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贤文,诲汝谆谆(1),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2),无古不成今。

    【注释】

    (1)诲:教导,告诫。谆谆:诚恳不倦的样子,语出《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意思是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却若无其事。

    (2)鉴:本意是指用来盛水的青铜大盆,后来亦指镜子,引申为观察、借鉴的意思。

    【简评】

    作者开篇就直接交代了《增广贤文》的编写宗旨。先贤们的人生感悟是非常宝贵的精神养料,为了让更多的人汲取这些养料,作者将它们按照韵文的形式采集编排成书,以便人们诵读。在作者看来,通过诵读这些优秀的言论,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不犯或少犯错误。人是历史的产物,已为陈迹的历史从来没有远去,它不仅塑造了过去,也在塑造着我们的当下。“以史为鉴”,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策略性需要,更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

    知己知彼(1),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2)。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注释】

    (1)知己知彼:出自《孙子·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指在作战时,对敌我双方的态势要全面了解,才能战无不胜。在此处,是指与人相处,必须了解自己并了解和体谅对方。

    (2)会人:这里指能理解诗所表达的情感的人。

    【简评】

    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的处境。一个人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也需要了解别人的想法。了解自己不容易,了解别人更难,唯一的方法就是将心比心,也就是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近水知鱼性(1),近山识鸟音(2)

    【注释】

    (1)鱼性:鱼儿的生活习性。

    (2)鸟音:鸟的鸣叫声。

    【简评】

    古人说话常常用“比兴”的方式。在说某一物时,通常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他物,再引出自己想说的,这就是譬喻和起兴。在这里,作者借鱼性、鸟语阐释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人或其他事物的认识,必须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和观察的基础之上。要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必须经常到水边去观察;要懂得鸟儿的鸣叫声,就必须经常到山林中去聆听。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简评】

    人有君子和小人之分,要区分君子和小人,就必须了解小人的心性。小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反复无常,言而无信。这就像山中的溪水一样,落雨时就快速上涨,湍急而下,雨一停,水位就迅速下降,甚至断流。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一定不要像溪水那样涨落无常,要言而有信。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简评】

    一件事情能否成功,常常要由“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中国古人将影响事情能否成功的诸多因素归结为“运”或者“命运”。中国古代有着非常发达的“命运”思想和观念,人们总是用命运来解释生活中的祸福穷达。一个人运气不在了,珍贵的金子也会变成不值钱的一堆烂铁;一个人时来运转了,烂铁也会变成黄金。应该说,这里所讲的“运去”、“时来”,是古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时的一种无奈的消极思想,其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事在人为,一个人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1)

    【注释】

    (1)一字值千金:语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与其门客编写完《吕氏春秋》这本书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意思是,将书公布在咸阳市门之上,同时在上面悬挂千金,凡是能增减书中一个字的人,就将千金赐给他。后常常用来形容一部书的价值极高或文章的精美。千金:秦人以一镒为一金。

    【简评】

    这里借用了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的典故,来说明我们在读书时要用心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战国末期,商人吕不韦成了秦国的丞相,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他组织大批门客,编著了《吕氏春秋》这本书。书成之后,吕不韦下令将书稿公布在咸阳的市门上,同时悬挂千镒黄金,宣称凡是能增加、减去书中一个字的,就将黄金赏赐给他。每一本优秀的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我们在阅读时要发扬“一字千金”的精神,认真思考每一个细微之处,才能汲取书中的智慧,从而从阅读中取得进步。

    逢人且说三分话(1),未可全抛一片心。

    【注释】

    (1)且:仅,只。

    【简评】

    《增广贤文》中有许多关于如何与人交往的告诫。比如这一则中,强调的是人心叵测,与人交往时要慎言慎行。与他人交谈,要话说三分,点到为止,留有余地,不要把心里话全部说出来。必须指出的是,强调与人交往要谨慎,无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谨慎并不是不以诚待人,“未可全抛一片心”并不是一种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我们在阅读时与实际处事时要加以辨别。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简评】

    十分想做一件事时,投入大量的精力却不一定能够成功;而对一件事没有过多执念的时候,有时却能不经意地达到目的。这告诉我们,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其自然,不必强求。保持超脱、超越的生活态度,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平静与快乐。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简评】

    认识一个人的表面很容易,但是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很难的,所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有选择、有辨别性地交友。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简评】

    孔子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违背仁义道德而获得的钱财和社会地位,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中国人向来有重仁义、轻富贵的传统。这里用更通俗的语言,说明了同样的道理,那就是钱财如粪土,而一个人的美好道德却价值千金!尽管时代不同了,道德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人们轻富贵、重道德的价值选择却不应该改变。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1)。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注释】

    (1)白云出岫本无心: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意思是白云从山洞中自然而然地飘出,鸟儿倦了就回巢。岫(xiù):山洞。

    【简评】

    深入了解和认识一个人是非常难的,常常需要经历过许多事情才能做到。正如此则中所说的,“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也是如此,滩头湍急而下的流水并非刻意为之,山洞中飘出的白云也是无心之举,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如果不是登高而望,就不会相信滔滔东流之水都会汇入深深的大海。由此可见,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并不一定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一个人的言行并不一定代表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常常需要相处很久,同甘苦,共患难,才能真正地了解一个人。

    两人一般心(1),无钱堪买金(2);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注释】

    (1)一般:相同,同样。

    (2)堪:可以,能够。

    【简评】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古人以此来说明团结的重要性。这里用买金和买针两相对比,更加通俗直观,同样说明团结一心的重要。团结就是力量,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1)

    【注释】

    (1)久住:长期相处,长久生活在一起。

    【简评】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人们初次相见时往往相处融洽,但是天天待在一起,日子久了反而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一则就是这种生活经验的总结。当然,不论是亲人还是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只要真诚相待,处理好各种矛盾,即使天天在一起,也能和睦相处,友谊长久!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简评】

    瘦弱的马,跑起来就没有力气。人处于穷困潦倒时,就很难展现风流倜傥的一面。外在的条件无疑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外在条件固然重要,却并不能决定一切。瘦弱的马也可以变得强壮,穷困潦倒的人,照样可以风采卓异,“真名士自风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人的才华和品质更多取决于自身的努力。

    饶人不是痴汉(1),痴汉不会饶人。

    【注释】

    (1)饶:宽恕,原谅。痴汉:痴笨、偏执的人。

    【简评】

    “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为善,是一种优秀的品格。与人相处,要以宽恕之心待人,要原谅和忘记别人的过错,不要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什么是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就不要强加给别人。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偏执的人,那么就从“饶人”开始行动吧!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简评】

    人们之间的亲疏远近,并不完全依靠血缘关系。相亲相爱,不是亲人可以胜似亲人。反过来,如果不能和睦相处、相互关爱,即使是亲人也可能形同路人。这个世界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美好情感,让我们流连难忘,历久弥新,乡情就是其中之一。美不美,家乡的水;亲不亲,故乡的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1),岂可教人枉度春(2)。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3)。红粉佳人休使老(4),风流浪子莫教贫。

    【注释】

    (1)莺花:啼鸣的黄莺和盛开的鲜花,这里借指春天里美好的景色。犹:尚且,还。

    (2)岂:怎么。教:使,令,让。枉度:虚度。

    (3)洞口桃花也笑人: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有“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煞人。”“洞口桃花也笑人”当是化用了“武陵桃花笑煞人”一句。另徐铉《题紫阳观》有“洞口桃花落复开”。意思是,知己相逢不能痛饮尽欢,连寂寞隐逸的洞口桃花也会笑话你。

    (4)休:不,不要。

    【简评】

    许多美好时刻常常转瞬即逝。黄莺啼鸣,鲜花盛开,多么美好的春色!然而时序更替,青春易老,所以我们要抓住人生的每一个机会,珍惜美好的景色。值得我们珍惜的,不仅仅是自然的美景,更有那把盏的知己,红粉的佳人,不羁的浪子,体现了作者“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及时行乐思想倾向,但也启迪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莫要虚度人生,无疑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黄金无假(1),阿魏无真(2)。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注释】

    (1)黄金:一说“黄金”乃“黄芩”,也是一种中药,比较常见。上下文看很合理,但缺乏版本上的证据。

    (2)阿魏: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入药,产于西域(今天中亚、阿富汗及我国新疆一带),由于比较珍贵,很少见到真品,所以说“阿魏无真”。

    【简评】

    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洒扫庭院,应对宾客,礼尚往来,是子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广贤文》中有许多这种教人待客之道的内容。该怎样善待宾客呢?作者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待客之道,自己外出时就不会得到别人热情的接待,这是一种换位思考。他还用“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来强调待客必须真诚。当然,在与人交往中,也难免会出现趋炎附势之徒,有时会有身居闹市却无人问津的尴尬,也会有远离尘世却门庭若市的烦扰,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也不必为此伤怀,毕竟亲戚朋友是我们人生中值得珍惜的财富。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简评】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议论他人,也同样会成为他人议论的话题。然而这种议论常常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大多不必当真,更不必为此伤怀。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评论左右。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简评】

    本则讽刺了趋炎附势的心态,很多人以金钱财富为价值判断标准,唯有钱人马首是瞻。作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准确细微地刻画了这种丑态,我们在阅读时要读出作者的讽刺和批判精神。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1)

