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慈悲谋杀案

第一回 抱石而亡

“抱石寺”之所以给命名为“抱石寺”,就是因为在山巅、寺前有一块奇异的大石。

这石质十分奇物,天下罕睹,坚硬如钢,用刀用剑刻刮也不见得能刮下个较大的缺口来、而且这石大得像一座房子,因底部石作棱型,根基未固,故遇大风时这石竟迎风而动,十分惊险,蔚为奇景,吸引邻近无数游人骚客,前来欣赏。

游人多了,才在此建寺;寺建久了,香客就更多了,这“抱石守”连同寺前的飞来大石,就更声名远播了。

人都说这是陨石。

人们都相信天外飞来的石是有灵性的。

所以“抱石寺”也很“灵”。

既有神明显灵,抱石寺的香火就更盛了。

可能是由于铁手和龙舌兰都信佛,故尔来到这里,便不忘上“抱石寺”来上香。

上香才遇上“抱石寺”主持苦耳大师。

那时苦耳正要下山为县城主持祭典礼仪,便要铁手和龙舌兰一道过去。

——这才目击杀手和尚狙杀县官章图的凶案。

这才使他们仗义出手,且发生了往后那么多的事。

可是,这些发生的事,都不如铁手而今眼前所见的来得惊震:

因为苦耳大师死了。

苦耳大师是抱着石头而殁的。

他整个人“大”字型,背向寺门,整个脸的五官和胸肩,都嵌入了大石里。

他的人也离了地,大石约有三人高,他就嵌于石的中间部分。

石的前边正镌刻了四个大字:

大慈大悲。

——当日要镌刻这四个字,不知费了多少工匠的心血,花了多少工匠的力气,用尽了利器钻凿,最后还出动到仿造兵器第一家的“黑面蔡家”的独门工具,这才能在此奇石上刻上这永不磨灭的四个字:

“大慈。

大悲。”

石的背面就是抱石寺的主持苦耳大师。

他的尸首。

朝阳出来了。

可是苦耳已看不见今朝的阳光了。

铁手也看不清楚他的脸。

因为他的脸孔已嵌入了石里。

阳光照在石上,苦耳的头就埋在石里,中间隔了一道石墙。

铁手一看背影,就知道他就是苦耳大师。

他本来就有过目不忘的认人本领。

苦耳大师的耳朵特别长,特别大,也特别高,光秃的头顶上还有两个旋。

那是他的头颅,也是他的耳。

看来,人说耳朵特别长大的寿命也特别长,只怕未必尽然,一个部位好并非全局,总要其他五官配置适当才算入格。

铁手不禁暗叹:他昨天见苦耳的时候,他还是个活生生的大师,而今,却是个见不着今天的朝阳、死了的和尚了。

不仅是苦耳见不着今晨的旭日。

连“抱石寺”照不着今儿的晨光了。

抱石而去的是苦耳大师。

焚毁了的是抱石寺。

尽管“抱石寺”不是全然焚毁,但也烧了个七七八八。

浓烟仍不断冒出,抱石寺已一片残垣败瓦,所剩无几了:

——可见凶徒下手之狠!

——既杀佛门高僧,又一把火烧了这所名寺,只怕寺里的僧徒也多遭了殃。

晨意清凉,雨后山上清晨更泌凉。

然而铁手心里却冒起了一团火。

他心头之一如山下的水流,已崩了峰、决了堤!

因为他看见“大慈大悲”的背面:

——背面就是苦耳大师的尸首,在他耳部嵌进石里之处的硬岩上,竟有人镂刻上了几个字:

杀我者——孙青霞

铁手见了这几个字,眼里吐绽了一种罕见的、烈火般的怒意。

然后他转向一直站在石旁,见他出现以后就一直听候他吩咐的捕头陈风问:

“仵作在哪里?”

仵作和其他的衙役小心翼翼的把嵌在石里的苦耳大师刨了出来,铁手也有相帮。

他一面留心检查苦耳大师的尸首,发现他的骨骼几全无损,但肌肉稍一碰触拿捏,嘴鼻耳眼里便不住渗出血水来。

他从苦耳大师的头一直留意到他的手指,甚至还脱去了大师的芒鞋检查他的趾头。

陈风已带领大队人马先一步赶上山来,但他上山来时人已死了、寺也烧了。

铁手问;“你上来的时候,天亮了没?”

陈风知道铁手是个办案勘察的高手,故一一回答:

“将亮未明。”

铁手问:“苦耳大师已死在这儿了?”

