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病因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诸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然而,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而在另一阶段则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病理产物可成为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即是。此外,医、药失当及先天因素等,也可成为病因。

鉴于病因的多样性,为了说明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古人曾对病因做过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如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六年》)。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故“六气致病”说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内经》更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病因与发病部位结合起来,明确分为阴阳两大类,即来自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多伤人外部肌表的,归属于阳邪;凡饮食不节,居处失宜,起居无常,房事失度,情志过极,多伤人内在脏腑精气的,归属于阴邪。《内经》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东汉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则认为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宋?陈言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学说”,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中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及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缢溺,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侵袭和传变途径。这种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分类的方法,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很大。现代对病因的分类,基本沿用此法,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类。本教材根据病因的来源、形成、发病途径及致病特点的不同,将病因分为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及其他病因七类。

中医学历来重视病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反映。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中医探求病因,除了解发病过程中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症求因”,又称“审症求因”,为中医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所以,中医病因学不但研究致病因素的形成、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也探讨各种病因所致病证的临床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第一节 六 淫

六淫为外感病因之一。当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淫则可侵害人体,导致外感病的发生。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异常与否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冬应寒而暖,或夏应热而寒等,或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急骤,如严寒酷热,或暴冷暴热等。此时六气则变为六淫而侵人发病。二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主要是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调节适应能力相对而言的。若气候剧变,正气充盛者则可自我调节而不病,正气虚弱之人则可发病;气候正常,个体正气不足,仍可发病,这时对于病人而言,六气即成为致病邪气,所致病证也属六淫致病范畴。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

1.外感性

六淫致病,其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由于六淫病邪均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又称之为“时令病”。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相对性,故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3.地域性

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4.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如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着)痹也。”

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风、寒、暑、湿、燥、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主要是运用类比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即以自然界之气象、物象与人体临床表现相类比,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推演、归纳、总结出来的。

(一)风邪

1.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轻扬开泄、动摇,且无孔不入。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风邪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风疹块(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喎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喎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4)风为百病之长: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起者自多也。”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侵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遍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古人甚至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二)寒邪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侵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祛寒,但若寒邪亢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侵害。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邪伤阳,可致寒遏卫阳的实寒证,或阳气衰退的虚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侵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阴部冷痛等。正如《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若寒遏阳气,温煦蒸化失司,则津液凝结而为痰饮。

(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三)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侵人多隐缓不觉,导致多种病变。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所以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四)燥邪

1.燥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润,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之景象。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五)火(热)邪

1.火(热)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象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变为火热之邪,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或外火证。

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肿痛等。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火热皆为暑性,二者相较,热属阳,火属阴,故热性弥散,火性结聚。

另外,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中应用。

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侵人,人体之阴气与之相搏,邪气亢盛则致人体阳气病理性偏亢,“阳胜则热”,故发为实热性病证,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趋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耳内肿痛或流脓等。

(2)火热易扰心神: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3)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侵人,热淫于内,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即所谓热盛伤阴。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阳热太盛,大量伤津耗气,临床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则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气脱证。

(4)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由于此肝风为热甚引起,故又称“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火热之邪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5)火邪易致疮痈: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 由火毒壅聚所致之痈疡,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六)暑邪

1.暑邪的基本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升,即升发、向上。暑为阳邪,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故《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故临床除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气津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3)暑多挟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为患。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湿去热孤”之法。

第二节 疠气

疠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自然环境变化剧烈时,疠气易产生流行,侵人发为疫疠病。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明?吴又可《温疫论?原序》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疠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疠气可以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也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

疠气侵人,导致多种疫疠病,又称疫病,瘟病,或瘟疫病。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AIDS)等,都属感染疠气引起的疫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般而言,由于疠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而且常挟毒雾、瘴气等秽浊之邪侵犯人体,故其致病比六淫更显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因而发病过程中常出现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温疫论》述及某些疫病,“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足见疠气致病来势凶猛,病情危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当处在疠气流行的地域时,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疠气发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作用于脏腑组织器官,发为何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且其临床表现也基本相似。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选择性,从而在不同部位产生相应的病证。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各异。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所谓“一气致一病”。例如痄腮,无论男女,一般都表现为耳下腮部肿胀。说明疠气有一种特异的亲和力,某种疠气可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所以“众人之病相同”。

二、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

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地震等,均可孳生疠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霍乱等病的大流行与此类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环境卫生不良,如水源、空气污染等,均可孳生疠气。食物污染、饮食不当也可引起疫病发生,如疫毒痢、疫黄等病,即是疠气通过饮食入里而发病的。

