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疾病传变的机理。

“病机”二字,前人释为“病之机要”、“病之机括”,含有疾病之关键的意思。由于病机是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现象,从而得出的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是防治疾病的依据,所以受到历代医家的极大重视。

病机理论肇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指出病机的重要性。而从临床常见的病证中,总结归纳出的“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的基础,对病机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东汉张机著《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论》部分在《内经》外感热病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精辟阐述了外感病六经病机的变化及其传变规律;《金匮要略》部分则在《内经》脏腑和六气病机理论的基础上,对脏腑、气血、痰饮等病机有所发展,并首次对内科杂病和妇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而较完备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归纳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首次对儿科病机进行全面阐述。金元四大家对病机理论各有建树,如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有余,阴不足”及对“六郁”病机的阐发等,都各树一帜。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创立了卫气营血与三焦理论,用来阐明外感热病的病机规律,并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是对病机学的重大发展。晚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丰富了瘀血病机理论;唐宗海著《血证论》,并有“脏腑病机论”专篇,对血证与脏腑病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历代医家,特别是临床家,对病机学大多有所贡献。

近几十年来,中医病机学得到较大发展。一是病机理论的丰富,如病机层次说、痰瘀同源说、体质病机说等新观点的涌现,同时病机学也日益趋向系统化。二是利用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中医病机理论,如对阴虚、阳虚本质的研究;瘀血病机的研究;五脏病机,特别是对肾虚、脾虚本质的研究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病机学中发病机理部分已在发病章涉及,本章主要讨论病变机理中的基本病机和疾病传变机理。病变机理是阐明疾病发生后病理变化的本质,而疾病传变机理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这一过程的演变规律和本质,前者重点在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而后者重点在研究这些不同阶段病理变化的联系规律,两者是不能割裂的。

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对病机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病机理论。

第一层次为基本病机。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必然引起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的病变,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种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都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这就是第一层次的病机理论的研究内容。第二层次,是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第三层次,是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第四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第五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

第一节 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基本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内生“五邪”是在上述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常见病理状态,有重要临床意义,故一并介绍。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邪气侵犯人体后,正气和邪气即相互发生作用,一方面是邪气对机体的正气起着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是正气对邪气的抗御、驱除作用,及正气的康复机能。邪正双方不断斗争的态势和结果,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决定病证的虚实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疾病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其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发生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变化,形成了疾病的虚实病机变化。

1.虚实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和实是相比较而言的一对病机概念。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邪气的致病力强盛,而正气的抗病能力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激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

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实证较多见于体质比较壮实的患者。临床上,外感病实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亦即机体的正气虚弱,防御能力和调节能力低下,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故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

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正气化生无源;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而脱失,以致正气虚弱,或阴阳偏衰。临床上,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2.虚实变化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比较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疾病中,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

(1)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或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都可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如果仔细区别虚实两方面病理变化的主次,则虚实错杂又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情况。

虚中夹实:是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临床上的脾虚湿滞证,由于脾气不足,运化无权,而致湿邪内生,阻滞中焦。临床上既有属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饮食少思、食后腹胀、大便不实等症状,又兼见属湿滞病变的口黏、脘痞、舌苔厚腻等表现。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热邪伤阴,可形成邪热炽盛、阴气受伤的病证。临床表现既有高热气粗、心烦不安、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实热见症,又兼见口渴引饮、气短心悸、舌燥少津等阴气不足症。

应当指出,如果从病位来分析虚实错杂的病机,尚有表里、上下等虚实不同的错杂证候,如表实里虚、里实表虚、上实下虚、下实上虚等。

(2)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有关内容将在“病性转化”中介绍。

(3)虚实真假: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主要有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真实假虚: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故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如热结胃肠的里热炽盛证,一方面有大便秘结、腹痛硬满、谵语等实热症状,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而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的假象。再如小儿食积而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崩漏下血等,也属此类。

真虚假实: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故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脘腹胀满、疼痛(但时作时减)等假实征象。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因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大便不干不硬,但排泄无力),也属此类。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和实是相对的。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以静止的、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虚和实的病机变化,而应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虚和实的病机。特别在有虚实真假的特殊情况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双方的斗争,其力量对比不断发生消长盛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疾病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论,正胜邪退,疾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若邪正力量相持不下,则疾病趋向迁延或慢性化。

1.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抗邪,正气渐趋强盛,而邪气渐趋衰减,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也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这是由于患者的正气比较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或因为邪气较弱,或因及时、正确的治疗,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进而促使病邪对机体的侵害作用消失或终止,精气血津液等的耗伤和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康复,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相对平衡,疾病即告痊愈。

正胜邪退的发展,疾病可以较快地好转、痊愈。若正气恢复较慢,也可以出现邪去正虚的病理状态。多因邪气亢盛,正气耗伤较重,或正气素虚,感邪后重伤正气,或攻邪猛烈,正气大伤所致。此时的病机特点是邪气已退,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也已消失,但正气被消耗而虚弱,有待恢复。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疾病的最终转归,一般仍然是趋向好转、痊愈。

2.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这是由于机体的正气虚弱,或由于邪气的炽盛,或因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日趋低下,不能制止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进一步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则病情因而趋向恶化和加剧。若正气衰竭,邪气独盛,脏腑经络及精血津液的生理功能衰惫,阴阳离决,则机体的生命活动亦告终止。例如,在外感病过程中,“亡阴”、“亡阳”等证候的出现,即是正不敌邪,邪胜正衰的典型表现。

3.邪正相持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亢盛,则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此时,由于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因而邪气可以稽留于一定的部位,病邪既不能消散,亦不能深入传变,故又称之为“邪留”或“邪结”。一般说来,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搏,病理表现明显之所。疾病随邪留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若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邪气深伏伤正,正气无力驱尽病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称为正虚邪恋。正虚邪恋,可视为邪正相持的一种特殊病机,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且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邪正相持阶段,仍然存在正邪的消长盛衰变化,从而形成疾病阶段性的邪正对比态势的不同变化。例如,疾病处于正虚邪恋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正气渐复,但邪气亦盛,可表现为正邪相争的实证,而后邪退正伤,又复见正虚邪恋的虚证或虚实错杂证。可见邪正相持的态势具有不稳定性,必因正邪的盛衰变化而发生向愈或恶化的转归。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临床上既用以阐释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寒热虚实或真假的病证,也可用以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精血津液与气之间的互损性病证。从更广的意义上讲,由于阴阳概念可用以说明脏腑、经络、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的相互关系,因而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但由于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营卫及气机升降、表里出入之间的关系失调都另有专述,故此处只以阴阳失调的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阐释寒热虚实、寒热真假病证及具有寒热表现的危重病证。一般说来,邪正盛衰是虚实性病证的机理,阴阳失调是寒热性病证的病机,二者在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机理时,是联合应用、互为羽翼的。

