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胜无为主义,跳出低迷情绪的泥潭

中庸之道是治疗焦虑的良药

早上6点起床,7点吃早餐,8点出发,9点开始上班,上午一阵忙碌,中午一顿简餐,下午继续干活,晚上还要加班……这是很多职场工作者一天的缩影。平时忙也就罢了,有时候为了提升自己,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总之,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之中。心理专家认为,快节奏的生活不仅会让人产生心理上的不适,还会让人产生各种生理上的不适。当然,这种生理上的不适并不一定是什么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而是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产生一系列焦虑症状。

如果一个人陷入焦虑情绪,内心就会被烦躁、恐慌等各种负面体验所吞噬。如果长时期焦虑过度,就会导致情绪失控、精神失常、疾病缠身。可以这样讲,焦虑会引起各种疾病,甚至危害个体的健康。比如有调查就显示,冠心病患者伴发情绪障碍的比例高达30%;1/3的头痛、头晕症状其实和情绪有关。另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研究中心通过一项专题研究发现,受到焦虑情绪困扰的儿童生长发育失常,长大后明显比开朗、乐观的同龄人要“矮上一截”。

既然焦虑会产生如此多的负面反应,那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为我们弄好了“药方”。这个“药方”大家并不陌生,就是我们常听、常提的中庸之道。

虽然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遗产,但是老子曾经在《道德经》中对这种思想有过相似的阐述。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中庸即自然,自然便中庸。

2004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消灭负面阴影》一文中明确提到:“无为和不争的思想,有助于让个体保持心灵的清净和头脑的冷静,从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已经知道,焦虑情绪对人的危害很大。与此同时,焦虑还会伴有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负面影响。在人生历程中,几乎没有人不产生焦虑情绪。当然,有些人自控力强,短暂的焦虑之后能够很快恢复。有些人因为观念的盲从,人际关系的复杂,竞争的激烈等,导致心灵变得越来越孤单,最后麻木地接受了负面情绪的摧残。为此,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保持平庸,消除焦虑。

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当你显示出质朴纯真的本性,减少私心杂欲之后,就会发现原本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忧虑的事情。我们想要获得幸福,不得不总是奔波忙碌。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害怕失去而感到焦虑。于是,除了疲惫、不甘和莫名的恐慌之外,我们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

中庸之道并非是要我们采取一种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也不是教我们逃避现实。相反,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中立的态度,不为尚未到来的事情担忧,也不为生活中的琐碎烦恼,此时,你的生活将会变得简单、轻松,而你的焦虑也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

当然,中庸只是我们消除焦虑的一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引起焦虑的原因各异,我们在遵守中庸这一原则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具体情境采取一些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果太累了,就忙里偷闲,给自己放个小假;如果感觉寂寞了,就给朋友打个电话叙叙旧;如果想家了,就给父母打个电话,唠叨几句。不管我们工作中的状态怎样,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怎样,在朋友眼里,你就应该是个朋友的样子,在家人眼里,你就应该是个孩子的样子。中庸之道就是不在该示弱的时候逞强,也不在该逞强的时候示弱;中庸之道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的同时也能够做真实的自己。

冷静认识愤怒,有效控制内心的魔鬼

有这样一则禅宗故事:

弟子问禅师:“师父,我经常感受到一股无法控制的愤怒,要怎样做才能驾驭它呢?”

师父答:“这听起来很有趣,那就表现一下你的愤怒让我看看。”

弟子说:“我表现不出来,因为它现在不在。”

师父又说:“那就等你感到愤怒的时候把它带过来让我看看。”

弟子抗议说:“但是,我不可能在它刚好出现的时候把它带到这里,因为它总是不经意地出现,而且肯定会在我见你之前就已经消失了。”

师父说:“这就表示,愤怒并不是你自然本性中的一部分;如果它是,就可以在任何时候呈现给我看。你刚出生时,并没有愤怒,所以,它一定来自外在。”

