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助推器(4)

当他读完全书,再次走到姐姐面前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说: “姐姐,你知道吗?这本书是用拉丁文写的,我还没有注意到呢。”姐姐摇摇头笑了。

费米的勤奋、好学和上进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邻居阿米迪教授。教授很快看出这孩子是块好“料子”,非常喜欢费米。

有一回教授半开玩笑地说: “费米,我给你出几道题做好吗?”

“太好了,您快出吧!”费米跃跃欲试。

教授出了一些自认为超出费米能力的题目,并不期望他全部解答出来。可是令教授吃惊的是,不一会儿费米就全部解答出来了。他缠着教授出一些更难的题目“过过瘾”,教授出了一些他自己还未解出来的题目给费米。奇迹出现了,费米居然又全部解答出来了!教授连连点头赞赏不已,慨叹后生可畏。教授把自己所有的有关物理和数学方面的书,按合理的顺序一本一本地送给费米学习。费米如鱼得水,尽情地在物理和数学构成的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老教授阿米迪的精心培养和帮助,给费米提供了在学术界初试锋芒的机会。中学结业时,他写了论文《论弦的振动》。这篇论文令罗马工程学院的教授们都困惑不解,无法解释如此年幼的费米何以会有如此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其次,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独立、认真、扎实地做好学习中应该做的每件事情,解决好学习中遇到的每个问题。前捷克斯洛伐克著名分析化学家,“极谱学”创始人,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小时候对待学习的态度之认真,就很让人钦佩。

有一天,海洛夫斯基愁眉苦脸地从学校里回来,吃晚饭的时候也心不在焉。妈妈发现他不开心,就问他怎么了。这时候他才抬起头来看着大家,若有所思地说:“没什么,只是老师布置的一道题我做错了,现在还没找出错在哪儿。”饭后一家人出去散步。回到家,海洛夫斯基又开始思考那道错题。这时候,姐姐弟弟们正在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弟弟来敲门,邀请他一起玩,他说要先把那道题做出来。又过了一会儿,姐姐也过来邀请他一起玩,他仍在演算题目。姐姐热心地说:“你的数学和物理一向很好啊。要不我帮你把它做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他说:“不,姐姐。我要自己把它做出来。我想我已经找到一处错的地方了,一会儿就能做完。我不太熟悉这种方法,有些地方可能弄错了。不过,我能行。还是我自己来吧。”果然,他很快就把题目做了出来,然后快乐地和姐姐、弟弟们一起玩游戏去了。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要学会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每个主动学习者必需的基本步骤之一。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就能弄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既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优势,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有利于对缺点和不足进行改善和提高。多伊西出生于1893年,正值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当时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而很多方面不可或缺的工程技术人员却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于是身为工程师的多伊西的父亲认为孩子长大后必须做工程师才能拥有“铁饭碗”。因此在多伊西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就严格管教他,要他学好学校里的刻板课程。但是多伊西爱好广泛,既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类的课程感兴趣,也对伦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籍感兴趣。而且他既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中去,又能对学校课程应付自如。所以在整个中学时代,他的成绩都是中等偏上。他父亲也觉得很正常,没有过多干涉他的学习兴趣。

但是到他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坚持让他进了工程学院。到了大学里,课程应付起来没有中学那么容易了,他第一学期的课程只能勉强保证每门功课都及格。这让学院里的老师们都大为惊讶,因为多伊西是个手不释卷的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导师问他原因。他说:“我对学校规定的课程都没有兴趣,我平时看的书多数不是必修课和选修课。”导师更加奇怪了,“你既然不喜欢工程学,为什么又报考工程学院呢?”他说,那是父亲的主意。于是导师把情况汇报给学校,及时让他转入了应用科学院,学习生物化学。而转班后,他的成绩很快就直线上升。最终,这次改专业给他带来了巨大成功,他于194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调节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行为。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只有能及时应对变化的人,才能时时处处得心应手。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他小的时候由于一开始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所以国文学得很好,但是数学不好。开始学数学的时候,四则运算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他都能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除法。后来,他就冥思苦想,过了好多天才突然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除法的奥妙所在。此后,通过不断地独立思考,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理科学习的困难,最终成为国内著名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