    【注释】

    (1)微尘:本为佛教用语,指极为细微的物质,这里用来比喻人生命的短暂与无意义。

    【简评】

    繁华的闹市常常有许多商业机会,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物质财富。但真正能安放生命,让身心保持一份纯真的,并不是这些声色犬马之地,而只能是幽静偏僻的地方。其实,“心远地自偏”,静处并不一定非要静身独处,远离尘世,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和而安逸的心灵,自然处处都可以安放我们的生命。如何能做到“心远地自偏”呢?须历尽铅华之后,领悟到生命短暂,如风雨微尘,飘忽不定。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1)。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注释】

    (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据《清夜录》记载,此句诗系苏麟献给范仲淹的自荐诗,原文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略有不同。

    【简评】

    长江的后浪推着前浪,人世也是如此,从来都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骄子,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时代的骄子,机会只给予那些能够抓住机遇的人,月亮、太阳普照万物,近水楼台、向阳花木,都是因为它们自身拥有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先得”、“早逢”。所以,我们不要去羡慕那些近水楼台与向阳花木,而是要做一个路上的“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1),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注释】

    (1)直中直:直译为正直者的正直,根据上下文应该是指那些表面上正直的所谓“正直的人”。

    【简评】

    正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品格,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虚伪的人,特别是那些道貌岸然,以“正直”伪装的人,因此,作者说不要相信那些表面正直的人,要防备他们心怀不仁。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为有虚伪者就否定一切人,相信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有许多正直而善良的人。作者所宣称的“世上无直人”的观念,是错误和有害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此行事,那么世界上也就真的没有正直和善良的人了。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简评】

    生活中,有成功者,有失败者。面对成功或失败,很多人不去思考原因,而是将之简单地归结为命运。命运的观念在中国古代非常盛行,《增广贤文》中有许多类似的主张,本则就是。作者在这里宣扬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彻底的唯命论,否定和放弃了个人的努力,是不正确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1),一日之计在于寅(2)。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注释】

    (1)计:计划,谋划,打算。

    (2)寅:古代以干支计时,将一天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为十二个时辰,寅时相当于今天的凌晨3—5时。

    【简评】

    凡事预则立,许多事情都要预先谋划打算,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早作打算。对于一年而言,要抓住春天;一天而言,要抓住清晨。提前打算好每一年、每一天要做的事情,这样就会目标明确,做事井井有条。不仅在时间安排上是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对于一家人而言,家庭和睦与团结就是最重要的“一家之计”,而贯穿个人一生的最为重要的就是勤奋努力,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一生之计在于勤”。不论是一年、一日、一家还是一生,贯穿始终的就是严谨的生活态度和勤勉的个人品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计。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守口如瓶,防意如城(1)。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2)。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注释】

    (1)防意:坚守意志,不产生邪念。

    (2)负:亏待,辜负。

    【简评】

    生活中,有的人对他人求全责备,对自己却要求很低,害怕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其实,与人相处时,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宽厚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善待。宽则得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慎言慎行,做到守口如瓶,有时候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亏待他人。凡此种种,都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今天读来,仍然让我们受益匪浅。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1)。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注释】

    (1)人熟不堪亲:有的版本作“人毒不堪亲”,意思是人心肠狠毒,不可亲近。但从上文“虎生犹可近”,对应而言,应是“人熟不堪亲”更符合上下文语境。

    【简评】

    人与人之间有时关系非常复杂,很难相处,充满了是是非非。杜绝了是非,就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些主动向你议论别人是非,向你示好的人,常常就是一个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的人。懂得这一点,也许就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流言蜚语,减少是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简单起来,也就不会出现作者所感慨的“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的情形。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简评】

    邻里之间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好的邻里关系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危难之时,邻居常常是第一个施援者。水虽然可以灭火,但是远在他处的水再多也无法扑灭发生在近处的火灾。同样,亲人也是如此,生活中很多时候,远方的亲人有时还不如和我们朝夕相处的邻居。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简评】

    《增广贤文》中有许多对人情淡薄的感慨。这里特别批评了那些平常我们称为酒肉朋友的人,这些人在你辉煌成功时,与你分享成果,但在你紧急危难之时,却杳无踪影。这是对社会上部分现象的观察得出来的,但如果以此就将之推及所有人,从而说“人情似纸张张薄”,这就是以偏概全了。其实,酒肉朋友固然不少,但共患难,终生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又何尝没有呢?所以,我们在阅读本则时,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观点,对人情淡薄的批评,也许恰恰体现了对真善美的一种迫切的向往。

    力微休负重(1),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注释】

    (1)休:不要。负:承担,背。

    【简评】

    做事之前,不妨想想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后果,这就像一个人,体力轻微却想背起沉重的东西,压垮了自己也损害了物品,得不偿失。做事如此,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人微言轻,就不要去劝说别人,省得令人厌烦。没有钱财,也就不要去周旋应酬,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做只会令你尴尬。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遭遇困难时,常常会去寻求亲友的帮助。但这里却说“遭难莫寻亲”,为什么呢?第一,这是《增广贤文》中一贯的观念,它一直反复强调“人情淡薄”,亲情靠不住;第二,亲友的能力毕竟也是有限的,客观上解决不了问题;第三,如果不注意平时情感的联系,仅仅困难时才想起亲友,他们也未必倾力相助。以上都是在告诫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做到量力而行,把握好自己的分寸。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1)

    【注释】

    (1)切齿:咬牙切齿,非常痛恨。

    【简评】

    本则意在劝谏人们要谨小慎微,不要做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有人痛恨你。道理直观,语言直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世界上许多时候,许多事,也需要敢作敢为,为了国家、人民的福祉,得罪一些人也在所不惜。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作者这一劝诫,不能因为害怕招致痛恨,就什么都不做了。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1)

    【注释】

    (1)席:筵席。珍:珍馐美味。

    【简评】

    中国自古就有尚智崇贤的传统,士人与儒生,就是智者与贤人的代表。早期的士可能指武士,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春秋中晚期,士的阶层出现了分化,士逐渐演化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秦汉之后,儒与士合流,人们将社会中那些具有儒家济世情怀,崇尚气节,从事政治、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称为士人,士与儒基本上是同义词。士人与儒生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社会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栋梁。因此,这里称士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儒生就是筵席上珍贵的美味,表达了对士人与儒生的高度尊重。此外,它还包含某种期许与鼓励,让更多的人立志成为其中的一员。

    若要断酒法(1),醒眼看醉人。

    【注释】

    (1)断酒:戒掉酒瘾。

    【简评】

    本则探讨了什么是最好的戒酒方法。中国古人饮酒的历史非常早,而且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过量饮酒特别是醉酒的危害,《尚书》中更是将之上升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正因为如此,如何戒酒也成为古人经常讨论的重要话题。在作者看来,要戒酒,最为根本的就是饮酒者认识到醉酒的危害,从而在主观上主动抵制饮酒。必须指出,一种不良行为的戒除,主观上认知还是不够的,有时还需要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1)。渴时一滴如甘露(2),醉后添杯不如无。

    【注释】

    (1)济:接济,帮助。

    (2)甘露:甘甜的露水。

    【简评】

    本段告诉我们,帮助别人要做到急人所难,雪中送炭。助人为乐,无疑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肯定的行为。但是,帮助的时机与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陷入困境,急需帮助的人,我们要救人于水火,倾尽全力。而那种锦上添花,醉后添杯之事,实质上并不是真心帮助别人。孔子曾说过,“君子周急不济富”,君子只周济急难中的人,不接济有钱人。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久住令人嫌(1),频来亲也疏。

    【注释】

    (1)嫌:看不起。

    【简评】

    本则告诫我们,与人相处一定要注意保持距离,不可过于亲密,否则,就会令人生厌,甚至反目成仇。当然,保持距离并不是指刻意疏远别人,而是指相互尊重,说话做事要顾及对方的感受。

    酒中不语真君子(1),财上分明大丈夫。

    【注释】

    (1)不语:不胡言乱语。

    【简评】

    真君子和大丈夫,在这里是同义词,都是指那些拥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为人们所称赞。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呢?在作者看来,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伟业,只要做到喝酒时不胡言乱语,处理钱财光明磊落,就是真君子了。这么说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高尚的品德常常体现在日常的琐事中。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喝了酒的人容易失去平日的矜持与掩饰,常常会忘乎所以。同样如此,面对钱财,人们也常常会难抵诱惑。细微之处见品性。是不是真君子,是不是大丈夫,酒与财的考验往往能见真章。这也同时告诉我们,真君子与大丈夫并非高不可及,只要我们每个人从细微处做起,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就可以拥有与他们一样的人格魅力。

    出家如初(1),成佛有余。

    【注释】

    (1)出家:佛教用语,指放弃家庭生活,成为僧侣,到沙门清修的行为,又称“从释”。初:开始的时候,当初。

    【简评】

    本则借佛教出家成佛来阐明一个道理:人生贵在坚持。我们知道,出家成佛是许多佛教信徒出家时的主要动力,他们在出家之初,都是怀着成佛的一片虔诚之心,放弃各种因缘的诱惑,离开尘世,选择清修。然而,并没有多少人能一直坚守当初的选择,常常又抵御不了各种红尘诱惑,开始追求各种享受。此时,身在世外,却心系红尘,又怎么能指望还能成佛呢?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许并没有成佛的愿望,但道理相同,那就是必须坚守人生的理想,并持之以恒。《诗经》中所说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也是同样的意思,那就是人们做事开头都很好,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坚持到终点。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1)。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2),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3),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4)

