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温和的力量

学会温和

一天晚上,我坐在办公室里看书时,突然听到有三五个老师在校园里大声吼叫着

,似乎在追赶什么人。我闻声而去,发现好几个老师都气喘吁吁,正议论纷纷,

再走到政教处,又见两个年轻老师正愤怒地盘问着一个学生,有一个年轻老师口

中已有骂语,看得出他很生气,而学生却一言不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原来,老师们在学生寝室查寝过后,突然发现学校围墙边躲着两个学生,一个老

师上前盘问,这两个学生便飞快地跑开了,老师在后面追,学生在前面跑。随后

又有几个老师参与围堵,不管老师怎样吼叫,这两个学生就是不停下来,在校园

东跑西躲,和老师们兜了好几个圈子,最后,终于逮着了一个,后来证实这两个

学生正准备翻围墙出去到网吧上网。

看着老师们声色俱厉地盘问他和他一起跑的那个男生是谁,他除了说不知道以外

,就一言不发。我知道这样一时难有结果,我便把两个年轻老师请到外面,让他

们先冷静一下,由我亲自来询问。

其实,我也没说什么,只是轻言细语地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班的,家住哪里

,穿这么少冷不冷,和他一起跑的那个学生是谁,没想到,那个学生都老老实实

回答了。

为什么声色俱厉的盘问没有结果,而温和地询问却让学生甘愿说出一切?其实,

我也是当了多年的老师后,才渐渐学会了温和,才渐渐领悟到温和的魅力。

初为人师时,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面对学生的违纪或挑衅,总是针尖对麦芒,

“站起来”“滚出去”“有娘养,没娘教”之类的攻击性语言时常出自口中,闹

得学生总喜欢和我对立。记得有一次上晚自习,因为许多学生讲话,自习纪律十

分糟糕,我管了多次没有效果,只要我一离开教室,教室里就又乱了起来。我十

分生气,下自习后,我把全班学生留下来,让他们好好讲,大声讲,不讲得我满

意就在教室里给我坐一夜。看到我火冒三丈的样子,教室里突然变得出奇地安静

,有的同学看着我,有的同学低下头看书,有的同学则趴在桌上一动不动,十几

分钟后,家离学校远的同学开始不安了,他们急着想回家,但又不敢说,看到大

多数同学不时用祈盼的眼神看我,我的心突然软了,温和地对学生说道:“其实

老师也不是故意要为难你们,是你们在为难老师啊!放学吧。”

这次事件以后,一些同学渐渐地对我亲近起来,以后我的晚自习纪律也比以前好

了许多。后来我终于明白,学生犯错以后,在师生僵持的过程中,学生心里会渐

渐地放弃对立情绪。而当对立情绪消失以后,他们的另一种情绪又升了起来,那

就是为自己和老师作对而羞愧和不安,因为学生还是能分辨是非的,如果此时老

师能够态度和蔼,用充满爱心的语言和学生沟通,此时是很能感化学生,从而收

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当老师的,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要学会温和地对待。温和可以消融学生的对立情

绪,冰释他们的逆反心理,像阳光一样照亮师生彼此的心灵。

学生犯错以后

教育需要处罚,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教育处罚是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意识;用不好,则会伤害老师和学

生。所以,处罚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手段。

学生犯错误后怎么办?最差的惩罚方式是体罚、罚站、罚劳动、罚抄、赶回家、

请家长。而更多的时候,老师没有必要一定要用处罚的方式来训导学生。

教育的惩罚拒绝体罚。体罚,包括用鄙劣的语言辱骂学生,这是有损学生的人格

和尊严的行为。采用体罚的方法,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不符合教育的原则。

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罚只能压制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需注意的是,体罚有损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破裂了,

学生就不愿向老师学习。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严禁体罚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学生犯了错误,理应批评甚至严厉批评,不能放

任不管或者一味迁就。但是要求和批评学生都是在尊重学生人格上进行的,是在

说理的基础上展开的。没有说理,任何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体罚是压服,而不

是说服。而在说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接受。惩罚

,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才会有效。

教育的惩罚需要讲方法。不适当的惩罚只能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恶化师生关系

有些好的惩罚措施值得我们借鉴。魏书生让犯了错误的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诊断报

告就很受学生欢迎。澳大利亚有几个少年放火把森林烧了,烧死烧伤很多人和动

物。澳大利亚政府的做法是,让他们挨家挨户去道歉,安慰受伤者及其家庭,这

就是对孩子非常负责的做法。他们去道歉时看到被大火烧伤的人,触目惊心,终

身难忘。这种惩罚的方式是人性的,既不伤及孩子尊严,又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

我们要对学生负责,又要使学生心悦诚服。某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采取当

场没收并摔碎的方式,承诺将来赔偿,一连摔了5个,这样的做法就很简单粗暴;

