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强秦帝国——秦始皇陵

中国陵墓史上最恢弘、最著名的绝对当属秦始皇陵,它承载了秦人的智慧与血泪,见证了秦王朝的暴虐与强盛。站立于秦陵封土之颠,回望历史犹如云烟,封土之下安睡的,正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他13岁继承王位,39岁完成统一大业,50岁病死在出巡途中。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伟人,因为他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结束分裂与战争局面;当然也有人说他是暴君,因为他修长城、造陵墓,制定苛刻的法律,役使天下百姓于劳苦之中。最终百姓不堪其苦,揭竿而起,在疾风暴雨般的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秦王朝二世而亡,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完美的杰作

秦始皇陵位于古城西安以东约36千米处的临潼县城东。它南倚巍巍骊山,北临曲折逶迤的渭水,风景秀美,气势雄浑。秦始皇为什么要选择此地修建陵寝呢?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解释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意即骊山山南盛产美玉,山北出产黄金,所以秦始皇最终选择这里建筑陵寝。这一观点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秦始皇不仅为自己找到了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陵园总体布局更是颇具匠心,仿照秦都城咸阳而造。


INFORMATION

考古档案

年代:秦

地点:陕西省临潼县城东

发掘时间:1962年至今


高大的封土堆是陵园的中心,它占据着内城南区2/3的面积。《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坟高五十余丈”;《汉书·楚元王传》引西汉刘向的话:“秦始皇葬于郦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由此可见封土的高度均为50余丈,合今天约115米。所谓“上崇三坟”,即封土是一座经人工夯打而成的覆斗形,中腰有两处向内收缩的回形平台,形成三层阶梯状。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封土现存高度约87米,底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小山。

地宫位于封土之下,相当于秦始皇生前的“宫城”,地宫的核心部位安放着秦始皇的棺椁。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千百年来引发了人们无穷猜测与遐想。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所限,还不能打开地宫,不过根据近年的物理探察和四周较浅地带的铲探,初步探明了地宫的形制。其主体部分是一座口大底小,呈多级台状的竖穴长方形坑,坑上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底部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20米,深约33米。墓穴四面皆有斜坡墓道,东侧延伸出5条墓道,西侧墓道呈“巾”字形,北侧有墓道2条。墓道都附有多个大型的耳室,陪葬品异常丰富。但由于地宫深,封土大,探察极为困难,因此上述认识也只是初步的。

alt

以地宫为核心,往外依次是内城、外城、外城之外的区域,主次分明,面积达218万平方米。这座“都城”南高北低,南北落差达87米。内城周长3875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相互套合,呈现出南北长东西窄的“回”字形。外城四面各置一门,东门位于封土正中的东西轴线上,门阙规模最大。内城除北墙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其中南门的遗址至今仍屹立在封冢之南,蔚为壮观。陵园南部与骊山相接处建有一宽约40米的防洪堤,以阻挡来自骊山的洪水。

在地宫和内城之间,分布着许多用于进行祭祀活动的地面建筑和大量陪葬墓、陪葬坑。寝殿及车马仪仗、仓储等众多陪葬坑均在南半部;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的附属建筑区,东区则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外城西区的地面和地下,是设施最为密集的地方,专为皇帝玩乐而设计,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曲尺形大型马厩坑、31座珍禽异兽坑、3组四合院式的园寺吏舍建筑基址等。外城东区的南部则有一大型“石铠甲陪葬坑”,考古人员在试掘方内发现了大批石铠甲及少数车马器,“百戏俑”坑就在其南侧不远处。外城之外还有一片广大区域,属于陵园的边围。在边围东边,分布着闻名中外的秦兵马俑坑、98座小型马厩坑、众多陪葬墓、3处修陵人员的墓地与砖瓦窑址等。在北边还发现了藏有禽兽肢体的仓储坑、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和郦邑建筑遗址。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园。西汉时的刘向就曾感叹道:“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史记》中也说:“奇器珍怪徙藏满之。”正因为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真正实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才能够为自己建造出一座尽藏人间珍奇、敢与日月争辉的地下王国。从1962年算起,虽然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已有46个年头了,但也只是看到了这座神秘宏大的皇陵的一角。

alt

猜想与印证

秦始皇姓嬴名政,公元前246年即位为秦王,时年13岁。即位当年就开始命人在骊山下修建陵墓,至公元前210年入葬,陵墓修建工程竟长达36年,工程之大,实在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迄今为止,由于地宫还没有得到正式发掘,所以人们无法得知其中的究竟,但我们也并非对地宫一无所知。

