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己的存在价值

人们对麦肯锡这样的公司也许抱有类似的印象:所有人都干脆利落,绝不做无用功,不依赖他人,行动完美,冷静从容,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的特工们一样。

但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当然,因为公司在工作方面一直追求最高的质量,所以我认为从个人角度来看,大多数人都有大智若愚的一面,有自身的人格魅力。

个体没有被组织埋没,可以显著地突出每一个人的存在感,我想这也是麦肯锡的独特之处。

本书开篇也提及,这个特征的背后,也许是这样一个事实:许多进入公司3~5年的人可以在自己想做的工作上实现独立,因为大多数人都一直有意识地思考如何提高并且发挥自己的存在价值。

我并不希望马上独立,也没有担任管理职位,所以发挥自己存在价值的方法与我无关?其实不然。

如今,无论身处哪一个组织,都无法预测将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也许某一天,将不得不在焕然一新的环境中开展截然不同的工作。

此时,无论身处何地,无论状态如何,都可以确立自身的地位、发挥自己存在价值的人,便可以做到独树一帜。

我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最初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发挥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周围的人追求高水准的动力十分旺盛,我大概是被这种动力感染了吧。

工作与私人生活没有明显的界线,阅读包括哲学、经济学在内等各类学科书籍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我也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也曾经与同事彻夜讨论。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便可以汲取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

通过某件事情提高自己的存在价值,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那么,我自己应当在哪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存在价值,成为大家所需要的人呢?我在工作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假设,麦肯锡设有调查专员的岗位,但是当时负责汇总调查结果的一位前辈能力十分突出,无人能敌。

他是收集信息的高手。凡是关于调查的问题,他几乎无所不知,是所有人依赖的咨询对象。

或许可以说,我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优势与自身的能力所在,实际上是在离开麦肯锡,跳槽到人事组织系统的咨询公司沃森·怀亚特之后。

与客户交谈的时候,或者为沃森·怀亚特公司时任法人代表高桥俊介先生(现为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负责的客户整理资料的时候,被问到哪一点最重要时,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疑问的核心。这种经历使我准确地捕捉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而且,现在我是一名独立的咨询专家,在受托协助各类组织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在工作场合中显露出自己的优势。

即便讨论过程中将意见与事实混为一体,我也可以锁定疑问的核心,明确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的职责。然后,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组建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团队。

可以说,这些能力都是在麦肯锡时锤炼出来的。

当然,前文所描述的优势或自身能力只是我的一个个例,大家必然各有所长。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优势。

请大家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个性与特质,以及擅长的事情,也可以听取同事、前辈或朋友的意见。至于如何发挥这种优势,应当反复思考。如果有导师,也可以与导师探讨。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希望成为获得自己缺失的性格的人。比如,成熟的人羡慕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希望变成那类人。而开朗活泼的人,有时也会被成熟的人身上那种稳重的魅力所折服,渴望变得更加稳重。但是,要获得自己缺失的性格,是十分困难的。

应当努力发挥自己固有的优点与长处。否则,好不容易积攒的经验与花费的时间岂不付诸东流了吗?

不要试图改变自己,成为别人。不断提高原本的自己,才能赢到最后,获得最大的回报。

审视自己的外表与内在

外表十分重要。

这绝非暗示大家过分地装饰外表。这里的注重外表,指的是应当重视将内在东西展现出来。

麦肯锡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干练、充满活力。至于这种印象从何而来,我认为实质上是由内而发的。

当然,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或装饰品大都比较高档,但是任何一个佩戴这些饰物的人看起来都像麦肯锡人吗?并非如此吧。

我认为,正是因为自己内在的思维方式、对人生的感悟、观念等要素都追求至上,都以完成最高质量的工作为目标,与体现这些品质的高档饰品产生了共鸣,所以自然而然地便希望佩戴或携带它们,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外表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换言之,只有自己的内在充实丰满,才能在外表上有所体现。

反过来讲,外表看起来颓废,或者令人敬而远之,大多源于内在能量的薄弱,或对事物的消极态度。

这种情况下,几乎可以断定此人思维并不清晰,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处于这种状态,即便可以顺利解决的事情也会变得难以开展。

所以,外表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它是保持自己良好的状态,即维持思维清晰的“晴雨表”。

应该如何积累自己的内在能量呢?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确,有时候仅凭一己之力确实难以扩充自己的内在能量。

我自己平时注意早睡早起、晨起散步、练习瑜伽、健康饮食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补充能量。通过注意这些事项,使自己的内在保持清醒,思维也会变得清晰明朗。

另外,如果希望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可以毅然从日常环境中抽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中悠闲地生活,即便仅有数日。

或是赤脚走在泥土小道上,或是帮着插秧,踏足田地之间。

如此便可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无法体会到的情调:土壤的柔软与温暖,风的味道,各种生物的气息……唤醒五感,感受自己活跃的生命力。

