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 学

第一节 经学总述

三代之时,只有《六经》。《六经》者,一曰《易经》,二曰《书经》,三曰《诗经》,四曰《礼经》,(即今《仪礼》。)五曰《乐经》,六曰《春秋经》,(次序依《汉书·艺文志》。)故《礼记·经解篇》引孔子之言,以《诗》、《书》、《礼》、《乐》、《春秋》、《易》为《六经》。若《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咸为记《春秋》之书。《周礼》原名《周官经》,《礼记》原名《小戴礼》,皆与《礼经》相辅之书。《论语》、《孝经》虽为孔门绪言,亦与《六经》有别。至《尔雅》列小学之门,《孟子》为儒家之一,《中庸》、《大学》咸附《小戴礼》之中,更不得目之为经。西汉之时,或称《六经》,或称六艺。(见《史记·孔子世家赞》及《滑稽列传序》。)其后《乐经》失传,始以《孝经》、《论语》配五经,称为“七经”。(见《后汉书·赵典传》注。)至于唐代,则《春秋》、《礼经》咸析为三,(《春秋》分为《公》、《谷》、《左氏》三经,而《礼》之外并以《周礼》、《礼记》为经,且误以《礼记》一书为本经。)立“三传”、“三礼”之名,合《易》、《书》、《诗》为“九经”。(唐开成石经则合《论语》、《孝经》、《尔雅》并为经书,而《经典释文》则《春秋》仅为一经,加以《论语》、《孝经》为九经,兹用顾亭林之说。)北宋之初,于《论语》、《孝经》而外,兼崇《尔雅》、《孟子》二书,而十三经之名,遂一定而不可复易矣。及程朱表彰《学》、《庸》,亦若十三经之外复益二经,流俗相沿习焉。不察以传为经,(如《左氏》、《公羊》、《谷梁》是也。)以记为经,(如《小戴礼》是也。)以群书为经,(如《周官经》、《论语》、《孝经》是也。)以释经之书为经,(如《尔雅》是也。)此则不知正名之故也。(参用龚自珍《六经正名说》。)

第二节 经字之定义

《六经》之名,始于三代,而经字之义,解释家各自不同。班固《白虎通》训经为“常”,以“五常”配五经。刘熙《释名》训经为“径”,以经为常典,尤径路无所不通。案:《白虎通》、《释名》之说,皆经字引申之义。惟许氏《说文》经字下云:“织也,从系,巠声。”盖经字之义,取象治丝,纵丝为经,衡丝为纬,(故地学家以纵线为经线,而以衡线为纬线也。)引申之,则为组织之义。上古之时,字训为饰,又学术授受多凭口耳之流传,《六经》为上古之书,故经书之文奇偶相生,声韵相协,以便记诵。而藻绘成章,有参伍错综之观。古人见经文多文言也,于是假治丝之义而锡以《六经》之名。(如《易》有《文言》,而六爻之中亦多韵语,故爻字取义于交互。《尚书》亦多偶语韵文,《诗》备入乐之用,故声成文谓之音。《孟子》亦曰不以文害辞。又《孟子》引孔子之言曰:“《春秋》其文则史。”而《礼记·礼器》篇亦曰:“《礼》有本、有文。”是《六经》之中无一非成文之书。)即群书之用文言者,亦称之为经,以与鄙词示异。(如《孝经》、《道德经》、《离骚经》之类是也。皆取藻绘成文之义。又《吴语》云:“挟经秉枹。”注云:“兵书也。”是兵书之杂用文言者,亦可称之为经也。)后世以降,以《六经》为先王之旧典也,乃训经为法。又以《六经》为尽人所共习也,乃训经为常。(《广雅·释诂》云:“经,常也。”《孟子·尽心下》云:“君子反经而已矣。”注亦云:“经,常也,犹常道也。”)此皆经字后起之义也。(若《白虎通》以五常配五经,则舍《春秋》而不言。刘熙训经为径,径为直捷之义,与文饰之义相反。)不明经字之本训,安知《六经》为古代文章之祖哉!

第三节 古代之《六经》

《六经》起原甚古。自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以类物情,后圣有作,递有所增,合为六十四卦。(虞翻以为伏羲作,郑玄以为神农作,今并存其说。)而施政布令,备物利用,咸以卦象为折衷。夏《易》名《连山》,商《易》名《归藏》,今皆失传,是为《易经》之始。上古之君,左史记言,右史记动,言为《尚书》,动为《春秋》,(《礼记》郑注。)故唐、虞、夏、殷咸有《尚书》,而古代史书复有三坟、五典,(见《左传·昭十二年》。)是为《书经》、《春秋》之始。谣谚之兴,始于太古,(见杨慎所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虞、夏以降,咸有采诗之官,(夏有遒人,见《尚书》及《左传》。商有太师,见《礼记·王制》。)采之民间,陈于天子,以观民风,(《王制》。)是为《诗经》之始。乐舞始于葛天,(《吕氏春秋·古乐》篇。)而伏羲、神农咸有乐名。至黄帝时,发明六律五音之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而帝王易姓受命,咸作乐以示功成,(用《乐纬》及《乐记》说。)故音乐之技代有兴作,是为《乐经》之始。上古时,社会蒙昧,圣王既作,本习俗以定礼文,故唐虞之时以天地人为“三礼”,(见《虞书》注。)以吉、凶、军、宾、嘉为“五礼”,(同上。)降及夏、殷,咸有损益,是为《礼经》之始。由是言之,上古时代之学术,奚能越《六经》之范围哉!特上古之《六经》淆乱无序,未能荟萃成编,此古代之《六经》所由,殊于周代之《六经》也。

第四节 西周之《六经》

西周之时,尊崇《六经》。自文王治《易》作彖文爻词,(用郑玄及惠栋说。)周公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复损益前制,制为冠昏、丧祭、朝聘、射乡之礼,(即今《仪礼》。)而alt轩陈诗(《雅》、《颂》、《南》、《豳》皆出于周公。)观风。史官记言、记动,仍仿古代圣王之制。故《易经》掌于太卜,(以《易经》可备卜筮之用也。)《书经》、《春秋》掌于太史、外史,《诗经》掌于太师,《礼经》掌于宗伯,《乐经》掌于大司乐。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用章学诚《校雠通义》说。)而《礼》、《乐》、《诗》、《书》复备学校教民之用,(《礼记·王制》篇云:“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诸侯各邦亦奉《六经》为典臬。因职官不备,或以史官兼掌之,诚以成周一代之史,悉范围于《六经》之中也。(用龚定庵《古史钩沈论》说,兼用王守仁说。)又周公之时,作《周官经》以明六官之职守。(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时,宋儒亦多疑之。惟汉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今从刘、郑二家之说。)又作《尔雅·释诂》一篇,(张揖《上广雅表》。)明古今言语之异同,(用郝懿行《尔雅正义》说。)以备外史达书名之用,(见《周礼》外史职,又大行人职亦同。)故周公者集周代学术之大成者也。(用魏源《学校应增祀先圣周公议》说。)《六经》皆周公旧典,(用章学诚《校雠通义》说。)足证孔子以前久有《六经》矣。故周末诸子,若管子、墨子咸见《六经》。(墨子称《诗》、《书》、《春秋》多太史中秘书,管子亦言“泽其四经”,注云:“《诗》、《书》、《礼》、《乐》也。”是道家、墨家咸见周室之《六经》矣。)盖周室未修之《六经》,固与孔子已修之《六经》不同也。(《公羊传》言未修之《春秋》,则《春秋》以外之五经,亦咸有未修之旧本矣。惟后世失其传耳。)

第五节 孔子定《六经》

东周之时,治《六经》者,非仅孔子一家。(见前一课。)若孔子《六经》之学,则大抵得之史官。《周易》、《春秋》得之鲁史,(观《左传·昭二年》,知《易》与《春秋》皆掌于鲁太史。)《诗》篇得之远祖正考父,(《商颂·小序》。正考父为孔子之祖,则孔氏必世传《诗》学。)复问礼老聃,问乐苌弘,(《礼记》及《史记》。)观百二国宝书于周史,(杜预《春秋左传集解·自序》。)故以《六经》奸七十二君。(《庄子·天运》篇,)及所如辄阻,乃退居鲁国作《十翼》,(郑玄以《十翼》为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下《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以赞《周易》。叙列《尚书》,定为百篇。删殷、周之《诗》,定为三百一十篇。(以上用《史记·孔子世家》说。)复返鲁正乐,播以弦歌,(同上。)使《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又观三代损益之礼,从周礼而黜夏、殷。(本《论语》、《中庸》注及《史记·孔子世家》。)及西狩获麟,乃编列鲁国十二公之行事作为《春秋》。(《史记·孔子世家》。)而周室未修之《六经》,易为孔门编订之《六经》。盖《六经》之中,或为讲义,或为课本。《易经》者,哲理之讲义也。《诗经》者,唱歌之课本也。《书经》者,国文之课本也。(兼政治学。)《春秋》者,本国近世史之课本也。《礼经》者,修身之课本也。《乐经》者,唱歌课本以及体操之模范也。又孔子教人以雅言为主,(《论语》。)故用《尔雅》以辨言。(《大戴礼·小辨》篇。)则《尔雅》者,又即孔门之文典也。此孔子所由言述而不作(《论语》。)与。(特孔门之授《六经》,以《诗》、《书》、《礼》、《乐》为寻常学科,以《易》、《春秋》为特别学科,故性与天道,弟子多不得而闻,试观《汉书》眭弘等《传赞》,则性即《易经》,天道即《春秋》也。)

