险的,暂时的获利可能远远没有弥补他以前的亏损。

    目前中国并没有征收资本利得税,但有资本投资所得税,即对从事股票投资所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进行征税,这是与银行存款的利息税相仿的税种,股息税是在上市公司对持有其股份的投资者进行现金派息时征收的,上市公司最终公布的派息方案都是已经通过税收调整的上市公司已经为你强行纳了税,税务局自然就不会再担心你会偷税纳税了,因而这一税种其实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意义不大,反正大家拿到手里面的都是已经交过税的了。

    3、股民都像孩子一样好动" class="reference-link">3、股民都像孩子一样好动

    每个股民,都有一个共性,像幼儿一样多动。有时候空仓比满仓还难受,满仓了总是可以找到理由来安慰自己坚持下去,但一空仓马上就耐不住了,实际参与的满足感远远好于空仓旁观的感觉。股票交易成本挺贵,假设我是一个非常好动的投资者,平均下来一周要进行两只股票的操作,进行两次买进和卖出。每周要进行四次交易,一次单边交易按千分之五计算,每周交易费用率为百分之二,每个月为百分之八。我的操作月收益需要超过百分之八才能实现赢利,我认为这个目标要达到并不是易事。

    所以说,太过频繁的操作根本赚不了钱,小股民都在为券商打工。正是如此,即便你赚两次,可能亏三次,最后收益不高,给券商创造的利润到是不少,可惜钱是在人家的钱包里面。这就不难解释券商们总是天天出来调高和调低股票的投资评级,在高与低之间,大量的投资者正在据此进行买与卖,他们的利润就源源不断。

    理性的投资者,不应该进行太过于频繁的买卖,如果你的手续费真的很便宜,那另当别论,你可以在股价的波动之间实现收益最大化。但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我的建议是不要操作太频繁,即便你真的能保证大多数操作能实现收益,但最后扣除掉滴水成河的手续费,实际收益少得可怜。

    即便是不考虑股票买卖的手续费,经常频繁的换股操作也总会使得投资者收益为负。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2011年初发布的“2010年中国证券投资者综合调查”报告显示,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投资者选择了频繁换手,持股时间三个月以上的仅占30.92%,多数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短期投机心理较重,长期投资者占比较小。频繁操作是造成股民亏损较多的直接原因。

    第二节 不是人人都能模仿巴菲特" class="reference-link">第二节 不是人人都能模仿巴菲特

    本书前面的内容中说过,巴菲特的年均收益其实并不高,价值投资者成功的秘决就是找到有价值并且被低估的资产买入,然后持有直到获得正收益。巴菲特资金足够多,不会因为被套而懊恼,他有能力等待,就算他持有的某一项资产缩水超过了一半,他也不会感到急燥。某一笔投资交易的失败并不足影响他整体投资的成功。

    1、画虎不成易成猫" class="reference-link">1、画虎不成易成猫

    中国有很多的投资者声称是价值投资者,把自身标榜为巴菲特的追随者。对巴菲特成功的投资经历侃侃而谈,就像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投资行为当成巴菲特理念在中国的实践,犹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一般。

    我们的股市与西方股市在制度设计、运行环境、监管力度都不尽相同,巴菲特的理念在中国未必就真的能够行得通。巴菲特成功自然有其成功的因素,而巴菲特的理念必然也有其在股市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那些一味仿巴的人群,其实并未真正理解巴菲特的赚钱之道,甚至于曲解了他的原意,更主要的还是在应用的时候死对硬套,结果自然是画虎成猫。

    但同时巴菲特在我国股市也遭遇了比华尔街更为激烈地嘲讽与贬低:“西方的那套炒股方法,根本不适用于中国股市”;“大陆股市投机气味浓烈,不适宜长期投资”;“股价偏高,价值型的选股方法根本行不通”;“中国股市不具备投资价值,走巴菲特之路过于书呆子气”。很多投资者对巴式理念反复出现概念上的混淆,否则也不会出现端起饭碗吃饭,放下饭碗骂娘的糟糕逻辑。