陈风道:“是。”

铁手问:“当时已经有了这几行字?”

陈风道:“已有,不过天黑却未看清楚写的是什么。”

铁手问:“你为何不即把苦耳大师的尸体挖出来?”

陈风:“因为我想让您看到现场的情形。”

铁手:“你怎知道我会赶来?”

陈风:“因为这儿起了火,这么大的火:杀手涧那儿一定会望得见。以您和大师的交情,看见了,一定会赶过来的。”

铁手:“你来到这儿的时候,寺还烧着的吧?”

陈风:“是的。”

铁手:“寺里的和尚呢?”

陈风:“大都死了,也有一二人失了踪。”

铁手:“杀手和尚那些人呢?”

陈风:“都不见了。”

铁手听了就点头道:“那情况就十分明显了。”

陈风也颔首道;“杀手和尚的同党杀上山来,救走戒杀和尚他们,再下重手杀了苦耳大师,并一把火烧了寺。”

铁手道:“看来是这样的。”

然后他就走到火场去仔细审察。

偌大的一座古寺,已烧了个泰半,一片残垣败瓦中,隐见浴火的菩萨宝相。

寺里有焦尸十余具,有些面目依稀可辨,都是苦耳大师的弟子,或是“抱石寺”里的门徒。

铁手脸如铁色。

他仔细检查每一具尸体,眉心一直是皱着的:

眉心蹙不能展开,可能因不快,可能是不适,也可能是因心头有结一直解不了——他属哪一样?还是三样皆然?

——苦耳是他的朋友,却已身亡,且好好的一座佛门的圣地,而今却成了死人堆,教他如何不心痛。

——苦耳已死寺已焚,但他心中有疑点是解不了,是以相由心生,就在眉心上打了个结。

他俯身一丝不苟的拾掇火场里、余烬中的一事一物,仿佛那都是重大线索,他绝不轻易放弃。

陪在他身后的陈风忽然开口说道:“二爷,你也该歇歇了。”

铁手一怔:“怎么了?您看这时候我歇得下吗?可是一寺僧众的人命呀!何况死得那么惨,不只是几十条性命,还是千人的善心佛念都迷惑了。这案一日未破,便得多伤人心一日!”

陈风道:“但您却受伤了。”

这一提,铁手才记起自己身上的伤,才感觉到伤口的疼。

不提还好,一提,那伤处还真疼着呢!仿佛伤口也听得见似的,发作了一下,让痛楚来证实它们的存在。

这一痛里,他想到那为他拔箭的姑娘,又想起了龙舌兰:

——不知她醒了没有?

——不知她为自己的伤口伤心不?

——不知小欠……

提到这里,不知怎的,心口一疼。

好疼好疼的痛。

他长吸了一口气,陈风眯着风刀霜剑般的眼成一条横针,问:“我走后在杀手涧那儿发生了事吗?快腿老乌来报,说一文溪那儿决堤了。这一夜可真多事……不过二爷你也该敷敷金创药才是。您是做大事的人,不该不照顾自己身子。”

就在这时,一个留着长辫子、倒吊一双四白眼的瘦汉快步赶了过来,向陈风身畔细声说了几句低声话。

铁手自然认识这个人。

这是县里的副总捕头何孤单,他算是小地方的捕头,但办案的严明精密却也名闻京师。

陈风听了,脸上就显出了一种诡怪的神色来,向铁手道:

“在寺院的钟楼那儿有所发现,铁二爷不如一道走一趟。”

第二回 大钟敲古寺

三阳县里的总捕头陈风若不主动相邀,铁手眼见何副总与他细语,也知道发生了事,但他也是不便相询的。

那是因为江湖规矩。

江湖规矩不记录于任何法典里,却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心中。

铁手的身份虽然只是区区一名“捕头”,但他跟无情、追命、冷血四人是天子御封的“天下四大名捕”,这封诰主要是来自他们在京城里破过多宗大案,而且曾助诸葛先生三度击退刺客,救了皇帝赵佶的命。皇帝要封官进爵,厚赏他们,四人全都婉谢严拒,表明若当官则宁可辞归故里,浪迹江湖,永不复出。由于这些江湖中人、武林高手、六扇门里的精锐人物,不是皇帝一翻脸就可以打杀培植的,就算下旨诛杀了只怕也不见得有人可以承代其地位的,所以赵佶只有封他们为“天下四大名捕”,赐“平乱玦”,四人反而喜欢,因为有此名衔,可心放心办案,不畏强权,一旦遇人借势行凶,便大可先斩后奏,惩恶锄暴。