预防措施不当:由于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触之者皆可发病。若预防隔离工作不力,也往往会使疫病发生或流行。故《松峰说疫》告诫说:“凡有疫之家,不得以衣服、饮食、器皿送于无疫之家,而无疫之家亦不得受有疫之家之衣服、饮食、器皿。”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疠气的发生与疫病的流行也有一定的影响。若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极度贫困,则疫病不断发生和流行。若国家安定,且注意卫生防疫工作,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疫和治疗措施,疫疠即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是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的一种致病因素。七情内伤致病,因其直接损伤内脏精气,故可导致或诱发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只有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称之为“七情内伤”。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即是对现代心理学中情绪的中医命名。比较中医学和现代心理学有关对情绪的认识,可以明确:情志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认知评价而产生的涉及心理、生理两大系统的复杂反应,具有内心体验、外在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可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其反应和表达方式与个体心理、生理状态有关。情志不同于神志,不象意识那样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不能象意识那样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也不能象思维那样对事物本质进行抽象和概括。因此,情志是不同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一类心理现象。

七情与情志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情志是对包括七情在内的所有情志特征与属性的抽象和概括,七情则是情志概念下的具体的七种情志。

喜,是伴随愿望实现、紧张情绪解除时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情绪研究认为:快乐是指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愿望实现是喜的来源。机体的脏腑精气充盛,气血和调,生命状态良好,则感受敏锐且对生活期待高,易于对愿望实现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并感受到心身的喜悦。喜的情绪体验的关键特征是紧张的解除和轻松、愉快的体验。

怒,是由于愿望受阻、行为受挫而致的紧张情绪的体验。怒与其他情绪不同,单纯体内气血冲逆足以导致怒的产生。因此,机体气血亢逆的内在变化,外界因素阻碍个体愿望实现,是导致怒产生的基本条件。

忧,是对所面临问题的解决看不到头绪,心情低沉并伴有自卑的复合情绪状态。其情绪范围较广,包括从轻微的一时性的忧郁体验到较严重的难以自行恢复的忧郁状态。一般轻者曰忧,中度者称为忧郁,重度忧郁则称为郁症。忧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甚或丧失为特征,机体活动水平也处于低下状态,故伴有性欲低下、活动减少等相应表现。

思,是对所思问题不解,事情未决,思虑担忧的复合情绪状态,通常称为忧思。思虑与忧郁相近,均有脏腑精气不足的内在因素及情绪低落的特征。但思虑尚伴有轻微焦虑,即对所面临的环境感到压力、所考虑的问题感到担忧的心理负担,其思维是正常的活跃的。而忧郁不同,其思维以迟钝呆滞为显著特点。

悲,是指人失去所爱之人或物,及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的情绪体验。悲有程度的不同,轻微曰难过,稍重可谓悲伤,再甚则曰哀痛。产生悲的外界原因是失去所珍重的人或物和所追求的愿望的破灭,内在因素则是个体的脏气虚衰。悲与喜具有对立属性,表现在对社会事件的满足与破灭、脏腑精气的亏虚与充实两个层面上。

恐,指遇到危险而又无力应付而引发的惧怕不安的情绪体验。恐惧产生的外在因素是面临威肋而无能为力,这是导致恐惧的关键原因。另外,看到或听到恐怖情景,即使并非亲身经历也能产生恐的情绪体验。恐的内在因素主要为脏腑精气亏虚。

惊,指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引发的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产生惊的关键是意外之事不期而至。惊虽多由外发,但常伴随其他情绪体验,以复合情绪状态存在。如因已盼望之事不期而至产生的惊喜,突遇险情而险未至的惊吓,遭受不测风云而前景未卜时的惊恐等。恐和惊不同,体验较单纯,主要为惧怕不安,伴随逃脱的企图行为,而惊可伴喜亦可伴恐。

七情代表中医学对人的基本情绪的认识。除七情之外,爱与恨、自豪与羞涩、尊严与蔑视等,也是人类基本的情志表现。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由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精气的盛衰及其藏泄运动的协调,气血运行的通畅,在情志的产生变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若五脏精气阴阳出现虚实变化及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另一方面,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如大喜大惊伤心,大怒郁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恐惧伤肾等。

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心与肝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心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的,也可影响心神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正常情志活动的产生依赖于五脏精气充盛及气血运行的畅达,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调节气血运行,因而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由于情志活动是由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引起,因此,生活工作环境急剧变化,人际关系不良,以及机体内脏精气虚衰,气血失和,均可引起七情反应失常,从而导致疾病发生。七情能否致病,除与情志本身反应强度、方式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生理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二是影响病情发展与转归。