(一)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病邪侵入人体,正气奋起抵抗,形成邪正相搏。邪气可分为阴邪和阳邪,正气也可分为阴气与阳气。阳邪侵入人体,机体阴气与之相搏,邪胜则病成,形成阳偏胜,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不胜其阳”;阴邪侵入人体,机体阳气与之抗争,邪胜则病成,可形成阴偏胜,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阳不胜其阴”。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邪”自内生,亦可分阴阳两类,如内寒内湿属阴而内火内热属阳,从而表现为阴偏胜或阳偏胜的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明确地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

阴阳是相互制约的,一方偏胜必然制约另一方而使之虚衰。阳偏胜伤阴可引起阳盛兼阴虚,进而发展为阴虚的病变;阴偏胜伤阳可导致阴盛兼阳虚,进而发展为阳虚的病变。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指出了阳偏胜或阴偏胜的必然发展趋势。

1.阳偏胜

阳偏胜,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总之,邪从外来则多因感受阳邪;“邪”自内生,则多与气机郁结化火有关。

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阳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胜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阳热亢盛则对阴气的制约太过,所以说“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耗伤阴气。阳盛之初,对阴气的损伤不明显,从而出现实热证。如果病情发展,阳热亢盛且明显耗伤机体阴气,病则从实热证转化为实热兼阴亏证,若阴气大伤,病可由实转虚而发展为虚热证。

2.阴偏胜

阴偏胜,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阴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等,机体阳气难以与之抗争而致阴气的病理性亢盛。

阴气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阴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寒、静、湿为其特点,如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即是阴气偏胜的具体表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冷),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阴气亢盛则过度制约阳气,所以说“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损伤阳气而致阳虚。由于阴寒内盛多伤阳气,故在阴偏胜时,常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形成实寒兼阳虚证,若阳气伤甚,病可由实转虚,发展为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机体的正气,依据其不同功能,可分为阴阳二气。生理情况下,阴阳二气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维持着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阴气或阳气的某一方减少或功能减退时,则不能制约对方而引起对方的相对亢盛,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变化。

1.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人体阳气虚衰,突出地表现为温煦、推动和兴奋功能减退。由于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因而人体热量不足,难以温暖全身而出现寒象,见畏寒肢冷等症。由于阳气的推动作用不足,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加之温煦不足,则血液凝滞,脉络缩蜷,津液停滞而成水湿痰饮。由于兴奋作用减弱,可见精神不振,喜静萎靡症状。以上便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阳气不足,可发于五脏六腑,如心阳、肺阳、肝阳、脾阳、胃阳和肾阳等,皆可出现虚衰病变,但一般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肾阳为诸阳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气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阳气一般由精血津液中属阳的部分化生,尤其以精血为主要化生之源,故精血大伤,可致阳气化生无源而虚衰,阳不制阴,发为虚寒性病证。

2.阴偏衰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伤阴所致。

阴偏衰时,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的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失润及虚性亢奋的症状。所谓阴虚则热,即是指阴气不足,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阴气不足,可见于五脏六腑,如肺阴、脾阴、胃阴、心阴、肝阴和肾阴,皆可发生亏虚的病变,但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肾阴为诸阴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阴气一般由精血津液中属阴的部分化生,尤其以津液为主要化生之源,故阳热亢盛,必耗津液而致阴气不足,而津液大伤,又可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阴不制阳,发为虚热性病证。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阴阳双方之间本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互为化源和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方亏虚或功能减退,不能资助另一方或促进另一方的化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虚衰或功能减退。如唐?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以精与气、血与气、津液与气等分属阴阳,精、血、津液等属阴的有形物质与属阳的无形之气间的互损而形成的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津气两虚,以及气随血脱、气随津脱等。由于此类阴阳互损在其后的“精气血的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中有专述,此处从略。二是以气自身分阴阳,阴气亏虚日久,不能化生阳气,或阳气虚衰日久,不能化生阴气,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变。由于肾为五脏阴阳之本,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之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而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并非阴阳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

1.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肝阳上亢一证,其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的阴虚阳亢,但病情发展,亦可进一步耗伤肝肾精血,影响肾阳化生,继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脉沉细等肾阳虚衰症状,转化为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

2.阳损及阴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肾阳亏虚、水泛为肿一证,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所致。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阳气不足而导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出现日益消瘦,烦躁升火,甚则阳升风动而抽搐等肾阴亏虚之征象,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的对立排斥,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复杂病变。如明?虞抟《医学正传》说:“假热者,水极似火,阴证似阳也……此皆阴盛格阳,即非热也。”“至若假寒者,火极似水,阳证似阴也……亦曰阳盛格阴也。”

1.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由于排斥阳气于外,可在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的阴气壅盛于内表现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系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可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邪热内盛表现的基础上,又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气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因汗出过多,吐、利无度,津液过耗,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或由于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所致;亦可因慢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终至阳气亏损殆尽,而出现亡阳。

阳气暴脱,多见大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蜷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生命垂危的临床征象。

2.亡阴

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一般地说,亡阴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而为汗,以致阴气随之大量消耗而突然脱失。也可由于长期大量耗损津液和阴气,日久导致亡阴者。

阴气脱失,多见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象。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综上所述,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所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相互消长、转化等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病变的机理。因此,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改变而变化,在阴阳的偏胜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三、精气血的失常

精气血失常,包括精、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精、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

精、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人体的精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及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清?冯兆张《锦囊秘录》说:“足于精者,百病不生;穷于精者,万邪蜂起。”《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但是,精、气和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变,也会引起精气血的病理变化。所以,精气血失常的病机,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

(一)精的失常

精的失常主要包括精虚和精瘀两方面。

1.精虚

精,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及二者合化的生殖之精和分藏于脏腑的脏腑之精。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来源。肾精虽为脏腑之精之一,但因其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故为生殖之精和各脏腑之精的根本。因此,精虚主要是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肾精禀受于父母,来源于先天,赖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维持其充盛状态。在生理上,肾精为脏腑之精的根本,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生殖和生髓化血充脑养神等功能。因此,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过劳伤肾,以及脏腑精亏不足,日久累及于肾等,均能导致肾精不足的病理变化。肾精不足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如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滑遗过多、精神萎顿、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

水谷之精来源于饮食,是脾胃之气化水谷而生的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精微物质,与津液融合由脾气转输至全身,起着濡养各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并能化生气血以维持机体的生命进程。若因脾失健运,或饮食不当等,致使水谷之精乏源或生成不足,形成水谷之精匮乏的病理变化。水谷之精不足,可以出现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虚弱状态。

水谷之精不足以及肾精亏耗,皆可导致五脏六腑之精不足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复杂,随病变所在之脏腑而异。

