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失控失在情绪,自控控在思维

换一种思维,快乐和忧愁就能转换

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伦理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快乐和忧愁是完全可以互相转换的。”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快乐和忧愁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怎么可以互相转换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开店的女儿,一个给人洗衣服,另一个卖伞。不过,老太太整天都是愁眉不展的样子。原来,遇到晴天的时候,老太太担心开伞店的女儿的生意不好;遇到阴天的时候,老太太又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晒不干。有一天,当她把自己的苦恼告诉邻居的时候,邻居却这样说:“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啊!你想想,下雨天的时候,你开伞店的女儿生意好,自然应该高兴;晴天的时候,你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干得快,难道不好吗?对你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一想,感觉确实如此,心情顿时由“阴”转“晴”,变得整天乐呵呵的。

哲人的睿智虽然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但是其中卓越的见解却是任何一个渴望从忧愁转向快乐的人可以汲取的养料。快乐和忧愁确实是两种对立的情感,但只要转变思维,情感就可以互换。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不良情绪确实是生活中的不利境遇引起的,但也有些不良情绪是人们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或认识有偏差而盲目地生长起来的。同一事物,由于出发点和认识的不同,心情也不同。由于老太太未能全面合理地认识事物,而是单方面地、悲观看待问题,结果导致了消极的情绪。若从积极的角度理性地分析问题,就能获得愉快体验。邻居或许没有听说过斯宾诺莎,但是他劝诫老太太的话和“快乐和忧愁可以互相转换”的观点不谋而合。

31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让我们忧愁的事情,比如嫌工资少、房租贵,担心孩子的考试、父母的健康等。在这种负面情绪的阴影下,人们自然郁郁寡欢。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忧愁不但没用,而且时间久了还会导致人精神上的压抑。此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让好坏心情互换。

当然,好坏情绪不是想换就换的,关键在于思维。关于转换思维,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把想要的转化为已经拥有的。比如,不要抱怨你的薪水,而感激自己拥有一份工作;不要担心孩子的成绩,而要为孩子的健康感到欣慰。这样想,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多彩。

曾经有一位创业者被问到如何有勇气离开纽约一家舒适的公司到新罕布什尔州经营自己的小生意时,对方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开始自己的生意,那样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可能会失败,甚至会倾家荡产。如果我倾家荡产,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将不得不做任何我能够得到的工作。那样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又会厌恶这种工作,因为我不喜欢受雇于人。于是,我会再找一条路子经营自己的生意。然后呢?第二次我将会获得成功,因为我知道如何避免失败了。”

这位创业者用一系列设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区别只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事情的发展。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体会幸福的感觉不仅与现实有关,还与自己的期望值紧密相连。如果期望值大于现实值,人们就会失望;反之,则会高兴。”确实,在一个固定的现实面前,期望值不同,人的情绪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差异。

钱钟书在《围城》里讲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比如手里都拿着一串葡萄,一种人先吃最好的,另一种人则把最好的留在最后。但是,这两种人都感受不到快乐。先吃最好的葡萄的人会认为他剩下的葡萄越来越差,而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的那种人则会认为他吃的每一个葡萄都是整串葡萄里最坏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呢?原因在于,第一种人常用以前的东西来衡量现在,第二种人则刚好相反。所以,他们都不快乐。

为什么不这样想:我已经吃到了最好的葡萄,有什么可后悔的;我留下的葡萄和已经吃掉的葡萄相比,都是最好的,为什么不开心呢?

其实,这就是生活态度的问题,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谁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不幸,此时最需要的就是积极、乐观的心态。当你发现自己的生活陷入黑暗时,你需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转变思维。会转变思维的人,内心永远不会黑暗,情绪永远不会失控。

识别那些不合理的情绪模式

人类有一些共同的情绪模式,比如亲人去世了,都难免痛苦和失落;作为单个人,我们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特有的情绪模式,比如有人对虫子过敏,看到虫子就会比较厌恶。有些情绪模式是固定的、长期的,但也有一些情绪模式是临时的、短暂的。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一旦情绪模式成型,就会先入为主地占据我们的大脑,影响我们的思维,并引发一系列行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总感觉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部分原因。在情商理论中,这种现象也叫作“情绪绑架”,即情绪阻断逻辑思考,强制引发本能反应。当然,有些情绪模式是合理的,我们只要顺其自然就行,还有一些情绪不但不合理,反而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危害。

