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汇率——国际经济交往的纽带

汇率——国际经济交往的纽带

一个外星人到地球参观,看到地球上有两棵果树,一棵种在欧洲,一棵种在中国,都结了果子。外星人很眼馋,对地球人说:“我要买你们的果子吃。”

地球人说:“好,但要先确定你到哪里去买,到中国去买,是1元人民币1个,到欧洲人去买,是用1欧元1个。”

外星人说:“那我用1欧元买一个好了。”

地球人说:“其实你不用花钱就可以,你先从中国借1个果子,到欧洲去换1欧元,拿1欧元到中国去,就可以换10个果子,拿一个果子还给中国人,你就白得了9个果子,你再拿9个果子再去换9欧元,再到中国去换90个果子,再拿这90个果子再去换90欧元,到中国去换900个果子……这样下去,中国的好东西都被你买光了!”

外星人说:“哪有这样的好事!”

地球人说:“中国有关方面规定10元人民币等于1欧元,就是规定了中国的10个果子等于欧洲的1个果子啊!”

这个故事引出了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汇率。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作为国际金融关系乃至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纽带,几乎已渗透到包括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汇率是比价,更是杠杆和政策工具,汇率不但会影响一国的物价、就业和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还会影响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汇率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理论问题,实质上己演变为一个各利益集团利益博弈的问题。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起到不可或缺的杠杆调节作用。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然而,汇率并不是一国政府能够左右或者能完全左右得了的,它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其一,进出口差额。出口是把本国的商品或服务卖给国外,是收入外汇的过程;进口则是用外汇购买国外的商品或服务,是付出外汇的过程。如果一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额比进口额多,出现贸易顺差,相应这个国家挣的外汇就多,花的外汇就少,也就是外汇供给多,需求少,这时,外汇的价格——汇率自然要下跌,该国货币也就相应升值。这几年,我国面临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人民币因此也面临着升值的压力。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比进口少,出现了贸易逆差,相应挣得外汇少,花的外汇多,外汇供给少,需求多,这时,外币汇率自然会上升,该国货币可能就不怎么值钱了,面临着贬值的压力。

其二,资本的流出流入差额。当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入多于资本流出时,这个国家就会出现资本项目顺差,也就是外汇供给多,需求少,外币汇率自然会下跌。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出多于资本流入,这个国家就会出现资本项目逆差,外币汇率就有上升的趋势。

其三,利率差异。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越来越自由。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率比其他国家的利率高,就会有大量的资本涌进来,兑换成这个国家的货币以获取更高的利息,这样,就会推动这个国家的货币升值。反之,如果这个国家的利率比其他国家的利率低,其货币就有贬值的压力。

其四,通货膨胀率。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较高,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对于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国家,其货币自然有贬值的压力。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比其他国家低,其货币就有升值的趋势。

汇率作为一种交换比率,反映的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关系,因而体现着一种更复杂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汇率的职能上,则表现为汇率构成国际经济交往的纽带,在国际商品交换的货币流通中,执行着折算、表价和价格转换等职能。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汇率首先执行着折算单位的职能。汇率执行这一职能,就是把具有不同名称、计算单位、价格标准的各国货币,按其相互间的价值对比关系,折算成一定量的别国货币。也就是说,汇率作为一种交换比率,把不同的货币单位折算成可通约的量,使不同的货币单位的价值对比关系、对象化为量的比例,从而在量上可以比较和通约,这就大大便利了国际商品交换,有益于国际货币收支的进行。

汇率的第二种职能,是充当货币相对价值的标度。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同一货币制度下,货币要表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把自己当作自己的等价物,即必须通过自身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货币没有价格。但是当商品交换涉及到不同的经济社会和不同的货币制度时,汇率作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却把一国货币表现为等于一定量的别国货币。也就是说,借助于作为两国货币价值比率的汇率,一国的货币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现。这样,一国货币就取得了特殊的价格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汇率起了一种表现货币相对价值的特殊度量标记的作用。这里,别国货币是一国货币价值的度量标准或价值尺度,而汇率则是这种度量的标记、结果。因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汇率是货币价值的特殊表现者,它把一国货币表现为一定量的以外国货币来表示的价格。