(一)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反应,以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七情过激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又因心藏神而为脏腑之主,故情志所伤,必然首先影响心神,然后作用于相应脏腑,导致其精气代谢失常、气机逆乱而发病。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之脏。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反应太过与不及则可损伤相应之脏。《内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医籍对此均有表述:心在志为喜为惊,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七情过激伤人发病,首先作用于心神,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和精神状态。如《灵枢?本神》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喜乐过度,可致精神涣散,神志失常;大怒发作,可致精神冲动,失去理智;过于恐惧,可致神气散失,神不守舍。《素问?举痛论》所说“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也明确指出了惊与思也首先损伤心神,然后影响相应的脏腑。故《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对此解释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清?费伯雄《医醇★义》说:“然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七情内伤,既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如忧思、郁怒、惊喜等。数情交织致病,可损伤一个或多个脏腑。如过惊过喜,既可损伤心,又可累肾;郁怒太过,既可伤肝,又可影响心脾;忧思内伤,既可伤脾,又可影响心肺等脏。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过于惊喜易伤心,可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等症;郁怒太过则伤肝,肝气郁结,可见两胁胀痛、胸闷太息、咽中如有物梗阻、月经延后等症,甚则可见痛经、闭经、★癥瘕。忧思不解易伤脾,脾失健运,可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潜病之脏腑是指潜病所在的脏腑。七情内伤不仅多损伤心肝脾三脏,而且还易于损伤潜病之脏腑。例如曾患胸痹、真心痛、飧泄、头痛等病证的患者,虽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但遇有情志刺激,最易首先出现原先所患病证的临床症状。如遇有情志刺激,胸痹患者易首先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真心痛患者则易出现心前区疼痛,甚至两臂内痛;飧泄患者易首先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头痛者则易先发偏头痛等症状。

(二)影响脏腑气机

脏腑之气的运动变化,在情志活动产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心神的调控。故情志致病首伤心神,随之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甚则昏厥卒倒;若兼发肝气横逆,可兼见腹痛、腹泻等症。《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返)则生,不反则死。”

喜则气缓:是指过度喜乐伤心,导致心气涣散不收,重者心气暴脱或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如《淮南子?精神训》说:“大喜坠阳。”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二便失禁,甚则遗精等症。《灵枢?本神》说:“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

惊则气乱:指猝然受惊伤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惊悸不安,慌乱失措,甚则神志错乱,或二便失禁。《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症状。

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可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引起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气机郁滞日久,可化热化火;气机逆上,亢奋有余,也可化热化火,以致火热内生。精血津液的施泄、输布可因气机郁滞而不畅,产生精瘀、血瘀、痰饮等病变,而痰饮与瘀血互结,则又可致★癥积、肿瘤等。因此,情志内伤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相当复杂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或诱发,皆与之有关。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病名首见于明?张介宾《类经》,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情志病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对于情志病证的治疗,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当怒则怒,当悲则悲,怒而不过,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二是加重病情。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了解七情活动对病情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采取全面正确治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第四节 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宋?严用和《济生方》说:“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使一饮一食,入于胃中,随消随化,则无留滞为患。”如果饮食失宜,可成为病因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或正气损伤而发生疾病。《金匮要略》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有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饮食失宜,可分为两类:一是摄食行为乖戾,有失常度,如饥饱失常、饮食偏嗜等;二是所食之物不洁或不当。

由于饮食物主要是依赖脾胃的纳运作用进行消化吸收,故饮食失宜,主要是损伤脾胃,因而称“饮食内伤”。但在病理过程中,还可导致食积、聚湿、化热、生痰、气血不足等病变。因此,饮食失宜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一、饮食不节

良好的饮食行为,应以适度为宜。如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均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发生。

(一)过饥

过饥,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长期摄食不足,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又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此外,长期摄食过少,胃腑失于水谷以养,也可损伤胃气而致胃部不适或胃脘疼痛等;如果有意抑制食欲,又可发展成厌食等较为顽固的身心疾病。儿童时期,如果饮食过少可致营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过饱

过饱,指饮食超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轻者表现为饮食积滞不化,以致病理产物“积食”内停,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厌食、纳呆等,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甚者,可因脾胃久伤或营养过剩,而发展为消渴、肥胖、痔疮、心脉痹阻等病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高梁(膏粱)之变,足生大丁(疔)”等。若病理产物“积食”停滞日久,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致使运化功能久不得复,还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引起其他病变发生。

此外,若饮食无度,时饥时饱等,也易导致脾胃损伤;大病初愈阶段,若饮食不当,如暴食、过于滋腻,或过早进补等,还可引起疾病复发;小儿喂养过量,易致消化不良,久则可致“疳积”等。

