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合第六

    alt

    “忤”,是忤逆、反忤、相背的意思,“合”则是趋合、顺应、相向的意思。所谓“忤合术”讲的就是关于分合与向背的问题,是一种辩证处世技术。本篇主要论述这种辩证处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怎样灵活运用这种处世技术,强调要善于把握两者间相互转化的态势,只要顺势而行,把握时机,便可纵横自如。

    本篇首先论述了实行“忤合术”的必要性,因为事物和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主张也就各不相同,或者相互契合,或者相互抵触,而且“世无常贵,事无常师”,所以对待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来选择自己背离或亲近的对象。接着讲了如何实行“忤合术”,那就是要周密了解情况,认真谋划,然后行动,行动时不妨结合运用飞箝术。最后列举了历史上成功运用“忤合术”的典型范例,并阐明了实行“忤合术”的主观条件。

    总之,无论是谋臣还是说客,只要能够了解自身的情况和对方的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决策,反复试探而后确定实施措施,做到像伊尹、吕尚那样明了天下政治情势,利用最佳时况去制定“成于事”的妙计,或离于此,合于彼;或合于此,离于彼,察知天命所归,善于“背向”,便可成功施展“忤合术”,使自己“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最终“协四海,包诸侯”,为天下帝王师,做个不在位的“君王”。

    原典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注释

    ①趋合:趋,小跑。指快步凑上前去迎合,相当于“合”。倍反:倍,同“背”。反,同“返”。指背逆,转过身返回来,相当于“忤”。适合:适应现实而合于实际情况。

    ②化转环属:属,连。事物发展变化像圆环一样连接循环。形势:具体背景和现实状况以及态势。

    ③因:依据,凭借。制:制事立计。

    ④立身:安身立命。御世:处世,处理天下各种事务与关系。施教:实施教化,教化百姓。扬声:显扬名声。明名:确立事物名分。

    ⑤会:时机,机会。所多所少:此指对自己的相应决策进行损益。转化:转变以顺应变化。

    ⑥世无常贵:世上没有能够保持永久富贵的人。此句包含了深刻的辩证观点。

    ⑦本句意谓圣人常有所为,因而无所不为;圣人常听天下,因而无所不听。

    ⑧成于事:做事情有成效,能成功。合于计谋:指与自己的谋划暗合。

    ⑨不两忠:不能同时忠于两方。

    ⑩反忤:反,同“返”。即合与背。

    译文

    无论是凑上前去迎合人,还是转过身来离开他,都必须有适合当时现实情况的妙计。事物的发展变化,既像圆环一样循环连接,又在每一发展阶段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现实背景,形成各种各样的发展态势。应该反复探求事物的连续性和独立性,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所以,圣智之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立身处世,治理天下,教化百姓,传扬名声,确定事物的名分;必定依据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不同时机,抓准最适宜的天时,明白哪些地方有余,哪些地方不足,并据此来损益变化自己的决策,用忤合的道理去事先了解,让策略方针随着事态的变化而转化。世上没有永恒富贵之人,做事也没有永远固定的样式。圣人每件具体事情都参与,因而无所不为;对什么事情都打听,因而无所不听。我们明白了世间事物的变化原理和圣人的做法,因而对于那些可成就大事而且与我们决策相合的君主,就可以代他主持国家大计。这些计谋如果合乎这一方的利益,就必定背叛那一方的利益,不可能同时忠于双方,必然忠于或违背某一方。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违背这一方的,才可能合乎另一方。

    原典

    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注释

    ①与:施予,实施。

    ②身:个人。材能:才智和能力。气势:气度。

    ③一:基本规律一样。

    ④谋虑:谋划,思虑。

    译文

    如若要将反忤之术应用于天下,必要衡量天下情势,然后再来制定实施;要把它应用到某个诸侯国,必要依据诸侯国的情况来制定实施;要把它应用到大夫封地,必要衡量封地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要把它应用到一个人身上,必要衡量这个人的才智、能力、气度来制定实施措施。无论范围大小,不管有进攻之计还是退却之策,反忤术的应用都有其一定的基本规律。必须先深谋远虑,制定好实施措施,再用飞箝术来作为补充手段,从而实现它。

    原典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注释

    ①背向:即忤合。背,背离,即“忤”。向,趋向,即“合”。协:合同。包:包举。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置之于忤合之境而能加以转化、运用。

    ②伊尹:商朝的开国名相。本名挚,是商汤妻子的陪嫁奴隶。他因为陈述政治见解而被商汤赏识提拔,辅佐汤讨伐夏桀,建立商朝,尊为阿衡(宰相)。汤死后,又辅助汤的孙子太甲,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传说伊尹曾经五次游说夏桀,五次游说商汤,然后才选定自己的君主,忠诚地辅佐商汤。汤:商朝的开国之君,推行善政。桀:夏末暴君,名履癸,被商汤消灭。明:明于人,使别人知晓自己的能力而重用。

    ③吕尚:周朝开国功臣,姜姓,吕氏,号太公望,即民间盛传的姜子牙(姜太公)。相传周文王出猎,在渭水边遇见正在钓鱼的吕尚,交谈十分投机,便同乘一辆车回到都城,任命他做军师。周武王即位,尊为师尚父,辅佐武王讨伐纣王,建立周王朝。后被封于齐地,成齐国的始祖。本篇说他曾经三次进入商朝的都城,三次进入周的地盘,不被商朝赏识,最后才选择周文王作为自己的君主。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父,他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④天命之箝:即天命所归。古人认为朝代兴衰是天意,天意归谁,谁便兴盛。

    ⑤达奥:穷达、通晓深奥玄秘的事理。

    ⑥原:追溯、考究渊源。

    ⑦悉心:尽心,用上全部精力。

    ⑧材质:才质和能力。惠:同“慧”,聪慧。

    ⑨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指一味忠诚真心对人,就不会有知人之明,不能真正了解别人。