第六节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孔子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故曾子作《孝经》以记孔子论孝之言。(《六艺论》虽言《孝经》为孔子所作,然《史记·孔子世家》则言《孝经》为曾子所记。)子夏诸人复荟集孔子绪言纂为《论语》,(《六艺论》。)而《六经》之学亦各有专书。《易经》由孔子授商瞿,(唐代以来有伪《子夏传》,后儒遂疑子夏传《易》,不知此实商瞿之误,因子夏名商,故误商瞿之商为子夏也。)再传而为子弓,复三传而为田何。(《史记》。)《书经》之学,虽由孔子授漆雕开,然师说无传。惟孔氏世传其书,九传而至孔鲋。(《孔丛子》。)《诗经》之学,由孔子授子夏,六传而至荀卿,荀卿授《诗》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以《诗经》授毛亨,为《毛诗》之祖。(《经典释文序录》。)《春秋》之学,自左丘明作《传》,六传而至荀卿,复由荀卿授张苍,是为左氏学之祖。(刘向《别录》。)《公》、《谷》二传,咸为子夏所传。一由子夏传公羊高,公羊氏世传其学;五传而至胡母生,是为公羊学之祖。(戴宏《序》。)一由子夏授谷梁赤,(《风俗通》)一传而为荀卿,复由荀卿授申公,(杨疏。)是为谷梁学之祖。是子夏、荀卿者集《六经》学术之大成者也。(用汪中《荀卿子通论》及陈玉树《卜子年谱序》说。)两汉诸儒殆皆守子夏、荀卿之学派者与。

附录

孔子传经表(从孔子弟子起至汉初止)

alt

第七节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礼》、《乐》二经,孔门传其学者,尤不乏其人。如子夏、子贡皆深于《乐》,(《礼记·乐记》篇。)曾子、子游、孺悲皆深于《礼》。(见《礼记·檀弓》、《杂记》诸篇。)六国之时,传《礼经》者,复有公孙尼子、王史氏诸人。(本《汉书·艺文志》。)而孔门弟子复为《礼经》作记,(如子夏作《丧服记》是。)又杂采古代记礼之书以及孔子论礼之言,依类排例,荟萃成书。(即今《大戴礼》、《小戴礼》是。)而子思作《中庸》,七十子之徒作《大学》,(用汪中说。)咸附列其中。惟当世学者溺于墨子“非乐”之言,致战国之时,治《乐经》者遂鲜,此《礼》、《乐》二经兴废之大略也。又子夏之徒赓续《尔雅》,(张揖《上广雅表》。)以释六艺之言。(郑玄《驳五经异义》。)邹人孟轲,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荀孟列传》。)通《五经》之学,尤长于《诗》、《书》,(赵岐《孟子章句题词》。)作《孟子》七篇,列于儒家之一,(《汉书·艺文志》。)大抵皆孔门之绪言也。故邹、鲁之民,咸身习《六经》之文,彬彬向学,迄于周末弗衰。(用《史记·儒林列传叙文》之说。)自鲁置博士,(《史记·公仪休传》。)始以《六经》为官学。魏文侯受业子夏,复为博士置弟子,(《汉书·贾山传》。)已开秦制之先。(秦立博士。)惟秦代之时,禁民间私习《六经》,故焚书坑儒舍《易》而外,(惟《易经》未毁。)咸出于灰烬屋壁之中,(用《史记·儒林传》、《汉书·艺文志》说。)此则《六经》之大厄也。(秦皇虽焚《六经》,然特禁民间之私学耳,未尝不以《六经》为官学也。命民以吏为师,吏即博士,所学者即《六经》之类也。如叔孙通为博士,明于《礼》、《乐》;张苍为秦柱下史,明于《左氏春秋》。是秦代有职之官,固未曾禁其习《六经》也。)可不叹哉!

第八节 尊崇《六经》之原因

《六经》本先王之旧典,特孔子另有编订之本耳。周末诸子,虽治《六经》,然咸无定本。致后世之儒,只见孔子编订之《六经》;而周室《六经》之旧本,咸失其传。班固作《艺文志》,以《六经》为“六艺”,列于诸子之前,诚以《六经》为古籍,非儒家所得私。然又列《论语》、《孝经》于六艺之末,由是孔门自著之书,始与《六经》并崇。盖因尊孔子而并崇《六经》,(因孔子编订之故。)非因尊《六经》而始崇孔子也。且后世尊崇《六经》,亦自有故。盖后儒治经学,咸随世俗之好尚为转移。西汉侈言灾异,则说经者亦著灾异之书。东汉崇尚谶纬,则说经者亦杂谶纬之说。(著灾异之书如董仲舒著《繁露》,)刘向著《洪范五行传》,(以及眭、孟、京房、李寻是也。杂纬书之说者,如何休以西狩获麟为汉室受命之符,及郑玄、宋均等注纬书,皆是也。)推之魏晋尚清谈,则注经者杂引玄言。(如王弼、韩康伯注《周易》,何晏解《论语》是也。)宋明尚道学,则注经者空言义理。(如程子注《易》,朱子注《易》、注《学》、《庸》、《论》、《孟》,杨时注《中庸》是也。)盖治经之儒,各随一代之好尚,故历代之君民咸便之,而《六经》之书遂炳若日星,为一国人民所共习矣。夫三代以前,书缺有间,惟《六经》之书确为三代之古籍,典章风俗即此可窥。即《论》、《孟》各书,亦可窥儒家学术之大略,则尊崇经学亦固其宜。惟后儒误以《六经》为孔子之私书,不知《六经》为先王之旧籍,并不知孔门自著之书实与《六经》有别,此则疏于考古之弊也。

第九节 两汉《易》学之传授

秦政焚经,以《易》为卜筮之书,传者不绝。汉兴以来,田何传商翟之《易》,以授王同、丁宽、周王孙,而杨何诸人受业王同,复由杨何授司马谈、京房。(别一京房也。)丁宽治《田氏易》,复从周王孙问古义,以授砀人田王孙,复由田王孙授孟喜、施雠,由是《易经》有施孟之学。梁丘贺本从京房受《易》,后更事田王孙,参合丁宽、王同之说,由是《易经》有梁丘之学。京房(别一京房。)受《易》焦延寿,延寿之学,亦出孟喜,说《易》长于灾异,由是《易经》有京氏之学。当西汉时,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咸立学官,此《易》学之今文也,咸为齐学之别派。而民间所私传者,复有费氏《易》、高氏《易》。费氏《易》出于费直,为章句四卷,以《彖》、《象》、《系辞》、《文言》说上下经,字皆古文。及刘向校书以诸家皆祖田何,惟京氏为异,惟费氏经与古文同。当东汉时,陈元、马融、荀爽并传费氏《易》,郑玄亦由京《易》习费《易》,咸作《易注》,此殆《易》学之古文与。高氏《易》出于高相,与费直同时,源渊出于丁宽,盖亦齐学之别派也。又东汉之时,虞光世传《孟氏易》,五传而至虞翻,由是《易经》有虞氏之注,亦为西汉《易》学之支流。(以上用《汉书·儒林传》、《汉书·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及各列传,并《经典释文》及江藩《汉学师承记》。)此汉代《易经》传授之大略也。(别有韩氏《易》始于韩婴,白氏《易》始于白子支,咸未能自成其学,故弗录。虞翻注为汉学,故列入此课中。)