    【注释】

    (1)经书:指中国古代被儒家尊为经典的文化典籍,一般指《诗》、《书》、《礼》、《易》、《春秋》等,称为五经,后来发展为九经、十三经,明清时期经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加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这里的“经书”应指“四书五经”。

    (2)仓廪:仓库。

    (3)兮: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乏:贫乏,匮乏。

    (4)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语出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襟(jīn)裾(jū):衣服的前后襟部分,借指人的衣服。意思是,人们如果不通晓古今,就像穿了衣服的马牛一样。

    【简评】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传统,这里用通俗易懂的比喻,阐明读书明理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社会知识与智慧传递的重要载体,也是道德教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读书是人们摆脱愚昧、明白事理的重要途径。所以,作者用黄金、仓廪、马牛等作喻体,反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当然,人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教条,有时与贤达君子一席聊天,胜过读书十年,这并不是否认读书的重要性,而是指出读书重在明白事理。在作者看来,一个人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就像穿了衣服的马牛一样,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虽然时代不同了,古代的经书可能并不全部适合今天了,但尊重知识,热爱读书,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简评】

    本则出自俗语,但包涵了对人生的一种领悟,以反问的形式,既表述了对好男儿、大丈夫的人格特质的赞扬,同时也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批评,毕竟这个世界男子汉大丈夫还是太少了。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1)

    【注释】

    (1)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语出唐代吕岩《题沈东老壁》:“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简评】

    “黄金散尽为收书”出自唐代吕岩的诗句,表达了对书籍、知识的渴求,也表述了一种非常豁达乐观、安贫好客的人生境界,十分令人向往。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

    【注释】

    (1)浮屠:亦作浮图,佛教用语,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塔、佛塔。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语出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意思是楚国的猿猴逃跑了,会祸害到林木,城门失火了,池水中的鱼儿也会遭殃。说明世上的许多事,看上去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是相关的。

    【简评】

    本则是劝人向善,尊重生命的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影响深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广泛性。城门失火与池水中的鱼,看上去毫不相关,其实却密切相关。城门失火,人们会用池水去扑灭,那么池水中生活的鱼儿就会受到影响。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有置身事外的想法,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庭前生瑞草(1),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2)

    【注释】

    (1)瑞草:祥瑞的草,如灵芝等较为罕见的草本植物。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是可以表达天意的,是吉祥的征兆,如天现祥云,天降甘露,地出甘泉,田生嘉禾等,其中也包括瑞草。

    (2)一旦:一天之间,形容时间极为短暂。

    【简评】

    要取得成功,不能有任何侥幸,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持之以恒,以免功亏一篑。中国古代有根深蒂固的祥瑞观念,认为自然界的某些奇异现象是成功的一种征兆,可以预示个人、家庭乃至国家的福瑞。然而,在作者看来,家庭生了瑞草,并不见得就是福瑞,如果因此沾沾自喜,放弃努力,那么这样的吉兆反而成为成功的障碍。美好的生活,需要艰苦的奋斗,需要我们常怀警惕之心,从而避免努力付之东流。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1)。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注释】

    (1)官法:国家的法律、法规。炉:冶炼用的锅炉,这里用来比喻国家法律对人民的教化和惩处。

    【简评】

    本段强调的是对人要加强教化,从而避免人的种种恶行。中国古代有性善和性恶两种观念,其实,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最后都落脚于如何去改变人类行为中的恶。性善论认为要通过道德修养来恢复人善良的本性,性恶论认为要通过外在约束来革除人性中的恶,总而言之,都是强调人需要教化和修身。这里将人性比喻为铁,必须通过锅炉的冶炼才能锻炼而成,而且,人性非常脆弱,向善的教化一旦不够,就会导致恶行的发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1)。知者减半(2),省者全无(3)

    【注释】

    (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语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水过于清澈,就没有鱼,人过于苛求就没有朋友。

    (2)知:通“智”。

    (3)省者全无:省,清醒,醒悟,彻悟。另有版本作“愚者全无”。

    【简评】

    与人相处时,不要过于苛求别人。众所周知,如果水过于清澈,鱼就无法生存。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过于苛责别人,容不得别人犯错误,就不会有朋友,也没有人愿意与你交往。人们之所以会苛求别人,就在于常常会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智者,什么都懂,“举世混浊我独清”,世界上只有自己是清醒的。其实,世上的智者并不多,一直清醒的人根本没有。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怎么可能有所谓的“省者”呢?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1)。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注释】

    (1)出家:指女性出嫁后离开自己原来的家庭。

    【简评】

    本段所宣扬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家庭伦理道德,其实质是对女性的禁锢和压迫。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所谓的父权、夫权都是对女性的束缚。作者宣称女性在未嫁时,必须听从于父命,出嫁后听从于丈夫,这是古代社会大力提倡的伦理道德,是针对女性的基本道德规范。这种对女性权利的限制,无疑是一种陈旧的伦理道德,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理应受到批判。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1),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注释】

    (1)正:正直的人。不足:生活贫困。

    【简评】

    这段所阐释的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生活态度。生活中,有许多是是非非,如果受其困扰,我们就会无所适从,所以,面对是非,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理它。这不是回避,不是胆怯,而是一种智慧。人生在世,有时会面临很多选择,富贵与正直之间,何去何从呢?人当然不能为了富贵而放弃正直的品性,孔子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这个意思。生活中,有时也会遇到无法确定的事,作者告诫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不可盲目乐观,有些事情要宁可信其有,预先防范,才能避免可能的伤害。这些都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今天读来仍然让我们受益匪浅。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1)。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道院迎仙客(2),书堂隐相儒(3)。庭栽栖凤竹(4),池养化龙鱼(5)

    【注释】

    (1)道院僧堂:指道观、寺庙。

    (2)仙客:这里指仙风道骨般高雅脱俗的宾客。

    (3)相儒:能够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读书人。

    (4)栖凤竹:凤凰栖息的竹子。

    (5)化龙鱼:鲤鱼,古代相传鲤鱼越过龙门就可以化为龙。

    【简评】

    本段描述的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种理想居住环境。在作者看来,寺庙道观虽然清雅,远离尘世,然而终究少了一份天然、纯真,因此,远远不如竹篱茅舍。理想的居住环境,不仅仅需要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需要典雅的人文氛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作者希望与自己往来的都是些“仙客”和“相儒”。居住环境的选择,也是一种人生志趣的表现,我们从中的确读出了一种淡泊、宁静、清新的人生理想。而之所以如此坦然、淡泊,却是因为作者相信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是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加以抵制的。

    结交须胜己(1),似我不如无。但看三五日(2),相见不如初。

    【注释】

    (1)胜己:超过自己,比自己优秀。

    (2)但:只要。

    【简评】

    这段讲的是与人交友之道。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呢?作者认为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这样才会有帮助。看上去,这似乎是一种功利的交友方式,如果每个人都选择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按照这个逻辑,大家不就都没有朋友了。这句话应当从其积极方面来理解,这里所强调的是要善于寻找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寻找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孔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可见孔子也是赞同这一点的。朋友的选择很重要,友谊的维系则更加重要,不要像生活中的一些朋友,认识才没几天,相互之间就已经淡漠了。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1)。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注释】

    (1)卷舒:指云彩一会卷起,一会展开,这里用来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多端。

    【简评】

    本段以流水自分高下,云彩任意舒展变化,来说明人情世事的无常,从而表述了作者非常超然的人生态度。生活中,还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些能说会道,巧舌如簧的人,无论说什么都像是对的,而不善言谈的人,由于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容易让人误解他不懂礼节。由此看来,学会正确的表达也很重要。

    磨刀恨不利(1),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2)。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注释】

    (1)恨:遗憾。以刀不利为恨,意思是唯恐刀不锋利。

    (2)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老子·四十四章》作“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与本处文字略有区别。意思是知道满足的,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会有危险。

    【简评】

    本段说的是人要懂得知足常乐,要懂得适可而止。生活中,常常会欲求不得,欲速不达,这是一种人生的辩证法。特别是在钱财、名利、地位的追求上,更是如此。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欲壑难填,利欲熏心,不知道进退,最终常常人财两空,蒙受羞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1)。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2)。三思而行,再思可矣(3)。使口不如自走(4),求人不如求己。

    【注释】

    (1)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语出《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意思是极其细小的差错,都会相去千里。

    (2)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君子所奉行的道,就像登上高处必须从低处开始,行向远方必须从近处开始。

    (3)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语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每件事要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4)使口不如自走:意思是与其费口舌去支使别人,不如自己去做。

    【简评】

    本段强调做事要慎重、周密,深思熟虑,而且要脚踏实地。本段中的前三则,分别出自《礼记》和《论语》两部重要儒家经典,从不同侧面,说明为人行事的道理。毫厘之差,却可以导致千里之失,意在告诫我们做事必须严谨周密。严谨周密,就需要在行动前反复思考。另一方面,做事情也不要“三思而行”,那样反而会有顾虑,束手束脚。谨慎的态度,周密的计划,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不要将理想挂在墙上。登高涉远,都始于足下!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简评】