最后,汇率还具有价格的国际转换手段的职能。自从有了汇率之后,以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本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可以通过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转换成以外国货币来表示的价格。同样,外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也可以通过汇率的媒介,转变成以本国货币来表示。这样就在客观上使本国物价同国外物价和世界市场价格之间建立了联系。汇率的这种充作内外价格转换手段的职能,也直接地或间接地使一系列价格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而形成相对价格。这方面主要有:(1)以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本国贸易商品和非贸易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2)以外币来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同其国际竞争者的出口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3)以本国货币来表示的进口品同本国进口替代品或进口竞争品之间的相对价格;(4)以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本国出口品或进口替代品同生产这些商品的成本之间的相对价格。这些相对价格的形成,是汇率的价格转换手段职能的延伸和深化。

汇率研究的基本问题

汇率研究的中心任务,是说明汇率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行为及这种行为的经济影响。在这一目标的规定下,汇率研究必须阐明支配汇率行为的经济机制以及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的合理结果,是为经济单位理解汇率的变动及其作用提供清晰的线索,其政策含义则在于为政府的汇率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这种特殊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汇率以特殊的方式,使一国货币取得了用另一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的价格。汇率作为两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客观上使一国货币等于若干量的其他国家货币,从而使一国货币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通过另一国货币表现出来。而在一国范围内,货币是没有价格的。因为价格无非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不能通过自身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第二,汇率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对经济社会中的其他价格变量,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作为货币的特殊价格,作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价值联系的桥梁,汇率在本国物价和外国物价之间起了一种纽带作用,它首先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本国的生产结构产生影响,因为汇率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在出口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分配。

除此而外,汇率也会在货币领域引起反应。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随着汇率的变动,大量资金会相应地从一种货币流向另一种货币。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则可以看到汇率随着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变动,以及反过来,它对国内货币供求状况的影响。汇率这种既能影响经济社会的实体部门,同时又能影响货币部门的特殊影响力,是其他各种价格所不具备的。

汇率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汇率行为必须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结合点上来进行考察。由此,汇率理论一般地说,是货币银行学理论的组成部分;特殊地说,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分支——国际货币经济学的重要方面。换言之,汇率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的国际延伸,它构成国际经济学的特殊研究领域。而在这一领域中,汇率决定、汇率变动、汇率制度、汇率政策这四个问题是其研究的基本对象。

既然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汇率研究便应该首先研究汇率的决定。也就是说,汇率理论首先必须回答,汇率根据什么来决定,作为一种价格,它的决定基础是什么?对此,经济学家们人言人殊,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些回答,若个别地来看,都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迄今为止的各种汇率决定学说,都不能科学地说明汇率决定的根本基础,从而不能提出汇率决定的根本依据。但总体来看,这些回答又都十分值得重视,它是人类对汇率这一经济范畴的不同侧面的认识,它为后人科学地把握汇率行为,提供了宝贵的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然而,汇率决定理论说明的是,在给定的时点上,汇率应根据什么来决定以及这种决定的现实意义。它不能具体地说明,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汇率为什么会变动,这种变动的经济影响又是什么。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汇率变动是一种更为经常的经济现象。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包括经济增长、对外贸易、货币供求、资源分配、产业结构等等,都有着重大的经济影响。这种状况,客观上要求我们对汇率变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要特别注重分析汇率变动的作用。于是,汇率的变动及其经济影响,构成汇率研究的第二个方面。

汇率研究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是汇率制度。所谓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关于汇率的定值基础、变动方法及管理规则的公共安排。在国际货币关系史上,汇率制度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由官方规定,各种经济单位在实际经济交易中所使用的汇率,只能在官方规定的法定比价的基础上,在狭小的范围内波动;而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汇率的波动,原则上不受限制,官方基本上不加干预。十分明显,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汇率行为受到不同的制度性约束,因而其行为方式就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汇率研究如要深入,就必须研究制约着汇率行为的这些制度性因素,分析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汇率的作用及其运行方式,并通过比较分析,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提出判断的依据。

