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助推器(11)

个体的发展规律与人类整体的发展规律,在认识发展上遵循完全相同的规律。所以,知道得越多的人,往往更谦虚——因为他觉得自己不知道的更多;而知道得少的人反而显得很骄傲,似乎无所不知——因为他不知道的和他知道的一样少。

自我更新,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知道得其实还很少。只有这样你才能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踏踏实实地从最小的工作做起。

自我更新需要有追求的动力。没有发展动力的人,即使有好的天分,有好的条件,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生活条件优越的人,不一定能够发现自己条件的优越,相反却更可能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找到追求的动力和目标。乔治·汤姆生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他的父亲约瑟夫·汤姆生是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得天独厚的影响和熏陶,他的天资也很不错。但是父母总觉得他身上缺乏一种令人鼓舞的力量,似乎没有什么发自内心的动力,也没有追求目标。

他14岁那年,父亲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对此似乎无动于衷,丝毫没有什么感觉似的。母亲觉得这是教育他的绝好时机,于是决定和他好好谈一次。她把儿子叫到身边,很庄重地说:“乔治,你现在已经14岁了,是个小男子汉了,你爸爸14岁的时候已经读大学了,他现在已经成了大科学家。你爷爷14岁的时候,还是个摆书摊的。你不觉得应该向爸爸好好学习吗?”平时觉得无所谓的汤姆生,这次却呆在了那里,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母亲的话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他的眼睛。他低下头,为自己不思进取的行为感到惭愧。当他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语气坚定地说:“妈妈,您刚才说的对,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从此乔治·汤姆生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从三一学院毕业,并于1937年也获得了和父亲相同的荣耀——诺贝尔物理学奖。自我更新,还需要广泛探索。在二十四史中,《史记》被誉为“群史之领袖”。这部史学巨著就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司马迁及其父亲司马谈“父子相继纂其职”撰成的。

司马谈针对历史学除了孔子在四百多年以前删编过《春秋》之外,几乎一片空白的事实,立志整理出一部历史书来。他利用皇家图书馆的便利条件,熟读前代历史和经典文献。但是,由于古代书籍本来就少,加上秦始皇推行高压统治,只留下一点断简零篇,不少史事的记载还互相矛盾、真假难辨。所以,司马谈经过深思熟虑,鼓励司马迁到全国各地走一走,察看各地的地理和风土人情,观瞻历史遗址,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遗闻轶事。

儒家遵奉“父母在,不远游”,司马谈不但鼓励20岁的儿子远游,而且和儿子做了一次长谈。他告诉儿子自己在编修史书时每每为缺乏材料而感到为难,急需有人帮助搜集材料,但自己作为太史令,职责不仅仅是修史,还要负责其他事宜,所以希望司马迁能够代替自己完成这一夙愿。

司马迁特地从皇家图书馆借来了一张地图,父子俩详细地研究了出行的路线、一路上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可能的线索以及怎样才能搜集到可靠材料的方法。司马迁为了不忘记父亲的教诲,还专门用简牍一条条记上,装入行囊。

临行前,司马谈得知董仲舒已经向当朝皇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皇帝也已经接受,准备下诏颁令天下。司马迁听父亲说了之后,表示一定博采诸子百家之说,不拘泥于一家一宗。虽然为了不忤皇帝的旨意,要突出撰写儒家的历史,但对其他各家也要全面记述,自己此行在搜集材料方面,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这次对大江南北的游历和实地考察过程中,司马迁饱览了名山大川,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山河的壮丽。由于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到劳动人民,博采各种口碑传说,收集的材料十分详实可靠。

回到长安,父子俩将近3年不见,司马谈从儿子的言谈之中,发现司马迁的变化十分神速。3年时间里,他不仅掌握了许多自己也没有听说过的史实,而且对下层人民特别关注,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