第十节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秦政焚经,唯济南伏生传《尚书》。伏生传晁错、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兒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传其业至于曾孙欧阳高,是谓《尚书》欧阳氏之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于张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是为《尚书》大夏侯之学。胜授从子建,又别为小夏侯之学。西汉之世,三家咸立于学官。然所传之书,仅二十八篇,是为今文《尚书》,乃《尚书》中之齐学也。东汉之世,欧阳氏世为帝师,故欧阳氏之学于东京为最盛。孔安国本从伏生授《书》,复得孔壁所藏古文十六篇,以授胶东庸生,五传而至桑钦,而刘歆亦崇信其书。及东汉时,贾逵、孔僖世传古文之学。尹咸、周防、周磐、杨伦、张楷、孙期亦习古文,是为古文《尚书》,乃《尚书》中之鲁学也。特古文十六篇绝无师说,(马融说。)故传其学者咸无注释,非晋梅颐所称之孔氏古文也。又有扶风杜林得西州漆书古文,亦非伪书,以授卫弘、徐巡,而马融亦传其学。郑玄受《书》张恭祖,传古文《尚书》,既又游马融之门,兼通杜林《漆书》。马传郑注皆以《漆书》解今文二十八篇。(非为古文十六篇作注。)此汉代《书经》传授之大略也。(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及各列传、《经典释文》、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王鸣盛《尚书后案》、江声《尚书古今文集注音疏》及《汉学师承记》。又案:近世魏源诸人以杜林《漆书》为伪,并疑及马传郑注说,未可从,故不用其说。)

第十一节 两汉《诗》学之传授

西汉之初,《诗》有齐、鲁、韩、毛四家。自浮丘伯受业荀卿,而申培、白生、穆生、楚元王咸受业浮丘伯,号为《鲁诗》。复由申培授江公、许生、孔安国,而韦贤受业江公,传子元成,王式受业许生,以传张长安、薛广德。长安之学,再传而为许晏、王扶。广德之学,一传而为龚舍。又刘向、(《列女传》亦多《鲁诗》说。)卓茂、包咸、李峻咸治《鲁诗》。是为《鲁诗》之学。自齐人辕固以《诗》教授作为《诗传》,号曰《齐诗》。固授夏侯始昌,始昌传后苍,苍传翼奉、萧望之、匡衡,师丹、满昌、匡伯,咸传匡衡之学。张邯、皮容、马援复传满昌之学,徒众尤盛。而景鸾、伏湛、伏恭、陈纪诸人咸治《齐诗》。是为《齐诗》之学。自燕人韩婴作《诗》内外传数万言,号为《韩诗》。贲生及赵子受之,赵传蔡谊,谊传食子公、王吉。子公传栗丰,丰传张就;吉传长孙顺,顺传发福。而薛汉、杜抚、张恭祖、侯包并治《韩诗》,薛氏兼作《韩诗章句》,是谓《韩诗》之学。西汉之时,三家咸立学官。自河间毛亨受《诗》荀卿,以传毛苌,号为《毛诗》。苌授贯长卿,四传而为谢曼卿,曼卿授卫弘、贾徽。而郑众、贾逵、马融、郑玄咸治《毛诗》,马融作传,郑玄复为毛公《诗传》作笺,或杂采三家之说。是为《毛诗》之学。(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及各列传,并《经典释文》、《汉学师承记》、陈奂《诗疏序》。此汉代《诗经》传授之大略也。)

第十二节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西汉之初,传《春秋》者,有《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五家。《邹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惟贾谊受《左氏》学于张苍,世传其学至于贾嘉,(谊之孙。)嘉传贯公,而贯公之子长卿能修其学,以传张敞、张禹,禹传尹更始,更始传胡常、翟方进及子尹咸,常传贾护,方进传刘歆,歆又从尹咸受业,以其学授贾徽,徽子逵修其学,作《左氏解诂》。又陈钦受业尹咸,传至子元,元作《左氏同异》,以授延笃。又郑兴亦受业刘歆,传至子众,众作《左氏条例章句》。而马融、颍容皆为《左氏》学。郑玄初治《公羊》,后治《左氏》,以所注授服虔,虔作《左氏章句》,而《左氏》之说大行。是为《左氏》之学。自胡母生治《公羊》,与董仲舒同师,仲舒传褚大、嬴公、吕步舒,赢公授孟卿及眭弘,弘授严彭祖、颜安乐,由是有《严氏春秋》,复有《颜氏春秋》,两家并立于学官。后汉何休墨守《公羊》之谊,复依胡母生条例作《公羊解诂》。是为《公羊》之学。自江公受《谷梁》于申公,以授荣广、浩星公,而蔡兴公受业荣广,复更事浩星公,以授尹更始,更始作《章句》十五卷,以授翟方进、房凤。及宣帝时,江公之孙为博士,以其学授胡常,而韦贤、夏侯胜、萧望之、刘向并右《谷梁》,其学渐盛。是为《谷梁》之学。(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及各传,并《经典释文》。)盖《公羊》属今文学,《左氏》、《谷梁》属古文学;《公羊》为齐学,而《谷梁》则为鲁学。此汉代《春秋经》传授之大略也。

第十三节 两汉《礼》学之传授

秦政焚书,《礼经》缺坏。西汉之初,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仪礼》。)而鲁徐生善为容。景帝之时,河间献王得《古礼》,计《古文礼》五十六篇,《记》百三十一篇,其七十篇与高堂生同而文字多异。传《士礼》者,自萧奋授孟卿,卿授后苍,然所传仅十七篇,所余三十余篇名为《佚礼》。苍说《礼》作《曲台记》,以授闻人通汉,并授戴德、戴圣、庆普,由是《礼》有大、小戴、庆氏之学。普授夏侯敬,数传而至曹充,充传子褒,而庆氏之学行。戴德授徐良,戴圣授桥仁、杨荣。又戴德删《古礼记》二百四篇,(即孔门弟子所编者,亦有汉初增益之书。)为八十五篇,名《大戴礼》。戴圣复删为四十六篇,名《小戴礼》。马融复增益三篇,合为四十九篇。郑玄治《小戴礼》,为四十九篇作注,复注《十礼》十七篇,(即《礼经》。)并为《周官经》作注。《周官经》者,当河间献王时,李氏上《周官》五篇,缺《冬官》一卷,以《考工记》补之。刘歆为王莽国师,始立《周官经》于学官,名为《周礼》,以授杜子春。郑兴受业子春,传至子众,而贾徽、贾逵并作《周礼解诂》,卫弘、马融、卢植、张恭祖皆治之,惟郑玄注集其大成。此汉代《礼经》传授之大略也。(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及各传、《经典释文》、《汉学师承记》、胡培翚《仪礼正义》诸书。案:东汉以前,本无“三礼”之名,《周官经》、《小戴礼》本不得称之为经,不过与《礼经》相辅之书耳。自郑玄作《三礼注》,而“三礼”之名遂一定而不可易。至后代以《小戴礼》为本经,则又歧中之歧矣。非不正名之故欤!)

第十四节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庸》

西汉之初,传《论语》者有三家。鲁人所传者为《鲁论》,即今所行篇目是也。龚奋、夏侯建、夏侯胜、韦贤、萧望之并传之。齐人所传者为《齐论》,别有《问王》、《知道》二篇章句,颇多于《鲁论》。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谭并传之,惟王阳以之名家。《古论语》出孔壁中,有两《子张》篇,篇次不与《齐》、《鲁》同。孔安国为之传,马融为之注。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王吉等受《齐论》,删《问王》、《知道》二篇,而所作章句最盛行。至后汉时,包咸、周氏并为章句,列于学官。郑玄亦授《鲁论》,复参考《齐论》、《古论》为之作注。(本《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经典释文序录》及《汉学师承记》。)而何休亦注《论语》,多用《齐论》之说。(戴望《论语注序》。)此汉代《论语》传授之大略也。

《孟子》当文帝时,曾立博士之官。(后废。)注《孟子》者,始自扬雄。后汉之时,程曾、高诱、刘熙俱注《孟子》,惟赵岐作《孟子章句》并作《题词》,至今仍存。(用《经典释文序录》及焦循《孟子正义·赵岐序》疏中。)然未尝尊《孟子》为一经也。(赵岐等注《孟子》,犹严君平注《老子》,高诱注《淮南子》耳。)

《中庸》、《大学》,戴圣删《古礼记》并列于四十六篇中,为《小戴礼记》之一,郑玄诸儒咸注之,(郑氏以《中庸》为赞圣,论定为子思所作。)未尝单行而别为一书也。惟西汉时,有《中庸说》二篇,不晰为何人所作,见《汉书·艺文志》中,大抵亦解析《中庸》之书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亦多引《中庸》,唯汉儒解释《大学》及援引《大学》者甚少。)

第十五节 两汉《孝经》之传授附《尔雅》

《孝经》当战国时,由子夏授魏文侯,文侯为之作传,而荀卿诸儒皆传之。(本汪宗沂《孝经十八章辑传序》。)西汉之初,《孝经》有今文、古文之别。传今文《孝经》者,始于颜芝,芝子颜贞传其学,而长孙氏、江翁、后苍、翼奉、张禹并传今文,各自名家。(以上齐学。)若古文《孝经》则出孔子庙壁,较今文不同,(见桓谭《新论》。)孔安国得之。及明帝时,鲁国三老献之朝。自刘向校定其篇章,而许冲撰其说,马融注其书,惜皆失传。(以上采《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许冲《上说文表》、《经典释文序录》及阮福《疏》。)郑玄亦注古文《孝经》,(《六艺论》。)其书未成,其孙小同为之作注,(陆澄、王伯厚说。)今所传郑注是也。(以上鲁学。)此汉代《孝经》学传授之大略也。