最后,汇率研究必须包括对汇率政策的分析。汇率政策的制定,依靠的是对汇率行为内在支配因素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汇率政策又予汇率行为以重大影响。因此对汇率政策的研究,合乎逻辑地构成整个汇率研究的有机部分。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一方面是站在政府决策者的立场,考察在政策上应把汇率确定于何种水平,其依据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应予调整,汇率管理又应选择何种制度性的安排;另一方面则从理论的角度,探讨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等等。

综上所述,汇率研究的基本线索是,从汇率行为的根本基础出发,逐渐上升到对汇率现象的各个主要侧面进行历史的和逻辑的考察、理论的和实证的分析。其根本目的是从整体上说明汇率现象的本质,揭示汇率行为的内在支配因素及其后果。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各种货币汇率每天都在变动,但人们对于汇率为什么要这样变来变去不一定十分清楚,有人甚至认为是政府强行使汇率在变动。然而,汇率并不是一国政府能够左右或者完全左右得了的,它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人民币汇率演变史可以得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中隐藏着两种反常现象:一是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可是人民币反而在对美元升值;二是在人民币汇率上升时,我国依然存在着国际收支顺差。

1973~1980年,西方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发生贬值,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也相应地进行了几次调整,持续上升到1美元兑换人民币1.5元。应该说,这时候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高估的,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当时的外汇储备严重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运行平稳,但与此同时,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使得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全球金融界的一大热点问题。

1981~1994年,人民币汇率一直呈下调趋势,直到1994年以后人民币汇率才表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兑换比例大约为1美元兑换6.84元人民币。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宣布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即不再像原来那样单单盯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11元。

这表明,人民币升值终于变成现实;同时也表明,这种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大,尤其是对出口依赖较大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等)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步伐就明显加快,对欧元、日元则呈现出贬值趋势,从而导致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

究其原因在于,2007年9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美元持续走软,而在人民币汇率参照的一揽子货币中,美元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元不断贬值必然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加快升值。

汇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不仅会直接影响国内外商品的相对比价,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而且还会对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重要影响。关于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的分析中导出。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

汇率变动后,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下降,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2.影响商品的进出口

一国生产的商品出口到国外,通常要报外币价格,所报出的价格高低与汇率直接相关。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下降,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汇率涨到8.50,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1.76美元。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肯定好卖,从而刺激该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到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50美元。高价商品肯定不好销,必将打击该商品的出口。同理,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就会制约进口,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则会大大刺激进口。

(二)对对外经济的影响

1.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时,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资本大量外流,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趋势时,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2.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本币价值下降,具有扩大本国出口,抑制本国进口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扭转贸易收支逆差。

3.对旅游部门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以本币表现的外币价格上涨,而国内物价水平未变,对国外旅游者来说,本国商品和服务项目显得便宜,可促进本国旅游及有关贸易收入的增加。

(三)对黄金外汇储备的影响

1.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货币升值,则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提高,反之则降低。

2.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3.汇率变动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

二、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汇率不稳,加深国际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

3.加剧投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

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汇率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金融法令的颁布、政策的规定或措施的推行,把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确定或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手段。汇率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目标和汇率政策工具。

汇率政策是用一定的汇率政策工具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过程。汇率政策的目标规定了汇率政策工具的方式、方法和使用范围。因此,具有首要的意义。

汇率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同其他经济政策一起,达到经济社会的增长、稳定、就业和对外收支平衡。但其直接目标,则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第一,维持本国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1)把本国货币固定于某种货币,不允许汇率有任何波动。(2)把汇率的波动限制在狭窄的、明确规定的上下限之内。当汇率尚未达到上下限时,政府可任其不受控制地波动,但一旦达到支持点,即进行干预,使其限制在上限或下限之内。(3)不规定货币的对外平价或支持点,汇率可自由波动,但每天的或一段时间内的波动,政府可通过干预使之限制在相对小的幅度内。