肾是藏精的主要脏器,所以精虚以肾精亏虚最为重要。脾是化生水谷之精的重要脏器,故精虚之源又在于脾。“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当参谷食之方”(《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可作为精虚用药之参考。

2.精瘀

精瘀,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而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指出肾精充沛,肾气充盛,青春期后的男性有排精现象是符合生理规律的。藏精是排精的基础,排精也是藏精的生理功用之一。如果房劳过度,忍精不泄,少年手淫,或久旷不交,或惊恐伤肾,或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皆可导致精瘀而排泄不畅,若肾气虚而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而疏泄失职,亦致精泄不畅而瘀。

精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可伴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精索小核硬结如串珠、腰痛、头晕等症状。治疗则应审因论治,或补气,或疏肝,或活血化瘀,或祛痰利湿。

(二)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二是气的某些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1.气虚

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形成气虚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而致。

气虚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光白、舌淡、脉虚等症状。偏于元气虚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者,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营卫气虚和脏腑、经络气虚的病机,则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

根据气分阴阳的理论,气虚可表现为偏于阴气虚或偏于阳气虚的不同。阴气虚则凉润作用减退而见热象,所谓“阴虚则热”;阳气虚则温煦作用不足而见寒象,所谓“阳虚则寒”。若热象与寒象皆不明显,则为气虚的表现。不管阴气虚还是阳气虚,都可兼见倦怠乏力等气虚的表现。

由于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所化,是人身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元气亏虚可引起全身性气虚,而无论何种气虚亦终将导致元气亏损,特别在小儿和老人表现得最为明显。

2.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节着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和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功能的协调平衡,病变涉及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个方面。一般地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几种情况。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气逆: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

(3)气陷: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正如《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

由于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常伴见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以及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4)气闭: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

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陷于清窍闭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状态。气闭发生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解,亦有因闭不复而亡者。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随原因不同而伴相应症状。

(5)气脱: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因此,气脱若偏向阳气的暴脱,则为亡阳;若偏向阴气的大脱,则为亡阴。

(三)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二是血液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

1.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失血过多,新血不能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输精于肝,皆可化生血液,故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血虚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证候。血虚者气亦弱,故血虚除见失于滋荣的证候外,多伴气虚症状,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目眩晕、心悸不宁、脉细等临床表现。

心主血、肝藏血,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心血不足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涩或歇止等心失血养的症状。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诸症。

2.血运失常

血液运行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

血瘀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郁滞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以为全身性病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无论病在何处,均易见疼痛,且痛有定处,甚则局部形成肿块,触之较硬,位置比较固定,如肿块生于腹内,称为“★癥积”。另外,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等,也是血液瘀滞的征象。

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前四者在“病因”章中已述,此处只介绍血寒,而将与出血关系更为密切血热放到后面介绍。

血寒,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多因外感寒邪,侵犯血分,形成血寒;亦可因阳气失于温煦所致。

血寒的临床表现,除见一般的阴寒证候外,常见血脉瘀阻而引起的疼痛,和手足、爪甲、皮肤及舌色青紫等表现。若寒凝心脉,心脉血气痹阻,可发生真心痛;寒凝肝脉,肝经血气瘀滞,可见胁下、少腹、阴部冷痛,或妇女痛经、闭经等。寒阻肌肤血脉,则见冻伤等症。寒瘀互结酿毒于内,可生★癥积。总之,随寒邪阻滞血分的不同部位,而见不同的临床表现。

(2)出血: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逸出血脉的血液,称为离经之血。若此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于体内,则称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又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气虚不摄、瘀血内阻及外伤导致出血的机理,前面已有介绍,此处仅叙述血热。

血热,即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热入血分所致,如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他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另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内火炽盛郁于血分,或阴虚火旺,亦致血热。

血热病变,除一般热盛的证候外,由于血行加速,脉络扩张,可见面红目赤,肤色发红,舌色红绛,经脉异常搏动等症状。血热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皮肤癍疹、月经提前量多等。心主血脉而藏神,血热则心神不安,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因为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热入血脉不仅可以耗伤营气、津液而致血虚,而且可由热灼津伤,使其失去润泽流动之性,变得浓稠,乃至干涸不能充盈脉道,血液运行不畅而为瘀。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精气互化,精血同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精、气、血三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精气血在病理上常见相互影响、同病的病机变化。

(1)精气两虚:由于精可化气,气聚为精,精气并虚或精伤及气、气伤及精,都可见精气两虚的证候。肾藏精,元气藏于肾,故本病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肾的精气亏虚。肾之精气亏虚,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障碍以及早衰等为临床特征。

(2)精血不足:肾藏精,肝藏血。肾与肝,精血同源,故肝肾精血不足较为常见。多种疾病伤及肝肾,或肝病及肾、肾病及肝皆可形成肝肾精血不足的病机,见面色无华、眩晕、耳鸣、神疲健忘、毛发脱落稀疏、腰膝酸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月经愆期、经少、不孕等。

(3)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气机失调,疏泄失司及瘀血内阻,皆可致精道瘀阻而形成气滞精瘀或血瘀精阻的病机变化,而且二者可互为因果,同时并存。临床所见,除有一般精瘀症状外,前者以情志因素为多,阴部胀痛重坠明显;后者可见血精,阴部小核硬节等瘀血表现。

2.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气和血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和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液因之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液因之运行不畅而滞涩;气虚统摄血液的功能减弱,则血液因之外逸而出血;气机郁滞,则血可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则血可随气上逆或下陷,出现上为吐血、衄血,乃至厥仆,下为便血、崩漏等症。

同样,血的虚衰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无所养而衰少;血脱,则气无所依而随血脱逸;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故临床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以及气血两虚等几方面。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癥积等病证。肺主气,调节全身气机,辅心运血,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

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如闪挫外伤等因素,就是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辨别气滞与血瘀的主次则是必要的。

(2)气虚血瘀: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气虚血瘀,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水肿及气虚血滞的肢体瘫痪、痿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气虚和气滞可与血瘀并存,三者相互影响。

(3)气不摄血: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由于脾主统血,所以气不摄血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中气不足,气不摄血的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时兼见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虚无力、舌淡等气虚的表现。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主升,所以脾不统血的病机,易见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

气摄血的功能,虽以脾之统血功能为主,但亦与其他脏腑之气的盛衰有关。比如肺气、肝气、肾气以及胃气亏虚,也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4)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各种大失血皆可导致气随血脱,较常见的有外伤失血,呕血和便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症见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

气随血脱如能及时救治,则可转危为安,继而表现气血两虚的病理状态。如病情恶化,可出现亡阴亡阳,发展为阴阳离决而死亡。

(5)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机能失之推动及调节,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

四、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的代谢,是津液不断生成、输布和排泄的过程。津液的正常代谢,是维持体内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相对恒定的基本条件。