    中国特色的股市,与经济并未呈现完全晴雨表的对应关系。很多时候会出现暴涨和暴跌,股价的波动也极其没有规律。个股走势会与其基本面脱勾运行,好公司并不等于股价会上涨,坏公司并不等于股价会下跌。凡此种种,都显示了应用传统的投资理念和分析方法在A股市场的“无效率性”。因而,要想巴老的理念在中国投资能够更有效率,要想不只是表面的模仿,就必须对方法进行修正。

    一是国内上市公司的特有的包括产权制度风险、股权设置风险与治理结构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股利分配不一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以及关联交易风险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风险。二是当大市整体走高使很多股票失去投资价值。但热点的轮动又创造了许多入市的机会,投资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等待。三是对现金流量、会计政策、关联交易、投资收益的关注会形成的影响各异,需要我们更加仔细的透析相关数据的变化。四是债务比例结构和资本结构。有时,公司因历史遗留问题致使债务比例过大;有时又因理念上的误差致使资本结构过于单纯。对此,投资者要给予冷静的分析。六是上市公司大比例的不分配和配股,在审视公司利润的增长时,有必要同时关注每股收益的增长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2、价值投资的误区" class="reference-link">2、价值投资的误区

    巴菲特的基金会可以通过其他的投资来弥补他所犯的其他错误,但普通投资者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身家投身于自己认为有前景的公司,一旦失利,再没有翻身的机会。巴菲特的分析,并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主观认识,而是在团队分析的基础上,有大量的数据与可靠的内幕消息,甚至还能够得到国会议员的鼎力相助。普通投资者没有,只能靠自己,或者听信那些号称权威但实质上并不权威的第三方报告。

    巴菲特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中国的投资界里面誉为“中国巴菲特”的那些投资天才,其实只不过是在做简单趋势投资者。“巴菲特理念在中国的实践”仅仅是他们作为给自己成功进行贴上的名牌标签。例如那些在2007年股市处于高位、很多个股估值极高的情况下居然用巴菲特的理念来为自己追高进行辨解,为自己找到合理的疯狂理由。

    国内的投资者一提起巴菲特,自然想到的就是价值投资,便会对一切技术分析嗤之以鼻。就会让他们过度而盲目的崇尚所谓的价值分析。但价值分析同时存在着误区,看这个例子:1976年年末,阿兰伍德钢铁公司的标明账面价值为3200万美元,即40美元一股。但该公司在6个月后还是破产了。原因在于该公司更新了一套炼钢设备,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3000万美元,但由于计划不周及操作出错,使得这批设备毫无用处。该公司以约500万美元的价格把轧钢板机卖给了卢肯斯公司以用于偿还债务。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只不过是过去的、现在的东西,并不代表未来。无论是静态估值还是动态估值都没有考虑到将会出现的不可预计的情况,如果仅凭过去的数据以及对未来的“预计”就盲目投入,并认为可以再也不用关心资产的波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对投资目标进行评估,用客观的假设对未来进行预测,以此作为自己投资决策的参考,但重要的是我们要随时关注资产的动态变化,随时做好动态操作调整的准备。在将巴菲特的理念在A股化修正之后,更加得心应手的进行操作并不迷信于那一套买入持有就能挣钱的逻辑。做自己,做中国股民中真实的自己,远比学巴菲特要实际的多。模仿巴菲特,只能成为山寨巴菲特,而做自己,搞不好能超越巴菲特。

    3、滚雪球的重点不是球" class="reference-link">3、滚雪球的重点不是球

    巴菲特授权的官方传记《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想必很多人都看过,他说滚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湿地和长坡,湿雪,指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投入能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长坡,指的是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