《尔雅》当西汉时,叔孙通、梁文咸有赓续,(张揖《上广雅表》。)毛公等注经多本之。文帝之时,与《孟子》同立博士。(赵岐《孟子题词》。)武帝之时,有犍为人舍人(舍人系人名,非官名,予别有考。)作《尔雅注》,后扬雄亦崇《尔雅》。刘歆问业扬雄,亦为《尔雅》作注。东汉之时,注《尔雅》者,有樊光、李巡、孙炎,咸并作音义。(以上用《隋书·经籍志》及胡元玉《雅学考》。)郑玄亦注《尔雅》。(见《周礼·疏》所引。)惜均失传。此汉代《尔雅》学传授之大略也。与《尔雅》相辅之书,舍《三仓》(李斯《苍颉》篇、扬雄《训纂》篇、贾舫《滂喜》篇合为《三仓》。)而外,复有孔鲋《小尔雅》、扬雄《方言》、许慎《说文》、刘熙《释名》、吕忱《字林》,皆小学之津梁也。(《班志》列《尔雅》于《孝经》后,盖《尔雅》、《孝经》皆学童必读之书。一为伦理之基,一为国文之基也。)

第十六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东汉之末,说《易》者,咸宗郑注。自魏王弼作《易注》,舍象数而言义理,复作《易略例》、《周易系词》,韩康伯补其缺,间杂老庄之旨,与郑《易》殊。而王朗所撰《易传》,亦立学官。蜀人李alt亦作古文《易》以攻郑注。至晋永嘉之乱,而施、孟、梁丘之《易》亡。(京房之《易》尚存,故晋董景道治《京氏易》。)当南北朝时,郑《易》盛行于河北。徐遵明以《周易》教授,以传卢景裕、崔瑾。景裕传权会,权会传郭茂,自是言《易》者皆出郭茂之门。而李铉亦作《周易义例》。惟河南清、徐之间,间行王弼之注。(以上北学。)若江左所行,则以王注为主,立于学官。及南齐从陆澄之言,始郑、王并置,后复黜郑崇王。(梁、陈二朝间,亦王、郑并崇。)说《易》之儒,有伏曼容、(《周易义》。)梁武帝、(《周易讲疏》。)朱异、(《周易集注》。)孔子祛、(《续周易集注》。)何允、张讥,(皆《周易义》。)以褚仲都、周弘正《义疏》集其大成,大抵以王注为宗,惟严植之治《周易》力崇郑注。(以上南学。)至于隋代,王注盛行。唐孔颖达亦崇王氏《易》,故所作义疏用王遗郑,而汉《易》遂亡。惟李鼎祚《周易集解》采汉儒注《易》之说,得三十五家,崇郑黜王,发明汉学。史徵《周易口诀义》亦与鼎祚之书相同。而僧人一行亦主孟喜卦气之说,乃汉《易》之别派也。若邢寿《注易略例》、郭京《周易举正》,皆引伸王弼之言。盖斯时玄学盛昌,故说《易》多采道家之旨。(以上用《三国志》注、《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北齐书》及《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王鸣盛《蛾术编》及《四库全书提要》诸书。)此三国、六朝、隋、唐之《易》学也。

第十七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东汉之末,说《书》者,咸宗郑注。自魏王肃作《尚书解》,又伪作《圣证论》以攻郑注,而蜀儒李alt作《尚书传》,(亦攻郑注。)虞翻在吴亦攻郑注之失。时孔氏古文《尚书》已亡,王肃、皇甫谧之徒,乃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复伪作《孔安国书传》,然不为当世所崇。至晋永嘉之乱,而欧阳、大小夏侯之义亡。当南北朝时,郑氏《书》注行于河北。徐遵明以郑学授李周仁,自是言《尚书》者咸宗郑学,惟刘芳作《尚书音》则用王肃之注。(以上北学。)江左之间,当晋元帝时,梅赜奏伪古文《尚书》,自谓得郑冲、苏愉之传,(自言郑冲授苏愉,愉授梁柳,柳授臧曹,曹授梅赜。)晋代君臣信伪为真,由是治《尚书》者,咸以伪《孔传》为主,立于学官。惟梁、陈二朝,郑、孔并立。说《书》之儒,有孔子祛、(《尚书义》、《尚书集注》。)梁武帝、(《尚书答问》。)张讥、(《尚书义》。)惟范宁笃信今文,而费甝复为古文《尚书》作疏。姚方兴并伪造《舜典孔传》一篇,(自云得之大航头。)于经文妄有增益。(以上南学。)隋刘炫得南朝费甝疏,并崇信姚方兴之书,复增益《舜典》十六字,而北方之士,始治古文黜今文。唐孔颖达本崇郑注,及为《尚书》作义疏,一以《孔传》为宗,排斥郑注而郑义遂亡,惟刘子玄稍疑《孔传》。玄宗之时,复用卫包之义,改《尚书》古本之文,使之悉从今字,而《尚书》古本复亡。此三国、六朝、隋、唐之《尚书》学也。(以上用《三国志》、《南史》、《北史》各列传、《经典释文》、阎氏《古文尚书疏证》、惠氏《古文尚书考》、王氏《尚书后案》及《蛾术编》。)

第十八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东汉之末,说《诗》者,咸宗毛、郑。自魏王肃作《诗解》,述《毛传》以攻《郑笺》,蜀儒李alt作《毛诗传》亦与《郑笺》立异。惟吴人陆玑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详于名物,有考古之功。及晋永嘉之乱,《齐诗》沦亡,惟韩、鲁之说仅在。(晋董景道兼治《韩诗》。)当南北朝时,《毛传》、《郑笺》之学行于河北。通《毛诗》者,始于刘献之,献之作《毛诗序义》,以授李周仁、程归则,归则传刘轨思,周仁传李铉,铉作《毛诗义疏》。又刘焯、刘炫咸从轨思受《诗》,炫作《毛诗述义》。而河北治《毛诗》者,复有刘芳、沈重、(《毛诗义》、《毛诗音》。)乐逊、(《毛诗序论》。)鲁世达,(《毛诗章句义疏》。)大抵兼崇毛、郑。(以上北学。)江左亦崇《毛诗》,晋王基驳王申郑;孙毓作《诗评》评论毛、郑、王三家得失,多屈郑祖王;而陈统复难孙申郑,王、郑两家互相掊击,然咸宗《毛传》。若伏曼容、(《毛诗义》。)崔灵恩、(《毛诗集注》。)何胤、(《毛诗总集》、《毛诗隐义》。)张讥、(《毛诗义》。)顾越(《毛诗傍通义》。)亦治《毛诗》,于郑、王二家亦间有出入。惟周续之作《诗序义》,最得毛、郑之旨。(以上南学。)及唐孔颖达作《诗义疏》,亦兼崇毛、郑,引申两家之说,不复以己意为进退,守疏不破注之例,故《毛诗》古义赖以仅存,而鲁、韩遗说不可复考矣。又唐人治《诗》者,有成伯玙《毛诗指说》,间以己见说经,以《诗序》为毛公所续,(北朝沈重已有此说。)遂开宋儒疑《序》之先。此三国、六朝、隋、唐之《诗经》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经典释文》、《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及《蛾术编》。)

第十九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三国之时,治《春秋》者,有魏王肃《左氏解》,蜀李alt《左氏传》,而尹默、来敏咸治《左氏》,《公》、《谷》之学渐衰。晋杜预作《左传注》,干没贾、服之说,复作《春秋释例》,亦多忤误。(又有京相璠作《春秋土地名》。)当南北朝时,服虔《左氏注》行于河北。徐遵明传服注作《春秋章义》,传其业者有张买奴诸人;杜注得预玄孙杜垣之传行于齐地,故服、杜二家互相排击。李铉、刘焯咸宗服注,卫翼隆亦申服难杜,姚文安则排斥服注,李献之复申服义以难之,周乐逊作《左氏序义》,亦申贾、服排杜注。若夫刘炫作《春秋述异》、《春秋攻昧》,并作《春秋规过》,而张仲亦作《春秋义例略》,咸与杜注立异。(以上北学。)江左偏崇杜注,(间用服注。)惟梁崔灵恩作《左氏经传义》申服难杜,虞僧诞复申杜难服以答之。(以上南学。)唐孔颖达作义疏专用杜注,而汉学尽亡。三国以后,《公羊》学盛行河北,徐遵明兼通之。江左则《公》、《谷》未立学官,惟贺循请立三传,沈文阿作《三传义疏》,并及《公羊》。说《谷梁》者,有唐固、糜信、孔衍、江熙、程阐、徐先民、徐乾、刘瑶、胡讷十数家,范宁集众家之说成《谷梁集解》。及唐徐彦作《公羊疏》以何休《解诂》为主,杨士勋作《谷梁疏》以范宁《集解》为主,而赵匡、啖助、陆淳(作《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掊击三传,以己意说经,别成一派。此三国、六朝、隋、唐之《春秋》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传、《经典释文》、《经义考》、《蛾术编》。)

