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金融市场的灵魂

货币: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

钱,一种为人们所熟知的等值量化交换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和欲求,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而这种交换又必须以钱作为载体,可以说,钱是人的养命之源、生存的物质基础。中国有句俗语说道:“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这句话蕴含讽刺意义,但从现实角度来讲,财力有限会让人受到更多的困扰。

金钱代表货币,在经济学中,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从最开始的实物货币,到后来的金属货币,再到如今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货币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于金钱的本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金钱本质观,认为货币是固定的实现等价交换的代替物,货币的价值建立在实体的物质商品基础上,因此,只有黄金一类实体商品才是货币,纸币一类的金钱只是货币的符号,而不代表货币本身;一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普遍认同的观点,货币的本质就是货币的职能,认为货币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具有价值表现、价值度量、交易中介、价值贮藏等多种职能;还有一类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担保品或保证品,本身可以是物质商品的,也可以是符号的,既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纸的凭证,只要它对得到它的人担保能够获得实体的价值,它就是货币——在商品或黄金货币时代,金钱本身就是实体价值,它用自身价值担保,而在纸币时代,发行纸币的主体担保纸币可以交换到价值实体,它们都是金钱。

我们反对拜金主义,但货币与人类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承认货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货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或交换媒介,货币节省了产品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价值衡量和比较的成本,为实现产品交换提供了大大的方便;作为价值贮藏形式,货币提供了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形式,使贮藏手段变得更为丰富。

其次,货币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突破了狭窄的空间。因为没有货币的存在,人们积累的是实物财富,而实物财富的转移并不容易,这必然会限制人们行动的自由,人们的思想也会受到束缚;而货币出现以后,人们的活动领域比之前扩大了很多,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摆脱了一些传统习俗与偏见的束缚,这样不仅能大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扩大商品生产,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人们可以用货币去积累和承袭财富,这就激起了人们创造财富的急切心理,这样一来,它就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如果社会上不存在货币,就没有资本的积累和社会资本的利用。如果社会上只有物质财富,人们就只能在简单再生产的小范围内循环,不可能出现扩大的社会再生产。所以说,货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货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商品生产和交换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货币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的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去购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也需要通过支付货币来实现;人们劳动所得报酬——工资,也是用货币支付的;人们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主要方式是积攒和存储货币。除了个人以外,企业、行政事业部门的日常运行同样也离不开货币。现代财政收支使用货币形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也与货币相关,如果货币供求失去平衡,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就会使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受到阻碍。不仅国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货币,国际经济贸易和各种交往活动中也需要货币。因此,货币对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钱作为一种流通的价值符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得不承认,我们都生活在钱的世界里。查尔斯·兰姆说:“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方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要太短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计划,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记住:金钱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工具的特质是相似的,它天然就不是社会生活的目的。

货币的“规矩”——货币制度

自从货币产生以来,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都一直在发展变化。黄金之类的贵金属曾经是货币的主要形式。后来,钞票、支票之类的纸资产逐渐被当作货币使用,并且取代了黄金在交易中的地位。至今货币制度演变仍然没有中止,它向什么方向发展,关系到货币定义的演变。

无规矩不成方圆,货币制度就是货币的规矩。事实上,所谓货币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货币材料的确定

国家对货币材料的规定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经成为币材的某种商品的地位的一种事后法律认可行为。因为能够在历史上充当币材的商品,它一定是已经具备了包括价值高、易分割、耐磨损、抗腐蚀、易携带等诸多特点的东西。任何强制性地把某种不合适的商品规定为币材的行为都是违反货币产生和发展的本质要求的。通常而言,什么样的商品被规定为币材,我们就称相应的货币制度为该种商品的本位制,历史上的金本位制、银本位制等都因此而得名。

2.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信用货币尚未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币的汇率。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而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4.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货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货币,辅币为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5.对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

