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玩具也有性别(7)

写到这里,我自己先觉得无趣了。现在到哪里去找兼具完美的爱心、智慧、耐心的"奶妈"呢?至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亲生母亲仍然是最好的"奶妈"。

理想的选择也许是,妻子在家带孩子到一岁半,这是一个可以被幼儿园普遍接收的年龄,然后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

小姨子生育后也一直在家带孩子,直到孩子两岁。那个小家伙送到幼儿园两个月后,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见人更有礼貌。看来,他的社会化过程便比较理想:既不缺少母爱,又有社会的抚育者来调整。

理想仍然是理想,因为太爱儿子了,所以我拿不准到他一岁半的时候,我是否舍得送他去幼儿园。所谓爱而不会爱,便是这样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

父母角色的影响:"伟大母亲"的榜样

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唯一受到格外尊崇的时候,是她们作为母亲出现的时候。中国的历史上充满了对女人的蔑视与伤害,但是,如果谁胆敢蔑视甚至伤害母亲,那便是十恶不赦的。母亲被冠以"伟大"的封号,几乎每个母亲都能够享有这一封号,而获得同样评价的男人只是极少数。

可能会有人据此推论说,几乎所有女人都要成为母亲,所以每个女人都是伟大的。遗憾的是,男人们并不按这种逻辑来推理。

母亲的"伟大"的头衔,只是当她在按着男人的要求扮演母亲角色时才会被赐予。也就是说,只有当女人在家里喂孩子、带孩子、照顾孩子,从而替男人承担生活重担的时候,她们才"伟大"。"伟大"哪里是随便可以给女人的呢?想得到它,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女人被男人欺压得久了,"伟大的母亲"是男人给女人的一种安慰。同样的安慰还有"贤惠的妻子",所谓"贤惠",不过是顺从男人、照料男人罢了。母亲角色将女人牢牢地固定于家庭,固定于家务,从而成为男人的附属。母亲是一种自然角色,没有社会权利,也没有经济权利,只有服务的义务,所以,再多赐几顶伟大之类的帽子也不会威胁到男人什么,只会使女人更安心地扮演男人们希望的母亲角色。

中国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伟大的母亲,往往是与儿子的形象一起辉映于史册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是最典型的例子。孟母和岳母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们按着男权社会的要求塑造了成功的男人,所谓母凭子贵。

许多女人都更愿意要儿子,因为她们清楚男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这种性别观念深入她们的心灵,相较而言,女儿却受到轻视。至少在这里,母亲也并非是"伟大"的。

母亲希望自己生儿子,因为这在旧时可以提高她在家庭中的地位。由于中国家庭中男孩的早期教育都由母亲来承担,因此母亲通过教育儿子培养起他对自己的感情维系,为了巩固自己通过儿子获得的家庭地位,做母亲的就要努力维护儿子在男性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就这样,男性的统治进一步被巩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