美国某城市的一个街区因为近来多次发生抢劫事件,所以当地居民外出都格外谨慎。一天,有个居民外出时见四周无人,警惕心立马提升,走路时小心翼翼。就在这时,他听到背后一声呵斥。这位居民的第一反应是:“糟了,遇到抢劫的了。”于是,他赶紧把手伸进口袋,打算把钱包拱手让出,免得有人身危险。

事实上,呵斥他的那个人是巡逻警察。那个警察见这个居民走路时小心翼翼的样子,便起了疑心,想盘查他一番。结果,当这个居民把手伸进口袋里时,这位警察的第一反应是:“他正在掏枪。”见状,警察立马掏出手枪,并呵斥道:“不许动,否则我开枪了。”听到这里,居民更害怕了,基于本能,撒腿就跑,不过手仍然在掏钱包。

警察立即追赶。刚跑没几步,居民逃跑的方向迎来了另外一位巡逻的警察。就在这时,在后面追赶的那位警察不小心跌倒了,而迎面赶来的那位警察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同事拼命追赶逃跑的人,而逃跑的人面露恐惧,手还插在兜里。此时,迎面赶来的这位警察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这个人是匪徒,刚才用枪射倒了警察,此刻正在逃跑。于是,当这位居民离近时,迎面赶来的这位警察本能地开了枪。

在这个故事中,两位警察和居民都有自身看似合理的思维,但结果还是被自己的情绪绑架了。当然,这里面有偶然因素存在,但不能否认双方的不合理情绪模式也在作怪。

摆脱“情绪绑架”首先要识别自身的情绪模式,看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当你能够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情绪,观察你的自动反应以及背后的情绪驱动力时,便能够识别自身的情绪模式,从而更加了解自我,更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识别自身情绪模式的办法。

情绪记录法

画一个“心情谱”,然后每周抽出一到两天的时间,有意识地留意并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过程。你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相处、遇到什么事时,产生了怎样的情绪以及后续的影响。

情绪反思法

借助你记录的“心情谱”,认真反思自己的情绪,判断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否得当,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情绪,应当如何消除不良情绪的蔓延。比如,如果你通过查看“心情谱”,发现自己总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它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健康,还伤害了家人和朋友。经过反思后,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遇事尽量思考积极的方面,并培养宽宏大量的品质。过一段时间,当你再次翻看“心情谱”时,便会发现因小事乱发脾气的现象少了,而且觉得以前乱发脾气很幼稚。

情绪恳谈法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绪变化并不会被我们感知,而是被周围的人察觉。所以,他人也可以成为自己反思自身情绪的一面镜子。当然,前提是,你需要经常性地和周围的人恳谈,征求他们对你情绪管理的看法与意见。

情绪测试法

现在有很多情绪测试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发现自己通常会在什么问题、什么状态下产生什么样的情绪,这是识别自身情绪模式的有效途径。当然,如果你不信任测试软件,那么也可以通过咨询心理医生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理性资料法

选择你的不合理信念以及相应的健康替代物。将你能够想到的反对不合理信念和支持合理信念的观点写下来。总结这两个观点,列出清单,反复进行比较,然后分析哪一种信念是正确的。最终,在心里真正认同你的合理信念,并彻底否定不合理的信念。

“情绪绑架”有利有弊,但多数情况下弊大于利。正如有位心理学家所言:“在情绪绑架发生时,人们往往期望事实与其所预料的一致。但结果不如所愿时,他们常常会漠视事实,而不是去改变预先的想法。”所以,为了避免情绪绑架,我们应该主动出击,识别不合理的情绪模式,改变错误的想法。

坏情绪源自负面思维

陈佳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自己是银行职员,丈夫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两人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不过,这一切都因为一次谈话而土崩瓦解。丈夫告诉陈佳,希望和她离婚,因为自己的秘书已经怀孕两个月了,他需要对这个女人负责。听完这话后,陈佳异常痛苦,感觉一切都完了。她甚至以死相逼,但无济于事,因为丈夫已经铁了心要离婚。最后,陈佳被送进了医院,所有人都认为是丈夫的不忠才导致陈佳的痛苦。