对货币法定支付能力的规定也是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在资本主义货币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货币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的划分。无限法偿就是指法律规定的货币具有无限制偿付的能力,它意味着该种货币的持有人在任何性质、任何数量的购买和支付行动中,接受货币的对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货币。而有限法偿则是指具备该种特性的货币的持有人在购买或支付活动中,如果以这种货币购买或支付的金额超过一定数量,那么收款人将有权拒收。

6.金准备制度

金准备制度又称黄金储备制度,是国家规定的黄金储备保管机构和管理黄金的制度。确立国家的金准备制度,是稳定币值的坚实基础,因此它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国的金准备数量,是其经济实力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的金准备,一般都集中由中央银行或国库管理。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有三种用途:(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2)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条件下,则只有第一项用途。后两项用途虽不直接存在,但金准备的多少,对稳定国内货币流通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尽管1975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第30届年会通过协议,废除黄金官价制度,正式终止了黄金在国际货币制度中过去所享有的特殊地位,但黄金仍旧构成各国国际储备的一个组成部分。

货币供给量的三兄弟——M0、M1和M2

在金融报道中,经常能见到M0、M1和M2这“三兄弟”,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们具体代表什么。

其实,M0、M1、M2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货币流动性的大小,将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货币的层次是指将货币按照一定的标准(通常是流动标准),划分成不同的范围。主要是指货币的统计口径。现实生活中,除现钞外,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都有一定的流动性,正是根据这种流动性,才把货币的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目前,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通货净额或现金。在西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最具有流动性,随时都可以作为支付的手段。但并非所有的现钞都可以计算在内,而要扣去各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剩余部分计入货币供应的第一层次,即M0。在我国,它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着的现金。

M1: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通货净值)或现金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流动性仅次于现金,有些国家将它视同现钞货币,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由于对货币的理解不同,世界各国对M1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我国的M1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通货和商业银行体系各种存款的总和,是较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有学者认为,货币不仅仅是交易媒介,更是一种资产,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交易,而是价值储藏。从这个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其他存款,如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显然也是货币。因此这些存款也就应包括在货币供应量的范围之内。在我国M2是指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其实还存在M3,但因为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所以不被常用。

M0、M1和M2“三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列公式来表示: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通常,中央银行会根据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判断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不是合适,进而调整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等,以求达到经济平稳、物价稳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则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将会更高;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而M2流动性偏弱,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M2。货币投放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货币投放增长得越快,M2的增长率也将越大。

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一般可以通过M1和M2的增长率变化来揭示。将M2和M1的增长率进行对比,有很强的分析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M1的增长率高于M2的增长率,则说明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收益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人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提出进行投资或购买股票,大量的资金表现为可随时支付的形式,使得商品和劳务市场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影响M1数值的原因很多,例如股票市场火爆就会影响到M1的数值变化,很多人会将定期存款和部分资产变现投放到股市,促使M1加速上扬。

反之,如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M2的增长率较M1的增长率高,则说明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减少,可以随时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期存款大量转变为较高利息的定期存款,货币构成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转变为流动性较弱的部分,这无疑将影响到投资,继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货币也具有排他性——劣币驱逐良币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其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没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美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美元。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美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这样一来,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美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美元的车退出市场。依此类推,市场上的“好车”数量将越来越少……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质量较差的车反而会战胜质量较好的车,成为二手车市场上的主流呢?因为这其中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起了一定的作用。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由16世纪英国政治家与理财家汤姆斯·格雷欣在其给英国女王的改铸铸币的建议中提出的,后来被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劳德在其著作《经济学纲要》中加以引用,并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一条经济规律,指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如果其中之一发生贬值,其实际价值则相对低于另一种货币的价值,那么,而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将被普遍收藏起来,逐步从市场上消失,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将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劣币驱逐良币的前提条件是这两种货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并且具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中一部分良币被收藏起来退出流通领域。

在现今社会,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大量存在。例如香港流通货币中,同时有十元纸币和十元硬币。由于十元硬币较容易伪造,而且较重,携带较不方便,被视为“劣币”。如果一个人同时有十元硬币和纸币,他会优先使用硬币,从而导致“劣币”流通量较“良币”高。