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由多个脏腑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诸如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转输,肾与膀胱的蒸腾气化,三焦的通调,以及肝的疏泄功能都参与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其核心是气对津液的作用。因此,气的运动及其维持的气化过程,调节着全身的津液代谢。

因此,如果肺、脾、肾等有关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均能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的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

(一)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灼伤津液;或邪热内生,如阳亢生热、五志化火等耗伤津液。二是丢失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及大面积烧伤等,均可损失大量津液。三是生成不足,如体虚久病,脏腑气化功能减退,可见津液生成不足。另外,慢性疾病耗伤津液,亦致津液亏耗。

津和液,在性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津和液不足的病机及临床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主要分布于皮毛、孔窍、肌肉,并充盈血脉,以滋润作用为主。所以,从一定意义而言,伤津主要是丧失水分。临床上,伤津常见于吐、泻之后。如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伤中而致呕吐、泄泻或吐泻交作,损失大量津液者,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目陷、螺瘪、尿少、口干舌燥、皮肤干涩而失去弹性;甚则见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全无、精神萎顿、转筋等症。严重者,因血中津少而失其滑润流动之性,气随津泄而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而见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的危象。另外,炎夏、高热、多汗也易伤津,常见口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色黄;气候干燥季节,常见口、鼻、皮肤干燥等均属于伤津为主的临床表现。

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主要分布于脏腑、骨髓、脑髓、脊髓和关节之中,含有大量精微物质,以濡养作用为主。如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所见到的形瘦骨立,大肉尽脱,肌肤毛发枯槁,或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唇裂、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则属于脱液的临床表现。必须指出,津和液本为一体,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虽有区别亦有联系。一般而论,伤津主要是丢失水分,伤津未必脱液;脱液不但丧失水分,更损失精微营养物质,故脱液必兼津伤。从病情轻重而论,脱液重于伤津,可以说津伤乃液脱之渐;液脱乃津伤之甚。津易伤亦易补充,而液一般不易损耗,一旦亏损则较难恢复。但津伤可暴急发生而突然陷于气随津泄,甚至气脱的重危证候,则又非脱液可比。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虽有不同,但其结果都能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根本原因。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可致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引起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很多,如肺失宣发和肃降,津液不得正常布散;脾失健运,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可致水饮不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津停;三焦的水道不利,不仅直接影响津液的环流,而且影响津液的排泄,凡此均致津液输布障碍而生痰饮水湿之患。上述多种成因中,以脾气的运化功能障碍具有特殊意义。因脾主运化,不仅对津液的输布起重要作用,而且在津液的生成方面具主导作用。脾失健运不但使津液的输布障碍,而且水液不归正化,变生痰湿为患。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贮留体内,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津液化为汗液,有赖肺气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有赖肾气的蒸化功能。肺和肾的功能减弱,虽然均可引起水液贮留,发为水肿,但肾气的蒸化作用失常则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肾阳肾阴为五脏阴阳之本,能推动和调节各脏腑的输布和排泄水液功能,而且水液主要是通过尿液而排泄的。

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多种病变。

1.湿浊困阻

多由脾虚运化功能减退,津液不能转输布散,聚为湿浊。湿性重浊黏滞,易于阻遏中焦气机,而见胸闷、脘痞、呕恶、腹胀、便溏、苔腻等症。

2.痰饮凝聚

多因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停而为饮,饮凝成痰。痰随气的升降,无处不到,病及脏腑经络,滞留于机体的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的病理变化和多变的临床表现。饮停之部位比较局限,如停于胸胁的“悬饮”,饮留于肺的“支饮”等等。

3.水液贮留

多由肺、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气不行津,津不化气,津液代谢障碍,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正如《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

上述湿、痰、饮、水,皆为津液停聚所生,以状态而论,湿为弥漫状态,水最为稀薄,痰较稠厚,饮则介于两者之间。另外,在发病机理,停聚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也各有特点。但四者又难绝然划分,而且可以相互转化,故有痰湿、水饮、痰饮并称者。

此外,肾与膀胱的蒸化不行,尿液亦可停于膀胱而难于排出;肺卫气机不利,腠理闭塞,玄府不通,汗不外泄,表现为少汗或无汗,又属于津液排泄障碍的特殊病理变化。于此可见津液代谢病机的复杂性。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如上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和气的升降出入,而气之循行亦以津液为载体,通达上下内外遍布于全身。津液与血液相互化生,津液的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运行通畅的条件,而血液的充沛和畅行,也是津液充盛和流行的条件。因此,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协调,乃是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的重要方面。一旦津液与气、血失其协调的关系,则可出现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

1.水停气阻

水停气阻,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因水湿痰饮皆有形之邪,易阻碍气的运行,其临床表现因水液停蓄的部位不同而异。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则可使经脉气血阻滞,故除见浮肿外,尚可见肢体沉重胀痛等临床表现。

2.气随津脱

气随津脱,主要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此即汗出过多,津液外泄,阳气随之亡失的病理变化。《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亦指出:“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此即说明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皆可使气随津液的耗伤而脱失。

3.津枯血燥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若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均会导致津枯血燥,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舌红少津等临床表现。

4.津亏血瘀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状态。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致使津液大量亏耗,则血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临床表现,除见原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外,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癍疹显露等症。《读医随笔?卷三》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此即说明了热灼津亏导致血瘀的机理。

5.血瘀水停

血瘀水停,指因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血中有津,脉外之津液可从孙络渗入血中,血瘀则津液环流不利;另外,血瘀必致气滞,也导致津停为水,故血瘀常伴水停。如心阳亏虚,运血无力,血脉瘀阻,除见心悸、气喘、口唇爪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甚则胁下痞块等症外,亦见下肢、面目浮肿,即属此候。

五、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

(一)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即是“内风”。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内风,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指明了内风的临床表现,不仅与外风为病相类似,而且指出了与肝的密切关系。

风气内动,主要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致。《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内风的病机,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

1.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阴虚不能制阳,水亏不得涵木,肝阳因之浮动不潜,升而无制,亢逆之阳气化风,形成风气内动。在肝阳上亢表现的基础上,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甚则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因血随气升而发卒然厥仆。

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亢盛,化而为风,并因邪热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之性,而出现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临床表现,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

3.阴虚风动

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津液和阴气大量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主要病机是津液枯竭,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既对筋脉失之滋润,又不能制阳而致阳气相对亢盛,因而产生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4.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此外,尚有血燥生风。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其病机是血少津枯,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化风。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还应指出,并非所有内风病证的病位皆为肝,如小儿慢脾风,其病机主要在于脾土虚败。

(二)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

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以致阳气虚衰。阳气虚衰,不能制阴祛寒,故阴寒内盛。一般表现为阳热不足,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可见面色苍白,畏寒喜热,肢末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沉迟弱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症。内寒的病机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阳气虚衰,则蒸化水液的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形成水湿、痰饮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多由阳气不足,蒸化无权,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代谢所致。

