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生活是一面镜子

(选自《环球时报》,24年9月27日)

生活是一面镜子

赏析/汤滢滢

小故事蕴含着大哲理,文章具有很强的说理性,但通篇没有一句是作者发表的议论,而是巧妙地使用语言描写的方法,让人物说话,让他们来告诉读者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而达到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写法自然而不落俗套。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真实反映着一切。无论你做了什么,即使别人看不到,生活也会真实反映。正像"父亲"所说的一样:"你付出多少,生活就回报你多少。"当你不开心时,不开心就会漫延在你的生活里,天上的太阳很刺眼,树上的鸟儿很吵;当你开心时,天上的太阳却很温暖,树上的鸟儿唱得很悦耳动听,就是夹带着腥味的海风闻起来也香……所以,请你保持一颗愉悦的心,绽开一张欢乐的脸,愉快地生活!生活是一面镜子,只有真心同时又开心地生活,你才可能过得幸福!

人生一等功夫

理解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胸怀。为别人着想的人,处处受尊敬,而一个只为自己打算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瞧不起。

人生一等功夫

原文/李清

十二岁的菲菲问妈妈,为什么在屋里走动时,总像怕踩到地雷似的。妈妈笑了,说楼下不也住着一户人家吗?

菲菲虽然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她还是觉得在自己家里该轻松地生活。

妈妈挺认真,她接着说,咱家的地板是张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大了,爷爷奶奶受不了。菲菲撅着小嘴,那为什么咱家楼上不这样想,他们总是搞出"砰、砰"的声音。妈妈说楼上有一个两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呀跳呀需要运动。菲菲的小嘴撅得更高了,那受委屈的不就是咱家了?妈妈更认真了,说:"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的一等功夫。"接着妈妈给菲菲讲了一个故事。

那年,妈妈从乡下奶奶家回城。在村头汽车停车点有三个人先后上了车—怀着五个月身孕的菲菲妈妈,一位中年妇女扶着一位老者。妈妈主动让那个中年妇女扶着的老者坐了那个座位,可刚坐下,老者又站起来。指着妈妈说,你不方便,你来坐吧。妈妈不肯,就在这当儿,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十分麻利地从老者背后挤过去,坐在那个座位上。老者盯着小伙子,很平静地说:"小老弟,好好看看这个位置你该不该坐!"

小伙子抬头瞪了老者一眼,根本不在乎。

老者转过身,喃喃地自语道:"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的一等功夫。"过了一会儿又说,"争食抢窝,连禽兽都不如。"

这回小伙子吱声了:"你这个老东西怎么骂人!"

"这不是骂人,我是关心你爱护你呀!"

小伙子不领情:"你算谁呀,活得累不累—癌症!"

那个扶着老者的妇女早已气得眼里滚出了泪水:"你说对了,我爸是个癌症患者,已经是晚期了—你要也是个癌症,你就安心地坐在那儿骂这个老人吧!"

同车的旅客都被这个情景震动了,很多人站起来给老者和妈妈让座。那个小伙子没脸在车上再坐下去,刹车时,他飞快地下了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妈妈坐在了老者后面,车开稳后,妈妈站起来,问老者是谁,怎么也说出了她父亲常说的那句话。

老者问清了妈妈父亲的姓名后,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原来这位老者是姥爷中学时代的老师。老者说:""人生一等功夫",那句话是明朝学者杨椒山的名言,我的学生都能记住的……"

菲菲听完了这个故事,眼里闪着泪花,她急促地打开书包,拿出小日记本,工工整整地记下了那句姥爷的老师、姥爷、妈妈都牢牢记住的话:"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的一等功夫。"

(选自《中国校园文学》,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