二、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进食不洁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所造成。饮食不洁而致的病变以胃肠病为主。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则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痢疾等。若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导致各种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常表现有腹痛时作、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若进食被疫毒污染的食物,可发生某些传染性疾病。如果进食或误食被毒物污染或有毒性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轻则脘腹疼痛,呕吐腹泻;重则毒气攻心,神志昏迷,甚至导致死亡。《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

三、饮食偏嗜

饮食偏嗜作为致病因素,是指特别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饮食偏寒偏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或嗜酒成癖等等,久之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或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引起疾病发生。

(一)寒热偏嗜

一般而言,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寒温适中。《灵枢?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若过分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某些病变。如偏食生冷寒凉之品,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若偏嗜辛温燥热饮食,又可使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若嗜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

(二)五味偏嗜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可偏废。且五味与五脏,又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就会导致该脏的脏气偏盛,功能活动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日久,夭之由也。”五味偏嗜,既可引起本脏功能失调,也可因脏气偏盛,以致脏腑之间平衡关系失调而出现他脏的病理改变。《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即指五味偏嗜,脏气偏盛,导致“伤己所胜”的病理变化。

(三)食类偏嗜

若专食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某类食物而不食,或膳食中缺乏某些食物等,久之也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如瘿瘤(碘缺乏)、佝偻(钙、磷代谢障碍)、夜盲(维生素A缺乏)等。如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痰、化热,易致肥胖、眩晕、中风、胸痹、消渴等病变,若因偏食而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也可发生多种病变。

第五节 劳逸失度

劳动与休息的合理调节,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劳逸失度,或长时间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静养,都不利于健康,可导致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神的失常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劳逸失度也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过劳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一)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又称“形劳”。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者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

劳力太过而致病,其病变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劳力而耗气,损伤内脏的精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由于肺为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故劳力太过尤易耗伤脾肺之气。常见如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等。《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二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体力劳动,主要是筋骨、关节、肌肉的运动,如果长时间用力太过,则易致形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二)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指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用神过度,长思久虑,则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神志不宁而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

(三)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又称“肾劳”。指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不节则肾精、肾气耗伤,根本动摇,常见如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妇女早孕多育,亏耗精血,累及冲任及胞宫,易致月经失调,带下过多等妇科疾病。此外,房劳过度也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二、过逸

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得以振奋。若较长时间少动安闲,或者卧床过久,或者长期用脑过少等,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神的失调而导致病理变化。

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如果长期运动减少,则人体气机失于畅达,可以导致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呆滞不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等。久则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形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等病变。二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故过逸致病,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或抗邪无力,易感外邪致病。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三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

第六节 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继发性病因”,或称“内生有形实邪”。

一、痰饮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因此,中医学对“痰”的认识,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名称。

(一)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亦能聚水生痰。同时,痰饮的形成,还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如外感湿邪,留滞体内;火邪伤人,煎灼津液;恣食肥甘厚味,湿浊内生;七情内伤,气郁水停;血行瘀滞,水液不行;以及饮食不化等,也可导致痰饮的生成。就饮食因素而言,《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指出:“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其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证日多矣。”因此,凡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之脏腑的功能失调,以及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均可以导致痰饮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说:“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概括而言,其致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滞气血运行

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血行。若痰饮流注于经络,则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痰饮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阻肺,肺气失于宣降,则见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痰饮停胃,胃气失于和降,则见恶心呕吐等;痰浊痹阻心脉,血气运行不畅,可见胸闷心痛等。

2.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但是痰饮一旦形成之后,可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如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痰饮停滞下焦,可影响肾、膀胱的蒸化功能,以至水液停蓄。因此,痰饮致病能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留于体内,加重水液代谢障碍。

3.易于蒙蔽心神

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以至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而致多种疾病。由于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在临床上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停滞于体内,其病变的发展,可伤阳化寒,可郁而化火,可挟风、挟热,可化燥伤阴,可上犯清窍,可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因此,痰饮为病,还具有变幻多端,病证错综复杂的特点。

二、瘀血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衃血”、“蓄血”、“败血”、“污血”等。“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一)瘀血的形成

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1.血出致瘀

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气滞致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都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行,形成瘀血。《血证论?吐血》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

3.因虚致瘀

气分阴阳,是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则运血无力,阳虚则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阴虚则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津血同源互化,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因此,气与津液的亏损,亦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停积而成瘀血。

4.血寒致瘀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散,形成瘀血。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通“★沍”,闭塞之义),血泣则不通。”《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