尤其是无须自己努力去体会或吸收,便可以感受到一股源源不断地涌向自己、让内心更加坚强有力的自然气息。

这样,在亲密接触了大自然之后,经过反复的思考,以往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都将发生改变。

我一直觉得,人类便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如果将搭上箭的弦拉满,只需松开拉弦的手,箭便会飞奔出去。正如这离弦之箭一般,如果自己的内在充满了能量,那么只需放手工作,自己的存在感自然便会散发出来。

假如遇到经过许多努力与尝试仍然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内在还没有积累足够的能量。着手解决某件事情的时候,请务必清楚地辨别自己的能量是否足够。如果保持充足的能量,思维自然就会变得清晰,外表也会显得活力四射,散发出魅力。

我认为,有时候也需要像上述那样,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客观地审视自己。

携带简单的工具

尤其对商务人士而言,随身携带的物品可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比如笔记本。也许大家对麦肯锡人使用什么样的笔记本颇感兴趣,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用的只是普通的笔记本。

他们对钢笔比较挑剔,但是几乎没有人在意笔记本。

我曾想过其中的原因,结论正如将思维简化一样,笔记本的样子或记笔记的方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帮助自己逼近疑问的核心。

我对笔记本的要求也是尽量便于自己整理思绪,逼近疑问的核心,产生高价值的创意。因此,我也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记录在同一本笔记本上。

也可以记在按主题分类的不同的笔记本上,但最终也不会重复翻阅这么多笔记本,随身携带也不方便。若是因此不再使用这些笔记本的话,还不如最初便只准备一本。

与其花费时间与精力借助工具对信息加以分类,不如全面地吸收所获取的有效信息,构建一个数据库。这正是麦肯锡式的做法。

所以,留在笔记本上的自然都是真正需要的信息。“留在”笔记本上并不是目的,“一边记录一边自我吸收”才是目的。

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同时,展开框架式的思考,对有利于获取创造性成果的线索加以整理。另外,在一边听取对方谈话、一边做笔记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将事实与意见分成两段记录等方法。如果也将存疑之处记下来,那么笔记本将不再仅仅是为了记录,而成了深入思考的工具。

前不久,“选择纠结症”这个词风靡一时。不过,我认为大家理应认识到,所谓的无用之物是包括信息在内,自己根本不会使用或持有的东西。

在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工作,资料和信息量已经呈指数增长了。

彼时不可或缺、将来也一直必不可少的信息或工具应当还是少数。而且,既然现在已经是云环境,即便自己并未储存,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些信息。

携带的工具与储存的信息都应尽量简单,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认知,才能够保持清晰的思维。

如果拥有过多的物品或信息,会渐渐被无用之物拖累,以致丧失清晰的思维。

考虑的信息或事情过多,思绪也会随之变得繁杂。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携带过多的物品,也难以敏捷地展开行动。

也许需要这个,也许不需要那个……在如此犹豫不决的时候,判断力也会减弱。

所以,请大家注意将物品与信息最大限度地简化。另外,也请大家携带高质量的工作用品,采纳优质的信息。换言之,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自我提升的环境。

高档且具备正能量的物品,原本就拥有磨砺之后的优越感与存在感。

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从类似的优质物品中汲取优质能量,提升自己的认知。这绝非主张奢侈浪费,而是建议大家平时多接触一些可以鼓舞人心或引导构思的物品。

拥有榜样

对大家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一个人?他(她)是你追随的对象,或者对你关怀备至。

麦肯锡虽然是一个在自己的工作上绝不妥协、永远追求卓越的专家团队,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可以指导自己工作的师傅,或是遇事可以随时商量的导师。

当时,我也有一位堪称自己师傅的前辈。首先,寻找一位让自己觉得“这个人好厉害”的前辈,然后观察这位前辈平时是如何展开工作的,都做了哪些事情,并努力学习其精华。

我总是一有机会就同当时担任经理的一位前辈探讨项目问题或开展工作的方法等。那位前辈也精通金融知识,我经常参考并模仿他与同事报告、联络、商讨的方法,以及定期率先提交笔记与资料的方法。

这里提及的笔记,指的是在一张纸上,将调查目的写在第一行,将现在的进展情况逐条记录,再添加今后的开展方法,然后将其与资料装订在一起,放在同事的办公桌上。即便在离开麦肯锡之后,这个方法对于与忙碌的人共享信息,也是十分有效的。