    ⑩知睿:知,同“智”,智慧。指聪明才智。孰:谁。

    译文

    古代那些善于实施忤合之术的人,能够协同四海,包举天下诸侯,对他们实施忤合之术,并且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改换实施措施,然后用此来求得合于明主。所以,伊尹曾经五次归附商汤、五次归附夏桀以探求天命之所归,最终合于商汤而受到赏识、重用;吕尚曾三次依附周文王、三次依附殷纣王来探求天命之所归,最终合于周文王而被拜为军师。这是因为他们最终都能认识到天命所归的明主,所以毫不迟疑地归附他们。如果不能像圣人那样洞悉深奥隐曲的世理,就不能立身处世、治理天下;不能费尽心神地去思索,就不能追溯、究察事物的本原;不能用尽心力去考察事物真情实况,就不能成就名业;个人才能气质不佳,颖悟聪慧不够,就不能筹划军事谋略;一味忠诚真心地对人,就不能真正了解别人。所以,实施忤合之术,自己一定要估计一下自己的才能智慧,衡量一下自己的优劣短长,看哪些方面自己不如别人,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入政,可以退隐,也可以从事纵横捭阖的政治角逐。

    alt以史为鉴alt

    张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是我国历史上名扬史册的一位大谋略家,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计,对楚汉战争的天下时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刘邦取得天下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深谋远虑,而且出谋必胜,汉高祖刘邦极为赏识和佩服他,赞誉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封其为留候。

    张良字子房,出身名门望族,其祖及父五世为相韩国。韩被秦灭后,他图谋复韩,曾指派刺客持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击杀秦始皇,未中,因此获罪逃亡在下邳(今江苏雎宁北)藏匿。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立即聚众响应,投奔项羽之叔项梁,并劝说项梁立韩国贵族后裔成为韩王,实现了自己复韩的理想;后韩王因投靠刘邦为项羽所杀,张良复归刘邦,成为刘邦的主要谋臣,他为刘邦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绩,是汉代立国的大功臣。

    张良善谋国,也善谋身。他既胸怀宏图大志、敢作敢为(如刺杀秦始皇),又谦虚谨慎,懂得适可而止。这一点可从刘邦称帝后张良对刘邦给他论功行封的态度上充分反映出来。刘邦敬重张良的劳苦功高、忠诚汉室,因此在论功行封的会议上,刘邦让他自己选择齐国三万户的食邑。张良对此辞让不受,说:“自己在韩国灭亡之后沦为一介布衣,一介布衣能得封万户,位在列侯,应该满足。”他谦虚地请求刘邦封给他留地(今江苏沛县,只有万户),因为那是君臣二人首次相遇的地方。刘邦深为感动,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在业成功垂之后,张良不仅不居功自傲,还能自谦相让,实在难能可贵!

    张良谋国有远虑,谋身知近忧。尽管刘邦待他不薄,但他深知刘邦的为人。在陆续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之后,张良联想到战国时范蠡、文种在辅佐勾践灭吴兴越后的不同选择与结果。他深悟“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不愿步文种、彭越、韩信的后尘,而是要明哲保身。于是他主动向刘邦提出告退,“忤”之而专事修道养身。吕后感德张良,极力相劝,他才仍食人间烟火,没有轻身成仙,但他对于国政大事已不再积极过问了。

    alt

    春泉小隐图

    张良先投奔项梁图谋复韩,“合”之,后韩王为项羽所杀,就投奔刘邦,“忤”项“合”刘。刘邦称帝之后,国家大局已定,彭越、韩信等开国功臣纷纷遭遇“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张良又主动辞退,“忤”刘而修道,终于得以功成身退,明哲保身。适时地实行忤合术,正是张良成功的关键所在。

    刘秀忍辱负重报兄仇

    光武帝刘秀在两汉之际的硝烟弥漫中崛起于群雄之间,恢复汉室,建立东汉。在中兴汉室的辉煌成就之后,做为伟大的一代开国皇帝,刘秀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痛苦,其中兄长刘综縯的死,可说是影响他至深的一件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统治腐朽,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西南)人刘综縯、刘秀兄弟乘此机会起兵,以重建汉朝为旗帜,四处招兵买马。两兄弟后来率领自己的队伍加入了绿林军。他们的同族人刘玄,起初参加平林兵,被推为更始将军,后来也与绿林军合并。

    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随着王莽统治的灭亡,他迁都长安,很快就背叛绿林军起义,调转矛头杀戮农民军。刘秀的兄长刘综縯,就在这时被刘玄杀害。

    刘玄知道,刘秀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一定会找他报杀兄之仇,所以他心里一直希望刘秀尽快替兄报仇,他便可以找到理由除掉刘秀。可是刘秀并未如他所愿,不仅没有找刘玄算账,还在表面上保持不动声色。当他朝见刘玄时,表情一如平时,低声相应,从来没有提过有关兄长刘縯综的一句话。他不穿孝服,不举丧事,言谈饮食也犹如平日。因此,刘玄一直找不到任何借口除掉刘秀。

    刘秀心中当然清楚,他的哥哥本是有功之臣,只因争权被杀,虽然他白天平淡如常,但夜晚却常常泪流不止,内心里一直愤愤不平,深为兄长之死而难过,发誓一定要完成兄长未竟的事业。可是刘秀明白目前他只是刘玄的属臣,如果不能克制自己,以自己现有的实力,根本不是刘玄的对手。如果贸然行事,很可能会失败被杀,落得与兄长一样的下场,那样就更没有什么大业可图了!又何谈为兄报仇?

    alt

    汉光武帝刘秀

    同时,刘秀也知道自己是有功之臣,在昆阳大战中,他亲率13人突围求援,为刘玄建立奇功,刘玄清楚这一点,一定不会贸然杀掉他。此时如果刘秀重提那段历史,或许会讨好刘玄,增强他对自己的信任,但刘秀只字不提。刘玄见刘秀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于是下令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加封琥信侯。

    得到刘玄重用之后,刘秀趁机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公元23年,刘秀到河北一带活动,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深得民心,接着,他以恢复汉家天下为号召,取得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强。他同时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刘秀觉得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时机已到,便果断与刘玄决裂,起兵讨伐刘玄。最终,刘秀击败刘玄,替兄长报了仇,也取得了天下,建立东汉王朝。