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血脉,反生内寒以收引血脉,血脉收缩则血流迟缓不畅,重者可致血液停积于血脉和脏腑之中,形成瘀血。临床可见痛处固定,遇寒加重。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所引起的寒证,即“内寒”与“外寒”之间,不仅有所区别,而且还有联系。其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为主,亦可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三)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

内湿的产生,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因此,内湿不仅是脾阳虚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在肾阳虚衰时,亦必然影响及脾之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胜则可损伤阳气,故湿浊内困,久之必损及脾阳肾阳,而致阳虚湿盛之证。另外,湿浊可以聚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变生多种病患。

湿性重浊黏滞,多阻遏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见头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湿浊虽可阻滞于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仍以湿阻中焦脾胃为多。

此外,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在其形成方面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亦常相互影响。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又滋生内湿。故临床所见,脾失健运,内湿素盛之体,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四)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津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盛伤阴耗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邪便由内而生,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等病变。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内燥因津液枯涸,失去滋润濡养作用所致。津液枯涸则阴气化生无源而虚衰,阴虚则阳相对偏亢则生内热,故内燥常伴虚热证的表现。临床常见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症。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故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五)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阳气过盛化火

人身之阳气在正常的情况下,有温煦脏腑经络等作用,中医学称之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阳气过盛,机能亢奋,必然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津。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

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病邪,在疾病过程中,皆可郁滞而从阳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亦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实质上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人体之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

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情志刺激,影响了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气郁日久则可化热,气逆自可化火,因之火热内生。如情志内伤,抑郁不畅,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而大怒伤肝,肝气亢逆化火,亦可发为肝火。

4.阴虚火旺

此属虚火。多由于津液亏虚,阴气大伤,阴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阳亢化热化火,虚热虚火内生。一般说来,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火旺,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的火热征象,如虚火上炎所致的牙痛、齿衄、咽痛、升火颧红等。

内生火热,主要有心火、肝火、相火(肾火)及胃火等证,其临床表现则随其发病机理和病位的差异而各有不同。

第二节 疾 病 传 变

疾病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任何疾病都有其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患者体质强弱的差异,外在环境条件的不一,以及医护措施的得当与否,都能影响到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趋向,使疾病的过程表现得复杂多变,即所谓传变。

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从本质上讲,即是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上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病理改变的复杂联系和变化。疾病传变,就是阐明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演变、发展规律。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疾病传变,不外两种形式:一是病位的传移,二是病性的变化。

(一)病位传变

病位,即疾病所在的部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表里之间、内脏之间,均有经络相互沟通联络,气血津液循环贯通。因此,某一部位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从而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这就是病位的传变。常见的病位传变包括表里之间与内脏之间的传变,而外感病和内伤病的传变又各有特点。

《素问?皮部论》说:“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这是指外感邪气由表入里,病位由表传里的传变过程。《素问?气厥论》说:“肾移寒于肝”、“脾移寒于肝”、“胃移热于肝”等等,则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例子。一般地说,外感病发于表,其病位主要是自表入里、由浅而深或向相反方向传变。所以说,外感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内伤病起于脏腑,发展变化过程是由有病脏器波及影响其他脏器,所以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内脏间的传变。但这也是相对的,如外感病由表入里后,也可引起内脏之间的传变;内伤病亦多有脏腑与经络,内脏与形体之间的表里、浅深的传变。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便能把握病势发展趋向,从而抓紧时机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了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实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1.表里出入

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指的病变部位并不是固定的。以整体而言,则病在皮肤、毛窍、肌肉、经络等为外属表,在脏腑、骨髓等组织器官为内属里。如以皮毛与经络相对而言,则皮毛属表,经络属里;以三阴三阳经而言,则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以脏与腑相对而言,则腑为表,脏为里。一般来说,邪气旺盛,正气损耗,正气抗御邪气无力,不能阻断病情之发展,则病可由表内传入里。反之,若正气来复而旺盛,邪气见衰,则在内之病可由里出表。故病在表则多浅而轻,病在里则多深而重。因此,表里是区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纲领。病在表,多见皮毛、肌腠、经络的病理变化和相应临床表现;病在里,多见脏腑的病理变化和相应的临床表现。

由于疾病表里的传变,意味着病邪的表里出入变化,故疾病的表里传变,亦称邪之表里出入。

(1)表病入里:亦即表邪入里。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内传入里,病及脏腑的病理传变过程。常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或中期,是疾病向纵深发展的反映。多由于机体正气受损,抗病能力减退,正气不能制止病邪的致病作用,病邪得以向里发展,或因邪气过盛,或因失治、误治等因素,以致表邪不解,迅速传变入里而成。如外感风寒证,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等寒邪在表病变。若在表的风寒之邪不解,可由肌表而内传入里,影响肺、胃功能,发展为高热、口渴、喘咳、便秘等症,此即由表寒证转化成了里热病变。

病邪由表入里的传变,多按规律而依次相传。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合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因此,在临床上应观察分析证候变化来判定其病邪入里的相对浅深层次,而不能拘泥于一定的时间和程序。以上为一般的由表入里传变形式。若正气抗邪无力,病邪长驱直入,则可表现为直中的传变形式。如寒邪袭表,卫表不固,亦可从表直接深入脏腑,伤及脾胃,而见腹部冷痛、便泻清稀等症,而无明显先有表证后有里证的过程,称为寒邪直中太阴。可以看出,病邪依次内传,转化入里,多由于正气渐损,正不胜邪所致。而病邪直中入里,多由于邪气过盛,暴伤正气,正不敌邪而成,或为内外病邪相引所致。导致表邪入里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正邪之间的消长盛衰,并与治疗、护理是否恰当相关。

(2)里病出表:里病出表,是指病邪原本位于脏腑等在里层次,而后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如温热病变,内热炽盛,见高热、烦渴、胸闷、咳逆等症,继则汗出而热邪外解,脉静身凉,症状缓解,或热病疹、★pei透发于外,以及伤寒三阴病变转化为三阳病变等,均属里病出表之病理过程。

在里的病邪之所以能够出表,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抗病和驱邪能力,若正能胜邪,驱邪外出,则病由里出表,反之则正气内溃,病邪继续内陷深入,则里病难有外达之可能。所以里病出表,多反映邪有出路,病势亦有好转或向愈之机,故其病机发展为顺。反之,病邪内陷,正气日衰,病势恶化,则病机发展为逆。对于里病出表病理层次的判断,亦应根据临床表现而定。

人体表里是相对的,而且是多层次的。所以,病变在表里出入的传变中,可以有介于表里之间的阶段,即半表半里。伤寒的少阳病机,温病的邪伏募原病机,都称之为半表半里,皆出现介于表与里之间的见证,其发展趋势既可达表也可入里,此为其特点。