事实上,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不难理解,它不仅存在于货币制度中,还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镍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在文明程度低的城市,乘公共汽车或地铁时,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又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

当然,货币之间的排他性不仅是劣币驱逐良币,也存在良币驱逐劣币。譬如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亦即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干预的市场,在各种货币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法定比价存在,而这些货币之间价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势坚挺、含金量较高的货币被认为是硬通货,即“良币”;反之,走势疲软、含金量低的货币被认为是软通货,即“劣币”。在国际贸易当中,人们往往乐意接受硬通货,而不愿意要软通货。从而造成了优胜劣败,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这就像是在购物时,当没有可进行比较的商品时,大家都是对等的,所以选择上就会从自身的便利条件考虑,没有优劣之分;但长期试用之后,人们普遍选择的商品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了,那么它的销量和质量就一直保持着,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良币”,长期抢占着市场。此可谓“格雷欣法则”的反例,也可称为“反格雷欣法则”。

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的影响

巴西人波恩芬以务农起家,经半个多世纪的积蓄,最后竟拥有相当于一百万美元的巴西钱币。但他一不想将巨款存入银行,二不把钱投资做生意,而是将所有纸币兑换成巴西硬币,然后悄悄藏在一间地下室里。步入老年后,他每天从早到晚的工作就是呆坐在地下室,将一枚枚硬币擦得锃亮,尽管他也明白,巴西近年来每月的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但他仍顽固地坚信硬币不会贬值。

一天,他突然发现,这一房间硬币因通货膨胀而买不到一只小狗,他在钱堆上突发心脏病,最后竟死在这堆冰凉的硬币上。好心的邻居无法处理这一房间不值一文的硬币,于是决定将其撒落在他的墓穴里以代替泥土……

这个故事涉及金融学中的一个概念——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领域,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领域;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的。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例如,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大米,乙用这10元向丙买蔬菜,丙又用它向丁买水果,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就起到了30元货币的作用。

试想,如果社会中,人人都把钱囤积起来不花,这就意味着国家虽然印了100万元的钞票,而一些企业也生产了100万元的商品等着消费者来消费,但这时候,消费者却把钱囤在了家中,没有人消费,货币流通速度为零,长此以往,国家经济何谈发展呢?当然,我们也不鼓励那种无端的奢侈性的过度消费。因此,中国古老的节俭美德,看来要让位于现代的消费观念了。同样的道理,近几年,国家一直要拉动内需,要扩大国内的需求,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消费,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的繁荣。

可见,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能否有效扩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实现一定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货币流通速度。即使经济体的货币存量增加,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受阻,商品市场的交易水平会下降,整个经济规模也会下滑,实体经济增长将变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了,货币扩张对经济刺激的效果下降。由此可见,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将会促进实体经济市场交易顺利完成,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恢复一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上升,将会促进投资和消费信心上升,尤其是民间投资和老百姓消费的提升。通过扩大消费和投资,尤其是消费的增加,提高货币流通速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有人说,那是不是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对我们的经济越有利呢?其实也不尽然。

货币流通速度过快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假设现在市场上的商品对应的货币量是100元,政府只印发了50元,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这时商品和货币供需平衡。但现在货币流通速度过快了,1元的货币在一个月内流通了5次,那么,这1元的货币就承担了5元的职能,那么市场上总的货币量就是500元。可此时的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与500元相对应的商品。这种情况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从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最为活跃。所以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极度繁荣,房价急剧上升。但当一定时期内房市创造财富的速度跟不上货币流速过快的节奏时,社会货币流通总量会过度膨胀,形成社会房地产泡沫。