    在我看来,能否长期赢利的关键,并是你能投资多少资金,能找到多少好的公司来投资。“滚雪球”的过程最重要的在于“滚”的动作,你找到一个很棒的公司,但他的股价不会涨,雪球放在原地暴晒于烈日之下,不但不会增长,最终还会会融化掉。

    滚球的动作,重点在于找到倾坡。就像阿基米得所说的一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橇动一个地球,关键是支点的问题,这是突破点,也是改变结果、改变自己的最重要环节。如果你把雪球从下往上滚,很费力,这个坡越长,你走的错路就越远,就更难真正的把雪球滚大。要把雪球滚大,只有两个办法最有效,一个是把球放在斜坡的高处,只需要轻轻一推,球就可以轻松的自动的往下滚,你的资产就会越来越多,不断增值。这个过程其实并不需要你怎么用力,你要做的只是跟着雪球跑,不要让他跑偏轨道,只有在轨道中雪球才能滚粘上更多的雪并且变得越来越大。

    这要求我们要学会寻找机会,斜波就是外界的机会,你买的公司正好能够得到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撑,能够得到战略性资金的追捧,那么你只需要拿着你的投资标的,别人会把股价推升上去,大主力、大户以及大量的散户都会来推升股价。你需要的只不过是发现这个机会,找到这个斜波。

    雪球从珠穆朗玛一直往下滚,最终会成为巨大的雪球,但我们一般并没有机会把球放在珠穆朗玛的山顶,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足够让雪球滚动一辈子的长斜坡,正如我们没有办法在一只高成长股票的最低点买入。我们所处的地形更多时候是在无数的小山坡之中,我们有没有办法滚大雪球?有。那就是把球放在不同的山坡往下推,把这个山坡的雪滚完了,再把球放在另一个小山上重新再滚——“山不在高,有雪就行。”

    第三节 中国股市的变革蕴含新机会" class="reference-link">第三节 中国股市的变革蕴含新机会

    1、全流动时代的来临" class="reference-link">1、全流动时代的来临

    中国股市自设立之日,便为日后股权管理埋下了隐忧。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从1992年到2005年间,股权分置改革多次提上日程,但因涉及多方利益难以平衡使得改革一拖再拖。2005年中国股市低迷之时,证券会终于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这次改革也催生了一次大级别行情,改革过程中虽然也遇到很多艰难,诸如对价方案不公平无法得到股民的投票赞成等,但通过调整方案、多方妥协后,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截至到2011年2月底,尚未完成股改的A股上市公司仅有S佳通、SST中纺、S上石化、S前锋、SST天海、S仪化、SST秋林、SST华新、SST华塑、SST光明、SST集琦等11家公司。股改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

    股权分置问题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未股改前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造成恶性圈钱、市盈过高、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而通过股改实现全流通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积极发展。

    全流通时代的来到,创造了较以前更多的投资机会,只要我们用心多想,就能发现。

    一是全流通带来的控股纷争机会。因为全流通,所有股份都能够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流通,这就使得资本控制更加市场化、自由化。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可以通过自由买卖而被控股。这就使得那些大股东会提高紧迫感,如果增发股份,大股东特别是那些持有公司股份仅仅在绝对控股权比率上徘徊的大股东会较普通投资人展现出更高的认购热情,从而为股价的稳定提供了支撑。而对于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资产,大股民更不会让股份轻易落入他人之手,一旦股价低迷,则很可能会启动二级市场股份回购计划,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投资机会。

    二是全流通带来的资产整合机会。原来股权分置,很多上市公司管理混乱,行业之间要进行整合非常困难。但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使得上市公司股权更加清晰,为未来行业之间的整合、收购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竟。特别是那些当前经营遇到困境、正在谋求经营转型的上市公司,通够更有效率、更加透明公开的资产重组,将会为投资者创造出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历来资产重组都能够创造一批的牛股。国资委也明确要求,未来央企要通过行业的整合,做大做强,全流通时代的并购之风将时时吹拂A股。