5.血热致瘀

外感火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致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而成瘀血。如《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形成之后,停积体内不散,不仅失去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可导致新的病变发生。瘀血的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于阻滞气机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而气为血之帅,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因而导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如外伤局部,破损血脉,血出致瘀,可致受伤部位气机郁滞,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2.影响血脉运行

瘀血为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脉络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色紫暗有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

3.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乃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地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势必影响新血的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濡失养的临床特征。《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盖瘀血去则新血易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瘀血阻滞与新血生成之间的辩证关系。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而且,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就不同。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闷心痛;瘀阻于肺,则宣降失调,或致脉络破损,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于肝,气机郁滞,血海不畅,经脉瘀滞,可见胁痛、★癥积肿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有块;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痴呆、语言謇涩等。此外,瘀血阻滞日久,也可化热。所以说瘀血致病,病证繁多。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瘀血致病,虽然症状错综繁多,但其主要病症特点可大致归纳如下:①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②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多固定不移。若在体表则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所谓血肿;若在体腔内则扪之质硬,坚固难移,所谓★癥积。③出血: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通常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④色紫暗:一是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等。⑤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三、结石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石、结块样结石(如胃结石)等,且大小不一。一般来说,结石小者,易于排出;而结石较大者,难于排出,多留滞而致病。

(一)结石的形成

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有些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比较常见的因素有:1.饮食不当

饮食偏嗜,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若空腹食柿,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又可形成胃结石。此外,某些地域的水质中含有过量的矿物及杂质等,也可能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达,胆汁郁结,排泄受阻,日久可形成结石。

3.服药不当

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沉积于体内某些部位而形成结石。

4.体质差异

先天禀赋差异,以致某些物质的代谢异常,可形成易患结石病变的体质。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肝气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气的蒸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且肝肾有管道与胆及膀胱相通,而胃、胆、膀胱等管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故结石为病,多为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和胃结石。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渐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过程缓慢而漫长。由于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故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如局部胀痛、水液停聚等。重者,结石嵌滞于狭窄部位,如胆道或输尿管中,气血严重郁阻,常出现腹部绞痛,若损伤脉络,可致出血,如尿血等。

第七节 其他病因

除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主要有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一、外伤

外伤,主要指机械暴力等外力所致伤损,也包括烧烫、冷冻、虫兽蛇叮咬等意外因素所致形体组织的创伤。外伤的类型较多,如跌打损伤、持重努伤、挤轧伤、撞击伤、金刃伤、烧烫伤、冻伤、虫兽蛇咬伤等,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自缢等。

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一般来说,轻者可为皮肉损伤,血行不畅,出现疼痛、出血、瘀斑、血肿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表现为关节脱臼、骨折、大出血、虚脱、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外伤类型,根据其损伤性质可分为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一)外力损伤

外力损伤,指因机械暴力引起的创伤。包括跌仆、坠落、撞击、压轧、负重、努责、金刃等所伤。这种损伤,可使肌肉、血脉破损而见局部青紫、肿痛或出血;也可致筋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严重者可以皮开肉绽,损及内脏,甚或损伤严重,出血过多,危及生命。

(二)烧烫伤

烧烫伤,主要是火毒为患,包括火焰、沸水、热油、蒸汽、雷电等灼伤形体。轻者灼伤皮肤而见局部灼热、红肿、疼痛或起水泡;重者焦炙肌肉筋骨而见患部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甚至炭化样改变。若大面积烧烫伤,可致火毒内攻脏腑而神识昏迷,或大量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

(三)冻伤

冻伤,是低温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的损伤。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时间、部位等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严重。局部性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鼻及面颊等裸露和末端部位。初起,因寒性凝滞收引,局部可见肌肤苍白、冷麻、作痛;继而肿胀青紫,痒痛或起水泡,甚至溃烂;日久则组织坏死而难愈。全身性冻伤,多为外界阴寒太甚,御寒条件太差,致使阳气严重受损,失其温煦作用,而出现寒战,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反应迟钝,甚则呼吸微弱,脉微欲绝,进入昏迷状态。如不及时救治,可因阳绝而亡。

(四)虫兽所伤

虫兽所伤,主要指猛兽、毒蛇、疯狗或蝎、蜂、蚂蚁等虫兽咬伤或螫伤。其中猛兽所伤,轻者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重者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致死亡。疯狗咬伤,除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外,经过一段时间潜伏后,可发为“狂犬病”,出现烦躁、惊慌、恐水、恐风、抽搐等症,乃至死亡。蜂、蝎、蚂蚁螫伤或蜈蚣、毒蛇咬伤,多致局部肿痛,有时还可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昏迷。特别是毒蛇咬伤,常可迅速导致死亡。