如今的限购措施,其实都是在限制货币的流通。这类主张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可能有人认为有些偏激,但怎样看待楼市调控政策限制货币的流通就值得研究了。应当看到,由于各个行业或经济领域投资回报率的差异,货币在各经济领域的流速和总量也是不均衡的,因为货币总是向盈利水平高的领域流动和集中。一般情况下,一个行业或领域的利润潜力被流入的货币挖尽后,在市场自发的调解下,又会流向其他有盈利的地方。但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备,非市场因素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货币的流向和总量,市场还缺乏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某些时候只能借助行政的力量。

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放宽政策,但由于经济转好的形势不够稳定,大多数行业的盈利能力不高或者不定性较大,致使货币不愿流入这些行业。而近几年房地产行业正好符合货币流入的条件,加之保值增值的预期和投资投机炒作的盛行,市场自身已经无法浇灭货币过度流入的亢奋。倘若继续允许货币资金肆无忌惮地流入房地产业,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方面推动房价虚高,住房成了有钱人投资或投机炒作的工具,有房的人不去住等着卖高价,普通百姓需要住房,却因房价太高而买不起房。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固化为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出现了一些空城,鬼城、烂尾城,不仅社会资源遭受巨大浪费,而且很有可能因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裂,使整个经济的发展遭受挫折。

总而言之,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的程度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仅限于一定的“度”;如果超过这个“度”,非但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虚拟货币——Q币究竟是货币还是商品

虚拟货币即非真实的货币,主要用于游戏中。在虚拟与现实有联系的情况下,虚拟的货币有其现实价值。知名的虚拟货币如腾讯公司的Q币,盛大公司的点券,新浪推出的U币或米票(用于iGame游戏),侠义元宝(用于侠义道游戏),纹银(用于碧雪情天游戏)……这里我们重点说的是影响最大的Q币。

“Q币”的诞生始于2002年5月,腾讯公司开发了虚拟货币系统,代表符号定名为“Q币”,1Q币代表1元人民币,即现在网民口中所说的“兑换”。用户付费后通过等值面额的卡号、密码与QQ号关联进行“充值”。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短的几年,Q币就受到了网民们的无限青睐。而鉴于Q币的价值,甚至有很多专门提供Q币与人民币进行双向兑换的网站,使Q币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流通的等价交换单位。

两年前,小陈通过玩QQ游戏赢得了大量Q币,他发现很多网友在倒卖Q币,也就开始了在网上倒卖Q币的生活。此后,小陈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和QQ游戏上发布广告。很快,他就在网上开了十几个专营Q币的商铺,以低价向玩家收购Q币然后转卖,买入时以1个Q币3角至5角人民币,再以6角至7角的价格出售。据小陈统计,现在平均每天与他交易的人数达到五六十人,每天能卖掉1000多个Q币。现在小陈每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盈利。

这时候,虚拟货币和真实意义上的货币的界限模糊了,很多人可能有些诧异,Q币等虚拟货币究竟是商品还是货币呢?对此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Q币等网络虚拟货币由商家发行,与人民币可以“兑换”,一旦Q币等虚拟货币商家无限发行,势必对人民币造成威胁。持这种观点的人相信,以Q币为代表的网络虚拟货币迟早会越过雷池,成为另一种电子货币。在Q币消费体系里,Q币不仅可以直接用于腾讯各种产品服务的消费,而且可以在人民币与腾讯内部的Q点、游戏币等其他虚拟货币之间建立等价交换关系,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属性。从这个角度看,Q币已经具备货币的属性,成为一种虚拟货币,就可能会对人民币造成冲击。

也有人认为,Q币作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交易支付手段,已被赋予某种价值,可以作为等价物交换。但Q币等毕竟只局限于网络,并不具备法定货币的地位和价值,并且需要以人民币计价,因此不会对人民币造成大的冲击。

对此争论腾讯公司也有自己的看法,腾讯公司认为,Q币是腾讯公司为方便广大用户推出的用于购买相关增值服务的一种支付工具,他们将Q币定位为“商品”,而非“货币”。他们认为,获得Q币的前提是需要支付人民币,而人民币是有数量控制的,所以Q币的发行量也是有限的,并非无限制发行,因此不具有搅动货币市场的能力。