    三是全流通时代的敌意收购机会。全流通时代之前,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可能是割裂的,实业投资者专注于实业经营,对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可能主要是副业或者业余爱好。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给了实业投资者一个很好的通过金融投资来实现产业转型的机会,直接在二级市场收购股权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机会,也给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投资思路。那些打算从楼市投资或投机中退出的资金,以及从煤矿整合中退出的“煤老板资金”,再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引来的热钱,都在急切地寻找投资方向的时候,全流通的A股必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他们往往会通过二级市场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份或“举牌”的方式实现股权控制,这就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四是全流通时代的隐蔽资产机会。有一些上市公司,手中持有着大量的现金,但本身公司股票市值并不含有这些“隐蔽”的资产,这类公司很容易得到二级市场中大资金的关注。本身这样的公司很容易被其他公司“举牌”,因为一旦举牌收购后,收购方能够得到更多的可操作货币现金,例如600827友谊股份2011年2月时流动市值为81.11亿,但其货币资金有近97亿,等于是收购后公司帐面上可用资金比收购资金还多15亿以上。这类公司本身容易被举牌,而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又可以去举牌别人,可运作性很高,蕴含较多机会。

    2、股指期货时代的变局" class="reference-link">2、股指期货时代的变局

    首先大家了解一下股指期货,股指期货实际上就是将股市的指数作为期货交易的标的来进行交易,这在欧美等国家已运作多年,但在中国,由于国人对高杠杆交易的厌恶以及管理层的担忧,股市设立之初并未创立股指期货交易,此事便一拖再拖,成为中国股市制度的一种缺陷。

    期货是一种双向交易、高杠杆及零和游戏。

    所谓双向交易,是指不管是做多还是做空,都能够实现赢利,主要看实际的走向与你建仓方向是相相一致。通俗的说,股指期货更象是一种对赌。投资者A赌价格上涨,那么他可以建立多单,一旦上涨就赚钱,一旦下跌就亏钱;投资者B往反方向做,一旦下跌就赚钱,一旦上涨就赚钱。再看其高杠杆,就是能够以小博大,不需要以投资标的的全额资金参与,而只要缴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便能够参与交易,当投资标的与下单反方向走,保证金亏完就必须继续追交保证金,否则就会被强行平仓。这样一来,如果亏钱,保证金会在极短时间内亏光然后再追交,如果赚钱,则能够实现真正的以小博大。而保证金缴纳比例的倒数就是杠杆率,如果交10%那么杠杆率就是10倍,需缴纳保证金比例越低,杠杆就越高。最后说零和游戏,这里是指做期货交易有盈就有亏,一定是一个零和的游戏。这跟股市有很大的区别,股市上涨的时候会出现大家都在赚钱,而下跌的时候则所有人都在亏钱。而期货交易每天都进行结算,一个投资人赚的钱正好是另一个投资者亏掉的钱,两者相加一定是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指期货只不过是实现了财富从一人手中到另一人手中的转移,而股市在转移的过程中则能够创造或蒸发掉虚拟价值。

    2010年4月,中国的股指期货终于隆重登场,这一事件也成为中国股市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股指期货时代的到来,使得A股终结了只能单边做多的历史,带来了整个A股新的变局,那么期指时代,有哪些机会是我们傻瓜式投资者能够抓住的呢?

    第一是股指期货板块的机会。中国的股指期货主要是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投资标的,股指期货登场之前,股指期货板块得到了市场的追捧,以中国中期为代表的参股期货公司股票得到资金的关注,反复炒作。但在股指期货正式登场后,预期兑现,相关板块炒作力度也减少。但股指期货的成熟仍需要时间,在完善的过程中仍然会得到投资者的重点关注,那些参股期货的上市公司也会由于股指期货交易量水平的增减而对期业绩产生影响从而对股价形成波动影响,从而为投资者提供股价涨跌的波段机会。