    本段两则是民间谚语。谚语虽然通俗直白,但同样富有深意。童年时的形影不离的亲密兄弟,长大后各奔东西,常常会因为出身、地位、职业、贫富、区域等诸多因素,而形同路人,变得生疏。鲁迅先生所写的小说《故乡》中关于闰土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二则强调的是人不要过于狭隘,要有宽恕之心。

    人见白头嗔(1),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注释】

    (1)嗔(chēn):生气,发怒。

    【简评】

    人生易老。生活中,有的人无法平静地接受这一事实,常常为自己长了白发而生气发怒。其实,老年是人生的自然阶段,不是衰败,不是低落,更不是尽头,应该珍惜自己的老年时光,以乐观、积极、豁达的态度,迎接人生的老年阶段。满头白发,更应该感谢生命对我们的厚爱,让我们拥有了人生最美的“夕阳红”。

    墙有缝,壁有耳(1)。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注释】

    (1)壁有耳:指墙壁后面有耳朵在偷听。

    【简评】

    本段主要告诫人们要多一份敬畏心理,千万不要以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为非作歹,不要有丝毫侥幸心理。日常俗语中,“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纸里包不住火”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2)。贫穷自在,富贵多忧。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3)

    【注释】

    (1)知:通“智”。

    (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固:坚守,安守。滥:泛滥,这里指胡作非为。

    (3)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据说姜尚在未得志时,曾经在一条小溪边用直钩钓鱼,樵夫问他为什么用直钩钓鱼,他回答说:我是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这是一个民间传说,它所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做人要堂堂正正,不要为了达到目的而去委曲求全甚至不择手段。

    【简评】

    本段几则是围绕着人的生活态度而展开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在贫困与富贵之间做出取舍。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常常就在于面对人生贫困的境地,是否还能坚守正直,是否还能安于贫困。有人说,贫困是最好的试金石,这无疑是有道理的。正直的君子,必然会做到“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其他两则所描述的社会现象,也具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贼人并不一定比君子愚笨,他们非常聪慧,但仍然是小人。再如“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是对社会上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现象的批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注释】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就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虑:考虑,打算。

    【简评】

    人生的忧虑有许多种,或为国家,或为个人。这些忧虑,包括对未来不确定的忧心,也包括一片忠心不为人所知的痛苦。在作者看来,这些忧虑都是必要的。因为忧虑,才可能未雨绸缪,早作打算,把握好时机,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1)

    【注释】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语出《诗经·王风·黍离》,意思是了解我的,认为我内心忧愁;不了解我的,还以为我别有欲求。

    【简评】

    这一则表达的是一片衷心,不为人所知的痛苦。一片衷肠不为人知,反被人误解,这是最大的痛苦,也是难以言表的无奈。

    成事莫说(1),覆水难收(2)。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惧法朝朝乐(3),欺公日日忧(4)

    【注释】

    (1)成事莫说:语出《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凡是已经做成了的事情,再说也无益,不如不说;未做但已经成定局的事情,再劝也无益,就不必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责备也无益,就不必去责备。

    (2)覆水难收:语出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意思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3)惧法:害怕法律惩处。

    (4)欺公:欺骗国家,这里指各种违法的行为。

    【简评】

    本段主要是告诫人们如何明哲保身,其中有些思想是消极的,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在作者看来,生活中各种是非,都是因为自己逞强出头惹的麻烦,因此,人要学会忍气吞声,甚至主张向乌龟学习,做一个逆来顺受、明哲保身的人。这些思想是错误的,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作为公民,要积极参与各种事务,要敢于担当。当然,其中有些主张也不无道理,比如“成事莫说”,已经发生的事就不要再斤斤计较、喋喋不休地去说它了,要面向未来。再比如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这样并不是软弱与畏惧,而恰恰可以让我们不会因为违法而提心吊胆,每一天都坦荡、快乐地生活。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1)。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2)

    【注释】

    (1)草木一春:有版本做“草木一秋”,意思相同。指草木每年春天发芽,秋天就枯萎。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

    (2)休:休止,结束。

    【简评】

    中国古代有许多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箴言,本段的几则也分别从不同方面,强调人在少年、青年时代就要懂得珍惜生命,努力向学。人生是短暂的,不虚度人生,就要抓住人生最为宝贵的青少年时代,因为青春转瞬即逝。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习。无论是黑发,还是白翁,都不能浑浑噩噩地度过,所谓“人到中年万事休”的说法,过于悲观,是错误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1)

    【注释】

    (1)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语出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意思是人一生不超过一百岁,却常常为千年后的事发愁。表述了一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

    【简评】

    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家庭伦理,父母常常为子女劳碌奔波一生,甚至甘心为子女做牛做马,本段就是批评这种社会现象。作者认为,父母并不需要为子女的幸福负责,他们应该自我拼搏,通过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这在今天,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父母与子女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父母要豁达,不要为孩子过于操劳奔波;另一方面,子女也应该自立自强,不要过于依赖父母。家庭伦理更多地应该是一种亲情,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义务。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1)。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注释】

    (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出自唐人罗隐《自谴》诗,原文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略有差别。罗隐科举考试长期失意,自感前程渺茫,表达了一种悲愤无奈的心情。

    【简评】

    《增广贤文》中有许多主张是前后矛盾的,上文强调人要有远虑,这里又劝说人们要“明日愁来明日忧”,要学会及时行乐。这种矛盾,主要是因为本书是长期经过很多人整理选编而成的,不一致是正常的。其实,在不同的人生状态中,人自身也会有不同的情绪,所以,不论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明日愁来明日忧”,都能找到某种共鸣。然而“今朝有酒今朝醉”就能排遣人的忧愁吗?当然不能,“酒不解真愁”。必须指出,这里所流露出的人生无奈、及时行乐的思想是错误的,“事到头来不自由”,就是因为没有长远打算,自身不努力的结果。

    人平不语(1),水平不流。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有花方酌酒(2),无月不登楼。三杯通大道(3),一醉解千愁。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注释】

    (1)人平不语:人感到了公平就不会再表示不满了。有版本作“人贫不语”,从下文“水平不流”看,应作“人平不语”。

    (2)酌(zhuó):斟酒。

    (3)三杯通大道:出自唐人李白《月下独酌》:“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意思是喝酒三杯就能体会到超脱之道,饮酒一斗就完全合于自然之道。大道、自然,都是道家所推崇的人生效法自然的状态,是一种不羁于名利,完全自然的人生境界。

    【简评】

    中国古人非常擅长形象思维,喜欢用自然界的现象来阐释人生的一些道理,本段几则都是描述某种自然状态,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需要加以认真的体会。水的流动是因为高低不平有了落差,而人不平则鸣,认为不公平自然就会牢骚满腹。一群马有一匹突然不动了,其他的马就会犹豫不前,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许多时候人都会有从众心理,所以才会“一家有女百家求”。饮酒、赏月,需要情致雅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没有盛开的鲜花,没有朦胧的月色,登楼饮酒就少了一份雅致。花下饮酒赏月固然是人生乐事,但“一醉解千愁”绝非真能排遣忧愁,不过是一种自我麻醉而已,并不值得效仿。

    惜花须检点(1),爱月不梳头。大抵选他肌骨好(2),不擦红粉也风流。

    【注释】

    (1)检点:行为谨慎的样子。

    (2)肌骨:这里指女性的容颜。

    【简评】

    本段是描述女性清新自然的美,表达了对女性美的尊重和欣赏。花、月都是比喻女性的美貌,这种美无需红粉相助,是自然的肌肤体态之美。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留得五湖明月在(1),不愁无处下金钩。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注释】

    (1)五湖:所指不一,说法众多。根据《国语·越语》记载,范蠡乘轻舟隐于五湖,后来五湖就成为归隐的代指。

    【简评】

    本段几则都在讲一个人应该懂得进退,要学会保全自己。古代社会,人们之间地位不平等,社会关系常常是建立在知遇恩宠的基础之上,因此,一旦失去上级或君王的恩宠,那么就会失意,甚至有生命的危险。如何保全自己呢?作者认为应当未雨绸缪,在得意受恩宠之时就要及早抽身,早作打算。要懂得生命的珍贵,保全自己,不愁将来没有再次施展才华的机会。该离开就离开,不要留恋一时的荣华富贵,必须决绝果断。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1),退一步。

    【注释】

    (1)着:音zhāo,下棋时走一步棋子、武术中一个动作都可以称为着数。

    【简评】

    本段告诫人们要懂得谦让之道,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少说一句话,平息一时的愤怒,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得饶人处且饶人,懂得忍让,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大度,更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体现。

    三十不豪(1),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生不论魂(2),死不认尸。

    【注释】

    (1)豪:成为英豪。

    (2)魂:古人所认为的人死后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

    【简评】

    本段忠告人们要珍惜大好年华,不要待人生蹉跎,空有悔恨。道理浅白,语言直观,通俗易懂,读来令人警醒。至于“生不论魂,死不认尸”,今天已无法明确其具体含义。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1)