最早记载秦始皇陵的正史应该是《史记》,其中写道:“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寥寥几笔,足以引起后人无穷的遐思。凭借这段近乎神话的描述,再结合目前考古所得和其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人们对神秘的始皇地宫进行了种种猜想。

地宫到底有多深?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幽深而宏大。地宫之深,《史记》中说“穿三泉”,即穿越三层地下水。据目前的水文资料显示,当地的第一层地下水就离地表深达16米。《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说明地宫之深已达到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勘测后,推测地宫深度为500米~1500米。不过有人指出,这一推测近乎天方夜谭,如果地宫真的挖至1000米,就会低于北侧渭河水位线,由此造成二者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还会造成渭河河水倒灌地宫的危险。另有考古人员曾对地宫进行过探测,将勘探工具打入地下26米,仍未探到地宫。有专家指出,地宫也许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深,但距地面仍可能会超过50米。如此高度,竖立在地面上就是一栋18层的高楼,由此可见,置于地下的地宫该是何等的壮观。

alt

《史记》记载地宫中“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所谓人鱼膏,顾名思义就是用人鱼熬制成的油膏,置于地宫中作烛照明。对于人鱼,征诸文献,众说纷纭。一说“人鱼”就是俗称的“娃娃鱼”。《史记集解》引徐广语云:“人鱼似鲇,四脚。”《异物志》载:“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即鲨鱼),锯材木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还有人说“人鱼”就是“鲸鱼”,“人鱼膏”是“鲸鱼膏”,即以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每小时仅燃7.78克,1立方米的鲸鱼脑油足可燃5000天,足够保证地宫中“不灭者久之”。

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又是什么意思?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推断,“上具天文”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而且至今很可能仍完好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有些汉墓中也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有日、月、星辰,下有山川河流。由此可以推断,秦始皇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二十八星宿图。“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从字面上理解,即以水银灌注模拟江河大海。首先,地宫中到底有没有水银存在呢?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曾对秦始皇陵土壤进行采样,经反复测试,发现封土土壤样品中存在“汞异常”(汞即水银),而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这证明了地宫之中的确存在大量水银。而之所以存在于封土土壤中,是因为时间久远,大量的水银蒸发渗透进了封土所致。其次,这些水银真的与“百川江河大海”相关吗?北魏郦道元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也有学者指出,因为水银有剧毒,使用大量水银也许是出于防盗的考虑。

地宫到底有几道门?《史记》清楚地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内羡门不言自明,由此推测地宫应该有三道门。对于外羡门,司马迁用了一个“下”字,说明外羡门是由上向下放置而关闭的。对于中羡门,司马迁用了一个“闭”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也有专家推测,“闭”可能是指中羡门是横向安装在两壁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根据中国历代帝陵形制推测,三道羡门很可能是在一条直线上。

alt

当然,《史记》对秦始皇陵的介绍是有限的,因为其著者司马迁毕竟是西汉之人,距秦始皇时代已经有了100多年。且在皇陵修建完成之后,参与陵墓设计和修建的众多工匠也都被活埋在地宫之中,从而为地宫安全做足了保密工作。后世的考古发掘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出土的文物丝毫未见于正史,例如著名的秦兵马俑、铜马车竟然在典籍中不见丝毫记载。正是因为如此秘密,所以千百年来,关于秦始皇陵的种种传说流传不息,更为这座陵墓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挥师入关后,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又发动30万人盗掘秦始皇陵。挖掘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众目睽睽之下,墓中突然飞出一只金雁,一直朝南飞去,杳无踪迹。斗转星移,几百年后的三国时期,有人给一个叫张善的官吏送上一份厚礼——一只金雁,深谙金石之学的张善立即从金雁上所铸文字,判断此物出自秦始皇陵。

