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皇城与宫城

蒙古国时期,以哈剌和林为都城;忽必烈即位后,以大都为首都,上都为陪都,哈剌和林则成为岭北行省的治所。在这三个都城内,都修建了宫城和宏伟的宫殿。它们有很多共同点,但因时间的先后和地区的不同,又各具特色。

在和林城中,没有建皇城,只有宫城。宫城坐落在和林城西南隅,宫城城墙用土筑成,周约二里。[21]宫城开有四门,“一门为统治世界的皇帝开设,一门为他的诸子和族人开设,再一门为后妃公主开设,第四门作为黎庶进出之用”[22]。按照蒙古的传统习惯,皇帝出入的门应为南门,诸子、后妃等人当出入于东西门,其他人则走北门。大都和上都都建有皇城,宫城建在皇城之内。

二 皇城与宫城 - 图1

哈剌和林城遗址发现的石柱础

二 皇城与宫城 - 图2

哈剌和林城遗址发现的石坐狮

大都的皇城在城市南部的中央,城墙称为萧墙,也叫阑马墙,周围约20余里,墙外密植参天的树木。皇城城门都用红色,称为红门,共建十五门,正门为南墙正中的灵星门。入灵星门数十步有金水河,河上架三座白石桥,称为“周桥”,桥身雕刻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白石龙,“绕桥尽高柳,郁郁万株”,被人赞为“禁柳青青白玉桥”[23]。皇城内除了建有宫城外,还有隆福宫、兴圣宫等太子、太后宫殿和御苑,并将太液池(今北京北海和中海)风景区包括在内。上都城的规模远小于大都,皇城在城的东南,正方形,每边长约1400米,皇城东、南墙乃是外城东南墙的一部分。皇城城墙用黄土板筑,表层用石块堆砌,高约6米,下宽12米,上宽2.5米。皇城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皇城共建六门,南北各一门,东西各二门,南门即正门称为明德门,所有皇城城门外都筑有方形或马蹄形的瓮城。与大都皇城不同的是上都的御苑未包括在皇城之内。[24]

大都宫城在皇城的东部,成长方形,“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宫城城墙高35尺,用砖砌成,开设六门。南墙有三门,中央是崇天门,又称为午门;左右是星拱门和云从门。东、西、北墙各一门,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和厚载门。“凡诸宫门,皆金铺、朱户、丹楹、藻绘、彤壁,琉璃瓦饰檐脊”。宫城四角都有角楼。上都宫城的形式与大都差不多,坐落在皇城的中央偏东,东西宽约570米,南北长为620米。城墙高约5米,用黄土板筑而成,外层在地基处铺半米厚的石条,上用青砖砌起。在青砖表层和土墙之间,还夹有一层残砖。上都宫城只在南、东、西墙各开一门,南门称御天门,东、西亦为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四角也有角楼。

崇天门和御天门是皇帝颁发诏旨的场所,在皇帝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崇天门下听宣赦,万姓欢呼万岁声”[25];“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26],都是描绘当时颁发诏旨的情形。在两门之旁,都有百官会集之所,称为“埽邻”[27],官员上朝之前,需在这里等待。“御天门下百官多”的诗句[28],记述的就是官员上朝时的情况。

宫城中的正殿,是皇帝与宗王、群臣会集议事、宴饮和接见各国使节的场所,也是皇帝的主要住所。和林城中的万安宫,大都城内的大明殿和上都城里的大安阁,是蒙元时期的三个具有不同风格的正殿。

万安宫坐落在和林宫城中央,南北55米,东西45米,殿柱72根(南北9行,东西8行),周边的30根是殿墙柱。宫中分为三层,一层专为蒙古大汗所用,一层供后妃使用,第三层供侍臣和奴仆之用。在宫殿的左右,还筑有专为宗王、护卫准备的房屋。万安宫是蒙古统治者修建的第一座宫殿,虽然在当时人眼中极为辉煌雄伟,但实际上还是比较简陋,无法与后建的大明殿和大安阁相比。

大明殿又叫长朝殿,坐落在大都宫城内的南部,落成于至元十年(1273)。大殿东西长200尺,深120尺,高90尺。大殿正门称为大明门,专供皇帝出入;左右有日精、月华两门,供文武百官上朝时出入。殿前的台基分为三级,用雕刻龙凤的白石阑围绕,阑柱下都有伸出的鳌头,十分壮观。在台基上有一坑地方,种植着从漠北原成吉思汗居地移来的莎草,称为“誓俭草”,是元世祖忽必烈为了使子孙不忘创业之难而特意安排的。“黑河万里连沙漠,世祖深思创业难;数尺阑干护春草,丹墀留与子孙看”的宫词,说得就是这誓俭草的来历。[29]