    “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就是说为人要有聪明灵活、明于事理的素质,才能够抓住关键,不拘小节,成就大事。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刘秀深知自己势单力孤,如果立即向刘玄报杀兄之仇,只会性命难保,于是便忍辱负重,坐待有利时机。与卧薪尝胆的勾践一样,刘秀深谙“大丈夫能屈能伸”之理,参透时势,隐“忤”求“合”,这才得以保全性命,赢得了积蓄力量的时间,从而最终杀掉刘玄,报了兄仇,登上帝位。

    荀彧审时度势投靠明主

    汉末天下,群雄并起,曹操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志广聚贤能,并予以重用。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曹操惜才,而且常常眼红别家的人才,对武将如赵云、关羽等多次手下留情,对谋士如徐庶等则以计赚之,所以曹营中多中途加入的别家人才。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荀彧即在此列。

    荀彧出身名门望族,祖父荀淑曾任朗陵县令,父亲荀绲曾做过济南相,叔父荀爽后来宫至司空。在这样的家世背景下,荀彧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少年时代就出类拔萃,年纪虽小,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加上品行端正,深得乡邻赞誉。南阳何颐善于识别人才,一见荀彧,连声称奇,说他不同凡响,将来必定能成为王佐之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推举为孝廉,送至京城洛阳,经过考试,被授予守宫令之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董卓作乱之后,荀彧知道天下即将大乱,担心自己和亲属的安全,他便弃官返回故乡颍川。此时,同郡人冀州(今河北临漳县)牧韩馥,因仰慕荀彧,派人前来接荀彧及众乡亲到冀州。由于颍川乡亲难舍故土,不愿前往,荀彧便耐心动员本宗族的人迁往冀州。

    荀彧率本族人到冀州后,宗族中饱学之士均被委以重任,他自己也深得韩馥信赖。后来,袁绍夺取冀州,灭了韩馥,荀彧及其弟弟荀堪以及同郡人辛评、郭图等都受到袁绍礼遇,并被袁绍委以重任。

    虽久闻袁绍大名,但荀彧很快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用人,治军不严,多谋寡断,他预料袁绍终难成就大事。良禽择木而栖,智者择主而事,荀彧觉得冀州并非久居之地,于是暗暗打算另觅明主,更换门庭。

    不久,还是奋武将军的曹操领军击败黑山农民起义军白绕部,被朝廷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濮阳市)太守。荀彧知道曹操有雄才大略,通晓兵法,思贤若渴,多谋善断,虽然目前实力不强,但断定他日后终成大业,于是便把自己匡扶汉室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荀彧毅然离开袁绍,于公元191年前往东郡投靠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奔他,十分高兴。两人一番谈话,荀彧深受赏识,曹操把他比作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当时苟彧才29岁,被拜为奋武司马,帮助曹操管理军务,并参与军事策划。

    公元202年,曹操在熟谙袁绍的荀彧辅助之下,于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成为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官渡一役,验证了荀彧对袁绍的评断,也证明了他自己的识人之明与选择正确。

    良禽择木而栖,智者择主而事。荀彧虽得袁绍器重,但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于用人,预料其难成大事,跟随他只能任自己一腔报负付之东流。而曹操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能成大事的英主。于是荀彧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毅然离袁投曹,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由此可见,能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来审时度势,投靠明主,对一个人的一生,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都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有一个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群开始半信半疑,反正只是搬根木头,就算拿不到赏金,也不会丢了命,不如试一下。于是终于有个人站起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给他五十金,人群哗然。商鞅这一举动,从此在秦国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而接下来商鞅的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在商鞅变法四百多年前,同样在他“立木为信”的地方,也曾发生过一场因诚信失灵而导致的亡国悲剧,这便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为博取美人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引来各方诸侯齐集城下。夜暮中,当诸侯率领将士们举着火把匆匆赶到,发现都城并没有敌情,一时不知所措。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而使出的花招后,诸侯们愤然离去。

    alt

    烽火台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却迟迟没有等来诸侯们的救援。最终,幽王被逼自刎,身死国灭,而他所爱的褒姒也被俘虏了。

    商鞅“立木取信”,一诺千金,化“忤”为“合”,赢得众人信任,结果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周幽王以帝王之尊,却行无信之事,与诸侯们玩“狼来了”的游戏,“合”转为“忤”,失却天下人心,最终自取其辱,身死国亡。两相比较,可见,“诚信”在忤合之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alt商界活用alt

    退货赢得众客户

    上海一家鞋厂与日本某株式会社做成了一笔布鞋生意,价值达160万日元。但由于日方市场预测失误,加上运期长,布鞋抵日后已错过销售季节,只能大量积压。日方请求退货,按惯例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中方完全有理由拒绝,可结果是中方竟然接受了退货。

    消息传开,有关部门哗然,不少人表示不理解,然而中方同意退货的考虑还是颇有道理的。

    首先,货退回后,在国内销售并不赔钱,“出口转内销”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日方支付所有退货运杂费用,中方没受任何损失。其次,这批货虽退回,但日方承诺可用同等价值的一批畅销货替代,等于重新做成一笔买卖。再次,日方表示以后再购同类货物首先考虑该厂,中方借以稳定了贸易伙伴。第四,日方如不退货会社就要破产,其不利影响必然波及并损害中方的利益。

    日方对中方的接受退货十分感谢与钦佩,鞋厂很快又保质保量地出口了一批替代货品,使双方均营利且名声大振。中方的名誉也由此传播开去,日本几家客户纷纷来人来函洽谈。鞋厂于是身价倍增,产品供不应求。而日本这家株式会社还要求充当中方在日本销售的总代理,包销合同一订就是几年,并主动向中方提供国际市场的有关信息,两家合作得很好。

    “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指在制定策略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反复寻求最佳的计策,并且制定不同的措施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意谓思想与情志相同的人做事之后仍能够保持亲密关系,是因为他们都取得了成功,都获得了利益。相反,使一方遭受损失,必然导致关系疏远,结果己方也会蒙受损失。

    所以,在商业往来中,只要摒弃“你败我胜,你输我赢”的斗争心理,双方都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就可以找到一条共同受益、长期合作的途径。在以上这一事例中,中方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认为接受退货乃是双方的利益所在,深谋远虑,以退为进,才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表面上“忤”于己方利益,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却是深“合”商战取胜之道的。