明崇祯年间,秦始秦陵所在地干旱无雨,村民们合伙打井取水,挖了不到3天,井里便出水了,但过不久,井却突然干涸了。村民们于是派了一个人下井察看,哪知刚把他坠到井底,便听见凄厉惊恐的嚎叫声,众人赶忙把他拽上来,这人竟然昏厥过去了。待醒来后,只知浑身发抖,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一位胆大的小伙子自告奋勇要下井一探究竟,为了壮胆,还特意找了一把钢刀提在手中。哪知同样的情形再次发生,小伙子醒来后便说井底有一真人大小的怪物,呲牙咧嘴,仿佛吃人一般,他用钢刀砍击,被震得胳膊发麻,而怪物丝毫未伤,这才吓得昏了过去。村民们吓坏了,以为真有妖物,灾难就要降临,一时间人心惶惶。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秀才更是捶胸顿足、涕泪纵横地说:“妖孽现世作祟,天气久旱不雨,怕是明朝气数将尽啊,千万不要再在那里动土了!”惊恐的村民赶紧将井回填。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村里倒也平安无事。其实,井中并没有什么怪物,而是彩塑的披甲秦俑。这些秦俑手执武器,表情威武,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如果一个毫不知情的人在黑暗之中、在摇曳的火光之下猝然遇见,确实会毛骨悚然,以致惊厥昏倒。这样的陶俑偶尔出土,有些当地人将其尊称为“瓦爷”,并当作神像供养起来,而有些人则将之视为“瘟神”毁而弃之。

alt

考古学家在发掘兵马俑的现场,曾经听一位70多岁的老者讲过一个故事。老者年轻时曾打过一口井,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地洞。几个胆大的小伙子举着火把进入洞中,发现这里大得无边无际,洞中还有一排排整齐的石屋,屋里桌凳、器皿一应俱全,更有穿戴华丽的美女或立或坐在其中。这几个小伙子又惊又怕,赶紧退了出来。根据小伙子们的描述,几位长者判定那是阴间,于是赶紧往井中撒下硫磺,并用石板封闭了洞口,将井回填了事。老者的讲述引起了考古学家的重视,他推断也许当年人们挖井时掘进了地宫,连忙追问老者是否还记得井的具体位置。可惜老者年事已高,已无法判断当年井洞的确切位置了。

遭遇地下兵团

历史上的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他们身着黑衣,迅捷如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敌军闻风丧胆。他们比饿虎更加凶猛,比狼群更加团结。他们吟唱着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横扫宇内,统一六国。他们的事迹,流传了2000多年,也被世人仰慕了2000多年。可是谁也不曾想到,2000多年后的人们还有幸能遇到这样一支地下军团,亲身领略大秦帝国军队的威武雄壮。

1974年春,久旱无雨,八百里秦川禾苗枯萎,赤地千里,土地皲裂,秦始皇陵附近的西杨村村民决定打井抗旱。村领导走遍村子所在的区域,最终将井址选在了西杨村的柿园,也就是一号兵马俑坑所在的位置,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里将会有震惊世界的发现。

alt

挖井的工作并不顺利,当挖到1米多深时,发现了一层红土,镢头抡下去,只听到“咚”的碰撞声,火星四溅,异常坚硬,难以穿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掘开这层土,仔细辨别后,发现原来是一层大约30厘米厚的黏合状红土。整整挖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口直径为4米的井才深入地下不到4米。1974年3月29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在杨志发的镢头抡上抡下的挖掘中,突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叫:“瓦爷!”打井的人们定睛一看,只见一个陶制人头赫然出现在泥土之中,人头头顶长角,双目圆睁,嘴唇紧闭,上嘴唇铺排着两撮翘卷的八字须,形象极为恐怖。经过“破四旧”运动的洗礼,人们不再那么愚昧迷信,再加上找水心切,所以根本就不理会什么瓦爷了。镢头劈凿,铁锹挥舞,一个个陶俑头、一截截残腿断臂、一堆堆俑片被装进吊筐拉上地面,抛入荒滩野地。在离地面约5米的深处,人们发现了青砖铺成的平面台基,继而发现了3个残缺的弩机和无数绿色的青铜箭头。

当地公社的一位管理员房树民听说西杨村打井5米还未见水,特地到现场视察指导。当他看到周围挖出的碎砖和秦俑断肢残臂时,大吃一惊,赶紧下令村民停止打井,随后立即向临潼县文化馆报告,请求尽快派人予以保护。县文化馆很快派人来到现场,收拾了打井出土的陶俑残块,一共装了3车,并组织人员进行修复。县文化馆的文物工作者认定这是国宝级的文物,然而种种原因,并未将这一重大发现向上报告,但西杨村发现国宝的消息还是在当地广泛传播开来。