    【注释】

    (1)大限:死期。古人认为人的生命都是有定数的,称为“大限”,说某人大限已到就是死期到了。

    【简评】

    本段主要感慨人生无常,生命脆弱,也宣扬了一些看破红尘的悲观消极情绪。父母、夫妻无疑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然而即使是牢固的亲密情感,在作者看来也会有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人生就像同林鸟,终究会各自飞离。在感慨生命脆弱,人生无常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了一种消极、无奈、悲观的不良情绪。其实,人类生命的长短也许是固定的,但是人们之间真挚美好的情感是比生命更加珍贵的。懂得这一点,不仅不应该看破红尘,反而更应该珍惜生命,守护情感。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无横财不富(1),马无夜草不肥(2)。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3),只争来早与来迟(4)。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注释】

    (1)横财:意外侥幸的财物。

    (2)夜草:一作“野草”。

    (3)报:因果报应。

    (4)争:欠,差。

    【简评】

    本段主要讲善恶有报,意在劝人向善。是做善人还是恶人?为何这个世界善人不一定有好报呢?在叙述了“人善被人欺”、“人无横财不富”的不良社会现象之后,作者将所有向善的动力指向了上天,上天终究会奖赏行善者,惩罚作恶者,意在告诫大家要做一个善良的人。然而,依靠上天来奖励善人,惩罚恶人,终究是靠不住的,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社会机制,提升人民的道德素养,让更多的人拥有善良的品性。

    得宠思辱,安居虑危。念念有如临敌日(1),心心常似过桥时(2)

    【注释】

    (1)念念:连续不断的意念,常常想。

    (2)心心:与念念相同,时刻想。

    【简评】

    本段告诉人们要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安不忘危,一帆风顺时能戒骄忌躁,时刻保持警惕,如临大敌,小心翼翼,这是非常难得的。只有做到这样,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英雄行险道(1),富贵似花枝。人情莫道春光好(2),只怕秋来有冷时。

    【注释】

    (1)险道:艰险的道路。有人解释为古代出殡时开路的“险道神”,不可取。

    (2)人情:众人的心理或愿望。

    【简评】

    人们都想做英雄,但是又有谁知道英雄之路的艰辛危险。人们都想拥有富贵,却不知道富贵就像枝头的鲜花,很快就会落去。再美好的春色,秋天来临时,也会枯萎。作者以此来告诫我们,名与利,就像枝头的鲜花,美丽的春光一样,都是转瞬即逝,徒有其表。而在其美丽光鲜的表面之下,隐藏着的却是无尽的艰辛与危险。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1)

    【注释】

    (1)须:应当。

    【简评】

    本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谊的珍重。南朝的江淹曾经在《别赋》中感慨“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亲人好友之间的分离,常常令人伤感。临行之际,人们总是送了又送,然而送得再远,终究还是要分别。这句话也是对人们伤感之情一种委婉的劝慰,既然分离不可避免,那么不妨相互珍重,期待早日相聚。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简评】

    本则表达了人们对横行霸道者的愤怒与痛恨。人世间总有许多令人愤怒的坏人,他们横行霸道,不可一世。善良的人们,看上去好像无能为力,但是,我们不妨冷眼旁观,看看这些横行的“螃蟹”,究竟能横行多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简评】

    这里所反映的是一种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社会福祉与我们休戚与共。如果因为害怕、恐惧或自私自利,不敢与不良现象作斗争,不敢维护公众利益,那么社会的福祉就无法实现,最终也会损害到个人的利益。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抛弃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为人处世态度,做一个积极的社会利益参与者和维护者。

    假缎染就真红色(1),也被旁人说是非。

    【注释】

    (1)缎:一种厚而光滑的丝织品。

    【简评】

    假的就是假的,再能装扮,仍然会被人议论批评。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许人一物(1),千金不移(2)

    【注释】

    (1)许:许诺,答应。

    (2)移:改变。

    【简评】

    本则以直白通俗的语言教育人们,要行善不要作恶。人要坚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即使面临再大的诱惑也不能改变,这就是一诺千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诚信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这个道理。

    龙生龙子,虎生虎儿。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1)

    【注释】

    (1)平阳:平坦的地方。

    【简评】

    龙是中国人所崇拜的一种想象中的动物,伟大如龙,一旦失去施展才能的平台,连小小的虾米都敢欺负它,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呢?

    一举首登龙虎榜(1),十年身到凤凰池(2)。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注释】

    (1)举:科举,是中国古代一种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龙虎榜:科举考试录取的榜单上都是有名望的人,这样的榜单被称为龙虎榜。语出《新唐书·欧阳詹传》:“举进士,与韩愈、崔群、王涯、冯宿、庚承定联第,皆天下选,时称‘龙虎榜’。”意思是欧阳詹参加科举考试,与韩愈、崔群、王涯、冯宿、庚承定等同时考上了,这些人都是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当时人们称为“龙虎榜”。

    (2)凤凰池:中书省的代称。语出《晋书·荀勖传》:“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或有贺之者,勖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邪!’”荀勖长期在中书省,专门负责机要。后来升官了,调离中书省,人们祝贺他,荀勖说:“夺了我的凤凰池,你们还祝贺我啊?”后来“凤凰池”就成了中书省的代称。这里指非常显要的官职。

    【简评】

    这段的主题是劝人向学。读书本来是为了明理,但是在中国古代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形成了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金榜题名,名扬天下,就成为人们读书的最大动力。这里列举了科举考试成功后的种种名利:龙虎榜、凤凰池,一举成名,身居要职。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必须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承受种种人生的寂寞。然而与“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巨大诱惑相比,“十年寒窗无人问”也就不再痛苦。即使到了今天,生活中仍然有人用这些格言来劝人好好读书。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1)

    【注释】

    (1)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语出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意思是,作者到处都欠有酒债,之所以这么放纵饮酒,就在于活过七十岁的人自古就很少。表达了杜甫对人生不得志的一种愤激情绪。

    【简评】

    这则选自杜甫的《曲江》诗,联系该诗的创作背景和杜甫的生平,应该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政治失意的一种愤激之情。但在日常生活中,后半句常常被引用,变为对高寿不易的感慨,与杜甫诗中的原意已经相去甚远。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注释】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豚(tún),小猪。彘(zhì),猪。意思是对鸡猪狗的喂养,不要错过它们繁殖的时机。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饥饿了。

    【简评】

    本段所讲的都是如何持家。持家最为重要的是要会打算,有计划,要搞好生产,同时还需要节俭过日子。这里提到的第一点,是要做到“积谷防饥”,要做好平常的积蓄,以防备发生饥荒;第二点是养好各种家畜,这样可以确保数口之家不会挨饿;第三点,是要有节俭意识,就是要在有吃的时候多想想没有饭吃的日子,这样就自然不会浪费。这三点,即使在今天仍然非常有意义。

    时来风送滕王阁(1),运去雷轰荐福碑(2)

    【注释】

    (1)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因李元婴封为滕王,故称滕王阁。

    (2)荐福碑:江西鄱阳荐福寺的寺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简评】

    《增广贤文》有许多关于人命运的格言,本则就是其中之一。本则所说的是两个典故。前一句说的是,唐代王勃在去南昌时,得到了风神相助,路途虽远,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南昌,从而在滕王阁的聚会上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后一句说的是,宋代饶州有一个穷苦潦倒的书生,当时饶州做官的范仲淹想帮助他,就让他去临摹“荐福碑”,荐福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摹本非常值钱。可是就在当天晚上,雷电击毁了“荐福碑”。元代马致远据此创作了杂剧《半夜雷轰荐福碑》。这两个故事,意在说明时运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今天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一点,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不要夸大运气的因素。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官清书吏瘦(1),神灵庙祝肥(2)

    【注释】

    (1)书吏:各官署吏员的总称。古代官与吏是分开的,吏属于雇员,是衙门的具体办事人员,他们凭借着对公文、档案的垄断与控制,营私舞弊,成为一大弊政。

    (2)庙祝:寺庙中负责香火的人。

    【简评】

    世事洞明皆学问,这几则都是在讲生活中如何观察他人。学会察言观色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当然,其中对书吏、庙祝的描述,也是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评。

    息却雷霆之怒(1),罢却虎狼之威(2)。饶人算人之本(3),输人算人之机(4)。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5)

    【注释】

    (1)息却:平息除去。雷霆:震怒的状态。

    (2)罢却:停止,收起。

    (3)饶人:宽恕别人。算:算是,算作。人之本:做人的根本。

    (4)输人:输给别人,不争强好胜的意思。机:关键。

    (5)驷马:同驾一车的四匹马。

    【简评】

    本段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对待他人,怎样与他人相处。首先不要暴怒,不要盛气凌人,这样会拉远你和他人的距离。其次,要懂得宽恕他人,不争强好胜。第三,要做到言语谨慎,不要说他人的坏话,更不要恶语伤人,因为这种伤害往往是无法挽回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有一点要注意,“驷马难追”在这里指的是一个人要言语谨慎,这与我们平常的意思是不同的,今天我们通常指一个人要说话算话,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

    【注释】

    (1)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好的方面去学习,不好的方面,反观自己,加以改正。

    【简评】

    本段几则都是在告诫人们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生活中,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他们身上总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要善于学习别人,就必须做到能够倾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忠言逆耳,指出我缺点的人才是良师。“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对我们的教导,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但要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人很容易犯自以为是的毛病,很难做到反省自己。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1)

    【注释】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出自汉乐府诗《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努力,到了年老时只能白白地悲伤。

    【简评】

    本则劝诫人们要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好学。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简评】