二、诸虫

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这类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造成各种损害,导致疾病发生。不同的寄生虫,致病各有特点。

(一)蛔虫

蛔虫,又称“★蚘虫”、“长虫”。其致病较为普遍,尤其是儿童更为常见。多由饮食不洁,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品而感染。它寄生于肠道,当脾胃功能失调时,易在肠中作祟而致病。其为病可见腹部疼痛,尤以脐周疼痛为多,时轻时重,或吐清涎,或夜间磨牙等。若蛔虫上窜,入于胆道,则见胁部绞痛,恶心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称为“蛔厥”。若虫多扭结成团,可致肠道梗塞不通。若蛔虫寄宿日久,可致脾胃虚弱,气血日亏,面黄肌瘦,在小儿则易致疳积。《诸病源候论?蛔虫候》说:“蛔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

(二)蛲虫

蛲虫,主要通过手指、食物污染而感染,并寄生于肠道。症状可见肛门奇痒,夜间尤甚,以致睡眠不安。病久亦常伤人脾胃,耗人气血。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说:“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在于肠间,若脏腑气爽则不妄动。胃弱阳虚,则蛲虫乘之,轻则或痒,或虫从谷道(肛门)中溢出,重者侵蚀肛门疮烂。”

(三)绦虫

绦虫,又称“白虫”,“寸白虫”。多由食用生的或未熟的猪、牛肉而得。绦虫寄生于肠道。其致病多见腹部隐痛、腹胀或腹泻、食欲亢进、面黄体瘦,有时在大便中可见白色带状成虫节片。

(四)钩虫

钩虫,又称“伏虫”,常由手足皮肤黏膜接触被钩虫蚴污染的粪土后而感染,初起见局部皮肤痒痛、红肿等。这种皮肤钩虫病,俗称为“粪毒”。成虫寄生于小肠,可严重影响脾胃功能和耗伤气血。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甚或肢体浮肿等。

(五)血吸虫

血吸虫,古代文献称“蛊”或“水蛊”,多因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而感染。《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说:“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感染后,初起可见发热恶寒、咳嗽、胸痛等;日久则以胁下癥块,臌胀腹水等为特征,后果较严重。

三、药邪

所谓“药邪”,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药物本身是用于治疗疾病的,如果药物炮制加工不当,或者医生不熟悉药物的性味、用量、配伍禁忌而使用不当,或者病人不遵医生指导而乱服某些药物等,均可引起疾病发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药毒致病及其临床表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其在《蛊毒病诸候下》指出:“凡药有大毒,不可入口鼻耳目。”“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但毒有大小,自可随所犯而救解之。但著(着)毒重者,亦令人发病时咽喉强直而两眼睛疼,鼻干,手脚沉重,常呕吐,腹里热闷,唇口习习,颜色乍青乍赤,经百日便死。其轻者,乃身体习习而痹,心胸涌涌然而吐,或利无度是也。”

(一)药邪的形成

1.用药过量

药物用量过大,特别是一些有毒药物的用量过大,则易于中毒。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细辛、巴豆等均含有毒成分,临床使用均有用量规定,必须严格遵守。

2.炮制不当

某些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可减轻毒性。如乌头火炮或蜜制、半夏姜制、马钱子去毛去油等。如果对此类药物炮制加工不规范,则易致中毒。

3.配伍不当

部分药物配伍使用时会使毒性增加。如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藜芦与人参等。因此,配伍不当,也可引起中毒。

4.用法不当

某些药物在使用上有着特殊要求和禁忌。如有的药物应先煎以减低毒性,妇女妊娠期间的用药禁忌等。若使用不当或违反有关禁忌,也可致中毒或变生他疾。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1.中毒

误服或过量服用有毒药物则易致中毒,且其中毒症状与药物的成分、用量有关。轻者常表现为头晕心悸、恶心呕吐、服痛腹泻、舌麻等。重者可出现全身肌肉震颤、烦躁、黄疸、紫绀、出血、昏迷乃至死亡。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药物使用不当,非助邪即伤正,一方面可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另一方面还可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如妇女妊娠期间可因用药不当而引起流产、畸胎、死胎等。

四、医过

医过,也称“医源性致病因素”,是指由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疾的一类致病因素。医源性因素涉及面很广,可以说医生接触病人整个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有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前所论述的“药邪”之中,部分就与医生的失误有关。《内经》对此早有认识,并著有《疏五过论》、《徵四失论》等专篇进行剖析,后世医家也十分注重。