1974年5月底,在北京新华总社工作的蔺安稳回临潼探望妻子及家人。他从妻子口中得知西杨村挖出陶俑以及县文化馆修复陶俑的事,当即断定那些陶俑是国家稀世珍宝。6月24日,蔺安稳乘火车赶回北京,当天晚上找到在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工作的同学王永安,商讨如何保护国宝。王永安建议先在《人民日报》发表内参。这份内参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很快被批转到了分管文物工作的国务院副秘书长吴庆彤和国家文物局长王冶秋那里。在王冶秋的指示下,迅速成立一支精干的考古队伍,赴西杨村展开考古发掘工作。

7月15日下午,考古队人员来到西杨村,以村民打井的位置为中心向外扩展发掘,半个月下来,面积就拓展到了400平方米。但令考古队员惊奇不解的是,如此大面积的发掘,却连俑坑的边都没摸着,难道还有没边的俑坑?考古队员商量之后,决定先停止发掘,改用探测工具探测确定俑坑的范围,再行发掘。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落后,探测工作进展得异常艰难。当考古队员探测到离井口100米远处时,结果显示仍在俑坑的范围之内。这实在让考古队员摸不着头脑了,综观世界考古,也未发现有这么大的陪葬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位神秘的老者出现了。

alt

其实早在发掘工作开始的第一天,一位年逾七旬的白发老者就斜坐在不远处的大树下,眯着眼睛观看发掘现场。考古队员以为是看热闹的村民,也就没怎么理会。几日后的一个傍晚,夕阳西下,当考古队员拔出探铲休工时,白发老者慢腾腾地走了过来,向持铲的程学华问道:“你铲的地方有没有?”一肚子沮丧和疑惑的程学华反问道:“你看有没有?”老者不做声,怏怏而去。第二天依旧如此。当探铲移至离井口100米处时,老者又走到程学华跟前,问:“你铲的地方有没有?”一样的问话。“你看有没有?”一样的回答。这次老者似乎有些生气,说话的语气也生硬起来:“我不是问你吗?是你在铲,又不是我在铲。”程学华这才仔细地打量了老者几眼,发现眼前之人生得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程学华心中一动,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于是坦诚地回答:“我看地下好像有,可是……”老者眯着眼睛笑道:“你跟我来。”在离井口大约200米的地方,老者陡然停了下来,笑容可掬地对程学华说:“你不用铲了,俑坑的边就在这里。”“啥?您老人家不是开玩笑吧?”“信不信由你。”当程学华回过神来,却见那老者像神话中的人物一样,在夕阳照耀中飘然而逝,消失在柿树林里,不见踪影。

对于老者的指点,考古队员们半信半疑。翌日,程学华在老者所指的位置开始钻探,起初还有陶片被提上来,再继续细探,就没了陶片的痕迹,这里的确是俑坑的边缘。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队员们大体弄清了俑坑的范围和内容,1年之后,整个俑坑被发掘完毕,事实证明老者所指的位置完全准确。后来考古队曾试图寻找这位老者,但访遍周围村民,也无人知其来历。有人说他是秦陵守护者的后裔,有人说他是早年的一个盗墓者,而当地人更将其视为神仙。

alt

从坑中出土的刻有花纹的青砖和陶俑形状,可以断定此俑坑属于秦代遗迹。但俑坑距秦始皇陵内城1.5千米,在如此远的地方放置陶俑陪葬,考古发掘中未见先例。况且秦始皇陵周围还分布了许多秦代墓葬,难以直接断定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物,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更有力证据的支持。在一个被打碎的陶俑身前,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把未见锈痕、光亮如新的铜戟。戟头由一矛一戈联装而成,顶端戴有类似皮革的护套,已腐朽的木柄上残留着淡淡的漆皮与彩绘,末端安有铜墩。从外形看,这显然是典型的秦代铜戟,细心的考古工作者还在戟头上发现了一行铭文——“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口”。这一发现,不仅为确定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陪葬坑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而且也证实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述的秦朝历史是可信的。

alt

威武雄壮的军阵

单独把一个秦俑拿出来,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雕塑放在一起比较,可能秦俑会黯然失色。那么,秦兵马俑究竟在艺术方面以何见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袁仲一老馆长概括得好,他说:“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三个字——大、多、真。”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兵马俑坑坐西向东,3座俑坑呈品字形排列,共出土军俑、铠甲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士俑、车兵俑、弓弩俑、马俑等8000余件,大小、面貌如真物,大气磅礴。