第二十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东汉之末,说《礼》者,皆崇郑注。自魏王肃作《三礼解》,复作《仪礼丧服传》,专与郑玄立异。蜀李alt《三礼传》亦然。晋代说《礼》多宗王肃。当南北朝时,郑玄《三礼注》盛行于河北,徐遵明以郑学教授。同时治《礼》者,有刘献之、(《三礼大义》。)沈重、(《三礼义》。《三礼音》。)刘芳。(《周官仪礼音》。)从遵明受业者,有李铉、祖隽、熊安生。李铉又从刘子猛受《礼记》,从房虯受《周官仪礼》,(虯作《礼义疏》,)作《三礼义疏》。安生作《周礼》、《礼记》义疏,尤为北朝所崇。杨汪问《礼》于沈重,刘炫、刘焯并受《礼》熊安生,咸治郑学。(以上北学。)江左治“三礼”者,有何佟之、(《礼议》。)王俭、(《礼论抄》。)何承天、(《集礼论》。)何胤、(《礼答问》、《礼记隐义》。)沈不害,(《五礼仪》。)以崔灵恩《三礼义宗》为最精。然杂采郑、王之说,与北朝崇信郑学者稍殊。惟严植之治“三礼”笃好郑学,沈文阿亦治《三礼义疏》,戚衮受“三礼”于刘文绍,复从北人宗怀芳受《仪礼》、《礼记疏》,作《三礼义记》,盖皆崇尚郑注者也。又南朝治《周礼》者,有干宝、(《周礼注》。)沈峻、(精《周礼》。)崔灵恩。(《周礼集注》。)治《仪礼》者,多偏治《丧服》。如雷次宗、(《礼服》。)庚蔚之、(《丧服要记》。)严植之、(《凶礼仪注》。)顾越(《丧服义疏》。)是也。(以上南学。)至于唐代孔颖达作《礼记正义》,贾公彦作《周礼》、《仪礼》义疏,悉宗郑注,故汉学未沦。若夫唐玄宗改《礼记》旧本,以《月令》为首篇,则近于无知妄作。此三国、六朝、隋、唐之“三礼”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经典释文》及《四库全书提要》、《礼书通故》。)

第二十一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东汉之末,说《论语》者,多宗郑注。至魏王肃作《论语解》,始与郑注立异,而陈群、周生烈、王弼咸注《论语》。何晏诸人,采摭汉魏经师之说,(采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康成、陈群、王肃、周生烈八家之说。)成《论语集解》。其篇目一依《鲁论》,虽去取多乖,然汉儒遗说赖此仅存。晋代注《论语》者,有栾肇、蔡谟、卫瓘、范华,而江熙复作《论语集解》,(所列者十三家。)大旨与何晏相同。当南北朝时,郑玄《论语注》行于河北。治《论语》者,有李铉、(《论语义疏疏》。)乐逊、(《论语序论》。)张冲,(《论语义疏》。)悉以郑注为宗。(以上北学。)江左治《论语者》,有伏曼容《论语义》、皇侃《论语义疏》,以皇侃之书为最精。(皇侃《论语疏》久亡,惟日本有藏本耳。近复由日本传入中国,然真伪参半。)然仍以何氏《集注》为主,与北方墨守郑注者不同。(以上南学。)隋唐以降,《论语》之学式微。惟唐韩愈、李翱作《论语笔解》,附会穿凿,缘词生训,遂开北宋说经之先。此三国、六朝、隋、唐之《论语》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经义考》、刘宝楠《论语正义》。)

三国以后,治《孟子》者,有晋人綦毋邃《孟子注》。至于唐代有陆善经《孟子注》删节赵岐章句,于赵注亦有去取,今皆不存。作《孟子》音义者,复有张镒《孟子音义》,丁公著《孟子手音》,然分析章句,漏略实多。自韩愈、皮袭美诸儒尊崇《孟子》,遂开宋儒尊孟之先。(以上本焦循《孟子正义》、《经义考》。)

三国以后,说《大学》、《中庸》者,皆附《礼记》解释。唐孔颖达作《礼记正义》,亦并疏《大学》、《中庸》二篇。惟梁武帝《中庸讲疏》裁篇别出,已开宋儒之先。(以上用《经义考》及方东树《汉学商兑》、汪中《文学评议》。)

第二十二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孝经》学附《尔雅》

东汉以后,说《孝经》者,亦多宗郑注。当南北朝时,郑氏《孝经注》盛行于河北。治《孝经》者,有李铉《孝经义》,乐逊《孝经叙论》,樊深《孝经丧服问答》,皆崇郑学。故北齐以降,皆立《孝经》于学官。(以上北学。)南方之儒,治《孝经》者,有王元规、(《孝经义记》。)张讥、(《孝经义》。)顾越。(《孝经义疏》。)自荀昶作《孝经集解》以郑为优,范蔚宗、王俭亦信之,惟陆澄力辨其非,梁载言定为郑小同所作。(其说最确。)宋齐以降,亦立于学官。(以上南学。)《孔传》则自汉以后,真本久亡。隋王逸托言得之长安,复由王邵示刘炫,炫信为真,复率意删改,作《孝经述义》,分为二十二章。唐刘子玄力辨郑注之非,欲废郑行孔,司马贞黜其妄,故玄宗御注仍以十八章为定本。此三国、六朝、隋、唐之《孝经》学也。(以上用《南史》、《北史》各传,《经义考》、《蛾术编》、阮福《孝经疏》。)

三国以降,注《尔雅》者,有王肃、谢氏、顾氏,惟晋郭璞《尔雅注》集众说之大成,并作《尔雅音义》、《尔雅图谱》。当南北朝时,雅学盛行于江左。(北方鲜治《尔雅》者。)为《尔雅》作注者,有沈旋、陶弘景。为《尔雅》作音者,有沈旋、施乾、谢峤、顾野王、江漼。(漼并作《尔雅图赞》。)为《尔雅》作疏者,有孙炎、(此别一孙炎,非汉末之孙炎也。)高琏。隋唐以降,说《尔雅》者,有曹宪《尔雅音义》,裴瑜《尔雅注》,(刘邵亦有《尔雅注》。)咸足补郭注之遗。若夫魏张揖作《广雅》,梁顾野王作《玉篇》,隋曹宪作《博雅》,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咸精于声音训诂之学,亦小学之参考书也。(以上用《经义考》及胡元玉《雅学考》。)

第二十三节 宋元明之《易》学

宋儒治《易经》者,始于刘牧。牧学出于陈抟,抟作“先天”、“后天”图,牧作《易数钩隐图》。邵雍亦传陈抟《易》学,其子邵伯温作(《易学辨惑》。)及弟子陈瓘(《了翁易说》。)咸以数推理。倪天隐受业胡瑗,治《易》主明义理。(作《周易口说》。)司马光、张载《易说》,亦以空言说《易》。苏轼《易传》、(多言人事。)程颐《易传》亦黜数言理。自是以后,说《易》之书,如张根、(《吴园易解》。)耿南仲、(《易新讲义》。)李光、(《读易详说》。)郭雍、(传家《易》说。)张栻(《南轩易说》。)皆以说理为宗,或引人事证经义。张浚、(《紫严易传》。)朱震、(《汉上易集传》。)程大昌、(《易原》。)程迥(《周易古占法》。)皆以推数为宗。然间有理、数兼崇者。(如郑刚中《周易窥余》及吴沈《易璇玑》是。)自吕大防、晁说之、吕祖谦主复古本,朱子本之,作《周易本义》,(经二卷,十翼十卷,后多淆乱。)亦理、数兼崇,复作《易学启蒙》,(朱鉴又辑《文公易说》。)惟林栗说《易》(《周易经传集解》)与朱子殊。宋元以来,言《易》者,或宗程子,(如项安世《周易玩辞》、杨万里《诚斋易传》、方闻一《大易粹言》、郑汝谐《易翼传》、许衡《读易私言》、赵汸《周易文诠》是。)或宗朱子,(如蔡渊《经传训解》、税与权《启蒙小传》、胡方平《启蒙通释》、俞琰《读易举要》、胡一桂《本义附录纂注》、蔡清《易蒙引》是。)或参合程朱之说。(如董楷《传义附录》、赵采《程朱传义折衷》是。)自是以外,有以心学释《易》者,(如杨简、王宗传《易传》、高攀龙《易简说》是。)有据图象说《易》者,(如林至《易稗传》、朱元升《三易备遗》、雷思齐《易图通变》、张理《象数钩深图》、黄道周《三易洞机》是。)而冯椅、(《厚斋易学》。)李过、(《西溪易说》。)吴澄、(《易纂言》。)复改纂经文。至明代辑《大全》,(胡广等选。)而汉《易》尽亡。惟王夫之《周易稗传》,尚为徵实。此宋、元、明三朝之《易》学也。(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焦循《易广记》。)