他们不想为官,也不要当官,便是因为当时官场腐败不堪,当了官只诸多掣肘,活得了命也只顾做人,办不了事。天下要当官、想当大官的人太多了,却缺少了真正为民做事的执行人员。

是以这四人的心愿是当执法小吏,除暴安良,为民除害。

这御封“天下四大名捕”不是官职,却比所有的捕役“来头”都大“背景”都硬,他们加上了绝好的身手和精密的脑袋,且不辞劳苦,不畏艰辛,敢于负责,勇于任事,在各省各地破了不少大案,铲除了不少祸害,粉碎了许多官绅与黑道的勾结,赢得江湖上、武林中、百姓心里真的崇仰,认为他们的确是真正替天行道、公正廉明的“武林四大名捕”!

“天下四大名捕”只是皇帝一人御封的,不见得天下民心便服,但这”武林四大名捕”,却是大家都一致公认的。

尽管铁手身份“特殊”,但他既到了别人的“地头”,他就不好插手管事。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捕役,除非他已持有某案的密令、公文,否则,地方上发生的案件,理应由当地捕役处理较为妥便。

就算他身怀公文、密旨,他也会在办事前先知会当地捕役、县吏,必要时在办案之际,也会与捕吏紧密分配合作,以增事半功倍之效。

这种“规矩”他懂。

所以,尽管他知事有蹊跷,但既然这儿的总捕头陈风尘已到了现场,他就不便过问,也不会发号施令。

不过,陈风尘比铁手年纪更长。

资格更老。

经验也更丰富。

他好像巴不得邀铁手,一起参与此案,也是合乎常理:一是以铁手声名地位,他插手此案,便有了承担的人物:这件案死的人多,连佛寺也给烧了,可不是些微小案。

二是铁手在场,如此更好,对上头交待更加方便,等于有了个有力人士,可证自己清白公正。

三是一如他所表示的:他极须铁手的身手和头脑,来办这件大案——能杀得了苦耳大师和劫得走戒杀和尚的人犯,绝对是辣手、棘手的高手!

所以他一旦遇上重大案情,便力邀铁手共同侦察。

侦查的地点在钟楼。

大部分的庙宇都有钟楼和鼓楼,所谓暮鼓晨钟,跟青灯木鱼一起伴着僧侣念佛诵经,早课晚课。

抱石寺一场大火,已烧了个七净八零九落索,到处都是焦木余烬,但在寺两侧的钟鼓二楼,却未被祝融波及,依然保留完整。

钟是古钟,至少镌刻了二三万字的经文,年代久远,连字迹也渐模糊不清。

大钟楼旁有一棵梧桐树。

叶落一地。

铁手经过梧桐树,忽然停了下来,皱了皱眉。

由于梧桐叶左边较靠近寺庙火场,因刚才火势汹汹,不少叶子都给火舌灼焦脱落。

不过树与右边的叶子都脱落更厉害,几乎全是剩下枝桠,光秃秃只剩下几片叶儿。

铁手一停,看树上、看树枝、看树桠、看树干、再看树下,然后才又走向钟楼。

钟楼的木头很牢固、古旧。

这偌大的一口古钟,足有二三百来斤,却只用几根柱子、就牢牢的挂足了几百年,令人不由佩服古人巧匠的智慧。

可是才走到钟楼,铁手和陈风都顿住足了。

原本,陈风尘是与铁手一步不离:铁手在看树叶的时候,他也留意了一下,稍微停了一停,可能是因为没发现什么可疑的吧,他就继续前行,不等身旁的何孤单作出指引,他已一眼看见:

钟楼里有人!

——但却非活人。

而是死人。

人死了,就躺在那坚硬牢实的楠木柱子内。

死者整个人都嵌了进去。

向着死者的钟面,却沾上了几滴褐色的污渍。

那钟还微微晃动着。

也微微发出震动声响。

空空。

铁手长吸了一口气。

他的浓眉舒展不开来了。

他和陈风几乎都认出了死者的身份:

给打得嵌于柱中、连眼珠子都逼爆出眼眶来的人正是——戒杀和尚。

——在镇上施狙击杀了县官章图的“杀手集团”东方负责人。

戒杀大师!

陈风失声道:“是他!”

何孤单在一旁道:“来人杀了苦耳和尚,不是为了救他吗?怎却死在这里!”

陈凤道:“会不会苦耳在死前,先行格杀了他?”