一号坑即西杨村村民打井时发现的那座,面积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底部铺以青砖,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形同真人真马,共有6000个左右。古代兵法中提到“长兵在前,短兵在后,材士强弩翼吾左右”。一号坑兵马俑有步兵俑和骑兵俑,其军阵的排列方式,正体现了这一军事思想。众兵俑组成长方形军阵,整齐有序。东端是3列步兵俑,未穿铠甲,面向东列队,每列70件,应该为军阵前锋。其后是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列纵队,长180米,是整个军阵的主体。军阵左右两侧各有1列分别面向南北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2列面东,1列面西,是军阵后卫。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米~1.97米,威武雄壮,气象森严。整个军阵布局严密,气势昂扬,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该坑坐西面东,面积约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二号坑兵马俑组成曲尺形方阵,布阵较一号坑更为复杂,可谓大阵套小阵,阵中有阵。兵种较一号坑更为齐全,由骑兵、车兵、步兵、弓弩手等混编而成。整个大的军阵又可分成4个小的军阵,第一个是弩兵兵团,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8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补弩张缓慢的缺点。第二个是车兵兵团,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每列8乘,共有8列。每车前驾有真实大小的陶马4匹,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间兵俑负责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第三个是步兵、骑兵混合兵团,位于军阵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1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3名车士外,还配有8个到36个步兵俑。第四个是车兵、骑兵混合兵团,位于军阵左侧,由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一、第三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1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二号坑军阵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从其布局和阵法看,编列各有重点,各有配置,是一个阵式复杂、兵种齐全、多兵种结合的集团军,应该是作战的中坚力量。这种阵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各兵种都有自己的作战优、劣势:战车冲击力大,无论是发动进攻还是掩护撤退都威力巨大,但缺乏灵活性,特别容易受地形限制;骑兵行动迅速灵活,便于奔袭,但冲击力不如战车;步兵反应快,几乎不受地形限制,也方便使用各种武器,但冲击力不如战车,机动性比不上骑兵。只有将各兵种互相配合,才会发挥最大的威力。《孙膑兵法》曰:“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意即在不同的战斗环境下,三军配合,机动调整,骑兵、步兵、弩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对敌应战。二号坑的军阵可谓是对这位古代军事家理论的图解。

alt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520平方米,出土兵马俑70余件。从三号坑的布局看,显然不像军阵,应该是总指挥部。但奇怪的是,人们并没有在坑内发现类似统帅的将军俑。有人认为,这个统帅虚位以待,或许是兵马俑坑附近某座大墓的墓主人,或许就是秦始皇本人。

在这3座坑之外,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座有坑无俑的四号坑,坑内没有任何陪葬物,只有回填的泥土,似乎尚未建成。考古工作者认为,四号坑当初也应当是作为兵马俑坑而修建的。从其他坑内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兵马俑反映的正是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秦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势下,三号坑的建设中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平。而且在发掘中还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项羽入关后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alt

把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坑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阵。以骑兵、步兵间隔排列的一号坑兵马俑为右军;以战车、骑兵和弩兵等组成的二号坑兵马俑为左军;未建成的四号坑兵马俑则为中军;三号坑为统帅左、中、右三军的军部所在。《孙子兵法·十阵》曰:“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右。”这种阵法在战斗中即以右军正面攻击,以左军袭击敌之侧翼,以中军作为最后冲击力量。兵马俑坑的军阵,暗合《孙子兵法》思想。