二 皇城与宫城 - 图3

元大都平面图(选自陈高华著《元大都》)

大明殿作为皇帝“登极、正旦、寿节会朝之正衙”,建筑极为考究,“青石花础,白玉石圆二 皇城与宫城 - 图4,文石甃地,上籍重裀。丹楹金饰,龙绕其上。四面朱琐窗,藻井间金绘,饰燕石”。所谓丹楹(殿柱),“皆方柱,大可五六尺,饰以起花金龙云,楹下皆白石云龙,花顶高可四尺。楹上分间,仰为鹿顶斗栱,攒顶中盘黄金双龙”。而铺地的“文石”,“皆用浚州花版石甃之,磨以核桃,光彩若镜”。

大明殿之后有柱廊,“深二百四十尺,广四十四尺,高五十尺”,与寝宫相连。寝宫“俗呼为弩头殿”,“东西一百四十尺,深五十尺,高七十尺”,共置寝室11间,香阁3间。大明殿、柱廊、寝宫三个建筑合为一体,平面如“工”字形,四周由高35尺的100余间“周庑”环绕。在寝宫的东、西、后面都建有小殿,分别为文思殿、紫檀殿和宝云殿。

二 皇城与宫城 - 图5

元上都平面图(选自陈高华、史卫民著《元上都》)

大安阁坐落在上都宫城中央,乃“故宋汴熙春阁,迁建上京”[30],迁建的时间为世祖至元三年(1266)。[31]上都“宫城之内,不作正衙,此阁岿然,遂为正殿矣”[32]。在汴京时的熙春阁,“高二百二十尺,广四十六步有奇,从则如之”,“阁位与平座叠层为四,每层以古座通籍,实为阁位者三”[33];也就是说,除了殿基之外,全阁分为上、中、下三层。熙春阁迁到上都之后,“稍损益之”,现存上都的宫城中央的一处宫殿遗址台基长宽约60米,高约3米,东、西、北三面有宽约8米的砖铺地面,殿前有阶梯上下,无疑就是大安阁的遗址。

大安阁的建筑,雄伟瑰丽,“大安御阁势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34];“大安阁是广寒宫,尺五青天八面风”[35];“大安阁是延春阁,峻宇雕墙古有之。四面珠帘烟树里,驾临常在夏初时”[36]等诗句,表现了大安阁高入云霄的雄伟气势和精心雕琢的建筑风格。大安阁的上层,设有释迦舍利像,“曾甍复阁接青冥,金色浮图七宝楹”[37],有时皇帝就命帝师等在阁中做佛事。元世祖去世后,原来存放裘带的衣箧留在大安阁中,放在阁的中层,并留下了“藏此以遗子孙,使见吾朴俭,可为华侈之戒”的圣训[38],这与在大明殿前移植莎草的用意是一样的。大安阁的下层,是皇帝即位、会集百官宗王和宴饮的场所。

大安阁的后面,也建有柱廊和寝宫。[39]在大安阁遗址之北有高2米、长30米、宽25米的殿基,应该就是寝殿的遗址。

无论是万安宫,还是大明殿、大安阁,殿内的摆设都应该是相同的,与斡耳朵内的陈设基本一致。如大明殿,殿中央设“山字玲珑金红屏台”,“重陛朱阑”,台上设御榻与“后位”,“诸王、百僚、怯薛官侍宴坐床,重列左右”。夏季殿壁“通用绢素冒之,画以龙凤”;冬季,“大殿则黄鼬皮壁障,黑貂褥;香阁则银鼠皮壁障,黑貂暖帐”。

二 皇城与宫城 - 图6

元上都宫殿建筑遗迹(选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

寝宫的摆设也有一定规矩,一般是在寝室内并列三床或二床。寝室地面“席地皆编细簟,上加红黄厚毡”,也就是在竹席上铺厚地毯。忽必烈在位时,皇后察必还曾用羊臑皮“合缝为地毯”[40],铺在寝宫内。寝宫的推窗,“间贴金花,夹以玉版明花油纸,外笼黄油绢幕,至冬则代以油皮”。

在大都、上都的宫城和皇城中,还建有其他的宫殿。大都内比较重要的宫殿有延春阁、隆福宫和兴圣宫;上都内较重要的有洪禧殿、水晶殿、穆清阁等。

延春阁在大明殿寝宫之北,“东西一百五十尺,深九十尺,高一百尺”,分为二层,下层为延春堂,上层为延春阁,堂东边建梯登阁。延春阁后面亦有柱廊与寝宫相连,柱廊的长度为一百四十尺,比大明殿柱廊短,寝宫则大于大明殿,“东西一百四十尺,深七十五尺,高如其深”。寝宫东、西、后分建慈福殿(东暖殿)、明仁殿(西暖殿)和清宁宫。在延春阁及其附属的宫殿周围,同样有100余间“周庑”。延春阁等宫殿的建筑格式,与大明殿一样。在延春阁内,经常举行佛事和道教的祠醮仪式。