铁手即道;“不可能。”

陈风有点意外问:“为什么?”

铁手道:“因为我曾试过苦耳大师的功力,以他的内力,还打不出这样灭绝的一击。”

何孤单不同意:“要把一个人打得嵌入柱子,这点不算太难。”

铁手道:“这点是不难,不过,这柱子能承载了这口数百斤重的古钟数百年,岂是容易将一个人打得嵌进去的软木头!”

陈风的眉心又点竖起了一张刀子。

然后他脸上又纵纵横横满是刀痕。

他显然在苦思。

他知道铁手说的有理。

铁手又道:“何况戒杀和尚也是个极扎手的人,将他一掌打入柱子,也决非易事。”

何孤单仍是不服,翻着四白眼瞪人:“不是易事,也决非难事,像我们的陈总和铁二爷,便都可以轻易做到。“铁手一笑,道:“我做不到,坦白说,只怕陈兄也做不到。今晚我才看了陈总出手,虽然也已悚然佩服,但这种掌劲,亦非陈捕头的路子。”

陈风至此居然承认,“是的。这一掌,我打不出来。”

何孤单不解:“这一掌有那么厉害吗?也不过是杀了个人而已。”

陈风即纠正道:“这一掌要打的是人,就不算啥,但他是先一掌打了钟的这面,然后用钟的那面摆荡之下,把戒杀和尚撞得嵌入了柱子里,这才是绝世无匹的功力。”

何孤单大惑:“你怎知……?”

陈风道:“钟的那一面有血渍,刚好是在摆荡下砸着戒杀和尚的方位上。”

何孤单道:“你是说……对方是先用掌,击着这口大钟,再震动了大钟,砸死了戒杀?”

陈风点头,他满脸都是细虑的刀子。

何孤单依然将信将疑:“这……不可能吧?”

陈风苦笑,他一笑,致令纹又成了两道下拗的刀子:“你是不相信有人能一掌打动这几百斤重的大钟吧?”

何孤单坦承:“就算有这样的掌法以戒杀和尚武功,也总不会站着不动,任这钟砸得稀哩吧啦的吧?”

铁手这时忽想道:“是有这种掌力。”

何孤单四白眼一翻,他这个人看来只要说服不了他,他便是谁也都不认账,不讲情面的。

铁手用手一指,道:“你看。”

那大钟年代久远,封上了一层厚厚的尘,但在戒杀伏尸对面之钟面,却有一方掌印。

陈风用手去比了比,喃喃地道:“这人的手很小。”

的确,他的手一比上去,入手比那掌印大上了一倍有余!

何孤单校正了一下角度和方位,明白了:“杀人者就在这儿向大钟击了一掌,这口大钟激荡起来,砸着了戒杀。”

铁手又用手一指道:“这儿不但有血渍,还沾了只戒杀的眼珠子。”他感叹的加了一句:“这口钟刻的经文,成了血的见证了。”

何孤单仍不服气,“可是戒杀是一级的杀手,他干啥不避?”

铁手道:“他不是不避,而是避不了。”

何孤单瞪眼睛盯着铁手:“你是说那钟摆荡太快了,戒杀来不及避?”

铁手道:“也可能是戒杀大骇怕了,不敢闪躲。”

何孤单冷笑,“有人能把这个一流的杀手吓得这样子吗?”

铁手只一笑,“世上没什么人是真的一无所惧的,除非他早已一无所有;否则,世间总是一事克制一事,一物治一物,只要是人就总会有他害怕的人的。”

何孤单却锲而不舍的说,“就算戒杀真的是给这口大钟砸死的,但是不合常理。”

这回铁手倒饶有兴味的问:“你发现了疑点?”

何孤单道:“这么口大钟,这么沉重,有人发掌,不但可以激荡了它急速摆动,足以杀了武功相当高的戒杀和尚,却怎么连一丝钟响也没发出来?”

铁手静了下来。

陈风低着眉,眉心似夹了口匕首。

何孤单道:“从血迹、腐味上辨别,戒杀死了约莫一个半时辰光景,他大约是在四五更天时给人杀害的。那时,火还未烧起来,深山、古寺,但这口大钟在受了如此力道后,作出如此速度的摆荡,在这般静夜里深山里,却完全不发出声鸣?你想,这是有可能的事吗?”

陈风又苦笑。他左右颊边又增添了两道风刀霜刃。

铁手却问:“是真的没有钟声吗?”