第二十四节 宋元明之《书》学

宋儒治《尚书》者,始于苏轼《书传》,废弃古注,惟长于论议。林之奇作《尚书全解》,郑伯熊作《书说》,皆以史事说《尚书》。吕祖谦受业之奇,亦作《书说》,大旨与《全解》相同。而史浩、(作《尚书讲义》。)黄度(作《尚书说》。)亦治《尚书》,皆随文演释,近于讲章。惟夏僎、(《尚书解》。)黄伦、(《尚书精义》。)魏了翁、(《尚书要义》。)胡士行(《尚书详说》。)之书,间存古训,然糅杂汉、宋,悉凭臆见为从违。朱陆门人亦治《尚书》,杨简、(作《五诰解》。)袁燮、(《絷斋家塾书钞》。)陈经、(《尚书详解》。)陈大猷(《集注或问》。)咸沿陆氏学派,间以心学释《书》。而蔡沈述朱子之义,作《书集注》。元代之儒,若金履祥、(《尚书表注》。)陈栎、(《尚书集传纂疏》。)董鼎、(《尚书辑录纂注》。)陈师凯、(《蔡传旁通》。)朱祖义(《尚书句注》。)说《书》,咸宗蔡《传》,亦间有出入,然不复考求古义。明代辑《书传大全》(胡广等选。)亦以蔡《传》为主,颁为功令。惟马明衡、(《尚书疑义》。)王樵、(《尚书日记》。)袁仁(《尚书砭蔡编》。)稍纠蔡《传》之讹,以王夫之《书经稗疏》为最精。(夫之作《尚书引义》,亦多精语。)又朱子、吴澄、(作《书纂言》。)梅alt(明人,作《尚书考异》。)渐疑古文之伪,而张alt则并疑今文。宋人王柏复作《书疑》,妄疑《大诰》、《洛诰》不足信,移易本经,牵合附会,而明人陈第(作《尚书疏衍》。)则又笃信伪古文,咸师心自用。若夫毛晃、(《禹贡指南》。)程大昌(《禹贡论》。)之说《禹贡》,胡瑗、(《洪范口义》。)黄道周(《洪范明义》。)之说《洪范》,虽疏于考古,亦足为参考之资。此宋、元、明三朝之《尚书》学也。(惟疑古文《尚书》一事,启清儒阎、惠、孙、江之先。)

第二十五节 宋元明之《诗》学

宋儒治《诗经》者,始于欧阳修《毛诗本义》与郑立异,不主一家。苏辙广其义作《诗经说》,立说专务新奇。而南宋之儒,若王质、郑樵专攻《小序》,(程大昌兼攻《大序》。)朱子作《诗集传》亦弃《序》不用,惟杂采毛、郑,亦间取三家《诗》,而《诗》义以淆。陆氏门人若杨简、(《慈湖诗传》。)袁燮(《絜斋毛诗》、《经筵议义》。)咸治《诗经》,或排斥传注,惟以义理擅长。若范处义、(《诗补传》。)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严粲(《诗辑》。)则宗《小序》以说《诗》,长于考证。朱子既殁,辅广、(《诗童子问》。)朱鉴(《诗传遗说》。)咸宗《集传》。元代之儒,若许谦、(《诗集传名物抄》。)刘瑾、(《诗传通释》。)梁益、(《诗传旁通》。)朱公迁、(《诗经疏义》。)梁寅(《诗演义》。)引申《集传》,尺步绳趋。而王柏复作《诗疑》,并作《二南相配图》,于《召南》、《郑》、《卫》之诗斥为淫奔,删削三十余篇,并移易篇次,与古本殊。自明代辑《大全》(胡广等选。)以(私记。)之书,则杂采汉宋之说。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王夫之《诗经稗疏》(又有《诗广传》亦多新义。)详于名物训诂,以朱谋alt《诗故》为最精。虽间伤穿凿,然折衷汉诂,与游谈无根者不同。若夫蔡卞《毛诗名物解》、王应麟《诗地理考》博采古籍,为宋代徵实之书。应麟复作《诗考》,于三家《诗》之遗说,采掇成编,(惟未注原文所从出,且遗漏之说甚多。近儒丁晏作《诗考补传》,而诗考之书咸可观矣。)存古之功,岂可没乎!此宋、元、明三朝之《诗经》学也。(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陈氏《毛诗稽古编》诸书。)

第二十六节 宋元明之《春秋》学

宋儒说《春秋》者,始于孙复。复作《尊王发微》,废弃传注,专论书法,惨鸷刻深。王皙《皇纲论》、萧楚《辨疑》,亦发明尊王之旨。刘敞《春秋权衡》(复作《春秋传》、《春秋意林》及《说例》。)复评论“三传”得失,以己意为进退。而叶梦得、(作《春秋传》、《春秋考》及《春秋谳》。)高闶(《春秋集说》)之书,咸排斥“三传”。陈傅良《春秋后传》则又杂糅“三传”,荡弃家法。自胡安国作《春秋传》,借今文以讽时事,亦与经旨不符。(戴溪)《春秋讲义》亦然。而张洽、(《春秋集说》。)黄仲炎、(《春秋通说》。)赵鹏飞、(《春秋经筌》。)洪咨夔、(《春秋说》。)家铉翁(《春秋详说》。)之书,咸舍事言理,弃传言经,以元人程端学为最甚。(作《春秋本义》、《春秋或问》、《三传辨疑》。)自宋陈深(《读春秋编》。)尊《胡传》,而元儒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汪克宽(《胡传纂书》。)咸以《胡传》为主。明代《大全》(胡广等选。)本之,而《胡传》遂颁为功令矣。(明人若陆粲、袁仁、杨于庭则不从《胡传》。)又宋代以来,以《左传》为主者,有苏辙、(《春秋集传》。)吕祖谦、(《左传传说》及《续说》。)程公说、(《春秋分纪》。)吕大圭、(《春秋或问》。)赵汸、(《春秋集传》、《春秋师说》、《春秋属词》、《春秋左传补注》。)童品、(《经传辨疑》。)傅逊,(《左传属事》。)而苏、赵之书,亦间取资于《公》、《谷》,惟魏了翁、(《左传要义》。)冯时可(《左氏释》。)释《左传》以训诂为宗。其以《公》、《谷》为主者,有崔子方、(《春秋本例》、《春秋例要》。)郑玉,(《经传缺疑》。)亦间取资于《左传》。若夫荟萃旧说者,宋有李明复,(《春秋集义》。)元有王元杰、(《春秋谳义》。)李濂,(《诸传会通》。)明有王樵、(《辑传》。)朱朝瑛(《读春秋略记》。)杂采“三传”旁及宋儒之说,惟语鲜折衷耳。此宋、元、明三朝之《春秋》学也。(以上采《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春秋大事表》。)

第二十七节 宋元明之《礼》学

宋儒治“三礼”者,始于张淳。淳作《仪礼识误》,考订注疏。而李如圭《仪礼集释》,(又有《仪礼释官》。)杨复《仪礼图》,魏了翁《仪礼要义》,皆以纂辑旧说为主。朱子作《仪礼经传通解》,亦以《仪礼》为经,以《周礼》诸书为传,门人黄榦续成之,惟篇目不从《仪礼》。及元儒吴澄作《仪礼逸经传》,而汪克宽亦作《经礼补佚》,杂采他书之语,定为《仪礼逸文》,或妄分子目,体例未纯。敖继公作《集说》,遂疑《丧服传》为伪书,而注文不遵郑氏矣。治《礼记》者,始于卫湜《集说》,征引该博,惟掇采未精。及元吴澄作《纂言》重定篇次,陈澔作《集说》,立说亦趋浅显。明代《大全》(胡广等选。)本之,而古义遂亡。(明以《仪礼》为本经。)若宋张虙《月令解》,明黄道周《表记》、《坊记》、《缁衣》、《儒行集传》,咸为引古证今之作,以王夫之《礼记章句》为最精。治《周礼》者,始于王安石《新义》,(王昭禹《周礼详解》本之。)若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王与之(《周礼订义》。)之书则长于论议,不考典章。及俞廷椿作《复古编》,以“五官”补《冬官》之缺,陈友仁(《周礼集说》。)从其说。而易祓《周官补义》亦以臆说解经,惟朱申《周礼句解》为稍实。明人说《周礼》者,若柯尚迁、(《全经释原》。)王应电(《周礼传》。)咸改乱古经,横行新解。而说“三礼”总义者,以宋陈祥道《礼书》为最著。然掊击古义,穿凿浅陋,殊不足观。此宋、元、明三朝之“三礼”学也。(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朱彬《礼记训纂》、江永《礼经纲目序》。)

