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成功之后的事(2)

成功之后李想的生活用两个字就能形容——简单。简单省事是他的基本准则,他几乎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单位,在单位里吃的饭是一份半饭加两块九毛钱的菜,加五毛钱的包子,节省时间。每周给自己安排些时间去踢踢球,晚上回家看看电视,打打游戏就是他的休闲活动。

曾有人有意出资近一亿元来收购李想的公司。卖掉公司,这意味着李想和几个创业元老们都有可能得到数千万的现金,那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意味着一下子可以少奋斗五十年。但李想没这么做,当时跟随他的创业者也不理解。而李想说:“刚开始做公司,是赚到了一些钱。所以自己买了车,买了房子,对钱的欲望其实变得更高一些。但是当真正面对要变卖公司换取金钱的时候,其实自己心里特别痛苦,当时一直在挣扎。后来发现其实这些钱并不是我想要的,而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和这个团队一起把这个事业做得更大。”

由于大部分被宣导的成功,都是伴随着对财富的占有。所以我们很难割裂地去区分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源于“自我实现”还是“占有财富”。因为对财富的占有带给成功者生活的变化是外在的、直观的,所以人们更愿意去接受这亲眼能看到的事,把“获得成功”等同于“占有财富”。在向往成功的时候,也便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物质收获之上,让自己沉浸在对获取金钱之后生活幻想中。然而,这会让人对追逐成功的过程中自我实现所获得的内心的幸福和快乐熟视无睹,甚至会产生焦虑、不安。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李想那样,有机会面对“金钱”和“自我实现”的直接选择,便也无法切身体会那一刻的矛盾和挣扎。但是从别人身上,我们可以获取有益的经验:锦衣玉食,不过是财富驾临时的一次狂欢。欢宴过后,我们会发现,自身才能的运用本身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这种满足和收获比物质的直接所得要大得多。而我们的一切快乐中,最永恒的快乐来源于我们的自我实现意识,而这种快乐最能够让人感到惬意、满足,也是最不可能让人后悔和失望的。所以,不要把快乐、幸福寄托到金钱上,而要把它们托付给身边游走的时间。只要你愿意,随着时间轴的延展而带给自身的每一分起色,都可以带给你愉悦。

功成名就的国际巨星章子怡,被记者追问私人生活,她直言不讳:“我的生活很单调,读书、毕业、拍戏、回家。”她甚至直言,时至今日,她也并不喜欢珠光宝气的红地毯和热闹奢华的时尚秀,她说,“每次我穿金戴银走在红地毯上,我都觉得不真实,身上穿的几十万的礼服是借来的,厂商提供的动辄上千万的珠宝也要在散场之后还回去,要对每一个镜头微笑,要和所有的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寒暄,一切都是假的。”同时她还承认,成名之后的自己很寂寞,她说,“每一项艺术创作都是孤独的,塑造角色也是一样,你要去揣摩每一个角色,要去体验他们的生活并要为了哪怕只是一分钟的镜头去付出一个月的练习,而这个镜头最后还有可能被剪掉。”对于自己的成功,她这样评价,“并不是取得了成就你就可以停下来去享受清闲。你还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烦恼还会伴随着你,而且你取得了成就,别人和自己都只会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你。面对生活中的烦恼,辛苦地工作,这些是真实的,而那些光环,都是虚假的。”

除了金钱,成功还披着荣耀的外衣,很多人向往成功,是为了博取英名,所谓功成名就。现实中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成功者光鲜的一面——明星们在颁奖礼上光彩熠熠,政要们在权力场上气宇轩昂,富贾们在生意场上运筹帷幄——却总是忽略在这些光鲜背后。荣耀是一座高山,一面阳光洒满,却在另一面投下浓重的阴影。那阴影中一重是为获取荣耀而经历的磨难,一重是并没有因为荣耀到来而消失的人生缺憾。

成功,并不能够让人生的缺憾变得完满——并非取得了成就就可以停下来去享受清闲,还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生活中的烦恼,辛苦地工作,这才是生活的真实——成功如章子怡如是,何况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