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英宗

明朝的国运,在英宗朱祁镇之时急转直下。

他九岁即位,三十八岁死,中间有七个半年头皇位被景帝朱祁钰占有。

即位之时,他年幼无知,国家大计方针,全由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张氏知书识礼,信任老臣,一切事由旧章,虽有对北元阿岱可汗(阿台)与麓川土司思任发的战事,而国力未损。她也颇能制抑太监王振,要等到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她去世以后,这王振才专横起来。

当张氏死时,三杨之中杨荣已不在世(病故于正统五年),杨士奇、杨溥已老。蹇义与夏原吉也作了古人。于是朝中并无一人能够对付得了王振。

王振是一个太监,何以能对英宗有极大的影响力?第一,我们该责备宣宗,不曾注意到儿子的教育,替儿于(尤其是太子)选择好的老师,好的“东宫官”,结果是,英宗在童年所认识、所崇拜的,仅有这么一个王振。英宗到了即位以后,当皇帝当了十几年以后,还一直称呼王振为“先生”。第二,我们该责备成祖。成祖违反了太祖不许令宦官识字,不许令宦官干政的遗训。成祖对宦官有偏好,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当他起兵夺位的前后,颇有一些在南京宫城以内及派遣在外的宦官拥护他,向他送消息。另一原因,是尹庆、郑和、王景弘等人的表现太好;使得他感觉到宦官可靠。再有一个原因,是成祖猜忌成性,对统兵的将领不肯信任,因此就常常派宦官当监军。由监军而升为“镇守中官”,于是宦官也当起方面大员来了。

宦官在生理上有缺陷,因此在心理上有变态。中国历史上未尝没有好宦官,然而究竟极少。多数的宦官,一朝有权在手,便无恶不作。

英宗在成年以后,依然是一个未成熟的儿毫。王振说什么,也都听从。朝廷中的大员,在王振的积威之下,不对王振下跪的极少。除了二杨以外.有不肯对王振下跪的,迟早皆免不了吃亏。然而王振的官职,只是宫内的司礼太监而已。

王振是蔚州人,不学无术,懂得写几个字(淡不上好),是一个很普通的小人。他自己作威作福,还不够,又引诱英宗对大臣无礼,对瓦刺用兵。也先在正统十四年大举入寇,实际上也是王振激出来的。也先选马进贡,王振故意减估马价,回赏得很少;他又在也先入寇之时,力主御驾亲征,使得英宗成为也先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