何孤单补充道:“这绝对无讹。因为我就住这儿山下,那时还在睡梦中。我一向醒睡,一只蚊子飞来都能省觉。但没有钟声。绝对没有钟声。我已问过这儿山腰的几个人家,他们都没听到钟声,连平日清晨必可闻的晨钟敲响之音今天都没听过。”

他坚定、坚决、坚持地道:“他们只看到一把火在山上烧了起来,不久便似给大雨淋灭了,不料才不一会,火光又熊熊的旺盛了起来。他们只看到冲天的火光,没有听到钟声。”

他以四白眼翻着诡怪的白色白了二人一眼:“一声也没有。”

然后他反问陈风、铁手(尽管这两人在职衔上都比他高多了,但他还是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

“试想,半夜大钟敲古寺,怎么这上上下下山上山下的人,怎么都是聋子,谁也没听到?”

陈风和铁手良久没说话。

两人却各分左右,细察戒杀和尚的尸首,然后两人都各自说了一句话。

铁手是向何孤单说的:“何捕头真是明察秋毫,一丝不苟。“陈风却向身后的手下叱道:“既然如此,马上把死者刨出来,咱们要好好的验一验尸首!”

第三回 叶落梧桐惊

验尸即时进行,由陈风亲自主持。

铁手却肃起了脸孔。

他平生最不喜欢看见人死,更不喜欢看见人的尸体,而且更最最最不喜欢看见解剖尸体。

可是没办法。

大抵人生在世,有些事是不得不做,有些人是不得不交往。有些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人若想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得要去做许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才行,就像上山一样,你要上得巅峰,多少得要绕着山行。

铁手是捕快。

他要行侠仗义、为受害的人申冤报仇,他就得要常常面对尸体。

不过,在解剖这具尸首的时候,铁手已说了一句:“其实已不必解剖了。”

何孤单知铁手一向慎言,“四大名捕”中,冷血说话最直、冲;无情说话机锋最深,但也最刻薄尖锐:追命则最妙语如珠,好说风趣,百无禁忌。唯独是铁手沉实,说话绝少有言不中的。

所以何孤单也没当铁手这一句感慨是一句闲言,即时就问:“为什么?”

铁手感喟的道:“人死为大。就算他是个恶人、歹徒、杀手,人既死了,若无必要,实在不该再惊动他的遗体。”

何孤单依然不能同意,“如果不解剖,岂不是难以证实他死于何人之手?不知道杀人者是谁,又如何找到烧寺杀僧之凶手?”

铁手反问,“你以为焚抱石寺、击毙苦耳大师的,跟这杀戒杀和尚的同一伙人吗?”

何孤单一愕。

他倒没想到这个问题。

“这……难道还有杀人的归杀人的、烧寺的归烧寺的、杀和尚的归杀和尚的、杀杀手的归杀杀手的不成!?只一桩凶案,有那么复杂吗?”

铁手微笑,“我办过一件案,只死了一个人,却有十六名杀人者,共涉及九个家族,而且互不牵连。我也侦破过十三桩案子,分别在不同省份发生,共死了二百三十七个人,结果都是一人所为。试想,眼前这命案:苦耳大师是把戒杀和尚等六名人犯押上山来的人,如果凶徒杀苦耳大师是为了救戒杀和尚等人,戒杀又为何会死在这里?要是杀戒杀和尚的是跟苦耳大师是同一道上的,苦耳大师又因何死在寺前?”

何孤单愣了半晌,只好说:“……会不会是……凶手既要杀苦耳大师,又要杀戒杀和尚,又或许是……他本只想杀其中一个,但不欲让有人目睹,所以全都杀了!”

铁手微笑道:“这么大的杀性?连寺都一把火烧了,还烧了两次。”

何孤单一震:“什么?烧……烧了两次!”

铁手道:“便是。你仔细看看这火场,有的角落烧得特别焦、特别透,有些烧得范围特别广、特别厉害,便是因为有人故意作第二次纵火之故。”

何孤单本以为烧寺便是烧寺,连佛门室地都敢烧杀,那已是大不了的事,却不意是二次烧寺,而今据铁手指示看去,以他多年办案的精明眼光,果然看出了端倪,一时沉吟不语。

铁手补充了下一段话:“我在赶来之前,也在不文溪那儿遇了伏,身陷洪流,水上却燃着了火油。虽说有人及时抢救,但要不是雨下大了,这火焰不灭,我只怕早已给烧死了。这雨下了两场,都是下一阵便止,我在赶去不文溪前,人在杀手涧,已望见大角山这儿起了火,但雨一下,我心便实,知道这场雨说不定能及时扑灭这儿的火劫。但我绕道赶来大山角下,举头仍见山上这儿熊熊的烧着,这便是第二场火。既然火不止一场,杀戮只怕亦不是一次了。”

何孤单衷心震服:“难怪我也听村民说有两次起了冲天火,我以为是同一把火,只不过时明时灭、时旺时衰而已……那么,为何烧了一次之后,又烧第二次呢?”