第二十八节 宋元明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宋儒说《论语》者,惟邢昺等所作《正义》采集古注,余咸以义理说经。自程颐表彰《论语》,程门弟子如范祖禹、谢显道、杨时、尹焞咸说《论语》。朱子辑宋儒十一家(二程、张栻、吕大临、吕祖谦、谢良佐、范祖禹、游酢、杨时、侯师圣、尹焞。)之说作《论语集义》,复作《论语集解》,门人黄榦复作《论语注义通释》。同时治《论语》者,有张栻、(《论语解》。)朱震。(《论语解》。)元明以降,说《论语》者,咸以朱子为宗。

宋儒说《孟子》者,有孙奭等,所作《正义》以赵注为主,并作《孟子音义》。自二程表彰《孟子》,尹焞复作《孟子解》。及朱子辑宋儒十一家之说作《孟子集义》,复作《孟子集解》。(张栻亦作《孟子解》。)元明以降,说《孟子》者,咸以朱子为宗。

《大学》、《中庸》本列《礼记》,宋儒特表而出之,与《论》、《孟》并称。司马光作《学庸广义》,程颢亦作《中庸解》,其弟子游酢、杨时咸解《中庸》,以石礅《中庸集解》为最详。朱子作《学庸章句》、《学庸或问》,并作《中庸辑略》,以《大学》为曾子所作,分《大学》为经一章、传十章,复移易经文,并分《中庸》为三十三章。元明以来,说《学》、《庸》者,多主朱子。惟王柏、高攀龙复考定《大学》,而方孝孺、王守仁则主复《大学》古本,与朱子不同。

自程朱以《学》、《庸》、《论》、《孟》为四书,而蔡模作《集疏》,赵顺孙作《纂疏》,吴真子作《集成》,陈栎作《发明》,倪士毅作《辑释》,詹道传作《纂笺》。明代《大全》(胡广等选。)本之,宋学盛行而古说沦亡矣。(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蛾术编》。)

第二十九节 宋元明之《孝经》学附《尔雅》

宋儒治《孝经》者,始于邢昺。昺作《孝经疏》,不信伪古文,以唐玄宗之注为本,列为“十三经义疏”之一。至司马光笃信伪古文,作《孝经指解》以《孔传》为主,朱子亦信古文。又因胡寅、(谓《孝经》引《诗》非经本文。)汪端明(谓《孝经》多由后人附会。)之疑,作《孝经刊误》,就古文定为经文一章,复分传为十四章,多所删易。元吴澄则以今文为正,遵朱子《刊误》章目,定为经一章,传十二章。明徐alt复作《孝经集善》,亦以今文为正,大抵宗吴澄之说,与古说不符。若元董鼎作《孝经大义》,亦遵朱子之说。明项霖作《孝经述注》,则以孔注为本,而不尽宗朱,此未悉古文之伪者也。惟黄道周《孝经集传》以郑氏今文为正,间以史事释《孝经》,或参以己说,立意较为平实,但未能灼见古文之伪耳。(以上采《经义考》、《四库全书提要》。)

宋儒治《尔雅》者,有邢昺《尔雅疏》,以郭注为主,然简直固陋,未悉声音文字之源。罗愿作《尔雅翼》,陆佃作《尔雅新义》,亦穿凿破碎,喜采俗说。自是其后,治雅学者,旷然无闻。《尔雅》以外,治《说文》者,宋有徐铉、徐锴,(有《说文系传》诸书。)元有吾邱衍,亦浅率不足观。若夫宋陆佃作《埤雅》,于制度名物考证多疏。惟明朱谋alt作《骈雅》、方以智作《通雅》,咸引证浩博。即宋郭忠恕《佩觿汗简》、明杨慎《字说》,(见《升庵全集》中。)亦足助小学参考之用也。(以上用《宋史》、《元史》、《明史》各列传及《四库全书提要》、谢氏《小学考》、江藩《尔雅小笺自序》。)

第三十节 近儒之《易》学

明末之时,言《易》学者,咸知辟陈、邵之图。黄宗羲作《易学象数论》,其弟宗炎复作《周易象辞》、《图书辨惑》,然不宗汉学,家法未明。惟胡渭《易图明辨》、李塨《周易传注》,舍数言理,无穿凿之失。毛奇龄述仲兄锡龄之言,作《仲氏易》,又作《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三书,谓《易》占五义,牵合附会,务求词胜。惟东吴惠氏世传《易》学,自周惕作《易传》,其子士奇作《易说》,杂释卦爻,以象为主,专明汉例,但采掇未纯。士奇子栋作《周易述》,以虞注、郑注为主,兼采两汉《易》家之说,旁通曲证,然全书未竟,门人江藩继之作《周易述补》。栋又作《易汉学》、《易例》、《周易本义辨证》,咸宗汉学。江都焦循作《易章句》,其体例略仿虞注。又作《周易通释》,掇刺卦爻之文,以字类相属,通以六书九数之义。复作《易图略》、《易话》、《易广记》,发明大义,成一家言。武进张惠言治《易》亦宗虞、郑,作《周易虞氏义》、《郑氏义》,并作《周易易礼》、《虞氏消息》。姚佩中、刘逢禄、方申宗其义,佩中作《周易姚氏学》,逢禄作《易虞氏五述》,申作《易学五书》,咸以象数为主,或杂援谶纬,然家法不背汉儒。若钱澄之、(《田间易学》。)李光地、(《周易通论》、《周易观彖》。)苏宿、(《周易通义》。)查慎行、(《周易玩辞集解》。)之书,则崇宋黜汉,率多臆测之谈,远出惠、焦之下。此近儒之《周易》学也。

第三十一节 近儒之《书》学

自吴澄、梅alt攻伪古文,太原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灼见古文《孔传》之伪,惟体例未纯,不足当疏证之目。弟子宋鉴广其义,别作《尚书考辨》。其后,惠栋作《古文尚书考》,江声从栋受业,作《尚书集注音疏》,江南学者皆遵之。王鸣盛作《尚书后案》,孙星衍作《尚书古今文注疏》,咸崇今文黜伪孔,以马、郑传注为宗。段玉裁作《古文尚书传异》,亦详于考核。惟毛奇龄崇信伪古文,作《古文尚书冤词》。(朱鹤龄亦信伪古文。)其后,庄存与诸人亦言伪《尚书》不可废。存与作《尚书既见》,以宣究微言。其甥刘逢禄亦作《书序述闻》,并作《尚书古今文集解》。及魏源作《书古微》,以马、郑之学出于杜林漆书,并疑杜林漆书为伪作,乃排黜马、郑,上溯西汉今文家言,虽武断穿凿,亦间有善言。龚自珍治《尚书》,亦作《太誓答问》,以今文《太誓》为伪书,常州学派多从之。若李光地《尚书解义》、张英《书经衷论》,据理臆测,至不足观。若夫释《尚书》天文者,有盛百二《尚书释天》,而胡渭《洪范正论》并辟灾异、五行之说。(虽不守汉儒家法,然辨惑之功则甚大。)释《尚书》地理者,有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而胡渭《禹贡锥指》辨证尤详。后起之儒,有朱鹤龄、(《禹贡长笺》。)徐文靖、(《禹贡会笺》。)焦循、(《禹贡郑注释》。)程瑶田、(《禹贡三江考》。)成蓉镜(《禹贡班义述》。)诠释《禹贡》,咸有专书。此近儒之《尚书》学也。

第三十二节 近儒之《诗》学

国初说《诗》之书,如钱澄之、(《田间诗学》。)严虞惇、(《读诗质疑》。)顾镇(《虞东学诗》。)咸无家法。而毛奇龄作《毛诗写官记》、《诗札》,顾栋高作《毛诗类释》,亦多凿空之词。又吴江朱鹤龄作《诗通义》,杂采汉宋之说,博而不纯。陈启源与鹤龄同里,商榷《毛诗》作《毛诗稽古编》,虽未标汉学之帜,然考究制度名物,尚能明晰辨章。及李黼平作《毛诗alt义》,戴震作《毛郑诗考证》、《诗经补注》,咸宗汉诂。段玉裁受业戴震,复作《毛诗故训传》、《诗经小学》,以校订古经,然择言短促。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胡承珙《毛诗后笺》稍为精博。至陈奂受业段玉裁,作《毛诗义疏》,舍郑用毛,克集众说之大成。并作《毛诗说》、《毛诗音》及《郑氏笺考征》,以考《郑笺》之所本。(近儒治《郑笺》者,有江都梅植之拟作《郑笺疏》,未成。)至若惠周惕作《诗说》,庄存与作《毛诗说》,则别为一派,舍故训而究微言。(详于礼制。)及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然择说至淆。龚自珍亦信魏说,非毛非郑,并斥序文。又丁晏作《诗考补注》,(专采三家《诗》之说。)陈乔枞作《三家诗遗说》,并作《齐诗翼氏学疏证》,皆以三家为主,然单词碎义,弗克成一家之言。若夫包世荣作《毛诗礼征》,焦循作《毛诗草木虫鱼鸟兽释》,(姚炳作《诗释名解》,陈大章作《诗传名物集览》,黄中松作《诗疑辨证》,亦与焦同。)亦多资多识,博闻之用。此近儒之《诗经》学也。

