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

比喻本是一种文学上的工具,用来将某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二者并没有实际的联系。比如说一名女性有沙漏一样的身材,并不是说她的身体是玻璃的,黄沙从她曼妙的身体不停地往下流淌,这只是一个比喻,形容她的身材与沙漏的曲线一样玲珑。

明喻是比喻的一种类型,明喻法在比较两个物体时,常用“好像”或“如”等词。男人强壮得好像一头公牛;她的皮肤白如牛奶;寒风像结了冰的刀子割在我的脸上,以上这些都是明喻。

比喻 - 图1

故事中应用比喻可以把普通人的经验与不寻常的体验相联系,比如一个故事中的恶人约翰“有一张沙皮狗样的脸”,读到这样的文字,你很容易在脑海中想象出约翰的那张脸。在这里,比喻法就成功地借助沙皮狗(你曾有的体验,相信你看过沙皮狗的模样)告诉你约翰的模样(你不曾有的体验)。

比喻法在整体性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是类似的,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比喻在文学中主要提供视觉上的相似,而在整体性学习中联系的是类似的过程:事件或者信息的顺序。(其实比喻法不必拘泥于二者有多么相似,只要有一点相似,不管是视觉、听觉、触觉还是直觉,也不管是原理、目的还是过程,都可以拿来比喻,比喻法也就是建立模型的方法。──译者注)

举例来说,我们在心理学课上学到了条件反射,经典的条件反射讲的是一个刺激经过强化,与一个反应建立联系的现象,这个现象由巴甫洛夫观察狗的行为而发现。巴甫洛夫注意到如果每次给狗送食物之前先按铃的话,以后一按铃,即使不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唾液。

怎样应用比喻法学习条件反射?比喻法的第一步是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能够模拟条件反射的东西,我个人生长在加拿大的冰天雪地里,所以想到的第一个比喻就是在雪地里行走。你第一次在雪地里行走时,因为雪地茫茫一片,走哪条路都有可能。但是几次行走以后,你会选择一开始走的路,因为开始的行走在雪地上形成了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路,走这条路显然比随便走更容易。

比喻 - 图2

我将雪中走路与条件反射联系在一起,一开始,铃声可能或不引起狗分泌唾液(这代表一开始雪地茫茫一片,无路可寻)。但是在将铃声和食物关联在一起后,从铃声到食物的路就在雪地上(狗的大脑里)形成了,最终狗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因为这条路已经很明显了。像许多比喻一样,这个比喻也不完美,但是它很有用。

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

(1)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在上面例子中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2)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里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3)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线性的痕迹,而脑神经却是错综复杂的网络。

有时候,想到一个比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需要费一番心思。雪中行走恰好适合比喻经典条件反射,但是并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比方说,你已经学了基础数学,现在打算学习导数。(导数(derivative)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当自变量的增量趋于零时,因变量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之商的极限。在一个函数存在导数时,称这个函数可导或者可微分。可导的函数一定连续。不连续的函数一定不可导。导数实质上就是一个求极限的过程,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来源于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译者注)导数是一个函数求微分的结果,在数学上有很多有用的特性。

导数可以测量父函数任意部分的斜率,如果你有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描绘了一个向上升的直线,那么其导数和父函数的斜率相同。对于一个曲线,导数描述了父函数每一个点上的斜率变化。(这句话的意思是直线的导数就是其斜率,曲线把每一个点的导数求出来就构成了一个曲线斜率变化图。──译者注)

关于导数的这种解释可能很难让人记住导数实际是什么,打一个比喻有助于将导数的概念和实际经验联系起来。

你也许会想到用驾驶汽车做比方,汽车的仪表盘上有里程表和车速计。里程表测量你开了多远,车速计测量你开的多快,如果你绘一张图,以里程和速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那么,里程-时间函数的导数就是速度,(也就是说),位置图(某个点)的斜率就是(该点的)速度。(里程-时间方程是一条直线,其函数为:S=kt+a(其中S是里程,k是速度,也是斜率,t是时间,a是参数,在这个函数里表示开始计时前已经有的路程);S′=k (对函数S求导,等于k,就是速度了,当然k也是这条直线的斜率)。——译者注)"

运用比喻法的技巧

比喻法并不那么简单,想出比喻的速度有快有慢,质量有好有坏,怎样才能提高运用比喻法的速度和质量呢?

  1. 要有寻找比喻的欲望

除非你不断地问自己什么样的比喻才能很好地描述要学的知识,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1. 注意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念头

发现一个好的比喻是一个创造性的试验过程,这表示你在找到一个恰当的可以充当知识模型的比喻之前,可能会尝试好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目前能做到在一两分钟内想出五六个比喻,并快速地找到一个适合的比喻。

我的建议是不要压抑你的创造力,不要总是说自己找不到好的比喻。抓住跳入你脑海的第一个念头,看看这个念头哪里适合,哪里不适合,把不适合的部分改掉再看看。

  1. 优化和测试你的比喻

你经常会碰到找到的比喻只是部分符合你要学的知识。我建议你再找几个不同角度的比喻,这样做不仅会减少理解上的错误,而且会创造广泛的联系,从而改善结构的质量。

智力挑战

本次智力挑战在于提高你运用比喻法理解和记忆抽象信息的能力。

1.坚持至少两周内每天一次好好阅读学习内容,阅读完教材或笔记后,写下至少五个主要观点。

2.针对每个观点,写一个可以解释观点的比喻。

3.假如比喻不能完全解释观点,尝试寻找更多可以解释观点的比喻。

4.应用10岁规则。是否能用这个比喻解释给一个10岁的小孩听?假如你的比喻还是和原始观点一样,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吧,直到你找到简单的他能明白的比喻。

5.针对其他观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你确定自己真正理解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