    范旭东远渡日本“围魏救赵”

    碱,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是足以影响一国工业发展命脉的重要物品。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碱市场却一直为英国卜内门公司所垄断。

    中国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惨遭失败之后,被迫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从此,外国列强可以在华投资设厂,中国民族工业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威胁。为了同英资企业竞争,创立中国自己的制碱工业,1918年近代中国爱国实业家范旭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制碱企业——永利制碱公司。

    永利制碱公司想以原盐为原料,然而当时国内盐税高达原盐成本数十倍,且盐税特权为英国人所把持,他们竭力反对范旭东所要求的原盐免税,并四处散布“海水不能制碱”的谣言。英国人千方百计要将“永利制碱公司”扼杀于襁褓之中。

    由于各方面的困难,加上技术上的落后,直到1926年,永利才克服技术难关,终于生产出了优质的“红三角”牌纯碱,并很快畅销海内外。

    对于永利的这一成果,英国卜内门公司恨之入骨。经过一番策划和准备,卜内门企图与永利决一死战,它调来一大批纯碱,以原价40%的低价在中国市场上倾销,甚至可以赊销出售,意图一举挤垮立足未稳的永利。洋人的这一招十分恶毒,不久,市场上的洋碱供不应求,而永利公司的产品却堆满了库房和栈台。

    永利与卜内门相比,实力十分悬殊。如果降价与卜内门竞争,不用多久,永利就会财枯力竭而垮台,不降价,产品卖不出去,资金收不回来,无法再生产,永利也名存实亡。为此,范旭东焦虑万分,寝食不安。

    这天,他在办公室低头踱步思索对策,猛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张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他灵机一动,当时日本工业比较发达,是卜内门公司在远东最大的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的经济元气尚未完全复元,卜内门的产量有限,能够运到远东来的碱为数不多。现在为了对付永利,卜内门又把大量的碱运到中国,日本的碱市场必然相对紧张。如果此时永利趁机进入日本市场,卜内门必然会阵脚大乱。

    范旭东在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后,决定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将“红三角”插向日本市场,以解国内市场之危。

    范旭东又一次悄悄地东渡大海,来到日本。当时日本的三菱和三井两大财团都想在商界执牛耳,相互间竞争非常激烈,三菱自己有碱厂,而三井没有,只能依赖进口,这正是范旭东所希望的。他与三井协商,委托三井在日本以低于卜内门的价格代销永利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三井觉得与中方交易一不要自己的资金,二有利可图,三解了燃眉之急,便十分爽快地与永利达成了协议。

    相当于卜内门在日本销量10%的红三角牌纯碱,宛若一支奇兵通过三井在日本的庞大销售网,向卜内门在日本的碱市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质量与卜内门相同,价格低廉的红三角牌纯碱很快在全日本造成了碱跌价的影响。这一突变,使得卜内门措手不及。为了保住日本市场,卜内门不得不随之降价。由于卜内门的碱在日本的销售量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销售量,这一降价使其元气大伤。永利在日本销量只是卜内门的10%,价格比卜内门在中国的价格还高一些,损失相对要小。

    卜内门在首尾难顾的情况下,经过权衡利弊,发现保住日本市场比在中国进攻永利重要得多。因此,永利在日本发起攻势不久,卜内门就通过其在华经理李德利向永利表示,愿意停止在中国市场上的减价倾销,希望永利在日本亦停止行动。

    范旭东见好就收。当然他趁机提出了条件,规定永利在中国市场的纯碱销售量为55%,卜内门不得超过45%,并且要求卜内门今后在中国市场上的碱价如有变动,必须事先征得永利同意。永利终于取得了在国内市场上应有的地位。

    在现代经商活动中,当自己和对手共同争夺一块市场时,如果用协商的方法不能解决,就可以考虑攻击对手的另外一个市场,以分散对手和自己竞争的精力,使其首尾难以兼顾,迫使对手做出让步,以达到自己成功的目的。这恰是中国古代军事策略的一招——“围魏救赵”。范旭东击败卜内门所采用的策略正是这种种迂回取胜的办法,即避开在中国市场的正面竞争,与卜内门在其远东的大本营——日本市场展开削价竞争。永利的真正意图并非抢占日本市场,而是通过在日本市场对卜内门施加压力,逼其让出其在中国的低价倾销占领的市场。

    一般而言,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化解僵局,比正面与敌手较量付出的代价相对会低些。但在采用这一策略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反应必须要迅速,如果“围魏”的动作迟缓,可能延误时机,让对手阴谋得逞;第二,必须仔细分析,选好反击的战场,必须击中要害,通过反击要向敌人传递如下信息:继续冲突下去,绝对会因小失大,只有收兵,才能减少损失。如果反击的战场选择不当,不足以引起敌人注意,不仅不能达到“救赵”的目的,反而会加大损失。永利的成功不仅是“围魏救赵”策略的成功,还在于其决策人范旭东杰出的商业才能,即目光尖锐地抓住了对方要害,并果敢迅速地发动反击,先转战他方“忤”于己方市场,最终漂亮地“合”于己方市场,迫使对手乖乖屈服,从而站稳了脚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介绍顾客给对手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人们历来都这样认为:同行是冤家,是要拼得你死我活的。其实,“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现代商业经济提出了“博奕”论,企业之间除了竞争,一定条件下的多方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各方创造利润,反之,若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各企业只会有害而无利。因此,企业在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时,应灵活运用“忤合术”,尽量主动地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纽约梅瑞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在它的购物大厅里,有一个小小的咨询服务亭,其中有一项服务内容很不寻常,令人备感奇怪。如果你在梅瑞公司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服务亭会指引你去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也就是说,它把顾客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

    梅瑞公司的这种做法显示了做为一个大企业的商业魄力。它之所以把自己的顾客介绍到竞争对手那里去,除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招徕更多顾客外,主要是向竞争对手表示—种友谊,以此协调彼此的竞争关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梅瑞公司既获得了顾客的普遍好感,又争取了许多竞争对手的友谊与回报。因此,它的生意日趋兴隆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商战中不能拘泥于某种既定的策略,取胜的关键在于依据现实环境,依据对方的谋略,制定一种控制对方的措施,这样才能改变竞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更有利于自己的形势。“事无常师”,世间万物一直处在千变万化中,做事没有可以永远师法的榜样,所以“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圣人所常作的事就是“无所不作”,所常听的事就是“无所不听”,这样做或者那样做的唯一依据就是不断改变的现实环境。