一般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

1.Q币的价值尺度并不是自身所拥有的,而是因为它绑定了人民币才体现出来的,假如Q币的官方价格经常变动,那价值尺度的作用根本无从体现;其他的虚拟货币如U币由于没有明确绑定人民币,所以它们的价值尺度作用也不明显。

2.货币的本质首先是流通的,其次才是一般等价物,而Q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已。

3.尽管Q币在现实中被很多玩家当作买卖对象,也有人用Q币购买虚拟物品,但Q币设计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腾讯公司自身的支付方式。如果Q币要进入现实世界中流通,唯一途径首先兑换成人民币。这就说明Q币的支付手段有一定的限制。

4.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很少人愿意在自己的账户上储藏大量Q币。所以,Q币的储藏手段并不强。

5.说Q币是世界货币,比较勉强,但在虚拟世界中,网络是无国界的,将Q币称为虚拟世界或者是网络世界的货币比较贴切。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说Q币是货币还言之过早,先不说Q币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即使Q币成了统一的虚拟货币,它本身也无法脱离网络。

但是,虚拟货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使然,是不能取消的,所以关键还是要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管理和监督。国家税务总局在批复北京市地税局《关于个人通过网络销售虚拟货币取得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时表示,虚拟货币转让所得收入需缴纳个税,能提供收入证明,按利润的20%缴纳,否则,按交易全额的3%征税。这一规定似乎又证明Q币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

总而言之,Q币究竟是商品还是货币,现在还没有明确规定,相信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人们去讨论的话题。但虚拟货币交易市场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得要缴纳税款是必须的。

货币需求——到底该发行多少货币才合适

假设你是一位正处于热恋中的小伙子,你很爱你的女朋友。有一天,你们一起逛商场时,你那位漂亮的女朋友看上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实在是价格不菲,要花3000元!但为了取悦她,你还是决定为她买下这套衣服。可不巧的是,你已经把钱都买了债券和股票。这时,你就遇到了流动性短缺问题。为了不让你的女朋友失望,你有两种办法:第一,卖出部分债券或股票;第二,向亲朋好友借钱。在第一种情况下,卖出债券或股票要缴纳一定的佣金和印花税,如果你应了那句“情场得意,赌场失意”的话,卖出时的价格比买进时还要低,那么你就要遭受资本损失。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借给你钱的那位朋友不够义气,乘机宰你一把,要求3%的利息,你又要发生一笔利息支出了。虽然你的目的达到了,女朋友也很高兴,可是你心里难免会为遭受的非流动性成本而闷闷不乐。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教训后,你学聪明了。在与女朋友一起逛商场时,为了应付突发的货币支出,你决定随身带上10000元现金,足够她买一两套高档服装。但是这10000元在你的钱包里闲置了三个月后,你的女朋友才再次产生购买高档服装的欲望。如果存银行的年利率为3%,在这三个月里你损失了75元利息,你又遭遇了机会成本。钱虽然不多,但这也足够你们来回坐出租车的钱了。

看来身上装的现金太少和太多都不好。现金少了,有非流动性成本。现金多了,则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保留多少现金在身边真是一项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一个金融概念——货币需求。

这里需要解释上述文中的两个词语——非流动性成本和机会成本。

非流动性资产是指无法出售或转换为现金的资产。非流动性成本就是指想要转化非流动性资产所需要付出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表现为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这是一种客观需求。

人们之所以对货币有需求,缘于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商品的需求。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收入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中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可以这样理解,收入的提高,使得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就会相应扩大,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利率

利率的高低决定人们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此时人们会减少货币的持有量,而选择购买生息资产以期获得高额利息收益;相反,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的货币持有量就会增加,而选择减少购买生息资产。

可见,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的定期储蓄利率仅为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3.价格