    第二是创造了更多波段机会。在股指期货时代来临之前,A股投资者只有做多才能挣钱,所以很多专家、券商都会被迫的看多,一方面大家只有看多并推升股市才能挣到钱,另一方面看多才能迎合做多的投资者。这会使得股市出现非理性繁荣,不断的堆积风险和制造大量的泡沫。股指期货的登场终结了只有做多才能挣钱的时代,很多资本大鳄们在期市中通过高杠杆不管涨跌都同样可以挣大钱,这就使得被中石油等几只权重股绑架的大盘不再可能单边上涨或下跌,而更多的是涨一程跌一程,这为我们创造出了很多高抛低吸的波段机会。

    第三是股指期货时代个股机会远比大盘要多。我们炒股炒的是个股而不是大盘,在股指期货来临之前,A股的个股与大盘之间关联度非常高。大盘涨所有股票都涨,因为赚钱的机会来了;相反,大盘一跌,所有股都跌,因为大家都害怕亏钱。但到了股指期货时代,单边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减少,个股与大盘的关联度也会降低,重行业、重个股而轻大盘很多时候能够让我们真正实现赢利。

    第四是利用交割日因素参考操作。股指期货交割日会较平时波动更加剧烈,那些已经无力回天的投资者也总会在最后的时间挣扎,同时也不排除实力雄厚的大主力在交易日来临前翻盘,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每次股指期货来临前提高自己的警惕 。在A股的股指期货还没有正式开盘前,新加坡上市的以A股权重股为标的新华富时A50指数期指就曾间接的引发了2007年A股的几次大跌。因而交易日股价发生较平日更为波动的情况就会成为常态,投资者要注意这一特性,从而使自己能够在交割日更加谨慎。

    3、融资融券与创业板的机会" class="reference-link">3、融资融券与创业板的机会

    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就是借股和借钱。借钱炒股,大家还好理解。那么借股是怎么回事?这里就要先说一下期货的做空了,前面说了期货做多和做空都能挣钱,做空怎么赚钱呢?都卖出去了,盈利怎么实现?这里就是一个涉及到一个“借来卖”的概念。我自己手上并没持有我想做空的资产,我就只有先向市场“借”来卖,然后等到投资标的果然下跌了,我就以更低的价格“买”来还,就实现了赢利。如果到时候资产涨了,我只有以更高的价格买来“还”,一交割,就亏了。

    这样,大家就很容易理解“融券”的概念了。

    中国股市的融资融券其实是为股指期货铺路的,但又是不同于股指期货的,股指期货是针对指数的涨跌进行预测、对赌,而融资融券则是对实实在在的股票进行操作。我们可以将自己手中持有的股份进行抵押,相当于抵押贷款,这样就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买入操作,扩大投资战果。

    融资融券并不适合普通的投资者,如同期货由于其过度的投机和过高的杠杆很容易让普通的散户投资者一夜输光一样,融资融券会使得投资者“赌性”加大从而脱离正常的轨道,也容易使得市场形成非理性的波动。但作为股指期货正式、正常运行的前题,融资融券的推出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融资融券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呢?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参考机会。当市场连续上涨,但融券交易明显高于融资交易时我们就要非常小心了,因为参与融资融券的虽说不一定是市场绝对主力,但至少也是大户交易者。他们行为的变化往往总是先于市场 ,既然他们都在反手做空了,而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还在群情高昂地追高,作为傻瓜式投资的我们也应该适时放手了,反之亦然。

    创业板

    这是中国股市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但篇幅有限,我这里也只能会心一笔。

    创业板GEM Board是次于主板的二板交易市场,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美国的纳斯达克NASDAQ就是全世界成功创业板市场的代表。

    2009年10月2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的举行了中国创业板的开板仪式,随后深交所对首批申请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进行了申请审议,28家创业板公司于10月30日成功挂牌上市交易。股指期货“十年磨一剑”,这一剑也终于下了天山。中国创业板终于千呼万唤使出来,而这又为投资者提供了哪些投资机会呢。