所谓咨询,即如何发挥人的智慧,但是仅凭一人,难以保证智慧的充分发挥。正因此,才应当主动与上司、前辈、同事交流,集中公司内部的智慧。

如果遇到某一领域内不清楚的问题,就去询问一下精通这个领域的人。在麦肯锡,经常有人带着这种轻松的想法,与原本互不相识的人展开讨论。

如今,对直接交流迟疑不决的人貌似不在少数。要是被对方嘲笑怎么办?我可不想被对方冷淡对待。自己先给对方设定了一个消极的印象,才会对请教他人一事踌躇不定。

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并不需要大费周折,单纯地向对方请教即可。也许大家会觉得惊奇,但是人们总是难以拒绝没有其他企图、以开放的心态向自己请教的人。

即便内心觉得有些麻烦,但最终还是决定听听他问什么吧。

关键在于不给对方增添负担,以轻松的心态主动提出请求。

假如自己向对方提出一些微小且易办(如借阅资料等)的要求,对方随口便会答应。

如此一来,给予自己小恩惠的人会希望给予自己更多的恩惠,比如,“这些就够了吗?要不然,你把这些资料也带走吧,或许有参考价值”。

心理学将人类的这种特征命名为“富兰克林效应”。由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意思是“对某人施以恩惠的人,会希望给予对方更多的恩惠”。

不做评判

无论是在请教别人,还是为了收集信息进行采访的时候,有一点共通的注意事项,就是“顺从”地听人讲话。

也许有人会想:啊,这与经常一边分解思考、一边聆听对方讲话的逻辑好像存在矛盾吧。其实不然。

此处的顺从,并非不进行逻辑思考,而是一开始不要产生“这个人的话好难懂”、“没怎么听说过这一点”、“好像不太重要”等主观想法,强加评判。

自己身边的人、物、信息等都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持有这种中肯的观点,有利于开展零设想。

即便是失败,也包含着诸多的可能性。

大家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即便事情看似已经失败,但实际上事后回顾的时候,反而会庆幸“幸亏当时做了那件事”,使得结果朝向好的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失败之后,不做评判,而是尝试思索这些看似失败的事情是否可以带来其他的正面影响,以及其中蕴含的可能性。一开始避免一锤定音与主观评判,保持顺从,是十分重要的。

我在加入麦肯锡第二年的时候,经历了一件事情,深刻地意识到了顺从的重要性。当时,因为项目要求,需要分析企业价值,不得不涉及金融领域,虽然我极不情愿,但也无计可施。

“我根本不会处理这些!我在这样的工作中无法创造价值。”我在对自己加以评判之后,找到经理,希望他允许我退出这个项目。

于是,经理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先别管这些,集中精力做眼前的工作!不要胡思乱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这种做法就会给你带来帮助。”

想必经理也是因为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才对我说了这番话。现在回想起来,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当时觉得那么困难,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没有逃离那些与金融相关的工作。

正是得益于在我经验尚浅的时候,被直接委派负责经营分析的工作,如今在咨询过程中,即便是面临与经营相关的大量数据,我也能够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主要的财务问题。

也就是说,因为了解经营的关键要素——现金流,继而可以与各种状况或问题联系起来展开思考,所以能够与客户的管理层站在同一视角分析问题,这种做法也有利于提升信赖感。

如果在查看客户的财务报表之后,依然不能发现问题点,那么即使提出种种建议方案,也无非是夸夸其谈,无法赢得客户的信赖。

假如大家在工作上面临相当棘手的问题,可以尝试自己向自己提问:“这是好机会啊!从这个机会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呢?”

这必然会为今后的发展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

每月与前辈吃一顿午餐,而非晚餐

正如航行中的船只依赖灯塔的光亮指明道路,我们也需要确认自己的工作进展方法与自己所处的位置。

“可以沿用现在的处事方法吗?”“与自己追求的目标相比,现在的自己如何呢?”

在公司内外如有一位如同教练或导师一般的人,可以与其探讨这些问题。这对于体现自己的存在感而言,极为重要。

我在麦肯锡的时候,也定期与这些教练、导师见面,征求他们的建议。

建议见面选在午餐时间,AA制,边吃边聊,一个小时左右。彼此畅谈之后,可以理顺许多复杂的事情。如果选在晚餐时段,不仅需要特意调整时间,而且总感觉略显沉闷。

我自己经常在准备资料的时候,与前辈展开详尽的讨论:“我现在是这么假定的,您觉得怎么样?”

如果讨论的主题比较明确,不仅对方很容易参与其中,而且双方都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思考,不会浪费时间。

有一次,我在午餐时与前辈讨论工作展开方式,对方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他教导我说:

“搭档拜托自己整理资料的时候,不是单单把资料整理好就大功告成了。搭档为什么需要这些资料?他需要这些资料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要从这些角度出发,好好考虑。”

比如,在为电气行业的A公司准备的资料中,不仅应当涉及A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的分析,最好也包括对于竞争对手扩展经营战略的调查。在准备资料的时候,关键是要考虑到在与销售方会谈时,携带哪些资料更有利于与客户展开交谈。这样也会给对方带来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