    梅瑞公司在自己没有顾客所需商品的弱势竞争形势之下,并没有一味地遵循既定策略,引进追加所缺商品或是隐瞒商业信息,而是主动将顾客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去,以更优良诚恳的服务态度赢得顾客的满意,并获得对手的友谊与回报,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忤”中求“合”,变被动为主动,化弱势为优势,在商场“博奕”中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alt职场活用alt

    回头草也香甜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是一种骨气。但这并不是说回头草不好吃。在职场上,死咬骨气不肯低头的硬汉子注定不能成就大事。职场需要你具备能屈能伸的能力,在某些时候要学会吃“回头草”,虽然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一个人有能力并不代表在前进的道路上可以所向披靡,吃“回头草”不是没有出息,有时候反而是—种智慧。

    这里有一个关于“回头草”的小故事。两匹马在草原上走了很久,终于找到很小一块水草茂盛的地方,于是开始大吃大嚼起来。甲马吃得很快,很快就到了乙马的前头。乙马见状,为了不落后,也加紧了脚步,赶上前去吃草,却把很多草踩得不成样子。这样的好草毕竟不多,很快,它们就吃完了。

    乙马舔着嘴巴说:“草这样少,我们去远处寻找吧。”

    甲马说:“不行,时间不早了。”说完就回头去吃刚刚吃过的草。

    乙马大惊:“你怎么吃回头草?好马是不可以吃回头草的!”

    甲马却气定神闲地回答:“在这个时候,回头草也是香甜的。”

    乙马坚持不吃,说这是做马的原则。甲马笑笑,没有理它,仔细地在走过的地方吃掉了仍然还是很好的草。第二天,主人准备迁徙,马儿又必须忍受漂泊的生活。甲马由于第一天吃下很多的草,坚持下来不难,而乙马慢慢地瘦了下来。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吃回头草的马不一定就不是好马,有勇气吃回头草的马不可谓不勇敢。懂得适时适地地吃回头草的,必是精于忤合之道、善于变通、能够适应生存环境的聪明的马。职场上也是一样,不要坚持一时的所谓的“骨气”,过分坚持了就会变成傲气。吃回头草是善于“忤合”的审时度势者的智慧做法。

    alt

    照夜白图

    黄蕊在A公司做总经理的秘书已经半年多了,长期以来,她忍受着总经理的坏脾气。凭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她暗中慢慢开始联系公司,准备找合适的机会辞职走人。终于在总经理的又一次无故刁难与大发脾气后,黄蕊一气之下离开了A公司。

    辞职当天,黄蕊就正式进入了自己事先联系好的B公司,继续担任秘书。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两个多月后,她只领到一点少得可怜的工资,那些替公司出去办事往来的车费与食宿都得自己掏腰包。经过旁敲侧击,她才终于打探到:这是一家毫无财力的“空壳公司”。此时,黄蕊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有一天,公司老总安排黄蕊等新来的员工赶到公司下属的办事处,装扮成工作人员,在办事处里装模作样地工作,以糊弄银行前来考察的人员,期望从他们那里骗取贷款。这样一来,矛盾终于达到了顶点,大家彻底看清了这家公司的真相,于是一哄而散。空空的办事处里只留下了暴跳如雷的老板。黄蕊更是后悔不已,当初自己怎么不仔细调查一下这个公司?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黄蕊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十分渴望这时能够有人来拉自己一把。好不容易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公司招聘秘书,她满怀希望地找了那家公司,发现那只不过是一个小型公司。应聘的时候,黄蕊看到这家公司也在装派头,不由反感起来,待在这样的公司还不如不找工作呢!于是还没有等人家发话,她就说:“哦,对不起,我不适合。”然后逃了出去。

    接下来,黄蕊还是马不停蹄地找工作,但是总是没有合适的。她不由得怀念最初的A公司,虽说总经理不是很好,但是公司是好公司,那样的大公司才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大舞台。但是,她还是不想回去。给那样的总经理做秘书,除非有足够的耐性和手腕,不然早晚会被人家炒了鱿鱼。于是只得在家里百无聊赖地歇着。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先前公司的老同事那里得知,A公司原先的总经理调走了,接替她的新任秘书已经三个多月了仍不能适应工作。得知这一消息的瞬间,黄蕊再次萌生了重回公司的想法,她感到,自己是因为前任总经理而辞职,现在前任总经理已经走人,那么,自己何不再去寻回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呢?

    于是接下来,黄蕊利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分别拜访了公司的两位副总,向他们讲述了自己几个月来的遭遇,坦诚地向他们承认了自己当初离开公司的冲动。二人看到黄蕊这样的诚恳,而且对公司又比较熟悉,人也挺能干的。况且前任总经理的脾性大家都知道,也是挺讨厌的。黄蕊是秘书,前任总经理当然事事拿她开刀了。因此,这不能怪黄蕊。于是,两位副总商量了一下,决定替黄蕊向公司新任总经理进言。

    两天后,黄蕊去见了公司新任总经理,新任总经理答应给她三个月的考察期。黄蕊异常激动,回到公司后,更加卖力工作。她为自己制定了阶段性目标,更加注重对职业技能的培训,如此一来,黄蕊的表现重新令众人折服,不到两个月,公司就取消了对她的考察,黄蕊终于走上了为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正轨。

    在职场中,从先前的工作单位辞职后,如果一切并不如意,而此时仍有机会让自己重获成功的只有先前的工作单位,而且这个成功是自己所能接受和渴望的,那么就应该抛掉一切顾忌,毫不犹豫地回过头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自己是一匹好马,从而让公司领导对自己委以重任,进而开创—片属于自己的驰骋天地。这是懂得变通与审时度势的聪明人的智慧,也是职场上的“忤合”之道。