alt

放眼望去,威武雄壮的秦军团默然肃立,诉说着一个强大帝国的攻无不克,还有无数劳动人民血泪的低吟。秦工匠制造兵马俑时采取的是责任制,每个兵马俑上都刻有工匠的名字,一旦发现工艺不合要求,责任工匠就要被处以重刑甚至被杀,如此才有了千人千面、形象逼真的兵马俑。人们也许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目前大致有4种说法:第一种,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第二种,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第三种,送葬的俑群;第四种,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而建,3座兵马俑坑位于陵园外城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兵马俑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灿烂的中华古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兵俑模拟真人形象塑造,手法细腻、明快,风格浑厚,形体健美。陶马双耳竖立,或张嘴嘶鸣,或闭嘴静立。仔细观察,各个陶俑装束、脸型、发式、手势皆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身份特征。从其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判断是官还是卒,是步兵还是骑兵。有久经沙场的长胡子老兵,也有初生牛犊般的青壮年兵。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物性格气质也不尽相同。一具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气定神闲,坚毅威武。还有一具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斗志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而一具身披铠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其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车士俑。它们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感人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从兵马俑身上,还可以看出中国雕塑艺术早在秦代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古代民间雕塑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全在它们身上得到了体现。

alt

自一号坑开放以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都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并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1986年,美国数十名海陆空高级将领参观了秦兵马俑坑,此后又从美国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中选派出一个庞大的军事观摩团,前来研讨学习兵马俑坑的阵法。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湾战争爆发,美军先派出飞机发射导弹,以地毯式轰炸压制住对手,在短短几天内就摧毁了伊拉克人精心构筑的军事和心理双重防线;之后,迅猛快捷的装甲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入科威特,一举将萨达姆军队驱逐回老家。从中不难看出,美军借鉴了兵马俑中的阵法及展示出的军事思想。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秦兵马俑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青铜制造的巅峰

秦代是中国由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过渡的重要时期,青铜制造技艺在谢幕之前,展现了它最后的精巧与繁华。秦始皇陵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几件青铜器,可以说是青铜时代的巅峰之作。

《史记》中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公元前222年,荆轲手捧赵国地图从容走向秦王嬴政,在秦王面前将地图缓缓展开,一把锋利的匕首猝然显现。这把匕首是燕太子丹花重金购来,煨淬以毒药,见血封喉,当场毙命。荆轲猛地抓住秦王衣袖挥臂欲刺,在这一刹那,秦王本能地从座椅上跃起,荆轲抓住的衣袖立时被扯裂为两截。秦王绕宫殿大柱子奔逃,荆轲紧追不放。急迫之间,秦王想将腰间所佩青铜宝剑抽出,可剑身太长,连抽三下都未能出鞘。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一个官员大呼:“王负剑,抽。”秦王猛然醒悟,将佩剑背到身后斜抽而出。一道寒光闪过,荆轲左腿被齐刷刷斩断,血流如注,萎倒在地……读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人们难免生疑,秦王仓促拔剑为什么受阻?负剑抽出又是怎样的一种动作?剑何以如此锋利,一挥就将荆轲左腿斩为两截?这些疑问能从一号坑出土的青铜剑身上得到答案。

alt

一个寒冷的下午,考古工作者发掘兵马俑一号坑时,在坑内西南角一个残破的陶俑下,发现有一把镀金的银白色铜剑静静地躺卧在泥土中。2000多年泥水浸蚀丝毫没有削弱它的雄风华彩,通体光亮如新,寒气四射。当时考古工作者做了一个试验,将青铜剑从一摞厚厚的纸上轻轻划过,剑锋直透19层之厚,锋利无比。

不过比起剑的锋利,更引人注意的是剑身之长。作为护身搏击的武器,在春秋以前,剑身是很短的,一般在20厘米左右。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剑逐渐成为士兵的必备常规武器,剑身逐渐加长,由于铸剑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长度在五六十厘米,超过70厘米的就很少见了。而一号坑出土的这把青铜剑剑身长1.3厘米、宽3.2厘米,从其形制与长度看,无疑是典型的秦代宝剑,也是迄今出土的青铜时代最长的一把青铜宝剑。以青铜铸剑,既要保证硬度,又要兼顾韧性,锡的含量越高,硬度越高,就越锋利,但韧性越差;反之,锡的含量越低,韧性越高,不易折断,但硬度越差。所以青铜剑越是长而薄,对硬度和韧性的要求就越高,即对青铜冶炼技术的要求越高。经科学测定,构成这把青铜剑的铜、铅、锡3种金属比例极为得当,才使得剑锋利无比而又富有韧性,削铁如泥,断石如粉。

