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人生本非功利事

第三篇 抓住手边的幸福

Chapter1 人生本非功利事

一次午饭过后,我和编辑部的同事们分享一个我读到的算是冷门的故事:“曾经有一名运动健将,他在大学读书时就在游泳、马拉松长跑、跳远等多项全国大赛中获奖。而一次偶然的触电事故,却夺去了他的左臂。如果没有这次事故,他很可能就会成为体坛上一颗光芒耀眼的明星。”

讲到这里我顿了顿,喝了一口水,这个时候好几个同事都放下了手中的休闲围了过来。适值奥运,大家显然都被这个还蛮吊人胃口的开端给吸引了。“然后呢?接着讲啊……”甚至有刚刚来报到的女孩儿有些等不及的催促我。

“好,我继续,但是这个故事可能会有些无聊哦。”我接着讲下去,“大学毕业后,他因为左臂残疾只得回到家乡的小镇当了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他每天用独臂慢腾腾地骑着自行车去送信和分发报纸,身体残疾的他已不复往昔矫健的身影。他为此感到非常悲观,他觉得是上帝无情地抛弃了他。对前途失去信心的他一度变得很消沉,除了工作外,他就拼命地酗酒。”

我又停了下来,因为我对接下来的讲述没有多大的信心,因为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怕是无法满足这群妖孽们对于“爆点”的极度渴求。“然后呢?继续啊……”竟然还有人催促。我继续讲:“他就这样消沉地度过了一段时日,一直期盼着生活能够出现转机。可是,在没有等来转机的同时,他已经开始慢慢习惯并接受了这种生活。他不酗酒了,决定好好做邮递员。可是他却发现,原来做好一个邮递员竟然也不是那么容易。他必须牢记这个小镇的每条线路,在信件的分拣上要花很多心思,才能少走冤枉路。”

“对不起,我想打断你一下,像这些怎么送信的细节我想完全可以省略,劳您捞干的。我迫切地想要听到他的人生再次绽放的那个部分。Quikly,please!”同事S小姐开始有些不耐烦了。

“Ok!我尽量。”我接着讲下去,“他发现,几乎是每一个周一,都有一封寄给杂货店主女儿的信。她长得非常漂亮,每次他把信交给她的时候,她的脸上都是满满的期待和幸福。那信是在外求学的男朋友寄给她的。他发现自己暗自喜欢上了她,可是他却一直把这份喜欢埋到了心底。那段日子,是他做了邮递员以来最开心的日子。他盼着每个周一的到来,盼着亲自把信放到她手上的时刻。”

“哎呀,不行了,我必须要赶着出去一趟,你直接告诉我结果吧。”终于有人要中途退场了。

“结果?什么结果?”我对她问出的所谓“结果”有些讶异。

“就是比如他和那个女孩儿在一起了,女孩儿给了他重新奋起的力量,他又在什么赛事中取得了怎样的奖项,成为了什么体坛明星……”S又把她几年的编辑生涯对于故事的经验主义套用到这个故事上。

“那大家准备好哦,告诉你们结果。他就那样在那个小镇上做了一辈子邮递员,直到退休。他没有娶到那个美丽的女孩儿,而是和一个脚有点跛的女人结为了夫妇。他们生育了一个儿子。他退休之后,在家里读书看报,安享晚年,就这样。”

“拜托!这是我此生听到的最最无聊的故事,简直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同事们散开了,几个风风火火的女同事们穿戴上外套准备去离办公楼不远的商场。大家都回去了,剩下我自己站在办公桌的前面。

其实故事有一个小背景,是当地的摄影记者在公园拍到了一个独臂的老人和跛脚的婆婆互相搀扶着在夕阳中散步的照片,并把它登到了报纸上。电视台的记者看到报纸,请老人去做了个小专题节目,这才挖出了老人的一段往事。的确,若不是借助“携手夕阳”的风花雪月之名,谁也不会有兴去开启这样一个和缓平常的讲述。

而这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现今“成功”已经成为万众的信仰,成为一种最鲜明的社会识别。所以人们对于故事的欣赏也变得功利。如果故事的脉络这样的发展——独臂的少年通过非常人的努力,再次地出现在了赛场上,并且在某次大型赛事上获得了冠军。那么听到最后,大家就会情绪激昂,热泪盈眶。那么它就完全符合了S小姐的编辑逻辑,它甚至会可能出现在像《 读者 》那样的杂志上贩卖给大众。

不过它不具备那样的故事的特质,因为它太具生活的真实。人们看到它,就好像照镜子一样,不仅仅看到了自我的平凡,而且通过生命时间轴的延伸打碎了自己对于生活存在的侥幸和幻想。

我告诉同事们的那个结局,是他们一直追问的故事的“结果”。而其实故事还有一个它自己的结尾。老人说:“我送信走过那么多年的那些路,路边的树什么时候发芽了,路边的花什么时候开了,谁家又修了新房子……我都一直注意着,每一天你从那经过都不一样。曾经在游泳训练的时候,眼睛总是盯着对岸,可这实在的生活,没有对岸。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挺好。”他说着,拍了拍老伴放在大腿上的手。

我们的生命,本就不是一件功利的事,而是一程美好的体验。你可以错过获得大成功的喜悦,却不能错失生命成长的每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