    玫琳凯风行天下的“三明治”法

    玫琳凯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女性,1963年,她创办了“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当时,她的公司占地面积仅160平方米,职工只有9名。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司,要想在美国站稳脚跟,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生存下去,就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方法。

    玫琳凯想了这样一个绝招。凡是被她招进公司的职员,进公司的第一天,就被赠予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金科玉律”:“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也要那样去对待别人。”她规定,到这个公司来工作的人,都可以享有自由平等。被聘请的美容师可以在纽约工作,也可以在波士顿工作,当然也可以到佛罗里达或匹兹堡招募新手,并负责培训。但不管他在哪里,都必须为公司出力,为公司推销产品,当然,他或她也可以从公司提取佣金。

    当时许多人担心玫琳凯的办法能否行得通,但经营实践证明,她确确实实成功了。在她独特的经营管理下,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由原来的9个人,发展到今天具有20万名员工的国际性大公司,年销售额高达3亿多美元,成为美国年销售额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

    在这个大公司里,20万名美容师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他们在各地就像一家家独立经营的企业一样,可以直接和顾客谈生意,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在销售、报酬分配、招聘新员工等问题上,每个人都享有很大的自主权。现在,无论是美国经营界还是其他国家的经销商,都承认玫琳凯的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极大调动和发挥职工热忱的成功模式。

    玫琳凯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创办之初,她招来了各种人才,用高薪招聘了律师、会计、供销员和制造商等人才。她采取的就是让这些人才在各地都能独立自由地活动并各展其能的方法。她不愿意把他们团聚在一起,捆绑得死死的、紧紧的。她认为,如果那样,这些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发挥不出来。人们把她的管理方式称为“三明治”方式。

    “三明治”管理方法,并不是说对部下放任自流,对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不予以任何批评。在玫琳凯看来,部下有错,管理人员批评他是应该的,但如何批评,则必须讲究技巧。如果不讲究技巧,肯定会使批评适得其反,成为一种破坏性行为。玫琳凯认为,不管你批评什么,都必须找出对方的长处来赞扬,批评前和批评后都要这样做,这就是“三明治”方式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根源于玫琳凯公司的“金科玉律”:“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也要那样去对待别人。”因为人们没有不希望得到别人肯定与赞扬的。玫琳凯正是严守了这个基本原则,从而获得了职工的支持和爱戴。

    玫琳凯的“三明治”方式,其要诀是以批评来维护自己的大公司。而她的批评是别具一格的,即首先以真诚的鼓励开道,并以适当的批判指明部下的缺点,约束部下,最后,再次指出部下的优点和长处,以冲淡批评的对立气氛,而保留了批评的内容。这种方法十分符合鬼谷子忤合术的理论。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必然与部下有时合,有时不合(即批评)。何时合、何时不合应因势而定,但有不合必应有合,批评了那里,要表扬这里,批评了这里,要表扬那里。应批评得法,而不应不敢批评。

    企业的发展与成功取决于它的管理制度与所用之人才,企业制定制度并不是为了用各种制度和规定将人管得死死的,而是为了更好地用人。有了好的管理方式,企业才能更为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其潜力,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玫琳凯的成功告诉我们,用人贵在一个“用”字,放而不乱、管而不紧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制胜的重要法宝。

    人往高处走

    现代社会是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代人既没有古人所谓的“愚忠”,也不同于苏秦之类汲汲于名利之徒那样仅为了高官厚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现代社会人才流动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他辗转奔波,更多地是想寻得一位能够赏识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的上司。“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在一个没有自己用武之地的岗位上庸庸碌碌一生,岂不辜负了这大好华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究竟什么样的上司才可谓自己的伯乐?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让自己为之尽忠职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应该另谋出路?这些问题,无论古今,都是引人深思的。下面有一些古代流行的格言,已被千万人奉为圭臬,虽然不一定适用于当代所有人,亦可资借鉴:

    假如君王采取了我的计谋,必然会成功,反之则必然失败,这时屈居幕僚的我就应主动离去。(出自于《孙子·计篇》)

    身为与君王同族的大臣,每当君王出现重大过失时要竭力劝谏。如果屡谏不听时就应另立一君王事奉,这时和君王不同姓的大臣也应默然主动地离去。(出自于《孟子·万章下》)

    先秦的游说之士,大多只是君主门下的一名食客,他们与诸侯各君王的关系还不像后世的关羽同刘备那样,是如同兄弟般稳固的君臣关系,他们可以来去自由,仅凭己愿。当君主不认同自己的学说,也不肯采纳自己的献策时,他们就会在陷入困境之前挂冠而去,另外访求可能赏识自己的献策和学说的君王,以求成功成名,光宗耀祖,如苏秦。这点颇合鬼谷子忤合之术。传说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他的游说生涯是很得鬼谷子忤合术精粹的。

    而在当代,“忤合”之术在各企业间也在精彩重演。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往往易被其他公司当作不可多得的人才挖掘去。从中国儒家传统的观念出发,优秀人才的这种跳槽是遭人非议的不义行为,但实际上,被争夺被挖掘似乎常常成为人才证明自己才干的证据,这些被挖掘而去的人才也常以此自夸。这就给人造成一个印象:一个企业家或者一般公司职员为他们的老板尽忠守职,也不过是为了能在该公司创下可以提高自己职位的业绩,然后在有朝一日能另谋高就罢了。一个在企业界有较高地位的主管,似乎等于是商人有立身出世的正途。

    以“终生雇用”和“论资排辈”为基础的东方管理模式中或许较少出现上述现象,但这不等于没有发生或不会发生。由于企止的技术革新和不断采用新的规章制度,仅仅是重用现任公司的职员还解决不了问题,这样也就理所当然地要从公司的外部或在其他公司里挖掘一些新的技术人才。这样一来,无论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是从人才流动的实际步骤上,都有与以往的传统相背离的倾向。然而就人们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而言,像伊尹和吕尚那样五进五出、三进三出而反复去就的人似乎并不可信赖,老板们需要的还是像关公那样既有本事又能效忠于自己的人才。因此,如何具体实施“忤合”之术,似乎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从实际步骤中都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在日本,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公司要想真正地稳住一个员工,就必须经过三进三出的考验。”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当一个职工认为现在的工作不理想时,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他会离开现在的公司;然后,几经周折,并没有找到自己心中那样理想的工作,于是他不得不又回到原来的公司;工作一段时期之后,他又会因为对公司工作产生厌倦而离职。如此这般地进进出出,三番五次地向老板表示歉意,最后终于才恍然大悟,认为除了这家公司以外别无他途,于是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在这家公司好好地工作。这也等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忤合”之术。