第二,维持本国货币对内价值的稳定。其做法,是通过汇率升降,使货币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不受外来扰动的影响。

第三,影响对外贸易。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贸易条件,二是影响贸易流量。贸易条件表现为进口品和出口品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用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所能换到的进口品的数量。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出口品同进口品的交换比例会发生相应变动。因此,汇率变动将诱发贸易条件的变动。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可能将汇率升值,以改善贸易条件,即以较少的出口品来换得较多的进口品。

第四,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一国政府采取政策行动来吸引或阻止外因资本,大多出于以下目的:增加或减少其持有的官方国际储备额;扩大或缩小国内的信贷资金数量;或者是为了提高或降低国内的利率。为此,政府可通过提高或降低即期汇率,来影响“不抛补的国际套利”活动,也可以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抛补的国际套利”的方向和程度。

除此而外,一些国家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把国际政治或经济上的考虑,作为其汇率政策的直接目标。

综上可知,从上面看来,汇率政策的直接目标,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通过制度性的安排,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而主要通过其他经济变量的波动,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另一种模式是,保持汇率的适度弹性,通过汇率的升降波动,来维持本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影响贸易及资本流动。

根据上面的分析,汇率政策的工具或手段,则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第一,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制约着汇率运动的基本方式,因此,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国政府或其货币当局达成其汇率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二,汇率水平的确定。由于政府把本国货币的现实汇率确定在高于其价值平价或低于其价值平价的水平上,会对该国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各国政府往往部把现实汇率的确定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来使用。例如,对某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当其政策目标主要是以资本输出来推行对外扩张时,往往将本国货币高估,人为地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以便输出的资本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当地的原料和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中国家方面,常常把现实汇率的确定同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根据不同的发展战略,把现实汇率高估或低估。这是值得注意的重要经验。

第三,汇率的变动。汇率变动作为汇率政策的工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汇率上升或下跌。归纳起来说,当政府试图使一国货币下跌时,可以或者直接把官方比价作向下的调整,或者策动汇率有控制地向下移动,或者就听任不利的趋势发展,以便让它来影响汇率下跌。在汇率下落的过程中,政府也可能经常进行干预,以便控制这种下跌过程。如果政府决定将汇率升值,则可以将官方比价上调,或者有控制地诱导汇率上升,或听任汇率随其他经济政治情况的变化而自由上升。当然在此过程中,政府也可进行适当的干预。

第四,国际协调与合作。各国汇率政策的实践表明,一国也可以通过一些国际性的计划或安排,来达到其汇率政策目标。因此,国际协调与合作,也构成一国汇率政策的重要工具。这里面包括:

1.以协定形式来确定汇率规则。系统的汇率行为规则对汇率行为有很大影响,因为其解释、修改,及其运用的中止或扩大,都可能引起汇率行为的变化,并可能影响到外汇交易的相对自由度。

2.创设货币区。从外汇交易者的角度来看,有关货币区的安排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欧洲货币体系的创立,就可能使人们对汇率的评价发生影响深远的变化。而在已创设的货币区内,新会员的加入或原会员的退出,也都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影响到有关货币的当前地位和今后的前景,而且会在货币区内打开或关闭回避外汇管制的缺口,并且会影响到留在货币区内的其他货币的强弱地位。货币区的存在,也使外汇交易者不但要关心本国的外汇形势,而且要关心整个货币区的外汇形势。

3.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紧密合作。各国中央银行的联合干预或协调干预,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汇率变动的趋势,其影响程度要远远超过一国货币当局单独进行的干预。

总而言之,汇率政策的直接目标可以分为维持汇率的稳定或保持汇率的适度弹性这两种。具体在两者中选择何种或将两者如何结合,取决于各国政府的不同偏好,更深一层看,则决定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至于达成汇率政策目标的手段,则有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水平的变动及国际协调与合作这四种。以不同的方式来运用这些汇率政策手段,以达到汇率的稳定或汇率的适度弹性的过程,则构成各国不同的汇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