的确,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把责任归咎于丈夫合乎常理,但这并不能反映事实的全部真相。像陈佳一样遭遇婚姻变故的女性有很多,但她们痛苦的程度却并不一样。所以,痛苦本身并不完全取决于引起痛苦的事实,也取决于受害者的思维。

哲学家艾比克·泰德说得很明了:“人们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他们看待事情的观点困扰。”以抑郁症为例,研究者发现抗抑郁的药物可以“治好”抑郁症,但这仅限于病人服药期间。一旦用药停止,抑郁症就会复发。有时候,该病已经治好几个月了,病人的病情还会复发。当然,不管是病人,还是医生,没有人愿意采用终身服药的方式来治疗抑郁症。因此,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心理学家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研究这种全新疗法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当某人患上抑郁症的时候,和抑郁有关的思维与情绪、行为连接得更为紧密。或者说,某种负面的思维方式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基于这种认识,医生们不再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抑郁的症状上,而是开始关注症状背后那些习惯性的、自动化的思维。最后,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情绪会严重受到思维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驱动我们情绪的并不是糟糕的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些糟糕事件的看法。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是,面对同样半杯水,悲观者往往会叹息“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者则会想“还有半杯水”。悲观思维导致悲观的情绪,乐观思维产生乐观的想法,这就是思维对人们情绪的直观影响。

当人们认识到思维对情绪的这种影响后,各种关于情绪的行为疗法就应运而生,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的“ABC模型”便是其中最有名的疗法之一。

在这个模型中,A(Antecedent)指的是事实本身,也可以理解为前因;C(Consequence)指的是人们面对事实时的各种反应,也可以理解为后果。前因A相同,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的后果C,这是因为中间会通过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相当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认知不同,后果C就会不同。人们通常情况下只能看到A,并感觉到C,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B的存在。我们总以为是事实A引起C这一后果,岂不知B才是关键。

我们不妨以上文提到的陈佳的故事为例,试着用ABC模型来看她是如何困扰自己的。

陈佳的丈夫有外遇,并提出离婚,这便是事实本身,也就是模型中的A。陈佳感到绝望,想自杀,这是后果,也就是模型中的C。认为A导致了C,只有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并非所有被丈夫背叛的女性都会产生绝望的想法。亲友们认为丈夫的不忠导致了陈佳的痛不欲生,因为他们忽略了陈佳本人内在的想法,也就是说忽略了过程B。

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陈佳内心深处的B,看它究竟是怎样的。陈佳内心深处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为什么遭遇婚变的是我?”“我是一个失败的妻子吗?”“没有了丈夫,我以后怎么过?”毫无疑问,面对A,陈佳内心深处滋生了很多消极的想法,甚至严重到想自杀。

从心理学角度观察,陈佳面对的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她无法改变。此时,她完全可以选择构建另一个信念B,从而产生一个全新的C。比如,陈佳可以这样想:“离开就离开吧,只要能和孩子在一起,照样可以过得很幸福。”她也可以抱着更加积极的心态这样想:“感谢他这个时候选择离开我,而不是等到我人老珠黄的时候才告诉我,这样也不耽误我遇到更好的男人。”

很多时候,事实本身并没有那么糟,但因为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这种因思维方式不同导致情绪变化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员工被上司叫到办公室谈话,结果这位员工郁闷了一天,因为他觉得是自己工作没做好才被叫去谈话的。带着这样的思维,他接下来一天的工作都在出错,这似乎更加深了他的判断:我就说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吧,看来我是要被辞退了。事实上,上司之所以找他谈话,是因为看到他工作疲惫,希望借此缓解他的压力。所以,很多事情的复杂化完全就是负面思维的结果,与事实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一旦这种负面的思维形成,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坏情绪。坏情绪又会加剧负面思维,进而让负面思维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偶尔失败,不等于整个人生都失败

李桐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女朋友便和他分手了。可能是因为之前投入的感情太深,失恋后的李桐变得十分消沉。他感觉自己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甚至悲观到想自杀。不过,自杀前,他想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打个电话,作为道别。