    批评的艺术

    人类的语言是基于不同个体之间沟通与交流发展而来的,说话是一种表达,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如何最有效地与人沟通并获得理解,这样的言语可上升为一种艺术,比如文学作品,比如辩论。批评是为了让被批评者了解其缺陷并取得进步的一种表达,富有艺术的批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尔·海耶尔在他的名著《管理者的“圣经”》中提到的一个案例,作了很好的说明:

    保罗的上司乔·内格蒂伍正冲着保罗发火:“大声哭吧,保罗,你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当我把那毛头小伙子交给你教他开始工作时,原指望你会关照他,并按规定‘将规则告诉新手’。在这里,你已经是位老手了,用不着我提醒吧?但现在我只好拿这份损失报告去对老板解释。瞧你干的好事!”

    保罗无言以对,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过错。整个上午他都在自责,他应该对那位新来的小伙子交待清楚,但他当时正忙于另一件工作,难以脱身。他不知是否有人听到了上司刚才对他发脾气?他曾经认为,自己有希望被上级看中,去填补助理管理人的空缺,可是,现在……他是多么不愿意丧失这个机会呀!结果,他无法集中精力在手里的部件单上,不是这一栏加错就是那一格加错了!由于心不在焉又引起了许多其他疏忽,只好再检查一遍。同时,在心底深处保罗也在怨恨着上级:只知道挖苦和刻薄别人,让你自己来试试,恐怕还不是一个样?而对那位新工友,他同样没有愉悦的印象:要不是这小子,我能一下子失去这么多东西,还挨上一顿批吗?

    在另一部门里,发生了几乎同样的事情,只是场面不同:哈里的上司佛雷德·斯伍,正在与他讨论新来的小伙子出差错的事。“瞧,哈里,”佛雷德说,“你是我们这里最出色的工人之一,因此,我才将这小伙子交给你。但怎么搞的,你忘了‘将规则告诉新手’的规定吗?”“我想告诉你,当时我正忙着完成另一件工作,”哈里说,“你知道我忘了小伙子是新手。造成了损失我很抱歉,我能做点什么呢?”“我事先应该核查下你的工作量,”佛雷德回答说,“没这样做是我的错。可是哈里,你仍然要付一部分责任。这是个教训,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俩人都不应该将此视为理所当然,无论是你的工作量还是关于新工人的技术水平都一样。现在由我来负责处理损失报告,无须连累任何人。”哈里明白了他的意思,暗自告诫自己千万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佛雷德出面就那份报告去向老板作出交待,这使哈里如释重负:这样一来,中午休息以前,我就能十分轻松地完成手头的紧急工作了。

    事后,哈里非常感激佛雷德替自己揽了责任,对他布置的工作都完成得十分卖力,以作报答。而佛雷德也因此对哈里的印象越来越好,终于提升他做助理管理人,培养了一个人才。

    相同的情况,不同的批评方式,最终导致了两种结果:在上司的雷霆之怒下,保罗忧心自责,工作屡屡犯错,对上司的刻薄寡恩怀恨在心,对新同事也有所迁怒;而哈里则在上司的和风细雨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汲取教训,内心无咎地努力工作,不断进步。

    佛雷德在批评哈里时,也不忘指出“你是我们这里最出色的工人之一”。让哈里释然和努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来自上司的肯定与称赞。鬼谷子忤合术强调忤合相随,他说:“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认为在一个方面有所相离,则在另一个方面应有所相合,同样,在一个方面有所相合则应在另一个方面有所相离。一味地求合,或一味地相离,都是不符合鬼谷思想的,也在现实中行不通的。像乔那样的批评方法,永远只会造成领导和部下的对立。此外,身为领导,应懂得保护属下,勇于承担责任。把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承担过来,能加强部下自责心理,有利于其改正,并使部下产生感激心理,工作无思想负担且更加卖力。所以,身为领导,在批评部下时,永远不要忘了说:“当然,我负有很大责任。”

    alt处世活用alt

    张英退避三尺化干戈

    清代中期曾有一位著名宰相叫张英,他是安徽桐城人,素来注重修身养性,很得人们的敬仰与尊重。张英对父母十分孝敬,他在朝廷为官,把母亲张老夫人安顿在家乡,常常回家探望。

    有一次,张英回家看望母亲时发觉家里的房子呈现破败之象,就命令下人起屋造房。安排下一切后,他又回到了京城。

    张老夫人的邻居有一位姓叶的侍郎。很巧的是,这时侍郎家也正打算扩建房屋,并想占用两家中间的一块地方。而张家也想利用那块地方做回廊。于是,两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争执。张家开始挖地基时,叶家就派人在后面用土填上;叶家打算动工,拿尺子去量那块地,张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夺走……两家争吵过多次,有几次险些动武,双方都不肯让步。

    张老夫人一怒之下,便命人给张英写信,希望他马上回家处理这件事情。张英看完来信,不急不怒,写下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封好后派人迅速送回家中。

    张老夫人满以为儿子会回来为自家争夺那块地皮,没想到左等右等只盼回了一封回书。张母看完信后,平心静气地回想两家争地之事,顿时恍然大悟。为了三尺地,既伤了两家的和气又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这样太不值得了。老夫人想明白了,立即主动把墙退后三尺。邻居见状,深感惭愧,也把墙退后三尺,并且登门道歉。这样一来,以前两家争夺的三尺地反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当地人纷纷传颂这件事情,引为美谈,并且给这条巷子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六尺巷。有人还据此作了一首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张英以宽广的胸怀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融洽了双方关系,从而更有利于事情的圆满解决。这只是一件生活小事,张英在此并没有运用什么高超的计谋,仅是以“宽容”与“谦让”化解争端,以圣人般的高尚品德去化“忤”求“合”。古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言,可见“忍”字一诀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基本要素,张英的“再让三尺又何妨”对我们的启发正在于此。