2.外感病传变

一般而论,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入里、由浅而深的传变。故外感病基本是表里传变,但内传入里后,亦见脏腑间的传变。不同的外感病,其病位传变的形式又有所区别,主要有六经传变、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1)六经传变:六经指三阴、三阳,实即十二经脉。六经传变是指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移。东汉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在《内经》所论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传变”理论。六经传变,实际上是对伤寒热病六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概括。

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路,能“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把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也成为病邪传播转移的通路和病理变化反应的部位。特别是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核心部分,也成为外感病传变的重要途径。

六经由表入里传变的基本形式是由阳入阴,即先太阳、阳明、少阳,而后太阴,少阴、厥阴的六个层次,说明阳气由盛而衰,疾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反之,由阴出阳,则说明正气由衰而盛,疾病由重到轻的好转过程。若正气不支,邪气亢盛,也可不经阳经而直接侵犯阴经,称为直中三阴,其中以直中少阴为多。六经的具体传变形式尚有阴阳经传变、表里经传变、手足经传变等。另外,由于经脉与脏腑有属络关系,所以六经病变实际上与相应的脏腑功能失常有关。

(2)三焦传变:三焦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而发生传移变化。此三焦是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也是诸气与水液上下运行的通路,因而也可作为病位转移的途径。温病的三焦传变,是对温热病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变规律和本质的阐释,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而来。

三焦传变是温病的主要传变形式。温热病邪,多自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上焦肺卫。病邪深入,则从上焦传入中焦脾胃,再入下焦肝肾。这是疾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一般发展过程,故称之为顺传。如果病邪从肺卫直接传入心包,病情发展恶化,超越了一般传变规律,故称为逆传。即如吴瑭所说:“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条辨?卷二》)。疾病之所以顺传和逆传,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病邪的性质。若疾病好转向愈,则可由下焦向上焦传变。

(3)卫气营血传变:卫气营血传变,是指温热病过程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传移变化。卫分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肺卫;气分为温病的中期,病位在胃、肠、脾及肺、胆;营分是温病的严重阶段,病位在心包及心;血分属温病的晚期,病位在肝、肾及心。

卫气营血传变,一般从卫分开始,发展传为气分,再入营分,而血分。反映病邪由浅入深,病势由轻而重的发展过程,称为“顺传”。若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分或血分,称为“逆传”,反映了传变过程渐进与暴发之不同。

此外,卫气营血传变,还有初起即不见卫分阶段,而径入气分、营分者;亦有卫分证未罢,又兼见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者;或气分证尚存,同时出现营分、血分证而成“气营两燔”、“气血两燔”者;更有严重者为邪热充斥表里,遍及内外,出现卫气营血同时累及的局面。总之,卫气营血病位传变,由于正邪斗争的不同结果,可有多种传变次序。一般由卫分、气分传至营血,病情多由轻变重、由浅入深,病势则趋向恶化;而病变由营血传出气卫,病情由重变轻、由深出浅,病势则趋于好转或向愈。

六经、三焦及卫气营血传变虽有不同,但也有内在联系。如太阳与上焦和卫分证,阳明与气分和中焦证等,都有某些相似之处,反映外感病的传变规律有其共性。

从上可知,外感病的传变形式,除与正气密切相关外,与病邪的性质种类关系亦大。伤寒多六经传变;温病多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而疠气为病,则病邪的性质和种类对传变的影响更大,即不同的疠气,可能有其各自特殊的传变规律。

3.内伤病传变

内伤病是内脏遭到某些病因损伤所导致的一类疾病。因此,内伤病的基本病位在脏腑。

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则可通过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的相互影响,以及位置相邻,而在脏腑之间发生传变。所以,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传变。另外,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故内伤病也可在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传变。

(1)脏与脏传变:即指病位传变发生于五脏之间,这是内伤病最主要的病位传变形式。

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而又协调平衡,在精气血津液的生化、贮藏、运行、输布等方面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某一脏的病变,常常影响到他脏而发生传变。例如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之间,其病变都可以相互影响。心与肺同居上焦胸中,心主血脉,肺主气,而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所以,疾病在心与肺的两脏之间的传变,主要是心血与肺气病变的相互影响。临床上,心运血功能失常,可以导致肺气郁滞,宣降失司,而见咳喘不得平卧。肺病日久,吸清呼浊功能异常,气病及血,可致肺气胀满,心血瘀阻,发生心悸、胸闷、口唇爪甲青紫等症。另外,心与脾之间,主要是心血、心神与脾气运化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肝之间,主要是心血与肝血、心神与肝失疏泄情志病变的相互影响;心与肾之间,主要是心肾阴阳不交与精血亏损病变的相互影响。于此可知,由于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联系各不相同,所以其病理传变情况也各不一样。

(2)脏与腑传变:是指病位传变发生于脏与腑之间,或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其具体传变形式则是按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而传。如《素问?咳论》说:“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这是由于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等表里相合脏腑之间,有经脉直接属络,从而使病气得以相互移易。如肺与大肠表里相合,脏腑气化相通,大肠得肺肃降之气而后传导排便。若肺气壅滞于上,肃降失职,则可致大肠腑气不通而发生便秘;而大肠实热,积滞不通,亦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肃降,从而发生气逆喘咳。故肺病可传至大肠,大肠病又可累及于肺。他如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有热,循经上熏于心;脾运失职,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食滞于胃,导致脾失健运等等,均为脏腑表里相传的疾病传变。

应当指出,脏腑表里相合关系的传变,并不是脏与腑之间病位传变的唯一形式,如肝气横逆犯胃;寒凝肝脉导致小肠气滞等,虽是由脏传腑,但不属于表里相合传变。

(3)腑与腑传变:即是指病变部位在六腑之间发生传移变化。六腑生理功能各有不同,但都参与饮食物的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以及水液的输送与排泄,并始终维持着虚实更替的动态变化。若其中某一腑发生病变,则势必影响及另一腑,导致其功能失常。如大肠传导失常,腑气不通,下游闭塞,则可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恶等症状;若胃中湿热蕴结,熏蒸于胆,则又可引起“胆热液泄”,而出现口苦、黄疸等症。可以看出,任何一腑的气滞或气逆,均可破坏六腑整体“实而不能满”、“通而不宜滞”的生理特性,从而使病变部位在六腑中发生相应的传变。

(4)形脏内外传变:包括病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关之脏腑,及脏腑病变影响形体。

外感病邪侵袭肌表形体,由经脉传至脏腑,是内伤病发作、加重的重要原因,有关内容已在表里传变和外感病传变中论及。如《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说明了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客于皮毛,然后内合于肺。至于其内合于肺的机理,则是“外内合邪”。因已有过食寒凉生冷饮食,损伤脾胃阳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相当于胃的中脘部),胃寒阳衰,可通过经脉影响于肺,而致肺阳不足,宣发失职,若再有风寒之邪外袭,则因肺阳虚衰,卫外功能减退,因而客肺而发生咳嗽、喘促等病变。