想想我们平时都会因为什么愤怒:汽车被堵在路上,我们会愤怒;在网上看到了不公平或者冷血的新闻,我们会愤怒;看到有人没冲厕所,我们会愤怒……总之,生活中无处没有愤怒。但是我们再反过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外在的因素必然导致愤怒吗?人的情绪对各种现象也存在着诸如条件反射般的反应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有些人确实不那么容易愤怒。以上班被堵在路上为例,有人会抽空打个电话,或者在手机上查看一下近期的邮件,顺便看一篇前一天保存的文章。因为有事可做,所以他们不容易愤怒。当然,我们很少无缘无故地愤怒,所以上面禅师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同样一件事情能够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则充分说明,愤怒也来自内在。

我们经常会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而愤怒作为生气的升级版情绪,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很多时候,我们愤怒并不是因为某个人的错,比如堵车。因为某个人的错误而愤怒,至少还可以通过发泄起到疏解的作用,但因一些社会性的现象发怒只会让自己无端受气。所以,不管原因何在,愤怒都是下策。愤怒不仅会对人的心理造成污染,还会给人的生理带来危害,如果不对愤怒的情绪加以控制,那么有时候甚至一根头发也会导致一场血案。

蔡彬周末约了几个好友为自己刚开始交往的女朋友过生日。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蔡彬的一位好友在一盘红烧肉里发现了一根头发丝。于是,蔡彬大喊了一声,把服务员叫了过来。服务员端着盘子看了一会儿后,说:“不好意思,要不我给你们换一盘?”通常情况下,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蔡彬碍于面子,加上刚才又喝了一点小酒,依旧不依不饶,恼怒地说:“换一盘?就这么简单吗?因为这一根头发,我们吃饭的心情都没了,你能不能也给我们‘换一换’。”

听蔡彬这么一说,服务员感觉对方是在故意找茬,顿时也恼怒了。那一刻,服务员甚至怀疑头发丝是蔡彬他们故意放在盘子里的,想额外捞点好处。于是,服务员和蔡彬互不相让,场面瞬间失控。结果,服务员和蔡彬一拨人扭打在一起。最后,争端以蔡彬被服务员用摔碎的酒瓶划破肚皮收场。

这样的悲剧原本可以不发生,但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我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人们自控力稍微提升一点,类似的悲剧就会少许多。

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塞内加说过:“治疗愤怒情绪的最好办法就是等待。”当你感觉愤怒的时候,不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让自己尝试从1数到10,如果不管用就数到100。这的确是一种控制情绪的好方法。如果你感觉数数太“幼稚”了,不妨学着林肯通过“把愤怒写在纸上”来疏解。

据说有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的办公室,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给他提了一个建议: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个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教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啊。”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不管是数数,还是写信,都是一种“拖延”的方法。通过拖延,人们可以有时间冷静地认识愤怒。一旦对引起愤怒的事情有所了解,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为这样的事愤怒不值。

降低期望,让自己不再失望

说到失望,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经历可谓“典范”。他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7岁时,他和家人被赶出住所。9岁时,他的母亲去世。21岁时,他经商失败。23岁时,他因为竞选州议员而失去工作,还被法学院拒收。同一年,他借钱开始经营另一桩生意,但一年后便破产。26岁时,他订婚,但没过多久未婚妻去世了。不久,他唯一的姐姐又死于难产。林肯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卧床6个月不起。对于任何一个遭遇以上挫折的人而言,内心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林肯遭遇的每一次挫折、失败对于很多人而言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但林肯并没有消沉,反而在51岁时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或许正如林肯自己所言:“我对于失望太习以为常了,所以不会懊恼。”林肯似乎非常擅长把失望当作自己勤奋和自律的教训,而不是萎靡。也正因如此,林肯才能够不断整合自己的人生轨迹,而不是放任。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有心理学家对美国人和德国人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类情绪频率和强度的详尽调查。在包括伤心、内疚、尴尬等13种容易引起人们不适的情绪中,失望是调查反馈中强度最高的情绪。就频率而言,失望也“名列前茅”,仅次于焦虑和愤怒排在第三。有相关研究显示,人到中年之后,如果现实中所达到的不及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失望就是最容易出现的情绪。林肯之所以能够度过中年危机,就在于他已经适应了失望,并能够以建设性的、积极的态度对待希望落空后的黑暗。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他的著作《选择的悖论》中提出:“我们在控制自己的期望上多下功夫,要比做任何其他事情更能影响我们生活的品质。”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清楚:你的期望越高,潜在的失望也就越大。