铁手苦笑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火只烧了二次,所以,就算能找到杀戒杀和尚的凶手,不见得就是杀苦耳大师和焚寺的凶徒,这点很重要。”

何孤单终于听出了铁手话里的意味:“二爷之说……你大致已肯定知道谁是杀死这戒杀和尚的凶手,所以便……不要解剖了?”

铁手道:“不敢就肯定,但可作推测。有时候,要知道死因,不一定从死者体内,还可以从死者体外去了解。”

何孤单听入了神:“体外?”

他那双要死不活的四白大眼都在写着:渴切知晓真相!

铁手一指道:“你看这梧桐。”

何孤单便看梧桐树。

铁手又用手一指道,“你看这落叶。”

何孤单就看地上的落叶。

铁手道:“这向寺的一边,梧桐叶是给火焰烧焦、催落的,却还留下几片叶子。这向大钟的一边,几乎叶落尽矣,但叶子大都未干、不焦,全是给人用掌劲催落的。”

他笑向何孤单:“这说明了什么?”

何孤单搔搔头皮,喃喃地道:“这……这说明了什么?”

铁手脸上的笑容渐渐凝结:“这叶子如是遭掌劲催落的,但到处都没有遭掌催毁的痕印,但这一掌却深深印在钟上,足有三分深,也就是说……”

铁手说话的语音很低沉。

很徐缓。

但有力。

由于他国字脸,深眉隆鼻,所以一旦不笑的时候,样子很严肃。

当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脸上连一丝笑容也不见了、没有了、消失了,只听他沉缓的说:“那人只用了一掌,就推动了这口大钟,撞死了身手极高的戒杀和尚,但这样一座深山古寺,却丝毫没响起钟鸣:而这一掌不但能够无声,还把整棵梧桐叶子都催落下来了。——这是何等犀利掌力,何等盖世神功!”

他脸色铁青,漫声长吟道:“大钟敲古寺,叶落梧桐惊——当世间,有这种掌力的,不过三五人而已;但这三五人,各据一方,近日在此地附近出现的,却只有一个人。”

何孤单终于明白了。

而且心惊。

——其实一个人明白事理愈多,愈多害怕;初生之犊不畏虎,可惜不畏不等同于不可畏,无知的人反易无畏,而无畏的结果往往是无命。

所有的政治家、野心家和各方头头,多是拿这种人的“无畏牺牲”来换取他们的江山。

何孤单骇然怒视,但却不害怕影响他的思路,还有他好辩嗜驳的性情,所以他说:

“是两个,不是一个。”

铁手哦然道:“两个?”

何孤单率然道,“一个是查叫天,一个是你。”

铁手一笑,道:“那么说,是三个,不是两个。”

何孤单诧然:“三个,还有一个是谁?”

铁手道:“是陈捕头。他的掌功也很利害。”

何孤单宛若初闻,甚至有些儿不可置信的样子:可见陈风尘平日何等沉潜自敛,连副捕头也莫测其功力深浅。

铁手心中暗自对陈风作了赞叹,但却纠正一句:“但仍只是一位,因为陈捕头的掌力走阴柔一路,其劲能推动这口钟,也不够速,更不致印下如此深刻之掌印,也不会用刚劲破空尽削落叶。”

他忽然又道:“我的掌力也不行。至少,这钟声我就灭不了音。”

何孤单恍然道:“那么说,你认为能下此重手,杀死戒杀的人,只有一人了——”

话未说完、,就听仵作们一阵骚动。

何孤单急问:“可有发现?”

其实解剖的结果是:没有发现。

戒杀和尚的确是给大钟砸死的。

他体内五脏除给大钟砸着的部位,都堪称完好。

但陈风等人的检验仍可算是:有收获。

因为发现了线索。

线索不在死者体内。

而在体外。

他的衣襟里,有一张字条。

字条上写了几个字:

查叫天杀我。

由于字条经折叠才收入襟内,而折合时墨迹未干,墨字在纸上染成一团,好不容易才辨别出这几个字来。

陈风看了,重重哼了一声:“查叫天焚庙杀人,太也张狂!”