大明殿和延春阁是大都宫城内的两个主体建筑。除此之外,在延春阁右庑之西,还有玉德殿(东、西分建香殿)和宸庆殿(东、西分建更衣殿)两组建筑。在宫城北门厚载门上,也建有高阁,阁前有舞台,每当皇帝等登阁游赏时,艺人就在舞台上表演歌舞。舞台的东、西侧分建观星台和内浴室。大明殿和延春阁的“周庑”,是嫔妃居住的地方,“各植花卉异石”,“每院间必建三东西向绣榻,壁间亦用绢素冒之,槅画以丹青”。

隆福宫和兴圣宫建在宫城之外,皇城之内,隆福宫在南,兴圣宫在北。隆福宫的主要建筑是光天殿,兴圣宫的主要建筑是兴圣殿。殿后都有柱廊和寝殿,亦有周庑围绕,建筑布局与室内陈设同大明殿、延春阁大体一致。隆福宫原是皇太子真金的住所,称为东宫或皇太子宫,真金、世祖去世后这里成为皇太后的住所,改名为隆福宫。兴圣宫是武宗时为皇太后建造的居所。在两宫周围,还建有一些小的宫殿。元廷专门收藏文物图书的奎章阁,建在兴圣宫内,后来改名为宣文阁,元后期又改为端本堂,成为皇太子读书的场所。

上都的洪禧殿、水晶殿、宣文阁等,建筑风格与大都宫殿基本相同,是皇帝处理政务、读书以及宴饮的重要场所。在上都宫城北墙上建有高阁,称为穆清阁,“连延数百间”,堪与大都宫城厚载门高阁相媲美。[41]

在大都和上都城内,都辟有御苑,专供皇室成员游赏。大都皇城内有御苑二处,一处在宫城之北,种植着各种奇花异草,并留出“熟地”8顷,专供皇帝“亲耕”时使用;另一处在隆福宫之西,建有石假山和流杯池等。上都御苑在皇城之北,基本保持了“高榆矮柳”、“金莲紫菊”的草原自然风貌。

著名的太液池在大都宫城之西,隆福宫和兴圣宫之东,包括现在的北海和中海。池中栽满芙蓉,并有龙船供皇帝、后妃等往来游赏。太液池内有两个小岛,南岛称为“瀛州”,即今天团城的所在地,上面建有仪天殿(又称圆殿);北岛即琼华岛,至元八年(1271)改名为万寿山(又名万岁山)。万寿山“高可数十丈”,用玲珑奇石堆叠而成,“四通左右之路,幽芳翠草纷纷,与松桧茂树荫映上下,隐然仙岛”。山顶建殿,名为广寒殿,“东西一百二十尺,深六十二尺,高五十尺”。殿中有小玉殿,摆设御榻与坐床,供皇帝与侍臣等游赏时使用。广寒殿是坐落在大都城地势最高处的宫殿,四望空阔,既可以远眺西山云气,也可以俯瞰大都的街衢市井,风景别具一格。万寿山与瀛州之间有长达200余尺的白玉石桥相连,瀛州东、西两侧又有长桥直通陆地,东为木桥,西为木吊桥。在万寿山和瀛州上,还建有温泉浴室、厕堂以及“后妃添妆之所”胭粉堂等。太液池的东边,有皇家灵圃,“奇兽珍禽在焉”。

除了建在都城内的御苑外,元廷还在两都周围开辟了专供皇帝“校猎”的猎场。上都周围猎场尤多,“上都西北七百里外”有北凉亭,即所谓的“三不剌之地”;“上京之东五十里有东凉亭,西百五十里有西凉亭,其地皆饶水草,有禽鱼山兽,置离宫,巡守至此,岁必猎校焉”。上都之南的察罕脑儿(白海),亦有猎场,并建有行宫,称为亨嘉殿,“阙亭如上京而杀焉”。[42]

元代宫殿的建筑形式,讲究对称和装饰,以木结构建筑为主,普遍采用色彩绚丽的琉璃装饰等,基本承袭了中原传统的宫殿建筑风格,但也有一些宫殿别具匠心,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将正殿与寝宫用柱廊连接,形成“工”字形建筑布局,显然是受了斡耳朵制度的影响,不失为一种创造。宫殿内的布置,正殿均设御榻、坐床及酒具等,寝宫“亦颇简朴”,普遍使用壁衣和地毯,明显地是照搬斡耳朵的内部陈设,具有鲜明的蒙古特色。蒙古皇帝即使身居深宫,仍不愿完全适应中原的居住习惯,时时不忘保持蒙古民族的“本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