    忠诚是处世的保障

    社会的稳定需要依靠诚信,个人的信誉则由其人品决定。一个人的人品,尤其在职场中展现出的人品,最主要的是忠诚。明基电通董事长李煜耀说过:“打造个人品牌价值的第一步,要从培养工作忠诚度开始。”

    李煜耀作为明基电通董事长,25年没换过公司,跳槽经验值是零。“25年都待在同一家公司?”“没错,”李煜耀打趣地说,“如果没被炒鱿鱼,我还想从一而终!”李煜耀回忆起25年来的心路历程,感慨万千地说:“如果不了解自己品牌价值坐标在哪儿,就算跳槽到再大的公司,或是自己出去创业,都不会成功。”

    当今社会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人未必终生只为一个老板一家公司服务,但这并不等于忠诚已经无关紧要。恰恰相反,在就业环境越来越开放、信息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很多公司和老板更加看重人的忠诚的操守。

    要创立个人品牌,就必须对公司和老板怀抱一颗忠诚之心。我们没有必要遵循“文死谏,武死战”式的封建愚忠,但也要做到“在其位,谋其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关公对刘备的忠诚,众所皆知,但他虽然不肯归降曹操,身居曹营时却也主动请战杀颜良、诛文丑,尽到了一个人的责任。如果见利忘义、卖主求荣,或者一离开原来的公司和老板,就将他们贬得一文不值,这样的人,即使是有点才能,又有哪个公司和老板敢用?

    如果一个人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损的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考虑,其实是对他个人的伤害更深。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人工作一不如意就跳槽,人际关系不行跳槽,看到可以多赚几个钱的工作还跳槽,甚至没有任何原因也跳槽。然而,这种以跳槽为工作的人,他们往往失去自我,失去积极努力的工作精神,碰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麻烦绕开走。对于这样的员工,老板还会提拔他们以期望为公司创造效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当然,那些频频跳槽或整天把跳槽挂在嘴边的人,我们也不能过分指责,只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更多一点踏实,少一点浮躁,能够审时度势,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更不要为了跳槽而跳槽。谁都知道,熊掌和鱼两者不可兼得,在分不清哪是熊掌,哪是鱼的情况下,牢牢抓住一样是最好的办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于“贰臣”历来是心存芥蒂的。公司与老板绝大多数看重员工的忠诚度,如果一个人频繁跳槽,那么他即使聘用你,也会时时担心你到他们公司后“后院失火”。一旦老板对你产生了疑心,你就很难有出头机会。相对于这些“潜规则”,一些硬性制度的用意可谓“昭然若揭”,比如很多公司规定,为了防止员工流动过于频繁,有很多的收入和福利,要等工作一定年限后,才能让员工拿到。如果你要提前离开公司,很多此类预期收入也就泡了汤。所以,一旦你决定了要从事某种职业,或者你正在从事某种职业,就要立即打起精神,不断地勉励自己、训练自己、控制自己,对公司、对老板、对职业多一分忠诚,少一点背叛。即使你可能由于优雅的风度、丰富的知识,或者其他美德,赢得他人的尊敬,但是一旦你有“欺骗”被拆穿,所有的优点都会烟消云散。只有真诚地袒露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做到诚实无欺,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人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与各式各样的人相遇、交往。即使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也会和各种团队、组织发生往来,在这个过程中,忠诚是最基本的素质。所以说,立身处世,以诚信为本。如果你缺乏忠诚,只知道“忤”,而不注重“合”,那么,组织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搭档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的人生最终会越来越不如意。

    要守信用,也要懂得变通

    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做“尾生抱柱”的故事:因为守信等待朋友的约会,在洪水来临之时,尾生死抱住桥柱不离去,最终死在洪水里。一个人立身处世,诚信固然重要,但如果为此白白牺牲自己的生命,那却是不值得的。人,要守信用,也要懂得变通。只是在守信与变通之间,常常令人感到为难。究竟要怎样才能“忤”中求“合”?也即如何做才算是既解决了事情,又没有违背诺言呢?以下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

    有一位老人在临死前将他的律师、医生和牧师全叫到床前,并分送给每个人一个装有两万五千美元现金的信封。老人希望自己死后,他们能遵照自己的交代,将这些钱放到棺木里,让他能有足够的钱长眠于天堂。

    老人去世之后,在入殓时,律师、医生和牧师都将信封放在老人的棺材中,并祝他们的委托人能够安息。

    几个月之后,这三个人在一场宴会中相遇。牧师一脸歉疚地说,在他的信封里,其实只放了一千美元,他认为与其全部浪费在棺材里,不如将其中一部分捐给福利机构。医生被牧师的诚实所打动,也坦白说自己把钱捐给了一个医疗慈善机构,信封里只装了八百美元。医生也认为,与其把钱无谓地浪费掉,还不如用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时,律师却对他们的作为,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他慢条斯理地说道:“无疑的,我是惟一对死去的老朋友最守信用的人,我必须让你们知道,我真的在信封里放入了全部的金额,因为我在这个信封中,放了一张面额两万五千美元,写了我的大名的私人支票。”

    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谁才是真正信守诺言的人呢?

    律师把金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并把两万五千美元以支票取代,毫无疑问,他才是最聪明,也是最守信用的人,因为他“真的”一点也没有违背对朋友的承诺。

    这是一个简单的价值认定,对一个临死老人的请托,“数字的完整”才是他所要的,所以,当牧师与医生各取所需地把金钱挪用时,他们便已违背了承诺,因为数字已经不完整了。他们应该像律师一样,把钱全数交给福利机构,并开立一张两万五千美元的支票以告慰死者,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也许有人对律师将金钱据为已有的行径不能认同,不过在“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遵守对死者的承诺,也要让他的遗愿更具意义地完成。对律师而言,他的价值认定就在这一念之间,虽然做法或许有瑕疵,却也没什么大错。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做事之时应该审时度势,让策略方针随着事态的变化而转化。没有永远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懂得适时适地的变通,善于“忤”中求“合”。正如上述故事告诉我们的:诺言需要坚守,同时更要懂得灵活变通地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