第三十三节 近儒之《春秋》学

顺、康之交,说《春秋》者,仍仿宋儒空言之例。如方苞、(《春秋通论》。)俞汝言(《春秋平义》、《四传纠正》。)之书是也。毛奇龄作《春秋传》,又作《春秋简书刊误》、《春秋属辞比事记》,以经文为纲,然穿凿无家法。惠士奇作《春秋说》,以典礼说《春秋》,其书亦杂糅“三传”。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博大精深,惜体例未严。治《左氏》者,自顾炎武作《杜解集正》,朱鹤龄《读左日钞》本之。而惠栋、(《左传补注》。)沈彤、(《春秋左传小疏》。)洪亮吉、(《左传诂》。)马宗梿、(《左传补注》。)梁履绳(《左传补释》。)咸纠正杜注,引申贾、服之绪言,以李贻德《贾服古注辑述》为最备。至先曾祖孟瞻公作《左传旧注正义》,始集众说之大成,是为《左氏》之学。治《公羊》者,以孔广森《公羊通义》为嚆矢,会通礼制,不墨守何氏之言。凌曙作《公羊礼说》、《公羊礼疏》、《公羊问答》,亦以《礼》为纲。(并注董子《繁露》。)弟子陈立广其义,作《公羊正义》。(并疏《白虎通》。)及庄存与作《春秋正辞》,宣究《公羊》大义,其甥刘逢禄复作《公羊何氏释例》、《何氏解诂笺》,并排斥《左传》、《谷梁》。而宋翔凤、魏源、龚自珍、王闿运咸以《公羊》义说群经,是为《公羊》之学。治《谷梁》者,有侯康、(《谷梁礼证》。)柳兴恩、(《谷梁大义述》。)许桂林、(《谷梁释例》。)钟文烝(《谷梁补注》。)咸非义疏。梅毓作《谷梁正义》,亦未成书。是为《谷梁》之学。若夫段玉裁校定古经,陈厚耀校正历谱,江永考究地舆,咸为有用之学。此近儒之《春秋》学也。

第三十四节 近儒之《礼》学

近儒治“三礼”学者,始于徐乾学《读礼通考》。(仅“凶礼”一门。)而万斯大、(作《学礼质疑》、《仪礼商》、《礼记偶笺》。)蔡德晋、(作《礼经礼传本义》及《通礼》。)毛奇龄、(于“昏礼”、“丧礼”、“祭礼”、“庙制”、“学校”、“明堂”、“宗法”、“效褅”咸有著述。)盛世佐(《仪礼集编》。)咸治《礼经》,然糅杂无家法。安溪李氏亦深于“三礼”,(李光地作《周官笔记》,其弟光坡复作《三礼述注》,兄子某亦作《周礼训纂》。)方苞问业光地,殚心《礼》学,(于“三礼”皆有书。)亦武断无伦绪。惟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分析章句,条理秩然。而吴廷华、(《仪礼章句》。)金曰追、(《仪礼正讹》。)沈彤、(《仪礼小疏》。)褚寅亮(《仪礼管见》。)亦宗汉诂治《仪礼》。及江永作《礼经纲目》,于“三礼”咸有撰著,(作《周礼疑义举要》、《礼记训义择言》、《释宫补》。)戴震、(作《考工记图》。)金榜(作《礼笺》。)承其学。同学之士,有胡匡衷、(作《仪礼释宫》。)程瑶田。(作《宗法小记》、《丧服足征录》、《释宫小记》、《考工创物小记》,兼通水地声律之学。)后有凌廷堪、胡培翚,以廷堪《礼经释例》为最精。任大椿、(作《释缯》、《弁服释例》。)阮元、(作《车制考》。)孔广森(作《大戴礼补注》。)咸从戴震问《礼》。张惠言与榜同学,作《仪礼图》,秦惠田《五礼通考》,(集“三礼”之大成。)亦采江、戴之绪言。自胡培翚作《仪礼正义》,而朱彬作《礼记训纂》,孙诒让作《周礼正义》,“三礼”新疏咸出旧疏之上矣。后起之书,有黄以周《礼书通故》为最详备。若夫论《礼经》者,有惠士奇、(《礼说》。)庄存与、(《周官说》。)凌曙。(《礼论》。)考名物制度者,有齐召南、沈彤、(《周官禄田考》。)王鸣盛、(《周礼军赋说》。)惠栋、(《明堂大道录》。)金鹗。(《礼说》。)疑“三礼”者,有方苞、(《疑周礼仪礼》。)邵位西。(《疑仪礼》。)此近儒之“三礼”学也。

第三十五节 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国初之儒,治《论语》者,咸宗朱注,空言义理。及刘台拱、(作《论语骈枝》。)方观旭、(作《论语偶记》。)钱坫、(作《论语后录》。)包慎言(作《论语温故录》。)始宗汉注治《论语》。而刘宝楠《论语正义》以何晏《集解》为主,集众说之大成。后刘逢禄、(作《论语述何》。)宋翔凤、(作《论语发微》。)戴望(作《论语注》。)咸以《公羊》述《论语》,别成一家言,而焦循《论语通释》析理尤精。江永《乡党图考》,亦究心名物制度。继起之书,有黄式三《论语后案》,力持汉宋之平,时有善言。

近儒治《孟子》者,亦空言性理,惟黄宗羲《孟子师说》为稍优。若焦循《孟子正义》折衷赵注,广博精深。而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解析义理,黜宋崇汉,亦近代之奇书也。

国初治《学》、《庸》者,亦从朱子定本。自毛奇龄、(作《大学证文》。)李塨(《大学辨业》。)始排斥朱注。而李光地治《大学》,亦主复古本,惟所作《中庸章段》仍空言义理。乾嘉以后,治汉学者,则反《学》、《庸》于《礼记》,而汪中《大学评议》尤为正本清源之论。若惠栋、(《易大义》。)魏源(《易庸通义》。)则以《周易》述《中庸》,宋翔凤、包慎言则以《公羊》述《中庸》,别为一派。

近儒虽多宗汉学,然以《学》、《庸》、《论》、《孟》为四书,仍多沿宋儒之号。毛奇龄作《四书改错》,排斥朱注不遗余力。而阎若璩《四书释地》、翟灏《四书考异》、凌曙《四书典故核》考证亦精,皆宗汉注而排斥宋注者也。

第三十六节 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

近儒治《孝经》者,始于毛奇龄。奇龄作《孝经问》,排朱子、吴澄之说,然以空理相驳诘,颇乖著书之体。自阮福作《孝经义疏》定郑注为小同所著,而近人皮锡瑞复作《孝经郑注疏》,以伸郑注之义。若丁晏《孝经征文》,征引繁博,且力攻《孔传》为伪书。汪宗沂《孝经辑传》复攻郑注为不经,而姚际恒作《古今伪书考》,直列《孝经》于伪书,定为张禹同时人所作,殆疏于考证者也。

近儒治汉学者,咸治《尔雅》,以古训为宗。邵晋涵作《尔雅正义》,以郭注为主,守疏不破注之例。郝懿行复作《尔雅义疏》,虽亦宗郭注,然注有讹谬,则博采汉注,或以己说订正之。且正名辨物,咸即字音求字义,多得阮元之传。若臧庸辑《尔雅》旧注,叶蕙心复作《尔雅古注alt》,皆旁采汉魏以前旧说,惟语鲜折衷。又近人胡元玉作《雅学考》,于雅学源流叙列颇详。《尔雅》以外,疏张揖《广雅》者,有王念孙。疏扬雄《方言》者,有戴震、钱侗,而杭世骏复作《续方言》,沈龄为之作疏。疏刘熙《释名》者,有江声、毕沅。释许慎《说文解字》者,有段玉裁、桂馥、王筠。(余书甚多。)辑吕忱《字林》者,有任大椿,而大椿复辑《小学钩沈》。若夫吴玉搢作《别雅》,宋翔凤疏《小尔雅》,孙星衍辑《仓颉篇》,皆足补《尔雅》注疏之缺。此小学所由日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