    本则意在说明,天佑善人,每个人都要努力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莫饮卯时酒(1),昏昏醉到酉(2)。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注释】

    (1)卯:早上5点到7点。

    (2)酉:下午5点到7点。

    【简评】

    这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两则告诫:一是不要一大早就喝酒,这样会导致一天都做不了事情;二是不要在黄昏时候和妻子冲突,这样会导致一夜都孤独寂寞。这两则语言通俗,但却很有道理。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1),疏而不漏。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宁添一斗,莫添一口。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注释】

    (1)恢恢:宽阔广大的样子。

    【简评】

    本段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民谚和格言,富于生活气息,但又道理深刻。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1)。百世修来同船渡(2),千世修来共枕眠。

    【注释】

    (1)百世:指很长的时间。按照古人说法,一世等于三十年,这里的“百世”和下文的“千世”,并不是实指。

    (2)修来:有幸得到。

    【简评】

    夫妻是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也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因此,夫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古人看来,人世是轮回的,成为夫妻是百世修来的缘分,有什么理由不加以珍惜呢?人世轮回,前世姻缘,这些观念显然是迷信,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它们所传递的对夫妻关系与情感的珍重,却仍然有积极的意义。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简评】

    本段的主题是告诫人们要与人为善,不要去伤害他人。伤害他人,就像与敌人作战,虽然杀死一万个敌人,看样子取得了胜利,但是自己一方也要付出代价。伤害不仅是指肉体或外在的物质上的损失,言语也是锋利的凶器,也足以杀伤他人,这就是所谓的“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1),人无两度再少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注释】

    (1)犹:还能。

    【简评】

    本段两则从不同方面强调要珍惜时光,早作打算,做到未雨绸缪。

    将相胸前堪走马(1),公侯肚里好撑船。

    【注释】

    (1)堪:能够。

    【简评】

    这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谚语。它通过胸前走马、肚里撑船,形象地说明身居高位的王侯将相必须要有宽阔的胸怀,没有雅量,也就不配身居高位。类似的民谚还有“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同样的意思。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

    【注释】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能不能富贵全在于上天。

    【简评】

    富人之所以可以想得远,是因为他们不必为眼前的生计发愁。而穷困潦倒的人,因为生计根本无暇想得太远。做人很难,做一个被所有人称赞的人更难,这里以“赊去物件莫取钱”说明做一个好人的艰难。

    击石原有火(1),不击乃无烟。为学始知道(2),不学亦徒然。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注释】

    (1)石:燧石,俗称“火石”,中国古代常用一小块燧石和一把金属的“火镰”击打取火。

    (2)道:道理

    【简评】

    本段意在说明为学的重要性。火石可以点火,但仍需外力的撞击。和火石点火的道理一样,人也具有明理的潜能,然而如果不学习,同样也是枉然。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1)。贞妇爱色(2),纳之以礼。

    【注释】

    (1)道:道义。

    (2)贞妇:贞洁的女性。色:美貌。

    【简评】

    钱财与美貌,是世上许多人面临的诱惑。君子与贞妇,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同样面对这些诱惑。然而,他们坚守了原则:那就是“取之有道”与“纳之以礼”。也就是说,君子所获取的钱财,必须符合道义;贞女装扮的美貌,必须符合礼仪。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

    【简评】

    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报应观念,并用它来劝人向善,阻止恶行。比如在《周易》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报应观念,在今天看来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它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非常大的“劝善止恶”的作用,这一点也是不容否认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

    【注释】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语出《论语·为政》,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简评】

    本则意在说明守信的重要。守信是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信任是相互的,只有人人守信,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社会生活才能正常地运行、发展。正因为如此,孔子还说过“民无信不立”,也是强调“信”的重要性。

    一人道好(1),千人传实。

    【注释】

    (1)一人道好:有版本作“一人道虚”。

    【简评】

    本则准确地描绘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人们在传言面前往往选择轻信,有些事一传十,十传百,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1)

    【注释】

    (1)三老:古代掌管地方教化的乡官,多由地方有声誉、能服众的年长者担任。

    【简评】

    这一则是要求人们善于倾听有经验人的意见,遇事多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不仅是对老人的尊重,更是做好事情的重要前提。

    若争小可(1),便失大道。

    【注释】

    (1)小可:寻常,一般,这里指小是小非。

    【简评】

    本则告诫我们不要斤斤计较一些枝叶问题,不要纠缠于小是小非,否则就会有违我们的初衷,违背事物的规律。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简评】

    本则是让我们时刻警惕,做到未雨绸缪,从而避免或减少各种损害。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1)

    【注释】

    (1)蒿:一种草本植物。

    【简评】

    本段用禾苗稻谷与青蒿野草作对比,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热爱学习,努力学习。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简评】

    本则宣扬了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消极人生观,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一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应该做一个时刻保持清醒的人,不能做一个只顾眼前的近视者。

    因风吹火(1),用力不多。不因渔父引(2),怎得见波涛。

    【注释】

    (1)因:凭借。

    (2)渔父:一版本作“渔夫”,这里指有经验的打鱼者。

    【简评】

    本段意在说明,凭借外力的重要性。借助有利的条件,人们常常会事半功倍,火借风势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善于利用外力,并不是放弃自我的努力,毕竟所有的外力都不能取代自身的努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1)。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会使不在家豪富(2),风流不用着衣多。

    【注释】

    (1)从他:任他,随便他。

    (2)会使:善于用钱,懂得如何用钱。

    【简评】

    本段内容上并不连贯,但都是教导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及知人论世的箴言。世道艰难,人情冷暖,是《增广贤文》中反复感慨的主题。这里“无求到处人情好”、“识人多处是非多”、“只怕人情两面刀”都是在感慨人情的虚伪,做人的艰难。当然,时代不同了,作者对世态人情的一些感慨,在今天需要正确看待。应该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善良的,只要真诚相待就可以不必为人情世故而担心害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

    【注释】

    (1)梭:织布时往返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飞速流逝。

    【简评】

    射出后高速飞行的箭与织布时穿梭不停的梭子,是古人生活中最为直观的时间流逝的经验,因此,这里用它们来感慨时间飞逝,永不停息,提醒我们珍惜生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

    【注释】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简评】

    本则原意是告诉我们在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中,人和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其实,不仅仅是战争,其他事物也是如此,人自身的因素远比外在的其他因素更加重要。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简评】

    本则告诉我们,安乐的生活要比黄金更加值得珍惜。然而我们认为,人生不应当以安乐作为奋斗目标,应该赋予生命更加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世上万般皆下品(1),思量唯有读书高(2)。世间好语书说尽(3),天下名山僧占多。

    【注释】

    (1)下品:魏晋时期用“九品中正”来选拔官员,将“下上、下中、下下”三个等级称为下品,后泛指事物的最低等级。

    (2)思量:仔细想,考虑。

    (3)好语:好话,指有道理的话。

    【简评】

    本段意在强调书籍的价值,强调读书的重要。书籍是记载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这里用了非常通俗的语言来说明它的重要,生活中我们见到名山都被僧人道士用来修建庙宇道观,这就像有道理的话都在书中一样。书籍这么重要,那么读书自然就更加重要,与其他事情相比,读书是最为高贵的事业。在古代中国,读书与做官是相联系的,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因此,这是一种官本位思想,是等级社会的产物。但是,不管如何,强调读书的重要,无疑应该是正确的。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羊有跪乳之恩(1),鸦有反哺之义(2)

    【注释】

    (1)跪乳:跪着吃奶。

    (2)反哺:指动物反过来赡养父母。

    【简评】

    人做善事是最快乐的。孝养父母就是一种善行,是一种美德。生活中,我们看到羊羔吃奶时,都是下跪的姿态,乌鸦据说会喂食自己的母亲。在古人看来,羊羔和乌鸦都知道感恩父母,何况人呢?以此来劝人向善,孝敬父母,直白而令人感动。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隐恶扬善,执其两端(1)

    【注释】

    (1)隐恶扬善,执其两端:语出《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隐藏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出,避免过与不及的状态,而采取中庸之道。

    【简评】

    中庸之道是儒家最为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智慧。其要义就在于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一种适中的状态。“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就是一种中庸的状态。据说古代的圣王大舜,在治理国家时,善于征求各种意见,考察各种行为,面对这些意见和行为,他做到了“隐恶扬善”,避免过与不及,而用“适中”来推行各种政策。治国如此,为人修身、做事都应该做到“中庸”。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简评】

    妻子贤惠,子女孝顺,代表着家庭和睦。必须指出,本则所宣扬的妻贤子孝是古代父权社会的一种道德要求,将妻子子女置于家庭的从属地位,这无疑是不符合当下时代的,但是所倡导的夫妻和睦,子女孝顺,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既坠釜甑(1),反顾无益。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注释】

    (1)既坠釜甑:既,已经。坠,坠落。釜甑(zèng),古代用来做饭的炊具。意思是,釜甑已经掉地上(碎了),再看也于事无补。

    【简评】

    用打碎了的釜甑,泼洒出去的水,来劝诫人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再后悔、再自责都没有用了。一方面我们要小心警惕,避免犯错误;另一方面,已经发生的错误,已经做过的事情,悔之无益,关键是要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这才是我们的正确态度。

    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但有绿杨堪系马(1),处处有路透长安(2)