或许一号坑出土的青铜剑不是秦王当年斩荆轲之剑,但由此可推断当时还是秦王的始皇所佩宝剑的长度。以秦王嬴政好大喜功的性格,他的佩剑可能比一号坑出土的青铜剑更长,这样宽长厚重的兵器悬于腰际,在身体急剧运动时,势必大幅度摆动。随着秦王跑动过程中身体前倾,佩剑就势移至胸前,即使秦王身高臂长,仓促之间,也不能在胸前将1米多长的宝剑迅速拔出鞘。所以听到官员提醒后,将剑背负于身后,才把剑拔出。

alt

青铜制品容易生锈,但一号坑出土的青铜剑却光亮如新,秘密何在呢?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剑身表面有一层10微米~15微米的含铬化合物氧化层,化验结果表明此把秦剑已采用了铬盐氧化处理,正是这种处理避免了青铜剑的氧化生锈。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青铜兵器退出战争舞台,这种化学镀铬技术也随之失传了。而在西方,同样的技术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在德国诞生。秦国人是如何使用铬处理技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有人曾经做过各种模拟实验,如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把老陈醋、土硝、铬矿石放在一起加热到800度,就会变成液体,将液体涂在剑的表面,就达到了铬处理的目的。还有人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磨擦,发现也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不过秦人究竟如何使用铬处理技术,怕是要成为千古之谜了。即便如此,一号坑青铜剑的出土,毕竟为研究秦代兵器制造和防锈技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始实物证据。

与青铜剑相比,更能展现秦代青铜制造水平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1980年,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封土堆附近又发现了一个陪葬坑。坑平面呈“巾”字形状,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在进行地下勘探时,从地下深土层中竟发掘出了2辆铜马车。这一发现立即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许多人涌向现场,以求先睹为快,由此还引发了一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原来发掘现场位于农民的麦田之间,而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严重地践踏了田里的麦苗,却又无法制止。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麦田的主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即在发掘现场做了一个围栏,凡是前来参观的人,一律掏钱买票才能进入。

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发掘人员起先是试图将车马整体提取出来,但由于铜车马形体庞大,整体提取谈何容易。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最后发掘出来的却是2辆破碎不堪的铜车马,其中一号车残破1338块,断口1459个,破洞61处;二号车残破1555片,断口1877个,破洞92处,所有部件几乎无一完整,大部分构件都有变形,并锈蚀严重。要复原这样两件铜马车,并不是容易的事,文物工作者花了近6年的时间,才终于将二号车与一号车先后修复完毕。

一号车是立车,车厢为横长方形,后面有门,车上有圆形青铜华盖,伞下站立着佩剑的御官俑,双手御车。二号车为安车,是王公贵族专用的出行马车,车前御官俑坐在御马之上;车厢分前后两室,两室之间有窗;车舆四周有厢板,两侧有窗,后有门,上有椭圆形华盖。铜车马和御官俑形体大小为真人、真马、真车之一半。两车通体饰以彩色的变形夔纹、卷云纹和各种几何纹样,装饰有大量的金银饰件,马身上所佩之缨络和链条所用的铜丝,直径在0.05毫米~0.1毫米。两架马车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集金属冶铸、锻打、焊接、抛光、镶嵌、鎏金等制造工艺于一体,其形体之大、制作之繁、装饰之美,堪称“青铜之冠”。

alt

1998年10月,在试掘秦始皇陵东南部内外城之间的石质甲胄坑时,又在坑以南0米处发现了一处随葬坑,坑内出土了1件蟠螭纹大铜鼎,通高60厘米,重达212千克,这是迄今所见的秦国最大的铜鼎。青铜鼎为国之重器,象征国家社稷,如此重器为什么草草葬于此处呢?发掘人员推测,陵园地面上原建有供祭祀用的寝殿,青铜大鼎本置于寝殿之内,以祭祀宗庙社稷。孰料在秦末时发生了农民大起义,也许守灵之人害怕国之重器毁于战争,所以将大鼎匆匆掩埋。原想等战争平息再挖出来,哪里想到秦帝国在疾风暴雨般的农民战争的打击下,迅速走向灭亡。当事人不知所踪,而大鼎也在此沉寂了2000多年。关于鼎,还有一则故事,秦人爱好举鼎以比较谁的力气大,当年秦武公与人比举鼎,结果挣断膝盖骨,不久就去世了。从这件212千克的大鼎身上,也可以想像秦人对力量的狂热崇拜,否则,谁又敢征服这么重的器物。

alt

总之,秦代青铜制造工艺既继承了高超的商周青铜铸造技艺,又有长足的发展,无论是青铜冶铸技术,还是焊接、金属冷加工和装配技术,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冶金史上的一个集大成时期。