而另外一个学校的一个老师是这样做的:他说手机虽是必要的通信工具,但如果

谁的手机上课时响了,影响大家学习了,就要接受惩罚,学生们都很拥护。一个

学生上课时不小心手机响了,老师把手机没收,卡还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挑

选一种“惩罚方式”,学生说要在3个月内提高成绩。后来,这个学生的成绩真的

提高了,老师也把手机还给了他。这种惩罚就是一种积极的、负责的惩罚。

老师必须明确抓学生犯错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处理,比如处分、罚站、开除

,而是为了制止,为了提醒学生不再犯错。

有段时间,我们学校高三的学生老是从教学楼的三楼向下扔纸飞机,扔得教学楼

前满地都是,老师说了多次,也吼了多次,就是没有效果。连续几天卫生状况都

很差。一天中午,当我看到又有七八个学生在教学楼三楼往下扔纸飞机的时候,

我迅速来到楼下,当天正在下小雨,学生边扔我就边在下面捡,学生看到我在水

里捡他们扔的纸飞机,没扔的就在上面鼓掌,扔的人连忙跑到教室里躲起来了。

我捡了三十几个纸飞机,什么也没说,结果从第二天中午以后,再也没有人扔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效果比吼学生要好得多,我当时要是想去

查是谁扔的,也简单得很,问题是查到了又有什么意义?批评学生还是处分学生

?没必要,制止他们就行了。

有的老师说:“高老师心慈手软,袒护学生。”我说:“学生是犯罪分子吗?学

生被赶到社会上就会变好吗?何况‘坏’学生是赶不完的,最‘坏’的走了,倒

数第二‘坏’又成了最坏的。”有人又说:“高老师,你提倡的是治标不治本的

搞法,你能不能告诉我们怎样从根本上把问题解决呢?”我说:“对不起,我没

这个能力,社会这样,我们学校没有能力治本。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力,做我们

应该做的。”

学生犯了错,制止他就行了。比如抽烟,抽烟是不对,但不是道德品质问题,在

我认识的人中,高中时就抽烟的人后来不少还成了一些单位的领导。教育要有理

想主义态度,但不能用理想的标准来要求现实的学生。不要因为成了老师,就忘

了自己的高中时代,我读高中时也不听话,我们小时候也做了一些损人利己的事

:打猪草时偷集体的庄稼,饿了偷别人的红薯吃,高中时也想谈恋爱,就寝讲话

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做过,可这些并没让我们成为坏人。

其实学生犯了错,给他们讲讲哲理故事或寓言效果比单纯的批评更好。

有一次高三年级一个班在期中考试中考完一科后,不能安静自习,教室里老是吵

闹不休,说了几遍,没有效果,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人送给乾隆一幅《百鹅图》,画上的100只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乾隆看后大

为欣赏,要众大臣为画题诗一首。众大臣面面相觑,都不敢动笔,因为画太精致

,怕自己的诗配不上。纪晓岚见状,当仁不让,提笔就写:

“鹅鹅鹅鹅鹅鹅鹅”,一连写了7个鹅字,众大臣看了莫名其妙,想笑又不敢笑,

这算什么诗?纪晓岚接着写道:“一鹅一鹅又一鹅”。众大臣见了再也忍不住,

都哈哈大笑,觉得纪晓岚太搞笑了。纪晓岚不为所动,继续写道:“食尽皇家千

钟禄,凤凰何少尔何多。”

众大臣再也笑不出来,都自惭形秽起来。我见同学们若有所思,就说我也送同学

们一首诗吧:

人人人人人人人,一人一人又一人。

花光父母血汗钱,六门功课七十分。

我讲完后,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同学们都不吱声,开始默默自习。这样的教育

方法要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要想改变他们,不能把一切寄希望于惩罚,更不能寄希望于

体罚。在批评学生时,教师应当唤醒他的“荣辱感”和“羞耻心”,激发学生的

“恻隐之心”,建立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才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