那么,究竟该如何减少潜在的失望呢?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另一种是改变现实。以跑步为例,很多人对自己跑步的速度、距离要求太高,跑步姿势又要求尽善尽美,如果自己无法实现,情绪就会低落。若把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仅易于实现,而且心理也容易满足。另外,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基于一厢情愿的想法,对有明星参演的电影充满好感,但是真正从电影院出来之后,又感觉不值。

当然,降低自己的期望也不是说没有任何底线。要知道,如果没有期望,人就不再会有任何希望。所以,降低归降低,但自己也应该在行为上有所改变。林肯一生遭遇了很多失望的打击,有些甚至影响了他的生活和事业,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从这些失望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稳步向前。林肯曾经说:“我走得很慢,但从不后退。”或许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让他在失望中能勇往直前。所以,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可以通过降低期望来调整自己的心情,但绝不可以原地踏步或者后退。

忙碌起来,不要在抑郁中坐以待毙

由于社会节奏加快,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便是抑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大约为11%,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面平均就会有11个人有抑郁症的潜在风险。其实,不管是抑郁作为一种情绪在我们身上发生的频率,还是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都是很高的。

当然,抑郁症并不是只在普通的上班族身上发生,很多名人也都是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的受害者。比如凡·高、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林肯、丘吉尔、海明威、安徒生、达尔文等。心理学家哈维洛克·艾利斯也曾对英国历史上杰出人士的生活史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人有较高的情感障碍患病率,情感障碍主要包括“抑郁”和“抑郁+躁狂”双相障碍。

抑郁情绪的发生有时候还具有一定欺骗性,比如,谁能够想到那个曾经在作品里写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的人,会用猎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另外,即便是那些专门制造快乐的喜剧演员,有时候也难免让自己陷入抑郁的情绪。比如最为中国人熟悉的憨豆先生,就因为他主演的影片《英国间谍约翰尼》受到影评家的猛烈批判而备受压抑,不得不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家心理放松治疗中心接受治疗。

虽然也有观点认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以及自闭症患者往往在创造性行业中有着更好的表现,但抑郁终究还是一种会对人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的情绪。另外,如果抑郁情绪不及时清理,就会发展为抑郁症。此时,人就会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抑郁症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杀。所以,及时清理抑郁情绪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必须且紧迫的。那么,究竟该如何消除这种情绪呢?关于这一点,卡耐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忙碌起来。

有人曾经说忙碌是现代人的通病,因为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反而会让自己变得更为浮躁。我们如果把汉字“忙”分开来看,就会发现它由“心”和“亡”组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很忙,就说明他的心死了。

但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未必就会适合抑郁情绪或者患有抑郁症的人群。相反,过于关注自我有时候反而会让他们像钻牛角尖一样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法自拔。所以,对于一个正处于抑郁情绪中的人而言,行动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曾经有人说:“行动是赶走绝望情绪的唯一途径。”这种说法虽然极端,但也有它的道理。因为当一个人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实际行动中的时候,就没有精力再去绝望。等过了一段时间再回首那段抑郁的时光时,他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并为自己的抑郁莫名其妙。很多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也都是通过忙碌来消除抑郁情绪的,比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自从丘吉尔这样说完之后,“黑狗”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丘吉尔此言不虚,事实上他终其一生都在受抑郁症的折磨。丘吉尔是在1940年初次出任首相的,当时面对德国的强大攻势,盟军完全处于劣势。按理来说,丘吉尔应该非常焦虑才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丘吉尔自己日后回忆,二战时期,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8个小时,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根本没有时间忧虑。

