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提高观察力的方法(1)

第三章提高观察力的方法

提高观察力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感觉能力是人天生固有的,但感知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的刺激。观察力则更需要有意培养、训练。

1保护好感知觉器官

观察力训练是以感知觉发展为前提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及大脑智力开发,使人耳聪目明、心灵手快,有助于智慧的发展。

要注意保护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等器官的健康发育,因为这是发展感知觉的物质基础。

要利用并创造机会,刺激各项器官的发育。多看美丽的图画,多听动人的音乐,多动手,多说话等,这些行为对器官发育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观察的中心和范围,才能保证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对象上。心理学的知觉规律表明,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去知觉事物,注意力就能集中地指向有关的事物,知觉就会清晰、完整。如果观察的目的不明确,观察就如“走马观花”,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明确观察目的,一是在心里树立观察的意识,认清观察对于发展自身智能的好处;二是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

比如,在家里或外出,可以随时确定一种观察对象,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再比如,观察一件工艺品的形态、颜色、特点、制作水平;观察做饭、做菜的全过程;观察山水、树木、花草;观察一座建筑……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还可以边观察边用语言描述。如果是跟其他的人在一起,还可以互相评议,看看观察得是否仔细,描述得是否逼真。

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频繁的接触、广泛的交流和交往,就是我们培养和提高观察力的最佳课堂。从日常生活和知识经验入手,从记录一盆花的生长、一次活动的经过、一个人物的外貌神态、一道题的实际含义做起,发挥主动性,长期坚持细心观察,才能使观察力得到快速提升。

3有计划地观察事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观察活动有内容繁简、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的分别,但都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观察有计划,是指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定好观察的目的和步骤。如,小孩子在学习洗衣服的时候,可以先观察父母怎样做:放多少水、多少洗衣粉、哪些衣服分开洗、洗衣机开多长时间等等。可以一边帮忙一边观察。学会了洗衣服,也提高了观察力。有的人喜欢花草,可以自己种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观察其变化,写一些观察日记。这样的观察活动,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又有丰富的观察内容,效果很好。

一般来说,如果年龄较小,观察活动中应多找与其日常生活联系较多的事物,或最好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那些较熟悉、特征较明显、容易观察的事物,逐步进行观察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已经形成,这时候再开始观察那些较为复杂、特征不太明显、容易忽略的、需要分析判断的细节、事物或事件。

4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掌握不同的方法。观察时要按照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以及观察的重点都是事先要明确的。否则,很容易陷于杂乱无章的境地,无法获得完整、准确的认识。传说,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让他的一个学生观察鱼的特征,这个学生胡乱看了一阵,结果什么特异的迹象也没有发现。后来,亚里士多德启发他观察要有顺序、有系统,这个学生才终于发现鱼是没有眼皮的。这就充分说明了,观察时要讲究顺序和步骤,不要东看一点儿、西看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