某些形体组织的病变,久则可按五脏所合关系,从病变组织传入于本脏,而发展为内伤病证。如《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反之,病变可由脏腑传至经脉,亦可反映于体表。如《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说明心肺有病亦会通过其所属经脉,并在其循行的形体肌表部位反映出来,而出现胸痛、两臂内痛等症。临床上,五脏病变通过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等影响及五体和官窍,亦是常见现象。

(二)病性转化

疾病过程中,不但有病位的传移,也有病证性质的转化,主要包括寒热的转化与虚实的转化。

1.寒热转化

寒热转化,指疾病过程中,病机性质由寒转化为热,或由热转化为寒的病理变化。

寒与热是机体阴阳失调所导致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病机。病机的寒热属性,既可由邪气亢盛引起的阴阳偏盛所致,也可因机体的阴虚、阳虚而变化,即所谓“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因此,寒热的转化,实际是由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所致,也必然要涉及到虚实的转化,出现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机转化。

(1)由寒化热:是指病证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又转变成热性的病理过程。

寒证有实寒证与虚寒证,而热证亦有实热证与虚热证。临床所见,由寒化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实寒证转为实热证,以寒邪化热入里为常见。如太阳表寒证,疾病初起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以后继则出现阳明里热证,而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脉数。另外,阴邪内聚,也可从热而化,转化为实热证。如哮喘病开始不发热,咳嗽,痰稀而白;继则转见发热,咳嗽,胸痛,痰黄而黏稠,即表示病性已由寒而化热。二是虚寒证转化为虚热证。这是基于“阳损及阴”的道理,在阴阳互损病机中已有论及。

至于实寒证转化为虚热证,因为寒邪难以直接伤阴,则少有直接转化者。但若实寒证化热,日久亦可伤阴而转化为虚热证。虚寒证转化为实热证,亦有所见,可因重感于邪、邪郁化热、过用辛热药物等因素所致。

(2)由热转寒:是指病证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变成为寒性的病理过程。

由热转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一般因伤阳所致。如外感高热患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脱;或因吐泻过度,阳随津脱,病机就由实热转为虚寒的亡阳危证,出现冷汗淋漓、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细微欲绝等症。又如内伤便血病人,初起便血鲜红,肛门灼热,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或不爽。若日久不愈,血去正伤,阳气虚衰,继则转见血色紫暗或色淡,脘腹隐痛,痛时喜按喜温,并见畏寒肢冷,大便清薄,则表明其病性已由热而转寒。二是实热证转化为实寒证。比如风湿热邪痹阻肢体关节的热痹证,或因治疗用药,或素体阳虚,可热去而从寒化为风寒湿邪痹阻的寒痹证。三是虚热证转化为虚寒证,机理为“阴损及阳”,见阴阳互损病机。

至于虚热证转化为实寒证,则较为少见。如果虚热证转化为虚寒证,因阴邪内聚,或感受寒邪,亦可发展为实寒证。

总之,寒热的转化伴随着阴阳的消长和转化,以及邪正盛衰的变化。各种转化形式皆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多寡主次差别。至于转化的机理,亦是多种多样,其中病邪的“从化”有重要作用。所谓“从化”,又称从类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不同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反映。

综上所述,寒热病性转化的一般规律可概括为:阳盛阴虚体质,易热化、燥化;阴盛阳虚体质,则易寒化、湿化。受邪脏腑经络属阳者,多从阳而化热、化燥;受邪脏腑经络属阴者,多从阴而化寒、化湿。误治伤阳,则从寒化;误治伤阴,则从热化。但是,上述病性转化之发生,有突变,亦有渐变。一般来说,外感病的病性转化较为迅速,内伤杂病的病性转化则一般较为缓慢。

2.虚实转化

虚实,决定于邪正的盛衰。疾病过程中,正邪双方处于不断的斗争和消长之中,当正邪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并达到主要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主次位置的程度时,则疾病的虚实性质亦会发生转变,或由实而转虚,或因虚而致实。

(1)由实转虚:指疾病或病证本来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实性病变,继而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的过程。

由实转虚的机理,主要在于邪气过于强盛,正不敌邪,正气耗损所致。此外,因失治、误治等原因,致使病程迁延,虽邪气渐去,然正气已伤,则亦可由实转虚。如外感暑热病邪,可因迫津外泄而大汗,气随津泄而脱失,病从暑热内盛证较快地转为实热兼阴虚证,进而发展为阴虚证,再为亡阴证,出现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汗出肢温、口渴喜饮、脉细而数等症,若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发凉、脉微欲绝,则为亡阳证。又如,肝火上炎证的眩晕,日久则火盛伤阴而发展为肝肾阴虚的病变。

(2)因虚致实:指病证本来是以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转变为邪气盛较突出的病变过程。

因虚致实的机理,多由于脏腑机能减退,气化不行,以致全身气血津液等代谢障碍,从而产生气滞、水饮、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或因正虚病证,复感外邪,邪盛则实。如心肾阳气亏虚的心悸气喘,可因病情突然变化而发生水饮泛溢,上凌心肺,肺气闭塞,出现怔忡不宁、端坐喘息、胸中憋闷欲死的危急证候。又如肺肾两虚的哮证,肺卫不固,复感风寒,哮喘复发,而见寒邪束表、痰涎壅肺的实证。因虚致实的转变,正虚方面仍然存在,只不过实性病机占突出地位而已。

从上可知,无论外感或内伤病证,虚实的转化都有突变和渐变的形式,而以渐变为多,相对而论,外感病的虚实转化较快。在虚实的转化过程中,更多的情况是虚实皆有的虚实错杂证。另外,由实转虚、因虚致实,二者互为转化,因果往复,正气日衰,邪气益盛,形成恶性循环,是许多慢性病证迁延发展乃至发生危重证候,以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在决定并影响疾病传变的各种因素中,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疾病传变与否,而且决定着传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正盛邪衰,则传变缓慢或不发生传变,易于趋向痊愈;邪盛正衰,则传变迅速而病情趋向恶化;正邪俱盛,则临床表现多剧烈,但病情恶化趋势较小;正邪俱衰,则传变缓慢,或病情处于稽留缠绵状态等。因此,影响传变的因素不外正邪两个方面。其中决定正气强弱的主要因素是体质和精神状态,而地域因素、气候因素和生活因素等则影响正邪两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一)体质因素