何孤单则衷心佩服的向铁手道:“果然是一线王!”

铁手却满脸肃然,转为满眼疑惑,仔细看那张纸,翻来复去好一会儿,才吐出了两个字:

“不对!”

第四回 诗、尸和死、思

不对?

——不是写明了查叫天杀他的吗!?

“就是这样才不对劲。”铁手苦笑道,“试想,哪有被杀者明知自己将死于谁手,居然来得及写这张纸条,却来不及逃命的?难道戒杀已预知一线王会杀他的么?那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叫天王这等人物,要杀戒杀和尚,居然还让他留下如此明显的证物,这不是……?”

陈风只想把事情简化:“就不定,这戒杀和尚逃到这儿.情知难逃查叫天毒手,先行写下这几个字,藏在襟里,让人为他报仇,这也合理呀!”

铁手道:“就算是,可是笔墨何来?这钟楼上下前后可无墨迹毛笔。”

何孤单也大惑不解:“你刚才不是推测:能打出这一掌的,当世间非一线王莫属吗?怎么这回倒反为他解脱了?”

铁手摇首:“我没有为‘叫天王’开脱。”他再追加了一句,“我从来没有意思要为任何人开脱,我只知道:若是他无罪的,归他无罪;若是他有罪的,一定不让他脱罪。”

他至此不禁说出了他心里一直以来的感慨:“可是朝廷颁布的律法,虽然严密,但并不完善。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结合起来,往往就可以纵法枉法,为所欲为。论情度理,每一个涉嫌疑犯,我们都应当他是清白的,为他脱罪,如证实他无辜的,立即放了;要是确实犯罪,就决不枉纵。可是我们的办案审理吏员,对权贵多不追究,但对平民百姓,一旦生疑,即行扣押,已当是十足的罪犯,有时不惜刑求迫供,以致屈打成招,申冤无门,这种作为真使我们执法办案的人愧无自容的!”

然后他说:“‘老张飞’查叫天,一直只手遮天,也无法无天,我也想教他法网难逃。但而今这罪证未免太‘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我们也不能为一张不知事先是事后塞在这杀手的和尚怀里的纸条,就一口咬定‘一线王’、‘老张飞’查叫天便是杀人又放火的凶徒。”

他自陈风手中接过刚给发现的纸条,动作很审慎、很缓慢,很小心翼翼,以致陈风双手空递了一阵子,才让铁手接过了那字条。

铁手看看尸首,又看看纸条,忽然,他将纸条贴近眼前,然后“咦”了一声。

陈风知此人年纪虽轻,但堪称明察秋毫,即问:“怎么了?”

铁手的眼睛本来很大,而今却眯成一线,视线集中于那纸条上,仿佛要把它看个透明;陈风、何孤单只觉那字条墨迹纵横,却看不出什么个所以然来。

铁手将纸条向太阳,光线照得透纸剔指的,只听他喃喃的道:“这纸墨迹凌乱……”

陈风也眯了眼看:“大概是死者写时慌张,自然难免满纸沾了不少污迹了。

铁手却道:“恐怕不是。”

陈风奇道:“还有什么?”

铁手让纸条更直向着阳光,使二人能将墨理纹路看得更清楚,“这纸上有些墨迹,确在写‘查叫天杀我’时弄污的,但有些不是。你们看,这两行墨迹隐隐约约直续下来,各有七个字,你若仔细将之接驳起来,正是两行诗……”

陈风、何孤单一齐失声叫:“诗!”

他们当然不敢相信:戒杀和尚临死还会写诗!

“不错,”铁手肯定地道,”这是在死尸上找到的诗,值得咱们好好的思考思虑。”

他按字条上墨迹,以食指捺点续驳,一面漫声念道:

“……风……花……雪……月……原……走……不,应是个‘是’字……是……空……”

然后他又念另一行字,念来断断续续也小心翼翼:“……碧……落……丝……不,该是‘红’字才能接成句……红……尘……方……为……直……晤,这最后一定是‘真’字,是‘真’字才对!”

然后他才整理了一下思绪,重新再念:“——风——花——雪——月——原——是——空——碧——落——红——尘——方——为——真——!喔,这就对了,这也周全了意了!”

何孤单认真的跟随铁手刚才念的接读这两句诗:

“风花雪月原是空,

碧落红尘方为真。”

然后他呆了半天,搔搔头皮,望向陈风,陈风也摊摊手,一齐望向铁手,竟也一齐问了一句:

“那是什么意思?”

