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题解】德化天下,美好道德的极致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达到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样才可以达到人生美好的极致。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①。”《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②。”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③,於缉熙敬止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说:“京都之地广阔千里,那是百姓居住的地方。”《诗经》又说:“鸣叫着的黄鸟,自由地栖息在山丘边的树林里。”孔子说:“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不如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光明磊落,始终庄重谨慎。”作为国君,就应当做到仁爱;作为臣属,行为就要做到恭敬;作为子女,就应该做到孝敬;作为父亲,就应当慈爱;与他人交往,就应当遵守信用。

【札记】

民心是决定的因素

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政权都不可能长久存在。所以,国家巩固的基础在于民心,只有依靠人民,得到百姓拥护,国家才有可能强盛。强权与暴行,是得不到民心拥戴的,只有仁德才是民心所向往的。

战国时,齐宣王曾发兵攻打并占领了燕国,但对燕国原来的统治制度并没有什么改变,在生活上也没有给燕国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使政局动荡不安。这时,其他的诸侯国也在虎视眈眈,以救助燕国为借口,谋划着进攻齐国。齐宣王向孟子请教说:“各诸侯国都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我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商汤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了天下,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侵略。《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深信不疑。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心中感到失望愁怨;当他向南方征讨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就感到忧虑不堪,在心里祈告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来解救,就像久旱盼霖雨一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汤的征伐并不惊扰百姓,只是诛讨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抚慰受害的百姓。就像天上降下的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中有句话形象地说:‘等待拯救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伐,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献上饭食和酒浆欢迎您的军队。可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的宝器,这哪里是在救助他们?这种强盗的暴行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况且,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愤怒。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停止正在做的一切不得民心的举措,选立一位燕国人民拥戴的国君,然后立即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或许还来得及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避免更加严重的战乱发生。”孟子的话正如《诗》中所说:“邦畿千里,唯民所止。”民好仁而国安和,民好义而国无乱臣,民知耻而国有礼仪,民知是非而国无忧患。因此,无论国家强弱,城市大小,兴衰存亡,一切取决于民心所向。一切的政略举措,都应当根据人民的心愿来推行或停止。

驮在黄鸟翅膀上的箴言

各得其所,意思是个体(包括人和物)在整体中应正确地、安分地处于自己合适的位置或地位,不要抱有非分的想法。个体的行为,更应当依据集体的行为规范,行所当行,止所宜止。宋代理学家程颢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治理天下没有别的,只要使万事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就行。

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适宜的,哪些是需要立即停止的,该如何确定?怎样才能做到适度,达到尽善和完美?这是困惑我们一生的难题。小小黄鸟,可以自由地飞翔或栖止,可以选择自己停留的树枝和飞去的方向,而自以为万物之灵的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却总是不能恰当地作出决断。但是,作为个人修养来说,顺义则行,悖德则止,这应该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因此说,人岂能不如小鸟吗?

只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盲目自大的人类,总是不能有效地做到“知止”。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强加于物,结果在表面上征服自然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样,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也都要各自遵循既定的秩序,既不能超越权限,越俎代庖;也不应互相推诿,逃避责任。应当各司其职,和谐共事,做好自己该做的,在不该占有的权利上停下自己伸出的手。

做最好的自己

自己是谁?负什么责任?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什么事情该做?哪些利益不该得到?这一切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能够“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应该停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谈得上“止于至善”。作为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的。对于为政者来说,是否有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兴衰。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我们并不只是自己,而是承担着诸多的角色,在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都必须做到最好。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于我们大多数个人来说,作为普通的一员,就应当恪尽职守,尽责敬业。因为职业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需求,没有职业,我们的生活就将陷入困境。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升为负有一定责任的主管,我们就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在处事中体恤他人,不要苛求,因为自己也并不完美。而作为下属时,就应当谨慎恭敬,对于自己承担的事务,应该努力做好,不出纰漏,对待上司,尊敬诚笃。回到家中,我们作为女儿,对于父母就应当尽孝尽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赡养老人,使父母能够颐养天年。因为我们自己也必有老的日子。而对于自己的儿女,我们作为父母,就负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就必须以深沉的爱来对儿女的未来负责。因为儿女是承续我们的未竟事业的希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更应当信守承诺,遵守信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现实,也组成了我们自己的人格和人品,我们只能尽力做好,义不容辞。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作为人,一生中需要面对太多,“知其所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于何处,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转换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到自己,认识自己,确定最适合自身的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是最为重要的。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①, 竹猗猗。有斐君子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③,赫兮喧兮④。有斐君子,终不可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兮者,恂眎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鲜美的绿竹郁郁葱葱。有位文质彬彬的君子,敬德修业,精益求精,研究学问如同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举止庄重威严,仪表堂堂。这样一位修养有素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坚持精神;“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仪表堂堂”,是指他举止威严;“这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的品德高尚,人格修养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札记】

本于人性的静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扩大,人对修养也会有一些新的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在读古人书籍,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你就会很强烈地感到那些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人多么有修养!在阅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又会感到那些宠辱不惊、淡泊宁静的人是多么有修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又会感到那些平易近人、尊重别人的人是多么有修养!那些有修养的人,又曾经给我的心灵带来过多少震撼啊!他们的修养,有时就是启迪你智慧的心曲;有时是照亮你思想的明灯;有时是慰藉你灵魂的诗韵。

人总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过去。在这种不断的否定之中,你会逐渐明白和懂得修养的真切内涵。修养其实就是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一种“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和一种“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决心……

古今有多少名辞佳句流传千古,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普济众生”等,这不仅仅是文字的魅力,更多的是一份人性魅力的传承。修养是一杯香茗,需要细细地品尝,那份高贵典雅、清新透明的品质,在润物无声中浸润进心扉,在袅袅的氤氲中尽显光辉和美丽。修养是一束温煦和暖的阳光,令人心胸开朗,激情洋溢。修养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让你陶醉,让你飘逸,让你歌唱。

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但一切皆因良好的修养。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高位,但是我们不能没有修养。

【原文】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①。”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注释】①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诗经》说:“呵,前代的君王永难忘记!”这是因为有德的贵族们尊重有贤德的人,亲近亲族;一般的平民百姓蒙受恩泽,安享欢乐,获得利益。所以,前代的君王虽然已经离世,但是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札记】

立身修德,永垂青史

那些能够永远留在我们心里的,除了德行,还能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人,总想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以惠及后世而令后人怀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无论是谁,无论你在人生历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自有公论。为政者,只有顺应历史,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万代负责的态度,替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那么自然会在人民的心里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