    【注释】

    (1)堪:能够。

    (2)透长安:“透”应作“通”,意思是通往长安。

    【简评】

    本段意在告诫我们,为人要知足,处事要豁达。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该知足就要知足,所以年老了要懂得放手,能偷闲就偷闲。天下处处道路都通往长安,骑马去长安,路上所需的不过是能够拴马的杨柳树而已,不需要那么多不必要的东西。

    见者易(1),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2)。用心计较般般错(3),退步思量事事难。

    【注释】

    (1)见:看上去。

    (2)等闲:平常。

    (3)般般:件件,每一件。

    【简评】

    “见者易,学者难”规劝我们不要眼高手低,有的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一旦亲力亲为,就会发现学会它真的很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则是指出我们经常犯的一种错误,人们总是不珍惜已经得到或拥有的东西,总是看得非常容易,非常一般,视为等闲之物,然而在失去之后却会追悔莫及。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1)。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注释】

    (1)养家:持家的方法。

    【简评】

    本段意在说明俭朴持家的道理。虽然每个家庭具体情况各异,但持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俭朴。俭朴立家的,就要做到持之以恒。从俭朴到奢华是非常容易的,然而,一旦变得奢华了,再俭朴就会很难了。因此,必须坚持俭朴持家,反对奢华、反对铺张浪费。

    知音说与知音听(1),不是知音莫与弹。

    【注释】

    (1)知音:据《列子·汤问》记载,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琴声。于是,“知音”也就成为知己朋友的代称。

    【简评】

    本则来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已经成为千古绝唱。这里也以此感慨人生知己难求,知音难遇。

    点石化为金(1),人心犹未足。信了肚(2),卖了屋。

    【注释】

    (1)点石:相传古代有用手指一点使石成金的一种法术。

    (2)信了肚:听信、顺从饮食之欲。

    【简评】

    点石成金,尚且不能满足人的贪欲,可见人的贪欲多么顽固!生活之中,即使是饮食的欲望,也足以导致人们卖掉居住的房子。点石成金,信肚卖屋,表达了节制欲望,制止贪欲的鲜明立场。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1)。他人碌碌(2),不涉你足。

    【注释】

    (1)涉:关涉。

    (2)碌碌:奔波而平庸的样子。

    【简评】

    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迷失了自己。作者告诉我们,其实不管他人做什么,与你都没有多大关系,一个人应当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坚守自己的理想不动摇,不要轻易被他人影响。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1)。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2)

    【注释】

    (1)千钟粟: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粟,俗称谷子。这里用来代指高官厚禄。

    (2)五行不是这题目:意思是你的五行里没有这样的运气。古代中国的命运理论认为,人的命运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互生、互克关系决定的,比如金可以克木,木可以克土,土可以克水,水又可以克火,火可以克金。这样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五行属性,判断他命运的好与坏。

    【简评】

    《增广贤文》有许多条都是宣扬命运论的,这说明古代中国,人们对命运的高度关注。命运理论,将人的命运归结为先天注定,归结为五行之气的相生相克,这样使得它拥有了一个精巧的技术体系。但不管如何精巧,都难以掩盖它宿命论的本质。我们今天阅读这些,不要受其蛊惑,更不可相信这些宿命的说法。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1)。与人不睦,劝人架屋(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注释】

    (1)养鹅:鹅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家禽,养鹅可以辟邪,因此,劝人养鹅是一种善意的举动。

    (2)架屋:架屋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建筑活动,会有许多吉祥的祈祷仪式,这里也被视为善意的行为。

    【简评】

    本段意在强调人们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矛盾,有了矛盾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去积极化解,用善意的举动来解决矛盾。养鹅架屋,是古代人们认为非常吉利的好事。与人不和睦了,还去劝说、帮助别人养鹅盖房子,这是一种美好的善行。做这种善行,不要问回报,只管做就可以了,相信善意终将会化解所有的矛盾。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简评】

    本段都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自然界的现象,来阐明一些道理。河流狭窄了,水流就会湍急,同样,人也会急中生智。在明知山上有虎的情况下,就不要再上山了,这不是胆怯,而是不要涉险。当然有时也会有人要“偏向虎山行”,因为事在人为,“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这些认知非常富于哲理,又直白易懂。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1)。点塔七层(2),不如暗处一灯。

    【注释】

    (1)经:佛经,意思是到了老年才开始读诵佛经。

    (2)点塔:佛教徒为了表示虔诚,在佛塔上点灯供奉。

    【简评】

    本段主要讲人要及早明理改错,不然会悔之晚矣。生活中有许多不好的习惯,有许多错误,我们必须提早加以纠正,不要等到最后时刻,临时拜佛是没有用的。因此,在佛塔上点再多的灯,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在黑暗处点燃一盏灯为别人照亮。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1)。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2)

    【注释】

    (1)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表面意思是留点方寸大的土地,让子孙耕种。实际意思是,要积德行善,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善心。

    (2)剔起佛前灯:将佛前的灯盏剔亮,这里的意思是信奉佛教。古代的灯多是燃油的,灯绳会出现灰节,需要经常剔除。

    【简评】

    本段是用佛教来劝人向善。宣称神灵无处不在,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欺瞒。又要求人不仅为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善良的心。应该说,宗教在劝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民众的影响也很大,这无疑是应该肯定的。当然,也要看到,劝善不是万能的,有时会导向一种纯粹的宗教行为,它让人们抛弃一切欲望,做一个“剔起佛前灯”的虔诚信徒,这就超过了劝人向善的要求,而变成一种宗教宣传。

    惺惺常不足(1),懵懵作公卿(2)。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注释】

    (1)惺惺:聪明机灵的意思。

    (2)懵(měng)懵:糊里糊涂。

    【简评】

    人要正视自己,也要会正视他人。不可自视太高,自视太高常常是对自己的无知,对他人的无知,以为自己有公卿之才。“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则是告诉我们优秀人才的重要,满天星斗,群星闪烁,看上去却不如一轮月色那么明亮。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简评】

    兄弟是基于血缘的一种人伦关系,本来应该互帮互助。但是在利益面前,有时兄弟之情荡然无存,像这样的兄弟还不如没有。因此,我们每个人做事,都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是否符合情理,千万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争个不休。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简评】

    本则用牡丹和枣花作对比,说明生活中有时候非常美丽的东西,常常徒有其表,百无一用,华而不实。而不起眼的东西却往往实用,能够给人带来好处。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1)

    【注释】

    (1)不明:不明事理的人。一版本作“欺小心不明”。

    【简评】

    本则宣扬一种错误的“人生智慧”。它的逻辑是,要欺负人就欺负老年人,而不要欺负少年人,老年人已经基本定型,而少年则前途无量,万万不可得罪。这是一种庸俗的人生智慧,必须予以批评。

    随分耕锄收地利(1),他时饱满谢苍天。

    【注释】

    (1)随分:分,本分,意思是做自己该做的,尽力去做。地利:指收成。

    【简评】

    古代的农业,靠天吃饭,丰收与否要看气候如何,干旱、洪涝、冰雪等各种自然现象都会影响收成。因此,人要尽力耕作,这是尽人事。然而,收成好了,不要忘记老天的功劳,风调雨顺也是丰收的重要原因。推而广之,所有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自己奋斗的结果,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帮助,因此,我们要以感恩之心看待自己的成功。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简评】

    本段意在告诉我们,忍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格。不能忍耐,小事情也会演变为大问题。学会忍耐是人生的一种必要技能。

    相论逞英雄(1),家计渐渐退。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一人有庆,兆民咸赖(2)

    【注释】

    (1)相论:相互攀比,争斗。

    (2)一人有庆,兆民咸赖:语出《孝经》,原作“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意思是,天子善良优秀,民众就可以获得长久的安宁。兆民:指广大民众。

    【简评】

    本段前两则都是关于家庭的。相互之间盲目攀比,争强好胜,往往会导致生计艰难,家庭衰败。而主妇是一个家庭兴衰的重要原因。这两点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家庭如此,国家也如此。对于国家而言,国君优秀且善良,那么老百姓就有了依靠,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在专制古代社会,君主有时确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简评】

    人可以从年龄上老去,但是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能让自己的内心也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慢慢变老。同样,人可以穷困,但是不可没有志气。要知道,人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像花朵一样不可能长期盛开,永不衰败。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简评】

    人所犯的罪恶,莫大于残害生命。本则所说的“杀人可恕”,并不是真的原谅宽恕杀人的恶行,而是以退为进,意思是不管你有多少借口和理由,杀人这件事在情理上都令人难以容忍。

    乍富不知新受用(1),乍贫难改旧家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2)。屋漏更遭连年雨(3),行船又遇打头风。笋因落箨方成竹(4),鱼为奔波始化龙。

    【注释】

    (1)乍:刚刚。受用:享受。

    (2)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语出《后汉书·孔融传》,孔融任太中大夫,“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是孔融在升官后,对宾客盈门的一种感慨。

    (3)连年雨:一作“连夜雨”,形容阴雨连绵。

    (4)箨(tuò):笋壳。

    【简评】

    《增广贤文》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生活许多方面,有的是对世道人情的描述,有的是对自然知识的总结,但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知人论世展开的。这几则也是如此,有描述穷富生活方式的适应过程,有描述“客常满,酒不空”的人生得意的状况,也有描述人生际遇的造化弄人,“屋漏更遭连年雨”,还有描述笋壳剥落而成竹的自然现象,但竹笋剥落已被赋予了特殊含义,那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无不令人深思。