铁手一笑,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但至少死尸上居然有这两句值得让人思索的诗。”

陈风的眉快皱出个三寸长的刀纹来了:“这个假扮和尚的杀手,临死前写了那么多字——而且居然写起诗来,他到底在干什么……”

铁手摇首道,“我也在奇怪,只不过,人在死前的一刻,无论他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做了什么,对他而言,都是极重要的;对我们破案来说,更是关键。只不过,可惜的是,现下我们连这两句诗和这一句‘查叫天杀我’,也不知是否来自这戒杀的杀手之手笔,这就教人稽查无从了。”

何孤单疾恶如仇,仍不甘放弃:“反正,我们手上有了这几个字,便可抓查叫天来问问,煞煞他威风也好。”

铁手不以为然,反问:“这‘杀手和尚’集团,可便是刑部下了追辑令、上边下了追杀令的凶徒……除非你能够找到证据证明:杀戒杀和尚的人便是杀死苦耳大师的凶手:也能证实:以前人称‘一线王’、近年则多称之为‘老张飞’的查叫天是跟孙青霞一伙的,而‘纵剑魔星’孙青霞确是杀苦耳大师火烧抱石寺的元凶,那,或许还可以依法查办查叫天,不然的话,他可还有缉杀歹徒恶匪之功呢!”

陈风甚感迷惑:“你是不是认为戒杀和尚并非死于查叫天之手?”

铁手心平气和的反问:“查叫天杀他作甚?按照情理,查叫天该多交些杀手朋友,才方便他为所欲为才是。”

陈风猜度的道:“也许……杀手集团的人跟他有私怨、宿仇呢?”

铁手道:“这也可能。若说这一掌不是查叫天打的,我还真不知道这儿有这么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呢!”

陈风更进一步:“即然这种掌力,只有‘老张飞’能发,那么,把苦耳大师打得嵌入石里的一掌,大抵也是他所为了。”

铁手笑问:“如是,那么,他又为何要打杀苦耳大师呢?杀戒杀和尚,跟杀苦耳大师,应是飞天遁地两条路,交叉不了一起吧!”

陈风推测地道:“可是昨晚抱石寺却收容了戒杀和尚和他手下五名杀手——会不会是查叫天要杀戒杀和尚报仇或灭口,苦耳大师所阻止,老张飞一气之下,连苦耳一起杀了,把寺也烧了。”

铁手道:“好,就算是这样,那么,谁在飞来石上刻下:杀我者,孙青霞?谁写了:查叫天杀我,再塞入戒杀襟里?”

陈风为之语塞:“这……”

铁手道:“寺中烧死了几个人?”

陈风望向何孤单。

何孤单即答:“找到的至少有十二具尸体,都是寺中的僧人。”

铁手问:“苦耳好像不止有十二位弟子。”

何孤单道:“对,至少还失踪了两人,我正遣人追查。”

铁手又问:“戒杀死了,他手上那五名杀手呢?”

何孤单答:“不见了。”

铁手追问:“什么不见了?是连尸首也找不到吗?”

陈风这回代他回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铁手长吁了一声:“也许,我们这些疑问,只怕要找到这些失踪的杀手、和尚,才能一一予以解答了。”

听到这里,何孤单忍不住大声说出他憋了好久的话:

“会不会是一人杀一个,然后互相陷害?查叫天杀了苦耳大师,放了跟他狼狈为奸的戒杀大师之人,然后故意刻下孙青霞的名字,好嫁祸于他;后来孙青霞赴上了大角山,只戒杀没及离开,他不甘受诬,又抹不去石上的字,便杀了戒杀,又留字拖查叫天一并下水……也许孙青霞的掌力没那么高强,但这魔星身边未必没有能人。”

铁手看看何孤单,目中有佩服之意:“你的想像堪称一流,丰富极了。”

陈风道:“何老弟说的那也是极可能的事。反正,像孙青霞和查叫天这类人,既可以混在一道,也可以打在一起,都是煞星,只不知道到头来到底是谁杀谁。”

铁手脸色忽然凝肃了起来,十分萧瑟的道:“只不过,如果孙青霞真的上抱石寺来作案,那么……”

就没说下。

陈风不禁问:“那么什么?”

铁手的话说得很轻,但一字一句斤两十足:“那么,那昨日竟夜跟我们一起喝崩大碗、一齐飞刀杀敌、一块儿抗洪救人的年轻人却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