体质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如素体盛者,一般不易感受病邪,一旦感邪则发病急速,但传变较少,病程亦较短暂;素体虚者,则易于感邪,且易深入,病势较缓,病程缠绵而多传变。二是在邪正相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一般而论,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例如,同为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从阳而化热,形成“湿热”;若阴寒之体得之,则湿从阴而寒化,成为“寒湿”。导致病邪从化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的体质差别,因机体对病邪的反应性各不相同,其病理从化亦不一致。如清?章楠《医门棒喝?叶氏温热论》说:“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

(二)病邪因素

病邪是影响疾病传变的重要因素,在传变的迟速以及病位、病性的传变方面都受到邪气的影响。

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病邪,一般阳邪传变较快,特别是火(热)邪、风邪、暑邪;阴邪传变较慢,特别是湿邪黏滞而较少传变。疠气则传变急速。湿、痰、水饮及瘀血内生,传变一般迟于外邪。另外,邪盛则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缓慢。

各种不同的病邪,其伤人的途径不同,病位传变的路径亦有较大的差异。外感病因以表里传变为主,伤寒多六经传变,而温病多卫气营血、三焦传变。内伤病因主要是脏腑传变,亦可表里相及。疠气致病力强,则各有相对特殊的传变途径。外伤对疾病的传变也有重要影响。

病邪从化主要由体质因素决定,但病性的变化与病邪的属性亦有一定联系。如燥为阳邪,较易从热而化;湿为阴邪,较易从寒而化。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地理环境和时令气候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并共同作用于人体及病邪双方,而对疾病的传变发生影响。

一般来说,地域因素的长期作用,形成不同地理环境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的差异,同时亦影响疾病的传变。比如,居处高燥地域的人群,感邪后较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而居处卑湿之地者,病变较易化湿,伤气伤阳。

时令气候对疾病的影响颇大,其中包括对疾病传变的影响。比如,在冬春寒冷季节,寒哮一证,容易出现外寒入里引动内饮而发病,发生表里的传变;而阳盛之躯,则可因寒邪外束腠理,阳气不得发越而暴亢,乃至化火生风,发生厥仆之变,此又属脏腑经络的传变。

(四)生活因素

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主要是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传变进程。概而言之,良好的心情,合理的饮食,劳逸得当使疾病趋向好转康复。相反,恶劣的心境,饮食不当以及劳逸失度则使疾病发展生变。分而言之,情志因素对七情内伤所致疾病的影响最大,并通过干扰气机,影响气血阴阳而对疾病传变发生作用。如狂证患者,可因情志刺激,导致气郁化火,挟痰上蒙心窍,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复发;肾气本亏的病人,可因惊恐重伤精气而发生阳痿等病变。饮食对脾胃、胆、大小肠病证传变的关系尤为密切,且通过对水谷运化、气血生化的影响而对疾病传变发生作用。如胃痛患者,可因饮食不节而损伤血络,发生便血或吐血之变;某些痹证病人,则可因饮食不当而湿热下注,引发踝膝等关节灼热肿痛。临床上,过劳耗伤人体正气而影响外感和内伤疾病的传变甚为常见,而过逸则气虚运行不畅、气化衰弱而影响疾病传变。

此外,正确的治疗、护理,则可及时阻断、中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或使疾病转危为安,以至痊愈。反之,若用药不当,或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则可损伤人体正气,并助长邪气,以至变证迭起,坏证丛生,甚至预后不良。

附:研究进展

病机是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本质的概括,是辨证的结果,是论治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受到极大的重视。所以,病机学的研究也是中医学研究中极其活跃的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病机学研究较为突出的是60年代侯灿等对八纲病理生理学的研究,70到80年代沈自尹等对肾阴虚、肾阳虚病机的研究,邝安★等对阴阳虚本质的探讨,匡调元出版《中医病理研究》,则使病机理论更趋于全面而系统化。另外,瘀血病机的研究也十分突出。

最近十年,病机学的研究仍然十分活跃,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广泛的进展。由于病机学研究涉及面极广,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故就研究的热点简介如次。

1.病机层次研究

研究逐步深化发展,有利于病机学的丰富和辨证的精确化。比如,有将阴虚分成津液、营血、精髓、真阴等四个层次而有利于辨证施治。五脏病机方面,肾实证是探讨较多的病机,突破了肾无实证的古训,在肾的瘀、水湿、痰等方面研究都有进展,而且引出了精瘀的病机新概念。肝阳、肝气虚的研究,肺阳虚的研究,脾阴虚的研究等,都是前人论述很少或持否定态度的范畴。

经络病机方面则向络脉的病机发展,有认为瘀毒阻络是络病的病理基础。

2.阴火病机的研究

阴火是涉及阴阳虚实的病机范畴,阴火一说起源于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对其理解颇多歧见,中医界曾有过大讨论,近来仍不时有论文加以探讨。基本认为是阳气虚生火,属于假热。阴火的讨论对理解特殊病理状态有助。比如对格阳的各种表现的探讨,阳虚生风的论点等都与此有关。

3.血瘀病机的研究

气血病机方面,血瘀仍然是倍受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瘀病机在诸多疾病中广泛存在,具有重要地位,并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从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因子形成与激活以及纤溶和抗纤溶系统的启动等方面对其进行机理研究。

4.痰病机的研究

在津液病机方面,痰的研究引人注目。在痰的生成方面,传统理论强调脾为生痰之源,而临床实际发现肾与痰的关系不亚于脾,有认为“肾为生痰之源”。在痰的概念上,逐渐泛化,特别是无形之痰,包含许多病理性产物,可能远远超出津液停滞生痰的概念。痰瘀同源的论点更多地得到支持,尤其在老年病方面。

5.内生五邪病机研究

以研究火的论文较多,如对君火、相火、命火的异常、阴火阳火的探讨等。对内风则提出未必属肝的看法。

近来对毒的讨论较多,尤其是内生之毒,提出热毒、瘀毒、浊毒、痰毒、尿毒等概念,并认为是多种恶疾、顽疾的共同病机。

6.卫气营血的研究

疾病的传变方面,以卫气营血的研究较多,特别是多层次同病,如卫气同病、气营同病以及直接入气、入营等反常规传变的研究,反映临床实际传变的多样性。

7.实验研究

多结合疾病进行病机的实验研究,也有脏腑层次的研究,比如从红细胞膜钠泵活性探讨虚热证和实热证的关系;对脾虚、肾虚形成与转化机理探讨,认为铁是物质基础;肝肾精血亏虚动物模型的建立等。

综上所述,病机学的研究是日益丰富和深入,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其特点是更加紧密地结合临床,尤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趋向于复杂病机的研究,这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对新病机的确立及对原有病机的补充和发展;实验研究新指标的应用。但也应看到,涉及病机全局的基本病机的研究相对薄弱;理论探讨的论文不够深入;从痰病机的泛化和毒邪病机的发展提示,现有的病机概念远不能满足临床实践发展的需要,如何确立新病机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应用实验方法研究病机理论仍然需要探索,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