    记得少年骑竹马(1),看看又是白头翁。

    【注释】

    (1)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常用来回忆童年的美好生活。

    【简评】

    本则表述的是对人生易老的感慨。选取了两个鲜明的形象作对比,儿时的竹马,老年的白发,能呈现在同一场景之中,人生蹉跎,不言而喻。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简评】

    本则探讨了礼义和盗贼产生的社会原因,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贫穷富有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并不一定必然如此。

    天上众星皆拱北(1),世间无水不朝东。

    【注释】

    (1)拱北: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像是在拱卫北极星,故称拱北。

    【简评】

    古人认为天上星星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北极,而中国大陆主要地貌是西高东低,所以似乎所有的水都向东流。古人认知的能力有限,应该说这两个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但他们却以之来阐释某种人间秩序的合理性,特别是论述统治者的唯一性和合法性,这是今天我们阅读时必须正确看待的。

    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简评】

    本则是对君子、达人人生境界的一种描述,不论是安于平淡的生活还是知道命运的局限,背后的实质都是对命运的认同和屈服,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命运的认知态度。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简评】

    本段几则都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格言,非常有道理,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即使到了今天仍然具有意义。

    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1)。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

    【注释】

    (1)琴瑟、笙簧:都是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夫妻情感的和谐。

    【简评】

    本段强调的是夫妻和睦的重要性。夫妻和谐固然重要,但是古人认为有儿子同样重要,没有儿子就没有继承,没有新的劳动力,家庭就会逐渐贫穷,这在农业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作者流露出了强烈的重男轻女思想,是需要加以批判的。

    善必寿老(1),恶必早亡。

    【注释】

    (1)老:有的版本作“考”,意思相同,

    【简评】

    本则是劝人向善的,孔子也说过“仁者寿”,大概也是同样的意思。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简评】

    本则告诫我们要懂得节制,不论是美食还是快乐高兴的情绪,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饱含哲理,发人深思。

    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争他一脚豚(1),反失一肘羊(2)

    【注释】

    (1)一脚豚:豚的一脚。豚,小猪。

    (2)一肘羊:羊的一个肘子。

    【简评】

    本段意在强调人要安守本分,与世无争。在作者看来,不论是富贵的人,还是贫穷的人都要安守本分。安守本分,就是要做到不要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图画中的波浪,绣出的鲜花,都不是真实的,不可当真。安守本分,还要做到不与人争,不要贪图一时之利,这样会得不偿失。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1)

    【注释】

    (1)麝:麝獐,俗称香獐,雄性麝獐能分泌麝香。

    【简评】

    龙是中国古人想象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它乘风云而行,潜于深渊之中。因此,它所乘的云会沾上水汽,是湿的。雄性麝獐可以分泌香味,会让它所经过的草木都沾染上。作者用龙和麝獐来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事物只要发生就会留下踪迹和影响。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1)

    【注释】

    (1)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语出《论语·季氏》,意思是看见善的,怕自己赶不上;看见邪恶,如同把手伸进开水中。

    【简评】

    本段主要讲人要懂得严以律己,明辨善恶。生活中,许多人常常说起别人的缺点时,唯恐不尽,而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而不见。这在作者看来是不对的,一个人应该时刻反思自己,见到好的就要努力去追求,见到恶的,就要尽量避免。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简评】

    生活中,有时候物质财富的匮乏,的确会让人感到英雄气短。然而,这种联系并不是必然的,真正志存高远的人是不会介意这些的。我们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但也必须明白一点,帮助是有条件的,比如贫穷时不要指望有人会送上钱财,这并不代表人情冷漠,而是你的预期超出了人之常情。反过来,生病时,会有人告诉你治病的药方,给你提供帮助。这就是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救急不救贫”的道理。

    触来莫与说(1),事过心清凉。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注释】

    (1)触:抵触,触犯。

    【简评】

    本段意在告诫我们,遇到不平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气头上争辩。其实很多时候,事情过去了,心情自然就清凉了,怒火自然就会熄灭。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不妨看看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有什么郁闷与怒火不能排遣呢?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1),为酒所伤。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2),或有侯王。无限朱门生饿殍(3),几多白屋出公卿。

    【注释】

    (1)济济之士:很多有才能的人。

    (2)茅茨(cí):指茅草盖的房屋。

    (3)朱门:红色的大门,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往往漆成红色,朱门用来指豪富之家。饿殍(piǎo):饿死的人。

    【简评】

    本段内容告诉我们,凡事不可从表面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不能凭借外貌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清清的水,为泥土所阻挡,就会变得浑浊;蒿草中也会盛开兰花;富豪之家也会有人饿死;平头百姓之家也会走出公卿。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同时也是一种激励,处于困境要看到希望。

    醉后乾坤大(1),壶中日月长(2)。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忙。

    【注释】

    (1)乾坤:天地。

    (2)壶中日月:典故出自《云笈七签》,说有一位学道之人张申,他随身带着一个壶,壶中能够变化出天地日月,就像人世间一样。因此,人们称张申为“壶公”。后来就用“壶中日月”形容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简评】

    本段表达了万事注定,及时行乐的思想。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生活态度,人生固然会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但不可因此消极,更不可认为一切早已注定。靠喝醉酒,麻木自己,是无助于改变人生的不良状态的,人还是应该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千里送毫毛(1),礼轻仁义重。

    【注释】

    (1)毫毛:有版本作鹅毛,指极其轻微的礼物。

    【简评】

    这是大家生活中经常说的一句俗语,告诉我们与人相处之时,不应该介意礼物的轻重,而要注重那份宝贵的情谊。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1)

    【注释】

    (1)驹:少壮的马。

    【简评】

    本段是对人生短暂、时光难再及命运无常的感慨。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光阴流逝,难以追回,而人生的未来又黑暗不清,这些足以让人感慨人生的无常。但是,这也可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短暂,时间宝贵,进而珍惜人生,多做有益的事。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简评】

    本段以通俗形象的语言,告诉人们,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人所能享受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过多的拥有并不是幸福。同样,有那么多的书籍,我们也要掌握要义,最为重要的就是懂得孝义之道。孝义,是古代社会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时代变化了,孝义的内涵已经不同了。但是,明理,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仍然是我们读书的第一要务。

    一字入公门(1),九牛拖不出。衙门八字开(2),有理无钱莫进来。

    【注释】

    (1)一字:只有一个字的状纸。公门:衙门,官吏的办公场所,古代各级官员也负责诉讼案件的审理,因此,入公门或衙门也可指打官司。

    (2)八字开:古代衙门的大门形状像“八字”一样。

    【简评】

    在古代社会,司法黑暗,这段话形象地反映出老百姓对打官司的恐惧,及对司法黑暗、腐败的严重不满。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简评】

    本段讲的是居家生计的道理,强调节俭、积累的重要。财富是需要积累的,这种积累既需要增加收入,也需要节俭持家,善于算计。同样,要想让家中有做官的人,就必须培养人才,家中没有人才,就不要指望会有做官的人。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简评】

    本段宣扬的仍是一种宿命论,还是在强调万事都已命中注定。个人不管是急行,还是慢行,前程的路都是固定的,无法改变。这种强烈的宿命思想,多次出现在《增广贤文》中,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甚速。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简评】

    本段是以报应的观念来劝诫人们做好事。报应的思想观念,今天看来是一种迷信,但是也不可否认它在劝人向善方面的积极作用。当然,善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自律,依靠外力,终究是靠不住的。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简评】

    在这个世界,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许多事情,嘴上说说,不如自己亲自去做一次,我们经常说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意思。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简评】

    对于国家来说,军事和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军力强盛,就要懂得练兵在平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而要不拘一格培养、发现和使用人才,就必须使得政治清明。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过于富有,孩子就会娇生惯养,也就谈不上人才的培养。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简评】

    生活中要慎言,千万不可恶语伤人。恶语伤人导致的仇恨和伤痛,远远超过刀剑造成的伤害。很多人会抱怨人世间不公道,但是人们在岁月流逝的面前是公平的,谁也不能逃脱岁月的流逝。应该说这些人生的体悟,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1)

    【注释】

    (1)及第:科举考试考中。

    【简评】

    物质有时让人自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会自我认为比较出众,而没钱的人,常常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其实,外在的物质并不是原因,关键在于能否拥有一颗自信的心。为官及及第要力争上游,固然是功利主义的观念,但却可以鼓励人奋勇前进,我们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简评】

    本段所选的都是些生活中的谚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如强调做事要早作打算,不要临时才去努力,用“急时抱佛脚”来形容,就非常生动、通俗而又贴切。其他各条也都是如此,这充分显示了《增广贤文》的通俗性、普及性。

    奉劝君子,各宜守己。只此程式(1),万无一失。

    【注释】

    (1)程式:指《增广贤文》提出的各种准则。

    【简评】

    本段为结语,对读者提出了美好的希望。《增广贤文》从内容上看,像一位长者,一位智者,娓娓而谈,用通俗、活泼、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传递人生的智慧,有许多处世的箴言,令我们受益匪浅。因此,作者在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位读者都能按此程式行事,那样我们的人生就会因此而充实,因此而减少许多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