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其他因素

如民族特性、生活习惯、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等,都会影响货币需求。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就被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1)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有一定的货币量,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所保留的现金。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水平共同决定的。

在这里还要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还有一个安全需求,安全需求不是独立的,一般会被简化归入“交易需求”。安全需求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经济状况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就越大。另一方面,必须得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

(2)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例如,你想买一套家具,恰好发现你想要的商品正在减价50%出售。假如此时你存有预防性货币,你肯定不会错失良机的。

(3)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对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简单来说,投机性货币需求就是为自己投资所预留的资金。

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留足交易性货币和预防性货币,然后再拿剩下的钱去投资,否则,如果你把财富全盘投向股票,遇上不好的年景,你的基本生活就会受到威胁了。

货币幻觉——只缘不识货币真面目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中国老百姓朴素的“理财”观念。生活中,对于钱财“算计算计”无伤大雅,但如果“过于算计”,就非但不能把钱打理清楚,反而适得其反。

李大妈是个过于算计却越算越亏的人。有一天,她要买牛肉回家待客,就跑到离家最近的东区菜场,一问一斤18元,她怕自己买贵了,觉得肯定有便宜的。于是,她就打电话给西区的菜友,让她们帮忙打听那边的牛肉价。结果,西区菜场的牛肉要价一斤17.9元。李大妈毫不犹豫,直接就坐公车奔到西区菜场,买了40多块钱的牛肉,她很为自己的精明得意,还庆幸没有在东区菜场里买。但是,旁边的菜友却说:“你为了省这点钱,但是你花的电话费、车费又是多少?”听到这句话,李大妈觉得没有了底气。

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生活中这种过于算计却适得其反的例子数不胜数,尤其是在个人理财领域。金融学上将人们这种“过于算计”反为算计所误的理财盲区归纳为“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吃亏的是自己。

货币幻觉通常出现在通货膨胀时期,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这样,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J·席勒就曾经说过,正是货币幻觉导致的错误逻辑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人们大都只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房价,却常常忘记了其他商品的价格,错误地认为房价比其他物价涨幅更大,从而夸大房地产的投资潜力。”

比如在房市上,A和B分别花了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再转手卖掉。在A卖房子的时候,碰上了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价25%,所以,A的房子只卖了30.8万元,比买价低23%。而B卖房子时,物价刚好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59.2万元,比买房价高23%。很多人都认为B比A赚得多,其实不然,A才是赚得最多的那个,把通货膨胀的因素算在一起,A所得的钱的购买力实际上增加了20%。

其实,我们的每笔收入都可以用纯粹的货币额来表示,也可以用当前通货膨胀率把它折算成实际价值,这将得到一个实际收入,它更准确地指示出收入的实际购买力。而患有货币幻觉毛病的人常常只注意到货币数量上的变化,却不会注意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变化。

不只是个人,在股市上也存在类似“货币幻觉”的现象,经济学上通常把它称之为“绝对价格”货币幻觉。当一个股票或者投资品种绝对价格较低的时候,投资者总会认为其是便宜的,按照逻辑,既然便宜,那么这个“便宜货”就有了上涨的理论基础。既然便宜,绝对价格低的东西自然广受投资者欢迎。

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股票的估值对一般股民太过复杂,把绝对价格高低作为估值贵贱的替代是想当然的选择。市场的种种缺陷又让这种错误不仅不被纠正反而强化。但是这里想强调的是,股票或权证的价值与其绝对价格高低并没有多少关系。

还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人民币升值也会给普通百姓带来货币幻觉。因为根据金融常识,人民币的升值,名义上可能意味着你的钱包里的钱更值钱了,但这种简单计算的前提之一是你的消费和投资必须纳入“国际循环”,产生不同币种的交换行为,否则你很难直接感受到这种“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打算与外币进行兑换和交易,你的钱包并不会因为汇率的升高而鼓起来。因此,尽管理论上、名义上中国人比以前有钱了,但你却只能购买同样价值的国内商品,这就是“货币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