(一)医过的形成

1.言行不当

医生言语亲切,行为得体,态度和蔼,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如果说话不注意场合,或语言粗鲁,态度生硬,则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如把应该为病人或对病人保密的病情,草率地张扬扩散,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医生的举止鲁莽,行为不端,也会给病人带来不信任感,甚至不良刺激,有时可因此而加重病情或拒绝治疗。

2.处方草率

诊治时漫不经心,“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伤寒卒病论集?序》)等草率马虎行为,包括处方用字,故意用别名、僻名,字迹潦草等,均可产生不利影响。轻者患者在疑惑不信任状态下服用,不利于治疗,或处方药味难辨而耽误时间;重则可贻误治疗,甚至错发药物而致不测。鉴于处方用字关系重大,故清?唐大烈《吴医汇讲》中专列“书方宜人共识说”,呼吁医界同道,“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3.诊治失误

医生诊察有失,辨证失准,以致用药失误,或手法操作不当,是重要的医源性致病因素。其中,常见的如用药时“虚虚”、“实实”,寒热不辨,补泻误投;针刺时刺伤重要脏器,导致气胸,或断针体内;以及推拿时用力过大或不当,引起筋脉损伤,甚或骨折等等。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1.易致情志异常波动

医生言行不当或诊治草率,极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情志异常波动,或是患者拒绝治疗,或是导致气血紊乱而使病情更为复杂。

2.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医生言行不当,处方草率,或是诊治失误,均可贻误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变生他疾。

五、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指人出生前已经潜伏着的可以致病的因素。它包括源于父母的遗传性病因和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所形成的病因。先天因素一般分为胎弱和胎毒两个方面。

(一)胎弱

胎弱,也称胎怯。是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胎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黄肌瘦、筋骨不利、齿生不齐、发生不黑、项软头倾、手足痿软、神慢气怯等。

胎弱为病,主要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各类遗传性疾病。多因于父母之精本有异常,如先天性畸形等。二是先天禀赋虚弱。多因于受孕妊娠之时,父母身体虚弱,或疾病缠身;或饮食不调,七情内伤,劳逸过度,以致精血不充,胎元失养等所致。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说:“小儿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二)胎毒

胎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如梅毒可由其父母传染而得。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小儿患此(指梅毒)者,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也,然非寻常胎毒之可比。盖青楼艳质,柳巷妖姬,每多患此。少年意兴,误堕其中,由泄精之后,毒气由精道直透命门,以灌冲脉,所以外而皮毛,内而筋骨,凡冲脉所到之处,无不受毒。”

广义胎毒,是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不利于胎儿之物,导致遗毒于胎儿,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如《诸病源候论?胎寒候》说:“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肠胃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令儿颜色素葩,时啼哭者,是胎寒故也。”又如小儿出生之后,易患疮疖、痘疹等,多与胎传火毒有关。

此外,近亲婚配,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及分娩时的种种意外等,也可成为先天性病因,使初生儿或出生后表现出多种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色盲、癫痫等。同时,父母个体的体质类型也可遗传给子女,形成某些特殊的体质,决定对某些病变的易感性特点,易于患相同或相似的疾病。

附:研究进展

1.有关六淫的研究

近年不少学者对六淫从概念、与季节的关系、理化性质及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六淫乃六种临床表现具有风、寒、暑、湿、燥、火之特性致病因素的统称。主要是以取类比象方法,对气象、物象等因素作用于不同个体而产生的临床证候群的概括。对于六淫致病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有人提出应按《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记载的一年平分六季的方案,较之一年按四季划分更切合实际。现代研究发现,某些疾病与气候变化确实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季节气候及地域环境因素对致病媒介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及代谢物的毒力影响很大。同时观察到对宿主免疫抵抗力和调节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影响。如除中暑、冻伤等属于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外,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病、风湿病、眼科病、精神分裂症、肿瘤等,均受气象变化的影响。因此,六淫应是季节气候和地域环境因素对致病微生物和机体反应特征相综合的概念。

2.疠气与生物病原的关系

疠气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从现代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的角度来分析,疠气及其性质、致病特点,都与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所阐述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特征相吻合。传染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从这一点上可以认为,中医病因学的疠气,与现代传染病学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是两种医学体系对同一致病因素的不同认识。

生物病原包括疠气,又不单指疠气。生物病原除微生物和寄生虫最常见的两大类之外,植物性、动物性致病因素,如动、植物毒素,花粉,动物咬伤等等也都属于生物病原的范畴。而中医学中所认识的疟邪、瘴毒、瘵虫、水毒,都是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但却不属于疠气的范畴。所以说,疠气属于生物病原,但生物病原决不单指疠气。