当然,面对抑郁的时候,除了让自己行动起来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调节方式。

严格遵守之前的生活秩序

人在抑郁的时候,情绪很容易低落,而且不愿意参加公共活动,也不愿意与人交流。此时,你需要刻意让自己遵守之前的生活习惯以及处世态度。该参加什么活动照样参加,该与人交流就大胆地与人交流。当你真的这样做了之后,会发现,其实违背情绪低落时的意愿并不难,而且或许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

注重自己的形象

人在抑郁的时候总是不愿意打理自己,所以总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虽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不重要,但是别人眼中你的邋遢形象会明显影响你的心境,进而破坏你的情绪。另外,改变自己的站姿、坐姿以及走路姿势也非常重要,因为精神抖擞的状态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让你的情绪变得更为乐观。

集中注意力在具体行动上

人在抑郁的时候,思维会很乱。所以,你一旦决定了要做某事,就应该立刻行动,并坚持到底。唯有这样,杂七杂八的思绪才不会干扰你。有时候即便一个很小的行动,也会让你有一种成就感。重要的是,你会从中体会到专注的好处。抑郁的情绪需要刻意排除,而好的思维习惯以及专注的能力等也需要慢慢养成。刚开始可能改变不大,等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抑郁情绪就会不见踪影。

143

144

好了,现在你已经把这份检测自己抑郁状况的自查表给填完了,下面就开始进入统计分数的环节。因为每个选项的最高分是4分,最低分是0分,所以总的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0分。100分说明抑郁的程度最严重,0分则说明完全没有任何抑郁的症状。统计完后,可以根据下面的这个表格来评估自己的抑郁状况。

145

目标明确,人生才能不纠结

美国斯坦福大学就人生目标这一话题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年龄、家庭条件、学历差不多的人。结果发现,这些人里面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目标明确,3%的人不仅有明确的目标,还把目标写了下来,经常对照检查。25年后,再次对这些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初没有目标的人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整日与流浪汉为伍,靠着救济金过日子;目标模糊的人,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处在蓝领阶层;目标明确的人,都已经进入上流社会,或者成为白领阶层,各有各的专业;把目标写在纸上并经常检查的人,成了各行各业的领袖以及顶尖人才。由此可见,明确的目标对一个人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何止是忧,有时候还会纠结。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要,结果到最后不知道要哪一个,不知道该试哪一个。当然,很多人其实也都知道这个道理,也给自己设定了目标,但是依然免不了纠结:为什么我定了目标却失败了,而其他人却成功了?其实,很多人为自己设定了目标之后,要么会在隔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要么会觉得目标太小,盲目改变自己的目标。结果,往往是一个目标还没有实现,又去追求另外一个目标。这种人就属于我们说的那种“常立志”的人。事实上,那些定了人生大目标的人,也有很多小目标。不过,他们并不会在某一次小目标失败后而放弃对大目标的追求,更不会气馁,因此人们很少意识到他们曾经失败过。相反,有些经常修改大目标的人,在每一次失败后都怨天尤人,恨不得想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的痛苦和伤心。所以,目标明确是一回事,关键还需要坚持。

有一幅漫画大家都看过:一个年轻人在地面上挖井找水,每次刚挖到一点就换地方重新再挖。结果连续挖了四五个深浅不一的坑之后依然没有找到水。是地下没有水吗?不是,是因为年轻人没有耐心,不够坚持。事实上,如果把他挖四五个坑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个坑上,早就挖到水了。人生目标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不坚持,就会在摇晃、纠结、抱怨中虚度一生。战国思想家荀子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目标明确和坚持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当人们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就开始不再满足于现状,渴望尝试更高的目标。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可以最大化地激发人的斗志。但是,梦想归梦想,如果目标定得不切实际,就会使自己陷入新的纠结。

