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诸司、外三监、内十二监

诸司,指不属于各部院的司。除了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尚宝司与五城兵马司以外,我们应该说一说通政司与行人司。通政司的职务,是转递各衙门与一般人民写给皇帝的公文。它管“收”,正如“六科”是管“发”。“收”与“发”原本是唐朝门下省的工作。通政司的权,不如六科的大,但是通政司的官,比六科的官官阶高。通政使是正三品,左右通政是正四品,左右参议是正五品;而六科的都给事中,才不过是正七品而已。至于“行人司”,却是一个说小也小,说大也大的衙门。主官称为司正,官阶仅为正七品,下边的左右“司副”是从七品,四十个额定的“行人”是正八品。然而区区行人,从洪武二十七年起,非“进士”不能充任。行人的职务,是替皇帝跑腿。到地方上颁诏谕,到外国或藩邦作使臣,等等。

外三监,是钦天监、国子监、上林苑监。说得简单一些,钦天监很像今天的气象局,但是兼管属于迷信性质的“星象”。国子监很像国家办的大学,有祭酒(校长)一人,司业(教务长)一人,监丞(训导长)一人,博士(教授)五人,助教(副教授)十五人,学正(讲师)十人,学录(助教)七人,典簿(注册组主任)一人,典籍(图书馆主任)一人,典馔(伙食管理员)二人。另一点不同的,是学生一律公费待遇,有吃有住。

学生的年纪有很大的,而且也有已经考中举人的,但是,倘若犯了规,一样地要受体罚。上林苑监,管皇帝的御花园,畜牧场与菜圃,事情虽小,官阶却与翰林学士相等:正五品。

内十二监,是宫内宦官的衙门。我们把所有的宦官称为“太监”,是错的。只有这内十二监的掌印及其重要助手才是真正的“太监”,官阶为正四品。太监之下有从四品的左右少监。正五品的左右监丞,等等。那十二监呢?①司礼监、②内官监、③御用监、④司设监、⑤御马监、⑥神宫监、⑦尚膳监、⑧尚宝监、⑦印绶监、⑩直殿监、⑾尚衣监、⑿都知监。在这十二监之中,司礼监最重要。监内除了掌印太监之外有“提督太监”,主管宫内一切宦官的礼仪刑名,有秉笔太监,其后到了明朝末年竟然替皇帝批公事。

十二监之外,有惜薪、钟鼓、宝钞、混堂(浴室)等四个司,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等八个局。加起来,统称为“内官二十四衙门”。

宫女们也有衙门。六个局:尚宫局、尚仪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每个局分为四个司,规模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