朋友在另外一个城市,那里正在发生水灾。听了李桐自杀的想法后,朋友十分着急。虽然不停地劝说,但李桐自杀的心似乎已经不可改变。朋友很无奈,便问他打算如何自杀。李桐在电话那边说:“我想喝安眠药自杀。”随后,朋友便在那边咆哮着说:“喝安眠药自杀是懦夫才会选择的死法,如果有本事,你过来,帮助我的家乡抗洪救灾。到时候,如果你累死在救灾第一现场,也比你懦弱地在家里喝安眠药自杀更有价值。”

李桐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当时就在网上买了车票,直奔朋友所在的城市。面对汹涌的洪水,李桐没有丝毫怯意。抱着“死也要累死”的想法,李桐扛着麻袋比谁跑得都快。就这样,连续干了6个多小时后,李桐终于体力不支,眼睛一黑,昏倒在了大堤上。

等李桐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躺在病床上,周围还有很多鲜花。“原来我没死啊!”李桐喃喃自语道。朋友和护士就站在床边,而且后面还有一个记者模样的姑娘。见李桐睁开眼睛后,那位姑娘对李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是个大英雄,从那么远跑到我们这里来参加救灾,我一定要把你的事迹发表到网络上。”

李桐的脸顿时红了起来,羞愧地说:“你误会了,我不是什么大英雄,事实上,我是因为失恋想自杀,所以听从朋友的建议……”

听完李桐的讲述,大家都不相信。那位护士甚至笑着说:“没想到你还挺幽默的。”

见大家都笑了,李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之后,李桐再也没有提到自杀的事情,而且也接受了大家赋予他的英雄称号。

古人常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来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是因此得到了好处。如果没有李桐在恋爱方面的挫折,就不会有后面的“英雄事迹”。人生之路很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如果仅仅因为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那么沮丧就会随之而来。沮丧的心情在人的心理长期积压,就会吸引更多的负面情绪,直到最后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丝说过:“人们对某种情境的思考、解释决定他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虽然一些沮丧的情绪是认知结构扭曲造成的,但是人们一般很难意识到。这是因为在认知结构背后有一种存在于潜意识的内在思想,不易被人察觉。但是,一旦受到当前事件的刺激,它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李桐,显然就是错误地认为恋爱便是人生的一切,因为对恋爱失去信心,便产生了消极的情绪,甚至想到自杀。

如果人们只是单纯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就不存在任何情绪上的困扰。很多人之所以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就在于他们总是把对自己某个具体行为上的评价延伸到个人价值的判断之上。这种思维习惯导致的结果就是,只要犯了一个错误,就会感觉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进而引发诸如绝望、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

那么,怎样才可以改掉这种思维习惯呢?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假设:

你家里有一片菜园子,你种了黄瓜、辣椒、茄子等各种蔬菜。蔬菜不同,种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些种上就不用管了,有些需要仔细照料,否则很容易死掉。因为你并不精通每种蔬菜的种植方法,所以等到收割这些蔬菜的时候,有些长得很好,有些却长蔫了。不管怎样,看着那些果实饱满的蔬菜,你的心里终究是高兴的。对于那些长蔫了的蔬菜,你难道会一气之下把整个菜园子都毁了吗?肯定不会。你会重新评估过去一年来这些蔬菜的成长情况,确定哪些容易种,哪些不容易种,哪些需要精心照料,哪些不需要精心照料。知道了这些后,你就会在来年的种植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品种,采用更合理的方法,以此来提高产量。

其实,对待事情的思维方式也应该遵循上述在菜园子里种菜的做法。那些失败了的事情,无非就是自己一不小心种蔫了的蔬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一怒之下把整个人生都否定掉了,岂不是相当于把自己的菜园子整个都毁掉了吗?

