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在纽约的百老汇中,曾经有一位年轻而有名的演员,她的名字叫做安乐尼·吉娜。安乐尼·吉娜之所以成名,完全得益于及时行动。

在安乐尼·吉娜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就是大学艺术团里的歌剧演员。那时候的安乐尼·吉娜就曾经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美丽的梦想:她要在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去百老汇争取成为一位优秀的主角。

同学们都为她的这个梦想而赞叹,安乐尼·吉娜的心理学老师却找到她,非常尖锐地问道:“你旅游后去百老汇跟毕业后直接去有什么差别么?”安乐尼·吉娜仔细一想,也对,旅游并不能为自己争取到去百老汇的工作机会,而且还耽误了时间,一点也不值得。于是她告诉老师自己会在一个月后去百老汇闯荡。

没想到老师在听了她的话后,又问她:“那么你现在去跟一个月以后去有什么不同呢?”安乐尼·吉娜听到老师这么说,于是改口道:“那我准备一下,下一个星期就出发。”没想到老师一点也不迁就她,说:“为什么要等到下星期动身呢?在哪里都可以买到生活用品,为什么要在这里准备呢?”

安乐尼·吉娜想了想,最后说:“好,那我明天就去。”这时候老师才赞许地点点头道:“那我马上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

就这样,第二天安乐尼·吉娜就登上了飞往纽约的飞机。而此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来自各国的几百名演员都在等待着应征。安乐尼·吉娜一到百老汇,就抓住了这次机会,费尽周折地从一个化妆师手里拿到了将排的剧本。在此后的两天里,她闭门苦读,不停地演练。在初试那天,安乐尼·吉娜以精心的准备和娴熟的演技而出奇制胜,从而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演艺人生中的第一双红舞鞋。

【心理分析】

拖延就是把今天或者昨天甚至是更早以前应该做的事情放到明天去做。有调查显示,每5个人就有一个人有拖拉心理,人们似乎是天生就喜欢拖拉。美国南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的心理系教授詹姆斯·马发现,当让人们在两项任务中做选择,多数人宁愿选择不紧急的那一项,因为那就可以不着急去做,尽管那项任务更繁重一点,但拖拉会使其更有愉悦感。

很多男孩也都有这个坏习惯,比如一件事,还有10天的期限,他认为自己3天就能搞定,必定会拖到最后3天才开始动手。更为常见的是,他们常常会把能在学校完成的作业带回家,把本来该晚上完成的复习放到第二天,拖来拖去,最后要么草草应付了事,要么未能完成。

当然,我们并不愿意承认拖延是一种心理疾病,宁愿承认这只是一种缺点,一个坏习惯,甚至想“我不过是小小懒惰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的确,偶尔的拖延的确不能算是疾病。但如果影响到了情绪,当你因为自己的拖延自责、懊恼,甚至有强烈的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或者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时,那么你就可能得了“拖延症”。

【男孩要懂的哲理】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光会想而不行动的人,只是生产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架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不要总用那些无用的借口来为自己作挡箭牌,机会就在你无尽的拖拉中丧失了。你能够现在去干的事情就现在去干,千万不要拖拉,养成一个及时行动的好习惯。机会不会等在你面前让你穿好鞋,如果你能跑,那么就不必在乎自己是否穿好了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