曾经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如果罗浮宫着火,你会救哪一幅画?很多人都会说要救《蒙娜丽莎》。但是,当问到著名作家贝纳尔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他的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最可能实现的那个。如果盲目追求最高目标,很有可能尚未达成目标,自己就伤痕累累了。

拿破仑统治法国后,他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横扫欧洲大陆。野心勃勃的拿破仑想重新划定欧洲的政治版图,便把征服的目标指向幅员辽阔的俄国。于是,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出发了。让拿破仑没有想到的是,俄国气候寒冷,很多法国士兵根本就不适应那里的天气。另外,因为俄国幅员辽阔,战线拉得太长,所以拿破仑的军队就像一盘散沙,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战斗力。结果,在进入俄国的61.1万法军中,因战争、饥饿和被风雪折磨而死的有40万人,被俘10万人。与此同时,欧洲所有反拿破仑的力量又重新集合起来。最后,拿破仑在欧洲联军的反击下彻底失败。

拿破仑的失败就在于他缺乏对自身实力的评估,结果到最后兵败如山倒。目标如果定得太高、太大,就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相反,符合实际的目标反而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增强人的信心。

对于目标,很多人都定得很笼统,比如要成为科学家,想当医生……这些目标都很空泛,很多人即便有目标,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大目标之后,还应该把目标分解,以便逐一实现。

世界顶级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认为,全面的成功实际上基于许多小目标。任何目标都可以实现,前提是你必须先将它分解为多个小目标。小目标清晰、容易、耗时短,有利于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积累自信心,减少你内心的纠结和迷茫。另外,把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偏离目标的时候,比较容易修正。一旦发现错误,就可以立即停下脚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荀子《劝学》中有一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事实上,这也是提醒我们小目标的实现对于大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智者善变通,愚者常抱怨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这样两类人:一类人意志坚强且脚踏实地,另一类人意志薄弱还投机取巧。前者与生俱来的特质让他们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后者慢慢养成的弊端让他们遇事总是抱怨,甚至逃避。很多人之所以抱怨,最开始只是担心某些事情会发生。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抱怨有助于扭转事情的发展。事实上,情况恰好相反。抱怨不但不能消除忧虑,还会使本来不会发生的事情成为现实。

抱怨,说白了就是向他人倾诉自己内心的危机感。伴随着这种倾诉,危机感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使自己看上去格外脆弱。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抱怨的习惯,那么这个世界上似乎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他抱怨的对象。抱怨社会不公,抱怨怀才不遇,抱怨老板太抠,抱怨……抱怨会让一个人的内心充满怨恨和敌意,使其不再努力改变窘境,也懒得弥合分歧。最终,抱怨的事情不但成了现实,还加剧了它的严重性。

抱怨有时候就像投入思维里的慢性毒药,大脑“中毒”的同时,人生态度、行动等也会被“感染”。在抱怨的生活中,我们的意志不断受到消磨,就像可以“溃堤”的蚂蚁一样,精神之堤瞬间被生活的洪水化为乌有。我们就像陷入了抱怨的泥潭,无法自拔……在平常生活的抱怨中,找不到灵魂的出路,囿于抱怨的牢房。不知道如何走出抱怨的世界,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世界。

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说:“真正的景观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为我们是它们的上帝。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就像费尔南多·佩索阿说的那样,在生活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上帝,我们在创造自己的完美世界。

不抱怨的人更了解自己,也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们会把抱怨者用于抱怨的时间投入到奋斗中。正因为如此,他们总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去面对自己的弱势和不足,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始终不会倒下。