    第一是创投板块的公司。如同股指期货对参股券商板块的刺激一样,在中国创业板成功登陆前,相关的创投概念股票得到了市场的追捧。那些参股创投公司的股票就象手里面攥着大把还未被识货的人发现的黄金一样,闪闪发光。600783鲁信高新作为创投类公司的龙头股价从2008年3元左右一路上涨,幅度超过10倍。未来同样还有一些创投公司,凭其超前的眼光、过人的胆识,投资那些潜在能够登录创业板的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几何级的增长,在创投路上不断有所斩获,对其自身股价也必然会推动上涨。

    第二是创业板公司的机会。美国纳斯达克跑出了微软、谷歌这些世界级的超级大公司,中国的创业板未来能不能跑出这样的公司?我不敢断言中国会出微软,但起码类微软的公司会出现,而这样的公司恐怕不会出现在那些国有企业身上。腾讯、阿里巴巴,这些中国优秀的企业在十年前也只不过是刚刚创业、员工不过十来人的小公司,未来这样的商业奇迹同会会出现。创业板设立的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正好为“未来的中国微软们”提供了飞速发展的外力,傻瓜式投资者可以在这里面寻找到一些长线值得等待的好资产。

    第三是创业板波动会带来更多的交易性机会。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都是些创业初期的公司,IPO规模较小,这样一来,由于期流通股份较小的因素,波动就会较主板市场的股票更为剧烈。当大势上涨时创业板股票会涨得更多,而当大市下跌时创业板的股票同样跌得更多,用专业一点的词汇来说叫“贝塔系数”高(β系数:衡量个别股票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波动越大,投资者赚取差价的机会就更多,投资者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波段机会。再者,由于创业板公司上市初期规模小,但公司谋求快速发展的愿望总会使得上市公司较那些上市多年的老公司更容易施行高送配。

    4、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class="reference-link">4、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占比很高,从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大部分人选择了通过购买保险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方式间近进行股市投资。而中国的基金业也在2005年后开始逐渐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基金投资变成很多人最常选择的一种理财方式。

    中国股市从最初的全民参与、全民亏本,到后来的全民遗弃、全民唾弃,经历了火与冰的时代,随着2007年那轮大牛市的火暴,A股又一次到了全民炒股的时代。而2007年的崩盘式下跌再次让无数股民折戟大面积归,全民被套的悲剧一次次上演。而且我敢断言,未来只要再来一波如同07年式的大牛市行情,全民炒股的故事还会上演,投资者总是会好了伤疤就忘了痛,每次受到的伤痛都会在指数再次回到原来高点时消失殆尽。

    未来的股市赚钱将会越来越难。而机构投资者将会逐渐的成为市场的投资主体。机构的话语权远不是一般散户投资者所能比拟的,机构在争取自己权利的时候更直接、更有效,在这一点来说,机构与大量散户并存的市场里面,想要监管机构纯碎的以维护散户利益为核心是很难做到的。而当市场变为机构主导,博奕的主体发生改变,对监管也是一种推动。

    本章小结:

    ◇中国股市交易费用很贵,不同证券公司佣金各不相同,印花税多次调整但仍是当前股市失血的主要渠道之一。

    ◇资本利得税是悬在股市头上的一把达摩利克之剑,融资和税收制约着股市发展。

    ◇巴菲特那一套成功的投资方法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A股未必行得通,必须根据国内股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与调整。

    ◇价值投资存在误区,很多时候简单的套用传统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进行投资恰恰是在做与价值投资背道而驰的事。我们其实需要做的不是模仿别人,而是做好自己。

    ◇投资滚雪球的重点并不在球,而在找到一个斜坡能让雪球自己滚下去,如果没有足够长的斜坡,就必须寻找新的斜坡,雪球才能滚大。

    ◇A股全流通时代的来临、股指期货时代的变局、融资融券和创业板的开设,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更新、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赢利机会。未来机构投资者将成为股市最主要的市场参与主体,资本的博奕更具集团化、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