3.有关情志致病的研究

(1)情志概念和理论研究

对情志的概念,一般有以下四种不同的认识:一是“精神状态”说,如《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二是“情志反映”说,如《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三是“情绪和意志合称”说;四是“态度体验”说。有学者又提出了新的认识:情志寓有情绪包括情感的主要内涵,是中医学对现代认识水平上的情绪的特定称谓。另有学者对情志与情感、认识及意志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情志是人的精神情感变化,情感与认识、意志同属人的心理活动,三个方面紧密联系,情感变化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受意志的调控。

(2)情志致病规律与机理研究

情志致病规律主要涉及其致病方式与伤脏规律。有学者依据对前人医案情志病证和现代研究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情志致病并非是传统的一种情志损伤相应的一个脏腑,即并非“五志伤五脏”,而是多种情志交织共伤一脏的机率更大,提出了“多情交织共同致病”的新观点。采用情志刺激复制动物模型研究,为深入认识情志致病的微观机制,提供实验科学资料。目前已有“怒伤肝”大鼠模型、“恐伤肾”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报道,初步显示情志致病的部分微观机制。

4.有关痰饮、瘀血的研究

(1)痰饮的研究

有学者提出,痰饮不仅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尚包括水谷精微之“化失其正”。现代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痰浊的主要特征和生化物质基础,说明痰饮与水谷精微代谢失常密切相关。有人提出阴虚生痰湿之说,其治疗原则以治阴虚为本,治痰湿为标。又有人提出“因痰致痛”之说,认为其机理是痰阻气机,脏腑失和,血行不畅,经脉瘀滞。有人通过大量资料统计,化痰名方温胆汤的应用已涉及到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妇科病变达五十余种,提示“痰饮”致病的广泛性。

对痰饮的实质,有人认为无形之痰的实质包括: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高于正常;②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增加致膜流动性下降;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并设想正常水平表达的粘附分子属于中医学所说“津液”范畴,而病理性表达升高的粘附分子则属于痰浊。有人则认为痰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失控生成并过量积累的各种病理产物,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新的致病因素的那些物质的总称。另有人提出痰证病理生理学假说为:痰证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并非单纯的某一种物质。各种致病因素,首先引起神经内分泌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液代谢及物质代谢障碍,从而导致代谢产物堆积、内环境紊乱,表现为痰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2)瘀血的研究

目前对瘀血的研究,主要是对瘀血证实质的研究:①瘀血与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不同病种的瘀血证其血液流变性改变有共同的特征,主要为血液流变性皆呈“浓”、“黏”、“凝”、“聚”状态。②瘀血的微循环的障碍。③瘀血的血流动力学改变。④瘀血与血管活性因子的变化,如血浆内皮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TXB2、TXB2/6-keto-PGF1α等。

(3)痰瘀相关的研究

有学者从痰、瘀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液生化学改变等角度,比较二者的相似性,以及痰、瘀与自由基的关系方面,论证了“痰瘀同源”的机理。有报道说从生物化学角度研究痰瘀相关的物质基础,以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及高脂蛋白血清培养的内皮细胞为对象,比较单纯活血化瘀药和健脾化痰药对脂质代谢及主要血瘀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以TC、TG、LDL-C升高为代表的痰浊可以通过其生成过氧化物LPO与血浆TXB2、血液黏度、血管内皮通透性及内皮舒张因子NO(一氧化氮)等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对中医气在痰瘀相关过程中的物质基础的研究,认为气与体内氧化作用存在三方面的共通之处:①生理上,氧化作用是机体物质代谢最基本的化学反应过程;气的生理作用体现在参加机体的一切生理和病理过程。②病理上,体内蛋白质的氧化修饰及脂质的过氧化产物是包括AS(动脉粥样硬化)、肿瘤转移、炎症及老年痴呆等许多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气虚生痰、气滞血瘀是引起上述疾病中医痰瘀同病的主要病因病机。③功能上,抗氧化可减轻或延缓包括AS、肿瘤转移、炎症及老年痴呆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理气、行气则可祛痰化瘀,防止或减轻上述疾病由痰致瘀的过程或瘀的生成。并由此认为,痰瘀相关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脏腑之气的转枢作用,脏腑之气,尤其是肝脾之气是痰和由痰致瘀的调节枢纽,气虚和气滞是病理产物之痰转变致病因子之痰的关键和主要限速因素。体内自由基的积累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能是气虚、气滞的最直接体现,其中尤以蛋白质的氧化修饰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