有些人看问题会着眼于全局,有些人看问题会着眼于当下。着眼于全局的人,更看中事情好的一面;而着眼于当下的人,更看重事情坏的一面。后者的思维就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所以,要想在失败之后重新振作起来,人们的关注点就不能局限于情绪本身,而要找出引起负面情绪的想法,并改变错误的认知。一旦找到了这种错误的认知,就可以用建设性的观念替代它。通过正面想法的鼓舞,可以让自己接受现实,同时找出自己的偏激之处。

突破定式思维,灵感自然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德双方激战正酣。一天,苏军元帅朱可夫收到斯大林一封密电,要求他在一个星期内对人数远超自己的德军某防御工事基地发起突袭,彻底摧毁后者的防线。

接到密电后,朱可夫立刻查看了一周的天气预报,发现有一天晚上是阴雨天,非常适合进攻,便将偷袭的时间定在那晚。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那天晚上的天气却由阴转晴,天上的月亮就像挂在高空的灯,把大地照得通明。苏军如果此时发动袭击,会被德军发现。此时,箭在弦上,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有个参谋长向朱可夫建议,既然偷袭不成,那就正面强攻。不过,这一建议立马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因为德军人数众多,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强攻无异于自焚。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朱可夫的脑子灵光一闪:“各位,为什么我们非要在晚上进攻呢?”“因为晚上天黑,对方看不清我们呀!”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很好,那只要想办法让对方看不清我们不就成了吗?为什么非要等到天黑呢?”军官们顿时茅塞顿开。“不过,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对方看不清我们呢?”有人问道。朱可夫想了一下,笑着说:“有了!”

原来,朱可夫想到的办法是,命令手下把全军所有大功率探照灯集中到一起,然后把这些探照灯分配给打前锋的冲锋连。当天晚上,偷袭战役如期打响。刚开始,德军以为苏军不会有行动,因为老天站在他们这边。不过,当苏军冲锋连的几百盏探照灯同时打开时,形式瞬间发生了逆转——刹那间,极强的灯光把躲在防御工事里的德军照得什么也看不见。就在这时,苏军一拥而上,很快就赢得了胜利。

很多时候,人们苦思冥想仍然想不出满意的方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陷入了定式思维。此时,越是催促,人们就会越来越焦躁。所谓“定式思维”就是人们在感知、评价客观事物时的一种特殊心理准备状态,也是一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经历一个事件之后,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当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时,就容易根据过去的认识和经验,推导出相同的结论。人们运用某种认知方式进行思考,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就越容易在相似的情境中优先运用这一方式。

思维定式对于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联系起来,减少了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和时间,进而帮助人们有效解决问题。但是,就像我们上面举的那个例子一样,当思维定式占据了思维的主旋律时,很容易限制思维的灵活性,使人们形成千篇一律的呆板思维,并使人陷入困难的境地。还好,朱可夫并非泛泛之辈,而是一个头脑异常灵活的人,所以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提出出人意料的解决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缠绕。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怨天尤人,有的人会自责,但这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益处。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问题确实超出了我们既有的能力,或者条件不具备,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突破解决问题的定式思维,就会在脑子里产生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突破思维定式虽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但也不是某些天才人物的专利。事实上,只要掌握了方法并拥有一定的积淀,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灵感。下面是3条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信自己的判断

一提到创新观念,改变思维,很多人就会觉得这属于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这类天才式人物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关键看个人的心理素质。现在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们的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创新能力的人会一直缺乏创新力,而那些总认为自己有创新能力的人则会真的表现出很强大的创新力。自认为没有创造力的人,就会在无形之中禁锢自己的意识,思维也会变得迟钝;自认为有创造力的人,会积极地发现问题,并捕捉自己的灵感。如果说创新力只是一种思维游戏,那么它对情绪的影响就会大打折扣。关键是,创新力会极大地激活人的思维,并运用一些有创造性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它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当然,创新观念是有风险的,它需要一定的勇气,但关键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懈地求知进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过:“没有某些发狂的劲头,就没有天才。”即便是像数学家陈景润这样的天才级人物,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必须夜以继日地伏案钻研。他勤奋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在钻研的时候,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饿了就啃一口馒头,渴了就舀一瓢凉水喝,光是演算用的稿纸就装了几麻袋。最后,陈景润因为“陈式定理”名扬海内外。所以说,要想培养创新的动机,就需要激发内心的求知欲。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不管一个人的禀赋如何,要想拥有一双“慧眼”,就需要不懈地探索。