曾经有个秀才因为不得志,整天在街上瞎晃。一天,过够了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后,他决定去找禅师寻求解脱的妙策。禅师沉思良久,滔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禅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秀才恍然大悟似的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禅师没有回答,又把杯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秀才又说:“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禅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洁的水便一下溶入沙土,不见了。秀才陷入了沉思。禅师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对禅师的话咀嚼良久之后,秀才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极可能在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而且一切无法改变!”其实,禅师就是要让他明白:社会是有规则的,或者说是以固定的形态出现的,但是人可以随时改变形态以适应社会,说得更简单一些就是要善于改变自己。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周边的环境对我们不利,或者身边的人对我们不善的情况。此时,智者通常就会像水一样灵活变通,而愚者则会像石头一样冥顽不灵,还到处抱怨。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他人低看你一等。所以,遇到烦心事阻塞了你的情绪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变通自己的思维,变通自己做事的方法,而不是抱怨。

战胜想象出来的恐惧

在这个世界上,引起恐惧的事物很多,而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恐惧的东西。正如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史密斯·巴顿曾经说的:“如果没有畏惧便是勇敢,那么我从来不曾见过一位勇敢的人。”可见恐惧是多么普遍。

有人畏惧和人交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交恐惧症。在有些人看来,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谁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独自存在。但是,真的有很多人害怕与人交往。更让一些人不可思议的是场所恐惧症,患有这种恐惧症的人不能出入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商店、剧院等,甚至有些空旷的场所也会引起他们的恐惧。严重的场所恐惧症患者,可能会长时间生活在自己固有的狭小空间里。对于没有这种恐惧症的人而言,他们的行为简直不可理喻。

引起恐惧的事情还有很多,但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可怕的呢?人们恐惧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或许永远没有定论,因为每个人恐惧的事情不一样,即使相似的恐惧原因也有很大差异。话虽如此,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大多数人的恐惧都来自于个人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固然是一个好东西,但当它作用于恐惧时,往往会像放大镜一样,把自己的恐惧心理放大。实际上,现实很多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如果我们对某些事情感到恐惧的时候,就应该对它们进行分类,看看这些恐惧的东西究竟来自于现实生活,还是自己的主观想象。换句话说,就是看看是不是自己在吓自己。

154

当人们在遇到一些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头脑里会条件反射般地先设想这种不利情形的后果。这属于正常现象,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一个人的想象力过于丰富的时候,就会把不利情形想得过于严重。例如,当一个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参加一场很重要的考时,他就会想:“我压根就没有准备好,这场考试肯定考不过。”于是,这个学生就开始幻想各种不好的结果,并对考试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事实上,这种恐惧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他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罢了。

恐惧不仅仅会放大潜在的风险,有时候也会缩小自己潜在的能力。

在一次心理培训课上,老师拿着三个沙包在讲台上娴熟地抛来抛去,并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还没等学生们反应过来,又一只沙包已经离开了他的掌心……就这样,三只沙包在老师的面前井然有序地飞舞着,看得人眼花缭乱。停下来后,老师问:“哪位学生敢挑战一下,看能不能在下课前就可以学会像我这样抛沙包?”学生们相视而笑,没有一个人举手。

“这简直就是杂技,怎么可能在下课之前就学会呢?”“是啊!我想老师是天天练习才有这样水平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老师微笑着打断了大家,坚定地说:“我敢肯定,每个人只要练3个小时,都可以学会!”

老师的断言让台下的每个人都大吃一惊,大家似乎在用目光询问着:“这怎么可能?”“3个小时未免太少了吧?”

面对大家的疑惑,老师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打败,而是被我们想象中的敌人打败。我们会把任务想象得过于困难,于是学会了退缩;我们会把挫折想象得过于强大,于是学会了逃避;我们会把梦想想象得过于遥远,于是学会了放弃。我们有必要仔细思考,我们的想象力真的在对自己说实话吗?”

接下来,每个学员都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开始了抛沙包的练习,结果90分钟之后,一半的学生都学会了这项曾被他们认为很难学会的技能,每个人都体验到了超越“不可能”带来的快乐。

正如那位老师所言,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实际的困难吓倒,而是被自己想象的敌人打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时,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问题、困难究竟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当然,认识到问题、困难的客观性,本身就已经在情绪控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如果困难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同样相当于在情绪控制方面成功了一半。