杀殉墓

1976年10月,考古人员在殉马坑附近发现了17座秦墓。为了弄清楚这批墓葬的主人,人们对其中的8座墓进行了发掘。发掘结果显示,墓中随葬品虽不丰富但相当贵重,显然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有的,由此推断墓主人应该是皇室宗亲或贵族大臣。但墓主人大都是非正常死亡,皆被砍杀,甚至被肢解,惨不忍睹。8座墓中只有1具尸骨完好,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其上下颚骨错位,很可能是被绞死的。这些骸骨,除一具是20多岁的女子外,其他都是30岁左右的男性。这样悲惨的死状,不太可能发生在皇室宗亲或贵族大臣身上。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又是谁杀死了他们?

翻开历史,人们从一些闪烁其词的记载中,终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如《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出巡路上,据说秦始皇生前立有遗诏,命长子扶苏继承大统。但秦始皇的宠臣赵高篡改遗诏,改立秦始皇的另一个儿子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胡亥即位后,赵高谏言曰:“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皆帝兄,大臣又先帝所置……”胡亥心领神会,立即下诏赐死扶苏,又于第二年春天,在咸阳城腰斩12位公子,以肢解极刑处死10位公主。根据这一记载,再结合考古发现,有人推断这17座秦墓皆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墓,其墓主人很可能就是被胡亥处死的秦国公子和公主。在肮脏的权力斗争中,人性被泯灭,亲情被扼杀,高贵的贵族勋戚顷刻间便沦为刀俎鱼肉,任人宰割。

王孙的悲哀同样降临到秦始皇的后宫妃嫔头上,甚至降临到那些辛辛苦苦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工匠们头上。据《史记》记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秦始皇后宫中没有子女的妃嫔、建造陵墓的工匠都被殉葬。考古工作者还在秦始皇陵内城勘探到33座陪葬墓,这批墓葬距地宫如此之近,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所以尽管还没有进行发掘,但考古工作者推测这些墓的主人可能就是被秦二世处死的妃嫔。真是其生也落寞,其死也悲哀,令人叹惜。

透过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人们仿佛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他13岁即位,8年后摆脱吕不韦的控制而亲政;他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他销毁天下兵器,摧毁六国宫室;他诏令天下要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他焚书坑儒,钳制思想……从他的为政举措中,不难看到其好大喜功的一面,也看到了他追求高度统一和高度集权的一面。这样一种性格、一种追求,反映在陵寝之中,就是秦兵马俑所表现出的“千篇一律”的宏大气势。而精细的陪葬品,则又反映出秦始皇对自己一手缔造的江山的无比享受和留恋。在现实生活中,他自称始皇帝,希望江山传至万代;他追求长生不死,希望与他的江山同寿;他营造一个与真实江山一样的冥界江山,希望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是时代的杰作,更是始皇帝本人的心声。这声音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帝国的辉煌,让2000年后的人们不经意间就走进了复活的强秦帝国。


辉煌而寿短的阿房宫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决定在渭水南岸修建新朝宫,以取代渭北的咸阳宫。新朝宫东西长1300多米,南北宽400多米,宫殿上层可坐万人,宫殿大门是用磁石做的,如果有人暗藏兵器想入宫行刺的话,就会被磁石大门吸住。看来荆轲一刺给始皇留下了严重的阴影。始皇三十五年,阿房宫正式破土动工。建筑使用的石料全部从北山运来,木材则需采自川蜀之地。无数罪徒役民南北奔走,斩木凿石,日未出已作,日已落而未归。直至秦朝灭亡,这一浩大工程仍未竣工。因为新朝宫建立在阿山上,后人便把它称为阿房宫。新朝宫虽然未建成,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已经让人遐想联翩。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是如此描述的:早上渭水河面泛起了厚厚的膏脂,那是宫娥美女们泼掉的胭脂水粉;晚上宫殿上空烟雾缭绕,那是皇后嫔妃们燃起椒兰香熏。阿房宫里金块如同砖头,珍珠如同白雪。杜牧用铺叙的方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阿房宫金碧辉煌的奢靡之势。可惜这样一座建筑精华,后来却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实在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