让自己广泛涉猎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他的幸福就越多,他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就会越小。”兴趣可以让我们保持一种经久不衰的热情,也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挫折。浓厚的兴趣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地涉猎新事物,但要想事半功倍,还需要博采众长。我们不仅要对自己所涉猎的领域博采众长,还需要对其他相关领域保持兴趣,怀有求知欲。当然,人的智力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很难成为触类旁通的“大家”。因此,最合理的做法是培养广泛但有重心的兴趣,把主要精力集中于一个中心目标,对其他方面则保持敏感即可。

借助想象,唤醒积极的情绪

思维决定情绪并非什么新的观点,事实上,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埃皮克提图就这样说过:“人的烦恼并非来源于实际问题,而是来源于看待问题的方式。”鉴于思维对情绪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学会了各种通过改变思维来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比如,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认知疗法已经成为全球应用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心理治疗之一。认知疗法的重点是改变人们错误、不合理的想法,进而改变心态,甚至改变价值观和信念。事实上,除了认知疗法外,还有一种思维方法可以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而且比客观地看待事物更能激发人们乐观的情绪,那就是想象。

有相关研究发现,想象是引发情绪反应的重要方式。积极的想象有助于人们消除负面情绪,从而对未来充满更为乐观的期待。比如,遇到困难时,想象自己肯定可以找到应对方法。在这种乐观思维的引导下,人们会更自信,结果通常也更圆满。很多经常宅在家里的女生对于运动往往会比较排斥,但是如果引导她们想象自己迎着日出,在公园里的林间小道呼吸着新鲜空气,闻着花香,听着鸟语,她们多会被说服。其实,在《西游记》第20集“孙猴巧行医”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想象力对于激发人们积极情绪的作用。

唐僧师徒四人路过朱紫国。孙悟空通过贴在城墙外的皇榜得知朱紫国的国王患病在身,正在全国寻求可以医治国王疾病的良医。因为被师父责备在大庭广众之下没有遮挡好自己的嘴脸而吓到众人,猪八戒拒绝了“猴哥”让他到街上买菜的请求,躲到另一个屋子睡觉。当然,买菜只是一个幌子,目的是为了骗八戒到街上揭榜。为此,孙悟空和沙僧两人就上演了一场“想象力”的好戏。先是孙悟空故意问沙僧刚才进城在大街上有没有看到好吃的东西,沙僧就敞开嗓子冲着猪八戒躺着的那个屋子大声说出了很多好吃的食物,什么苹果、梨、香蕉、菠萝、各式糕点,以及烤肉之类的东西说了一大堆。最后,猪八戒按捺不住自己作为一个“吃货”的欲望,主动出来要和“猴哥”到街上去。

其实,沙僧说的这些东西并不完全是自己看到的,更多的是想象出来的。最后,刚才还推托、抱怨的猪八戒一听到这些吃的东西,立马就有劲了,央求着上街。这种通过想象激发人们积极情绪的做法不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还发生在医学领域。

美国卡尔·西蒙顿医生曾经患上了皮肤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借助积极想象力唤醒了身体免疫机能,战胜了这一不治之症。随后,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了“精神想象操”,帮助更多人治疗晚期癌症。

在医生的帮助下,患者按照“精神想象操”闭目静坐,每天三次。经调查显示,大多数患者在练习之后明显感觉心情变好,原来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大大减少,直至逐渐消亡。其中很多患者都因为这种操延长了自己的生命。有一位喉癌患者病情严重,每天只喝一些果汁维持生命。对此,医生无计可施,告诉病人只能活一两个月。后来,这位患者开始练习“精神想象操”。每天,她静坐在床上,驱除各种杂念,进入美好的情绪体验中。一个月后,病情有所好转,一年后,肿瘤竟然奇迹般消失了。

积极的想象不仅能改善情绪,还能收获良好的心境,让人生充满乐趣。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虽然衣食不愁,但是整天还是闷闷不乐,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习惯性地用消极思维想象自己的人生。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人的一生固然有各种不如意,但乐观的人从来不会把这些东西装在心里。相反,他们会在脑子里酝酿出各种积极的想象,并以此为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人说:“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与其不快乐过一天,不如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那些知道这一道理并依此行事的人,必定是想象力丰富之人。所以,从现在开始,换一种思维对待你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